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之前別輕易打開這八本書,太早的邂逅反而是一種遺憾

我們愛書之人,在各自閱讀的經歷里,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讀完了,卻不知道這書究竟想表達什麼;或是自以為明白了這書所要表達的意思,過了幾年回頭一看,發現自己原先的感悟是多麼的淺薄。

「沒有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雖然說開卷有益,是沒有前提條件的。但很多書,還是需要等到合適的年紀再看。以下這八本書,如果你曾在20歲之前翻開過,也沒有大礙,只是建議不要就此把它們鎖入塵封的書櫃里,如果那樣,太早的邂逅反而會成為終生的遺憾。因為20歲之後重新打開這些書,你很可能會有全新的,甚至是顛覆式的體驗,那些原本藏在書里的精妙和深刻,會在你日漸成熟的心智和感知上浮現。至少對於我這樣天資不屬極端聰穎,也不算愚鈍的讀者而言,體會頗深。


1《塵埃落定》

我已經記不起第一次看《塵埃落定》是在什麼時候了。只記得自己中學時是《科幻世界》的忠實鐵粉,那時的主編叫阿來。這本書,是阿來拿到茅盾文學獎的巔峰之作。於是我就看了,然後,我連自己曾經看過這本書的事兒都忘了。

直到近年,重新打開這本書,看了幾頁,才逐漸意識到,這書也許自己曾經看過,可硬是回憶不起確切的情節。這感覺類似於某些時刻的某些場景彷彿曾經經歷過,但又不能確定,曾經的經歷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夢裡。

第一人稱的視角,主角還是個傻子,寫法自然而然的就得帶點奇幻的味道。大多數正統的書評會寫:此書寫的是西藏的土司制度被時代淘汰的歷史故事,通過描寫土司時代官民矛盾,兄弟鬥爭,反應了土司制度的落後性,和時代發展的必然等等。但我的思考,會更深入一點:為什麼要通過一個傻子的視角來寫?為什麼是「塵埃落定」,什麼是「塵埃」,落定於何處?為什麼傻子會反覆問自己「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覺得這些問題的答案才是阿來在字裡行間深藏的意義。一個人置身於自己的時代,所見所聞所思都會被束縛於其中。能看清時代未來的發展和走向的,必須有超然物外的大視野。和這樣的大視野大格局相比,正常人所熱衷的利益、鬥爭、恩怨、勝負都猶如「塵埃」,揚起片刻的喧囂後就會落定不見。而「我是誰」「我在哪」這樣的根本性大問題,正常人都以為自己知道而不屑去想,實際卻是被「塵埃」蒙蔽了雙眼和內心,書中的傻子主角有著超然物外的大視野,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對這些根本性問題的疑問和迷茫,這些疑問和迷茫,又幫助傻子更靠近這個世界的真相。何謂「傻」?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類似,切莫輕言傻。科學探索和哲學思考,對探索世界的真相而言,缺一不可。

這樣的書,我自認沒法在20歲之前看懂。沒有理解的烙印,那被遺忘在記憶的角落,也就自然而然了。


2《百年孤獨》

第一次讀這本舉世聞名的大作時,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深陷於冗長的、重複的名字和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中,頭疼不已。勉強支撐著讀完後,如釋重負,腦海中依稀留下了些「孤獨」的片斷,便難以再繼續思考下去。

近年來,重讀之後,才對這本傳世之作有了新的理解。

諾獎級別的文字,有著高級文字所共有的特點:「不動聲色的力量」。文字平淡地講述著一個家族的生活瑣事,記敘著生老病死,穿插著奇幻的異事,荒誕不羈的戲謔,字裡行間卻建構了給讀者思考和想像的巨大空間,類比的,隱喻的,影射的,讓我享受著思考的快樂,在思考剝開文字的表層進入深處後感悟到深刻的意義,回味無窮。

百年孤獨的題眼,不在孤獨,而在另兩個字:「輪迴」。百年間家族六代人的命運,循環往複,拗口的重複的名字,最為直接地隱喻著命運轉盤無情地輪轉,把這個家族禁錮在輪迴的魔咒中。家族如此,小鎮如此,民族如此,國家如此。家族成員的性格、命運,小鎮的創立、發展和衰敗,國家、民族和政治鬥爭的血腥、殘酷和黑暗,都深陷在輪迴魔咒的死循環里。

思考輪迴的原因和打破輪迴的方法,在我看來是最值得反覆賞玩的精華部分。雖然最終家族和小鎮的結果都無比悲情和絕望,雖然書中好多主角都為打破輪迴做出各式各樣的努力最終大多以失敗告終,但其中唯一一位脫離家族命運的人,或許就是馬爾克斯仁慈地給陷入黑暗的人們指明的那個光明的方向吧。


3《局外人》

第一次看加繆,內心是有些無語的,想不太明白為什麼這樣的小說——篇幅短小,情節普通,文字乾燥,還有個奇怪的主角——竟然能享有盛譽。

今年重看時,驀然發現了自己當時的淺薄。出現在我面前的,已經不是普通的作家加繆,而是偉大的哲學家加繆,在他龐大而深邃的哲學思想基礎之上,以克制的筆法,隨意地揮灑出一些世俗的文字時,便出現了《局外人》這樣的神作。

翻了很多豆瓣的評論,都是類似的感覺:太表面了,太淺顯了。幾乎所有的理解,都是基於文字表層的。人們聚焦於討論陪審團制度對默爾索的審判是否公正,或是熱衷於批評默爾索的離群索居、薄情寡慾,甚至把他和青春期的叛逆、自私的任性聯繫在一起。

要看懂《局外人》,需要先理解加繆以存在主義為核心的哲學思想體系。加繆和薩特的存在主義是有本質區別的。薩特的存在主義,核心是「虛無」,沒有本質的存在是虛無的,但人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作為自由存在著的存在方式,來實現超脫於虛無的存在。加繆的存在主義,核心是「荒誕」,荒誕的起因,是「人對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熱望,和這個非人的毫無意義雜亂無章的世界」之間的矛盾。而面對這個荒誕的世界,薩特選擇的是改變自己,加繆選擇的是反抗世界。這也是兩位好友最終分道揚鑣的原因。

點到即止,對於具體的《局外人》,我會專門寫一篇長文作為書評。


4《活著》

第一次看余華時,只記住了一個「慘」字,鬱悶之餘,也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點小確幸。去年重看時,才明白余華想表達的,遠非慘字可概括。

層出不窮的悲劇,每當覺得悲慘的主角已然跌落人生谷底,理應觸底反彈時,卻發現這悲劇只是之後更大的悲劇的開場。更為殘忍的是,那些在底層掙扎狀態中僅存的一點點勉強能撫慰人心的溫情脈脈和粗鄙簡陋的卑微小幸福,竟然都在剛剛開始發出一絲溫暖的時候,就被余華用平淡而冰冷的筆調,毫不留情地迅速地殺死。

這樣的手法,比《百年孤獨》里的家族式詛咒更為殘暴,比《平凡的世界》里的艱苦生活更為無情,也比《穆斯林的葬禮》里的悲劇更為冷血。余華完全扮演了一個殘忍的劊子手的角色,毀掉讀者的一切幻想,只留下錯愕和絕望,和依然屹立不倒,繼續「活著」的主角。

余華用激烈的方式,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樂觀的態度。書外的世界,人們看似總在為「活著」賦予各種光鮮的意義和夢想的寄託,實際上,人世間的各種苦難從未離任何人遠去,它們披上悲劇的隱形衣,躲在成功的光環所照耀不到的陰影里。既如此,那生存的意義又是什麼?余華告訴我們: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是一段初讀時讓人倍感無奈和壓抑的話。然而,反覆咀嚼體會,便能感受到,這段話的背後,並非平庸和消極,而是超越了浮華和苦難的虛妄表象的,生命真正堅強的力量。


5《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其實有著諸多超越時代的優異作品,但最為人們所知的,還是這一本。其中的原因之一,也許是此書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高級版的雞湯,而被那些所謂的執著追求夢想的勵志派們所追捧。

我也是直到看第二遍的時候,才深刻意識到自己誤會了毛姆。這哪兒是什麼追求夢想啊,這明明是告訴我們:如此這般極致的夢想,根本是無處可尋的。

文中主角斯特里克蘭所追求的東西,是完全超脫於世的。這種形態的夢想,毫不理會世人的評價,無所謂成功,無所謂評價,唯一的意義,是夢想本身。它沒有任何的起因,不是因為接觸久了之後的習慣,不是因為千挑萬選之後留下的最愛,也不是因為天賦異稟的擅長,夢想實現了自己因果鏈的閉環。許多人為了追求夢想,願意奉獻自己的一生,這並沒有什麼特別。然而,書里的夢想,不僅甘願犧牲自己,也不憚於犧牲別人。甚至這種犧牲,連任何形式的選擇過程都被直接忽略。

那句隨處可見的「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在我看來,其實有另一層意思。斯特里克蘭並未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間做選擇,而是月亮選擇了斯特里克蘭。而對其他人而言,根本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正如毛姆所言,做出決定的並不是人本身:

我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其實做出決定的不是我,而是我內心某種更為強大的力量。

為此書我寫過專門的長評,傳送門在此:《這樣的夢想無處可尋,只能等待被她臨幸》。


6《永恆的終結》

對於時空旅行的概念,我最早的體驗來自於《機器貓》,圍繞著耳熟能詳的時光機的諸多小故事,藤子不二雄先生構建的是一個單一空間和無數時間點組成的時空模型,每個時間點存在的事物相互獨立,但受到單一空間因果鏈的約束。最經典的是一個好多不同時間點的機器貓在某晚頻繁穿越的小故事,機器貓很多,但因果鏈很強大,邏輯是完整的,因此看的也很暈。我看書的時候喜歡多想,即使是小時候看漫畫也不例外,那時候看機器貓的時空旅行就總是覺得很不舒服,長大了之後知道了原因,就是這種時空觀繞不過去的夢魘——「悖論」。

第一遍看《永恆的終結》時,我聯想到了機器貓,併產生了類似的「不舒服」的感覺,但並未深想。而近來再看時,我才意識到:阿西莫夫的這本幾十年前的經典,可以說是把這種時空觀的所有關於悖論的方方面面展示到了一種極致。

未免劇透,只說說我個人的一點想法:時間旅行必然是會實現的技術,因為時間畢竟是一種線性的維度。如果空間是單一的,時間旅行的悖論必然存在。解決這種悖論的方法是一隻超然的無形之手在時空背後的干預盡量避免悖論和悖論引起的作用,保證各種因為時間旅行引起的因果鏈都能完美地閉合。但看完本書,或者自己思考,都會發現每一條因果鏈看似強大,其實本質還是脆弱的,有各種方法能導致其不可修復。而且時空旅行的次數和因果鏈的複雜度成正比,和因果鏈修復成功的可能性成反比。其最終結果必然導致整個時空因為因果鏈的無法閉合而頻繁改變最終混亂到完全破壞。綜上所述,我是覺得單一空間觀是不靠譜的,平行時空必然存在,每一個時空旅行產生的變動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平行宇宙。這是我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可能性了。


7《中國大歷史》

我從小愛看歷史,但看的方向比較單一,一直都是從帝王能力,和戰役勝負角度看王朝興衰,而且熱衷於白話版的當代人轉述。所以當我第一次捧起《中國大歷史》的時候,枯燥和無趣的感覺撲面而來,感覺黃仁宇太嚴肅了,為什麼要把歷史寫的那麼無聊。

直到近年來,開始看越來越多的嚴肅史書,才意識到自己之前對待這些歷史讀物的輕浮。

《中國大歷史》,提供的是和傳統熱銷史書完全不同的視角,沒有任何刀光劍影,通篇在談的,只有「體制」二字。從上層統治制度、底層管理模式、稅收土地制度、經濟模式、意識形態和道德體系等等角度分析王朝更迭的深層原因。印象較為深刻的,有唐朝組織架構的弊端導致的地方分權,有宋朝王安石變法失敗是由於財政未商業化及金融管制手段和法治精神缺失之原因,有中國缺乏商業革命不能產生文藝復興是因為地理環境和技術因素的局限,有明清「一種大而無當的官僚組織治理一個大而無當的農民集團」的概括,有官僚層和農民層如「潛水艇夾心麵包」的比喻,還有中國遲遲無法實現現代體制是因為國家無法在數目字上進行管理這條全書中反覆提到的體制弊病等等。在對中國歷史各代的體制問題的深刻反思,唏噓中華民族錯失的歷史機遇之餘,也可以對當代中國的諸多問題的產生原因有所理解,國之積弊,遠非朝夕,亟需數代人甚至數十代人之努力才能有所改善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埋頭往前所期待之風景,未必比駐足回首的感悟價值更高吧。


8《穆斯林的葬禮》

之所以把這本放在最後,是因為它和前面七本的屬性不同。

我第一次看《穆斯林的葬禮》,是在中學時的某個陰雨綿綿的雙休日。我蜷縮在沙發上,看了整整兩天,心情和窗外灰暗的陰霾一般,壓抑而沉重。當時我感到,如此深入人心的作品,是完美的,真不愧為茅盾文學獎級別的大作。

年長之後,忍不住想重溫一遍少時的閱讀快感,結果大失所望。

人物的立體化和複雜度,格局的時代性和價值觀的普世性,這些就先不談了,即使是霍達的寫法本身,讀起來就感覺大為彆扭。是不是地有畫外音跳出來,告訴我,這是好的,這是美的,這是對的……就好像是中學語文課本,老師生怕我們理解不了,而要我們把所有閱讀理解可能出現的問題的答案都記下來一樣。且不說像海明威和雷蒙德·錢德勒這樣巔峰的寫法,連人物的心理描寫都可以省略,即使是像平凡的世界和塵埃落定這種,國內茅獎水平的作品,也是不需要加什麼作者的旁白的,無招勝有招,無聲勝有聲,小說情節流淌之處,讀者的共鳴自然會油然而生,如果畫蛇添足,那隻能說明,作者的寫作技巧,確實和一流作家有著難以逾越的差距。


當我們把看過的舊書塵封在閣樓時,當我們在追逐這一本又一本的新書時,我建議把那些青少年時代所讀過的經典,都能拿出來再讀一遍。我相信其中的大部分,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你甚至會感覺到,這是一本全新的書。太早遇到經典的作品,而且只是一鎚子買賣,那樣就真的太遺憾了。——「相逢,不如不見。」


推薦閱讀:

《重返20歲》·每日商報
別讓男人20歲當你寶 35歲當你草
20幾歲,是一個尷尬而美好的年紀
有哪些建議可以送給 20 歲的年輕人?
我們這群20出頭的人

TAG:遺憾 | 20歲 | 邂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