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檔需要娛樂也需要思考
1997年,馮小剛執導的《甲方乙方》以3600萬元的票房收入正式拉開了中國電影本土賀歲檔的序幕。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賀歲電影市場從當年不到1億元的規模發展到了價值四、五十億元的市場大蛋糕。就2013年賀歲電影市場來說,有《王的盛宴》、《一九四二》、《人再囧途之泰囧》、《血滴子》、《一代宗師》等超過40部電影扎堆入市。一邊是悲情題材的強勢進攻,一邊是全家福式的傳統賀歲片集體淡出,今年的賀歲檔被業界稱為「沒有賀歲片的賀歲檔」。
《人再囧途之泰囧》12億票房引發熱議
當賀歲檔電影市場對於輕鬆題材的需求達到了一定程度,當人們憋足了勁兒打算在年底大笑一場,讓末日的預言和所有的煩心事都隨風而去的時候,《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簡稱《泰囧》)迎來了好時機,寫下了一筆傳奇。這部投資約3000萬元的電影,上映兩天就收回成本,上映20天全國票房破10億元,如今已過12億元,成功改寫了年度冠軍3D版《泰坦尼克號》的票房紀錄。
《泰囧》的熱映是因為電影市場的笑聲缺席太久了。歲末年初本來就是大家難得的輕鬆時刻,各種快到期的兌換券也等著突擊消費,可偏偏這個賀歲檔的電影大都一臉嚴肅。馮小剛今年打出悲情牌,一部厚重的《一九四二》在滾滾賀歲大潮里扮演了一個尷尬的角色,而同樣以大片架勢拉開宣傳攻勢的《王的盛宴》也遭到市場冷遇。毫無疑問,《泰囧》在檔期上佔了大便宜。「面對深入飢餓歷史、體味蝕骨之痛,觀影者更多地選擇了踏上冒險傳奇體會輕鬆歡愉。」有媒體評論說,《泰囧》的火爆,讓我們看到了觀眾對於喜劇的熱愛。
隨著票房的不斷增加,《泰囧》的影響力已經從商業電影升級為文化現象和社會話題,被過度消費過度解讀已然不可避免。圍繞這部影片的,除了鮮花掌聲和火箭一樣的票房,也有層出不窮的爭議。華中師大文學院教授曉蘇就炮轟「《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電影」。他認為,《泰囧》這樣沒有審美價值與藝術含量的電影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欣賞水平偏低,並稱這樣的影片票房越高,說明的問題越大。對此,導演徐崢作出回應:「我只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劇片,它的主題必須夠俗,因為只有世俗,才能涵蓋更廣的人群。」
跟風之作難以獲得認同
回顧近幾年的國產電影市場,我們發現在商業大片集體賠本賺吆喝時,一批中小成本電影特別是喜劇片卻幾度掀起市場狂潮,從《瘋狂的石頭》到《失戀33天》,再到眼下引爆觀影熱潮的《泰囧》,它們以小博大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票房,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人們對近10年來中國影壇「大片熱」的冷思考。
喜劇片一直都是國產電影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笑變得越來越「昂貴」。而《泰囧》的出現,卻讓笑變得極為「廉價」,一場幾十元票價的電影,在105分鐘里竟然可以大笑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多位影評人在微博上讚揚這部影片是誠意之作,「在當前的華語電影市場,像這樣的合格喜劇實在太少了。」「國產喜劇的信譽一再被嚴重透支,很多為了博觀眾一笑,但觀眾進去以後發現不好笑。喜劇並不等於鬧劇,好喜劇的核心首先是有一個圓滿的故事,笑料不止是段子,得來自於人物塑造、人物關係等。如果跟現實生活沒有關係,觀眾為什麼要來看這種電影?」徐崢說。
這一次,《泰囧》的票房奇蹟就被媒體稱作是「極簡主義的勝利」。比起《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泰囧》的超高性價比令人目瞪口呆。然而,可以想像的是,一批打著「囧」字旗號的同類型公路歷險爆笑喜劇類型片將排隊登場。不過,「《泰囧》容易複製,《泰囧》的成功很難複製」卻是業內的共識。當年寧浩以《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隨後國產電影爭相「瘋狂」,但票房卻沒能「瘋狂」起來。去年《失戀33天》成為票房黑馬以後,一堆跟風而上的愛情喜劇照樣顆粒無收。中小成本喜劇片若想以小博大,故事、特色和檔期三者缺一不可,能否大賣更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多樣化才是健康的市場格局
時下,隨著市場需求和觀眾口味的變化,賀歲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喜劇片無疑契合了觀眾的娛樂心理,符合賀歲時節的觀賞需要,成為人們節慶消遣的首選觀影類型。但是,賀歲檔也不能只鍾情於喜劇片。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電影票房達到了170.73億元,同比增長30.18%,再創歷史新高。但值得關注的是,全年票房超過2億元的國產片和美國進口片相比,數量偏少,競爭力相對低下;在5000萬—2億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雖然國產影片比例佔有一定優勢,但質量參差不齊、口碑與票房不相稱,「這些現象凸顯了國產電影的核心創作力不強,在類型化開發、多樣性建設方面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廣電總局電影局有關負責人說。
有業內人士指出:「近年的中國電影,除了本土票房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外,為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什麼?電影需要娛樂,也需要思考,中國電影需要《泰囧》,但更需要《教父》。」儘管中國電影連年刷新產量和票房紀錄,但文化和精神層面的缺失已經成為硬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猶如心靈雞湯,《一九四二》更像引發深刻社會思考的良藥。高成本不是國產片的唯一出路,喜劇片也不是賀歲檔的必然選擇。好的大投資商業片,加上精緻的中小成本影片,才是中國賀歲電影最好的市場格局,才能帶來良性競爭。除了拼檔期、拼成本、拼製作,更多的是需要拼內容。
《泰囧》的橫空出世,在某種程度上會加速中國電影創作者和電影觀眾各就各位——在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上,不同風格和實力的電影人應該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同年齡、性別和欣賞品味的觀眾也應該可以各取所需,而不是被輿論裹挾著衝進影院。
推薦閱讀:
※媒體探訪王寶強家鄉 老鄉們怎麼看待宋喆馬蓉?
※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掌中開源遊戲機了解一下!
※如何看待張韶涵在芭莎慈善夜被擠去站c位?
※你覺得高曉松適合奇葩說這個節目嗎?
※如何看待迪麗熱巴與鹿晗的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