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經濟發展起步先後不同

第二講 四國崛起的若干不同處

第七章 經濟發展起步先後不同

所謂起步,並不是指一國經濟從其建國開始的發展,而是是指在某一歷史時期,以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標誌,該國經濟從此迅速發展和崛起,乃至名列世界前茅。

由於歷史原因,英美德日發展起步的先後早晚不同,相差很大,因而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也並不相同。四國中,英國起步最早,美國次之,之後是德國,日本最晚。

第一節 英國初露頭角:始於取代荷蘭

英國經濟的崛起,具有國內外背景。從國內來說,是起步於產業革命。前面已作了較多具體的論述。從國外來說,則是以取代當時最強盛的荷蘭的國際地位。下面主要講一下「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荷蘭的情況,以便提供英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聯繫和參照國的世界背景。

一、地理大發現的歷史影響

眾所周知,人類的偉大文明是從東方開始的。古代東方文明的創立遠早於西方。直到1500年,即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時,歐洲絕對預見不到將會稱雄於世,當時,東方社會要比歐洲得天獨厚,那些東方帝國——明代中國、奧斯曼土耳其、莫卧兒印度和波斯王國,均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軍隊強大,財富充足。早在13世紀末期,威尼斯的馬可波羅從元朝回國後,對富庶東方的描寫已廣為流傳,引起歐洲人對東方的無限羨慕和強烈的興趣。

15世紀前後,中西歐被眾多的王國、小公國、城邦和貴族領地所分割,支離破碎,尚未形成封建集權統治中心。雖然有些西歐國家,如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等比較強大,但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顯然落後於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亞洲地區的主要國家。

從15世紀末起,西歐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同明代中國、奧斯曼帝國和莫卧兒王朝已處於大致相同的發展水平了。但在當時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日後會迅速崛起,主宰世界幾百年。西歐之所以後來與別的地區拉開差距,一躍而為世界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原因當然是其最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最早進行產業革命。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明,則大大推動了其資本主義發展的速度。

所謂地理大發現,是指西歐人經由海上探險開闢的新航路和發現的新大陸。先是1492年西班牙人哥侖布從西班牙加的斯港出發,向西航行,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接著是葡萄牙人達·迦馬從里斯本出發,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後再向東航行,橫渡印度洋,到達印度西海岸;最後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率船隊橫渡大西洋,到西印度群島後沿美洲海岸南行,經南美洲最南端海峽(後叫麥哲倫海峽),折向西行,橫渡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群島,麥氏本人在那裡被殺,他的部下繼續西行,經印度洋繞過好望角,返回西班牙,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地理大發現是世界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對西歐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馬恩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的,「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闢了新的活動場所。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地、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

具體而言,地理大發現對西歐社會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促使世界主要商路與商業中心的轉移

地理大發現以前,歐亞大陸之間有兩條通商路線:一條是北路,經地中海東行,至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然後由陸路經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到印度和中國;另一條是南路,由地中海東行至埃及,再經紅海,過印度洋到印度。可見地中海在當時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位於沿岸的義大利城市如威尼斯和熱那亞,則成為當時東西方商業活動的中心。但是,地理大發現完全改變了這一通商路線,歐洲商路從此不再往返於地中海,而是取道於太平洋。這樣,義大利便一下子失去了長期獨佔東西方貿易中心的優勢地位,商業中心逐漸轉移到積極開闢新航道,擁有海上優勢,或利用航海先進條件的那些國家。於是,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荷蘭,最後是法國和英國,相繼興盛起來,成為16-18世紀世界經濟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二)推動重商主義的發展和海外殖民掠奪

西歐重商主義產生於15世紀,全盛於16-17世紀,衰落於18世紀下半期古典經濟學興起之際。重商主義是世界上第一個比較系統的經濟思想體系。重商主義的基本思想是,把貴金屬作為擁有財富的惟一標誌。一個國家的金銀越多,便說明這個國家越富,因而便要千方百計地獲取金銀。沒有金銀礦的國家,可以通過兩種辦法使國外金銀流入:一是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爭取更多的貿易順差;二是建立和爭奪殖民地,以便開採和掠奪金銀。地理大發現以前,西歐國家認為東方是黃金之國,對金銀的狂熱追求則是驅使西歐人進行出海探險的重要動機。地理大發現後,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後是法國和英國,揭開了一部由「血與火」寫成的美洲、非洲和亞洲各族人民長期被奴役的歷史,由此構成血腥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方式之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進行的征服與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歌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馬恩)

(三)引起商業革命

商業革命主要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貿易額大增。由於地理大發現的結果,世界市場擴大了許多,海外貿易不再只是少數冒險商人專為封建貴族提供數量有限的奢侈品的一種手段,這些商人開始販運大批商品,以滿足一般人民對日常消費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貿易額因此而迅速增長。例如,1700-1789年,英國對外貿易額從0.59億美元增加到3.4億美元,在不到100年中增加了將近6倍;1716-1789年,法國對外貿易額從0.43億美元增加到2.3億美元,在大約70年中增加了5倍多。二是商品種類大增。地理大發現前,西歐國家的消費品種類不多,數量有限。但地理大發現後,土豆、玉米、西紅柿、蔗糖、茶葉和咖啡等飲食品不斷引入西歐,使各國國內外貿易的商品種類不斷豐富,數量急劇增加。殖民地商品成了買空賣空,大規模投機的對象,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商品、證券交易所逐漸建立,信用制度和金融機構相應發展,極大地便利了商業活動和市場交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所有這些商業上的巨大變化,為西歐手工工場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

(四)引起價格革命

地理大發現以前,歐洲貨幣——貴金屬——供應緊張,因此物價長期比較穩定。地理大發現之後,在整個16世紀,金銀不斷從美洲和非洲運入歐洲,鑄幣因而增加了12倍。大量金銀的流入和鑄幣的增加,引起物價飛漲。在此期間,掠奪金銀最多的西班牙首當其衝,物價平均漲了3倍多。法國、英國和德國的物價也平均漲了1-1.5倍。尤其是農產品和奢侈品價格成倍地增加,漲幅最大。

這種大幅度的價格增長不僅歷時長久,而且後果巨大,故此稱為西歐歷史上的「價格革命」。價格革命對各個階級和階層造成的影響各不相同:手工工場主和商人由於產品銷路擴大和工人實際工資降低,從中獲得巨額利潤;經營農場的新貴族,也因農產品價格的

暴漲而發財致富。這些人都增加了資本積累。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因金銀價格下跌而遭受巨大的損失;工資勞動者和薪給階層則因物價飛漲,實際工資下降而大受其苦。價格革命引起社會關係的巨大變化,對西歐封建主義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起了催化和加速的作用。

二、荷蘭的全盛時期

由於葡萄牙和西班牙佔地理大發現和海外殖民掠奪之先機,因此15到16世紀先是葡萄牙後是西班牙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但是,由於葡萄牙國家小,人口少,殖民帝國範圍龐大,鞭長莫及,再加上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尖銳,鬥爭激烈,終因西班牙的兼并和荷蘭、英國等的競爭而衰落。西班牙則因為國內封建勢力十分強大,貴族階級只追求享樂,不重視生產,掠奪來的巨額財富不是用於積累和再生產,而是用於揮霍和償還龐大外債,以支撐連年對外戰爭,也因此由盛轉衰。1588年是西班牙走向衰落的轉折點——「無敵艦隊」被英國徹底擊敗,從此失去海上強國地位,殖民帝國難以維持,結果同葡萄牙一樣,迅速降為二流國家。

17世紀是荷蘭的全盛時期。起初,荷蘭叫尼德蘭,意思是「低地國家」,包括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等地區。13-14世紀,荷蘭北部的商業就比較發達了,其中毛織業、麻織業和造船業極負盛名,航海業和漁業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它的呢絨質量之優良,遠非英法德等國所能匹敵。到16世紀,荷蘭北方諸省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出現了大規模的資本主義手工工場,與英國、波羅的海沿岸各國和俄國進行貿易。在南方各省,紡織、冶金、製糖和印刷業中,手工工場也廣泛發展,其中以毛織業和麻織業手工工場最為發達。毛織業的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都依靠國外市場,特別是西班牙等國的市場。南部最重要的商港安特衛普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南方各省的工業產品都要經由這裡遠銷西班牙和國外其他市場。在安特衛普的商業中,中介商業佔有很大的比重,城內歐洲各國的商行和代理店約有1000多家,每天來往的外國商人有5-6千人,港口同時可停泊2000多艘大小船隻,每年都有大量的貨物出入。於此可見該城商業規模之一斑。

1581年,荷蘭擺脫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而取得獨立,成立了聯省共和國,即荷蘭共和國。獨立後,荷蘭原已有相當基礎的資本主義經濟更加迅速發展,其工商業、航運業和海外殖民地擴張都有新的發展。在工商業方面,呢絨業、麻布業、絲織業和陶瓷業在國際上享有盛名;阿姆斯特丹不僅是國內外貿易和手工業中心,東方商品和北歐的糧食、魚類、木材和毛皮等均集散於此,而且也代替了安特衛普成為國際信貸中心,1609年創辦的阿姆斯特丹銀行是歐洲最早的資本主義性質的銀行;在航運方面,荷蘭素以造船業著稱,其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商船總噸數占歐洲總噸數的3/4,進入波羅的海的船隻,有70%屬於荷蘭;在海外殖民擴張方面,荷蘭的殖民勢力主要在亞洲的印度和東南亞,在美洲和非洲則不像在東南亞那樣強大,1602年,荷蘭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竭力排擠葡萄牙人在印尼的勢力,壟斷了香料市場,印尼的香料多半是通過荷蘭轉運到西歐各國的,1621年,荷蘭又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壟斷了北美和非洲的貿易與殖民特權。

整個17世紀,荷蘭不僅是歐洲而且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強國。具體而言,荷蘭的強大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1、國際航運中心;2、國際市場和貿易中心;3、國際貨幣和信貸中心 ;4、國際金融中心 。(第18章中有一節專門論述。)

三、荷蘭的衰落與英國的崛起

(一)荷蘭的衰落的原因

荷蘭鼎盛時期在整個17世紀,到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先後被英國和法國超過,與西班牙一樣,淪為二流國家。

荷蘭的衰落有其國內外原因,根本原因是荷蘭經濟發展的特點是商業的發展超過工業的發展,對外貿易超過國內貿易,即荷蘭過於重視商業、金融和對外貿易,卻不注重工業的投資和發展,結果使其工業生產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大幅度減少。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荷蘭發達的毛紡織業、造船業和捕魚業日趨衰落。在17-18世紀之交時,英國工業已超過荷蘭,英荷貿易中,荷蘭處於逆差地位。荷蘭本應採取措施,如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等,以克服這種長期存在的逆差。雖然一些荷蘭經濟學家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且提出了這種主張,但由於荷蘭國內勢力強大的商業資本家不贊成而無法實施。荷蘭工業地位的下降,決定了其商業和殖民地勢力的削弱,因為只靠商業獲利而不發展國民經濟,荷蘭的經濟實力和強國地位是難以維護的。到18世紀時,儘管荷蘭在國外還有不少殖民地,但已被英法超過,在世界經濟中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了。

(二)英國的崛起

在殖民地的角逐中,荷蘭最強的對手是英國。14-15世紀時,英國在各方面都微不足道,比當時歐洲大陸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等都要落後:其居民大多從事農牧業,城市規模很小,手工業還不發達,商業勢力則被外國人操縱著,絲毫也沒有將來會成為一個崛起強國的跡象。但是,從16世紀起,英國的圈地運動、重商主義政策和伊麗莎白一世的長期執政,使英國經濟迅速發展。特別是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時間長達70年,執行了許多有利於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政策,是英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伊麗莎白時代以兩件事而著稱:一是文學的繁榮,莎士比亞即產生於那個時代,二是海上擴張,英國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這一時期,英國手工業和商業興旺昌盛,成為歐洲海上強國,為其以後向外擴張打下了基礎。

在與英國的爭奪中,荷蘭在初期佔上風,後期則敗於英國。英荷兩國為爭奪東方的殖民地,各特許設立東印度公司。英國先下手,於1600年成立,荷蘭則晚了2年。但是,英國公司的資本額卻比荷蘭的少得多,僅3萬英鎊,荷蘭公司則高達54萬英鎊,為英國的14倍。初期,荷蘭的航運業遠遠超過英國,壟斷了海上貿易。在17世紀上半期,荷蘭無論在經濟實力、航運能力和殖民勢力等方面,均比英國佔優勢。17世紀中期以後,英國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憑藉其強大的工業優勢,加緊向海外殖民擴張,在1650-1663年間接連頒布了幾個《航海條例》,其矛頭直指荷蘭,旨在打擊荷蘭對海上航運和殖民地市場的獨佔行徑,與荷蘭分庭抗禮,公開爭奪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優先權。與此同時,在17世紀後半期,英國先後發動了4次對荷戰爭(第一次1652-1654年,第二次1665-1667年,第三次1672-1674年,第四次1680-1684年),荷蘭連連失敗,在北美的殖民地全部喪失,兩國的實力對比從此發生了重大變化。到17世紀末,英國取代了荷蘭在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的優勢地位。

由此可見,英國經濟的起步,更早地說,是在17世紀末,其標誌是逐漸取代了荷蘭的世界領先地位,開始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18世紀後期開始的產業革命則更進一步加快了英國的崛起,全面奠定了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第二節 美國經濟的起步:始於南北戰爭之後

美國經濟起步於南北戰爭之後。因為從此美國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大市場,資本主義在全國範圍內迅速發展,美國經濟進入了突飛猛進的時期。

一、南北戰爭

(一)歷史背景

美國獨立戰爭有兩個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一是土地問題,二是南北兩種社會制度並存的問題。

美國獨立戰爭後,土地問題並沒有解決,農民爭取土地的鬥爭在西部特別尖銳。1785年,美國國會頒布了一個土地法令,規定對西部進行勘測,目的是讓所有農民去開拓土地,並且規定土地按每英畝2.5美元的價格出售。但是,絕大多數拓荒者無錢購買土地,因此這一法令並不能滿足一般拓荒者的要求,相反使一些有錢人大量購買和佔用土地。北部各州的移民以及幻想成為獨立農民的歐洲移民仍然不斷湧入西部地區,以「擅自佔地者」而定居下來,並且經常同當地的駐軍發生衝突。聯邦政府無力制止這種自發的做法,不得不按較為優惠的條件出售土地,以便讓更多的人得到土地。1800年,每塊出售土地的單位面積規定為320英畝,1894年減少了一半,為160英畝,同時地價也從每英畝2.5美元降至1.5美元。但是,聯邦政府的這些措施仍然不能滿足大批貧民們無償佔有土地的要求,「擅自佔地者」仍然有增無減。從1790-1840年,湧入西部地區的移民從11萬劇

增到460多萬。定居下來的移民佔地而居,但是土地的歸屬即所有權問題卻不明確,沒有任何法律規定。這一地區性的重要問題急待解決。更主要的是,從全國範圍來看,南北戰爭前,美國存在著兩種對立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發展主要限於北部和西北部,全國90%的工業製成品集中於此;南部和西南部則是沿著奴隸制種植園方向發展的,種植園大土地所有制佔據統治地位,幾乎不存在什麼工業。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產業革命推動了棉紡織業的蓬勃發展,從而增加了對棉花的需求,由此促進了美國南方奴隸制經濟的高漲。1793年,一個名叫惠特尼的人發明了軋棉機,解決了南方植棉業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大大提高了生產率。以前,一個奴隸用手一天只能清除一磅籽棉,而用蒸汽驅動的軋棉機一天則能清除1000磅。再加上棉花生產成本低而獲利大,種植園主養活一個奴隸每年的花費不到20美元,而每個奴隸(包括其子女在內)每年創造的純利潤達80多美元。於是,南部種植園主從種植玉米轉向種植棉花,棉花產量因此而激增。1792年,南部僅生產6千包(一包為500磅棉花),到1850年則增加到213.6萬千包。植棉業的發展加強了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黑人奴隸人數也隨之激增,1790年為69.7萬人,到1860年增至400萬人。

以奴隸勞動為基礎的美國南部種植園經濟是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南部將80%的棉花輸往英國,再從英國換取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因此,美國南部的種植園經濟也具有殖民地經濟的性質。種植園經濟是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機體上的一個毒瘤。奴隸制殘酷剝削下的勞動率十分低下。種植園經濟是掠奪式的,在幾年內一塊最肥沃的地力消耗殆盡以後,就向西遷移到新的地區再行種植。而西部到底是歸自由農民所有,還是由奴隸主任意霸佔,則成為移民農民與奴隸主在西部爭奪土地的一個焦點。除了奴隸主與移民農民的矛盾之外,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也十分尖銳,奴隸不堪殘酷壓迫,各種反抗時有發生,或大批逃亡,或縱火燒毀種植園,或舉行武裝暴動,如1859年10月布朗領導的起義。

此外,奴隸主與日益興盛的北部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這種矛盾主要表現在關稅問題上。由於南部棉花大量輸出,南部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美國國內市場。對此,如果北部工業資產階級不能利用國內工業原料和控制國內市場,那麼就不可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北部工業資產階級主張實行高關稅政策,以防止外國製品大量進口,而南部奴隸主則堅持降低關稅,以便從英國購買比較低廉的工業品。在19世紀30年代,關稅問題達到十分尖銳的地步,南卡羅萊納州曾以脫離聯邦相威脅,反對提高關稅。

隨著北部資本主義和南部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矛盾和衝突更加尖銳。在政治方面,雙方集中在對參議院的控制權上。1818年,由密蘇里申請加入聯邦所引起的爭執,成為這一衝突的開始。在密蘇里申請加入聯邦前,美國蓄奴州與非蓄奴州各為11州,雙方在參議院的力量勢均力敵。當密蘇里加入聯邦時,這一平衡就會打破。南部各州堅持密蘇里應為蓄奴州,並以退出聯邦相威脅。北部資產階級特別是大商人和銀行家,注意到南部棉花產量日增,想為南部提供資金和商品,並從轉運和銷售中牟利,因此極力主張與南部妥協。於是,182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密蘇里妥協案,規定密蘇里作為蓄奴州加入聯邦,同時從馬薩諸塞州划出緬因作為自由州進入聯邦;還規定今後如有一個蓄奴州加入聯邦,必須有一個自由州加入,在北緯36度以南允許奴隸制發展,以北則禁止奴隸制存在。

美墨戰爭後,美國從墨西哥奪得大片土地,關係到新州進入聯邦的問題,雙方鬥爭再度激化。1850年,在加利福尼亞和其他兩個州申請進入聯邦時,國會又通過了加利福尼亞妥協案,對密蘇里妥協案作了修正,規定加州以自由州進入聯邦,新墨西哥和猶他州是否禁止蓄奴,則交由兩州公民決定。此外,為了緩解南部各州的不滿,該妥協案對追捕逃亡奴隸問題作了有利於南部的規定。新規定以前,南部奴隸如進入自由州,則被視為自由人,新規定以後,南部和北部各州均設立追捕奴隸的特種全權委員會,只要南部奴隸主聲明和宣誓,確認某一黑人是從他那裡逃亡的奴隸,就可得到該委員會的承認。

(二)人心向背

1850-1860年,美國南北兩種制度的矛盾達到再也無法妥協的地步了。在此期間,南

北雙方的經濟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在北方,工業生產急劇增長,工業投資增加了2倍,鐵路線從1.5萬公里增加到4.8萬公里,工人人數從95.7萬增加到130萬;土地開墾面積也迅速擴大,西部農場經濟的發展為東北部各州的工業品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國內市場。而在南方,奴隸制嚴重阻礙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落後,棉花產量不斷下降。1857年,棉花產量曾達到創記錄的538萬包,但到1860年又驟降到384萬包;人口增長緩慢,社會矛盾尖銳,奴隸反抗時有發生,奴隸主企圖用強制手段挽救處於危機之中的奴隸制。1854年,堪薩斯和內布拉斯加申請加入聯邦。這兩州均位於北緯36度以北,按規定應為自由州。但是,南方奴隸主強迫國會授權兩地居民經由自由投票決定是蓄奴州還是自由州,同時組織武裝暴徒湧入堪薩斯,企圖以武力控制投票,達到建立奴隸制的目的。南方奴隸主的這種卑劣和蠻橫的行徑激起了北方人民的極大憤怒。北方的工人和農民也攜帶武器,自發地進入堪薩斯,同南方暴徒展開英勇搏鬥。堪薩斯衝突揭開了美國內戰的序幕。

1860年是美國大選年。11月,林肯擊敗南方推選的總統候選人而當選為總統,南方奴隸主見大勢已去,決定孤注一擲。首先,同年12月,南卡羅萊納州率先宣布退出聯邦,接著喬治亞、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密西西比、路易斯安娜和德克薩斯等6個蓄奴州,也相繼宣布退出聯邦,最後,1861年2月,南部11個州召開代表大會,成立南部各州邦聯,並選出新總統和制訂了新憲法。這樣,南部各州公開打起了製造分裂和發動叛亂的旗號。4月15日,林肯總統宣布各州陰謀叛亂,並號召人民為恢復聯邦的統一而戰。持續4年的內戰以北方完全勝利和南方徹底失敗而告終。

南部的失敗是必然的。戰爭的勝負主要取決於時代潮流與人心向背。北部無論是道義上還是經濟實力上都佔據絕對優勢。僅從下列數字就可見雙方力量對比之懸殊:州數,北方23個,南方11個;人口,北方2200萬,南方900萬;製造業,北方佔全國90%,南方佔10%;戰時籌款,北方33億美元,南方700萬美元;服役人數,北方200萬,南方90萬;軍隊最高人數,北方100萬,南方47萬。

顯然,交戰雙方的經濟實力十分懸殊,而這種經濟實力的明顯懸殊,不斷地轉化為戰鬥力的明顯差距。戰爭結束時,南方財產損失無法估計,其經濟實際上被摧毀了。戰後,南方投入重建經濟。

(三)重要決定

內戰期間,美國聯邦政府於1862年頒布了兩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一是由國會通過,5月20日經林肯簽署並於1863年起正式實施的《宅地法》。該法規定,凡年滿21歲的美國公民,只要沒有反對聯邦的行動,在公有地上居住和耕種5年以上者,每戶可從國家取得160英畝土地,只須交納10美元登記費,便可無償成為這塊土地的所有者;凡居住與耕種在6個月以上者,只須以1英畝1.25美元的價格,也可取得同樣面積的土地。雖然後者可為土地投機者所利用,但這一法令畢竟使廣大農民從此擁有了長期夢寐以求的土地,因而是大得人心的決定。從此,土地歸屬問題得以解決,南部大種植園主再也沒有乘機向西任意擴張的機會了。更重要的是,該法為美國農業確立了農場式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即美國式的發展道路。

二是林肯於同年7月22日宣布的《解放奴隸宣言》。該宣言規定從1863年1月1日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叛亂地區的奴隸均可獲得自由,成為自由人。該宣言是在北方戰況不利的情況下作為「戰時措施」發布的,旨在動搖南部的人心,扭轉戰場局勢。該宣言發布後,南方大批黑奴逃往北方,其中有不少參加了聯邦軍隊,調轉槍口向南方叛軍開火;也有黑奴在叛軍後方,從事游擊騷亂戰,以牽制叛軍的行動,戰局因此迅速好轉。該宣言的重要性並不僅限於此,更重要的是,它成為消滅南部奴隸制的法律依據。內戰結束後不久,1865年12月18日生效的美國憲法第13條修正案規定:「合眾國境內或受其管轄的任何地方,不得存在奴隸制和強制勞奴,但作為對依法判刑的罪犯的懲罰除外。」從此,美國奴隸主勢力被徹底消滅,工業資產階級取得獨立地位。

內戰期間,林肯總統曾對有人指責他在緊急情況下大權獨攬,違反憲法的一些戰時應急措施作過解釋。1864年,他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這樣說:「我曾發誓要維護憲法,因此,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維護以憲法為組織法的本屆政府和國家,對我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是否可以丟掉國家而維護憲法呢?按常理,生命和四肢都應該保護。然而,往往為了救命而必須截肢。聰明的人絕不會為挽救一條腿或一條胳臂而丟掉性命。我當時覺得,為維護憲法,從而維護整個國家,有些本來不符合憲法但屬於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可以成為合法的。不管正確與否,我就是這個理由,現謹公開聲明此點。」

二、歷史意義

與英國相比,封建制度從來也沒有在北美殖民地佔統治地位。獨立前的美國社會制度基本上是較多的英國資本主義的移植,封建主義只是以殘餘的形態存在著,獨立後的南部種植園即其最頑固的表現形式。

從政治上看,北美殖民地雖然在名義上屬於萬里之外的英王,但由於鞭長莫及,英王既不能在那裡建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的那種權威,也不能像在英國那樣直接施加影響和加以控制。即使在各殖民地也曾不同程度存在過總督們的「貴族政治」現象,但這種形式也隨著殖民地民選議會的發展而受到遏制,並逐漸消滅。

從經濟上看,北美殖民地從一開始就不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是不很發達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經濟,廣大農民的產品主要是用於交換而並非只供自己消費;此外,這種經濟從一開始起就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與外部世界有密切的聯繫。

從種植園奴隸制本身來看,它與古代奴隸制也不同,奴隸勞動的產品也主要是供出口和交換之用。這種奴隸制在一段時期內既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一種方式,也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儘管後來並不適應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馬克思認為這是一種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奴隸制或奴隸資本主義經濟。他說:「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把自己的經濟建立在黑人奴隸勞動之上的資本家。」

由於美國歷史短暫,也由於美國歷史從一開始就具有跨越封建社會階段的歷史特徵,所以這就構成了美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和獨特的歷史條件。對於美國的這一歷史特徵,恩格斯曾明確加以強調和指出:「美國沒有中世紀的廢墟擋路,而且在一開始有歷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17世紀形成的現代資本主義因素。」如果說,南部種植園奴隸制是奴隸制與封建制混合物的殘餘的話,那麼南北戰爭以後,這種殘餘已經一掃而光了。比起英國來,美國在這方面的社會經濟條件要優越得多。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使南北分裂的界限完全消除,統一的全國市場建立了起來,資本主義在全國範圍迅速發展,不但北部的工業加快,南部也在戰爭結束重建經濟後開始實行工業化;不但資本主義工業發達起來,農業也因土地問題得到解決而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從此,美國經濟迅速發展,進入高漲和騰飛的新時期,其主要標誌是到19世紀末,在短短30多年內,其工業產量就趕上和超過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

第三節 德日經濟的第一次起步

德日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晚,前後有兩次起步。第一次是19世紀中期,第二次是戰後初期。德國經濟的第一次起步始於德意志統一,日本經濟的第一次起步始於明治維新。

一、德國始於德意志統一

(一)30年戰爭

17世紀,德國經歷了1618-1648年的30年戰爭。30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對近代西歐各國,特別是德法兩國具有深遠的影響。這次戰爭具有德國內戰和國際混戰的雙重特點,其主要戰場是在德國。在戰爭初期,德國內部的新舊教派——卡爾文派和路德派——之爭佔有明顯的地位,但不久就演變為一場各國爭權奪利的混戰,宗教意識上的分歧不再作為交戰雙方的主要分野了。在戰爭結束時所訂立的威斯特發里亞和約中,宗教問題退居次要地位,和約的基本內容是各國領土和德國各諸侯領地的重新分割,以及歐洲新的國際均勢的建立。

1648年的威斯特發里亞和約保證勝利者獲得大片領土和利益,法國得到阿爾薩斯和洛林等地;瑞典掌握了波羅的海的出口權;在德國內部,幾個強大的諸侯如勃蘭登堡、薩克森和巴伐利亞都獲得了新領土。和約承認帝國諸侯有獨立的外交權力,這等於承認帝國政治上的分裂。關於帝國的行政,和約規定皇帝應保證各邦永久存在,不得干涉諸侯內政,帝位不得世襲,帝國的重要事務如宣戰、媾和和徵兵等,必須由帝國議會決定,皇帝不得專權。這就使皇帝的權力更加削弱,諸侯的權力更加強大。和約追認瑞士的獨立,西班牙也正式承認荷蘭的獨立。和約嚴重動搖了德國哈布斯堡家族王朝。皇帝建立統一帝國以及在歐洲恢復天主教統治地位的企圖完全破滅了。德意志仍然分裂,有近300個大小不一的獨立的諸侯領地和1000多個獨立的騎士領地,帝國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

在30年戰爭中,德國是主戰場,因此遭受的物質損失最為嚴重。對此,恩格斯寫道:「在整整一個世紀里,德意志歷史空前未有的最無紀律的暴兵縱橫反覆地蹂躪著。到處是焚燒、搶掠、鞭打、強姦、屠殺。大軍之外,還有小股義勇兵,其實,倒不如乾脆把他們叫做土匪,他們隨隨便便,自由行動——凡屬這樣匪軍出現的地方,農民最倒霉的了。物質的破壞,人口的凋零,是無窮無盡的。當和平到來的時候,德國已經無藥可救了,已經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倒地下了。」

18世紀時,正當英國進行產業革命,美國進行獨立戰爭,法國進行大革命時,德意志國家仍然處於封建分裂之中,看不見任何發展的希望。恩格斯是這樣描述18世紀時德國國內總的政治和經濟狀況的:「到處是一片混亂。……狂妄自大的王公對其臣民專橫殘忍,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些只知尋歡作樂,驕奢淫逸的王公們,授予其大臣和官吏們無限的權力,使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壓迫不幸的人民,只要他們能裝滿主子的金庫,供給主子足夠的嬌妻美妾就行了。……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體的討厭的東西,沒有一個人感到舒服,國內手工業、商業和工業、農業極端凋敝,農民、手工業者和企業主遭到雙重的苦難——政府的搜刮,商業的不景氣。貴族和王公都感到儘管他們榨盡了臣民的膏血,他們的收入還是彌補不了他們日益龐大的支出,一切都爛透了、動搖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簡直沒有一線好轉的希望。」

(二)普法戰爭

到19世紀上半期,德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割據的國家。19世紀初的普法戰爭期間,德國遭受更嚴重的打擊。拿破崙為了肢解德意志,1806年,迫使哈布斯堡王朝取消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地位,在德意志建立由21個邦參加的「萊茵同盟」;1807年,迫使參加反法同盟的德國最大的邦普魯士簽訂「提爾西亞和約」,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條件:要求普魯士讓出易北河以西的領土,為此普魯士喪失了1/2的領土;將其軍隊裁減到4.2萬人;對法賠款1.2億法郎;在德意志境內建立「威斯伐利亞王國」,作為法國的附屬國。

1806年普魯士對法戰爭的失敗和1807年提爾西亞和約的屈辱,迫使普魯士貴族統治集團在戰敗後不得不進行改革。1807年10月9日,首相施太因頒布「十月法令」,宣布廢除農民對地主的世代依附關係,允許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權,並且改革行政機構,加強中央集權。該法令於1810年聖馬丁節生效,到時德國將沒有農奴而只有自由人,法令還規定城鄉居民可以自由購買貴族土地,無論地主還是農民都可以自由從事手工業和經營商

業,不受任何限制。施太因的改革招到貴族的反對。拿破崙要求普魯士國王將其免職。1810年,哈登堡出任首相,繼續推行改革。他於1811年9月頒布法令,准許農民贖買封建義務。此外,他還創立了柏林大學,推行義務兵役制,還設立軍事參謀部,建立軍事學院。

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是在普魯士面臨不改革就滅亡的形勢下進行的,雖然改革很不徹底,但卻為普魯士的資本主義發展開闢了道路。

在第7次反法聯盟中,法軍於1815年6月18日大敗於比利時的滑鐵盧。作為戰勝國,普魯士參加了1814年10月1日-1815年11月20日的維也納會議。這次會議沒能解決德國統一的問題,因為英俄奧等國惟恐德國統一後強大起來,多方加以阻撓。按照奧地利宰相梅特涅的計劃,設置了一個「德意志邦聯」。由德意志的大小34個君主國和4個自由市組成。各邦、市仍然保持獨立主權,設立一個由各邦代表組成的「邦聯會議」加以協調,由奧地利任主席。

(三)關稅同盟

德國的統一始於關稅同盟。德意志邦聯不過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實際上仍然保留了封建割據的局面。各邦各自為政,各有自己的法律和關卡,幣制十分混亂,嚴重阻礙了各邦的經濟往來和發展。當時德國經濟生活的混亂和麻煩,從下面一段描述中可見一斑。

「德國48道關稅和入市線,使得國內的交通麻痹了;它所惹起的作用,正好像人體用繩被捆綁,因而血液不能流通到別的部分一樣。從漢堡到奧地利,從柏林到瑞士,為了做買賣,就得經過10個邦,考究10種關稅制度和入市制度,並且要支付10種通行稅。」

德意志各邦要求統一,已成為時代的要求。領導經濟統一運動的歷史責任落到了最大的邦普魯士身上。普魯士於1818年率先進行了關稅改革,其具體內容如下:1、廢除國內關稅;2、進口原料免稅;3、對進口工業品平均徵稅10%;4、貨物通過普魯士境界時只徵收很少的過境稅;5、國產稅只對少數貨物進行徵收。

普魯士的關稅改革獲得各邦的積極響應,各邦紛紛仿效行之,由此導致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建立。該同盟是由地區性向全國性逐漸發展而成的。

首先,由道登發起組織了南部關稅同盟。1820-1823年訂立了基本方針,1824年締結了條約,1828年組成關稅同盟。

其次,1828年,普魯士與黑森締結關稅條約,組成北部關稅同盟,該條約與南部關稅同盟條約基本相同,稅率如需變動,需由雙方會商決定;所獲收入按人口分配;水陸通行稅一律豁免。條約還規定,黑森仍然保持自己的關稅行政權,但同意採行普魯士的關稅制度。

最後,1834年1月1日,南北關稅同盟聯合,正式成立全國性的關稅同盟。該關稅同盟的盟約要點如下:1、參加同盟各邦間的貨物往來無須納稅,但對未參加同盟的各邦的貨物則要徵收一定的稅率;2、關稅政策應由參加各邦每年開會共同決定;3、幣制與度量衡應設法統一;4、關稅收入的分配按各邦人口比例而定;5、各邦關稅行政自主,均有任命稅吏之權;6、設置一個特別機構,專門研討各成員所提修改稅率之建議,並考察關稅制度之施行;7、在不違背關稅同盟規定的情況下,各邦仍有訂立條約之權;8、盟約須經加盟各邦全體通過。

開始進入同盟的有17個邦,占各邦總數的一半,人口2300萬。關稅同盟成立時所訂有效期限為8年,後來數次展期。那些未參加的各邦,也先後參加了同盟。該同盟後來取得國際地位,有權與其他國家簽訂商約。例如,在1865年,該同盟與奧地利簽訂條約,給予後者最惠國待遇。

(四)德意志統一及其歷史意義

關稅同盟使德國經濟趨於統一,為其進一步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後來在政治上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19世紀初,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和拿破崙統治的壓力下,普魯士王朝曾經對

封建農奴制進行過不觸動容克地主土地佔有制的一些改革。這種改革的步伐在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大大加快了。1848年的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歷時很短,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革命的基本問題——國家的統一——仍然沒有解決,政權仍然掌握在貴族-容克地主階級手中。但是,統治階級懾於革命的威力,不得不實行一些社會經濟改革。

1850年,普魯士通過了關於贖免和調整地主與農民關係的新法律。新法律雖然保護容克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但無償取消了不少封建義務,同時規定農民可以高價贖免主要封建義務——各種強制勞役和地租。到1865年,僅普魯士就有150萬農戶辦完了贖買手續,其他各邦的贖買也進行得很快。在這個過程中,容克地主從農民那裡獲取了巨額贖金,僅易北河以東的農民就花費了10億馬克。到60年代初,佔德國農戶數28.6%的容克地主和富農擁有耕地總面積的91%,而占農戶71.4%的小農,僅佔耕地總面積的9%。

長期以來,德意志處於割據分裂狀態,工商業不發達,社會停滯不前,在各方面都很落後,到19世紀初,國內不少地區曾被法國佔領。後來,雖然普魯士的改革和關稅同盟的建立,為其經濟振興奠定了基礎,但德意志統一仍未解決。直到俾斯麥(1825-1898年)任普魯士政府首相期間(1862-1898年),通過「鐵血政策」才完成德國的統一。1862年9月,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公開宣稱:「德意志的未來不在於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在於強權。……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演說詞與多數協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及1849年所犯的錯誤——解決它只有用鐵與血」。

俾斯麥先後發動了對奧地利和法國戰爭,解決了外部的干涉,實現了國家的統一。1866年6月-8月的普奧戰爭,以普國的勝利而告終,8月23日,普奧簽訂和約,規定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舊邦聯宣告解散;奧地利承認普魯士建立北德意志聯邦(由梅因河以北各邦組成),雙方同意不干涉南方各邦的獨立自由。1867年成立的北德意志聯邦包括21個邦和漢堡、不來梅、律貝克3個自由市,人口3000萬。聯邦有統一議會,一切外交和軍事大權由普魯士控制。該聯邦成為統一德意志帝國的基礎。

普奧戰爭鞏固了普魯士在德意志的統治地位,但德國的統一還沒有最後完成,還剩一步要走:統一西南部4邦。因為這4個邦仍然保持著獨立的地位,而且緊鄰法國。法國不願德國統一變得強大,因此極力阻撓4邦統一於德國。這樣,對法國作戰就成為普魯士實現統一的關鍵。1870-1871年的普法之戰中,法國失敗,西南部4邦加入了北德意志聯邦,德意志的統一最終完成。1871年1月18日,在戰敗國法國的凡爾賽宮,正式宣布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德意志帝國是一個聯邦國家,由25個邦及市組成,其中包括4個王國、5個大公國、13個公國和3個自由市,再加上新近從法國併入由帝國直轄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根據帝國憲法,聯邦政府大權在握,負責工業、商業、鐵路、電信、幣制和銀行等,帝國的立法機構是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前者由普選產生,但作用有限,雖然可否決政府提出的法案,但卻不能通過不利於政府的法案,因為任何法案須經聯邦議會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後者由各邦代表組成,普魯士是帝國中最大的邦,占帝國面積的55%和人口的61%,因此操縱了聯邦議會。

從政治上說,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是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聯盟的國家。容克地主在帝國中佔據全部軍政要職。大資產階級則滿足於統一給他們帶來的發財致富的機會,甘願託庇於容克地主。德意志帝國實質上是一個「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餘、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馬克思)

從經濟上說,儘管德意志帝國有封建專制制度的種種束縛,但歷史的進程已無法阻擋資本主義的發展。統一前,普魯士經過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風暴的衝擊,封建統治階級畢竟已不能完全恢復革命前的舊秩序。受英國產業革命成果轉移的作用,普魯士已有了機械工業生產,類似英國的曼徹斯特工業區的城鎮已經出現,鐵路和公路把東西普魯士聯成一體。普魯士的大工業和近代交通業的發展,迫使封建的普魯士步步退卻。在國內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挑戰面前,普魯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推行了有利於保護大地主貴族的農業改革。如前所述,普魯士的農業改革前後歷時幾十年,最後以1850年3月2日「贖買

法」的公布和實施,標誌這場改革的結束。農民以贖買為代價獲得人身自由,成為工業後備軍,土地貴族則改變傳統經營方式,紛紛購買農具,廣泛使用化肥,實行資本主義大農業經營。這種以立法為基礎,以贖買封建義務為主要特徵的農業改革,成為普魯士農業改革和發展的道路。與此同時,農業資本主義化的改革完成,又推動了普魯士大工業的發展。到1870年,德國工業總產量已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2/13,超過法國,居於英美之後的世界第三位。這樣,普魯士工業的發展和農業的改革,迅速改變了長期落後的狀況,完成了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並且擠身於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

德意志統一後,為鼓勵國內經濟的發展,俾斯麥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制度,全國的幣制,確立了馬克為貨幣單位;1876年經改組後成立了帝國銀行;此外,撤除了交通運輸方面的障礙,統一了全國的郵政制度,也廢除了國內貿易的障礙,完成了國內市場的統一;在對外貿易方面採取了統一的政策,改革原有的關稅制度。

從全國統一到一戰爆發前的40多年中,德國經濟突飛猛進,更上一層樓,取得的成就是驚人的。其標誌是工業生產已趕上和超過了英國,居世界第二位:1900年,英國鋼產量為500萬噸,德國為630萬噸;1913年,英國為770萬噸,德國為1760萬噸,英國的產量還不到德國的一半;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相對份額,1900年英國佔18.5%,德國為13.2%,到1913年,英國為13.6%,德國則上升到14.8%。更主要的是,在此期間,德國是第二次世界科技革命的中心。

二、日本始於明治維新

日本於16世紀末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在此後的兩個多世紀中,日本處於德川幕府的專制統治之下。在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封建統治也出現危機,最後導致明治維新。

(一)德川幕府時期的日本

日本在戰國時期(1467-1573年)形成了封建分裂割據的局面,其間大名即各藩的統治者之間連年混戰,長達一個多世紀。16世紀末期,豐臣秀吉(1536-1598年)初步完成了國家的統一。1598年,他在準備新的侵略朝鮮的軍事行動時死去。在他死後,統治權力落到了另一大將德川家康(1542-1616年)的手中。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幕府,從此直到明治維新,德川幕府維持了大約兩個半世紀的封建專制統治。德川幕府的建立結束了日本長期戰國紛爭的局面,人民可以在和平的環境中休養生息和從事生產,因此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到18世紀後半期,日本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首先,生產力的發展表現在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積的擴大。從1600-1721年,日本人口從約1700萬增加到近3000萬;16世紀時,日本耕地面積為150萬町步(1町步=99.15公畝),到18世紀初增加到290萬町步。

其次,生產力的發展還表現在手工業的發達。關東、奧羽的蠶絲業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初的大約100年中,生產只增加了1倍,而18世紀初到19世紀初則增加了4倍。由於手工業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日本各地出現不少精美產品,如一些產地的絲織品、陶器、漆器和紙張等,聞名全國,行銷各地。18世紀後期,日本許多行業的資本主義手工工場陸續出現,其中以絲織品和棉織品的手工工場最為發達。1854年時,日本全國僱傭10人以上的手工工場約有300個,到1867年,這類手工工場增加到400多個。

再其次,隨著生產的發展和商業規模的擴大,貨幣經濟日益發達。戰國期間,各地大名積極開採礦山,金銀銅的產量激增。德川幕府建立後,銅的產量繼續增長,大量鑄造銅錢,並且統一了幣制。在某些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的西部,還流通一種稱為「札」的紙幣。此外,城市數目增多,規模也不斷擴大,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7世紀末,江戶、京都和大阪已成為全國性的城市,稱為三都。江戶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消費城市,18世紀初人口已達70萬;京都長期是皇室所在地,人口約50萬;大阪人口約35萬,是全國商業中心,各地物資集散於此,各地大名都在此出售大米和其他產品,換取貨幣後再到江戶去吃喝玩樂。

最後,交通也有很大發展。以江戶為中心,全國陸路有5條幹線,沿路設有驛站,主要道路每隔一里建有標誌,還有船隻定期往返於江戶與大阪之間。

總之,從17-18世紀,日本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商業資本的積聚和富商大賈的出現,同時也促進了農村的階級分化,日本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封建統治出現危機。民治維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


推薦閱讀:

長江經濟帶沿江鐵路通道規劃建設必要性分析
長江首尾總相連(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
自由的阿甘 2017 年 02 月 15 日的文章
構建現代經濟體系
建國後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水運為什麼會全面衰落呢?

TAG:經濟 | 經濟發展 | 發展 | 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