標籤:

《涉江采芙蓉》課文解讀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划船到江中去採集荷花,又來到沼澤地摘取芬芳的蘭草。①芙蓉:荷花的別名。②蘭澤:生有蘭花的沼澤。)[夏秋時節,江南水鄉,日暖花香,荷花盛開,女主人公盪一葉小舟,在江中澤邊採集了鮮艷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蘭草。她采呀摘呀,心裡喜滋滋蜜甜甜,她要將鮮花送給心上的人哪!詩就這樣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起筆。「芙蓉」「蘭澤」「芳草」等語,將畫面裝飾得絢麗燦爛,讓人頓感主人公形象雅潔,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采了花要送給誰呢?我朝思夜想的心上人呀遠在天邊。①遺:wèi,給予,贈送。②遠道:猶言「遠方」。)[三四句自問自答,感情陡然一轉,由歡樂而轉為悲哀。抒情女主人公悵立船頭,突然一聲浩嘆:我手中的鮮花送給誰呀?心愛的人兒遠在天涯!一腔熱忱遭到一盆涼水潑來,一霎時天地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此中有無限的凄涼寂寞,傷心失望。它是一句深沉的疑問,也是一聲無奈的嘆息。]

這是詩的第一幅畫面,女主人公思夫心切,涉江採蓮,但是想到丈夫遠在天涯,悲從中來,不禁發出「采之欲遺誰?」的浩嘆。腦海中同時也浮現出丈夫對自己的思念,於是有了下面第二幅畫面。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回過頭眺望我的故鄉,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①還顧:回顧,迴轉頭向後看。還,xuán,通「旋」,掉轉頭。②舊鄉:故鄉。③漫浩浩:猶「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遙遠無盡頭。)[五六兩句承「遠道」「所思」而來,將讀者的視線引向了天涯海角。「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讀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佇立在路邊,徒勞地往故鄉的那個方向張望,他看到的是什麼呢?是他不敢去仔細計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詞,讀起來即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故鄉在哪兒?「所思」的人在哪兒?詩中的另一個主人公,一個飄泊異鄉的遊子,感情痛苦到極點。]

這是詩第二幅畫面,在妻子出門採蓮的同時,遠在天涯的丈夫也佇立在路邊,他極目遠眺,望著漫漫無盡頭的不歸路,腦海中浮現出妻子對自己的思念,於是有了上述第一幅畫面。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兩個心心相印的人呀,永遠異地相思,只有孤苦憂傷陪伴他們終老。①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禮的一個儀式。新郎新娘用彩緞結同心,並相挽而行。②終老:終生,指度過晚年,直至去世。)[最後兩句寫一對「同心而離居」的有情人,從眼前想到此後的生涯,更深的擔憂湧上心頭,於是各在相隔萬里的異地,面對天地發出了同一聲呼喊:「憂傷以終老!」兩個相愛的人竟然一輩子都不能相聚廝守,黯然的情緒真是令人消魂!]

這是詩的第三幅畫面,它是前兩幅畫面的組合,一對終生不能團聚的夫妻,各在天涯海角,同時發出撼人心魄的呼喊。

為了真切理解詩中抒發的情感,賞讀這首詩有必要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詩創作於東漢桓帝、靈帝時,是時宦官外戚勾結擅權,官僚集團壟斷仕途,上層士流結黨標榜,「竊選舉、盜榮寵者不可勝數也,既獲者賢己而遂往,羨慕者並驅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徐幹《中論·譴交》)在這樣的形勢和風氣下,中下層士子為了謀求前程,只得奔走交遊。他們離鄉背井,辭別父母,「親戚隔絕,閨門分離,無罪無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無成,落得滿腹牢騷和鄉愁。《古詩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寫遊子失志無成和思婦離別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現了當時中下層士子的不滿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頹唐享樂的思想情緒,真實地從這一側面反映出東漢後期政治混亂、敗壞、沒落的時代面貌。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惜別的情詩。在古代農業社會裡,生活是很簡單的,最密切的人與人的關係是夫妻朋友的關係,由於戰爭、徭役或仕宦,這種親密的關係往往長期地被截斷。又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書信無法往來,相隔兩地,音信全無,這就成為許多人私生活中最傷心的事。因此,中國詩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達別離情緒的。就主題說,這首詩是很典型的。


推薦閱讀:

解讀《楞伽經》第十五講
解讀寶寶哭聲,了解寶寶需要
解讀辰、戌、丑、未四墓庫
解讀 宋 賴布衣之《催官篇》
對正財格的認識及民間子平正財歌訣的解讀

TAG:解讀 | 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