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強城市化講話

 推進新型城市化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我省加快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推進富民強省的客觀需要。

  一、準確把握趨勢。一要把握新型城市化與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協調推進的發展趨勢。現代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是工業化興起和發展的結果,世界已進入城市化引領工業化的發展階段,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已從工業化轉向城市化,資金、資源主要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新型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促進、共同推進,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自主創新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現代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是知識創新、教育發展、文化傳播、科技進步、成果轉化的重要空間載體。我們推進新型城市化,必須把握新型城市化與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內在聯繫,才能實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良性互動。二要把握新型城市化已成為加快發展巨大引擎的趨勢。經濟發展水平高、綜合經濟實力強、居民生活水平高的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十五」期間,全省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拉動生產總值增長0.6個百分點、消費增長1.3個百分點,帶動農民轉移就業18萬人,使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良好的醫療、便捷的交通、發達的信息服務和宜居的生活環境。三要把握新型城市化區別於西方和拉美模式、走「兩型社會」建設道路的趨勢。西方國家特別是拉美城市化,相繼出現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用地和用水緊張、住宅緊缺以及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我們必須借鑒國內外城市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抓住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大機遇,以城市「兩型社會」建設,帶動全省「兩型社會」建設,真正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城市發展路子。

  二、科學制定規劃。一要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創新規劃理念。新型城市化首先要「新」在城市規劃理念。國內外經驗表明,城市發展必須以科學規劃為先導,國內外著名城市都是以科學規劃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我們要準確把握城市化演進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善於借鑒國內外城市規劃理念和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規劃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實現由擴張型規劃向集約型規劃、功能型規劃向效益型規劃、需求型規劃向人文生態型規劃轉變。二要立足推動新型城市化建設,完善城市發展規劃。圍繞「五個統籌」,立足「一化三基」,著眼「兩型社會」,抓緊全省城鎮體系規劃、「3+5」城市群區域規劃、中心城鎮總體規劃、縣市域總體規劃以及相應的分區規劃的修編、完善和提升,加快編製和完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各專業系統規劃,加強城鄉總體規劃與城市群規劃、中心城鎮規劃和縣市域規劃銜接,城市規劃與專項規劃之間的銜接,增強規劃整體性、協調性和關聯性。三要建立新型城市化指標體系,增強規劃操作性。按照科學性、全面性、可考核、促發展的原則,重點從產業結構優化、增長方式轉變、循環經濟發展、區域經濟合作以及經濟外向度等方面,突出城市又好又快發展;從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等方面,突出考核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建立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的指標,突出促進城市「兩型社會」建設;從城市人口結構、城鄉居民收入、社會保障水平、人均住房、健康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突出促進城市的和諧社會建設。

  三、堅持基礎先行。一要加快城際交通網路建設。著眼發展大交通、建設大網路,儘快形成貫穿中心城市之間的「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路,加快武廣客運專線、湘桂複線等鐵路建設,啟動長沙地鐵和長株潭城際輕軌建設,加緊黃花機場、張家界機場擴建,加快長沙霞凝港、岳陽城陵磯港建設,形成公路、鐵路、水運、航空配套發展,干支銜接,暢通便捷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集中力量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公交專用車道、公共停車場建設,完善以公共汽車為主、計程車為輔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二要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堅持把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抓好城市備用水源和水質監測,有條件的大中城市要開闢第二水源。加快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建設。三要加大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城市商業服務網點和社區服務,拓寬公共服務領域,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推進群藝館、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體育場等「四館一場」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四、堅持產業支撐。一要科學確定城市產業發展方向。充分考慮城市獨特的資源稟賦、地理環境、文化底蘊,結合自身在區域城市產業體系中的地位和分工合作關係,科學明確城市產業定位,大力培育具有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產業。二要切實優化城市產業結構。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抓好產業整合和產業集群發展。以「兩型社會」建設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金融、現代物流和科技、信息等生產性的現代服務業。以城市為主要載體,加快承接國外及沿海產業轉移,合理布局勞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三要努力提升城市產業園區。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原則,完善城市功能分區,合理配置工業用地,以園拓業、以業興城,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對外開放的新窗口、產業升級的新高地、城鎮發展的新組團。

  五、堅持改革開放。一要深化城市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發展電子政務,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增強城市日常管理和應急管理能力。深化城市投融資體制改革,形成政府引導、市場為主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積極開展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推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環境資源化、資源有償化的有效機制。深化財稅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城鄉統籌建設財政預算比例,加大財政對城市公用設施建設投入。二要擴大城市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方式,放開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投資領域,除國家有明確限制的外,其他領域全部對外開放。強化服務意識,為投資者提供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三要增強城市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開展原始創新,重點加強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整合、優化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形成開放共享機制,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

  六、堅持保護環境。一要突出抓好節能減排。積極構建城市節能產業體系,嚴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提高污水、垃圾、廢氣的處理能力;加快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處理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大力實施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狠抓責任制落實,確保湘江水質保持在Ⅱ類。二要加強環境綜合整治。綜合整治城市市容環境,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構築統一、高效的信息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數字化、網路化水平。廣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區和文明行業創建活動。三要建設優美的宜居城市。重點加強城市過境水系、周邊濕地生態系統、綠地生態系統、城鎮周邊綠環建設,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積極開展中國人居環境獎和園林城市創建活動。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延續城市文脈,豐富城市內涵,使城市成為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適宜人居的地方。

  七、堅持改善民生。一要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滿足城市居民勞動就業、義務教育、醫療保險等公共服務的需要,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城鎮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二要加快城市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把加快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作為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重中之重,力爭三年內使全省28.06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三要切實保障進城農民利益。積極有序地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大力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就業能力。努力降低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門檻,幫助進城農民解決好子女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問題。

  八、堅持統籌協調。一要加強城鄉統籌。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施村莊整治、垃圾集中處理、污水處理、區域供水、沿線景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完善提升農村基礎設施,積極構建農村服務體系,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二要健全組織領導。要層層抓落實,不僅要重視宏觀指導,而且要實地研究解決重大問題。要注重培養、選拔、引進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各級領導幹部要全面學習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依法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提高依法建設、依法管理城市的水平。三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強化大局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形成上下聯動、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各地之間要加強協調,打破行政壁壘,對一些重大公益性項目,要積極探索跨區域共建共享,避免重複浪費,惡性競爭。四要強化考核監督。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把新型城市化工作績效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分解新型城市化統計指標考核體系,嚴格考核,獎懲兌現。加強法律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建立城市建設管理重大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

  九、依靠政策保障。一要改進戶籍管理制度。積極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人口登記管理制度,重點深化與戶籍制度相關的配套改革,推動農民實現身份、心理、社會認知和生活環境轉變。二要建立公平就業政策。繼續實行以自主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優化就業環境,加強就業指導,強化就業培訓,加大對臨時進城務工人員、失地農民的保障力度。加大執法力度,保障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勞動時間、法定假日和安全保護等方面的合法權益。三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為主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試點農民工養老、工傷、失業和醫療保險制度,推動城市教育、住房、醫療等資源向農民工開放,降低農民進城成本,促進農民由就業型向居住型轉變。四要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探索建立統一的土地利用調控體系,推動土地集約利用,實現城市土地規模經營。探索建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流轉的機制,完善鼓勵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流轉承包地的土地徵用補償制度。完善土地出讓的招拍掛制度,大力盤活城市存量土地和閑置土地,強化對土地投資強度和投入產出率等指標的考核。


推薦閱讀:

如何有效地記住城市地圖?
城·湛略|迷城03:走失的「小香港」
嚇一跳!在這些城市買房攢首付需10年
美國哪些城市比較適合留學生融入當地生活?
珠海,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TAG:城市 | 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