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識︱回族、回民、回回,傻傻分不清楚
回族與回民指代的是同一群人嗎?別人自我介紹時稱自己為回民,其中包含的信息是什麼?為什麼一些上了年紀的穆斯林自稱為「老回回」?回族與我國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其他民族有什麼不同,她真的是一個外來民族嗎?
文/盒子槍
和散居在全國各地的其他少數民族不同,回族人因其特有的飲食習慣與風俗文化,往往在人群中顯得獨樹一幟。我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回族人口有1058萬,在少數民族中列第二位。與排在第一位的壯族不同,回族人群分布極為廣泛,幾乎所有省份都有回族人群的活動身影——相信很多同學在過往的經歷中,身邊或多或少的出現過回族人。但是隨著閱歷的增長,除了那些嚴格遵守宗教習俗的回民外,有時候也可能無意中發現,一個身邊和自己飲食習慣別無二致的朋友的身份證上赫然印著「回族」二字。難道「回民」有真假之分嗎?
回回為何稱之為「回」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同學不禁莞爾,因為這就好比問你為什麼叫現在的名字,似乎是個偽問題。但也就是這個看似抬杠的問題,學界爭議了數百年,民間對此也是說法不一。回族內部的說法是:回字「大口裡有小口」,意在告誡人們要言行一致。這與伊斯蘭教的信仰——「口舌承認,心裡誠信」相符合。歷史上很多學者認為「回回民族」就是我國古代的另一支少數民族——回紇的後裔,這一說法延續了很多年;直到近代,關於回族族群的研究逐漸成為顯學,這一問題才大致有了一個定論:「回回」一詞,只是「回紇」或者是「回鶻」的音轉,但其先民卻並非我國原住少數民族。
△回紇曾經是我國北方一支強大的少數民族。743年,在唐朝的幫助下,回鶻滅突厥汗國,建立回紇汗國。
唐朝時,由於社會穩定,經濟與文化高度繁榮,世界各地商人紛紛前來貿易。在都城長安與廣州、泉州等東南沿海城市,聚集了大量外來商人。政府為安置這些外國商人,在當地建立了「番坊」,並將這些人稱之為「番客」。「番坊」有些類似於近代的租界,在「番坊」中,「番客」有自己的管理機構,並有一定的治外法權。而到了宋代,隨著商業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番客」定居了下來,其中有很多來自阿拉伯及中亞地區的穆斯林,這就是後來「回回民族」的先民。
值得注意的是,「回回」在很長一段時間並不單指我國信奉伊斯蘭教的群體。尤其在元代,「回回」包含了大量的族群:有名為「術忽回回」(又稱為「藍帽回回」)的猶太人,有稱之為「綠睛回回」信奉基督教的阿速部人,有號為「羅里回回」的吉普賽人,有被稱為「忻都回回」的西北印度各族居民。除此之外,拜火教(襖教)徒、摩尼教(也稱明教)徒、景教徒等都被統稱為「回回」。在很長一段時期,「回回」一詞被用作泛指西域各國。
△若不考慮時間因素,作為明教聖女的小昭在我國就屬於典型的「回回」。
「回回民族」的形成
「回回」作為獨立族群出現應該始於元朝。隨著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數次西征,在中亞與阿拉伯地區掠奪了大量的人口,其中以「工匠」或「手藝人」居多;而在成吉思汗建國後,很多中亞穆斯林商人自願東徙,這些商人承擔了在中亞與蒙古地區之間販運貨物的任務,有些也為蒙古統治階級放高利貸。
由於元朝將人口分為四等,「回回」(包括之前在中原居住的西域人)皆屬於第二等「色目人」,社會地位較高,有些在官營的手工業作坊里效力,有些人在政府機關任職。據統計,元朝供職於行中書省的回回,前後有66人,嶺北、遼陽、陝西、四川、雲南、湖廣、江浙等省均有其廣泛分布;若是再加上在各路、府、縣供職的人員,數量就更為可觀。而更重要的是,當一個「回回」去地方做官,一般都有一大批「回回」百姓跟隨。這些人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移民群體。
很多「回回」也隨蒙古大軍四處征戰。比如在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與十萬「回回親軍」南下平大理國,後來不斷有「回回」入滇做官或屯田。這成為「回回」入居雲南的開端。而在中原地區,大批「回回」被改為「編民」被派往各地,過著一面屯田、一面衛戍的「屯駐牧養」工作。如今甘肅北部(包括甘肅張掖一帶)、寧夏、河南、山東、陝西,都是當年「回回」從事屯墾的重要區域。可以說,這些人成為了後來構成「回回民族」的重要基礎,也初步奠定了如今回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雖然相較於唐宋兩代,西域人口大量湧入,各民族文化交流明顯加快,但此時的「回回」並不能稱之為一個民族,因為他們之中既有阿拉伯人、波斯人,還有突厥人。除了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外,語言、文化及社會習俗各不相同,頂多只能稱為一個個「族群」。但與唐宋來華的「番客」不同,此時的「回回」大都定居了下來。他們依靠共同的信仰自發組成村落與社群,在當地建立清真寺。元代來中國旅行的北非穆斯林旅行家依本·白圖泰說:「穆斯林商人來到中國任何城市,可自願地寄宿在定居的某一穆斯林商人家裡或旅館裡。」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禮拜、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中國古代清真寺明顯結合了中國古建築與阿拉伯建築的特點。在明朝之前,「清真」也指猶太會堂、道觀、佛寺等幽靜場所。上圖為廣州懷聖寺,始建於唐高祖武德年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
當時在中國的「回回」,故土在西部伊斯蘭世界的操阿拉伯語,但為數不多。故土在東部伊斯蘭世界的,有的操波斯語,有的操突厥語,還有些說印度語,但由於都處於第二等級——色目人,相互交流較多,其種族與文化差別怎麼也比與漢文化的差別小。無論在蒙古統治階級還是漢人與南人眼中,「回回」都被視為一個整體。因此,為更方便族群間的交流與溝通,「回回」選擇了波斯語作為共同交際用語,並逐漸取代了原有母語。
其實,早在10世紀的東部伊斯蘭世界,波斯語的地位就取代了阿拉伯語。在元朝,波斯語不僅是元朝政府的主要外語,也是本國「回回「的少數民族語言。而且,波斯語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屬國際通用語言,其地位類似於現在的英語。即使到了明朝,明時臣訪問埃及,依靠的仍是波斯語通事,而非阿拉伯語譯員。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民族雜居共處,相互間都受到其他民族影響。尤其是當大量「回回」接受了漢族儒家思想的熏陶,風俗與文化開始發生變化。這時不僅有些「回回」開始改漢姓著漢服(比如薛朝吾改姓「馬」,伯篤魯丁改姓「魯」等),而且大家逐漸使用漢語,甚至出現了一批儒學家。此時,回回人開始進入了「雙語時期」——漢語與波斯語都成為通用語言,只是各人掌握程度不同。
△今天的回族語言是一門夾雜波斯語辭彙的漢語,但部分直譯了波斯語語法特徵,這種語言也可以稱為經堂語。目前回族人(尤其是在東部散居)所能掌握的波斯辭彙已經越來越少了。以上是部分波斯語辭彙與漢語辭彙對照。
另一方面,很多漢人皈依了伊斯蘭教。當初來到中國的「回回」主要以工匠或者軍人為主,這些人大量娶漢女為妻,使其加入了本族;而也有些漢人娶回女為妻,比如後來著名的思想家李贄,其二世祖娶回女為妻成為了「回回」。與此同時,大量蒙古族與維吾爾族人也開始信奉伊斯蘭教。維吾爾族原信奉佛教與摩尼教,11-13世紀期間改信伊斯蘭教。其中有一部分人隨蒙古大軍進入雲南,後成為「雲南回回」一部分。明朝政府兩次將居住於甘州和涼州的「寄居回回」遷往江浙,這些人後來融入了「江浙回回」中。除此之外,10-12世紀居住於開封的部分猶太人,15世紀移居于山東德州的菲律賓人,以及原居於青海化隆卡力崗一帶的藏民,後來也相繼融入「回回」族群之中。到元末明初時,「回回」這一稱呼就主要指代信仰伊斯蘭教的族群了。而這時作為一個獨立群體,「回民」一詞也開始廣泛被大家接受了。
回民在明清兩朝的發展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因元朝時蒙古統治階級對漢族的壓迫從而反其道行之,規定回民族內不能嫁娶,「禁胡服、胡語、胡姓名」。但後來出於政治原因考慮,取消了禁令,並採取了較為寬鬆的民族政策:「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才能,一體擢用。」但易服改姓成為大勢所趨,改漢姓的風潮在取消禁令後反而有擴大趨勢。
明朝期間,回民的移民潮仍舊不斷: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徐達令原北京附近前朝遺民派往各地衛戍,又將在戰爭中掠奪而來的「沙漠遺民」派往北平附近屯田。這其中除蒙古人外,有大量的回民;洪武初年歸附明朝的西域人薛都爾丁被封為土司後,奉命率部前往青海屯駐。如今民和、樂都一帶回族,就有其後裔;從洪武至永樂年間,明朝政府為加強西北邊防,從江蘇與安徽北部抽調大批人員遷往西寧、樂都、貴德等地,這其中大量的回民在當地建立了回回村寨。
當然,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回民也向漢族人展現了自己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早在蒙古統一中國時,忽必烈就因西域曆法精確度高,命扎馬刺丁任職司天台。扎馬刺丁根據西域曆法進「回回曆」,並製造了「多環儀」、「斜緯儀」、「觀象儀」等天文儀器。「回回曆」直至公元1280年郭守敬創「授時歷」後才被廢止。至朱元璋統一中國後,又令元回回司天監黑的兒、阿都刺等為明朝修訂曆法。公元1370年,司天監改為欽天監,將大統歷與回回曆參照並用。公元1382年,大學時吳伯宗奉命與翰林學士李翀、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人翻譯《回回曆》、《經緯度》、《天文》等書,有力地推進了中國曆法的發展。
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為替「靖難之役」辯解,提高自己的國際威望,派遣回回人「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艦隊通使西洋。整個出訪總共七次,歷時三朝28年,先後訪問了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及東非等37個國家,從而開闢了中國到紅海及非洲東海岸的新航路,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而鄭和能得到三朝皇帝信任,除了在「靖難之役」中有擁戴之功外,其回回身份與回回具有的豐富航海經驗更是重要因素。從當時隨行人員的構成來說,儘管大部分並非穆斯林,但擔任書記、交際、顧問等重要職務的卻是馬歡、費信、哈三(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這些穆斯林們。他們編著的《瀛涯勝覽》與《星槎勝覽》也成為了現在研究亞洲各國風土人情的重要史料。
△鄭和(1371-1433),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其祖父與父親曾先後到麥加朝覲,他繪製的《航海圖》是中國地理學史上最早的海洋圖。
除了在天文曆法及航海方面外,回民在儒學研究、文學、繪畫及手工業等多個領域都有重要影響。而在手工業中,又主要體現在制香、製革及製藥三個行業:泉州蒲氏14世孫在永春創建的香蒲室、祖傳制香的北京「香兒李家」據說都有數百年歷史;而在河南的孟縣、山東的濟寧、甘肅的平涼等地,回民的製革業非常發達,尤其在河南幾乎被回民所壟斷;在製藥方面,雲南的「萬松草堂」、北京的「王回回膏藥」、揚州夏子恆的止咳餅甚至在近代仍具有影響。
終明一朝,政府對回民的態度總體是寬鬆的。朱元璋以降,明歷朝皇帝對伊斯蘭教也是尊崇有加。據說明朝多位開國大將如常遇春、馮勝、藍玉、沐英等都是回民,而明朝那位著名的「頑主皇帝」武宗朱厚照甚至篤信伊斯蘭教,並在正德十四年下令民間禁畜豬。正是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明朝政府修建了大量清真寺,如北京城內的東四牌樓禮拜寺、花市禮拜寺、三里河禮拜寺、錦什坊禮拜寺以及通州、昌平、保定等地的清真寺,大多是在明朝中後期修建的。
17世紀以後,由於清朝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及民族壓迫政策,回民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回民起義,但從整體上看,回民人口仍呈上升趨勢。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陝甘總督張廣泗在敘及甘肅回民情況時說:「甘省回民尤繁,河州聚處尤眾。」公元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陝西巡撫畢沅也指出:「查陝省所屬地方,回回居住者較他省尤多,而西安府城及本屬之長安、臨潼、渭南、高陵、咸陽及同州府屬之大荔、華州,漢中所屬之南鄭等州縣回民,多聚堡而居,人口更為稠密。」
經過數百年的相處與融合,回民已經漸漸適應了中原文化,並在長期交流與碰撞中開始重新審視本民族文化。至16世紀中葉,伊斯蘭學者胡登洲開創經堂教育,並由甘、青、魯、豫逐漸推廣至全國。至清代末年,北京牛街王浩然阿訇因不滿陳舊教法,創建新式學校「回教師範學堂」,繼而在全國掀起創建現代回民學校的熱潮。在這幾百年里,回民湧現了大批穆斯林學者,其中不乏將儒家經典與穆斯林文化相結合者。有的甚至以儒家學說的某些觀點,詮釋伊斯蘭教義,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穆斯林文化。
△經堂教育分為三級:小學、中學及大學。小學是適齡兒童的基礎教育,以學經、講經為主;中學主要是培養進大學的學生即阿訇,學生稱「哈里發」,意為「繼承者」;大學以造就專門的宗教人才為主,主要目標是培養教長。
「回族」的誕生
19世紀末20世紀初,回民的家國意識與國家認同愈發強烈。特別是在辛亥革命時期,留學日本的回族青年在東京成立「留東清真教育會」,呼籲中國人不分民族,共同救國家於危亡。抗戰期間,《回教大眾》發文指出:「我們是回教的信徒,同時也是中國的國民。既然我們都是中華民族一員,所以一方面要發揚宗教精神,一方面要對民族的存亡、國家的興衰,負起相當的責任。」而在民間,由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勇猛頑強,在冀中平原屢建奇功,成為著名的少數民族抗日武裝。
另一方面,在辛亥革命後,孫中山提出「漢、滿、蒙、藏、回」五族共和的口號,回民要求被當作獨立民族承認的呼聲越來越高。(五族共和中的「回」並不是指現在的回族,而是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信仰伊斯蘭教的所有民族。)這時,在學界與回民內部產生了很大爭議,一些人認為只有在新疆居住的穆斯林才能稱之為「回族」,而在內地散居的回民,其人口構成複雜——除漢人與蒙古人外,在清朝時也有大量旗人信奉伊斯蘭教,漢化程度較高,僅從外表來看與漢族人無異。單純從宗教信仰一點不足以作為劃分民族的標準,正所謂「族不能統教,教亦不能統族」,後來擔任「中國回教協會」第一任理事長的白崇禧將軍就曾表示自己不過是一位信奉伊斯蘭教的漢人。
△白崇禧(1893—1966),回族,廣西桂林臨桂區山尾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新桂系軍閥代表人物,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
當然,還有一些人認為,回民尤其是內地回教徒應被當作獨立民族承認。這一觀點以著有《中國回教史研究》的金吉堂先生為代表。金先生從民族起源、文化習俗、語言文字等多個方面論證回民並不是信回教的漢人,而是外來族裔的後代,是在民族大融合中形成的具有獨立民族意識的獨立族群。
1950年代,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務機關組織科研隊伍,對全國提出的400多個民族名稱進行識別。回族在首批確認名單之列,其判斷標準為「不具有明顯民族特徵的穆斯林」。「回族」第一次作為獨立民族,與我國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起成為我國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回族、回民與回回
「回族」一詞是最晚出現的,主要表現為血統概念。即若在民族識別之前,你是內地的一名穆斯林,你和你後代的戶籍就體現為「回族」。這一點是不以後代宗教信仰為轉移的。而回民泛指我國所有傳統意義上的穆斯林,其願意遵守伊斯蘭教的教規與習俗。但你如果是漢族人,後來皈依伊斯蘭教(有些地方稱其為「漢回」),更多的也只是被當作個人宗教信仰而已。這裡可以簡單的表示為「回民?回族」。
金吉堂先生曾在《中國回教史研究》中指出:「甘肅回民,自稱穆民(不言回回),呼外教人為蠻子——蠻子者,遼金以來之遺俗,當時北人之地位強於南人,因賤視南人之故,乃呼之曰蠻子,尤之南人呼北人為韃子,實含有鄙薄之意也;新疆回民自稱Uighur,呼內地回民曰東干,非回民曰『黑泰』—— Uighur維吾爾也,其人改信回教仍存故名。黑泰者契丹之音轉,中古以後外人稱中國者也;內地回民自稱回回,呼外教人曰『漢兒人』——漢兒人者,有元以後北人呼金人統治下之中國人之稱也。回民蓋仍存舊俗。」
△《禮記·王制》記載: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從金先生的這段論述不難看出,回民一度指代我國所有穆斯林,現在一般代表內地的回族穆斯林。而「回回」在古代雖然作為西域人的統稱,但到了近代,「回回」一詞也逐漸演變為內地回民的代名詞。由此我們也可以說,今天在某種程度上「回民」=「回回」。
因此,如果哪天你突然發現某個毫無信仰的老友,身份證上赫然印著回族二字,先不要急著吃驚;而同樣道理,如果哪天你新認識的朋友告訴你他是個回民,也請尊重他的民族習慣。回民並不存在「真」與「假」,畢竟血統是一個人無法決定的,但是信仰卻是可以選擇的。
小結與寄語
在梳理整個回族的演變過程時,其實不難發現,回族並不是什麼外來民族。雖然其先民來自於中亞及阿拉伯地區,但整個民族是在與漢、維、蒙等中國多個民族融合基礎上慢慢形成的。特別是明代以後,回族人在結合了伊斯蘭文化與漢族儒家文化後,形成了獨特的中國伊斯蘭文化,這使得回民已經作為獨立族群,與伊斯蘭世界移民發生了除宗教信仰外的本質差別,回族逐漸完成了其本土化的過程,而這也正是那些湮沒在我國歷史長河中的其他民族所不具備的。
其實,回漢兩族都是適應能力很強的民族,兩族文化也都是兼容並蓄的開放系統。回族的發展歷史證明了,只有在維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不斷吸收周邊優秀文化成分,才能不斷獲得生存與發展的動力。而在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中,如何借鑒歷史經驗,既不封閉排外,又不盲目崇拜異質文化,真正做到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恐怕才是大家真正該思考的問題。
△談到回族的清真文化,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遍布全國各地的清真小吃。回族的清真美食是在結合了當地文化特色與自身民族飲食習慣的基礎上形成的。以上是全國不同地區的幾種清真美食:驢打滾(左上)、饊子(右上)、手抓羊肉(左下)、牛乾巴(右下)。
參考文獻:
【1】王鍾翰.中國民族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2】金吉堂.中國回教史研究【M】. 北京:成達師範出版部,1935。
【3】劉迎勝.回族語言發展史800年簡要回顧——從波斯語到「回族漢語」 【J】. 《中國文化研究》, 2003(4):143-153。
【4】漢尼·阿德勒(伊朗).回族語言與波斯語的關係探析【J】. 《回族研究》, 2012(1):90-99。
【5】楊文筆,李華.回族「清真文化」論【J】. 《青海民族研究》, 2007(1):100-104。
【6】馬宗保.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論回族歷史上的文化適應【J】. 《回族研究》, 2001(3):15-18。
推薦閱讀:
※中東部回民家庭治喪期間實施細則
※拿什麼拯救你的「靈魂」,我的漢唐古都?
※關於朱元璋是否回民的考證
※請問如何看待濟南神族基地被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