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朝鮮族的源流

  • 朝鮮族的源流

    公元十四世紀,李氏朝鮮建立,這個民族復被稱為朝鮮族。此後一個時期居住在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女真人,部分北遷成為女真族棗滿族的一部分,部分南徙加入於朝鮮民族之中。

    朝鮮族是我國鄰邦朝鮮的主體民族。但由於近代有不少朝鮮族遷居到我國東北地區,因此朝鮮族也是我國東北地區的民族之一。要討論東北民族的源流,也就不能不討論朝鮮族的源流。同時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僅一水之隔,兩國各族之間經常互相交往、融合。因此早在歷史上,我國東北民族的源流就和朝鮮民族的源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正確認識朝鮮民族的源流,對促進我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中朝友誼都有積極作用。

    朝鮮民族在其形成過程中,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樣曾經不斷融合進許多民族和種族成分。

    朝鮮民族的主源,或者說朝鮮半島最早的居民是韓和穢。他們的先人早在舊石器時代就一直居住在朝鮮半島。韓種族屬於南方蒙古人種,居住朝鮮半島的南部。穢種族屬於北方蒙古人種,居住在朝鮮半島的北部及我國東北地區。韓、穢兩種族早就人口眾多,並創造了燦爛文化。他們是朝鮮半島舊石器以至新石器時代諸文化的主人。

    在我國商、周之時(公元前十一世紀),原來居住在我國遼東地區的東夷人,開始遷徙到遼東半島。商朝貴族箕子東走建朝鮮的記載,應當是這一遷徙在史籍上的反映。遼東式石棚及青銅短劍的分布於朝鮮半島北部,也應當是東夷族進入朝鮮半島的遺迹。據《後漢書·東夷傳》載:「昔武王封箕子於朝鮮,箕子教以禮義、田 ,又制八條之教。」《三國志·東夷傳》也有相同的記載。表明古朝鮮是由箕子所率領東走的商人(東夷人的一支)和朝鮮半島土著的穢人結合而成。

    中外史學家對箕子王朝鮮之說,頗有爭議,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朝鮮的多數學者否認「箕子東來說」,少數人則認為是歷史事實。南朝鮮史學界有人認為箕子是存在的,並要求在「國史」中加以記述。有人則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認為「華北文化」傳入朝鮮,「並不和哪個特定人物--箕子的東來相關聯」。我國史學界,有些認為箕子朝鮮說「未必完全可靠,可能是後人的牽強附會」。也有人認為此說是能夠成立的。但不論分歧如何,雙方都認為我國華北地區文化進入朝鮮半島是無可置疑的,即使不把它和箕子聯繫起來,有一部漢族先人早在青銅時代及以前就遷居朝鮮半島也應當是事實。其二,即使主張箕子建古朝鮮者,也不否認朝鮮半島早有居民存在。這也是雙方一致公認的。其三,對見於大量史籍記載的「箕子東走說」輕易否定還是不妥當的,至少從目前看,否定者還提不出強有力的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綜合了古代史籍中關於箕子的記載,在《宋微子世家》中作了系統的科學的論述。並在《朝鮮列傳》中,明確地記載了當時朝鮮侯姓箕,照應了他們和箕子的承襲關係。還是可信的。

    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燕人佔取遼東,並攻佔了古朝鮮西部的土地,促使了居住在遼東的夷人和新牽來的燕人(華夏族的一支)融合成新的燕人,不久併入於秦,成為今漢族的一部分。而居住朝鮮半島的夷人,則和當地的穢人融合成了古朝鮮族。

    公元前二世紀,我國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燕、齊、趙民避地朝鮮者數萬口」4。漢初,燕人衛滿東走出塞,「度貝水,居朝鮮之西界秦故空地上下障。滿誘亡黨(中國移民)眾稍多,乃攻准,准逃亡。」衛滿建立了衛氏朝鮮。衛氏朝鮮的建立,表明了燕人的進一步遷入朝鮮半島北部。

    與此同時,箕氏的後代箕准南走馬韓為王。此外在秦代還有一部分漢人,為逃避秦的徭役,逃亡到朝鮮半島的東南部,與當地土著韓族結合形成了漢代的辰韓。北方民族進入了朝鮮半島的南部。

    公元前一O八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於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樂浪等郡縣,漢民更進一步遷居朝鮮半島。

    漢魏之時,在朝鮮半島南部,居住著韓種的三支,馬韓、辰韓、弁韓。史載馬韓有五十四國總十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二十國。共七十八國。共計為二十萬戶,約近百萬人。

    公元一世紀開始,原居住在鴨綠江流域的高句麗人逐漸南下佔有朝鮮半島北部,公元四世紀攻佔了樂浪郡。部分漢人如張統等遷居遼西、退出了朝鮮半島。部分漢人留居朝鮮半島和古朝鮮人、穢人一起在高句麗人統治下,逐漸融合成新的民族。同時,高句麗人有部分南下與朝鮮半島南部的韓人相結合建立了百濟國。辰韓(由南遷的秦人和當地的土著的韓人結合而成)的苗裔建立了新羅國家。朝鮮半島初步形成了三個並列的小民族。

    公元七世紀,新羅和唐聯合,攻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不久唐兵被迫撤出朝鮮半島。新羅基本上統一了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上第一次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棗新羅民族。

    但當時朝鮮的東北部還為渤海國所佔,渤海族是以粟末摸和及高麗遺民為主融合其他穢百人形成的一個民族。高句麗民族一部分遷居我國中原地區加入於漢族之中,一部分加入渤海族之中,一部分加入新羅民族之中。

    公元十世紀,遼滅渤海,將渤海人西遷,部分渤海人南投新羅,加入新羅族中。而同時,原居牡丹江流域的女真人南下,佔有了朝鮮半島的東北部。

    也在公元十世紀初,王建創立了高麗王朝,新羅人改稱高麗人。高麗人與新羅人不同是前者吸收了十餘萬渤海人,但主體是一樣的。高麗人和高句麗人卻根本不同。高句麗人是橫跨中朝兩國國土,但又不包括朝鮮半島南部的一個古民族。而高麗人則是純屬朝鮮半島上的一個民族。

    公元十四世紀,李氏朝鮮建立,這個民族復被稱為朝鮮族。此後一個時期居住在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女真人,部分北遷成為女真族棗滿族的一部分,部分南徙加入於朝鮮民族之中。

    朝鮮民族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許多民族,但它的主體是穢和韓,以後又加入了大量漢人(東夷也是漢人先人的一支)和高句麗人。

    朝鮮民族遷居我國東北地區是清代以來的事。清朝為了統治全國各族把滿族人大批遷移到全國各地,使東北很多地區荒蕪,朝鮮人開始北度圖們江進入我國東北地區。成為今天我國東北的一個民族。但他們並不是長期居住東北的土著民族。過去學術界有一種錯誤認識,認為我國古代東北地區的夫餘人、高句麗人都是今天朝鮮族的祖先。我國古代東北地區的夫餘人和高句麗人是有相當一部分加入了今天的朝鮮族,但更多的是加入於我國的漢族之中。現在居住在我國東北的朝鮮族並不是古代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人的直接後裔。如果說他們含有高句麗人的血統,也只能說他們中包含了部分居住在朝鮮半島的高句麗人的血液。

    弄清這些,就可正確認識中朝各族既有同源,又有區別的關係;認清中國各族(特別是東北諸族)和朝鮮民族血肉相連的關係。就沒有必要再為東北地區世上一些民族的歸屬,進行一些過分的影響中朝友誼的爭論。即使對歷史上一些古民族的源流,學者間還有一些分歧的看法、但任何人都不能否定中朝各族人民血肉不可分的關係。在這一基本事實上,學者們可以求同存異,繼續爭論,這種爭論的目的應該是求同,是促進團結。(作者 孫進己)

    孫進己:民族史學家

    據《中國文物報 》2006.7.21的報道稱,孫進己先生是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專門研究東北民族史的研究員。時年75歲,仍然筆耕不已,仍以每天寫3000字的進度在從事寫作,進行民族史的研究。

    孫先生著作等身,著有《東北民族史稿》、《東北民族源流》、《東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東北民族史論研究》、《東北民族史研究》(一)、《北方民族史研究》(一)等書,發表論文一百餘篇。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民族史學家、原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會長的前半生是相當坎坷的。1957年整風反右時,正是他在東北人大歷史系(現吉大)即將畢業之際,卻被補定為右派。20年後才知當時並非正式審批。其間,他曾在長春搪瓷廠勞動改造;在海龍師範任教,「文革」中以走「白專道路」受到批判,被關入「牛棚」;儘管命運如此不幸,可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民族史的學習與研究。此間,他通讀了二十四史的大部分,寫出了《海龍女真摩崖》、《柳河上游新石器遺址調查》、《東北民族史》兩卷約20萬字,並將史稿刻印本寄譚其驤、陳述、李文信等先生徵求意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同年9月孫進己先生被調到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專門研究東北民族史。1979年以後是他在學術上取得成就最多最快的時期。

    理清東北民族源流,他認為單靠文獻是解決不了的,必須掌握有關考古學、歷史地理學、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語言學等相關學科的有關問題。

    孫進己在四十多年從事東北民族史的研究中,他的主要體會是,我們決不能囿於成說,要分清假設和定論,往往前人提出的許多觀點都僅是一種假說,還要經過檢驗;也不可以為自己提出的觀點就都是定論,其中有的也可能還是假說。因此就要不斷用新的事實來反覆檢驗、更新,只有反覆檢驗被證實的,才能說是定論。


    推薦閱讀:

    一個朝鮮王儲,怎麼就被親人弄死了呢?丨歷史八卦諮詢處
    ? ?? ?? ?? 星星代表我的心
    去朝鮮旅遊的一點tips
    韓國決定部署薩德系統是針對中國夢嗎?

    TAG: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