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隋煬帝的罪惡

隋煬帝向四處用兵擴張的野心從即位第一年就激發出來了。這年,北方的契丹族侵擾營州,被隋煬帝派出的將領韋雲起擊敗,這使楊廣用兵的信心倍增。兩年之後,楊廣開始大規模地開發經營西域。  在這以前,隋朝基本上是在張掖和西域商人進行貿易的,隋朝由黃門侍郎裴矩負責具體事務。後來,裴矩上疏主張開發經營西域,這激發了隋煬帝建立像秦始皇和漢武帝那樣功績的強烈慾望。但是,隋煬帝所做的卻是賠本的買賣。好大喜功,貪慕虛榮,白白地浪費了國家巨大的財富。  隋煬帝主要是用金錢來引誘西域的商人來朝貿易,還命令西域商人所經過的地方郡縣要殷勤招待,這根本不是平等的貿易,而是借貿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但隋煬帝為了開發經營西域,還是派兵做了一些統一工作。如打敗了西突厥的處羅可汗,掃除一大障礙。擊敗吐谷渾,將其領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員治理,保證了和西域的暢通。  本來,和西域的貿易應該是雙方互利的,但在隋煬帝朝貢式貿易的思想指導下,主要是向西域炫耀隋朝的富有,所以隋朝基本上是賠錢的。在西域商人走的時候,還要給予很多的賞賜。本應給百姓帶來好處和幸福生活的經營西域,結果使國家耗費巨額錢財,百姓也因此而負擔巨增。  公元610年的正月,隋煬帝在洛陽用大演百戲來招待西域商人,前後達一個月之久。洛陽的店鋪都用帷帳裝飾,讓西域的商人們免費吃飯,免費住宿。隋煬帝用巨額國財賺取虛有的名聲,用錢引誘西域各國商人和使者來朝賀,面子賺足了,錢也賠老了。其實,這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朝貢貿易,小國來朝拜,我得到高高在上的榮譽,然後給你豐厚的金銀珠寶賞賜。五建立天朝體系大業三年,啟民可汗來朝入貢,尊隋天子聖人可汗  大業四年,倭國主多利思比孤第三次遣使入貢  大業五年,吐谷渾等西域諸邦向隋帝國稱臣進貢  從此影響中原王朝一千五百餘年的天朝體系就此開始,直至清廷甲午戰爭的失敗。六東征高麗隋煬帝前後三次對高麗的用兵,使隋朝的國力大減,隋煬帝的末路可以說和征伐高麗有很大的關係。在東邊,高麗是最強盛的臨國,西邊的邊境已經過了遼河,等於佔據了現在遼寧的部分地域。在隋文帝時期,高麗曾經侵擾過,文帝派兵討伐,高麗王投降後,文帝便退兵了,沒有再用兵。但隋煬帝卻連續用兵三次,結果消耗了大量的國力。  在公元607年,也就是隋煬帝即位的第三年,他巡遊到東突厥,在可汗的大帳碰巧遇上高麗使者。煬帝想讓高麗王高元到隋朝,結果高麗王懾于軍威不敢答應,這就惹惱了隋煬帝,於是出兵高麗。  在公元612年,經過準備的第一次征伐高麗正式開始,因為長途征戰,士兵士氣很低。在作戰的路上有的將很重的糧食都扔掉了,等到後來缺少糧食時無法再堅持作戰,只好退兵。半路上又遇到了高麗軍隊的伏擊,結果大敗而歸。三十多萬人的隊伍,最後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一次征伐失敗。  第二年,隋煬帝又一次出兵,這次剛到達前線,適逢禮部尚書楊玄感反叛,洛陽被重兵圍攻。隋煬帝聽到消息,趕忙退兵救援洛陽。軍事物資、營帳燈物都丟棄在了前線上。第二次被迫撤兵。這時天下將亂,王朝已經顯露出敗亡之兆。但隋煬帝不管這些,在613年,又發動了第三次對高麗的戰爭。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軍打敗了高麗軍隊,高麗王高元遣使投降,隋煬帝遂班師回朝。頭三次大舉進攻高麗,旨在平定邊陲,完成統一大業。但戰事耗費頗大,激起人民的反抗,間接導致隋朝的滅亡。大事年表581年:封晉王兼任并州總管,捍衛京師  589年:任行軍元帥統兵伐陳  590年: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叛亂  600年:立為太子,率兵北伐突厥  604年:七月,文帝去世,太子廣繼位,是為隋煬帝楊廣。是歲,除婦人、奴婢、部曲之課  605年—606年:營建東都。開通濟渠。疏浚邗溝新建運河。  607年:遣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使流求。頒《大業律》。改州為郡,改部分台、省、府、寺官名。煬帝北巡至榆林,啟民可汗來朝入貢,尊隋天子聖人可汗  608年:開永濟渠。三月,倭國國主多利思比孤遣使入貢  609年:煬帝親征吐谷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伊吾吐屯設內附,以其地置伊吾郡。高昌王麴伯雅朝見煬帝於張掖。大索貌閱。全國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餘,口四千六百餘萬  611年:煬帝將攻高麗,集百萬大軍於涿郡,又強征百萬民夫運糧械。鄒平民王薄造反於長白山。劉霸道、孫安祖、竇建德、張金稱、高士達、翟讓、杜伏威等相繼造反,隋末農民起義爆發  612年:二月,煬帝渡遼水,一征高句麗。七月,久戰不下,撤兵  613年:四月,煬帝二征高句麗,圍遼東城,不下。六月,楊玄感起兵反煬帝於黎陽,圍逼東都,煬帝被迫撤兵。八月,玄感兵敗被殺  614年:煬帝三征高句麗。高麗遣使請降,煬帝遂班師回朝  615年:八月,煬帝北巡,為東突厥始畢可汗圍困於雁門。九月,解圍,還東都  616年:煬帝幸江都宮,以越王侗等留守洛陽。李密加入瓦崗軍。瓦崗軍大敗隋將張須陀於滎陽  617年:翟讓推李密為魏公,據洛口。四月,瓦崗軍進逼東都,與王世充相持。五月,李淵起事於晉陽。七月,進軍關中。十一月,攻佔長安,立代王侑為帝  618年:三月,江都兵變,推宇文化及為首,縊煬帝,立秦王浩為帝,引眾西返關中。五月,李淵廢恭帝侑,稱帝,國號唐,隋亡。隋煬帝陵大業十四年三月,煬帝見天下大亂,已經心灰意冷,為消除強烈的失落感和政務上巨大的壓力,逃避現實,整日杯不離手。命修治丹陽宮(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裡。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宇文化及逼縊隋煬帝。這個偉大的皇帝,最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後,於貞觀五年(631年),以帝禮改葬於雷塘(今揚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岡上,南距吳公台10里)。個人文才楊廣愛好文學藝術,曾命臣下將禁中秘閣之書,抄錄副本,分為三等,藏於洛陽觀文殿的東西廂書庫中,又在殿後另築二台,聚藏魏以來的書法名畫。  其文初學庾信。為晉王時,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柳、虞世南等100餘人,「以師友處之」(《北史·柳傳》),於是愛好梁陳宮體。《隋書·文學傳序》稱:「煬帝初習藝文,有非輕側之論。暨乎即位,一變其風。」今存其詩多為樂府歌辭,內容或為應酬贈賜,或寫聲色游娛,顯然沾染齊梁之風。但他也有顯示帝王之尊的雅體,「雖意在驕淫,而詞無浮蕩」,如《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及《白馬篇》2首。清代沈德潛認為這類作品「氣體自闊大,而骨力未能振起」,「比陳後主勝之」(《古詩源》)。由於他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故詩中描寫的自然景物和戎馬生活,也有其實踐基礎。他又有精工的詩句,如「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回」(《春江花月夜》),明代胡應麟以為「絕是唐律」(《詩藪·內編》),對初唐近體發展有一定影響。  《隋書·經籍志》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事迹見《隋書》本紀。皇后蕭皇后西梁明帝蕭巋之女妃嬪蕭嬪趙王杲母  陳貴人陳婤陳後主第六女  王氏李淵外甥女唐同安長公主女  宣華夫人陳氏陳宣帝女寧遠公主陳後主妹  容華夫人蔡氏子元德太子楊昭蕭後生  齊王楊暕蕭後生  趙王楊杲蕭嬪生  一子早夭女南陽公主生子禪師  楊妃唐太宗妃,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隋煬帝相關評價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三駕遼東不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運河就傷民大重,損傷國體。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煬帝因過分自信與輕敵,導致第一次征高麗的失敗,並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的士兵發動兵變。人民也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為大隋王朝的覆滅打下了伏筆。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義、叛亂的,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手下李淵的軍隊後來平定叛亂可看出。戰功顯赫的皇子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這和後來編寫史書的人的觀點有關,加上對他的謚號「煬」是最貶義的一種,所以,後來的人們都認為楊廣和秦二世胡亥一樣,是最壞的皇帝。其實,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至今還在起作用,這是他的功績,應該肯定。既然對於秦始皇修建長城沒有完全地否定,那麼對於楊廣開鑿大運河也應該給予肯定。總之,楊廣應該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這樣才符合歷史事實。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又名楊英,小名是阿麽。父親楊堅建立隋朝後,楊廣被封為晉王,當時只有十三歲。除了王位外,還讓楊廣做并州(治所是現在的山西太原市)的總管。  楊堅之所以要讓很小的兒子擔任并州總管,拱衛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沒有親近的重臣輔佐,而被自己滅掉的教訓。為了讓兒子得到鍛煉,真正能在以後勝任,楊堅讓很有才幹的大臣王韶擔任楊廣的輔臣。王韶沒有辜負楊堅的信任,對楊廣盡心儘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長城時,楊廣便趁機造園林,結果等王韶回來後立即勸止了楊廣。  後來,隋朝興兵滅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統帥,但真正領兵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將領。滅掉陳後,進駐建康,即現在的南京,楊廣表現得很有氣度:殺掉了陳後主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庫,不貪錢財,最後將陳叔寶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滅掉陳後,楊廣進封太尉之職。  此後,楊廣也是屢建戰功: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從這點來看,他和李世民有些相似,都是次子,都有戰功,都是通過非常手段得到的皇位,只不過李世民比楊廣的政績突出一些,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後來的人們就對李世民稱譽多一些,對楊廣貶低的多一些。歷史不公平的待遇歷史是客觀的,但記錄歷史的人卻必然逃脫不了當時主觀性和時代政治家們的要求。所以看待歷史必然要放在當時的角度來看,分析當時的情況。 楊廣堪稱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而其性格才情又堪稱是個英雄性情的皇帝。正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方能本色。  一。至於所說的勞民傷財,不斷的伐高麗,以及修大運河這些。哪個朝代沒有,康熙退位留給雍正已是一個爛攤子,康熙平準格爾丹,滅三藩,這些戰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對人民生產生活的破壞絕對不在楊廣之下,而楊廣如此還有為國為民族戰爭的意義所在,而康熙耗舉國之力,為其滿人愛新覺羅一氏的利益和權力而戰。  二。說楊廣性情暴虐,殺人如麻。試問,天下幾個皇帝不是如此,從漢武帝,到朱元璋,哪個皇帝不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楊廣,一個是模範皇帝流芳千古,一個是反面教材遺臭萬年。因為李世民對於唐朝的特殊功績,唐朝人留下來的有關記載與評論99%都是讚揚歌頌,而楊廣被視同亡國之君,身敗名裂,唐朝人留下關於他的記載都是謾罵和攻擊,連隋煬帝這個謚號也是唐朝恩賜的,充滿貶義。本文比較一下兩人的歷史功過,並非多餘的事,實際上這兩人可以比較的地方很多,也很發人深省。在為本朝平定天下方面,李世民戰功赫赫盡人皆知自不必說,楊廣也有平陳的很好的成績單。那時楊廣以晉王身份率軍出征,51.8萬兵馬、50位總管,皆由楊廣統一指揮。軍事行動方面固然有高熲等參謀決斷之功,但楊廣作為統帥的作用恐怕也不能簡單地一筆勾銷。對本朝的戰功,李世民更大。隋煬帝與突厥啟民可汗一度將雙邊關係提升至蜜月期,直到啟民可汗去世以後,雙方關係惡化。對吐谷渾的征服,使得今天的青海的大部分地區歷史上首次置於中原王朝的行政管轄之下。唐太宗對東突厥的的戰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頡利可汗被俘,以前臣服於東突厥的各族都奉唐太宗為「天可汗」。對高麗,隋煬帝三次勞師遠征,第三次雖然高麗王乞降的結局給隋朝一點面子,但隋朝顯然沒有什麼實質性收穫。唐太宗不顧眾多大臣甚至後宮徐惠的批評和反對,堅持征高麗,還是未能取勝。大體說來,兩人對本朝都有開疆拓土的業績,唐太宗的成績更突出。經營洛陽和修大運河是彼此相關連的兩件事。大運河把以長安為政治中心的中國西部,與舊日北朝的高齊與南朝的陳控制的東部地區緊密聯繫起來。中學和大學的教科書上大多強調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樞紐作用,其實這是按照元朝大運河的走向和作用來理解隋唐運河了。在古代農業文明國度里能有隋唐大運河這樣的構思和決策,毫無疑問是十分罕見的,然而又是經濟上交通上極其有效的。唐人有詩讚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其實就大運河的作用來講,隋朝大運河工程的意義決不會在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功績之下的。「水殿龍舟」的輝煌與奢侈,都不能掩蓋大運河的長久價值。營建東都洛陽,政治上便於控制東方形勢,軍事上兼有防禦作用,經濟上結合附近的洛口倉、回洛倉,緩解了朝廷的漕運壓力,為災荒年景里朝廷東遷就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隋煬帝營建洛陽,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從偏處西部的長安向東邊的開封等地轉移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長時段歷史來看,這兩大工程對後代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其正面效益應該超過長城工程。所以說,隋朝修大運河與營建東都洛陽的歷史作用絕對不可低估。這也是隋煬帝心胸遠見的卓越表現,此舉奠定了他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楊廣,一個是模範皇帝流芳千古,一個是反面教材遺臭萬年。因為李世民對於唐朝的特殊功績,唐朝人留下來的有關記載與評論99%都是讚揚歌頌,而楊廣被視同亡國之君,身敗名裂,唐朝人留下關於他的記載都是謾罵和攻擊,連隋煬帝這個謚號也是唐朝恩賜的,充滿貶義。本文比較一下兩人的歷史功過,並非多餘的事,實際上這兩人可以比較的地方很多,也很發人深省。在為本朝平定天下方面,李世民戰功赫赫盡人皆知自不必說,楊廣也有平陳的很好的成績單。那時楊廣以晉王身份率軍出征,51.8萬兵馬、50位總管,皆由楊廣統一指揮。軍事行動方面固然有高熲等參謀決斷之功,但楊廣作為統帥的作用恐怕也不能簡單地一筆勾銷。對本朝的戰功,李世民更大。隋煬帝與突厥啟民可汗一度將雙邊關係提升至蜜月期,直到啟民可汗去世以後,雙方關係惡化。對吐谷渾的征服,使得今天的青海的大部分地區歷史上首次置於中原王朝的行政管轄之下。唐太宗對東突厥的的戰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頡利可汗被俘,以前臣服於東突厥的各族都奉唐太宗為「天可汗」。對高麗,隋煬帝三次勞師遠征,第三次雖然高麗王乞降的結局給隋朝一點面子,但隋朝顯然沒有什麼實質性收穫。唐太宗不顧眾多大臣甚至後宮徐惠的批評和反對,堅持征高麗,還是未能取勝。大體說來,兩人對本朝都有開疆拓土的業績,唐太宗的成績更突出。經營洛陽和修大運河是彼此相關連的兩件事。大運河把以長安為政治中心的中國西部,與舊日北朝的高齊與南朝的陳控制的東部地區緊密聯繫起來。中學和大學的教科書上大多強調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樞紐作用,其實這是按照元朝大運河的走向和作用來理解隋唐運河了。在古代農業文明國度里能有隋唐大運河這樣的構思和決策,毫無疑問是十分罕見的,然而又是經濟上交通上極其有效的。唐人有詩讚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其實就大運河的作用來講,隋朝大運河工程的意義決不會在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功績之下的。「水殿龍舟」的輝煌與奢侈,都不能掩蓋大運河的長久價值。營建東都洛陽,政治上便於控制東方形勢,軍事上兼有防禦作用,經濟上結合附近的洛口倉、回洛倉,緩解了朝廷的漕運壓力,為災荒年景里朝廷東遷就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隋煬帝營建洛陽,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從偏處西部的長安向東邊的開封等地轉移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長時段歷史來看,這兩大工程對後代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其正面效益應該超過長城工程。所以說,隋朝修大運河與營建東都洛陽的歷史作用絕對不可低估。這也是隋煬帝心胸遠見的卓越表現,此舉奠定了他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三四年後的1984年,又組織了運河考察,回來以後對我的觀點更有信心了。在《運河訪古》文集中,我以《千古功罪說隋煬》為題,全面評說隋煬帝。文章一開始就說:「評價隋煬帝,最好先去運河上走走。」1989年完成的隋煬帝傳,在前言里,更將隋煬帝和兩位「千古一帝」做了詳細比較。比如,隋煬帝和秦始皇的比較: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隋煬帝在為晉王時任統帥平陳,平陳之後,斬五佞,受圖籍,封府庫,資財一無所取,「天下稱廣,以為賢。」又在翌年與楊素一起平定南方叛亂,鞏固了統一。隋唐的統一,是西晉短期統一之後又一次意義重大的國家大一統。秦始皇鑿靈渠;隋煬帝開運河,這條兩千公里長的南北運河,是古代中國最有價值、最偉大的工程。類似的還有很多。兩人不同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隋煬帝修繕圖書,結交儒生,按「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的理念,大辦學校;秦始皇用七十萬驪山徒為自己修佔地成千上萬畝的陵園,隋煬帝生前沒有給自己修陵墓,他埋在揚州,佔地只有雷塘數畝田。在中國從門閥貴族政治向科舉官僚政治轉化,從門閥社會向門閥後社會轉化的歷史關頭,宇文泰、宇文邕、楊堅、楊廣、李世民、武則天六人都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遠的是隋煬帝和武則天。可後面這兩位在歷史上卻是髒水被潑得最多的。總之,隋煬帝不應該被完全否定。「如果能令人信服地給予適當的褒貶,為已亡人找回公道,就能證明,歷史是最無情的,因此也是最有情的。」(《隋煬帝的真相·後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史家秉筆站在歷史的評判台上,應絕不掩飾邪惡,也不埋沒貢獻。五十年前的1962年,我在五年制的北京大學歷史系讀到四年級的時候,中國古代史專業又細分斷代史時,於是我選擇了隋唐史專門化,開始在汪篯先生指導下學習,1964年又考為他的研究生,繼續學習隋唐史。文革開始,學業中斷,而後分配去了內蒙。工作之餘百無聊賴之際,曾細讀帶去的線裝本的《隋書》,將隋代史料分門別類地抄成十一個筆記本,那時對隋煬帝楊廣的評價產生了疑惑,就是我後來在隋煬帝傳記的前言里說的:「我們差不多可以說,秦始皇做過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我們還可以說,隋煬帝做過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沒有開運河。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煬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這些死的最慘的皇帝,相之相比,論生前的功績政績,哪個也超不過隋煬帝呀。但是死後棲身之地卻小的可憐,棺木是下人拆床板做的,隋煬帝楊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帝!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一統江山,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開創科舉,三征高麗。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沒,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像這樣一位戰功顯赫、輝煌偉大的皇帝,死後竟然連一個像樣的棺材都沒有,棲身之地不足半畝,歷史有時真的不公平。原因只有一個,隋朝是在手裡滅亡的,亡國之君談何美名,就更別提什麼厚葬了,楊廣真的很可憐。其實歷史上可憐的皇帝有很多,比如周太祖、漢獻帝、宋徽宗、宋欽宗、崇禎都蠻可憐的。崇禎、李煜、光緒、溥儀之流也可憐,雖然勤政愛民,奈何生不逢時。死得最慘的皇帝當屬宋徽宗趙佶,斷送了大宋江山,自己也做了俘虜,艷麗多姿的朱皇后,還經常受到金兵的調戲。懸樑自盡不成,最後大病身亡。屍體被架到一個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爛時,用水澆滅火,將屍體扔到坑中。春秋時晉國的國君晉景公姬,殉難於廁所里,估計是心腦血管病犯了。秦國的君王泰武王贏盪,年輕有為,喜歡和人家比力氣,結果在一次比舉洛陽大鼎時,一命嗚呼。還有晉孝武帝司馬曜竟然死於自己的皇妃之手,真是笑談!再回頭看看上面那些可憐的皇帝,和這些死的最慘的皇帝,相之比較,論生前的功績政績,哪個也超不過隋煬帝呀。但是死後棲身之地卻小的可憐,棺木是下人拆床板做的,隋煬帝楊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帝!我們不妨翻開歷史,看看楊廣這一生的突出貢獻。西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中國大一統。開皇十年,南陳舊地的一些地方爆發大規模的叛亂時,楊廣被任命為江南的總管,駐營江都(今揚州),平定叛亂,這一呆就是任職十年。真不愧為好將軍,文武雙全,他的部隊在百姓中威望很高!開皇二十年,一度任遠征突厥的統帥。修通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工程之浩大,楊廣眼光之甚遠,為中國後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開拓疆土還有西巡張掖,不但擴大了國家的疆土,還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出兵征戰,不但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強大。西行出巡,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曾經不懼暴風雪的襲擊,溫度在零度以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真的令人仰慕!足跡遍布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這在中國封建歷史上,還沒有哪位皇帝西巡這麼遠且威名遠揚,隋煬帝楊廣,當屬第一人!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也是楊廣的一大創舉,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其意義深遠,不但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政局穩定後,隋文帝建立天朝體系,天朝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影響中原王朝一千五百餘年,直至清廷甲午戰爭的失敗。楊廣亡國的原因在於好大喜功且貪慕虛榮。在大規模地開發經營西域中,用金錢來引誘西域的商人來朝貿易,還命令西域商人所經過的大運河杭州段,地方郡縣要殷勤招待,這根本不是平等的貿易,而是借貿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實際上做的是虧本的買賣,白白地浪費了國家巨大的財富。還有隋煬帝前後三次對高麗的用兵,使隋朝的國力大減,隋煬帝的末路可以說和征伐高麗有很大的關係。第一次征伐失敗,三十多萬人的隊伍,最後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二次出兵被迫撤兵,這時天下將亂,王朝已經顯露出敗亡之兆。但隋煬帝不管這些,又發動了第三次對高麗的戰爭。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軍打敗了高麗軍隊,高麗王高元遣使投降,隋煬帝遂班師回朝這是613年。楊廣旨在平定邊陲,完成統一大業,但戰事耗費頗大,激起人民的反抗,616年瓦崗軍大敗隋將張須陀於滎陽,617年李淵起事於晉陽,不久攻佔長安,立代王侑為帝。618年江都兵變,推宇文化及為首,縊煬帝,立秦王浩為帝,引眾西返關中。五月,李淵廢恭帝侑,自稱帝,國號唐,隋亡。隋煬帝楊廣最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楊廣生前是偉大的,是輝煌的!死後卻是凄慘的、可憐的!可憐的如一撮黃土,一粒細沙,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尋也尋不見。之後,楊堅急召柳述和元岩入內,說:「傳召我兒。」柳述等人剛預備去傳喚太女,突然聽見加了一句:「是傳楊怯!」柳述和元岩面面相覷,登時大白了什麼,趕緊入閣撰寫復召楊怯的詔書。楊素傳聞此事,立即演講楊廣。楊廣隨即矯詔將柳述和元岩,了大理獄;然後告急調動東宮戎行進駐仁壽宮,命左庶女宇文述等人節制宮禁收支,命左庶女馳衡進入寢殿,將的所無宮女和宦官全數逐出,關正在別殿。當天,仁壽宮就傳出了駕崩的動靜。七月十三日,楊堅滅亡。起首正在那個故事外閃亮登場的是一個女人一個聽說是生成聰慧、斑斕絕倫的女人。楊堅反正在氣頭上,突然看見他最寵愛的妃女陳氏神采慌馳地走了進來。楊堅她出了什麼事,陳氏流滅眼淚說:「太女!」然後哀哀戚戚地告訴,說她晚上如廁時無意外逢見了太女,而太女欲非禮她,成都醫亂症病院【成都安靖病院】。她拚命才逃了回來。楊堅一聽,猶如五雷轟頂。他斷然沒無料到那位溫良恭儉的太女到頭來竟然是個衣冠!楊堅躺正在御榻上,用力拍打滅床板大罵:「那個畜牲怎樣能夠拜託?獨孤氏誤了我,獨孤氏誤了我啊!」因為太女正在死前的那一番非常行為,使得朝廷表裡對之死的眾說紛紜。然而,關於隋文帝之死,當時的長安坊間以及後世的諸多史籍卻無良多對楊廣晦氣的傳說風聞和記錄。那些傳說風聞和記錄把楊堅之死描述得既可托又奧秘,其目標無非是向人們暗示:隋文帝並非壽末反寢,而是死於一場。或者說是死於一場不為外人所知的宮廷。而楊廣反是那場的。反月二十八日,楊堅下詔,將朝廷的財務、賞賜之權以及一切大小事務全數交給太女楊廣。可陳氏卻一臉不悅,背過身去不願答謝。宮女們一路她,陳氏才勉強向使者拜了一拜。出書社:春風文藝出書社那些文字見於《隋書?高祖紀》和《資亂通鑒?隋紀》。若是史乘的記錄到此為行,那麼我們完萬能夠認定:隋文帝楊堅死得極為從容和安寧。對於把山河交給太女楊廣,老不單沒無悔怨,並且是帶滅安心對勁的表情撒手西歸的。我們以至能夠想像他臨末前必定跟百官們說了很多「盡心極力輔佐太女、不要朕之所託」之類的話。「拜託後事」的細節充實表白臨末前的楊堅不單思維妖背後:楊廣能否是弒父奸母的心境平和的個性簽名,並且安然平靜;「攬太女頸」的細節則愈加無力地證明:楊堅的愛女之情仍然不減於往日;換句話說,他仍然自始自終地對那個帝國的人充滿了決心和期望。上述文字只不外是楊堅之死的故事梗概和版本之一。《隋書》的從編魏徵及做者顏師古、孔潁達等人又正在《隋書?楊素傳》和《隋書?后妃傳記》外給出了另一個很是細緻並且充滿了暗示意味的版本。司馬光的《資亂通鑒?隋紀》根基上一成不變地採納了那個版本。大隋帝國的最高權杖末究如願以償地落到了楊廣手上。《隋書》記錄那則「噴鼻艷」取「」故事的目標很明白,那就是把楊廣塑形成一個繼「奪明日」之後又「弒父」、「奸母」、「」的、一個不如的!簡言之,就是要把楊廣「妖」。做者:松於是,一個繪聲繪色、極富噴鼻艷色彩也極富色彩的故事就此呈現正在面前:那一年楊廣三十六歲。十幾年的吃苦末究為他換來了人最燦爛的報償。那個女人本是陳朝的一位公從、陳宣帝的女兒,陳朝滅後被納入隋朝後宮,漸獲楊堅寵幸。獨孤皇后身後,陳氏「進位為貴人,博房擅寵,從斷內事,六宮莫取為比。」陳氏和後宮嬪妃聽到賓天的動靜,登時惶惑不安。當天午後,太女青鳥使帶滅一個金匣女來見陳氏,說要將那個匣女賜給夫人。匣女上無一馳紙條,無太女楊廣的親筆簽名。陳氏認為裡面是毒藥,大為驚駭,不斷不敢打開。使者幾回再三敦促,陳氏只好小心翼翼地打開匣女。對此,《隋書?何稠傳》外記錄的兩個細節可資佐證:差不多正在楊堅取百官話此外那一天前後,他又召見了本人晚年的大臣何稠,山川郡別墅如何?。命他擔任本人死後的殯葬事宜;隨後又召見太女,用手摩挲滅楊廣的脖女,說:「何稠此人幹事很存心,我曾經把後事拜託給了他,行事該當和他籌議。」(上果攬太女頸謂曰:「何稠存心,我付當前事,新浪微博錢包登陸動靜當共平章。」)讓她感應不測的是,匣女里的工具不是毒藥,而是幾個精美的同。那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楊堅崩逝於仁壽宮的大寶殿,常年六十四歲。到底若何?讓我們來看看歷代官修野史對於楊堅之死是如何記錄的:楊堅患病後,尚書左僕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等朝廷沉臣立即趕赴仁壽宮,構成了姑且內閣。同時太女楊廣也入住大寶殿。楊廣目睹父皇的病勢一天天沉沉,料定他時日無多,決定遲做防範,於是寫密信給楊素,向他扣問朝廷和百官的環境,並命他做出相當布署,醫亂揚鬱症哪裡的病院好心境障礙的防行朝廷正在國喪期間呈現。楊素按太女的要求答覆了一封密函。不意送信的宮人卻誤把信送到了手上。楊堅見信勃然大怒。他還沒死,太女和殺相就曾經暗外聯手正在左左帝國政局了,那是什麼性量的問題?那無同於謀逆啊!陳氏身邊的宮女們又驚又喜,互相說:「那回好了,可免一死了。」當天晚上,太女楊廣就帶滅一類的臉色堂而皇之地走進了陳夫人的卧室文章戴自:《新史記曠世鳳凰》然而,工作並沒無那麼簡單。版次:2009年5月第一版本書簡介:本書由紀連海先生領銜名毀從編,收錄了目前躍正在各大網坐論壇出名汗青寫手的文章共10篇,無非支流「」隋煬帝、曠世鳳凰、南北朝的房貸政策取金融危機等,為讀者解開外國汗青上諸多令人現晦之謎,引領汗青閱讀潮水。本書一改以往長篇寫史的老例,篇章短小,以個性視角和個別認識看見汗青的面貌,包羅新帝王本紀、史筆如刀、從外走出的強者、舊史新說、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謎五部門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無信是楊廣生命外最主要的一個年份。七月初十,楊堅病勢俄然轉沉,告急召見文武百官。垂死外的楊堅躺正在病榻上,用盡最初的氣力和他的大臣們逐個握手話別。排場非常傷感,君臣皆唏噓不未。故事的結局是:楊廣把他父親的那位愛妃、相當於是他後母的陳夫人了。反月二十七日,楊堅抵達仁壽宮。隋煬帝四月,楊堅起頭感受身體不適;六月,朝廷頒布發表全國。楊廣軍事才能怎樣呢?對這個問題我是持肯定態度的。楊廣在19歲就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膽識魄力。楊廣即位前最值得津津樂道的一件事便是平陳戰役,結束了幾百年的南北分裂,實現了中國的再一次統一.這個時候楊廣才19歲。但是<<隋史>>對此卻諱莫如深甚至曲筆刪改,說楊廣為了得到陳後主的后妃張麗華,勸高炯不要殺她,但高炯不從,始怨恨.然而<<陳書>>卻明確記載楊廣命令斬殺張麗華,作為奢淫亡國的典例.更不用說楊廣以後的戰績,所以我認為楊廣是相當有軍事才能的。大家來看這篇文,可以對楊廣有另一個認識。一個帝王的千古悲哀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天下皆稱廣以為賢」。2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公元605年(大業元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韋雲起揚言借道去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與高麗交易,率軍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備。韋雲起率軍進至距契丹大營50里處,突然發起進攻,大敗契丹軍,俘虜其男女4萬餘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強大。公元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派軍滅了吐谷渾。開拓疆域數千里,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並實行郡縣制度管理。使之歸入中國統治之下。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公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浩浩蕩蕩的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次出行絕不是遊山玩水,個人玩樂的。因為西部自古大漠邊關、自然條件環境惡劣,隋煬帝還曾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此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都失散。隋煬帝也狼狽不堪,在路上吃近苦頭。隋煬帝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義重大。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到西北這麼遠的地方,只有隋煬帝一人。隋煬帝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為炫耀中華盛世,隋煬帝楊廣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盛大的萬國博覽會。這是舉世創舉。隋煬帝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我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隋煬帝除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隋朝大軍還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及台灣等地。此外隋朝還把強大的突厥分裂成東突厥與西突厥兩部,並在和東突厥的戰鬥中取得勝利。這也為以後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有些現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比唐朝大。楊廣在沒有即帝位以前,是一個工於心計、善於偽裝的皇子。他通過長期的忍隱,最終掃清了攔在他前面的所有拌腳石,順順噹噹、威風凜凜地登上了金光四射的寶座。隋文帝楊堅的大兒子叫楊勇,二兒子叫楊廣。按照封建王朝立長不立幼的老祖宗留下的鐵定規矩,楊廣無論如何不能攀上皇太子的位置。但一心嚮往權力、迷戀美女的楊廣絕不甘心作為人之臣子。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只有把大哥楊勇除掉,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太子之位。於是,楊廣精心策劃,刻意偽裝自己,他一步步周密地實施篡權奪位計劃。第一步:楊廣主動請纓到地方任職。他在父母面前極力表現自己上進的一面,主動要求到地方任職,並美名曰替父分憂。他之所以這樣做,目的不外只有一個:撈取個人的基本,給自己的嘴臉抹上一層金粉。後來,唐朝李淵的公子李世民也學了他這一招,在外面統兵,掌握兵馬大權,為自己日後積累經驗,擴充力量。楊堅聽二兒子這樣說,真是高興得龍顏大悅,讚許兒子懂事,大大地誇獎了一番楊廣,讓他如願以償地鎮守一方。楊廣邁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他打心眼裡高興。第二步:楊廣假裝生活勤儉,艱苦樸素。楊廣心裡做夢也想著過上榮華富貴,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可是,他知道還不是時候。他的父親楊堅是一個非常檢朴的人,雖然他父親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但他崇尚節約,從來不鋪張浪費。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隋朝初年的強盛,國庫金銀遍地,糧食到處滿倉。楊廣看得真切,他投父所好,家裡的一切擺設極為簡陋,穿著打扮也極為平常,以粗布衣為主,他的父親見了,暗暗叫好。楊堅心裡討厭太子楊勇生活鋪張腐化,責怪他每天只知道大會賓客,歌舞昇平,飲酒作樂,不問政事,不會主動替父分憂。第三步:楊廣假裝不近女色,表面上拒美女於千里之外。楊廣是歷史上最貪戀女色的皇帝,他即帝位後即表現得一覽無遺。因為時機未到,楊廣不得不收起色心和色膽,處處做給父母看。當他聽說父母要來看望他時,他匆匆忙忙把美女們藏好,才快步出來見父母。楊廣的母親叫孤獨皇后,孤獨皇后最討厭男人三妻四妾,最討厭男人身前身後有大批美女相隨。在她這位威嚴皇后的嚴格管制下,他的丈夫楊堅也不敢輕易拈花惹草,招風引蝶。而太子楊勇卻不聽父母的勸告,我行我素,時常泡在女人堆里,跟女人廝混在一起。當楊堅和孤獨皇后雙雙降臨到二兒子的府中時,見偌大的府中,竟沒有幾個年輕漂亮的丫鬟,沒有三妾四妾,父母高興得合不攏嘴,豎起大拇指,直誇楊廣是一個生活檢朴、作風正派的好男兒。第四步:楊廣在父母的面前,總是裝著乖巧、懂事,經常向父母請安,問寒問暖,時不時送些小禮物給父母,這讓父母真切地感受到二兒子的真情厚意,他們心裡比喝了蜜還要甜。女人是最容易哄的!受到別人細緻入微的關心和全心全意的照顧,她們最容易受到感動。她們感動的時候,還會不自覺地流出一大串熱淚。也許,孤獨皇后就是這樣一位女人,她見二兒子這樣懂事,心裡總是叨念著,她不止一次在皇上楊堅的枕邊叨念二兒子的好處。楊廣覺得這樣還不夠火候,他買通大權在握的丞相楊素,讓楊素在父母的面前替自己說好話,借別人的口來美化自己,這是最高明的一招。這一招果然立即奏效!眾口鑠金,內外聽到的都是楊廣的好話。這樣,楊堅也絲毫不懷疑楊廣的為人了,他也跟著認定楊廣確實是一個好男人,具有了男人身上完美無缺的優點,這樣出色的人,大有可為,前程不可限量。楊堅當作滿朝文武的面,曆數楊勇的種種不是,並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轉而把楊廣扶立為太子。楊廣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高興萬分,因為他離權力的頂峰越來越近了,差不多觸手可及了。俗話說,再狡猾的狐狸終究會露出尾巴的。楊堅一病不起,楊廣再也忍受不住色心和奪權的迫切之心了。他見庶母陳夫人年輕貌美,忍不住上前調戲。當陳夫人衣冠不整、慌慌張張地跑到楊堅的病床前一五一十的把前因後果哭訴一番時,楊堅勃然大怒,知道楊廣所有的一切都是裝出來的,他即刻傳令召見楊勇,廢除楊廣的太子之位。可是,一切都已經遲了,楊廣已經完全控制了局勢。楊堅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大叫一聲:「孤獨誤我!」楊廣終於露出了猙獰的面目,他殘忍地謀害了親父,接著又殺死了親哥楊勇,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楊廣是徹頭徹尾的的壞皇帝!他大權在握,卻不知道愛惜民力,生活極端腐化,同時又窮兵黷武,征戰四方,炫耀威嚴和國力。他僅僅折騰了十四年光景,便把父親辛辛苦苦打拚下來的大隋天下斷送得乾乾淨淨。楊廣成了中國歷史最典型的「富二代」形象,他只知道坐享其成,是位名符其實的敗家子。楊廣苦心經營的篡權奪位之路,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節政治課。就關於幹部人事任命制度,我們大可探討一番。如果用人失察,帶來的不僅僅是過河拆橋那樣簡單,而是深重無比、萬劫不復的災難,讓你的肉體和心靈不能同時承受穿心之痛。清朝末年,以康有為為首發動的那場「戊戍變法」,光緒皇帝因為看走了眼,把在天津小站主持練兵的袁世凱封為侍郎銜,可是,袁世凱卻投向慈禧的懷抱,結果,皇帝被囚禁,一場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改良變法運動隨即宣告失敗。譚嗣同、楊銳、劉光弟、林旭、楊深秀、康廣仁被殺身亡,他們的鮮血灑在變法圖強的道路上。現在,不少幹部人事任命制度,不重視民意考察這一關,只是任由上級領導個人的好惡,決定幹部的任免。有些楊廣式的幹部(唐朝的安碌山也是這樣一位領導),只知道整天圍著領導轉,對領導笑臉相迎,給領導送禮,百般討領導歡心。只要獲得領導的信任,就完全可以出掌大權。這種現象極為普遍。有鑒於此,我們考察領導幹部時,不能被他的表面現象所蒙蔽,我們要進行全面多方位的考察,多聽取民眾的意見。或許,這樣選出來的幹部,才符合民心民意,這樣的幹部才能真正地為人民服務,真正做人民的公僕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無疑是楊廣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年份。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楊堅崩逝於仁壽宮的大寶殿,終年六十四歲。大隋帝國的最高權杖終於如願以償地落到了楊廣手上。這一年楊廣三十六歲。十幾年的刻苦修行終於為他換來了人世間最輝煌的報償。然而,關於隋文帝之死,其時的長安坊間以及後世的諸多史籍卻有很多對楊廣不利的傳聞和記載。這些傳聞和記載把楊堅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無非是向人們暗示:隋文帝並非壽終正寢,而是死於一場政治陰謀。或者說——是死於一場不為外人所知的宮廷政變。而楊廣正是這場政變的主謀。真相到底如何?讓我們來看看歷代官修正史對於楊堅之死是怎樣記載的:正月二十七日,楊堅抵達仁壽宮。正月二十八日,楊堅下詔,將朝廷的財政、賞賜之權以及一切大小事務全部交給太子楊廣。四月,楊堅開始感覺身體不適;六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七月初十,楊堅病勢突然轉沉,緊急召見文武百官。彌留中的楊堅躺在病榻上,用盡最後的力氣和他的大臣們一一握手話別。場面無比傷感,君臣皆唏噓不已。七月十三日,楊堅死亡。上面這些文字見於《隋書?高祖紀》和《資治通鑒?隋紀》。如果史書的記載到此為止,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認定:隋文帝楊堅死得極為從容和安詳。對於把江山交給太子楊廣,老皇帝不但沒有後悔,而且是帶著放心滿意的心情撒手西歸的。我們甚至可以想像他臨終前肯定跟百官們說了許多「盡心儘力輔佐太子、不要辜負朕之所託」之類的話。對此,《隋書?何稠傳》中記載的兩個細節可資佐證:差不多在楊堅與百官話別的那一天前後,他又召見了自己晚年親信的大臣何稠,命他負責自己身後的殯葬事宜;隨後又召見太子,用手摩挲著楊廣的脖子,說:「何稠此人做事很用心,我已經把後事託付給了他,行事應當和他商量。」(上因攬太子頸謂曰:「何稠用心,我付以後事,動靜當共平章。」)「託付後事」的細節充分表明臨終前的楊堅不但頭腦清醒,而且心境平和;「攬太子頸」的細節則更加有力地證明:楊堅的愛子之情仍然不減於往日;換句話說,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對這個帝國的接班人充滿了信心和期望。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上述文字只不過是楊堅之死的故事梗概和版本之一。《隋書》的主編魏徵及作者顏師古、孔潁達等人又在《隋書?楊素傳》和《隋書?后妃列傳》中給出了另一個非常詳細而且充滿了暗示意味的版本。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隋紀》基本上原封不動地採納了這個版本。
推薦閱讀:

聖一長老:《地藏經》之世間眾生罪惡
當今中國教育的十大罪惡,條條觸目驚心……
腫瘤微環境如何再次將癌細胞推向罪惡的「深淵」?
《更新心意學教理》第二十問:上帝任憑人類都在罪惡和悲慘中沉淪嗎?(更正補發:禮拜一至禮拜六六)
通達聖教無相違,極大罪惡自消亡

TAG:隋煬帝 | 罪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