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風流才子元稹的愛情詩
元稹,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富於情趣。與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但他又被稱為風流才子,多情而又專情,他的多情表現在,在眾多的女子中留情,如崔鶯鶯,薛濤,裴淑,劉采春等;他的專情是在離情別緒的詩歌中,悼念亡妻葦叢的愛情詩歌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唐詩宋詞中,詠情之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兩句,美入骨髓,令人銷魂,達到詠情詩的頂峰,無人能及。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經歷過滄海之水的波瀾壯闊,就不會再被別處的水所吸引。陶醉過巫山之雲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雖常在花叢里穿行,我卻沒有心思欣賞花朵,一半是因為自己已經修道,一半是因為心裡只有你……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釋是說。痴迷在你愛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夢幻里,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愛你沒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後也沒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沒心思去愛,因為心裡只有一個你……
遣悲懷·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死後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捨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還有,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僕,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僕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遣悲懷·其三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於死者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等於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出希望來,寄希望於死後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愈悲,不能自已,最後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詩人彷彿在對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跡: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纏綿,哀痛欲絕。元稹的愛情詩,平淺明快,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達到了感天地,泣鬼神的效果,讀來如痴如醉,感人至深。
元稹(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曾任監察御史。與白居易友善,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有《元氏長慶集》60卷,存詩830餘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