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前世今生
06-09
食療是我國傳統養生方法的一種具有特殊魅力的方法,它運用中醫理論,有意識地選擇相關飲食,或者飲食與藥物相結合來進行治療。張悟本所引用的歷史上有關食療的經典言論,本身並沒有錯,毛病出在他們的濫用。因為飲食對於身體其實是雙刃劍,運用得當,有益養生;運用不當,則會損害身心,甚至導致死亡。時下正在熱議的張悟本事件如同一個羅生門:有人怒斥、有人力挺,有人觀望、有人彷徨,悟本堂主的身份、學歷、經歷則撲朔迷離,據說他的背後有一個團隊,據說他其實只是一個口才不錯的幌子,所有的東西都是別人操刀,又據說綠豆漲價是他引發的……的確熱鬧,確實喧囂,看上去不像養生事件,倒像是娛樂新聞。然而,不管結果如何,受傷最深的都是中醫的聲譽與養生的口碑。張悟本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是行醫,但最終站出來澄清的卻是衛生部發言人毛群安:「你提到的這個人(張悟本),把他和中醫和養生聯繫起來是個錯誤,中醫養生理論沒有錯誤,但是現在有人借著行騙,而且有人模糊了這個界限。」(《新京報》6月5日)如果稍微回憶一下,近些年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排毒教主」林光常、「太醫後人」劉弘章、「蓋世華佗」胡萬林……雖然行騙手法不一,炒作方法各異,但無一例外地,最終都是中醫代人受過。何以騙術層出不窮而屢屢得逞?何以大眾不斷受騙而樂此不疲?何以中醫總是成為受害者?箇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大眾對於養生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甚至缺乏常識。的確,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似乎都能說出點養生小常識:多喝水、多運動、少抽煙……不一而足。但這些只能算是個人養生的經驗,並不等同於養生本身。正如每個人都吃飯,但並不等於就是營養學家。其實,養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養生是人類的生命本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就意味著死!無論是君主或是平民,無論巨富或是乞丐,生命的終點都是死亡,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人平等。人生一世,短短數十年,至多百餘歲,在茫茫宇宙中真如草芥一顆,其情形恰如莊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最後一位儒家大師荀子就曾經大聲疾呼:「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人類最大的慾望便是生存,最厭惡的事則是死亡。貴生惡死可以說是人類共同的心聲,自發地探索影響生命長短的因素,積累能夠延長生命的經驗也是東西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東方的《黃帝內經》與西方的希波克拉底的學說,可以說是不同養生文化的標誌。成書於秦漢之間的《黃帝內經》的第一篇就是關於養生的內容,已經形成系統的養生觀,對後世影響深遠。而大量的實踐也證明,科學養生的確行之有效,能延長人類的壽命,提高生命質量。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與自己的日常養生有關,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與社會因素有關,8%與醫療條件有關,7%與地理、氣候、環境有關。很顯然,長壽的美好願望,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古今概不例外。所以,當我們看到書店熱銷榜上總充斥著林林總總的養生書籍,當我們看到每天清晨無數的人進行晨練,當我們看到每年秋冬,許多人不惜花重金、排長隊去開膏方的時候……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養生寄託著人類延續生命的美好願望,代表著人類對於未來充滿了希望。但令人痛惜的是,別有心計的人也往往利用人們的求生心理施騙,這樣的例子從古至今比比皆是,比如中國歷史上三位有名的君主:一心想長生的秦始皇受惑於徐福,於是派其率領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孰料一去不復返;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生篤信長生術,屢屢遭受方士欺騙,但痴心不改,殺掉騙局被拆穿的方士後,又立刻尋找下一位方士,他的傳記里一大半是有關求生的記載;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是千古傳頌的明君,但也逃不過長生的誘惑。服食國內方士獻上的丹藥不見效之後,不以為詐,反認為國內方士道行淺,於是四處派人去異國求葯,在服下了一名自稱200歲的印度和尚配置的方葯之後中毒而死,時年才52歲……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騙術都是一致的,利用人們「貴生惡死」的心理,投其所好,誘人上當。有志於養生的人們當引以為戒,慎之,慎之!仁者未必壽一提到儒家的養生,許多人腦海里立刻會浮現出「仁者壽」。借孔老夫子的金口,「仁者壽」一語被推崇備至,被無數希翼長生者或懸或掛,奉為金玉良言,毋庸置疑,「仁者壽」的風靡自有其合理性,精神因素在養生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精神的愉悅與道德的滿足感均有助於身心的安泰。尤其令人信服的是,此言非虛,有史為證: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也大多長壽,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鄭玄、朱熹均年過70,其中荀子、董仲舒的年齡甚至有考證說超過90歲。不止古代如此,近現代歷史上的大儒如馮友蘭、梁漱溟、熊十力等均年逾80。很明顯,這絕非偶然的現象,「仁人多壽」確實深符養生之道。但是且慢,仁者就一定長壽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為何卻最早死去?莫非他道德修為不夠,還不夠「仁」?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仁者壽」的養生內涵進行簡單的剖析。「仁者壽」的命題有兩個關鍵部分:其一,何為仁者;其二,仁者和壽的關係。對於這兩個問題,董仲舒的回答最詳細,同時也最具養生意味。何為仁者?董仲舒認為「仁者,所以愛人類也」,這無疑是繼承了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在此基礎上,董仲舒對仁者的標準做了具體的闡述:「仁者慘怛愛人,謹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嫉妒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詖之事,無辟違之行」。可見,在他看來,仁者應該在日常的言行舉止中能夠真誠懇切地愛人,恭敬和睦地待人,喜好憎惡要切實明確,無傷害厭惡他人之心,無暗中怨恨他人之志,無妒嫉他人之氣,無傷感憂愁之欲,無危險邪惡之事,無偏激悖謬之行。事實上,董仲舒的長壽與其素有仁行有密切的關係,他為人正直,不屑與阿諛上位的丞相公孫弘交往,《史記·儒林列傳》載其「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即使以驕橫著稱的諸侯王也對其以禮相待,膠西王為人暴戾,曾經殺掉或者毒死其國相數人,但「素聞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為人之品格與感染力可見一斑。那麼,仁者為什麼能夠長壽呢?董仲舒認為「精神者,身之內充也」,「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是其且多其治。」也就是說仁者由於道德高尚、內心平和,再加之能夠調養身體,故此「多且治」,「多」即長壽,「治」即健康,長壽並且健康,這才是有質量的人生。可見,「仁者壽」所隱含的意思不止是道德修養足夠就能長壽,還要注意物質對於身體方面的影響,要從自然界汲取有營養的物質來「養其身」。在思想境界上最接近孔子的顏回之所以早夭,多半就是物質條件太差的緣故。據說他死去的時候,才29歲,但已經是滿頭白髮,死了後,連棺材都買不起,其家境之窘迫可想而知。明代養生學者呂坤在「仁者壽」之後又增加一句「生理完」,其意與董仲舒相同,都認為仁者只有在形體、精神方面都注重才能獲得長壽。近些年,郭店楚簡、上博所公布的出土文獻中,「仁」字多做「」(上身下心)講,意為身心的和諧方才可以稱得上是「仁」。也有學者從文字學的角度,給我們勾勒了仁字產生的文化軌跡:「仁」與「夷」在古代一體,「仁」系由「夷」而起,其內涵亦復如是。夷即東夷,東夷人素來有三種風氣:好生、好讓、重血緣。「好生」就是熱愛生命,崇尚生生不已的生命力。可見,在仁最初的含義中就已經包括了精神(好讓)與身體(好生)兩方面的內涵。於是,我們明白了,仁者的最高境界是身心和諧。過去我們只重視了仁字所強調的人與人之間的愛的涵義,而忽視了仁字還有「愛自己」的一面,而這個愛自己就體現在對於身體與精神的呵護,追求精神與身體的和諧。倘能達到此種境界,長壽也就悄然而至了。帝王為何不住大房子室大則多陰,台高則多陽;多陰則蹶,多陽則痿。此陰陽不適之患也。是故先王不處大室,不為高台。(《呂氏春秋》)高台多陽,廣室多陰,遠天地之和也。故聖人不為,適中而已矣。(《春秋繁露》)鳥有巢,獸有穴,即便是蝸牛,也知道背著自己的殼慢慢地爬,幾乎能想到的一切動物,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棲息之所,可以在裡面躲風避雨,這幾乎是它們的最後的港灣了。在這一點上,人和動物其實並無區別,都渴望能擁有自己的居所,這不僅是生理上保護自己的需求,同時也是心理上的慰藉。但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是,人還有貪心。狡兔有三窟是為了躲避天敵。而人呢,總是希望房子越大越好,房子數量多多益善。甚至於有的人用非法手段獲得了二三十套房子之多,卻不敢寫自己的名字,只能間接佔有,心理何其扭曲,何其貪婪!自然,我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心理學家,我們只想從養生的角度來探討一個問題:房子是越大越好嗎?關於這個問題,早在先秦的《呂氏春秋》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室大則多陰,台高則多陽;多陰則蹶,多陽則痿。此陰陽不適之患也。是故先王不處大室,不為高台。」意思是居室過大,陰氣就盛,房屋過高,陽氣就過盛。如果住在這樣的陰陽之氣不平衡的房子里,就會導致疾病。故此,即便是帝王的居所也不能過於高大寬敞。或許有人聽了覺得奇怪,皇宮向來以氣勢雄偉、殿閣眾多而著稱,阿房宮據說有300里之廣,而北京的故宮據說有9999間房,難道皇帝的住所還不夠多嗎?其實,皇宮雖大,但是皇帝本人的寢室實際上並不大,也才10個平方左右,深符「不處大室,不為高台」的養生之道。從現代衛生學的角度來看,古人對於居室的要求很有道理。目前城市中一般的卧室面積約在15平方左右,層高則以2.8米左右,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於房間的通風和換氣。房間的大小高低除了與陰陽之氣的平衡有關之外,還與房屋的採光有密切的關係。歷來的養生家都非常重視採光,《遵生八箋》就建議用帘子來調節室內的光線:「太明即下簾以和其內映,太暗即捲簾以通其外耀。內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則身安矣。」如果室內光線過於明亮則放下帘子使得光線柔和,如果太昏暗,則捲起來使自然光線能夠進來。總之,適宜的採光不僅能夠使眼睛舒適,同時也能安心,對於身體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自然,古今人口、住宅的條件不同,有些觀念雖然是好的,但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不可一味死守。如現代城市裡面人口密度極大,房屋價格飛升,許多人的住宿是無法滿足上述標準的。此外住宅也以樓房為主,有些摩天大廈更高達四五十層,形象地稱呼就是「鴿子籠」。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靈活運用居室養生的精髓,注意房間的通風、朝向、進深等,一樣可以保養身體。在目前的房產市場上,90平米以下的屬於小戶型,大多是兩室一廳或兩室兩廳。其實,如果從養生的角度來看,三口之家的話居住在這樣的房間里具有最佳的性價比,卧室的大小較為適宜。所以,筆者揣測制定90平方米作為大小戶型分界嶺的專家或許是深諳養生之道的,它在經濟與舒適的天平上找到了較合適的平衡點。食療本身沒錯張悟本的「成名作」是《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在書裡面,他引用了《黃帝內經》等諸多中醫典籍中的語句,斷章取義,為己所用,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性,許多信徒都將張悟本的理論與食療乃至於中醫划上了等號,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食療是我國傳統養生方法的一種具有特殊魅力的方法,它運用中醫理論,有意識地選擇相關飲食,或者飲食與藥物相結合來進行治療。食療的運用很早,早在《周禮》中,醫師的分類中就已經出現負責食療的「食醫」,負責調配君主的飲食。《內經》中也明確指出「五穀為養、五穀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對於飲食與健康的關係給予了充分肯定。張悟本一夥所引用的歷史上有關食療的經典言論,本身並沒有錯,毛病出在他們的濫用,因為飲食對於身體其實是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有益養生;運用不當,則會損害身心,甚至導致死亡。對此,先民早就有了清楚的認識,對於飲食禁忌與食物寒涼溫熱之性與相互的配伍都有精到的研究。比如《內經》中就記載了五臟病的飲食禁忌:心病忌咸、肝病忌辛、脾病忌酸、肺病忌枯、腎病忌甘。故此,食療在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了許多原則,比如平衡陰陽調整體、協調臟腑重脾腎、辨證辨病相結合和「三因制宜」。所謂的「三因制宜」即是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更是基本法則,故此,哪怕是同樣的疾患,針對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不同的食療方法。比如同樣感冒,對於西北地區的人適宜用薑糖蘇葉飲等,而對於東南地區則適宜選用干葛粥、桑菊薄荷飲。然而許多號稱神醫的人恰恰在運用食療的時候違背了基本的原則,比如綠豆,《本草綱目》的評價極高,認為它是「濟世之良谷」,也有清熱解毒之效,並且「益氣、厚腸胃,通經脈」。但是李時珍同時也指出綠豆也要注意服食方法,「以作涼粉、造豆酒,或偏於冷,或偏於熱,能致人病」。同時,對於老年人、病重者、體虛的人,「綠豆雖補,將有不勝其任之患。」可見,綠豆雖好,但並不適用任何人,至於每天喝若干斤可以治若干病云云,只能說不足一哂了。現代社會如何養生現代社會節奏加快,特別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終日朝九晚五,為生活忙碌不已,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極高。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選擇合適的養生措施,是一件關係到身心健康的大事,千萬不能輕忽。在選擇適合的養生措施時,應該特別注意下列事宜:1、養生先養心。由於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又面臨來自於工作、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長期處於不良的心境與負面的情緒之中,故近些年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其速率令人心驚。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而按照國際上衡量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生命指標評價各類疾病的總負擔,精神疾患在我國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過了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及惡性腫瘤等疾患。各類精神問題約佔疾病總負擔的五分之一,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率將升至四分之一。對於社會大環境,個人是無法改變的,只能選擇適應。在這種情況下,要特別注意精神、情志方面的和諧與平衡,在養生中要特別注意「養生先養心」,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保持平和的心境。眾所周知,正常的情緒、情感變化,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於身心健康是無害的。特別是樂觀、積極的情緒和飽滿的精神,對於身體健康是有益的,正如俗語所云「笑一笑,十年少」。但是負面的情緒,如沮喪、悲傷,或者劇烈的情緒波動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如《內經》所述:「大怒傷肝,暴喜傷心,悲憂傷肺,驚恐傷腎,思慮傷脾。」剛剛去世的國醫大師裘沛然先生極為推崇「養生先養心」的原則,他曾經為世人開出了養生妙方「一花四葉湯」:一花,即指身體健康長壽之花;四葉,即一為豁達,二為瀟洒,三為寬容,四為厚道。這劑妙方既是裘老從傳統養生理論中得到的啟示,同時也是他自己養生實踐的總結。他在晚年之所以轉而研究儒學,就是希望能夠尋找治療人心疾病的良方。2、養生不要心存功利。養生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在生活中細心呵護身心,一點點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其功效則要長期堅持才能顯現。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千萬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心,一味追求速成,養生畢竟不是變魔術,一揮手、一轉身,就能見證奇蹟的產生。魏晉時嵇康的《養生論》是養生學的名作,對後世影響很大。他一再強調養生要重視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每一次生氣、每一次悲哀看上去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但實際上對於身心已經造成損害。同理,每一點呵護看上去沒什麼效果,但是這樣的事情積累多了,就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不同的影響。如果急於求成的話,後果或許是欲速則不達,甚至上當受騙。各類騙術最擅長的就是利用人們的功利心理,以「藥到病除」、「包治百病」、「立刻見效」等來進行誘惑,損失錢財事小,最令人擔憂的是對身體造成戕害,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3、因時因人而異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同樣的疾病,但對不同的人採取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養生方法的選擇也應該如此,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取最合適的方法。我們時常會看到許多人向高壽者討教養生秘訣,但是回答往往令人不知所從:有的建議要吃素;有的則愛吃紅燒肉;有的人不抽煙不喝酒;有的則煙酒不離手……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稟賦不同、生長環境不同、經歷不同、飲食結構不同等,這些都影響著生命的質量與長度。這也提示我們,不要人云亦云,而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取合適的養生之路。例如傳統醫學理論認為人類的體質可分為8種基本類型:平和、陰虛、陽虛、氣虛、痰濕、瘀血、濕熱、陽熱,對於不同體質的人,在飲食、生活起居、四季養生、鍛煉方式、葯食進補等方面都要區別對待,如果選擇不當,不止是起不到養生的療效,還會損害身體,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這3種蔬菜不宜放進微波爐
※【經絡養生】腳底十大養生穴位,經常按摩想生病都難!
※易筋經 之四 完結篇(下)
※王彤《養生就是養氣血》
※南瓜是寶,這個季節多吃,明目驅寒又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