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佛法與當代社會

索達吉堪布,喇榮五明佛學院大堪布、中國研究所長論壇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研究所長論壇首席佛學專家

本文為索達吉堪布2013 年 11 月 7 日在首都經貿大學演講的內容,主題為「佛法與當代社會」,本文也是他在大學系列演講「回歸心靈的故鄉」的一部分。

智慧藏在這裡

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廣開八萬四千法門,流傳到現在,形成了南傳、北傳、藏傳三大佛教體系。南傳佛教主要分布在緬甸、斯里蘭卡、泰國。北傳佛教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相當興盛。藏傳佛教初由印度傳入藏地,如今又傳到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兩千五百多年以來, 佛教的傳播範圍非常廣泛。

不僅如此,佛教的智慧體系也相當博大,其內容都保存在《大藏經》里。比如在藏傳佛教中,釋迦牟尼佛宣說的經典有一百多本,每一本都特別厚,完整地保存在寺院中,而且很多老師一直在研究並傳承著這些智慧。在藏地,寺院相當於是大大小小的學校,主要作用就是研究佛經。當然,不僅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也同樣以其不同傳承,傳遞著佛法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藏傳佛教中有翻譯自印度的大量論著, 比漢傳佛教要多很多。以前我大概對比過,發現漢傳佛教的 《大藏經》里,除了佛陀的語言和印度大德的開示,還有很多漢地大德的著作。而藏傳佛教的《大藏經》分《甘珠爾》 《丹珠爾》兩部分,其中《甘珠爾》全是佛的語言,《丹珠爾》 大部分是龍猛、陳那、法稱等印度大德的著作,共兩百多函; 藏地大德的著作,大多並沒有收入《丹珠爾》中。這些藏經的雕刻版,在德格印經院保存得非常完好,「文革」期間也沒有受到損害。

我本人從小就信仰佛教,大概 23歲時出家,接近三十年里一直在佛學院學習。早年在學校讀書時,我對心理學、 辯證法、數理化等很有興趣,但好多問題一直找不到答案, 直到後來學了佛法,把現代知識與佛經進行對比後,才深深感到佛經的確不可思議。

以前,魯迅先生曾用非常敬仰的心情,高度讚歎佛經, 說它高深莫測。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所以不管到哪裡,都想勸大家多看一下佛經。

蕅益大師有一部《閱藏知津》,專門記錄了每一部佛經的概要。南懷瑾先生在峨眉山的時候,也曾用三年時間閱藏。 在藏地,有許多大德不僅修證境界高,精通天文、地理、歷算等世間學問,更是一生潛心研究《大藏經》。比如一百多年前,藏地有位大德叫貢智·雲丹嘉措,他總結各經論的要義和聞思修方法,並將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等藏地各派所有傳承的教言、修行竅訣、歷史、天文、地理、醫學、文學等 全部彙集起來,編輯成書。此書分為五大部,共九十餘冊, 被稱為《五寶藏》。如今在許多藏傳文化典籍中,都收存了這部巨著。

這種對教言和文化的收集與保護,在藏地實際上非常普遍。前段時間,美國哈佛大學有一位老先生離開了世間。他生前用五十年時間,在藏地各個地方收集經論以及各個時代高僧大德們的教言,並用數字化的方式保存在硬碟里,我看了之後非常驚訝。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也許有人認為,佛教是一種古老陳舊的文化,早已過時, 跟不上現代的科學文明。其實這種說法需要觀察,為什麼呢?因為現代科學在心靈研究上還一片空白。而調整心靈對每個人都必不可少,比如,我們在生活中有貪心、嗔心、痴心等煩惱需要解決,有大悲心、出離心、信心、智慧等善心需要養護,那如何對治負能量、提升正能量,這方面佛教就有很殊勝的方法。

如今歐美很多大學,都設有佛教的研究機構和禪修中心。 尤其是禪修,對人體調整、潛能開發有非常大的作用。要知道,我們在生活中所發揮的能力,還不到潛能的百分之十, 即使是頂尖級科學人士,其智慧也沒有被完全開發。而這種智慧,佛教認為,就藏在我們的如來藏中,人人都擁有,如果因緣具足,完全可以被挖掘出來。到那時,你不單單可以懂英語,懂阿拉伯語,還可以慈悲對待一切生命,擁有很多 超勝能力。這方面依靠現代科學很難達到,好的方式就是通過佛教的禪修,來認識心性、認識自我。

不變的真相——四法印

佛教的根本教義是「四法印」,有人說,這些理念是佛教和非佛教的大區別。即使你沒有聽過「四法印」,用現代理念來觀察,這些道理也不得不承認。

四法印,就是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一、諸行無常

我們很多人沒有太多無常觀,用一輩子的時間籌劃著買房子、做事業……其實人生不過幾十年,長也不過一百多歲, 我們總以為自己還要活很長時間,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些終將失去,這是相當遺憾的。萬法每個瞬間都在變化,春夏秋冬 在變化,整個宇宙在變化,我們的內心、家庭、父母、感情、 生活等也都在變化,可我們卻視而不見。

其實,了解無常,並不會讓人消極,反而會讓人變得堅 強。我經常對一些人講,即使你不學佛,也要懂得無常,若能如此,以後無論工作、名聲、地位還是財富上發生變故, 都會有一定的準備。喬布斯生前把每一天都當作後一天過, 死亡來臨的時候,他有很強大的心力去面對。在座的人也應 該這樣觀察:我的壽命還剩多少時間?

我們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學不學佛、有什麼樣的價值觀,都有一個共同點——遲早要面對無常。由於對無常沒有 一些認知,當變故來臨時,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尤其是當感情出問題,或者親人去世時,甚至生活都難以為繼。

有時候我會想:無常清晰得如在眼前,世人卻將一切執為常有,太可憐了!如果認識到萬法確實如佛教所說,沒有一個是恆常不變的,對人生會帶來非常大的利益。

二、有漏皆苦

很多人認為:「世界很美好、很幸福,佛教卻說三界猶如火宅,講厭離,不承認快樂,太悲觀了!」

其實不是這樣。佛陀也承認生活中有暫時的快樂和幸福, 但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講了厭離心和出離心,這是一種面對現實的智慧。

要知道,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每個人若總結自己的一生就會發現苦多樂少,什麼樣的人都不例外。以前藏地一位著名學者說過:「富人在富貴的生活中哀嚎,窮人在貧窮的生活中煩惱。」確實,如果你留意觀察就可以看到,沒錢人有沒錢的痛苦,有錢人有有錢的痛苦。所以,懂得有漏皆苦,這非常重要。

三、諸法無我

現實中的這個「我」,佛教也是承認的,但用智慧去剖析,它又確實不存在。大多數人認為「我」就是現在的我,這只是未經觀察的說法而已,真正去觀察的話,身體是「我」? 語言是「我」?還是心是「我」?

如果說身體是「我」,那身體和「我」是一體還是他體? 若是一體,那麼身體殘缺的人,比如沒手、沒腳、沒眼睛, 是不是他的「我」也缺了一塊?肯定誰也不承認。如果二者 是他體,那除了身體,還應該有一個「我」,可這怎麼找也找不到。

「我」跟心、語言的關係,用同樣的推理也可以了知。

或者,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觀察:如果「我」是由地、 水、火、風組成,那麼四大元素合起來是「我」,還是分開來 是「我」?如果分開來是「我」,那地大、火大等每一個元素 就都成了「我」,如此一來,不小心吐個口水,「我」也會少 了一塊……

這樣觀察就會明白,所謂的「我」,只是身體、語言、心識假合的一個東西。就像這個茶杯,是由很多粒子組成的, 除此之外,實有的茶杯根本不存在。所以,佛教說無我,並不是不承認「我」的顯現,而是不承認「我」的真實。

四、涅槃寂靜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通過修行證悟無我,不單單是痛苦, 包括煩惱障、習氣障等阻礙我們徹證萬法的一切障礙,都會全部消失。這種解脫的境界,就叫涅槃寂靜。

對於佛教的「四法印」,兩千五百多年來,有智慧的人不 得不承認,即使科學也沒辦法推翻。

大家都知道,科學不管是天文、地理、物理等,一般都是後人不斷推翻前人的理論,然後建立新的觀點。但佛教思想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能夠推翻。為什麼呢?是因為沒 有找到它的過失,還是它的確符合真理?這值得每個人深思。比如,對人類心理的剖析,很多西方學者認為,佛教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理論,現在的人也不得不沿著這條路走。

從 19 世紀到 21 世紀,全球在各個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對內心的認知,人類似乎沒有太大進步,連孔孟、 老莊時代的傳統思想都比不上。

當然,傳統文化雖好,也不是方方面面都要繼承。好比佛教的有些儀式或者繁雜要求,佛陀開許在未來時代可以適當調整,但其中非常科學的部分,則必須一直保留下來。比如因明辯論,這在藏地寺院十分常見,很多人通過面對面的 辯論、探討,後可以獲得正確的見解,並且這種正見經得起檢驗,不會輕易改變。

佛教所包含的一些真理,其實與科學也並不相悖。楊振寧是一個科學家,也是一個佛教徒,他在不同的場合中說過: 「科學跟宗教息息相關。科學是有限的,而宗教是無限的。」 所以,宗教縱然經歷了久遠時間,但能一直生存不滅。而且很多宗教一直致力於人類智慧和愛心的開發,不斷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在研究科學的同時,也應該了解 一些宗教的觀點,借鑒他們的思維方式。

現在有些老師在教學上,思維方式不太開放。其實,如果老師講什麼,學生就要接受什麼,這不一定很好。應該培 養學生自己的思辨能力,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甚至可以讓他駁斥老師的觀點。這樣,老師會有很大的進步,學生也能拓展自己的見識和能力。

調伏你的心

佛教非常提倡和平,但它不認為和平依賴外在,而是強調內心的和平。佛教認為,首先要消除內心的雜念和負面情緒,這些被凈化後顯露的真心,才是真正的和平。這種心的狀態,對在家人來說特別重要。否則,永遠隨著社會潮流,隨著別人的分別念和腳步,活著就會非常累、非常苦。

如果我們內心有一種主宰,有佛教所謂的正知正念,就可以依此觀察自己的情緒。當你過於浮躁時,可以提起智慧, 用心來觀察心。這時你會發現,心的本來面目其實是空性, 也是光明。在空性和光明的融合當中,沒有痛苦,沒有煩惱, 沒有憂愁。這一點,每個人都可以認識到。在認識的當下, 所有煩惱會消失無餘。

比如,我們有時候非常煩躁,無緣無故跟別人發脾氣, 事後自己也很難受。這種情緒,在佛教中稱為嗔恨心。但嗔 恨心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菩提,是智慧。《六祖壇經》也講: 「煩惱即菩提。」如果你沒有認識嗔恨心的本來面目,它就是煩惱,給你帶來無量痛苦;但當你認識到了之後,它不但對 你沒有絲毫障礙,反而會成為智慧的助伴。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這樣修行。

沒有它的話,有些人遇到一點點事情,心情馬上不好了, 好像心裡裝了一塊石頭,甚至因為沒必要的小事吵架。那天新聞里講,有兩個接近一百歲的老人,老頭子向外看,有一些女孩在笑,老太太就罵他:「你看什麼呢!」然後兩人開始 吵架……這就是嗔恨心。

按照佛教的觀點,不論年輕人、老年人,都會有嗔恨心等負面情緒,不過,佛法可以有很多途徑去化解。那是不是學佛後就沒有煩惱了呢?也不是。煩惱照樣有,但自己有對 治和抵抗的能力。

我經常想,現在每年有二十多萬人自殺,非常可憐。包括有些大學生,遇到一點小事,動不動就要跳樓。前段時間 我去一個學校,聽說在短短的時間裡,就有五六個學生接連自殺。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信仰。一提到信仰, 他們總是很排斥,甚至說「學佛是神經病」,結果自己遇到逆境時,一點抵抗能力也沒有。這是他們的一種悲哀。

其實,佛教提倡的很多道理,包括非暴力、慈悲,對當前來講非常需要,對世界和平、世間和諧也有不共的意義。 因為佛教的教義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危害自他的行為要制止,一切善法都要奉行,而佛教徒則要將其付諸行動, 給世間帶來一種正面的能量。所以,即使人心浮躁、充滿戾 氣,學佛也會讓這世間變得平和。

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寺院等佛教團體有重要的責任。 不過,現在很多寺院已變成了旅遊場所,或成了一種商業工具。儘管這不是佛教徒願意的,很多事情自己也無可奈何, 但大家還是要認清真正的佛教,學習和了解佛教的真正理念。

生活的主題

佛教有一個根本法義,叫利他心。在大乘佛教中,利他心又稱為菩提心,它是核心的思想,依此可以成就佛果。菩提心有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兩種。如果心裡發願:「我要度化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這就叫願菩提心。這種發願通常需要一個殊勝的對境,如果沒有,也可以在佛像前或者寺院里發。

而行菩提心,不但要發願,更要在實際行動中去度眾生。 度眾生包括六度萬行,即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 智慧,這六種修行也叫六度,它涵攝大乘佛教的全部行為。 這種行為與世間道德極其相應,若以六度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一、布施

即要慷慨給予。如果你承認因果就會明白,今生的財富 源於前世的布施,所以,單從獲得世間利益而言,人也應該 有一種舍心。然而,可怕的是,現在很多人給別人一點東西 也不願意,不管房屋還是財物,什麼都要自己霸佔,自私心越來越強,而幫助別人的理念、行為越來越少。這樣下去, 周圍就會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慢慢地,人也沒有了安全感。

二、持戒

其實這一點很重要。有人可能認為,佛教要守這個戒、 那個戒,很多條條框框,太死板。實際上,人追求的層次越高,要守的戒律越多。就拿學校、企業來說,約束人的條例也不少。更何況,佛教基礎的五戒——不殺人、不妄語、 不邪淫、不偷盜等,應該是社會的底線。如果你殺盜淫妄都不做,無論當公務員、還是老師,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三、安忍

關於怎麼樣修忍,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學學《入菩薩行論》的「安忍品」。現在很多人脾氣不好,什麼事都忍不了。 聽到一些很好的道理,忍不了就開始誹謗;發現別人損害、 誹謗、欺負自己,忍不了就有各種抱怨。其實面對這些,我們應該培養一種忍耐之心。 四、精進

不管學出世間法還是世間知識,都離不開勤奮,否則什麼也做不成。正在學知識的學生,肯定要勤奮。但作為老師,也不能懈怠,永遠停留在自己時代的知識上。有一位學者說: 「如果你沒有每天學習,大腦就會停止。」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斷地學習。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是現在很多人不愛看書,經常聊天、 打麻將、看電視,上網看些亂七八糟的信息,久而久之,心 靈就變得很空虛貧乏。其實,只看一些簡單的碎片信息,根本沒辦法完善自己的智慧。我們應該系統地學習知識,包括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不僅要學,還要去思維,這樣才能真正充實自己。

精進不僅是菩薩的行為,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品德。聽說有些老師和學生,平時只把專業知識稍微學一下,其他時間都忙於賺錢,願意搞科研的越來越少。如果我們的價值觀全部建立在金錢上,沒有科研精神,也沒有宗教意識,把安逸和享樂當作生活本身,那就成了愛因斯坦所說的「豬欄理想」。 (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里說:「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生活目的本身 ——我把這種倫理基礎叫做豬欄理想。」)

遺憾的是,很多人都喜歡這種生活,要麼整天跟人閑聊,要麼在無意義中打發時間,這樣的人生實在沒有意義。所以, 我們一定要精進,要多學習。像德國人,哪怕坐地鐵都捧著書,幾天就看完一本,我們如果也能這樣,對各方面素質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藏地有一句格言:即使明早就死去,今天也要認真學習各種知識,哪怕今生當不成智者,也要為來世積累智慧。這 種精神非常值得借鑒。曾有一位藏傳大德,去北京一所醫院看病。醫生給他發了病危通知,說多還有兩三天時間,但他毫不在乎,一直在看書。他說:「死亡很正常,只不過是換個身體,沒什麼可怕。但看書、學習不能放下,這是更重要的事。」 (《格言寶藏論》云:「即使明早要死亡,亦應學習諸知識,今生雖不成智者, 來世如自取儲存。」)

試想,如果是我們,明天就要離開人間,今天還有興趣看書嗎?恐怕很難做到,而會一直惶惶不安。但有境界的人不會如此。所以,對於學習,我們要養成一種精進的習慣。五、禪定禪定是讓心安住下來。我們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 都應該修一下禪定。漢傳佛教中,禪的思想至今都非常興盛。 以前有位禪師在屋裡寫著「關上門即禪堂」 ,我們平時也可以這樣,把手機、房門一關,當下就是禪堂,讓自己好好安住, 靜一靜。否則,整天活在忙忙碌碌中,也許到死那一天才能徹底休息,之前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佛教的生活非常寂靜。或許你們對此也有體會,去寺院時,身心一下子就放鬆了。這種寂靜和輕鬆,我們可以創造, 禪修就是辦法。不管你有沒有信仰,都可以通過坐禪調養身心,這對智慧也有幫助。佛教講「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依靠禪定可以產生智慧。

現在許多人很浮躁,整天想這想那,晚上睡覺也不安穩, 連個好夢都沒有。早上一起來就要上班,白天連個好心情都沒有,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作為在家人,雖不可能像古大德一樣,一直如如不動地打坐,但你們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漢地的一些寺院打禪七, 在七天中把所有通訊設備關掉,然後安住下來。不過,可能有些人連這也做不到,他們會想:「如果跟世間隔離了,那家人找不到我怎麼辦?」「一個小時不開機的話,我好像少了什 么。」 這種手機強迫症,或信息綜合症,其實給我們帶來很多問題,甚至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記憶和壽命,但很多人卻渾然不覺。所以,學會靜下來非常重要。

六、智慧

佛教的智慧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觀察萬事萬物的現象, 一部分是觀察現象背後的本質,當然後者更重要。比如我手裡這個話筒,它的結構和作用是什麼樣,佛教對此也認可, 但它的本體到底如何,佛教則更關心。或者,還可以對當下這顆心進行觀察:過去的心已滅,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產生,不可得;現在的心沒有本體,也不可得。正如《金剛經》 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也許有人會想:「怎麼不可得了?我正在起心動念的,不就是這個心嗎?」

其實,這只是現象而已。佛教說的「不可得」,並沒有否定這種現象,而是通過過去、現在、未來三個角度,分析心的本體是空性。

還有些人可能認為:「過去心和未來心不可得,這個我承認,但現在心怎麼會不存在呢?」

我們就來觀察一下,假設所謂的「現在」是一秒鐘,而這一秒可分成一萬份,那現在心在哪一份上面?如果說確實在其中一份上面,這萬分之一秒還可以再分……一直這樣分下去,後這顆心到底在哪裡呢?恐怕任何科學家也找不到。如此剖析,我們就會知道,外在的山河大地、萬事萬物都是空性,內在的一切起心動念也是空性。這種觀察方法非常科學,不需要依靠儀器和實驗室,通過智慧完全可以抉擇。總之,佛教的智慧,不但包含世間智慧,也有出世間智慧。這種智慧非常久遠,來自兩千五百多年前,不像物理學 等知識只是近代才出現的。所以,希望大家有機會應該了解一下。

心病的葯在哪裡買

當今,很多人都有心理問題,靠金錢地位不一定能解決, 靠科技知識也不一定能解決,而佛教對此卻輕而易舉。其實人出問題,主要是心態問題,就像汽車的發動機出了故障一樣,一切都會被打亂,在好的環境中也感覺不舒服。反之, 內心健康的話,在惡劣的環境里也會活得很快樂。所以, 不管是什麼人,哪怕地位再高、錢財再多,也要懂得調心, 否則,成功也沒什麼意義。

有時看新聞,我常會發出感慨:「那麼成功的人,為什麼要自殺?面對痛苦時,他怎麼那麼脆弱?」所以,內心健康非常重要,我們應該掌握正確的調心方法。

當然,這次時間太短,沒辦法介紹佛教的修心方法。但通過我的拋磚引玉,你們也可以自己去找。不管你現在對它有好感還是有懷疑,我相信,你終都會獲得真實的利益。總之,希望大家用一種包容的心態來了解佛教,觀察它與世間理念是否相合。其實在我看來,這個時代非常需要佛教,有了這種智慧,人們會生活得很快樂。不僅是今生,來世也快樂。

推薦閱讀:

2017韓國經濟現狀解讀
野蠻人走到門口:高通拒絕千億美元收購案 博通或發起惡意收購
追砸運鈔車被擊斃的男子被賠了180萬,賠的合理嗎?
如何面對職場的不公平?
泰國良心短片火爆屏幕,裡面說的分明就是你我

TAG:社會 | 佛法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