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形成和演變】
漢族:黃種人的一種,說漢語,寫漢字,認同中國歷史文化與中國價值理念,並且帶有50% 以上的漢代漢族血統。 漢族的形成:漢代,華夏族與邊緣蠻夷融合成漢族,漢族形成(從此綿延至今)。隋朝時,鮮卑族融入了北方漢族,形成北方新漢族。北方新漢族與漢代漢族文化上、血緣上一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無論種族、語言,北南文化線以北的北方人較南方人對古代漢人的繼承程度更大。 漢族的形成和演變大致可歸納為: 蒙古利亞人種(黃種人)——原始漢語部族——華夏族——漢族——隋唐漢族——當代漢族 黃種人的遷移和融合: 鑒於廣大的東亞原始人已經在先前的冰期(距今7萬年,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黃人奔向印度恆河流域、又移向東南亞、接著佔據中國南部、進而渡過長江黃河、一直到達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亞-南島、百越(壯侗或泰老)部落,為南亞人種。另一部分黃人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形成阿爾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和黃土高原的為突厥群,游牧在河北平原為蒙古群,游牧在環渤海和朝鮮半島的為通古斯群,均為北亞人種。 百越的演變和東夷的形成: 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進,其中的三苗部落佔領河南平原,其餘部落與通古斯融合為新的民族(東夷),韓民族就是東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與百越並處,逃往黑龍江流域和貝加爾湖,演變為鄂溫克、肅慎民族。通古斯民族和東夷還進一步遷到日本徵服當地的南島群成為統治階級。 原始漢語部族的形成: 突厥群同化了後來東遷到突厥游牧區的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然後隨著突厥族群的西遷中亞,他們與當地的晚於吐火羅人到來的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也發生融合。一部分黃種人在與印歐語系相處多年後,決意離開中亞,向東進入昆崙山,形成漢藏部落,漢藏部落進而向東遷移散布河西走廊、湟水流域、渭河上游。漢藏部落的藏緬族群居住在湟水流域、昆崙山、河西走廊,而原始漢語部族居住在甘肅天水、陝西寶雞一帶,原始漢藏部落屬於遠東人種。藏緬族群逐漸南遷,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肅、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川。
華夏族的形成: 原始漢語部族後來繼續向東遷移,逐漸散布整個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西半部,在這裡他們創造了發達的前仰韶文化。原始漢人與原始東夷經過多年的征戰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太昊(伏羲氏)文化。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與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為黃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認同的人文始祖。公元前30世紀,原始漢人進入了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生產的階段,首領稱神農氏。神農氏文化也是原始漢人與東夷文化的融合。 神農氏末期,原始漢人中出現一個強大漢語部族少典氏(有熊氏),有熊氏和原始漢語部落的有牛氏分別通過婚姻與另一個原始漢部族的有蟜氏繁衍成黃帝和炎帝部落。黃帝與炎帝這兩個親緣部落為爭奪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區發生激戰。炎帝被打敗,歸服了黃帝,以兩個部落為基礎,華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東部的諸多遠古漢語部落逐漸融合成華夏族。 後來,原居山東的東夷首領蚩尤西進,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瑤先祖)首領夸父也北進中原。東夷與三苗結成聯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對付華夏族。公元前2700年,華夏族領袖黃帝在河北省涿鹿縣大敗蚩尤夸父聯軍並殺之。聯軍殘眾向冀州撤退,黃帝窮追不捨,東夷、三苗(九黎氏)倉皇渡黃河南逃。三苗南退長江中游,東夷東退泰山,華夏族佔領河南大部,定都新鄭。經過與東夷文化之交流,適合漢語特點的文字---漢字正式出現。 華夏族的發展和演變: 華夏族這時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仍然分成若干部族或者政治上歸屬華夏族領導,但仍然保持原文化的東夷等其它部族。這些部族分別與其它文化的部族融合發展最後華夏化並建立了強大的國家。 夏:禹的兒子啟建立夏。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海岱文化(以大汶口文化為代表)交匯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晉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驅;夏人是從黃河中下游炎帝集團中分化出來,又融合了黃帝、東夷許多氏族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夏國所直屬的領土只包括中原和晉南,黃土高原此時分布著諸多未開化的原始漢藏部落和吐火羅人,未接受開化的漢藏民族夏人統治。 商:帝嚳(黃帝大兒子玄囂的後裔)和東夷部落的簡狄生契(子姓),契的後代在成湯時期更名為商部落。前1550年,商部落滅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領土比夏朝多了華夏化東夷居住區(魯西南,豫東北)。經過500年統治,商部落完全華夏化。 周:帝嚳又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姜原生棄(姬姓),棄後來成了有邰氏部落的酋長。夏朝建立後,有邰氏世代事夏為掌管農業的官。商滅夏後,有邰氏向西北逃竄,處戎狄之間,從其俗。有邰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響外,還有自己發達的青銅業、農業、家畜養殖業,這是其區別於戎狄的明證。並且它還在後來結束了和戎狄共處的生活,革除戎狄習俗,發展農業,設立五官,將有邰氏部落更名為周國。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強大的周朝,周的領土比商朝多了非夏族的華夏人居住區(炎帝故地關中和黃帝征服之北京-太行東麓)。 秦:黃帝二兒子昌意的後裔高陽(帝顓頊)的後裔女修嫁給東夷嬴姓為妻,生下皋陶(大業)。大業的後代中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秦人的來源大致有如下幾大部分:占統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於東夷,西遷而戎化,進至關中而華夏化;秦人的第二大來源是「周余民」,其數量當不少於占統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藏緬族群的氐羌、吐火羅),也占相當數量。由於秦國大力發展農業,對中原的先進文化、經濟及各種人才都採取大力吸收的政策,所以秦人來源雖然包括原屬不同民族的幾大部分,但到戰國中晚葉,已經融為一體,成為秦隴地區的華夏族。 戰國時期,狄族完全融合於華夏族。 祝融的後裔娶了羌人鬼方氏的女子,其後裔建立了楚國。楚國的勢力已發展到古三苗的中心地帶,之後幾乎統一了整個南部中國。楚國統治階級是華夏族祝融氏後代,講一種漢語方言;湖北百姓操藏緬、苗瑤混合語,湖南百姓操苗瑤語。隨著楚國與中原諸夏交往的加強和對中原諸多華夏族小國的兼并戰爭,到戰國時期,湖北百姓開始操漢藏語系漢語族楚語支,楚語支對西南官話的形成有一定影響;而沒有華夏化的湖北百姓則成為土家族的祖先。 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前,不僅國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夏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夏族,商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商族,周朝分封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著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國家也講各自的語言。這些民族都講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漢語方言,被稱為諸夏。
東夷的華夏化: 原始東夷屬於通古斯民族、百越民族的混血,屬於黃種人遠東人種,由於混入了越來越多的原始華夏的因子,特別是華北平原的東夷已經大幅度華夏化(指語言)。東夷以鳳為祖圖騰,繁衍為以各種鳥為子圖騰的諸多部落。原始東夷創造了先進的海岱文化:發明了帶羽毛弓箭、創造了東夷文字(對漢字的誕生有啟蒙作用)、製作青銅器與冶鐵、製造舟-車、發展農業與治水。為緊鄰民族華夏之文化的發展和推進,起到了關鍵和決定性作用,中原華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對落後的西部華夏族吸收先進的東部東夷族文化後進入文明社會進而在周朝超越東夷文化的。從伏羲、神農、炎黃直到夏商二代,在華夏-東夷文化(主要指科技,不包括語言)互動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也是東夷文化,但在政治上語言上起主導作用的還是華夏族(商是華夏化的東夷,算華夏族)。 太昊集團有華夏族龍崇拜,但同時也和東夷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少昊是華夏族派駐東夷的殖民代表,後來東夷化變成東夷的代表了。 夏初,少昊集團中那些與炎黃集團結成部落聯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聯盟向國家過渡過程中從東夷中分化出來,加入了華夏雛形形成的行列,成為華夏起源時期東系的重要來源。在夏代,還有一支從東夷中分化出來加入了華夏雛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淮水地區諸夷,為西周東方的勁敵,是西周中後葉東夷的主體。春秋時,齊國周圍的東夷部落較快地與之融為一體,山東半島各東夷小國被齊兼并。魯在東夷文化起源發展的中心地區,以華夏族之周文化為主導,發展出對後世有很大影響的孔孟儒家學說。 蚩尤戰敗後由山東遷移過來的東夷部落也在春秋時期與諸夏通婚,並在戰國大兼并的歷史進程中,他們先後被楚、魯、吳-越所兼并,夷夏間的差別逐漸消失,成為華夏族的一部分。 應該說一直到漢朝,東夷的華夏化才徹底完成,東夷在向華夏族完全貢獻了自己的科技智慧後,在血緣上、語言上被華夏族函化,最終成為漢族的一分子。所以目前山東、蘇北、皖北之漢族,血緣上都含有通古斯和百越血統,非純粹的華夏血統,但人種上與華夏無異,屬於北方遠東人種。 巴蜀與吳越的半華夏化: 巴與蜀都是從青藏東進的藏緬族群,屬於北方遠東人種。巫山人、元謀人等百萬年以上的人類化石至晚期智人資陽人,都發現於長江中上游。黃帝之子昌意,昌意降處若水(今雅礱江),娶蜀山氏女(蜀族)生顓頊,封其支庶於蜀。 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率師從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移師攻巴,巴亡。 巴蜀被秦國并吞後,秦國置官施政、遣兵駐防,並遷移關中華夏族百姓1萬戶充實四川。四川地區初步華夏化,所操藏緬語族語言逐漸雜有漢語族蜀語支的語言。 吳國王族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仲雍,講漢語周族方言;國民吳則屬百越族群,操吳越語。于越王始祖無餘,是夏朝國王少康的後裔,而于越國民則屬百越族群。吳、于越,雖然在春秋晚葉爭霸於中原,但無論中原還是吳越都仍然認為吳越是蠻夷。吳越保持著與百越其它各支共同的文化特徵,經濟生活屬水田農耕民族。吳越的斷髮文身、拔牙鑿齒,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徵。 隨著與中原交往的頻繁,特別被楚國并吞後,吳越半華夏化程度越來越深,開始操漢語族楚語支與百越語族的混合語言,逐漸融合成漢語族吳語支。
漢族的形成: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支,今天漢語族只有一個語支----漢語支,漢語支只有一個語言---漢語。為什麼別的語族會有上百種語言,而漢語族只有漢語一種語言,這與操漢語族語言的諸多部落空前劇烈的統一戰爭和擴張戰爭有關。秦始皇統一所有漢語部落,並擴張到非漢語部落的嶺南和福建,為漢民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礎。 經過漢朝400年的統一相處,各個漢語民族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逐漸由多個民族融合為一個嶄新的民族----漢族。漢族有統一的政治中心關中,統一的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中原,漢族有統一的書面文字和統一的口語----雅言。 儘管漢族在華夏族的基礎之上同化吸收了部分羌族、楚蠻、東夷,但漢族仍然是完全意義上的北方遠東人種。 匈奴和鮮卑的漢化和隋唐漢族的形成: 「匈奴」這一民族共同體在夏(赫連勃勃自視匈奴為夏後氏苗裔,建立大夏國)亡後,從政治舞台上消失(北周宇文氏、北魏獨孤氏因鮮卑化過深不再被視為匈奴人),餘眾有的繼續淪為漢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於各地的割據政權,有的則流徙於邊國與漢、鮮卑、氏、羌、高車等各族共同生活、並逐步融合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個別上層人物則直至隋唐時期仍活躍於政治舞台上。 鮮卑族屬於阿爾泰民族蒙古族群,東部鮮卑源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時稱山戎、白夷(東夷北支);北部鮮卑源於今大興安嶺北段。東部鮮卑後來發展成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鮮卑主要是指拓跋氏;西部鮮卑由東部北部鮮卑演化而來,由河西禿髮氏、隴右乞伏氏、青海甘肅吐谷渾組成。 鮮卑拓跋部建魏國,都平城。為了充分地吸收漢族的文化制度,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同時也可以擺脫柔然威脅,494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領貴族、文武百官及鮮卑兵20萬,自平城遷都洛陽。遷洛部分到六鎮內遷時,大體上已漢化完畢。一個統治族前後不過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統治族裡。 段氏鮮卑為慕容的燕所並,段部作為古代民族、政治之實體不復存在。宇文部眾、禿髮鮮卑後屬北魏拓跋鮮卑,與北魏拓跋鮮卑同被漢化。乞伏部的乞伏氏及出連氏、叱盧氏等,均成為北魏的「內入諸姓」和「四方諸姓」。不論是在北朝作官為吏的上層,還是一般乞伏鮮卑人,後來大多被同化於漢族。12世紀後,吐谷渾也多融合於漢族或土族之中。 到周武帝時,漢族人不僅在民間而且在軍方也佔壓倒性優勢,周齊隋唐的漢族將士及先祖大都崛起與東西魏並立時期。 到公元581年,中國人口剩下4430萬,其中南朝314萬,北朝漢族3500萬,漢胡混血兒500萬,鮮卑雜胡116萬。所以隋唐北方漢族血統大概為(3500+250)/4116 = 91%。隋唐漢族雖然融入了部分北亞人種,但主流上仍然是北方遠東人種。 當代漢族的形成: 金元清的漢化:女真族建金國。女真人不事耕作,金政府為了女真人的生計不斷掠奪漢人的土地送予女真人,使有金一代民族矛盾始終尖銳,金滅亡後,漢族人懷著對金人滿腔仇恨,將殘留在華北的女真人無論男女老幼統統殺死。北亞人種的蒙古帝國時期,北方漢族對蒙古族在人口上完全是壓倒優勢。元亡後,朱元璋對留在中國土地上的蒙古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宋元時代,胡漢矛盾尖銳,根本沒有民族融合的條件。胡人政權最終滅亡,並且在滅亡後遭到了漢民族報復性的血腥大屠殺,留在中國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殺。滿族是金政權進入中原後留在東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後代,到了本世紀,基本上融合於漢族,這算是鮮卑族融進漢族後,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 明初大移民:入宋以來到明初,華北平原人口大量亡徙。朱元璋決定從山西移民填充華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萬人,移民山東121萬人,移民河北41萬人。所以山西南部人是華北平原大部分漢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與洛陽一起並列為華夏族的核心。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們是純正的華夏貴胄,非胡漢雜種。 南方漢族的形成和演變:由於自秦漢以來都有大量漢族移民,在秦嶺淮河和北南文化線之間的漢族血統有90%,這裡的漢族無疑屬於北方遠東人種。湖南是漢族與大量江南楚蠻(長沙蠻,苗瑤畲族祖先)雜居;江西則是北宋漢族與江南楚蠻、山越等百越雜居。由於江浙、湖南、江西的漢族人是北方遠東人種與南亞人種的混血,所以屬於南方遠東人種,而這裡未漢化的百越後裔(苗瑤畲族)則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被藏緬化的百越(彝族)也屬於南方遠東人種;日本的「底脯」成分是70%的通古斯族和30%的百越南島族,屬於南方遠東人種。北方漢族取代南朝百越南蠻的主體民族地位。 百越的漢化:「百越」是司馬遷對所有南方種群的統稱,實際上,由於南方地域廣大,丘陵廣布,交通閉塞,不象北方大平原容易交流,「百越」之間從種族、文化、語言各方面差異巨大,根本不是一個民族。南遷的北方漢族和彼此差異巨大的不同越人融合,產生了南方不同的漢人種群,而他們之間原來就很大的語言差異也基本保留了下來。長沙蠻武陵蠻逐漸散居演化為苗瑤畲三族,瑤族有的向湘南及廣西等地遷徒,有的就留在當地逐漸被同化於漢族之中;五溪蠻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唐朝時期融於漢族。孫吳政權頻繁鎮撫山越,山越人逐漸與漢族融合,成為今天贛人、徽人、江淮人、吳人、閩人的血液的一部分。永嘉之亂後,中原漢族大量逃入閩南,成為福佬人最早的基礎。入宋以來,中原漢族移民繼續南遷入閩南,當地的閩越族在人口上被漢族超過,逐漸失去本民族特徵,漢越二族融合成福佬人。福佬人由於向外移民,成為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台灣的主體民族。唐末,王潮率領大量光州固始人入閩,並建立閩國。漢族人開始超過當地的閩越族人,漢越二族逐漸融合為現代意義上的福州人。福建人的漢族血統充其量不超過60%,這註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徵,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蒼梧演變為侗族。駱演化為僮族,僮族逐漸發展為現在的壯族。北方漢族南遷嶺南綿延不絕,移民在人口上超過了土著的漢族和越族。 兩廣漢族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統,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越南族、傣族、寮國族、壯族、侗族、布依族、黎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拉珈族、仡佬族等百越族群的成員也是黃種人南亞人種
總結: 我國古代的民族遷移分兩種:阿爾泰游牧民族(胡人)遷入中原;中原漢族遷入南方。這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少數融入多數。 阿爾泰民族通常以強勢入侵者的身份進入中原,但他們人數非常少,通常只有北方漢族人口數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文化上也很落後,這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對北方人種和語言產生大的影響(小的影響在所難免)。最終,他們從種族上、文化上和語言上都融入了北方漢族。中原漢族的南遷人數較游牧民為多,但仍然少於當地土著人(百越)。越人種植水稻,能供養大量人口,文化上也優於阿爾泰游牧民族,而南遷的漢人也並非一下湧來,而是一波一波,這樣一次進入南方的數量更少。但他們雖然人數較少,卻掌握了先進的技術(鐵器)和文化,在文化上處於強勢地位,這樣互有所長的兩個種群相遇,影響是互相的。結果是:在不同的越族地區,成長出了不同的南方漢族和對應語言,特點是:文化上被漢族同化,從此成為漢族,血統上和語言上保留了大量越人的特徵。 原始漢語最初分布於黃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陽地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黃融合而成的華夏語是漢語的一支,分布於渭河流域-洛陽地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部。陝北、晉中北的高原漢語與突厥語組融合,成為目前秦晉方言的源頭。河北平原的華夏語與蒙古語組融合,成為燕趙方言的源頭;炎帝部落統治了大半個河南省,百越通古斯融合的東夷語也被華夏語所函化,成為中原官話的源頭。 由於蒙古語組曾在河北平原與遠東人種的漢族混合的厲害,以至於退回大興安嶺的蒙古部落亦由北亞人種變為了遠東人種。受東夷混化影響的黑龍江通古斯也由北亞人種變為了遠東人種。藏緬族群由於與百越混化的厲害,血統和語言上與百越亦有很多近似之處。北方官話區、秦晉方言區的漢族有更多的阿爾泰血統,語言上亦有其痕迹,不過話說回來,阿爾泰民族受漢族文化和血統上的影響遠較漢族受其影響為甚。 從地理環境看,漢人處於半封閉的大陸性地域之中:一面臨海,三面是險阻叢生的陸路交通,由此造成了漢人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是在這個條件下形成的。人們不求對外的開拓發展,而只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諧生活方式,以及講究個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從社會性質看,古代漢人社會是宗法制的農業社會,以家庭為單位,逐步向外輻射,形成家族、宗族為紐帶的社會網路。這個網路是以親情編織起來的,道德倫理就成為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首先必須遵守的,也是自覺遵守的,高於一切的標準,從而形成漢人注重血緣關係的社會心理。正是由於這種半封閉的大陸性地域、農業經濟格局、宗法與專制的社會組織結構相互影響和制約,構成了漢族社會獨特的、穩定的生存系統,與此相適應,華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顯示了鮮明的倫理型特色。華夏文化是一種具有強烈的重德求善的倫理價值取向的文化,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倫理型類型的文化。
推薦閱讀:
※宋遼金元時期-新道派的出現與老道派的演變
※敦煌漢簡記錄書法演變 敦煌遺書留6萬多卷墨跡
※漢字演變500例 (三)
※《宋代<詩經>學的繼承與演變》出版
※後天八卦是從先天八卦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