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武式太極拳
郝少如字夢修(1907—1983),他生於太極世家,對太極拳的精要,能心領神會。1928年,隨父到南京、上海授拳。滬寧杭名師林立,少如二十三歲獨闖上海灘,他一生勤奮,桃李滿園,少如的太極拳識淵博,以理論與實踐的高度駕馭著精湛的拳藝:他不僅能正確地解釋王、武、李三家拳論中每一字的含義,而且能將其精華演練得淋離盡致。是表裡俱精,素負盛名的一代名師。
姚繼祖
</ FONT
王小倫
李偉明【學武氏太極拳後,才知道武禹襄是按啟承轉折的作文原則來定型他的武氏太極拳。後來郝為真把啟承轉折改成了啟承開闔,啟承開合也挺好。現在流傳的的海派武氏太極拳是經郝家三代調整最後由郝少如定型成架。海派武氏太極拳絕對是眾多太極拳派中的珍品,據說太極拳五大門派中,練武氏太極拳的最少,這就對了,所謂真理只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太極拳最初是以拳術面世的,不像現在有人說的太極拳是文化是道。楊露禪和董海川是內家拳最高水平的代表,但這兩個人都沒文化,楊露禪綽號揚無敵,如果太極拳真是文化真是道的話,那楊露禪應改號叫楊文化或楊佛道才對。但既然有人說太極拳跟佛道有關,我在練拳幾個月後還真研究起佛道來了,也還真搞明白了一點,研究佛法對學習太極拳還真有好處,都說太極拳難學,但你不妨找一個比太極拳更難懂的學問作參照物,佛法是比太極拳高深很多的,把佛法搞明白了,會覺得太極拳其實是簡單的東西。有人把太極拳和佛法相比,我覺得,這兩樣法根本是不能比的。練太極拳是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這種境界對修道者來說是很低的,何者為道,道就是以修禪定為核心,能自在於四禪八定的入出,獲大神通,並可隨意願能轉生於三界,即欲界,色界,五色界。修道除修定外也需要持戒,和布施。必須捨棄人間的低級趣味才能得成仙道。在欲界天,天人的壽命要比人類長久很多,仞利天的一天相當地球人類的一百年。而色界天的天人的壽命又遠遠高於欲界天。佛法又是不同,佛法認為仙道不能解脫輪迴的問題,只有修習佛道才能達到不生不滅的最高境界。這最高境界是在三界之外。解釋起來很難,對普通人說,好比跟深海里的生物講喜馬拉雅上的雪。佛法也離不開禪定,除禪定外,還要去掉我執,就是去掉對自我的執著,這東西叫做薩迦耶見,修四念處的目的就是去掉薩迦耶見,嘴巴上講無我是沒用的,這至少要有初禪的定力。佛陀在菩提樹下修安般念,從初禪起,直到四禪。然後證須陀洹果,直至羅漢果。佛陀出生時,凈飯王請他的國師阿私陀隱士為佛陀看相。大仙一看到佛陀就哭了。他成就四禪八定,獲大神通,知過去未來。大仙知道太子將成佛。他認為來世他必定會投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因為他的觀念是只有最高的禪那能夠產生果報,沒有其它的選擇。這就是為什麼當他見到我們的菩薩悉達多太子時就傷心流淚的緣故。他想到自己不久將死,死後投生非想非非想天,也就見不到悉達多太子成佛,因此感到很傷心。修道學佛可以,成仙成佛就不對了,成仙是可能的,按科學安般守意的定義,達到初禪的境界並可自在出入禪定者既是仙。而成佛需要有已成佛者的親自授計。到目前為止成佛這還只是個位數。所以目建蓮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被稱為七佛偈言。佛法是科學的,按佛陀指導的路線方法,一步一步,最後證阿羅漢果,羅漢果和佛果是同一個層次。科學安般守意實修方面只講到未到地定,這只是修道的基礎。如真要修習禪定和佛法,可去緬甸帕奧禪林,帕奧禪師——被人認為是當代成就並且仍然住世的阿羅漢之一。這羅漢在傳法中對修定非常重視,在他的弟子當中,知過去未來世的不在少數。太極拳有傳統太極拳和簡化太極拳,有人用這之間的區別,認爲中國的禪宗和淨土宗是簡化佛法,我覺得淨土宗和禪宗根本就不是佛法,但可以說是簡易道法。有修就好。真正的佛道是要遠離世俗,聖者甘於貧困與寂寞。到處結緣的都是假菩薩。佛法和道法都不能促進生産力,因此真心修行的永遠是少數。大乘佛教是以欺騙的方法來傳播,也難怪他們,如果講真話,就沒人信了。同佛道相比,太極拳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爲太極拳可以改善人的健康。成爲武林高手是一部分人的夢想。安般太極拳法將繼續講述我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裡誤打誤撞悟出的一些東西。阿鄧】<>楊武傳承細思量(2012-11-2911:18:54)李老師昨天又飛去泰國了,雖說年紀大了,不想動了,但畢竟在泰國待了19年,那裡有他太多的歡笑和成就。那個在李老師推手視頻中出現的小夥子,據說能跟泰拳選手玩玩,不知道中國有幾位練太極拳的朋友可以跟練泰拳的朋友玩玩。武式太極拳練的人少,跟武式拳前兩代都是有錢人有關。當年武禹襄把楊露禪介紹到北京教拳,從此開創了楊家三代人教拳謀生的生存方式。武家不同,武家不差錢,武禹襄當年練出神功後的感覺,估計也就是一個富家小孩得了一件特別好玩的玩具的感覺。你要是不太笨,肯花功夫,傳了你也就傳了你了,估計李亦畬就屬於這樣莫名其妙得練神功的。到郝維真更離譜,郝維真是窮人,別說養老師,估計養活自己都夠嗆,也不知道李亦畬老先生看中他什麼,反正傳了也就傳了。我羅哩羅嗦講這個往事,是想讓大家思考一下,這樣的傳承方式和楊家的傳承方式有什麼區別?這樣的區別會導致什麼結果?武式拳雖然練的人不多,但還是看到有人練出了功夫,前一些日子,師妹把郝少如前輩的弟子劉積順老師的視頻找了出來,放到了她的空間里,看劉老師的拳架視頻,一個感覺:好輕柔啊!又看到劉老師弟子王小倫的拳架視頻,兩個字:真棒!但王小倫把劉老師的拳架改掉了,動作難度改大了,這樣其實是有違武式拳讓初學者儘快入門這一初衷的。功夫出來怎麼打都行,對於初學者,還是郝少如前輩的架子實用。吹完別人吹自己。那天練完拳,知道李老師要去泰國,老高、師妹和我免不得和李老師絮叨幾句,什麼我們沒人指點啦,我們要退步的啦,沒想到李老師蹦出一句:「你們已經學得很快了!真的很快了!」要知道,李老師是屬於很舊式的那種人(也難怪,改革開放三十年,李老師在落後的外國待了19年),要聽到李老師的表揚,應該比登天容易點。安般太極拳法,安般念、貓步、楊式拳、武式拳、小般若樁,一項武式拳,又已經花了我一年多時間了!新浪網友2012-12-0409:40:37請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劉積順先生的視頻呢?能否給個鏈接啊,我找過,但是沒有找到!博主回復:2012-12-0413:11:34http://www.baxia.net/TaiJiQuan/?2247-0-0.html(選自一路走來http://blog.sina.com.cn/daihao333 )得真傳大器晚成——訪武式太極拳傳人劉積順
(2011-01-13 17:24:52)
<按>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其中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得武式太極祖師資助赴河南陳家溝拜師學藝似乎家喻戶曉,但是演釋出露禪得益溶匯武式太極而創楊式太極拳傳奇故亊,就少人聞知其詳了。以後有機會再敘述吧.現引劉積順先生的故事,為武式太極拳做一初步介紹,以餐武式太極拳的愛好者。
見到劉積順先生,是在1991年河北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上。白天,除參加會議外,來訪他的徒弟、學生、友人絡繹不絕。我只好與他相約,在離會的前一夭晚上11時以後進行採訪,我們一直談到翌日凌晨2點,他還是神采奕奕,毫無倦色。劉積順先生29歲開始跟太極名家郝少如先生學武式太極拳,藝成以後,從北到南廣為傳授太極拳藝,也被邀請到國外授拳。武功出眾者大多是從少年時學起,可他近而立之年才起步,卻能大器晚成,成為當今中國一位太極拳名家,他的學拳經歷對人們是很有啟發的。由懷疑到真信劉積順出生於上海,日本入侵中國後,由於戰火紛飛,社會動亂,父親把他和母親一起送回廣東老家避亂。他的少年時代就是在廣東省的鄉下渡過的。11歲那年,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蹂晌到了廣東,在鄉下也不安全了,父親又叫他們母子返回上海。以後他便在上海,從小學讀到大學,大學學的是法律系國際法專業。讀書時,他愛好廣泛,喜歡武術,還跟別人學過拳擊。參加工作後,他見上海有各派太極拳傳播,學太極拳的人很多。當時他對太極拳不太了解,見別人學也想跟著學。經朋友介紹,他就向武式太極拳傳人郝少如先生學武式太極拳,此時他29歲。他默默地、很用功地學了一年,老是對太極拳的技擊功能心存懷疑。有一天,他獨自到郝老師家裡,聽老師講拳理。長時間憋在心裡的話不得不吐。他問郝少如老師:「太極拳能不能用於對打?」郝少如說:「怎麼不能打?太極拳既然稱為拳,當然能打。」劉積順又問:「我能不能打打你試試?」郝少如說:「當然可以。」由於郝少如先生是家傳功夫,社會上的人雖都知道他藝業非同凡響,但很少人見識過他的真功夫。只見郝少如隨便地站著,說:「你打吧。」劉積順心裡七上八下的,到底是真打還是假打呢?他決定先試試看。他不用全力,一個直拳向郝少如打去。拳一碰到郝少如,未見人家如何動作,就感到有一股勁傳到自己身上,整個人向後仰面跌出,碰到牆壁上。郝少如從接勁中知道劉積順還未敢放手真打,便說:「你要真打。」劉積順說:「那我可真打了。睜他見郝少如身體肥胖,可能轉動不夠靈便,就先做了一個假動作,一閃身,用一個橫勾拳向郝少如肋部擊去,郝少如身不動,當拳觸及他肋部時,只聽到他「哼」了一聲,劉積順感到從郝少如老師的肋部透出一股類似衝擊波的巨大力量來,一下子把他打進了靠牆的八仙桌下,頭和手臂都受了傷。他當時30出頭,年輕力壯,又有一定的拳腳功夫,竟如此受挫,頓時感到武式太極拳不得了,老師的功夫不得了,太極拳里有很多高超奧妙的東西,原來的疑慮煙消雲散,堅定了學太極拳的信心。郝少如見劉積順有文化,肯用功,善於動腦筋,有悟性,也有意傳他拳藝,收他為衣缽門徒。這樣,劉積順學太極拳的興緻越來越濃,每周抽出兩個下午的時間單獨到老師家學拳,學推手,這樣一直堅持了4年,到1966 年「文革」開始時才中斷了。「文革」期間,郝少如被冠以「反動學術權威」的罪名受審查。由於郝少如與太極拳名家顧留馨關係不錯,顧留馨被批鬥時,郝少如也被拉作陪斗。當時街道組織對郝少如規定,如果有人來訪,他必須向街道報告。郝少如對劉積順說:「你目前不宜來找我,因為要報告很麻煩。」劉積順只好聽老師的話,堅持在家自練,但每年還偷偷地去老師家幾次,看望一下老師,每次在老師家半個小時,讓老師給他糾正拳架的不準確之處。1974年,由於國家推廣太極拳,太極拳活動逐步開展,郝少如又被請出來到公園教拳,劉積順每周日都到郝少如教拳的地方學拳,練架子,學推手,併兼做老師的助教。凡有需要表演推手的,郝少如都叫劉積順上場,與他一起推手。這時,劉積順的拳藝已得到郝少如的賞識,郝少如也逐步根據他學習的進度增加了學習內容。在郝少如的教導下,劉積順的功夫長進很快。郝少如過去因家裡人患肺病,自己也染上過肺病,但因他長期練拳,身體變好了。1981年,溫州的太極拳愛好者請郝少如去教拳,因水土不適,加上往返暈船,一度發低燒。他以為是感冒發燒,隨便吃了點葯。誰知吃藥只是暫時抑制一下,不久,又燒起來,最後病出於肺部,不治而逝。郝少如去世前,全國第一屆太極拳邀請賽正在浙江紹興舉行,大會邀請他參加,因身體不適,指定劉積順為代表,劉積順成了郝少如的衣缽傳人之一。廣為授拳劉積順作為郝少如的傳人參加了一些全國性的太極拳會議並作了表演,嶄露頭角,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一些地方的武式太極拳愛好者紛紛邀請他前去授拳。近10年來,他除在上海授拳外,先後到過浙江、廣東等省和國外傳拳。溫州是武術活動開展得比較活躍的地方,各式太極拳均有人傳授和練習。郝少如生前曾去溫州教過拳。郝少如去世後,劉積順去溫州教拳的次數和時間最長,教的學生也最多。郝少如在溫州教拳時曾與人表演過推手,由於推手時郝少如的身體好像沒怎樣動,別人就被發放出去了,一些人認為他的功夫是假的。加上人們對武式太極拳不大了解,認為武式太極拳很硬,架子也不好看。劉積順去溫州教拳時,也碰到過類似問題。他並不急於讓人們接受武式太極拳,起初只教了幾個武式太極拳愛好者,讓人逐漸認識武式太極拳,他教的學生,經過幾年的練習後出了功夫,成了有名的太極拳師,在當地影響很大。以後他再去溫州教拳,參加學拳的人越來越多。從1985年起,他連續三年南下廣東教拳,在廣東這塊開放地區教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年元旦,劉積順教拳的那個縣裡舉辦武術表演,他被請上台表演推手,他與學生盤了幾下手,借力發了一個勁,發勁時學生不是往前、往後跌倒,而是腳步踉蹌地移動,台下便有人議論這功夫不是真的。元旦後的一天,他正在講課時來了不少人,其中有些是武術愛好者。有人說,元旦的表演是假的,他們不相信武式太極拳能打人。劉積順見課講不下去了,便說:「武式太極拳能不能用。光嘴巴講沒有用,各位哪個有興趣可以上來試一試。」他話音剛落,就上來了一位身體壯實的小夥子,這小夥子學過南拳,對太極拳也有過接觸。他認為劉積順與學生表演推手的那天,劉積順的學生沒有用力,於是他擺好姿勢,用大力向劉積順推去,劉積順接住他的來勁,稍一轉手臂借到對方的力又給了對方一點力,那小夥子雙腳離地,攻勢盡失,勝負立判。對方連聲說:「功夫是真的,功夫是真的廣這小夥子罷手退去,劉積順說:「哪一位還想來試一試,請上來。」全場寂然。經過這次試手,當地群眾對武式太極拳有了新的了解,對劉積順的功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劉積順連著三年到那裡教拳,每年一期為3個月。劉積順除應邀到外國傳拳外,對一些慕名求教的外國朋友也單獨授藝。英國之江太極拳研究院院長黃濟復先生是英國的太極拳名家,曾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先後學過趙堡、楊式、吳式、孫式太極拳,後又到中國河北省邢台市學過武式太極拳,經友人介紹,知道劉積順是郝少如的傳人,便去信要求向其學武式太極拳,劉積順複信,表示願意教他拳藝。一次,劉積順去香港省親,黃先生專程到香港學了一個月的拳。通過習練,黃濟復先生感到效果很好,從此就專心練起武式太極拳,同時不斷來信,請劉老師解答他在學拳過程中碰到的各種疑難間題,劉積順均一一給予滿意的答覆。現在,黃濟復先生在英國收徒授藝,從學武式太極拳的人不少。劉積順講學,總是從學者的實際出發,從架子到拳理、拳法都給學生作詳盡的講解,認真進行身教,從不敷衍了事,加上他為人隨和,因此,每到一處授拳,都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歡迎。談拳和推手劉積順說,練武式太極拳是有一定順序的,每一個練習階段都有不同的關口要攻。練武式太極拳第一階段是練外形。開始按架式動作一招一式的學,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用意識去支配,擺好架子的外形,做到手腳的「三虛一實」。招式練熟了,再攻身法,武式太極拳有13個身法,這些身法要求很重要,在練架子時要逐步貫徹這些身法要求。身法關攻下了,在今後練架子和推手就能起到重要作用。身法一關中有一「蓄字訣」,「蓄字訣」是指練拳者的上下肢和軀幹的五張弓要形成人體的一張大弓口「蓄字訣」做到了,上一下相隨了,才可以練擎引松放之法。第二階段是練內形,又稱練內勁。練外形有了一定體會,打好基礎了,回過頭來問拳架,看自己是不是意氣分得開,這是「開字訣」口「開字訣」的內容是每一式的動作要做到氣向下沉,意向上升,氣隨皮肉活動向下沉,意隨骨骼的組合向上升,練拳時感到皮肉和骨骼之間是分開的。意氣分得開後還要繼續練意氣分得清,這是「清字訣」。它的內容是指氣勢的大小、長短、輕重皆可隨意安排,這中間有一個「串字訣」,也就是要節節貫串,打架子、推手能表現出意到、氣到、勁到的效果。武式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意氣分得靈,這是「靈字訣」。到了意氣分得靈階段,全身都是渾然一太極,不論對方挨到自己何處,何處都能起反應,就像拳論所說的」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不稍滯」,到此地步就能隨心所欲了。對於太極拳推手技擊,筆者曾訪問過國內外一些名家,常揣摩他們說法的異同,劉積順談武式太極拳的推手技擊法,筆者感到有不少新鮮的內容,能比較完整地體現出武式太極拳的特點。「擎引松放」這一《撒放密訣》是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畬的力作,社會上對此訣的解釋眾說紛紜。劉積順認為此訣的四字是一氣貫串的,不是割裂開來使用的。在推手時,要接得住對方的勁,然後朝自己身前引,引時身體要放鬆,不緊張,放出時要朝一個點。為了更具體地說明這《撤放密訣》,他叫筆者與他單搭手,讓筆者抓住他的手腕用力。筆者抓住他的手腕外側,並用力一折,即感到有一股力從沾著處打到筆者手上,傳導到身上來;劉積順說:「你剛一用力,我就有一股力透到你身上,可以到你的背,或到你的胸,或到你的腰腿,也可以透到你的內臟,到你的頭上。這種意念與動作的配合,一氣呵成,就是『擎引松放』的實施。施『擎引松放』之法,一般要打人身體外側,不宜打人內臟、頭部,因為那樣會傷人,使受者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重者會受內傷。」劉積順認為,要做到「擎引松放」,接好別人的勁是關鍵。在接勁的過程中互相接觸處有一定幅度的轉動。這種轉動是很微小的變化,沒有這個轉動,就無所謂「擎引」了。在轉動的當中,吃掉對方的一部分勁,同時也給對方一個勁,這過程中雙方沾在一起,我可以把對方的手臂作為我手臂的延長,通過對方的手臂把勁發放到自己確定要打的對方的某個身體部位上,對方走化不了,即被我發放出去。著名的《打手歌》中有「沾連私隨」的說法,對於這四個字,劉積順解釋說,「沽連粘」三字是指手和身體上部而言的,「隨」是講身體下部。「隨」不是跟隨的「隨」,而是上下相隨的「隨」。上面用勁,先問下面,上面要作安排,自阿要相隨。劉積順對「隨」字的這種解釋與其他式一些一左極拳傳人的解釋有所不同,他說,不能說別人不對,也許別家太極拳有自己的練功要求,跟武式太極拳的要求不一樣。武式太極拳拳論中有「無中生有」的說法,劉積順對這一技法進行了解釋。無中生有的做法是行拳、推手時,一些部位的骨頭向前進,肌肉往後拉。比如,我的肋部一側受到一個自上向下的力,受力處的肌肉是向下走的,而骨頭是微向上的,骨頭在受到對方的壓力後不向下走,骨骼之間的組織更趨嚴密緊湊,能抵抗對方加在我身上的力量,這裡有向上的意思。此時,加上腰腿的作用,轉動一點點就能進行發放。這種無中生有的方法,能使勁迅速集中到一點,接勁,化發,這種練習和使用方法是武式太極拳獨具的特點。著名的《十三勢歌》有一句七言:「意氣君來骨肉臣」,這是一句很費解的古句。對此句,劉積順的解釋是:「意氣、君臣、骨肉是三組不同的概念,骨肉代表意氣,其中骨代表意,皮肉代表氣,它們的關係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君臣是不能分離的,分離了就辦不成事。骨與肉也不能分離,分離了也成不了事,必須兩者結合成有主次的、君臣之間的關係。這兩者一結合,就會各自產生不同的作用。對於這些抽象又深奧的理論間題,劉積順除口述外,還叫筆者一一在他身上試探,由他一一從身上表現出來,使這些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地、摸得到的、不是玄乎的東西。」「敷蓋對吞」四法是武式太極拳的家傳秘法,劉積順說,郝少如老師就具有這種功夫,這四法全部是講氣勢的.一搭上手就讓人動彈不得。他與郝少如老師推手,郝老師一用此法,任他怎麼打也打不進去。他說自己目前的功夫還達不到這個地步。對於當前太極拳界開展的推手比賽,他認為,規則和裁判是竟賽的兩個重要因素,竟賽的規則必須有利於讓選手發揮太極拳的技擊特長,而不是束縛這種特長。過去一些規則有的不利於太極拳技擊特長的發揮,要從實際出發使其逐漸完善。裁判必須懂得太極拳,打分應有根據,不能含糊其辭。曾有過這種情況,裁判打分後,運動員對得分有異議,向裁判詢問,裁判卻拒絕回答,或回答得模稜兩可,這樣不能讓運動員口服心服,不利於提高運動員的競賽水平。他認為,太極拳推手賽是一項競技運動,應以運動員在比賽現場發揮的水平為依據,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判,不要摻雜政治因素或憑主觀好惡臆斷,更不能先排好了名次才比賽。過去曾有過此風,但此風不可長。如果摻雜了非競賽因素,不但國內有關的人有意見,而且國外的同行也有看法。最後,劉積順說,古典拳論講:「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練太極拳的人必須認真領會和貫徹這四句話,否則練來練去也達不到應有的水平。延伸閱讀:http://baike.taiji.net.cn/index.php?doc-view-519.html(方剛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kzys)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精粹研究全書》主要包括九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武式太極拳的創始。第二部分:武式太極拳對人體的醫療與保健作用。(神經系統、 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 化系統....等)。第三部分:拳理部分:主要介紹太極拳理論及怎樣學好武式太極拳。是筆者對太極拳的實質及哲理性的研究與認識,這部分內容可以幫助讀者從根本上、科學地認識太極拳的精髓,弄清太極拳技擊的實質。第四部分:武式太極拳基本功訓練及身法概要。第五部分:拳架部分。該部分採用圖解的形式,全面地介紹了武式太極拳的基本套路、要領、身體各部位姿勢圖解的要求以及郝少如先師四張節序圖,便於讀者自學。第六部分:推手部分:主要介紹武式太極拳活步推手、定步推手及其推手基本功的訓練方法。笫七部分:器械部分:主要介紹武式太極劍、武式太極十三刀及武式太極十三槍、兩人對練對槍、粘黏槍、左右抖槍等。第八部分:拳解與論述。(空、松、圓、活。蓄勁與發勁……等)第九部分:太極拳的古經典拳論。附錄部分:主要介紹武式太極拳歷代名人簡解及主要傳人表等。武式太極拳簡解武式太極拳是我國傳統太極拳五大流派主要之一。武式太極拳是清代河北永年廣府武禹襄祖師所創編。武式太極拳是經武禹襄祖師、李亦畬宗師、郝為真師祖、郝月如師公、郝少如先師連續五代承襲世傳。武式太極拳經過他們不斷充實、完善發展而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太極拳理論體系。武式太極拳其外形簡練、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輕靈、尾閭中正、虛實分清、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出手不過足尖。並注重內功,用內動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每一拳式必須含有「起」、「承」、「開」、「合」。「開」則是「呼」、是「發」、是「放」即為周身氣勢的放大,周身骨節及肌肉群都有開展之意,為周身之勁撒放於體外。「合」則是「吸」、是「蓄」、是「收」,即是周身氣勢的收小,周身骨節及肌肉群都有收縮之意,是周身之勁的聚蓄於體內。這種由「開」到「合」,由「合」到「開」,相互轉換的。武式太極拳具有完整豐富而細膩的理法,有獨特身法及內勁,走內勁以意行氣,以氣運勁而遍及周身,一舉一動由意動始而氣動,繼而形動,練成意、氣、拳三者合一。它以科學地集拳術、導引術、藝術、醫學、力學、物理學、哲學為一體,既古老又新穎,即高雅又樸素,它不論在攻、防、格鬥上,還是在強身健體上都有獨特的風格及研究價值,而且陶治情躁,延年益壽,有著奇特的功效。怎樣學好武式太極拳學練武式太極拳要清楚地了解武式太極拳的涵義及其運動的性質,更要研究它的哲理,在習練太極拳的實踐中運用武式太極拳的方法論去掌握其運動的基本規律,領悟它的拳法、身法等。武式太極拳有其獨特的基本功(預備功),因此要練好武式太極拳必須先要練好武式太極拳的基本功。基本功的含義有三:一、為練好身法。在直立而雙手下垂之簡單姿勢下練習,可使注意力集中於身法而為下一步學練套路作好準備,故為拳式之預備,二、為提高體力,因此功對體力要求最低,凡能站立者均可練習。但練習數日後,體力即可自然提高,故為體力之預備;三、為靜心凝志,未學練過內功者,往往容易心神散亂,不易集中,而在學練此功時,即可打下神安之基礎,故為練氣之預備。預備功是一種外靜內動的內功訓練方法,它能增加肢體肌群的力量,站功時,肌肉處於等長收縮,增長肌肉運動強度,又使胸腹,腰背各組肌肉鬆沉,使重量沉於兩下肢,故下肢肌力增加,更為顯著。此功可增加內力,在預備功鍛煉時,由於松靜而達到上虛下實,氣沉丹田,氣血調整,如此不斷地增強內力,使精充氣足、神旺、經絡通暢、氣血充足,既可健身袪病,又可使體力不斷提高,為練好武式太極拳打下堅實的基礎。要練好武式太極拳必須要經過一個由生疏到熟練、由熟練到懂勁的逐步提高過程,武式太極拳有它獨特的運動特點和風格,有它的身法要求,只有充分體現這些風格特點與要求,來使每一個動作姿勢準確,符合其要領,由易到難、由難到順、由順到有內勁,達到功深。練習武式太極拳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學習拳架 練拳架即是練外形,每個姿勢動作都要用意念去支配它。主要在姿勢的準確上下功夫,打好基礎,練太極拳也像蓋高樓一樣,打樁打得深,打得好,造高樓才能穩。而且外殼結構要端正,然後再裝飾,布置房間,如果外面結構不正,裡面裝飾得再好也沒用,高樓還是要倒塌,打太極拳也是一樣,外表姿勢不正確,要破壞體內的內勁,太極拳就無法練好,所以,初學太極拳者,一定要先把拳架基礎打好,像小學生學練毛筆字一樣,一筆一划、橫平豎直,要規規矩矩,應該先從正楷上下功夫,橫、豎、撇、捺,筆筆不苟,長、短、闊,狹間架端莊,方可避免歪、斜、倒、塌之病。外形端正了,然後講究運筆的逆入平出,收筆藏鋒、凝散收斂、立骨出神,使內有雄勁之氣,外有端麗之姿,然後再學行書和草書,用功日久,方能隨意揮灑,自成法度。所以學練太極拳也是如此,都要有一定規矩,要著重把握動作姿勢的端正,準確掌握整套架子的動作姿勢,運行路線和方向、角度。在力求每一個動作姿勢端正的基礎上,提高熟練程度……第二階段:學習身法在求正確熟練拳架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身法的練習,武式太極拳有: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共十三條身法,因為身法是內形的基礎,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環節,所以十三個身法是習練武式太極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法則,如果脫離了身法的基礎,連身法的基本要求都沒有達到,那要獲得太極拳藝便成了一句空話。這十三條身法就是練好武式太極拳的方法,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應先選擇最基本的一兩條身法進行練習,練到一定的基礎之後,再循序漸進地逐步增加,直到身法全部掌握,然後再求腰脊斂氣,使氣注於腰間,脊骨之氣能夠注於腰間,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聯成一體;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達到於靈活,協調,進而再求掌握行氣運勁的本領。第三階段:學習內勁太極拳是一門高級藝術,綜合性學科,它包括哲學、力學、物理學、醫學、解剖學、經絡學、運動學、氣功學……等學科,只有正確運用了解這些學科,才能科學地認識太極拳的精髓,弄清楚太極拳技擊的實質。書中還簡單舉一些例子,使讀者容易了解意、氣是怎樣才能分得開、分得清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 對今後研究武式太極拳的發勁及意與氣之間的關係有很大幫助。【作者李偉明】作者自幼拜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郝少如先師為師,並專研武式太極拳身法,內勁及其理論,數十年寒來暑往,甘苦其中,練功不綴,喜研理法、內勁、有系統總結,積累了自己經驗與體會,認真細緻地完成了這本書的編寫工作。本書內容編排突出了重武德修養,重文化內涵,重基本功訓練,重理法研習,以功理功法帶套路的武式太極拳教學思想,著重於武式太極拳傳統套路技術風格特點,技術動作和基本方法的訓練內容,介紹了如何以意念導引走內勁,支配好行功走架的外形、動作;總結了作者幾十年來在武式太極拳傳統套路教學中的研習及經驗體會。此書將對武式太極拳的普及、提高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也適用於不同基礎的太極拳愛好者。
(李偉明老師,獅子和才女作者。蔣濤先生攝影)武式太極拳的傳承情況作者 佚名作為太極拳的一種運動形式,武派(式)太極拳,從其創始人武禹襄起,到其傳人李亦佘,為有別於河南溫縣所流行的太極拳形式,從理論到技術,從練意練氣練功到實踐,都總結出一套代表武禹襄和李亦佘自己理解的拳理拳法,為後人舉起家派大旗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號廉泉,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人(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廩貢生,受時風及家庭影響,誦讀經史同時也研習武技。他的太極拳得益於河南溫縣起堡鎮拳師陳清平(1795-1868)。據傳,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舞陽鹽店偶獲王宗岳之《太極拳譜》,轉授於禹襄。武禹襄得王宗岳之《太極拳譜》後,漸得其奧,又經自己多年拳術研習實踐,並參以兵家奇正虛實之道、醫家經絡氣血之說、養生家吐納導引之功、技擊家蓄髮提放之巧,始創編了流傳到現在的「武派」太極拳。因此可見,「武派」太極拳與其他許多家派的拳術一樣,乃為某個歷史階段、某位對拳術頗有研究,實踐經驗頗為豐富,而又善於總結前賢拳理拳法的武術家的個人經驗體會的拳術體現。當然,這些武術家往往深深地影響著後輩學者傳人。成功的後輩學者傳人又不斷地滲以自己具個異性的經驗體會影響著此拳術家派的承傳發展,正如武禹襄的傳人李亦佘的拳理拳術著作與武禹襄的太極拳著作,今天還在影響著「武派」太極拳傳人,以及「陳派」、「楊派」、「吳派」、「孫派」的太極拳傳人和千千萬萬的太極愛好者們。(一)「武派」太極拳的歷史在近10多年間,已為許多拳家、學者研究整理並陸續在許多書刊中刊載,我不在此重複。今天,我們能看到武禹襄留給後人的也只有他的《十三勢行功要領》、《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勢略》、《四字秘訣》、《打手撤放》、《身法八要》等拳論和習拳要旨。因沒有圖像的留存,今人甚為遺憾的是無法感知領略武禹襄的拳技拳風及武藝功夫。假如說武禹襄的歷代傳人都能將「武派」太極拳的武學精粹承傳三五而又能以身體運動語彙表達出來的話(其他武術家派均一樣),那麼,近代有代表性的武派太極拳家可提到河北的韓欽賢、李聖端、李香遠、郝中天、郝月如、閻志高等人,他們都是現代對「武派」太極拳傳播推動頗有影響的,他們都是現代郝少如、馬榮、陳國安、吳文翰、浦公達、劉積順、姚繼祖、陳明潔等人的直接傳授者。解放後最早見諸書籍出版的「武派」太極拳當為20世紀60年代由郝少如先生整理,並以他的照片動作繪製成套路圖刊出的《武式太極拳》一書。此書可說是代表郝月如支系的「武派」太極拳的一個總結。1982年我到上海採訪組稿時,曾經上海市武協同志的推介聯繫找過幾位太極拳的前輩,包括傅鍾文、馬岳梁、郝少如,後只聯繫到傅鍾文和馬岳梁先生,郝少如沒能聯繫上。不久郝少如去世。有幸的是我後來通過香港武術界的朋友,調出他們收藏的1964年在上海拍攝五家太極拳代表演練太極拳的錄影,其中武家的是郝少如演練的。錄影雖花了點,卻能領略到郝少如的太極拳拳風。而體現到「武派」太極拳河北各系、東北系的其他「武派」、「武式」太極拳書籍,就直到80年代後期始見有出版,如由陳固安著的《武式太極拳新架》、《太極棍》(1988年出版),吳文翰著的《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2001年出版),姚繼祖著的《武氏太極拳全書》(1999年出版)等。由於傳承拳師個人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的影響,「武派」太極拳承傳至今大致可分為四大支系,一是以韓欽賢、李聖端、李香遠等師兄弟們傳下的馬榮、陳固安、吳文翰等人,他們集中在河北、北京一帶;二是以郝為真之孫郝少如在上海一帶的傳人浦公達、郝向榮、劉積順等人;三是以李亦佘後人族人傳下的以姚繼祖為代表的河北廣府拳師;四是以郝為真的弟子閻志高傳至東北一帶的弟子。對於武派太極拳的廣泛傳播起到重要作用的,應是郝為真先生。武禹襄創武派太極拳,其理論與功夫的主要承傳者公推為李亦佘。李亦佘不僅繼承了武禹襄的拳理,而且給予豐富、細化,這當然與李亦佘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不開。從李亦佘後,太極界將武禹襄與李亦佘的太極理論,與其他先賢的理論一起,視為太極之經典理論。而將武禹襄、李亦佘的理論實踐加以研究印證,廣泛與當時武術界各派交流的李亦佘傳人中,恐拍就算郝為真先生了。我們從郝為真的弟子中,看到了習形意八卦時在北平的孫祿堂,也看到楊澄甫高足之一的董英傑,還有自小習練形意拳,後期在東北發展的閻志高。另外,郝為真的弟子李香遠,也時常與楊澄甫的弟子交流,楊澄甫的高足之一的李雅軒晚年回憶太極高手的功夫表現時,提到李香遠「……一輩子的苦功,身勢的曲折柔軟很夠,尤其是他的發勁比任何人都充實。其勁能人裏透內,確實是一把好手。」此評價出自習練楊派太極拳的李雅軒,可想像當年郝為真的弟子也時常與武術界朋友交流。由於郝為真的功夫為當時武林界承認,又大江南北交流傳藝,使武派太極拳流傳於祖國各地,武派太極拳的風采也為武林界所認識。(二)從文字上最先介紹武派太極拳特點的是20世紀30年代馬立伯先生著的《太極拳派別》。他寫道:「……郝派(即武派太極拳)尤長於應用,至練習方法亦簡捷。其所授架式最為緊湊,如干枝老梅,枝葉全去,圈兒小,路數最簡便,而又最經濟,詢不負武、李兩家之親授也。」郝少如先生(1908-1983)談武派拳特點是「以求太極(內勁)為主,走內勁,以意行氣,煉精氣神三者合一。」「每一勢均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穿始終」;「身法以中正為基礎……以尾閭正中為基準,強調由內及外;步法上嚴格分清虛實;手法以豎掌為主,出手不過足尖,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而不可隨便逾越;強調身法、步法、手法有機配合與統一;強調內外一致,以內形的變化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姚繼祖先生(1917-1998)說武派拳的特點是開合隱現。走架時開則俱開,開為發,發力的神意。練功時用內氣潛轉和內勁的轉換支配外形,做到由開到合由合到開,互相轉換的漸隱漸現。吳文翰先生(1928- )分析得比較詳細,他說武派太極拳勢的特點是「外形簡樸,內蘊豐富;不尚花法,重在實用。」吳文翰認為武派拳套路的編排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繁簡適當,突出重點。拳勢運動講究起承開合,一身五弓,八法咸備,術法分明,緊湊縝密,圈小勁捷,內收外放,舒展大氣。行功走架軀體柔韌,舉止順遂,運轉靈敏,重心穩定,八面支撐;左右相系,護中用中;手隨腰轉,掌指舒展,悉任自然。在精氣神方面要求心靜體松人手,神舒體靜,用心意指導拳勢運作。走架打手要求做到神到、意到、氣到、形到,周身一家,內外合一。郝少如是郝為真之孫。姚繼祖的啟蒙老師韓欽賢(1885-1958)是郝為真的人室弟子,而姚繼祖的業師李遜之(1882-1944)是郝為真的師弟,技藝多為郝氏轉授。1950年後姚繼祖又跟郝氏弟子張振宗(1882-1956)研習推手多年。吳文翰是郝為真的再傳弟子。他們三位代表著武派拳近代發展的三個支系,他們對武派太極拳的認識大致相同。而到靈活運用、實踐操作,那是太極拳修鍊的更高層次,這關鍵是各自修為、功深的表現了。(三)在20世紀80年代前,「武派」太極拳的承傳研練,大都局限於師傅在家裏或一些活動場所的不顯眼地方傳授技藝,學習的人也不多,能談到廣傳的恐怕要算在「文革」前己任邯鄲市武協主席的馬榮先生了。馬榮先生(1912-]965)在邯鄲市大力推廣諸家武術,使「武派」太極拳在當地能得到傳播。陳固安先生在邢台一帶也先後教了不少徒弟與學生。在20世紀60-70年代,馬榮、陳固安、吳文翰等同門師兄弟,常在一起研習「武派」太極拳、械技藝及探討其理論。而郝少如也在上海一帶收了幾位弟子研習「郝」架太極,其中後來繼續傳播「武派」太極的有浦公達、利積順等人。姚繼祖則一直在永年工作,閑時也帶些弟子習拳。在東北,閻志高在傳播「武派」太極拳的同時,也教授形意、八卦等拳藝。1.陳固安,吳文翰支系20世紀80年代以前,除了郝少如因為有《武式太極拳》一書出版而廣為武術界瞭解外,就要算陳固安、吳文翰先生這一支系了。陳固安與吳文翰先生同出一門,都為河北韓欽賢、李聖端、李香遠的徒弟,是將武派太極拳廣傳於永年外的重要傳播者郝為真的徒孫輩。從郝為真的第二代弟子中,包括李聖端、韓欽賢、李香遠等師傅,教授的弟子已不僅限於漢人,同時也將功夫傳授給附近的回族人,陳固安先生是其中之一。陳固安先生與其他師兄弟在學藝時,因有李聖端、韓欽賢幾位太極功夫高手的親授,受益甚多,對他後來的發展影響很深。陳固安先生年輕時,迷於武學。他學習和吸納八卦、形意、心意拳藝的長處,並將太極、八卦、形意、心意融會貫通為一體,使其技藝精純,成為當代武派太極拳傳人中有名氣的高手。在20世紀的30-40年代,即以其拳藝高超,多次制服蠻人和打敗輕視太極武功者而名聲大震。在1988年在廣州舉辦的全國第二屆太極名家研討表演會上,陳固安先生是以身體語言、以其敏捷的身法、手法,身體的靈活運用來闡述武派太極拳的功夫,獲得了與會者的讚許。在那次的太極研討會上,太極功夫的繼承和太極功夫如何體現運用是其中一個內容。當時各位太極老師都在研討會上以各種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和方法,但以太極打手的實踐運用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是練陳家的蔣家駿先生和練武家的陳固安先生,蔣家駿先生時年40多歲,而陳固安先生已是75歲之老人了。在這樣的場合下以這種方式表述,是要有嫺熟的技藝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不可。因此,這也成為了第二屆太極名家研討會的一個亮點。陳固安先生是以很深厚的太極內功,以武術家共有的氣質,以鬆柔靈活的身法變化,以冷脆的爆發勁力,以打倒對方而自己卻輕鬆自如、身步平穩來闡述太極功夫的運用、體現。可惜的是現場所拍的照片部分損壞,僅存的一時無法翻出。陳固安先生傳人中目前也在傳業授拳的有陳樹義、高連成等人。吳文翰先生是陳固安的師弟,少時同出一門,後吳文翰上京念書。「文革」期間,吳文翰有近10年返回故里,得與太極同門師兄們時常相聚,交流切磋拳藝,功力也得到很大提高。「文革」後,吳文翰先生返京工作。自此,吳文翰先生在工作之餘全身心投入到武派太極拳的宣傳推廣工作中。吳文翰先生正式收徒傳拳,是20世紀90年代後。吳文翰先生的性格溫文爾雅,平時自己練功行拳,無意在外人面前顯露,故許多人不瞭解他對拳藝的掌握程度,只知他是武林一支筆。其實,經數十年的研練,吳文翰先生的功力不淺,由於他對拳學的理論研究很深,從另一方面又有助他的功法實踐。他很強調「走內勁,以意行氣,精氣神合一」,這些既是前輩同道的經驗體會,又是武術家們共同追求的境界。吳文翰先生在授拳時,強調身法、步法、手法有機配合與統一,強調內外一致,以內在的變化來支配外形運動。吳文翰先生在他所著的《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很詳細地敍述了他對太極拳的認識和理解。在陳固安去世後,吳文翰先生成了他們這一系領軍人物,由於他為人謙虛,不自大妄為,故此也為其他支系的武派太極拳傳人所敬服。2.郝少如的上海支系解放後,武式太極拳為武術界所瞭解,有賴於郝月如、郝少如父子在上海的推廣,特別是1961年人民體育出版社組織出版了太極拳叢書,出版了以郝少如拳架為基礎的《武式太極拳》一書,刊載了郝月如、郝少如父子倆的武式太極拳體會文章及郝少如對武式太極拳架的動作要求,這對武式太極拳的推廣,特別是體育運動競賽的武式太極拳武術套路基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前文已談到過,近代武式太極拳在國內多個地方的傳播,郝為真起到巨大的作用。郝月如是郝為真的兒子,相信郝為真會將他掌握的東西傳給郝月如。郝月如在上海地區傳拳,教授拳藝的弟子大多為文化人,如徐震(哲東)等人,然徐震等人有業在身,未以教拳為生,故傳人不多。郝少如的兒子教有不少徒弟,並組織成立了上海武式太極拳協會,授拳給浦公達、劉積順、屠澎年等人。郝月如與韓欽賢、李香遠、李聖端等同是郝為真再傳弟子,因此,上海支系與北京、河北支系,在太極拳的拳架要求、身法要求及拳理拳法上,是相同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差異,是承傳人的個體的學拳經歷、理解、體悟、掌握上的區別。從郝月如的《武式太極拳的走架打手》一文中,可以看出他習練太極拳的體會,如「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平日行功走架,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要神氣鼓盪,全身好似氣球,氣勢寬騰挪,身體有如懸空。」郝氏父子在授拳時,很強調含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虛實分清,以及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等。至浦公達、劉積順任上海武式太極拳協會正副會長,繼續進行太極拳的傳播活動後,這些原則要求還一直承傳下來。對於「起、承、開、合」,郝氏的理解是「開」為發,「合」為收,開中寓開,合之再合,不丟不頂,處處恰合也。「八面支撐」、「捨己從人」,是郝氏及其傳人時常強調的。郝月如說「習太極拳者必先求尾閭正中」,「用左胯托起右胯,則尾閭正中,能正中,則能八面支撐;能八面支撐,則能旋轉自如,無不得力。」「八面支撐」,是郝氏強調正確練習拳架,練好拳架,達到空松圓活、神氣鼓盪,自然靈活,應付自然的結果。浦公達和劉積順當年在解說他們理解太極拳的特點要求時,也很強調做好「八面支撐」的作用,並常示範如何做到「捨己從人」。在1986年第一屆全國太極名家研討會上,浦公達和劉積順首次在眾多太極拳好手、太極拳的學者研究者面前,一同演示著「起、承、開、合」太極拳,展示著那種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八面支撐」的身法、拳架。記得在此之前,曾在全國太極拳觀摩邀請賽上見過有教練演練武式太極拳,卻和郝家傳人大有區別,為知曉理解上的差異。第一屆全國太極名家研討會,陳固安、吳文翰與姚繼祖都是受邀未到會的,因此,武派太極拳的拳藝就只有從浦公達、劉積順兩人身上體現出來,他們兩人的演繹受到與會者的關注,特別是他們兩人常是一齊表演,更能體現出郝少如傳拳的規範。直到1988年第二屆全國太極名家研討會,大家才有機會目睹武派太極上海支系的使用法。在第二次研討會上,劉積順先生為大家演示了武派太極捨己從人之用法,這是拳藝拳技的巧妙運用,是讓對方進而化之的應用法。如前所述,文化人練武的特色是拳藝拳技的妙用,郝氏父子及其傳人是玩得相當熟練的。據說郝月如在民國授藝時,曾與好武者切磋過拳技,說郝月如在一瞬間,表現出很深厚的功力讓對方跌倒,功、藝並用、非常精彩,只可惜無緣親眼看到他們的功夫。3.永年地區支系永年是武派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及重要發展者李亦佘的故鄉,在國內多地區廣傳武派太極拳的郝為真也是永年人。近代永年的拳師李遜之、李福蔭、范述圃、張振宗等均師從郝為真。現代永年習練武派太極拳者,大多為這些拳師的傳人。也因為近代永年主要拳師師從郝為真,因此從拳架套路的演繹風格來看,與上海郝氏後人大致相同。姚繼祖是永年現代武派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從20世紀50年代後,永年與國內很多地方一樣,武術活動的開展受到了限制。到70年代後期,國家重新組織武術挖掘整理工作以後,永年的太極拳活動重又掀起了一個新高潮。姚繼祖先生因個人原因的巧合,都沒能應邀參加1986、1988年舉辦的兩屆太極名家研討會,但留下了他的幾封來函和幾幅照片,甚憾。姚繼祖先生在永年培養了不少武派太極拳愛好者,其中有現在較為活躍的鐘振山、翟維傳、李劍方、冀長宏等人。在太極拳的理論上,姚繼祖稟承了武禹襄、李亦佘和郝氏的研究體系,也是要求後學者在十三勢的基礎上,做到「以靜制動」、「視動猶靜,視靜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然後再「將柔蓄到一定程度,隨著蓄勁的增加,最終由量變到質變一一積柔成剛,才能一擊成功。」從姚繼祖先生的敍述中,可看到他是認識到練太極拳的辯證法的。4.東北支系最早在東北地區傳播武派太極拳的,要算郝為真的另一個傳人閻志高了。現在東北地區的武派太極拳愛好者,大都為閻志高的再傳弟子。閻志高少時習少林、形意、八卦,後偶遇郝為真,為郝氏拳藝折服而改練太極拳。閻志高先生青年時可算是武迷,研習太極拳後,時常練單操勢,百千遍地練,他好學揣摸,深得太極精義。其後,閻志高出入京津河北一帶,以武會友,與當時的武術家李存義等人交往甚密。到20世紀40年代,閻志高應燕北武術界友人之邀,到瀋陽傳授武派太極拳,始將武派太極拳的拳械傳於東北一帶。據說閻志高在10多年間授徒600餘人,得其中技藝者幾十。較為突出的有陳明潔、卜榮生、劉常春等人。從現代東北的武派太極拳傳人所練之拳架和掌握的拳藝看,與北京河北、上海系略有區別,這與閻志高將少林、形意、八卦的技藝融匯其中有關。據東北的閻氏傳人回憶,閻志高在拳術應用時,常很自然地使用上一些形意少林的經典用法。至閻氏的傳人也同樣,但郝為真所傳的技藝也保存得挺好。郝式太極拳含胸:心以上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兩肩前合,謂之含胸。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氣。拔背:兩肩中間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謂之拔背。裹襠:兩膝著力,有向內之意,兩腿如一條腿,能分虛實,謂之裹檔。護肫:兩脅微斂,快,謂之護肫。提頂:頭頸正直,身,謂之提頂。吊檔:兩股用力,謂之吊檔。取下收前合之勢,內中感覺松不低不昂,神貫於頂,提挈全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勢,松肩: 以意將兩肩鬆開,氣向下沉,意中加一「靜」字,謂之松肩。 ,沉肘: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謂之沉肘。騰挪:有動之意而未動,即預動之勢,謂之滕挪。尾閭正中:兩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謂之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能做到尾閭正中、吊襠,就能以意送氣,達於腹部、含胸、護肫、松肩、不使上浮,謂之氣沉丹田。虛實分清:虛非完全無力,著地實點要有騰挪之勢。騰挪者,即虛腳與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則便成偏沉。實非全然站煞,精神貫於實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虛實不分,便成雙重。腰脊斂氣:以意將氣下沉貼於背,由兩肩收於脊骨,斂於腰脊,注於腰間,使腰能成為主宰,謂之腰脊斂氣。胯松直:兩胯不可傾斜,用力,以意將兩胯鬆開豎直,力,謂之胯要松直。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能使氣向下沉而兩腿得屈膝;兩腿要分清虛實,不至站煞,做到開中寓合,合中寓開,兩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腿總要有彎屈之形,謂之屈膝。兩手意向上升:是指兩手豎掌,掌根有下沉之勢,而手指有拔長之意,才能行氣於指,謂之意向上升。兩手意向上升:是指兩手豎掌,掌根有下沉之勢,而手指有拔長之意,才能行氣於指,謂之意向上升。(圖示如下)
回憶郝少如老師講授的話(一)太極拳從無極開始,無極是思想準備,思想集中後(不可分散),分陰陽即是太極,陰陽是交換相濟的,一個身體半身是虛的,半身是實的.例如:虛實各有五十斤,虛的是氣,實的是勁,虛的五十斤氣交給實的,則實的就成為了一百斤,這樣講虛的半邊豈不是空無所有了呢?不是,而是與此同時實的半邊也有五十斤勁交給虛的,虛的也就有了一百斤的氣.一站立即意識到身前身後各有一尺的放長,當然,左右也是如此,自己置身是在十字中心,同樣再加上一個十字交叉在一起,自身則在八個頭的中心,這是八支撐的起源.虛實分好後,方向又有四正四偶,就是說有了八個頭,自身放在八個頭的中心點,並且是八不依靠,既在中心, 又要正中,不偏不倚這八個頭是長短相等的.中心是以腰為中心計算.如果是正方向的改為斜方向時,並不是把正方向搬運到斜向,而是從正改斜時身體不要轉動,只要意動即可.以斜改正時也是如此,在八個頭中以一條線為主,其它七條為輔,一條放長,七條同時放長,前進(放)時一起跟上,後退(收)時由一條和七條同時收聚在一起.這樣就沒有前沖俯,後倒仰之弊,此拳有理論又有實質,又抽象又形象,此拳不以拳為主,是以理論和實踐為主,理解出來之後就有敏感性,它又是藝術性,藝術全靠動腦筋,以上這些也可以不用它,單純活動活動,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如用於對抗技擊,知已知彼才能勝,有力無藝術不一定能勝,無力有藝術不一定敗,藝術不同於技術,技術有設計圖,應付人要靈活,要旋轉自如,太極是雙方面的,從不單講一方.如有上即有下,有左必有右等等,都是相對性,如果為主的一條線放長,則其它七條線也相應放長,這是一致性的,如以左懶扎衣為例,在一頭向東南方前進時,要一同跟上七個頭,向西南方時也同樣跟上七個頭,亦即在一個開大時,七個也開大.退後是收,是以後背為主,帶頭收,任何一條離腰遠了都不對,八面支撐缺一不可,很多東西從陰陽中產生,再說後退是收,要以後腿為主,又如向東南進一丈,東南要聽西北收回它一丈,不可收回(下)九尺,這叫做一動無有不動,也叫前進後退都不頂不丟.八面支撐有四正四斜八個方向,四正不可佔據四斜,四斜也不可佔據四正,各行其道,不能彼此交替,或把身體搬來搬去.比如,從正面打向斜角時,正面仍然存在,不可把正面搬到斜角去,也不可把斜角搬到正面去的.八面的中心是以腰為主,為出發點,八條線只有一條線為主.其餘七條線為輔,一條放長時其它七條也相應放長.放長是」開」是」呼」,如一條線收短,則其它七條也收短,收短是」聚」是」吸」,但是輔線的七條不可為主,」聚」是聚在一起,聚在腰裡(命門為主).本期重點講八面支撐,下期打算談談」空」與」松」的關係.(二)現在講講剛與柔,空與松的關係,剛和柔是分不開的,但它有主次之分,剛為主,以剛帶柔,因為骨頭(剛)在肉(柔)的中間,骨頭在肉內,內為陰為精神,以陰帶陽,所以骨為主動.比如手的向下按是骨的主動,肉是懶的,懶扎衣的名稱,已說明肉要懶,肉不能主動,不能以肉帶動骨(有所謂骨肉分離之說).肉既不能主動,而精神(骨)又要不能外露,因為精神是產生在肉里的骨頭,肌肉是柔,是被動的,以剛帶柔,既精神」骨」帶動肌肉.「空」與」松」要區分開來,肩松沉下來手指會發脹,這是正常的現象,是對的,還有肩鬆了就有上升和高大的感覺,這都是合乎要求的,肩還要經過後面背肌往下松,初學時肩松不下,可以呼一口氣,就能松下,但這是暫時的,往後必須在放鬆肌肉時的正常自然呼吸.腹松也要通過腰,腹松可使身軀全部肌肉鬆,松即是沉,相對地講即是骨的上升,也是意的上升,能夠沉降肌肉,就能有骨頭包括脊骨的上升,因此,骨頭在肉的松沉的同時也就飄起來了.這叫做有降必有升,也叫做有下必有上,要使臂膊骨飄得起來,就是在於沉的作用下產生的.純松是塌,純空是頂,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全身處處都是一分為二,關節.骨頭和肌肉也是這樣,但剛和柔分不開的,因為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而空和松卻要分得開,空即每個關節要脫離開來,鬆開關節,這叫空,在鬆開關節的同時,肌肉也要鬆開,空是上升,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由於勁的下沉而相反必然會使意的上升,所以,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既要分清,又是一道,另外,空和松究竟空到什麼程度,松到什麼程度呢?比如沉下五寸則上升也要五寸,即肌肉往下松,骨頭向上升,一沉一升是同時進行的,並非一邊上升,一邊不動仍留在原處.剛和柔搓和在一起,太極叫做有動未動有預動之勢,這又叫做騰挪.剛和柔是相濟的,是分不開的,但又都有空和松,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又如靜如山嶽,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一個是騰挪,一個是上與下的東西,要慢慢體會,再就空松二字來說,松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如以起勢為例來說,起勢時兩手的意原在膝下,卻可以一直到腳下,空是拔兩頭,即意上升,氣下沉,並不是空洞飄浮,空松一道做之後,就可以」氣遍身軀不稍痴」.上升是由於下沉反射上來的,關節的鬆開後可以貫氣,騰挪二字,即是剛柔混在一起,剛中少不柔,柔中不能缺剛,然而空與松必須分清楚,它是肉練出來的東西交給骨,骨又練出來的東西交給肉,騰挪可以幫助空松,剛柔又要混在一道.這裡所講的東西是主要的,拳卻是次要的,以前是先學拳後理論,現在是理論和拳一起來教.下一講要談談身法,談談怎樣三虛包一實.(三)練習太極拳不能不講究身法,身法共有十三條,並非十三勢.可以先練前八法,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頂.吊襠.氣沉丹田,護肫等等,身法即常講的內形,內形要與外形拳架統一,要求做到精.氣.神寓於拳架之中,還要做到有知覺,如此方有意境.身法就是組織,如涵胸.拔背等,身法乃是組織的方法,各有一定的用處.目的是節節貫穿,不頂不丟,節節貫串,為的是能通達全身,使全身通氣,也是為了勁整.涵胸有左右兩胸,兩胸是在鎖骨以下二.三寸處,亦即肋骨微含包圍兩胸往下沉.從鎖骨到心不可彎曲,均勿含心.拔背是大椎要拔高,兩者同時進行,即一個動另一個要相應動,先空後松,用松肩垂肘來幫助涵胸.拔背要互不破壞,與此同時後肋及扇骨往下插,這叫做」氣貼背」,背後的機關很多,不可忽視.松肩垂肘要求兩處關節鬆脫開來,再配上含胸.拔背,然後才能佈於兩膊,開於手指.因為放鬆才能貫氣,氣貫於手指,一定走膊的里半邊,這樣是為了有勁.有敏感性.提頂(頂勁)和吊襠,提頂要外形幫助,它是虛的,不是實的.頂勁.不伸臉.不低頭,並不在中間起吊襠作用,要拎尾骨同小腹和頂中心成一條直線.吊襠也要有外形幫助.吊襠:即尾尖前移一.二寸,但意識上可遠到幾尺.幾丈.吊襠,要由兩臂兩膝幫忙,不可各不相關,要相互配合,幫助吊襠,這就叫做裹襠.護肫如不恰當,它能破壞空松,及支撐八面.護肫是在兩肋下邊軟襠處不能匾掉,要保護它,猶如一個口袋中間匾了氣便被阻礙不能下沉到丹田,亦即無護肫,無護肫即無氣沉丹田.一定要叫口袋上下相通無阻.騰挪和閃戰也是剛柔結合,松肩結合,是內四外也四,即柔是四寸包住剛四寸,剛柔不分,似動不動,這就是騰挪.要周圍一寸,處處都是一寸,是精神中產生,也是陰中產生,如從精神上衡量,即實腿同肱部通過松肩結合成一體,閃戰者即方向也,實股是陰,陰可向任何一面滾即:是閃戰,亦即一個圓體隨便向那一端冒出一股氣來.左胸同右臀連繫在一起,也是八個合一來應用,不可一個一個地分開來用.以前所講的一個一個用是可以的,但身法不可缺一,仍是完整的,所以要幾講搓合在右合攏,合後的手開是豎掌成八字形,手指高不過肩.提手上勢的左手向前上方張開,右手要劃大圓圈,意識射向遠前方,匯成一個焦點.白鵝亮翅是丁字形,右手上升為橫,左手下推為豎.氣沉丹田,可以譬喻潛水艇潛在水下,外不露形.內動為內形,又稱身法.加上外形的拳法,並配以胸中腰間運化等,就是所有各個兵器我都有了,只是用時須要靈活,不可硬強強地為好.太極拳要做到右腿可以放在左腿的左邊,這就是靠擺法,即我的腳不可象放方桌或放圓桌那樣,都是四隻腳擺平,而成雙重,要求兩隻腳放在一根樁子,一根樁子在三虛(兩手和一條虛腿)之內,實腿是一根樁子,它叫精神,另兩手和一條虛腿叫做神氣,神氣要活,要隨屈就伸,動若江河.叫精神的這隻實腿要靜,要靜如山嶽,它不可外露,即不可隨便亂動,實腿是深入地下的,而頭頂又是升騰空際的,兩者尺寸都是相等的(以上都是指動腦筋用思想).以上幾點可概括為三虛包一實.拳可以不放在身上,動作全在靜中產生,不靜則不專心.此外八條線都要存在,方能自身有主,推向前面時要顧到後面,也要顧到左右兩面,方能立身中正,八不依靠.(四)略談一招一式,如白鵝亮翅的手法,兩膊做成丁字形,左手先一豎,右手一橫,在這兩膊中就包括著剛柔.空松.並在臂.肘.肱.腕.手的每一寸或數寸間,包涵著棚.捋.擠.按等用法.又如下勢的退步,在收前腳的同時,也附帶有剛(骨)的拔高,和柔(肉)的下降,一升一降,兩者同時進行,不可有先後.參差,拳可以不放在身上,所有動作,全在心靜中產生.心不靜則不專心,拳便散亂,一散亂便身不由主,欲要自身有主,必須保持八條線都存在,一舉動就要照顧四面八方.因此,打拳不能離開意識,以意領拳,拳才能不放在身上,從而最後達到忘形.啟:啟是啟.承.開.合一個節序的開端.啟,就是起勢,也就是拳的開頭.一起勢即要有聚.聚,就是各個身法的組合搓和成一個整體,不可那先那後.但聚是有些」尚氣」的,這不妨事,因為它同時在心靜和腹部放大(氣沉丹田),一起進行.這樣一靜一松就成為」空」(關節脫開),一空便和」尚氣」相抵消.因此,可以使氣沉丹田即存在著聚.聚,包括身聚神聚.要做到聚,切不可散.在練拳運動中,不要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代表精神,先把精神掌握好,由分開.統一.再分開.剛是先動,同時必須保持柔的跟動.打拳時不可時起時伏.時升時降,像波浪形,必須保持一定的高低水平線,還要保持空.松.一開始練拳,便保持立身中正安祥,兩膊兩腿都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摟膝打掌,後腿不可蹬直,兩上膊不可伸直,為了符合」動宜曲蓄而有餘」的要求.做身法總是要受意念的支配,沒有它便做不成功,所以在身法之外,的確還存在著意念這個東西.比如身前要豎起一根直線,從頭到腳在垂直線中產生橫的一寸一根,和兩寸間距的一根根前伸線,從上到下,都是同一個尺寸,上中下都是一個枰,猶如身前豎著有刺的屏風.又如,眼視前面遠方目標時,而自己的身.手.腰.腿也要完全一致地向著這個目標發去等等,都是在用意念,這是屬於虛的一面.那麼實的一面又是什麼呢?實的不言而喻就是拳法,拳的勢法.內形又叫內因,外形就是動作,,內外相合,就是有虛有實,有陰有陽,有表有里,而合乎太極原理了.再就」開合」來說,合是收,開是放.1.要合中有開,即外形在合時,有放鬆,又有意念放出而不丟,這就是合中寓開.2.開中有全.就是手腳開大,意念放遠而放鬆,內中有含蓄,就是開中寓合.3.開中寓開.就是在形的放大中再求放鬆沉氣,就是開中寓開.4.合之再合.即在外形合攏時,內中再緊湊含蓄,便是合之再合.不論怎樣,都是意在外,神在內,主要在蓄勁,勁發於腳跟,形於手指,最終氣沉丹田為根本,用意非用力.合:合勢是手腳八條線的縮短,不可一條腿落後而拔長,因為拔長便聚不圓了.如要八條線不知用哪條線,搭手不嘵得他的剛還是柔,是不行的.這一講同前三講為四合一,成為一個整體,練拳可以先練慢,後練快.慢可以細細體會,快可以使眼.手.身.步各法靈活,但需要慢而不呆,快而不亂,首先要求形整.如形缺,可以意補,而意缺可以神補,達到身法完整,完整而後勁整,在勁整的基礎上揣摩和用法上的變換活動.固然,拳的設計和它的理論,要在外形上表現出來,但又要把身體練好,藝術提高,還在分形和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實際在即能派實際用場也.每人要用一把尺量一量,已和老師講的話相差多少?缺多少必須趕上多少.若說身體難做好,並不是人人做不好,也不是人人都能練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則不行.所以然,即本身的反應合不合規矩.因此說入門須口授,功夫來自勤學多練,你不來問我,我無法幫我.因此,學者還需要多問,以教拳的來說,要因人施教,根據各人的程度及接受能力而定.(五)這一講的內容,涉及到推手方面,由於沒有系統的準備,只能拉架一些.太極拳近似唱戲,動靜本有韻律.唱戲要字重.腔輕,一句尚未吐完已收回來,剛收回又發出去,綿綿內涵.練拳時,一呼一吸,一招一式,輕重緩急要適度.不散.不滯.不偏.快而不亂.慢而不斷,勁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散,滔滔不絕,異曲同工.觸手挨臂,沾衣運動為轉寰,處處用心窺來意,始於守中,中於行氣,歸於凝神致虛,以虛靈為體,以因循為用.靜以待動,後發制人.後發制人,必有消化他的勁力,欲要消化他的勁力,可變換方向角度.你的動作就是我的動作,我的動作不是你的動作,仍是我的動作,以我為主.進.退.推.引都宜以陰手,即在下面或後面的手靠近自身,以陰掛陽,陽手會於應自動推進,所以只要多注意陰手,以陰手為主,盤手時宜近,不宜遠.推手時,能否只用思想,對角走空間路線去打對方的焦點?不可以,何以叫節節貫串,即首先節節貫串自已身體和對方聯接起來,也通過他身體的節節貫串聯繫於自已,才能達到他的焦點,不過,我和他的節節貫串之前,我的腦筋早已經動到他的某一處的一個焦點,這個焦點,就是我要打他的地方和目標,這就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一分手就要落到底,落到底就是內形上的一氣松沉到底,不可走一半,或只是到了丹田就急於要打.不言走上中下哪一路,在運動著的手一停,就要沉到底,沉到底再來一下引.蓄.發同步進行即能成功.引就是聚,引和聚要結合,進來和出去又要結合,回來為了出去,引不是為了聚,舍己在形,從人在用意,舍己仍由已.我可以順勢打對方,這便是隨曲就伸,是靈活運用的.還有一個比方,引是肉,發是骨,用肉不用骨,用骨不用肉,不可骨肉一起用,故骨肉要分離(即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在推手中,整個兩膊同手都具有刀.槍.劍.戟,任憑你用哪一種兵器,或者兩種一起用.每種兵器都有它的用法,看什麼情況,用什麼兵器,先要問一問自己到底有了哪些兵器,先用什麼兵器,哪個熟練就先用哪個.再談談發勁的根源,即如何行氣運勁,拳書上說,勁起於腳跟,但少不了尾椎骨的運勁,運勁又少不了大椎骨的行氣,尾閭管住腳腿,大椎管住兩膊及手,又可說行氣在手,運勁在腿,腿肺要有數,然而運用腿腳又叫用意.呼是開,開是沉,呼的形狀在手,是所謂形於手指.其實,呼的根源卻是在腿.在腳,所以,呼是沉,沉是腿上有意思,呼是在沉的基礎上開出去的,因此,神氣的活龍活現,就是精神在實腿的勁道十足的反映,是實腿的支持和運送,神氣是外形,是用得完的,而精神(實腿)隱蔽在內是用不完的.因此,滔滔不絕的根源是實腿.行氣是由於沉的作用生成的,因而沉又是發勁的根源,呼是因為有沉,沉是為了呼,呼是開,沉是合,這叫開中有合,其中合中又有開,兩者相輔相成,上下相等,不分前後,不可分離,這個又叫行於四肢,上佈於兩膊,下支撐八面.開是在沉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實腳上反射出來的.因此,實腳要不怕緊張吃力.至於怎樣起動對方的腳跟,使他向我傾近?首先要彼此之間的尾閭對換一下位置.就是把他的尾閭放在我的尾根後面,這在方法上,既有用意,又有用形,形意合一.用形是求步法上的幫助,概括地講,便是上面引進來,下面攻進去,手收尾出,上下合拍.此時的尾進身自然要微微的弓腿,這就叫做上下相隨,在外形上並不覺得搶坐他的位置.(六)大椎行氣定手,尾閭運勁定腳.可以先運勁後運氣,最好是行氣運勁相結合,這才是上下相隨.引是用手法,蓄是用步法,引和蓄要同時進行,引的時候要用粘,不頂不丟緊緊依隨,引時要有計劃,要引五寸的決不讓引六寸.引往任何角度位置,都是和我目前接上頭的.好象目前是一個大人挽著四個小孩(兩膊兩腿)走路,走到哪裡小孩總是牽在大人的手裡.一起勢就是一動無有不動,不要那個局部先擺好,再動其他部份,局部先動不好,起勢前是無極,到舉動時才分太極,才分陰陽,才做虛實.一句話,就是一動就有了各種身法的組織相配合.最主要的是吊襠管好腿,拔背管好手.也要注意,吊襠時尾椎根要松,尾根不鬆氣就行不到腿腳.與對方一碰手就是全身統一,亦即周身一家.此外,肩胯要靈活,如要使尾根松,吊襠不能太過.引到身前,實際就是引到命門,這是從內形上講,如從外形上講就是引到靠近我身前,再具體點講就是把他吸引落到我的腰腿上.引,還要無中生有,即有外形的手法.還有:雖然收回,而我的意仍在手的原來位置,並沒有丟掉,這就是退中有進,此乃引是為了發,形回意仍在,這叫無中生有.此外,在引回時我的意識放得越遠越好.推手時要路子多,反應要靈敏,無多求,只要求能多多實踐,實踐能叫你知道所以然.平時練拳,練推手,要按規定辦事.要一絲不苟,認真鑽研.還要在平時刻刻注意好好留神老師的舉動和神氣,技巧.推手有個脫殼問題,什麼叫脫殼,就是不要專註意我自已,或者專留心在他身上,而是把我的意境放長放遠,把他不當作整個人,而是我只曉得把我前面的東西擲到遠前方的目標上去.不只是在我的或他的身上手上了.這樣就可能把他放遠點,而飄得起來.不過,要在放意之前,先要決定好要他幾節.如果要用他三節,則我的三節先要對準他的三節(這叫曲中求直),之後方可放意,說時遲那時快決無斷續遲疑餘地,方能奏效.盤手時在未分手之前,可說無所謂,只注意他碰到我的地方(挨何處心用在何處).及到分手發放的開始,已決定好打他的目標(這時早已有計劃),致於用什麼勢法打,就要連分帶落.又叫落膛,落膛一定要一落到底,不可來路停留猶取(這也叫一氣鼓鑄),如果只落到一半就要打,這是不行的,肯定無效的.在落膛後,下部不可再有移動,也就是外形的腿即在引到身前時已經豎胯插好.便不可再有絲毫幌動,此時尾尖為插地(注意尾根放鬆)一般,這樣發勁才能得力.在發勁出手時,尾根下插,腿不移位,實腿虛腿一起曲蓄,也叫做收.收時臀部和腳跟有相吸碰頭之意,同時膝關節相反張開(決不可挺直),使曲蓄有餘.」蓄勁如張弓」,也應該如抽絲,但發勁決不可如抽絲,要如放箭之速,如錘擊之重,我覺得這種拳不是形意拳,因他不是形在先而是意在先,可以叫它意形拳(意不離形,形不離意).「舍已從人仍由已」,由已是主動權在我,兩人對照叫他依靠我,我決不依靠他(八面支撐立身中心),我是獨立自主的,如我依靠他,他一倒我也跟著倒了,所以自已決不可失去中正.重心.不可失去中定.(七)在推手運動中,我的兩膊兩手在同時運動同時連接當中,陰手用意要多要濃,亦即陰手比較得力.另外,兩膊兩腿都有如刀口刀背之分,肘底部和膝前部均屬刀口,反之為刀背.兩膝關節在引蓄時是一同曲直的,虛胯要放鬆到膝,如淌水一般,以胯淌到膝,這樣,下部的樁步穩了,上部就可不要,不要者不是丟掉,而是放柔放鬆,意識仍然存在.也就是上面由松而吸,下面由蓄而整,最終要用整體.不可用局部,並且要沾粘絲毫不離,打什麼路線,猶如寫字下筆一樣,筆頭觸紙就有計劃,有模式,有體裁,怎麼寫便是怎麼打,胸中早有成竹,手上也有抑.揚.頓.挫了.打(發放)只可用意,用氣勢打,不可用形打.用形是尚氣,」尚氣者無力」,你越是硬梆梆.雄糾糾越是無用.你的兩手代表神氣.是柔的,他便無從知你,而你真正的實力在下面,丹田部位好比是膛,是倉庫.胸中運化又比如是來複線,來複線比方是步槍管內壁的螺旋槽,子彈是順轉出口的.槍頭指著目標,我把他的人,當著子彈登上我的膛,此時發勁,如扣板機,把子彈順絲螺爆發出槍口(但不可反絲螺轉).手指又象描准標,把槍口對準之後,便一直盯到底直到靶心為止.切不可時而這樣轉,時而那樣動,猶豫不決,或者半途停止,這便事倍功半.甚至無效.不過,如把他的子彈落到我的膛里,還不可馬上轉出槍口,如果轉的話,槍口內壁是直的,轉不出去,這時便要叫他落空.(進一退撞針)再把子彈旋轉出去.手指指示方向後,發放時要邊發邊轉,一直轉到底,轉到他走為止,至於轉的幅度,可大可小,以小為好.因為,小轉比較隱蔽,對方不易察覺,只因我外形並不明顯,而是內在胸中運化和腰間運化,把他轉出去的.換言之,即內形旋轉為螺絲,越轉越深,此時我有轉的根源而他卻絲毫不知道.這些都是內動外不動,外不動就是外形不亂動,只是用胸中和腰間的配合運動.實際是以思想活動為主,所以使他不知道.他聽不到我的動靜,便不加阻擋而通過.因此在發放的一剎那,在接觸處不要頂他,他如正面頂來,可改用使外層路線來搓他.如果我的肱部在下,就用肘意接觸地面,如我肱在上,使用上層皮表象被提懸起來一樣地來敷搓他.假如他還不走,再改路線,此乃不頂不丟,」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術.牽動他被我所動,首先是自己各個組織配合得非常默契,特別是腰腿的功率運用得好,此外如果我的胸中能夠運化自如,他就聽憑我的主宰,因主動權在於我,一經接觸,我的步法,身法,手法都有了思想準備,可不用形來頂撞他,必須用如壓縮氣之力來壓到他的目標,這樣外形不象進攻,實際我己進去,這也是要他不知道我的進去,要求自己越沉(氣)得好,就可叫他越跑得遠.」他挨我皮毛,我意入彼骨里」.他觸我何處,我便向何處發去,可以得手.(八)打太極拳不能離開思想,拳書上說」思想在先」還有一說心發命令就是思想,胸來執行是胸的運動受命于思想.胸動主持方向角度,並和腰密切呼應.互相配合.所謂」全在胸中腰間運化」.都由思想指揮,由此可見思想對太極拳的重要性,思想在先也就是意在先,比如,練習太極拳的起勢之前,並不是太極,而是無極,不可以把身法預先做做好,然後再動拳腳,而應該是在運動開始時全身一齊運動,才叫」一動無有不動」.也就是把內形.外形.眼法.身法.手法.步法各個組織一致行動,合為一個整體.但在起勢之前,可以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這叫思想在先.練拳如是,推手亦復如此.如對手挨觸我到哪裡,我的思想就到哪裡.書雲」彼挨我皮毛,我意入彼骨里」始終用意而不丟不頂,總是不放鬆警惕,隨時準備對方突然襲擊.時時注意運用接.蓄.發進行還擊或主動出擊.凡此種種,都叫做」思想在先」.還有練拳時要常問問我的手和腳是不是聽我的思想指揮和控制,如果孜孜練拳卻又無意識,拳和意脫節,這不是練太極拳,只能叫做練拳.談談命門:」命門是中心的中心」,不失中心才能使身有主,換句話講,使身有主的源頭就在命門,還有常說的意上升,勁下沉,它的主宰就是在命門,命門可稱它為腰.如果以腰為主宰,就要先把腰豎起來,要豎在當中,要八面不靠,方可八面支撐.如果不把命門(或稱腰眼)放在中間,兩人一搭手我先輸了.因為腰為車軸,軸心不正,怎能平衡,失去平衡必然失敗.至於命門何在,大致是我伸出去的手背和脊背形成直徑圓圈的中間.所謂命門跟著走不可落後不可靠邊緣等都是指腰要放在圓圈的中心,其實是用意為先而後整形,不可以躬腰坐臀.因此,支撐八面也在有腰,又如」勁由內換」,首先要換腰,腰能換得好,便能勢勢有中定,也必然處處有輕靈.(命門是督脈中一個重要穴位,針灸須選中穴位.武式太極拳所指的是命門區域,不在一個焦點上,上面所指的命門,可以理解為腰中間).略談意上升,意上升是勁下沉的必然結果,因為上升中存在著蓄,在蓄的當中就有下沉,有沉便產生壓縮之力,從而使意上升,有壓縮才能有爆發,由此理解,蓄是上升的源泉,有沉必有升,正是分開兩頭,單純升是飄浮,單純沉便是偏塌.偏塌只有獃滯,沒有爆發,推起手來放不出.此外,再談圓襠和扯胯,我人的自然站立時,本身變有了圓襠,只要在走架和推手運動中,不把尾底故意拆開或扭來扭去,搖擺不定,其中既有了園襠又有了吊襠.對立身中正來說不能不注意此者.因而不必刻意追求圓襠,練拳講究圓襠,是為了有寬面,也是為了襠步平穩,圓襠不是把兩胯拆開放大距離,而是要求尾閭居中,並加以放鬆便達到圓襠目的.如果沒有圓襠便容易扯胯,扯胯者即是將後胯搬到前頭,或者搬到兩胯齊頭,這樣兩膝和一尾的三隻角不能相等,而破壞了步法,出現了雙重步,不能分清虛實,便失去了太極.還有腰和尾骨隨時要居中,居中是居八個頭的中間,無論手的如何分合,腰尾總是居於勢法的中央,其次是居他我四隻手的中央,也就是腰和尾要緊跟手法步法,不可落後靠邊緣,因為四肢的後盾是腰尾,如若腰尾沒有豎好,節節貫串不能到手,手用不上是因為失去了支撐.因此不單要求手活步活,還要求腰尾更加活,從而達到上下相隨一致性的目的,達到發勁如放箭的地步.再說到形於手指,首先要將掌根坐好,如果手掌倒伏,必須將掌根之意超過掌前,這樣形和意在一根線上貫串,推手來可以得勁.不然便是折斷了自己的矛頭沒有用處.如何理解氣貼背,任何動作,包括蓄而後發,背上都不能絲毫使勁,如一使勁背板僵硬了氣便下不去,氣下不去,勁便沉不下,所以做任何動作,特別是發勁一剎那,務必背肌要放鬆,用意將兩背下插兩肋下達腰,背呈鼓面(有含胸相襯)而不是穹背,沒有背包袱弊病,使勁能下沉集中,這是勁整的第一條件.(強調氣貼背是武式太極拳一大特色,它是八法或十三身法之外的一大身法,不可等閑視之).此外如推出之手,勁不長,放不遠,那就是將胸含足,將肩沉足,尾占前位,實股及胯呈鼓面.豎尾鬆鬆存在於中心,此時的手便能放長,它是」滔滔不絕」內容之一.(武式太極拳主要是蓄,所謂蓄勁如張弓,張弓乃放箭之本,因此要多研究蓄勁.身法上如沉肩.圓襠.氣貼背等等都是向腰間聚合,四肢也是不失曲蓄,始終保持弧度,這都是蓄勁如張弓的特定條件,因此,」勁宜曲蓄而有餘」,根本是為了利於發放).(作者佚名)武式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與「起承開合」武式太極拳動作簡潔緊湊、小巧靈活、虛實分明、連續順隨,講究意、氣、力與拳勢的相互融合,是一種集技擊、健身、修身養性功能為一體的太極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論研究方面,內容博大精深,與太極拳練習絲絲相扣,故深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推崇。武式太極拳鼻祖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論述了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而到武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郝為楨,便將拳論中的「起、承、轉、合」演變為「起、承、開、合」。此後,人們也將武式太極拳稱為「開合太極拳」,或稱「郝式太極拳」。武禹襄先後從楊祿禪、陳清平兩位大師處學得太極拳藝後,又根據其兄武澄清所贈王宗岳《太極拳論》,創編了一套獨具風格的太極拳式套路,且發展了太極拳理論研究,「起、承、轉、合」就是他在太極拳研究中的一大創舉,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講到:「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繼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原是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做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詞典中對「起、承、轉、合」的解釋是:「舊時寫文章用的行文順序。『起』是開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正面反面立論,『合』是全文的結尾,拍合起始所提出的問題。泛指文章作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公式。」另外,舊時寫毛筆字也講求「起、承、轉、合」,以寫筆畫橫「一」為例:落筆為「起」,運筆為「承」,將至收筆時略頓筆為「轉」,收筆藏鋒為「合」。武禹襄身出書香門第,因此,將寫文章和毛筆字所用的「起、承、轉、合」格式運用到太極拳的創編和太極拳理論的研究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創舉。繼武禹襄拳譜「起、承、轉、合」之後,第三代傳人郝為楨又將其發展為「起、承、開、合」。郝為楨從學於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畲。得其衣缽後,他在精通武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又與近親楊班侯(楊班侯繼配郝氏系郝為楨近親)學得一套自己喜愛的楊式太極拳小架。楊式太極拳小架特點是姿勢高、速度慢、動作幅度小,故稱小架。其名稱順序雖然與武式太極拳拳架接近,但從中增加了六十多個「開合」動作,整個套路中兩手掌始終似抱球運動,從表面看,架勢較小,速度較慢,然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使太極十三勢在此拳架中前後穿插練習,但主要以練十三勢中的「開合」為主,一旦功力成就,技法嫻熟,由此進入煉神還虛階段。亦即由抬功、勁功進入氣功階段,真正將陰陽、剛柔、虛實、動靜、蓄髮、體用合為一體,乃至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純任自然之境。故此,該架被歷代傳人視為珍寶,即便是入門弟子也要嚴格擇人而傳。拳譜中歌訣日:「往用柔來弓用剛,剛柔相濟陰陽彰,開是內弓合外發,背絲纏絲更生香」。通過演練體會,郝為楨就將「開合」加進了武式太極拳中,使武式太極拳又得到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郝為楨之子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對「起、承、開、合」是這樣敘述的:「太極拳走架,每一架式分四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起』(如『左懶扎衣』第一式);第二個動作是『承』(如『左懶扎衣』第二式);第三個動作是『開』,也是即是發(如『左懶扎衣』第三式);第四個動作是『合』,也即是收,收是蓄的意思(如『左懶扎衣』第四式)。但不是呆板的,有開中寓合,有合之再合,所謂不丟不頂,處處恰當也。」郝為真之孫郝少如在《武式太極拳說明》中述「由於武式太極拳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所有的動作都是按照四個要領來編排的,以四個動作做為一個起承開合的節序,節序大都是由一個拳式構成的,如『左懶扎衣』式有四動,成為一個節序;但也有兩三個或四五個拳式結成一個節序的,如拳式中第四式『單鞭』和第五式『提手上勢』就是合併之後,編為四動,作為一個節序的。」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畲對「開合」也有專門的論述:「氣向下沉,由兩臂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行於脊骨,佈於兩臂,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起、承、開、合」雖為四字,但不可斷開來練,行功走架時要用意而不用力,一絲不苟,每一個動作的結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整個套路演練起來自始至終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由「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後身動,由內及外,以外引內,最後達到內外相合,表裡一致,循此不斷前進,當可越練越精,攀登上太極拳的新高峰。武式太極拳動作簡潔緊湊、小巧靈活、虛實分明、連續順隨,講究意、氣、力與拳勢的相互融合,是一種集技擊、健身、修身養性功能為一體的太極拳式,尤其是它的理論研究方面,內容博大精深,與太極拳練習絲絲相扣,故深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推崇。武式太極拳鼻祖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論述了太極拳的「起、承、轉、合」,而到武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郝為楨,便將拳論中的「起、承、轉、合」演變為「起、承、開、合」。此後,人們也將武式太極拳稱為「開合太極拳」,或稱「郝式太極拳」。武禹襄先後從楊祿禪、陳清平兩位大師處學得太極拳藝後,又根據其兄武澄清所贈王宗岳《太極拳論》,創編了一套獨具風格的太極拳式套路,且發展了太極拳理論研究,「起、承、轉、合」就是他在太極拳研究中的一大創舉,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講到:「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繼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原是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做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詞典中對「起、承、轉、合」的解釋是:「舊時寫文章用的行文順序。『起』是開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從正面反面立論,『合』是全文的結尾,拍合起始所提出的問題。泛指文章作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公式。」另外,舊時寫毛筆字也講求「起、承、轉、合」,以寫筆畫橫「一」為例:落筆為「起」,運筆為「承」,將至收筆時略頓筆為「轉」,收筆藏鋒為「合」。武禹襄身出書香門第,因此,將寫文章和毛筆字所用的「起、承、轉、合」格式運用到太極拳的創編和太極拳理論的研究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創舉。繼武禹襄拳譜「起、承、轉、合」之後,第三代傳人郝為楨又將其發展為「起、承、開、合」。郝為楨從學於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畲。得其衣缽後,他在精通武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又與近親楊班侯(楊班侯繼配郝氏系郝為楨近親)學得一套自己喜愛的楊式太極拳小架。楊式太極拳小架特點是姿勢高、速度慢、動作幅度小,故稱小架。其名稱順序雖然與武式太極拳拳架接近,但從中增加了六十多個「開合」動作,整個套路中兩手掌始終似抱球運動,從表面看,架勢較小,速度較慢,然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使太極十三勢在此拳架中前後穿插練習,但主要以練十三勢中的「開合」為主,一旦功力成就,技法嫻熟,由此進入煉神還虛階段。亦即由抬功、勁功進入氣功階段,真正將陰陽、剛柔、虛實、動靜、蓄髮、體用合為一體,乃至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純任自然之境。故此,該架被歷代傳人視為珍寶,即便是入門弟子也要嚴格擇人而傳。拳譜中歌訣日:「往用柔來弓用剛,剛柔相濟陰陽彰,開是內弓合外發,背絲纏絲更生香」。通過演練體會,郝為楨就將「開合」加進了武式太極拳中,使武式太極拳又得到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郝為楨之子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對「起、承、開、合」是這樣敘述的:「太極拳走架,每一架式分四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起』(如『左懶扎衣』第一式);第二個動作是『承』(如『左懶扎衣』第二式);第三個動作是『開』,也是即是發(如『左懶扎衣』第三式);第四個動作是『合』,也即是收,收是蓄的意思(如『左懶扎衣』第四式)。但不是呆板的,有開中寓合,有合之再合,所謂不丟不頂,處處恰當也。」郝為真之孫郝少如在《武式太極拳說明》中述「由於武式太極拳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所有的動作都是按照四個要領來編排的,以四個動作做為一個起承開合的節序,節序大都是由一個拳式構成的,如『左懶扎衣』式有四動,成為一個節序;但也有兩三個或四五個拳式結成一個節序的,如拳式中第四式『單鞭』和第五式『提手上勢』就是合併之後,編為四動,作為一個節序的。」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畲對「開合」也有專門的論述:「氣向下沉,由兩臂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行於脊骨,佈於兩臂,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起、承、開、合」雖為四字,但不可斷開來練,行功走架時要用意而不用力,一絲不苟,每一個動作的結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整個套路演練起來自始至終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由「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後身動,由內及外,以外引內,最後達到內外相合,表裡一致,循此不斷前進,當可越練越精,攀登上太極拳的新高峰。(作者:佚名)談武式太極拳母勢「懶扎衣」 翟維傳武式太極拳為河北永年廣府人武禹襄所創,由第二代宗師李亦畲進一步繼承完善,發展成為一大具有鮮明特點的太極拳流派。武禹襄、李亦畲開啟太極拳理論研究之先河,他們的著作至今在太極拳界奉被為經典。武式太極拳之所以得到人們的喜愛,正是它在王宗岳太極拳論的基礎上,嚴格遵循太極陰陽的變化之理,一招一式中規中矩,舉手投足講究分寸,蘊含著豐富的太極哲理。如在走架上要求做到鬆柔圓活,連綿不斷,出手高不過眼、遠不過足;在開合上求做到開合有致;在虛實上要做到虛實分清,有虛要虛透,實要實足之說;在技藝上要求不丟不頂、沾連粘隨、引進落空、借力打力,追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神奇境界;在功法上要做到周身一家,勁整渾圓、內外相合、陰陽互補等。這些都是武式太極拳的藝理精華,技擊原則和處世哲學。不管什麼武術流派,都有它的看家本領與代表勢法。武式太極拳的「母勢」是「懶扎衣」,它是整個套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式,有萬法皆出「懶扎衣」之說。它貫串於整個套路之中,千變萬化。恩師魏佩林時常教導我們說:「練好懶扎衣,走遍天下無人敵。」恩師姚繼祖說:「看一式懶扎衣,便能斷定一個人太極功夫的深淺,過去遜之(李亦畲次子李寶讓)宗師講到,武式太極拳懶扎衣,別看只有一個圈,在運作中包攬了太極拳的八種勁法,擁、捋、擠、按、采、捌、肘、靠,這要看自己怎樣去領悟了。」郝為真宗師曾說:「我練了一輩子拳,就學會了一個懶扎衣。」都說明了懶扎衣在武式太極拳中的地位。通過本人五十多年的太極拳修鍊,深深地認識到「懶扎衣」一式在拳架中的主導地位。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深知學員們的感受,普遍認為懶扎衣看起來簡單,做好卻很難,大量重複性練習這一式,顯得單調乏味,難於理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使後學者少走彎路,多出功夫。本人結合自己的練拳與教學經驗,在繼承與發展的前提下,總結並出版了《原地樁功》、《活步樁功》、《武式太極拳精要九式》等一系列的內功勁法論著,這些都是在懶扎衣的各種變化中提煉出來的。經過幾年的推廣,學員們普遍反映這些功法圓活緊湊,身體鬆柔合度,意氣內外相合,氣感強,上功快,解決了練習中的單一、枯燥無味而難以理解的難題,從練習中體會到懶扎衣的奧妙與樂趣。武式太極拳到第三代郝為楨宗師,發明了在走架時每一勢要分四字來完成,即「起、承、開、合」,貫串於每一勢法之中。我感到非常好,有利於集體演練,更有利於教學。現在具體的談一下「懶扎衣」式中的起、承、開、合的作用。起:即是一勢的開始。如「左懶扎衣」,在武式太極拳套路起勢後,便是左懶扎衣式的開始,要求腰微向右轉,重心移於右腿,兩腿開始分虛實,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同時,兩手隨腰轉向右後捋帶,這時要做到兩腿微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頂、吊襠,氣沉丹田等身法,在技術上為圓活接化,在配氣上為吸氣。承:是承上啟下之意。接上動,身體繼續向下松沉,尾間前送,命門後撐,意氣向下沉於右實足,使下盤更加穩固,同時,左腿有上提之意,向左前方45度邁出,以足跟著地,足趾上翹,兩手內合向上弧形棚起至胸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後與左肘平齊,要做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等身法,在技術上做到陰陽相濟,圓活,含蓄,引化,沾制,在配氣上為吸氣。開:是擴展發放之意。接上動,右實腿足跟蹬地,身體前移,左腿前弓的同時,兩手坐腕,豎掌,外旋向前擁出。可使對方向外跌出,這是在對方落空拔跟失控的情況下,自己已做好蓄勁待發,才可使對方跌出,在完成開時要注意,以後實足蹬地,是利用地面的反彈力,勁由腳跟起,由腿而腰直達兩手,要一氣貫串,要求前弓腿膝不可過足尖,後腿不可蹬直,要做到曲中求直,上下協調一致,在技術上為發放,做到內外相合,勁整渾圓,在配氣上為呼氣。合:是收攏之意。接上動,身體向前足下松沉,同時兩手向下合力外旋,與身體協調進行,兩手下行於腰齊,向左右分開,這時意氣沉於前腿,使根基穩固,兩手有沾化之意,兩手繼續劃弧向上豎掌,內合於胸前,呈抱球狀,同時右足向前跟步,至左足右後方,以足尖點地,兩腿為左實右虛。這一動作是一個勢法的終了。武式太極拳在整個套路中,每一式都要做到起、承、開、合,要用心體會,默識揣摩,去探究太極拳的精義。這裡要把開合作以認識,「開合」在武式太極拳中有開、合、隱、現之說,在運動中,是由松入柔,運柔成剛,達到剛柔相濟,但它是在松靜之中,暗含著開合隱現,在運動時,開則俱開,即周身骨節和肌肉群都有開展之意。開在技擊上為發放,發力的神意,微現於體外。開在配氣上為呼氣,在手法上是以小指領意,坐腕豎掌,外旋為開。合則俱合,即周身骨節和肌肉群都有收縮之意,把運力的神意收隱於體內。在技擊上合為收,為含蓄,為松隨。在配氣上合為吸氣,在手法上是以小指領意放鬆內旋,所以在武式太極拳中,兩手內旋為合,外旋為開。在每個勢法的運動中都是以開合貫串於整個勢法之中,由合轉開,由開轉合,無時不在變化。武式太極拳在練功上是用內氣的潛練和內勁的轉換支配外形的運動,要求做到「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的由開到合,由合到開,互相轉換的漸隱漸現。武式太極拳在保健醫療上,除開、合,隱、現使周身骨節和肌肉群進行開展、收縮運動外,每式還結合「開呼」「合吸」使橫膈膜升降,起到上承、下壓的作用,促使胸、腹、臟、腑亦隨著蠕動,這樣就形成了周:身骨節、肌肉群、五臟六腑的「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種內外協調而統一的運動,是太極拳能夠祛病延年,強身保健的根本原因。拳論中講「開中寓合,合中寓開,有開中再開,合中再合」之說,所以每個勢法中都是由開到合由合到開或由合再合,由開再開到合。開合即為陰陽的演變,恩師姚繼祖經常講「開合即是打手」,可知開合在拳術中同樣很重要。武式太極拳母式「懶扎衣」在動作中的起、承、開、合,是指導練習者注意每式的動作過程,處處都要做到位,明白其中的各個涵義,只有懂得了其中之理,才可練好太極拳。任何事情都有它一定的規律,我們只有按規律操作,才能順應自然,達到理想的彼岸。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一個動作的成功包括:從初步掌握,到動作正確定型,到動作的自動化三個階段,在每一階段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急於求成,俗話說「欲速不達」就是這個道理,拳譜上有雲,「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學者應先明理而後行。當然要想在太極拳領域有所成就,還得記住一句話「師父領入門,修行靠個人」,太極有路「懶扎衣」,修鍊無涯苦作舟。若要敲開太極拳大門,「懶扎衣」便是這道門的鑰匙,在正確的練法基礎上,太極拳的秘訣就是——「苦練」。武派郝架懶扎衣為拳的母式懶扎衣是武派太極拳拳路用招之母式,拳譜上而有「千變萬化懶扎衣」的講法,本句話之意概括談述了懶扎衣出勢,太極拳八法盡在其中,上下相隨五種步法也伴隨其內。拳譜中有懶扎衣72絕手和72破手手抄本,可惜流落民間已難尋其原本,如懶扎衣一勢掌握熟了,萬式不離其宗,即可舉一反三,變化萬千,其身法要領唯理一貫,其變化之妙,全要細心體會領悟,心知肚明,即先應心知,後達身知更為重要,心知即是先明其理,身知就是能夠功夫練到自身,熟練掌握太極拳技巧,並能夠得心應手得不運用掌握,才算真知。武派太極拳走勢大多為立圓形式,當然懶扎衣用招也不列外,武派郝架技擊用招特點又多成半扇門的打法,其用招取勢出手即以雙手控制住他人一邊臂膀,致使對方另一邊也相併受到控制,就而失去反攻之能。1、從出勢方向而論則有前正和左右形式的懶扎衣。2、從腿的動作而論則有插襠和左右套腿以及進步、退步、橫閃移步懶扎衣。3、從與對方身形相對位置而論則有正對正,斜對斜、斜對正、正對斜諸多形式懶扎衣4、從用勁形式而論則有陽中陽,陰中陰、陽中陰、陰中陽即連攻,連化、邊化邊攻左勢懶扎衣。5、從更具體用法而論則分出長勁、短勁、長短勁、冷斷勁,還有悶勁、截勁、回勁之用勢懶扎衣。並且還可以與其它招法組合綜合用勢的懶扎衣。6、從法放方法而論又可以分出下拍、平送、上托勁發放懶扎衣,並包括著內環進手和外環進手懶扎衣形式。7、再根據具體兩臂動作來講則有平擠、一推一按、一按一扣、一挑一踏、滑點、滾纏螺旋走勢、錯位、數不勝數形式打法的懶扎衣招法用勢。總之,拿法、跌法、打法應有盡有。(作者佚名)
推薦閱讀:
※正宗武當太極拳譜
※十六式太極拳拳譜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分解
※烏煙瘴氣的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如何加強腿部力量 練習太極拳如何加強腿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