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中思想
北京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員,《北大商業評論》副主編。著有《網路為王》、《海爾中國造》、《張瑞敏如是說》等著作,文集有《像貝克漢姆一樣營銷》、《另類空間》等,《數字化生存》譯者。中是中國古代哲學裡的一個著名概念。數家皆言「中」,如老子通行本:「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簡本:「致虛,恆也;守中,篤也。」簡本《老子》「守中」與「致虛」對舉,「中」、「虛」皆指心境而言。稷下黃老道家秉承此義,《管子·內業》屢言「中」,如「定心在中」、「正心在中」等,這裡的「中」都是形容心境達於定、正、靜的狀態。《內業》並稱內心達到這種修養境界的為「中得」。老子有「守中」之說(通行本《老子》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莊子則提出著名的「養中」,這是順著老子講的。莊子的「中」也用來表示心靈狀態,「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人間世》)。意思是說,順著事物的自然而悠遊自適,寄託於不得已而蓄養心中的精氣,這就是最好的了。儒亦重視持守「中道」,不過與道家解釋「中」的含義有所不同。儒家有著名的「執兩用中」原則,「執」是把握,「兩」指事物的兩端,一端叫做「過」,一端叫做「不及」。《論語·堯曰》篇:「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這是堯把帝位禪讓給舜時,傳授給他的治國方略。堯說:「『嘖嘖!你這位舜呀!天命的曆數落在你的身上了,要真誠地堅持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於困苦貧窮的境地,上天給你的祿位也會永遠地終止。』舜讓位給禹的時候,也把這番話傳授給禹。」《禮記·中庸》記載,孔子稱讚舜是個具有大智慧的人,「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淺說),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舜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堅持了「允執其中」的大政方針,既能看到「過」的一面,又能看到「不及」的一面,運用中道公平公正地處理民眾的事情,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為舜的原因。孔子把這種「中」的思想加以充分發揮,形成了儒家學說的重要哲學理念,這就是「中庸之道」。《禮記·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極高明」指的是世事洞察,萬物通觀;「道中庸」說的是行事圓融,不走極端。所謂「中」,是說凡事應有一個適當的「度」,超過這個「度」,就是「過」;沒有達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處理事情,要合乎這個「度」,就是「執中」。「執中」就是講究適時、適當、適度。所謂 「庸」,就是規律,就是不變的法則,「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庸」的另一解為「用」,「庸」就是「使用」。由此可見,道家用「中」形容淳和的心境,儒家則將其指向不偏不倚、不趨極端的處世方式和道德原則。子思對孔子的思想做了專門的發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他把「中」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上來闡述,同時與「和」的觀念結合,闡述了「致中和」的學說。何謂「中和」?《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裡,「中」強調的是內在的靜寂平衡,「和」則是向外的融會貫通。群經之首的《易》,也講「中和」。《易》常以行事的時、位能否「得中」來期許、勉勵占問者,得中,似乎就是「吉」的保證書。如訟卦九五象傳「訟,元吉,以中正也」;就連艱困異常的蹇卦九五爻也有這般提示:「大蹇朋來,以中節也」。有大的艱難處境,卻來了幫助的朋友,以居中的地位而能自我調節。而在解難的過程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之所以能達致美好的結果,也是因為「解,險以動……其來複吉,乃得中也」(《解·彖》)。中象徵著美好,《坤·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意思是居中蘊涵著文采。《易》有所謂「憂患九卦」之說。繫辭傳之作者三次陳述「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等九卦,教人自修其德,以防憂患於未然。作者不厭其煩,反覆教誨,其意圖為何,實令人玩味。其中兩次出現「和」:「履和而至」,「履以和行」。何謂「履和而至」?孔穎達曰:「言履卦與物和諧,而守其能至,故可履踐也。」意思是,履卦使人和順而達到至理;何謂「履以和行」?《周易集解》引虞翻曰:「禮之用,和為貴。」俞琰《周易集說》曰:「君子之踐履,以和為貴,不和則不可行也。」這是說,履卦是用來調和人的行為的。履卦,即是執禮以行而貴和之意也。蒣卦象傳則說:「蒣,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決就是決斷的意思,是剛決去柔。健而能悅,決而能和。中、和為一,表明個人安頓了身、心、靈,並推行於外部,定能取得成就、達於彼岸。
推薦閱讀:
※一騎絕塵
※古人觀世界(一)本體論
※游韜:佛教戒律中的還凈思想及實踐
※菩薩思想
※我要用一生來證明我的無知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