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婚姻——學佛家庭幸福安樂的金鑰匙
對凡夫而言,飲食、性(男女欲)、睡眠、保衛自己是四種很強烈的慾望。每一種對人類的生活與行為,都有極深的衝擊與影響。在當今這個時代,飲食等已不成問題。婚姻與性的處理是否得當,對學佛者而言,可謂至關重要。根據經驗及觀察,可以發現許多學佛者,都程度不同的存在性執著與性壓抑的問題。只不過大部分人,尚未意識到罷了。
學習行菩薩道的人,對於婚姻與性,總是諱莫如深。蔣措堪布曾經就這個問題說過:「一個僧人和一個俗人,可以有很好的婚姻。但如果是兩個僧人,那麼婚姻很少有和諧的。當然,我所說的僧人,並不是指出家人,就是修行很好的居士。」
蔣措堪布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上海有一對非常和睦的夫妻,妻賢夫孝,家庭很和睦。但後來由於兩個人的事業都開始走入正軌,倆人都變得非常忙,所以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一段時間兩個人的婚姻出現了危機。一個偶然的機緣,女人成為了一個佛教徒。在女人的帶動下,男人也開始信佛。兩個人的關係開始好轉起來。在一次女人帶著男人去藏地寺廟求佛時,男人忽然被佛教打動,也皈依了佛門。男人變得比女人更加虔誠。回到上海後,男人思前想後,決定回到寺廟裡去度過餘生。女人聽了,非常贊同。倆人迅速辦理了離婚手續。從此男人住進了寺廟,而女人則無怨無悔地為男人提供生活來源。這就是說:一個僧人和一個俗人的婚姻應該是有保證的,而如果兩個人都是僧人,雖然有了共同語言,但生活畢竟是生活,所以不可能生活在一起。
婚姻與佛教的關係,是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但只要認真對待婚姻和信仰,也不是不能調和的矛盾。
通常說來,感官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的快樂。毫無疑問,對這些遷流不定的物質快感的期待、滿足和回憶,確實會給人帶來一種短暫的快樂,但是它們都是迷幻不實的假象。根據佛陀的教誡,超越物質享受,超越生死系縛更為快樂。
古德云:「一燈能破千年暗。」只要我們覺悟到生死輪迴的根本源自「我見」,「欲愛結」就會被逐漸解開,系縛我們的無明、貪愛的力量就會失去作用,超越生死,解脫自在便能得到。
但要從愛欲執著中超越出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僅一般人執著於婚姻家庭,就是一些已經學佛的居士,面對家庭婚姻的變故,思想上往往也是多年不能適應。
有這麼一段佛語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
人:聖明的佛,我是一個已婚之人,我現在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佛:你能確信你現在愛上的這個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後一個女人嗎?
人:是的。
佛:你離婚,然後娶她。
人:可是我現在的愛人溫柔、善良、賢惠,我這樣做是否有一點殘忍,有一點不道德。
佛:在婚姻中沒有愛才是殘忍和不道德的,你現在愛上了別人已不愛她了,你這樣做是正確的。
人:可是我愛人很愛我,真的很愛我。
佛: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與她離婚後另娶別人,她應該是痛苦的,又怎麼會是幸福的呢?
佛:你錯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愛的一個具體,當你這個具體不存在的時候,她的真愛就會延續到另一個具體,因為她在婚姻中的真愛沒有失去過,所以她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人。
人:她說過今生只愛我一個,她不會愛上別人的。
佛:這樣的話你也說過嗎?
人:我…………
佛:你現在看你面前的三根蠟燭,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一樣亮。
佛:這三根蠟燭就好比三個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現在所愛的那個女人。芸芸眾生,女人何止千萬,你連這三根蠟燭哪根最亮都不知道,更不能把你現在的愛人找出來,你為什麼又能確定你現在愛的這個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後一個女人呢?
人:我…………
佛:你現在拿一根蠟燭放在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當然是眼前這根最亮了。
佛:你現在把它放回原處,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還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佛:其實你剛拿的那根蠟燭就好比是你現在愛的那個最後的女人,當你感覺你愛她時,你用心去看就會覺得它最亮;當你把它放回原處,你卻找不到最亮的一點感覺,你這種所謂的最後的唯一的愛只是鏡花水月,到頭來終究還是一場空。
人:哦,我懂了,我現在真的知道我愛的是誰了,她就是我現在的愛人啊。
佛:阿彌陀佛…………
佛教的幾種婚姻觀
佛教的婚姻觀,簡明的說就是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 婚姻是業力、因果的產物;
● 婚姻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無自性和唯識的;
● 婚姻源自愛欲心;
● 凡夫皆執著於婚姻家庭;
● 愛欲源自「我見」,其過患是無休止的論混。
1、 婚姻是業力、因果的產物
依佛法的觀點,對婚姻的基本看法則是——婚姻是由於人們內在的愛欲需求,累世的會聚因緣,以及業力的牽引,導致今生男女兩人遇合,組成家庭,乃至生兒育女。
這中間,有其必然的因果關聯。一對美滿的家庭如此,一段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婚姻的美滿與痛苦,來自各人前世與今生的行為和造作,非是上天的安排,也非他人強加。故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過去、現在、將來的行為負責。
同時,佛教也教導人們要遵從所在國家的法律、道德,保持和維護家庭的穩定和幸福,從這個觀點出發,也可以說佛教是反對離婚的。
首先得說:婚姻並不是一種業力。業,即行為造作之義,它包括了思想、語言和行為的方方面面。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壞的行為叫做惡業;業力:善惡之業有生起苦樂果之力用,稱為業力。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苦果的力量。佛經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斯里蘭卡那蘭陀長老在《覺悟之路》中指出:「在這個世界上,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其本人應得的。…………我們對自己的幸福快樂和痛苦憂惱負責,自己創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獄,自己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又如在生活中,當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做一個好孩子,你將得到快樂,我們就會喜歡你。但是,如果你不聽話,你將得不到快樂,我們也不會喜歡你了。」這時,她教育孩子的也正是業得思想。
我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就是業力因果最通俗的說法。
婚姻是業力、因果的產物,它固然是今生的努力所為,但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如有的人一輩子小心謹慎,為人厚道,婚姻卻屢遭挫折;有的人雖然未經努力,而幸福婚姻卻如影隨形,得來全然不費功夫。這種看似不合理的差異,除了三世因果說,確實很難解釋得清楚。
婚姻的偶然中也有其必然性。
2、 婚姻的本質
婚姻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無自性和唯識的。婚姻建立在愛欲的基礎上,是諸因果和合的產物,愛欲是內因,其它的條件是外緣。它的本質,是「緣起性空」,虛幻不實的。即:事相上是有的,本體(自性)上則是「空」的。
一般人聽見「空」,便以為一無所有,空空如也的意思。其實,空是無自性義:即萬事萬物皆是發展、變化的,有條件的;非永恆不變、無條件的存在。不僅愛情、婚姻是有條件的,世間萬事萬物均是因緣和合而成的。雖然沒有永恆不變的愛情和婚姻,但是有條件的、因緣和合的婚姻,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所謂:有因有緣則諸法(事相)生,無因無緣則諸法(事相)滅。固定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希望完美、希望永恆的觀念,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執著慾望,這——就是痛苦的根源。大概很少有人說得明白。在愛情中的人們很容易痴迷,相信「愛你一萬年」的諾言。如《大話西遊》中的那句對白:「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句話,讓許多青年男女感動得如痴如醉。
但是科學與實踐證明,這是不可能的,愛情、婚姻不過是諸因緣——包括生理化學(激素)的作用結果。愛情與婚姻,並非如詩歌唱頌的那般純潔、高尚、永恆。人們發現:現實中長久的婚姻,往往平淡無奇,而那些震撼人心、離奇凄美的愛情,則如夜空中的流星——閃亮耀眼卻又短暫,令人掬捧出無數眼淚!
3、 婚姻源自愛欲心
「一切眾生皆以愛欲而正性命」,愛欲是三界眾生輪迴的根本。如《圓覺經》云:「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也就是說有愛欲之心,就會輪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脫。
佛教把有意識的生命稱為「有情」,如人、狗、鬼、神等皆是,佛教認為其組成要素:除地、水、火、風、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識」,即有知覺與認知的功用。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父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若無外識應來報,便不成胎…………」這段話說明受胎,除了父母外,還要有外識(神識)前來參與才可。
「神識」即現代人所說的靈魂,「神識」之所以來投胎,驅使它的力量就是愛欲心。對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兩件事,就是「飲食男女」。飲食是維持肉體生命的存在所必須,而男女欲愛則是維持人類種族延續的必要活動。
古人說:「飽暖思淫慾」,在飲食、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男女慾望的滿足,往往上升為第一需要。兩性之間的迷戀,經過多生累世的熏染,於是在人們的意識深處,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性,以至變得痴迷堅固。故佛陀曾指出:眾生對淫慾的執著,甚深甚巨;如果對世上還有一種事物,其迷戀程度若能與它相等的話,那麼,便沒有任何眾生能超越生死,我也無法度眾生了!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由此可見,淫慾的力量何等巨大,這也是眾生始終在六道中的輪迴之因。
《佛說四十二章經》又云:「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佛說八師經》:「淫為不凈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馳,傷命而早夭。受罪頑痴荒,死復墮惡道;吾因畏是故,棄家樂林藪。」
4、 凡夫皆執著於婚姻家庭
希望擁有婚姻和建立家庭,這個希望是與生俱來的。這個欲求潛藏於內心深處,生生世世,根深蒂固,它就是佛法所說的「愛欲」。愛欲,包括了性慾,但它的範圍更廣。愛欲,即貪愛之法。與愛著、愛染、愛執同義。愛,意為貪戀執著於一切事物。欲,又作樂欲,意謂希求、慾望。愛欲主要有財欲、色慾、飲食慾、名欲、睡眠欲等五欲:
(一)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故貪求戀著而不舍。
(二)色慾,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貪染,而起造諸種淫慾之事。故心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
(三)飲食慾,飲食即世間之餚膳眾味。謂人必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
(四)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能顯親榮己,故貪求樂著而不知止息。
(五)睡眠欲,謂人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礎,家庭成員關係的和樂、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個人品質,進而達到凈化社會的目的。
不過,這幾年社會的轉型快速,每個人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時時都那麼緊張快速。佛教對於家庭的觀念,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其實佛教的教化對象就是以出家人和在家人為主的,在家人則一定有家庭,夫婦結合,生養兒女,這就是家庭的基本結構,所以佛教是不可能排斥家庭生活的。而家庭的責任和義務,當然是屬於夫妻雙方面的,但以佛法的角度而言,我們重視的是自己是否盡義務、盡責任,而不是去要求對方,計較誰該盡更大的責任。其實,只要夫婦兩人都能真誠的照顧對方、關懷對方,對方一定也會有所回應的。如果夫妻兩人都是佛教徒,並且都能以佛法相互扶持,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家庭。
此外,夫婦兩人在小孩來臨前,應該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要為即將到來的兒女,準備好最和諧的環境,這是一個佛化家庭的基礎,也是一個重要的開始。許多人共同生活的環境就是社會,因此而有各種的社會形態,其中包羅萬象。家庭是社會中的一個小單元,所謂的佛化家庭,基本上不可能離開這社會所提供的種種環境;我個人認為,佛化家庭於社會的積極意義就在於「以智慧照顧自己,以慈悲關懷家人」這才是一個和諧家庭所必須的。
家庭也是社會的構成要素,如果大家都能使自己的家庭受到完善的照顧,能對自己的家庭盡責,這就算是照顧了社會,對社會盡了最基本得責任。而這也必定會影響到周遭的人,甚至影響整個社會,至於其影響力的大小,則要看各人「智慧」和「慈悲」的程度了。但是,我相信一個佛化家庭,至少能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帶來一些祥和的作用,甚至對於提升個人的品質也有一定的功能。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佛教是不贊成結婚的嗎?當然不是。不過,佛教的確讚歎出家的功德,那也並不等於反對在家人結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會都該出家。其實,唐宋時代,在家的佛教非常興盛,我們可以從敦煌石窟的文字記載、圖畫、或雕刻中,看到許多關於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朝以後,佛教漸漸隱遁山林,與人世間漸漸疏遠,因而造成一般人認為佛教是僅屬於出家人的錯誤觀念。很多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子女親近道場、親近法師,就會很擔心他們出家。事實上並不盡然!很多人就經常親近寺院,卻沒有因此而準備出家。出家不是消極的逃避,僅有極少數人適合出家、出得了家。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礎,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就非常重視家庭生活,重視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如何彼此相待。甚至還有經典講到結婚之後,懷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經》、《玉耶女經》,均對夫妻親子有明確的倫常原則。《長阿含十六經》明文說: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義務。《中阿含一三五經》亦明言:「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並說:「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捐耗。」由此可知,佛教並不是與世隔絕的。大家能從佛教的立場,去認識體會婚姻,這將對我們各人及社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婚姻本身是責任和義務的肯定與承擔。通常一般人在結婚之前,認為自己還沒有結婚,可以什麼都不管,不但沒有想到如何讓父母頤養晚年,甚至還一直接受父母的呵護和照顧;可是,結婚之後因為有了家庭,同時因為孩子的誕生,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辛勞,而產生家庭的責任感。所以結婚和沒結婚是完全不一樣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責任的肯定與開始。
有人說「婚姻是練索」,「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現代年輕人認為,反正結了婚還可以離婚,為什麼一定要結婚,不結婚不是很自由嗎?這是不負責任、過分浪漫而不務實的態度。如果結婚的時候就準備離婚,還結什麼婚!結了婚還要求絕對充分的放肆,還結什麼婚!結婚是一份責任,豈能兒戲?請諸位同修一定要肯定:婚姻是一個嚴肅的課題,是人生絕佳的歷練。
現今社會問題最多的,莫過於金錢及男女色。印度因為天氣炎熱,一般人都很早熟,女孩子十二、三歲就能結婚,甚至更早。氣候炎熱加上居住空間小,所以一般人多半在樹下或門前露天而眠,因此男女之間的性行為比較混亂。釋尊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而規定在家居士一定要守持五戒,其中不邪淫戒更是非守不可。由此可見佛教對婚姻的重視,及夫婦彼此之間要互守信諾、互守貞操等觀念的強調。
站在佛教的立場,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是夫妻共守。因為邪淫不僅是家庭問題,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的和諧,這種罪業是很重的。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逢場作戲沒有關係,假戲真演,終會導致婚姻破裂;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可能感染花柳病、梅毒、艾滋病的病毒,而帶回家傳染給太太,遺禍給後代。就心理層面而言,不論男女,一個人有了外遇,便會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著出現,問題不斷衍生,造成社會的不安,這個責任實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社會責任是不容忽視的。
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人際關係因之擴大而改變。面對人生的新境界,更應秉持慈悲的精神,來對待、照顧另一半的親人,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同時也應該以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公私事務,以理性來迎接兒女的出生,給予適當的教育。這是在婚姻過程中,應該學習負起的責任與義務。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以宗教信仰來促進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宗教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無論居家空間的大小,最好能有一個簡潔的佛堂。也許不要很大,但是一定要莊重潔凈。要有供奉的某位本尊,比如觀世音菩薩的塑像或唐卡等。從此這不僅是你的家,也是你們共同修行的道場。
供奉觀世音菩薩與二種意義,一是學習、模仿菩薩的慈悲精神。如果能像菩薩那樣慈悲,夫妻還會吵架嗎?還會打小孩嗎?還會棄父母於不顧嗎?還會對朋友不忠誠嗎?不會的!第二種的意義是,菩薩的確是有感應,當在有困難、有麻煩時,要以佛菩薩為模範,同時祈求佛菩薩給予力量和信心,讓我們在平順中度過一生。夫妻雙方由於同床異夢、意見不合是正常的。要在觀世音菩薩的保佑下,互相的調和,彼此包容。
有的人結了婚以後,夫妻吵架,總是挑對方的毛病,他錯我對等等!須知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有一方不說話,不計較,這架能吵得起來嗎?六祖大師曾經說過「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我們是修行人,我們要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而不是在他人身上找毛病!有了這種認知,就算對方不改變,家庭也不至於破裂。結婚的儀式很簡單,但在婚後的未來,則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彼此若能以宗教信仰為依歸,有了共同宗教信仰的家庭,一定會美滿、幸福。
凈化人間要從凈化家庭開始,也就是要從建立佛化家庭開始。以佛菩薩的慈悲及智慧,為我們學習的重點。提升自己,凈化家庭,進而影響周遭的親人、朋友,再擴及社會,達成凈化人間、建設人間凈土的目標。
佛教與性
事例一:某廠青年工人劉某,學佛後誓言終生不結婚,對旁人的善言勸告也怒目相向,慢慢地也無人再勸他了。由於我行我素,與眾相處落落寡歡,不久,便落得形單影隻,十年之後,終於成了大齡青年。據說,他現在已開始後悔,有了結婚成家之意,但周圍同事,早已將他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另類,無人願為其當紅娘。
事例二:某市一位學佛女居士,雖有男友,但僅同居而不結婚,雖三十齣頭,心尚來回掙扎在出家與在家之間;終於有一天下定決心,與男友不辭而別,到了一寺廟,要求出家。寺廟上下因平時與之熟悉,皆大歡喜,積極為之準備剃度事宜。但就在即將落髮前一天晚上,男友及家人開車衝進寺廟,連拉帶拽,將其弄回了家。事後有人問她:「為何不想成家?」她倒是很乾脆地回答:「我有婚姻恐懼症!」
已婚的學佛夫妻,對家庭性生活的執著也是誤區之一。
造四川某大型廠礦,幾年前發生過這樣一樁事:一個以中年為主的學佛小組,某天觀看了一位海外法師講經的錄像帶,內容涉及斷淫對修行的好處,並言:如不斷淫修行,則修行不會成功。看完錄像後,這批居士便下定決心,立竿見影,強力實踐。回家後或分房或分床,要快速斷淫證道,接下來的事情不說大概也能猜到:大部分的家庭隨後幾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時成為全廠新聞…………
記得曾看過一篇出家法師寫的文章,題目是《為什麼佛教徒家庭多不和睦》,文章中說:「那些所謂的居士們,真正家庭生活美滿和諧的令人羨慕的幾乎沒有……與佛沾邊兒者,離婚的特別多」。
在婚姻與性的關係方面,性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由於執著某些宗教理念,有的學佛居士很害怕與他(她)的另一半做「那件事」(性生活)時,或多或少都有一種罪惡感。他(她)們害怕做了「那件事」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有些人做「那件事」後的第二天,就不敢進佛堂和寺廟。還有很多人認為做「那件事」會影響修行。有些夫妻,學佛以後就變成「道友」,完全沒有夫妻的樣子。因此,長期積澱下來,身心上便會出現某種壓抑與分裂。
性執著與性壓抑,它不僅對人的身體,而且對心理健康均有較大的影響。許多人的男女慾望,被宗教觀念、道德意識壓抑、扭曲、乃至變形,以至他們自己也未能辨識。最麻煩的是,不少人明明出了偏差,還自以為修行有成呢。
佛教從不要求在家居士禁慾,而是提倡節慾;而節慾的程度與方式,也須根據各人的工作、年齡、體質等的不同,因人而異。
對於在家居士而言,不要求斷男女欲,盲目禁慾,反而會帶來諸多過患:
1、 對未婚者而言,禁慾的觀念往往影響他們交友、擇偶、婚配。
不少學佛青年,在如何對待愛情、婚姻問題上,都或多或少走過彎路。有的學佛後,甚至平添了不少煩惱:如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變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
其實青年時期貪愛、自我實現一類的煩惱,是可以轉化為修道的力量,轉化為弘法利生的熱忱。大乘佛法認為煩惱可以轉化,甚至可作為度眾生的方便。初修者不要怕煩惱多,而是怕不識煩惱,能認識到煩惱多,是修行進步的表現。
只要能自我覺察,便不難對付,無須將煩惱視之如怨敵,而強作壓抑。強行禁慾,則煩惱會愈積愈多,即使能壓抑得住,對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一旦遇到強大外緣時,壓積的煩惱,弄不好便會來個總爆發,如江河之決堤,一潰千里,當事人則可能做出違反法律、道德、戒規之事,其果報往往是墮落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道),學佛者可不慎乎?
2、 禁慾影響家庭和睦,有可能導致一方婚外情。
對凡夫而言,性慾飲食一樣,皆是經常的、必需的。除非修行有成者,方可斷絕性慾,並對飲食亦不再執著,即吃什麼都無所謂,且食量亦少於常人,而身心均健康正常。
而性慾是凡夫執著為樂的本能,處理不善,便會引起各種與性有關的罪過:如嫉妒、貪婪、淫亂、污穢、邪情,苦毒、放縱肉體情慾等等。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發現中青年家庭,特別是家中只有一方學佛的,往往容易出現這樣的變故:妻子或丈夫由於冷淡了對方,因而發生丈夫婚外遇或妻子紅杏出牆之事。由於學佛大都為女性,故丈夫發生婚外情的比例數倍於妻子。還有的丈夫,由於被冷落,轉而尋找其它刺激或寄託,甚或染上不良習氣,如嗜好賭博、酗酒、色情光碟、迷戀網吧、沉溺於電腦遊戲等,有的還會出現精神急躁,家庭暴力、夜不歸宿等問題。
一些自我中心較重的女居士(佛門內此類女性並非個別),缺乏必要的慈悲心、忍耐心、利他心,凡事從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以「佛法的名義」來安排一切,因此,往往有不顧念丈夫、家人的行為,在家庭生活上也是如此。
事例一:A(青年女居士),其丈夫在外地工作,每周末才回家,她不僅不花時間陪伴,反而入夜後,翻開經書念上一、二小時,問她為何不陪陪丈夫,她回答是:「都老夫老妻了,何必那麼多講究!」其實她的「老夫」才不過三十齣頭。幸好她丈夫也是居士,嘴上也沒有公開抱怨,但心裡卻十分不快。
事例二:B(中年女居士)學佛很認真,一次到藏地參加佛教大法會,走時僅給家裡輕描淡寫的說一句:我要去某市寺廟一趟,因里程不過幾十公里,其丈夫也沒在意,但實際B居士一下子就跑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藏地某寺,且一呆就是二、三月,到後半個月才給家裡打電話說明身處何地。據知情人言,B居士常借學佛名義外出,以避夫妻生活。
事例三:C(中年女居士)學佛後,男女欲情淡薄,但其夫尚未學佛,對此甚不滿。後來乾脆在外面找了女朋友,並且常將色情光碟帶回家播放。C居士提出離婚,其夫堅決反對,家庭氣氛常常隱晦不快,小孩夾在其中,學習大受影響,雖經善心人士調解,但未改善,C居士如此多年,精神倍受折磨,身心俱損。
還有的居士出現此類矛盾,不僅不反省調整自己的行為,反而越走越遠,自己給自己打氣:弄不好就算了!獨身正好修行,大不了就去出家!但從實際看,這類居士很難出家;即使出家,個別的雖已出家,但人際關係依然糟糕。因為大凡我執重的人,都與佛教的慈悲、無我精神,相去甚遠,她(他)們不僅常給別人帶來問題,也給自己不斷製造精神困境。
因此,學佛者應注意,如果在中青年階段就要強迫禁慾、斷欲,其後果很可能是嚴重的。所以,每一個在家男女,如果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要誠心、誠意、理性的面對這個問題,不要執著、壓抑、更不要逃避。
佛教婚姻中的責任
首先,佛教承認婚姻和性是正當的。在婚姻家庭中,執著感情的永恆,往往成為痛苦的根源,譬如印度秦姬陵的故事。
曾有人說,無論是國際政要還是普通遊客,但凡來印度,哪怕日程再忙,都要擠出時間,去瞻仰一下位於新德里以南200公里處的秦姬陵。的確,在世人眼中,秦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這座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宏偉陵墓,正如萬里長城一樣,濃縮著一個偉大民族和文明古國數千年的燦爛文化。
建造秦姬陵的故事在印度家喻戶曉。但建造秦姬陵的動機並非出於高尚無私,而純粹是個人情愛的執著。秦姬陵——是印度莫卧兒王朝帝王沙賈漢,為愛妃秦吉?馬哈爾與1631年至1648年而建造的。
當年印度國王沙賈漢聽到他36歲的愛妃,在分娩第十四個孩子時難產去世的消息後,竟因悲傷一夜之間白了頭,為此他穿了兩年喪服。為紀念秦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王,傾舉國之力,耗費無數錢財,大約有2萬名工匠參與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這座晶瑩剔透的秦姬陵。
國王本想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誰知秦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就弒兄、殺弟篡位,他也被囚禁在離秦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伺候整整8年的時間,國王沙賈漢每天只能透過小窗,凄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秦姬陵的倒影,直至病死。
儘管300多年來秦姬陵的兩側,一直威嚴矗立著兩座暗紅色清真寺為它保駕,但秦姬陵還是孤獨、寂寞的,就像形單影隻的絕代佳人,在潺潺的朱木河邊痴痴企盼著愛侶歸來。亡者有靈,不知對每天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熙熙攘攘的遊客作何感想?
其次,釋迦牟尼佛明確表示禁慾不是實現涅槃的唯一途徑。釋迦牟尼佛在創立佛教的初期,曾經對縱慾和禁慾的修行方式都進行過實踐,但最終釋迦牟尼佛認為:縱慾和禁慾都不能實現涅槃,應該採取「中道」。
總的來說,從佛教的基本教義看,佛教對婚姻和性是不採取敵視態度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佛教歷史已有兩千多年,修行的學派也很多,因而月有了不同的修行方法,這裡面當然也包括了禁慾和縱慾的修行方法,但應該明確地說,這不是主流的修行方式。
如果修行人遵從佛法基本教義,哪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與修行,都會得到現實的幸福與安樂。大乘菩薩不舍眾生,與一切眾生永遠互為眷屬,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也是離不開愛情的。大乘佛法不離開世間法,而世間法是離不開家庭的,而家庭卻離不開愛情。試想,如果離開了家庭和愛情,我們普度眾生的宗旨從哪裡去落實。佛經說:「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真正的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奉獻,在愛對方的時候,拋棄了自己的一切,在互相之間體貼、愛護和關懷中,既使自己的靈魂得到了凈化,也使對方的靈魂得到凈化。這本身就是一種讓眾生歡喜的最好方式。
佛教強調大慈大悲,這種慈悲的精神本身就包含了愛,是有以佛教慈悲的精神才能體現真正的愛情。因為慈悲的精神可以突破那種佔有的愛、自私的愛、個人的愛,並由此升華為一種對所有眾生的愛。在一個人無量無邊恆河沙劫的輪迴中,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因緣關係,其中也有著很深很深緣分的情愛對象。大乘菩薩為了度一個人,必須先愛一個人,可以多生多世與他(她)結為夫妻。因為他本身就是眾生的一份子,他得度了,無數眾生也能得度。大家知道,《楞嚴經》中一開頭就講了阿難與摩登伽女的恩愛因緣,如果阿難與摩登伽女沒有這五百世的恩愛因緣,摩登伽女又怎麼會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呢?
宇宙本來就是一個陰陽辯證的統一體,有此必有彼有你必有我,涅槃即使對立和分別得完全破除,陰與陽的和諧統一,所以密宗的最高修法就是雙修雙運。我這裡當然不是提倡這種修法,因為它有很深的內含和方法,如果沒有達到符合的前提和證量所謂的雙運也就成為了輪迴錯亂的因緣了。我這裡是說通過愛情一樣可以走向涅槃的彼岸。愛情本身沒有罪惡可言, 障礙涅槃的是它的分別心。當你愛對方的時候,拋棄了自己的一切,你可以為對方犧牲個人的一切,這種分別心不就是已經在破除之中了嗎?所以,菩薩在情愛中一樣實現涅槃。而且這種轉化的力量非常強大!正如永嘉大師所言:「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婚姻是菩薩利生的場所
不少人的過失是由於對教法、次第不清,對自己所處的修學位置不明,故下手往往是盲目的,出現的偏向是:「在家人好修出家法」;由於大多數人屬無師指導(或有師但未能因人指點),未全面了解佛法,故往往是想當然地蠻幹,先入為主,看到什麼就照貓畫虎;更多的人的癥結——其實是慾望的問題無法平衡,故在理想與現實、信仰與慾望、在家與出家中來回徘徊、掙扎,充滿苦惱與不安。
總的看來,學佛人的婚姻誤區大體為兩種:
一是禁慾的趨向,特別是部分中前年家庭,沒有處理好婚姻與性等的問題。
二是忽視戒律、我行我素的趨勢。
從實際情況看,趨向禁慾的大大多於後者。
但對於一些學佛之人來說:從大悲的立場來看婚姻,婚姻的場所即是菩薩利生的場所。佛法的最深處雖在涅槃,但體現涅槃的佛弟子,其人格最大的特徵,卻在大悲。「大」是體現諸法寂滅性——涅槃,故可稱為大;悲則是慈悲的簡稱。故「大悲」其實是指沒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慈悲心。
佛教是大慈大悲的宗教,慈即給眾生以樂,悲即拔眾生以苦。《涅槃經》卷十四云:「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中略)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
佛以眾生樂為樂,以眾生之苦為苦,慈愛眾生,永無疲憊。正因為如此,所以菩薩永遠與眾生為眷屬。菩薩眷屬,也就是跟人苦樂滲透到無私的愛情之中,以對方之樂為樂,以對方之苦為苦,當兩個人的苦樂已經融為一體的時候,正是菩薩的最高境界。所以,在佛教裡面,真正的愛情也是同樣值得歌頌的。很多修行有成的者同樣會感動,會流淚。如果認為一產生感情就是凡夫俗子,那麼在世界上還有菩薩嗎?諸佛菩薩皆因大悲所系縛而不得自在!
佛解婚姻
《善生經》里佛講述了夫妻關係的問題。夫婦之間該如何相處。介紹給大家:夫之敬妻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夫以此五事敬待於妻。
丈夫對待妻子、尊敬妻子有五件事情。第一就是以禮相待。尊重妻子,作為丈夫是不可以不尊重妻子的,至於打罵之類的問題就更不應該了。
其次是威嚴不媟。這個威嚴並不是要整天板著臉,一絲不笑。威嚴是要有大丈夫的樣子。媟,是輕薄、不莊重。就是不要猥褻。男子漢要有男子漢的氣度。
第三呢,是衣食隨時。就是要供養家庭用度,隨時衣物飲食都是丈夫的責任。掙錢養家哦。
第四,是莊嚴以時。這個莊嚴可不是莊重的意思,是指裝飾,打扮。要負責妻子的裝飾、首飾。凡是結婚後不給妻子買首飾衣物的要痛心懺悔,痛改前非,直奔商場。平時該送花的送花,該給巧克力的給巧克力。
第五,是託付家事。家裡的事情嘛,讓妻子做主。由她打理,我們只負責國家大事就可以了。
妻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云何為五?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妻子也有五件事情對待丈夫。這可是非常有智慧的家庭哲學哦。
先起、後坐。這是個禮節啊,而且還挺古老。現在都是女士優先了嘛。其實在家裡自己怎麼過無所謂。在外面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現在不講究女性該先起後坐,但這個問題還是如此。在外人前一定要尊重丈夫,男子漢們都比較好面子的。這個就不多說了。
和言,言語在女孩子來說特別要避免刻薄、尖酸,如果女人和顏悅色,說出來的話要比音調高八倍更有效。糖衣炮彈成功率比較高。很多婚姻問題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如果你想婚姻幸福,那麼家庭當中如果做到和言,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敬順,一說這個恐怕很多女同胞要不高興了。為什麼樣敬順它,而他不敬順我?其實敬順不是說你什麼都順從。是指你要尊重丈夫的想法和意願。有關於家庭的問題你的想法不是不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要尊重對方的想法、習慣。不要試圖改變他什麼、塑造他什麼。如果你真的敬順、尊重,大丈夫們倒是一般很容易被同化掉。
先意承旨,是什麼?是指不等到他開口就能知道他想什麼、要做什麼。幫他做好。這個要求很高啊,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結婚多年的老夫妻很多都可以如此的,對方還沒開口,就知道他要什麼。更何況男人的想法並不難琢磨。如果你能做到這種境界。不要說擔心什麼第三者、婚外情。你就是趕他出去,他都賴著不走地。
結束語
如是則彼方安穩,無有憂畏。假如這些都做到了,那麼對方則會安心,我們也不會擔心什麼了。
要想擁有健康祥和的家庭,必須要學會寬容、仁愛、博愛。
孔子云:「仁者愛人。」佛法也說:眾生是平等的,眾生是一體的。愛人即愛己,不可傷人利己。一個有能力愛你的人,會體諒你的心情,給予、幫助、鼓勵,而不是支配。此外,他還有另一個特性,即普遍地愛一切人、事、地、物。
相對於這種普遍性的愛,則是佔有的愛,愛某個人就愛得要命,可是卻只愛這個人。對身旁的人、事、地、物冷漠,無法生起關懷的感情。佔有的愛不僅是自私的,而且極易傷害他人。如某大城市的一位母親,對自己兒子的愛,非常執著,一舉一動都必須在她的控制之下,不得越雷池一步,令十六歲的兒子,整天如處地獄,苦不堪言,最後竟不辭而別,逃離家庭。從此,渺無音訊,令母親痛不欲生,以淚洗面,整天失魂落魄,如祥林嫂般無目的地遊走街頭,企盼能與兒子相逢,……八年過去了,終於有一天,早已成年的兒子返家了,母子抱頭痛哭,長期的煎熬,使兩人都成熟了許多,使這出真實的故事,慶幸沒有以悲劇結束。
自私的愛,不是成熟的愛,不是奉獻給予的愛。一個有能力愛人的人,必然平常的個性是能夠欣賞真、善、美,能夠對他人關懷的人。同時也因為他對人、地、事、物經常存有愛心,所以他才有能力,並且知道怎麼去愛一個人。
現代人如果希望有一個幸福的婚姻,要選有自制能力不會亂髮脾氣,並且能夠體諒別人、肯定自己的人當對象才好。這裡的肯定是說,他的價值是自己給予肯定,不需要別人稱讚他之後,他才對自己肯定,即使別人不需要他,他仍然對自己充滿信心。找這樣的人做終身伴侶,會有比較幸福的婚姻。
夫妻之間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最起碼兩個人之中,要有一個人的人格比較成熟。因為只有一個人格成熟的丈夫(妻子),才有辦法帶動他的妻子(丈夫)慢慢成熟。也只有一個人格成熟的丈夫,才知道怎麼去愛護他的妻子,慢慢提升他妻子的真、善、美。人生的真善美,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學習與磨練,才能逐漸成熟、圓滿。
因此,我們要給對方時間,並以愛心、耐心慢慢引導他。而如果你是已經擁有一個成熟丈夫的妻子,非常值得向你恭喜,因為你才真是有福氣的人。尤其夫妻倘能在紛亂不安的社會裡,彼此給予對方溫暖和安慰,閑暇之餘,一起探索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共同品味各種不同的眾生相,並肩齊步朝向真善美的境界邁去,則更是菩提眷屬、神仙家庭!
推薦閱讀:
※有多少父母為了孩子而假裝相愛……那真的比離婚好?
※生了孩子後的婆媳關係應該怎麼處?已經影響到家庭了
※論文大燜鍋:NBER 研究綜述:家庭環境對青少年人力資本塑造的影響
※李小璐徹底回歸家庭,賈乃亮反擊PGone,娛樂圈再也看不見你了!
※錢買不到愛情,但能買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