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閱讀方法例談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詞是豐厚博大的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精神營養,哺育著一代代華夏子孫。我們祖先的喜怒哀樂、憧憬希望、掙扎痛苦、理想追求等種種複雜感情潛移默化,代代相傳,鑄造著我們民族的靈魂與性格。

作為中學生,我們不僅要積累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還應有意識地在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如何學會初步欣賞古詩詞呢?這裡,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提出以下幾種基本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聯繫背景了解生平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詩人,此所謂「時勢造英雄」。了解一個朝代大的背景,對理解一個時代詩歌創作特色、某些作家的創作傾向及某一首詩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如:盛唐時代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整個時代的創作主流是陽剛之美,作家們是那麼樂觀與自信。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是時代的巨人站在最高點提起滾滾狂濤向大海里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覺,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就連憂國憂民的杜甫也能抒發「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凌雲壯志,他對自己的未來是那麼的自信。「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而在唐代,我們聽到的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自信和「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豁達。戰爭歷來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可在唐代,人們卻有意於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於是才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悲壯。只是到了「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於是有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迴光返照,有了《後庭花》這種亡國之音。

又如元代文學,元朝是蒙古族統治的時代,文人的地位極其低下,如果說六朝文人有莊園可隱、唐朝文人有終南山可隱,而元代文人只能隱於勾欄瓦舍,煙花柳巷,秦樓楚館,於是有了以關漢卿為代表的鬥士精神,有了以馬致遠為代表的浪子風度。了解這一點,對理解元曲作家及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閱讀欣賞古詩除了要總體了解大的朝代背景外,還要結合作者生平,了解詩詞創作的小背景。如唐代兩位偉大的詩人:李白,其詩風豪放飄逸,而杜甫詩風沉鬱頓挫。不同的詩風與他們生活的背景有一定的關係:若以「安史之亂」為分水嶺,李白處於上坡路,他抬頭看天,看到的是無盡的藍天和翱翔的雄鷹,充滿了自信與狂放;而杜甫處於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荊棘叢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滿了血淚和痛苦。抓住了這一總體特徵,我們再看他們的詩作,就不難理解杜甫《春望》《石豪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登樓》等所表現的主題。又如學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等,如不了解他是亡國之君,則無法理解詩詞中似滔滔江水、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無法理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絕望。

二、找准詩眼把握基調

文有文眼,詩有詩眼。詩詞的語言含蓄、精練,往往一個詞、一句詩包含豐富的內容。詩眼往往在結構或內容上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在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認真思考、反覆推敲,去發現那些最能傳神的詩眼,從而由點及面、層層深入地領會詩歌的意蘊。

例如,解讀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難理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難;讀李清照的《醉花陰》應抓住詩眼「愁」「涼」「瘦」,這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濃濃的思念和淡淡的憂傷,恰似「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讀馬致遠的《秋思》應抓住曲眼「斷腸人」三字,由景入情、層層深入地去感悟抒情主人的無奈和在困境中掙扎的痛苦。

一般地說,詩歌都有一種主導感情,即詩的基調。要把握詩的基調,須在反覆朗誦的基礎上,從情與景的關係入手,仔細揣摩詩中景物的色彩、特點、及感情。有的沉痛,如《春望》《虞美人》;有的悲涼,如《潼關懷古》《秋思》;有的激昂,如《秋詞》《觀滄海》;有的曠達,如《江城子·莫聽穿林打葉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

下面就以李叔同的《送別》為例,看看如何把握詩的基調。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讀這首詞應抓住詞眼「別夢寒」,「寒」非溫覺之寒,而是心理之寒,猶如李清照「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之「涼」和李商隱「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之「寒」,而長亭古道,芳草萋萋,亦使人頓生寂寞之感,「柳」使人聯想到「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笛聲雖悠揚,著一「殘」字,令人卒不忍聞。夕陽西下,倦鳥歸巢,而人漂泊天涯,置身山外山之宏闊的背景中,又是那麼的孤獨與無助,這一切,足以讓人感受出這首詩"凄楚"的基調。

三、比較聯想以詩教詩

語感的形成需要語言材料的積累。當有了一定量的詩詞積累之後,閱讀時就有左右逢源的感覺。我們應調動以往的經驗,在比較中求同存異,在比較中深入領會詩的意蘊。

詩歌情感的表現手法豐富多樣。有的運用移情手法,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等都運用了這種手法,將詩人主觀感情賦予客觀外物,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的運用反襯手法,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用楊柳在風中飄蕩的美好景物來反襯士兵的愁苦,春天是歡樂的季節,士兵卻在這時被迫出征,所以加倍顯得愁苦;士兵回來時,心情是愉快的,詩人寫道「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在雨雪中趕路是苦的,用苦景來反襯愉快的心情。[注]又如王維的《渭城曲》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以樂景襯哀情,抒發了離別的憂傷;而高適的《別董大》中「千里黃雲白日熏,北風吹雁雪紛紛」以悲景襯樂情,展現的是詩人的自信與樂觀。

可以從表現的內容來比較,如「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都有送別的深情厚誼與送別後的惆悵;夏完淳那「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有如李煜那「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是刻骨銘心的亡國之痛;夏完淳「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和陳毅「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都體現了詩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英雄氣概。

可以從風格來比較。例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比較,二者同是表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前者能入能出,多了一份理智與豁達,後者多了一份沉重與憂傷。

還可以從意境方面來比較,下面將談到這一點。

四、立足意象領悟意境

有人說讀詩的最高境界就是領悟詩歌的意境。談意境,得先談意象。粗淺地理解,意象就是滲透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外物。一切客觀外物只有經過詩人感情的內化與浸潤,才能獲得靈氣與生命。月亮不是意象,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是意象,因為此時的明月已經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並能傳遞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花不是意象,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的「花」是意象,因為它滲透了作者感時恨別的血淚。

意象與意象組合在一起,便會產生新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意境。意境的產生,需要讀者的介入。沒有想像就沒有詩歌;沒有想像就沒有意境。我們在讀詩的時候,應發揮合情合理的想像,去填補詩中的空白。例如,當我們讀到李商隱《無題》中「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時就要想像女主人公對鏡梳妝打扮,面對自己日漸消瘦的面龐,顧影自憐的形象,從而體會她對愛情「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想像男主人公因思念而不能入睡,對月抒懷的形象,體會女主人公對他的疼愛之情。又比如,讀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中「佳節又重陽」「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時空,想像以前重陽節和丈夫把酒吟詩的歡樂場面,就能反襯出詩人如今的孤寂。

詩歌的意境有的優美,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有的宏闊,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有的超脫,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有的凄苦,如「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領悟意境,要抓住景物特徵,入境、入情、入理。

好的詩歌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要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存和生活經驗,將詩中描繪的聲、光、色、態等描繪出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展現的是清幽明凈、活潑新鮮的優美境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為我們展現的是壯闊宏大的境界。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自然景物一旦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就打下了詩人的感情烙印,就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我們乘著想像的翅膀,飛入美好的詩境,和詩人進行感情交流,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飛回唐代,和柳宗元「同」釣寒江雪,去享受「釣勝於魚」的人生樂趣,把自己融入雪的世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飛回楓橋,登上張繼那條客船,和他一起聆聽寒山寺的鐘聲……

古詩詞不僅意境美,而且具有哲理美、精神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蘊涵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樸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告訴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捨;「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啟示我們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表明不斷創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

註:參考書目《詩詞例話》(周振甫)中國青年出版社


推薦閱讀:

奧巴馬卸任前為《經濟學人》撰稿,他都說了些什麼?| 評註版
讀書,快與慢
2016年04月13日的夢境
三說「黃仁宇」
悟——為什麼我要做閱讀節奏榜與金字塔榜

TAG:閱讀 | 詩詞 | 古詩詞 | 方法 | 古詩 | 閱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