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雜談】我們為何要發明筷子?

現在發現的古箸實物年代早到商代後期,箸的始作年代應當早於這個發現,但究竟起源於何時,還是一個很費思索的問題。有些學者曾由箸的具體用途來推論它的起源,認為中國烹調術的特點是把食物切成小塊,用碗盛著,要將這小塊食物從碗中送進嘴裡,於是筷子便應運而生了。這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筷子出現的大致時代並沒說清楚。

我們知道,古代中國人的熟食,就以周代為例,主要有飯食、粥食、菜肴和羹食幾類,大都需要藉助食具進食,而且食具並不只有等一種。根據《三禮》的說法,箸原本不是用於取食小塊食物的,至少在周代它有特定的用途,而且按禮制規定,箸還不能隨便移作它用。

《禮記·曲禮上》說:「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這裡的梜依《廣韻》說即為筴,也就是箸,《廣雅·釋器》也說「筴謂之箸」。《禮記》說得非常明白,箸是專用於夾取羹湯中的菜食的。《曲禮》另外還有一句有關的說法,叫做「飯黍毋以箸,」是說吃米飯米粥不能用箸,一定得用匕。由此看來,漢代以前的箸可能主要是用於夾菜而不是扒飯。唐代薛令之所作《自悼詩》,其中有「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一句,表明在唐代也是以匕食飯,以箸食羹中菜。甘肅敦煌473窟唐代《宴飲圖》壁畫,繪有男女九人圍在一張長桌前準備進食的場面,每人面前都接著匕和箸,可見這兩樣食具都是正式宴飲場合不可缺少的。

到了宋代,匕箸的分工依然十分明顯,繼承了前代的傳統。據明代田汝成《西湖志余》說,宋高宗趙構在德壽宮每到進膳時,「必置匙箸兩副,食前多品擇取欲食者,以別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前,則以別匙減而後食。吳後嘗問其故,曰:不欲以殘食與官人食也。」這宋高宗每在用膳時,都要準備兩套匙箸,本來匙箸兩件一套就夠用了,多餘的那一套是用來撥取菜肴和飯食的,類似於現在說的「公筷」。趙構是想能吃多少就撥出來多少,因為剩下的饌品還要賜給宮人,怕弄亂弄髒了。趙構是否有如此德性姑且不論,這裡將匕箸的分工說得十分明白,應當是可信的,還是以箸夾菜,以匕食飯。

因為古代的箸主要是用於夾取羹中菜食,所以用不著過於粗壯,不必用它承受過重的份量。考古發現的古箸大都比較纖細,其原因也正在於此。

古箸的用途為我們尋找它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也即是說,要探究箸的起源,一定要涉及羹食的起源問題。羹食是先秦乃至漢代佐食的傳統饌品,這傳統大體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主副食大多採用蒸煮法,煮法用汁水較多,米豆多水而成粥,菜肉多汁則成羹。一直到漢代,祖先們使用的烹飪器具都是以釜(鼎、鬲、罐)為主,說明在很長時期享用的菜肴確是以羹為主,不論什麼菜,只要加點水一煮就成,古代說的羹藿、羹魚便是如此。先秦乃至漢代,佐飯的副食主要就是羹,羹常常與飯食連稱,見諸於許多文獻,例如:

凡進食之禮,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禮記·曲禮上》

堯之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韓非子·五蠹》

孫叔放相楚,棧車牝馬,糲餅菜羹,枯魚之膳。——《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菜肉沉在羹汁中,用餐匙取食很不方便,而且匙面較平,不容易逮住肉塊,也不容易撈出菜葉。這時最適用的自然就是成雙的箸了,只有它才能在滾燙的羹湯中夾起菜和肉來。如果直接用手指食羹,那不僅僅是不方便的,也是不可想像的。

以羹佐飯的配餐方式,應該創立於史前時代,創立在陶釜發明不久的時代。食羹用的箸也應當發明在史前時代,發明在烹羹技術出現的年代。羹食作為一種飲食傳統,一直到漢代還十分牢固,馬王堆漢墓出上遣冊所記77款隨葬饌品的名稱中,就有羹名五種共24款。羹食的出現,帶來了古箸的出現;古箸的出現與普及,又促進了羹食的發展。

箸的發明,可能同匕一樣,並沒經過太複雜的過程,隨手摺兩丫樹枝,或者砍兩根細竹,也就可以使用了。箸最早的用途可能只限於將肉菜從羹湯中夾出,還沒有用它直接去碰唇齒。等待了不知多少個世紀,用箸形成了傳統,技巧也有了提高,製作也趨於精巧,它也許就十分自然地轉變成了進食具。遺憾的是,考古發掘沒有發現確認的史前箸,主要原因恐怕是沒有保存下來,或者是發掘中沒有顧及,沒有細心甄別。我想應當會有發現的,只是遲早的事。

從羹與箸的關係,以及飯與匕的關係看來,烹飪方式與進食方式有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中國古代延用至今的獨具特色的進食方式,正是依存於我們獨特的烹飪方式的。當然,現代生活節奏有了很大變化,平日的用餐,未必都要匙箸齊全,也未必那麼強調匙箸分工,通常是一雙筷子包打天下,滿餐桌的盤盤盞盞,都可以足跡踏遍。

文章來自 3N3N的新浪博客

與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與民銀旅行

開啟一段心靈旅程

民銀旅行 攜手同行


推薦閱讀:

有些秘密讓我們更近,而有些愛讓我們更遠
今年閏六月,什麼時候可以閏正月?這一年我們可以過兩個春節
我們不壞,只是不再乖。
DIY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舊衣服
現在我們二十三四歲

TAG:文化 | 發明 | 筷子 | 雜談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