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獨步於時代之外
半個世紀以來,他「總是以從不預告、從不解釋、從不致歉的方式一次次邁入新的領域」。他在音樂、文學和表演上所取得的成就無人能敵。
鮑勃·迪倫:獨步於時代之外
文|李驥
(知名品牌營銷策劃人,業餘影評和專欄作者)
徹頭徹尾的「酷」
可以肯定的是,2016年12月10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的身影將不會出現在斯德哥爾摩的藍色大廳。儘管這是120年來惟一一位音樂人走上文學的領獎台。
10月13日,當人們既詫異又激動時,卻並未聽到來自他的任何消息。一個多月的靜默後,他通過秘書「客氣」地表達了他的謝意——「獲得這個獎讓我感激難言」;之後又透露說,由於另有安排將不會到場領獎。他會在書面致辭中向全世界說什麼呢?無論如何,世界最終看不到75歲的鮑勃·迪倫站在諾貝爾獎的領獎台上,親口說出「感謝瑞典學院」這樣的套話。
鮑勃·迪倫總是這樣。2010年他到白宮演唱,既不參加綵排和社交酒會,也不與任何人合影留念。「他唱完了歌,走下台來跟我握了一下手,好像點了一下頭,擠出一點微笑,然後,就走了。」奧巴馬說,「這就是我愛鮑勃·迪倫的原因——他永遠就是你期待的那樣。」
是的,我們永遠無法想像一個與政界大人物們寒暄應酬的鮑勃·迪倫,就好像2011年他出乎意料地到北京演出,滿心歡喜的觀眾以為能與他共唱那些懷舊歌曲。可是老頭兒一句話不說,一口氣唱了兩個小時讓歌迷們完全無從回憶的搖滾,然後徑直走下台,任由歌迷鼓掌、尖叫。他真的是一個字都沒說,連「你好」都沒有。
鮑勃·迪倫(Bob Dylan)
生於1941年5月24日
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
迪倫骨子裡徹頭徹尾、無人能及的「酷」勁,成功地使他拉開與世界的距離。五十多年來,他一直在抗拒外界給他貼的任何標籤,一直以一種符號化的「鮑勃·迪倫方式」拒絕被這個世界符號化。
有時他的這種抗拒會走向極端,正如紀錄片《不要回頭》(1965年)里的場景:無情地戲謔年輕的記者,向《時代》周刊記者發難。幾十年來,他對記者極盡苛刻,不是答非所問就是謊話連篇。他無時無刻不在以他的狂傲,為獨立思想、獨立人格而戰,對世界從不妥協。正所謂天縱英才。
1941-1961: 像一塊海綿
鮑勃·迪倫聲名鵲起,如同暴風驟雨。
平順的童年裡,他展露了對音樂和詩歌的敏銳感知,也受到「貓王」和詹姆斯·迪恩這樣青年文化偶像的啟蒙。搖滾樂誕生的前夜,民謠、布魯斯、靈魂樂和早期的電子樂,這些來自草根的樸實而有力的音樂類型,都處於創作力勃發的階段。他像一塊海綿,吸收了很多小眾而前衛的音樂類型。生於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這是迪倫的幸運。
他最深愛和崇拜的,還是山地民謠歌手伍迪·格思里,並一直在當地的小酒館裡演唱他那些粗獷、質樸的敘事性民謠。在學會格思里的200首歌曲後,他離開家鄉,隻身來到紐約格林尼治村,成為一名「紐漂」。
格林尼治村是紐約著名的自由思想者集散地,也是後來的嬉皮運動的老巢,充斥著各種才情橫溢的古怪的藝術家。他用一種完全不屬於他的年齡的尖細粗糙的嗓音翻唱格思里的民謠(當時有人稱他為「那個好像害了肺癌的唱格思里民謠的小孩」)。這個一頭鬈髮的21歲年輕人,很快引起了注意。
格思里對迪倫的影響是本質性的。從音樂形態上,迪倫的音樂一生變幻無窮,涉足於民謠、搖滾、R&B、靈魂、鄉村等多種類型,但民謠一直是他音樂的根脈;從聲音音色來說,迪倫自從找到這位先師之後,連音質也向他靠攏,20歲的人聲音就粗糙沙啞有如中年;從文學上說,迪倫所繼承的美國民謠的衣缽,實際上是一種行吟詩人的敘事傳統,歌詞長而內容豐滿,接近口語又講究押韻,本身即代表美國文學的某種脈絡。
就是這個嗓音古怪的唱山地民謠的小孩,這時正飽滿地吸收當時足以撼動主流文化的各種先鋒音樂、文學和社會思潮。在他驚人的天才一般的感知力和創造力的觸發下,一場文化革命即將被他掀起。
1961-1963:無由的憤怒
1961年11月,迪倫終於被一名製作人發現,進棚錄製了他的第一批歌曲。次年3月,命名《鮑勃·迪倫》的首張個人專輯問世。
鮑勃·迪倫的處女作《Bob Dylan》
發行日期:1962年03月19日
此後,他摒棄翻唱,開始了令人目眩的創作。1963年5月,第二張專輯《隨心所欲的鮑勃·迪倫》問世。也許是受到女友的影響,22歲他就表現出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歌曲明顯帶有激進的左翼政治色彩。被視為經典的《答案就在風中飄》,就收錄於這張專輯。這是他對世界溫和而富於詩意的詰問——什麼時候才會有一個沒有壓迫、不公、戰爭的美好的世界?答案其實就在風中飄。
那在風中飄蕩的,就是社會變革即將來臨前的「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在《戰爭大師》里是對建制的激烈批判,在《牛津鎮》里是對一起種族隔離事件的新聞性記述。而長篇的《我將會自由》充滿了對政治人物和名人明星的辛辣諷刺,被視為抗議歌曲的「國歌」。但這張專輯裡最不應該忽視的,是《大雨將至》。
鮑勃·迪倫的專輯《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發行日期:1963年05月27日
1962年9月,美蘇之間爆發古巴導彈危機,熱核戰爭一觸即發。懷著一種深深的絕望感,迪倫寫下《大雨將至》。後來他說:「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感覺自己的一生在這場古巴事件之中,所剩的時日已無多,我不知道此生還能再寫多少首歌。」
在我看來,《大雨將至》是迪倫文學上第一個里程碑。這首歌的歌詞帶有濃烈的法國象徵主義文學色彩,通篇呈現震懾心靈的各種強烈的意象:
我看見一個鋪滿磚石的高速公路/上面空無一人/我看見一枝滴血的黑色樹枝不斷滴血/我看見一屋子的男人手裡握著滴血的鎚子/我看見一架白色的梯子上面覆滿著水/我看見一萬個空談家/他們的舌頭都已經爛透了/我看見年幼的孩子握著槍和鋒利的劍
迪倫的文學才華,就在這些詩句里自由流淌,裡面滿滿都是「惡之花」一般的審美,以及對世界尖銳的批判。相比這首歌曲里的力量,《答案就在風中飄》基本就是一首小品而已。
1963年是不同尋常的。在這年的新港音樂節上,迪倫第一次與瓊·貝茨同台演出,演唱了《上帝與我們同在》。之後他們一起參加了華盛頓20萬人民權大遊行,迪倫從此被貼上了「抗議歌手」的標籤,被奉為「時代的聲音」的代言人。
肯尼迪1963年11月遇刺,世界陷入震驚和絕望。1964年1月,迪倫的《時代變了》單曲發行,這幾乎就是一部政治宣言,歌詞有如投槍:
來吧/用筆頭預言未來的作家、批評家們/睜大眼睛,機會不會再來/一切尚無定論,車輪還在前行/還不知道誰說了才算/因為今天的失敗者明天就會成功/因為時代變了/來吧,參眾兩院的議員們/請聽從這呼聲/不要擋在門口/不要封鎖大廳/因為今天的受傷者明天就會獲得榮譽/鬥爭正在外面洶湧/不久就要撼動你們的窗戶/震碎你們的高牆/因為時代變了
這就是1961—1964年的鮑勃·迪倫,才情勃發,內心充滿無由的憤怒。那個躁動不安的世界匆忙地擁抱了他,將他奉上社會運動的旗手高位。但這個「反叛的一代」的代言人,很快會開始對這一代人的反叛。
1963-1964:告別黑白左右
1963年12月,名盛一時的抗議歌手鮑勃·迪倫獲得緊急公民自由委員會(ECLC)授予的湯姆·佩恩獎。頒獎儀式上,迪倫醉醺醺地走上領獎台,一張口就挖苦他的聽眾,甚至詆毀他曾參加的民權大遊行。
接著他宣布自己已與政治無關:「對我來說再沒有黑和白、左和右,只有起起伏伏。我掉到谷底的時候,會儘可能爬起來,才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政治這種無聊的東西上。」
世人曾以為他引領了一場革命,但他卻以令世界錯愕的失態退出了政治,背叛了那場革命,也自毀了在那場運動中作為「時代旗手」的「前程」。
這次失態的領獎演說,是性格的真實流露,抑或是精神領袖內心壓力的某種爆發?
困頓中,他選擇了遠行。1964年2月,迪倫和朋友們從紐約開車前往南方黑人音樂之鄉新奧爾良,之後又來到肯尼迪遇刺的發生地德克薩斯的達拉斯。一個月後,迪倫回到紐約,投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的創作。
此時他寫下了《鈴鼓先生》這首我個人最喜歡的迪倫的歌曲。
很多人說這首歌是迷幻劑催化的結果。我不確定1964年他是否已開始服用迷幻劑,這首歌應該更多代表迪倫早期的一種「靈魂找尋」。「鈴鼓先生」這一意象,象徵他傾心追尋的某種抽象化的、精神上的引領。
儘管我知道/黃昏的帝國早已歸於塵土/自我的掌心消逝/留下我茫然在此佇立/卻了無困意/我驚奇於自己的倦乏/我的雙足俱已烙印/此地無人可遇/古遠曠廢的街道又過分死寂/不宜夢想/嘿!鈴鼓先生/為我奏一曲/我尚未入眠/且無處可歸/嘿!鈴鼓先生/為我奏一曲/在這鏗鏘作響的早晨讓我與你同去。
鮑勃·迪倫專輯《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發行時間:1964年08月08日
很快,迪倫發行了他的第四張專輯——《鮑勃·迪倫的另一面》。正如專輯名字所昭示,它標誌著迪倫全面脫離政治,轉向個人內心世界的探索。專輯最重要的作品是《我逝去的歲月》,其中自我批判精神達到了極致,迪倫辛辣的批判直指過去的自己:
帶著殘缺的偏見我跳躍向前/把所有仇恨撕碎/我尖叫,謊稱人生只有黑白/用頭骨說話/我在做夢/火槍手的浪漫故事/不知何故/根深蒂固/啊,那時的我老態龍鍾/而今卻才風華正茂/自封教授的口吻/太嚴肅而無法愚弄/拋出所謂自由/無非是教科書上的平等/「平等」,我吐出這個詞/彷彿是結婚誓言/啊,那時的我老態龍鍾/而今卻才風華正茂
從此迪倫正式告別了那個給他帶來聲名的運動,後來他這樣說:「我再也不想為人民寫歌??你知道,做一個代言人。從現在開始,我要從我的內心深處寫作。」
1965-1966:在岩漿中游泳
立志洗心革面的迪倫自1965年開始創作力爆棚。在1965年一整年,他連續錄製和發行了三張新專輯。這個三部曲是迪倫進入搖滾時代的開山之作,更是搖滾樂歷史上的豐碑。
1965年1月發行的《全部歸家》,令迪倫的「基礎粉絲」受到冒犯,他們認不出偶像以往民謠風格的抗議歌曲。迪倫這時已將搖滾帶進了民謠,開創「搖滾民謠」這一全新音樂類型。
鮑勃·迪倫專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發行時間:1965年03月22日
自1963年訪問英國時迪倫就結識了披頭士,之後數次訪英演出都與披頭士們混在一起(據說是迪倫讓披頭士們第一次吸食了大麻)。他們不約而同地嗅到了搖滾所代表的那種時代精神,英雄惺惺相惜。
「我的歌詞就是一些圖畫,是搖滾讓這些圖畫爆出顏色。」1965年的迪倫這樣說。
在文學上《全部歸家》歌詞中那些超現實的囈語,勾畫一個荒誕不經的世界,同時充滿了對權威的嘲諷。《地下思鄉曲》可以稱之為一部後現代主義史詩:
強尼在地下室里勾兌著藥物/我在人行道上思考著政府/穿風衣的男人/警徽沒了,工作沒了/他說他咳得很厲害/有人得來花錢給他治治/小心啊孩子/這就是你乾的/天知道你啥時乾的/但你又幹了一次/你最好爬進小路/結交點新的哥們/戴浣熊皮帽的人/手握一支大筆/跟你要11美元/你卻只得到十塊錢
迪倫用這種類似現代饒舌樂的密集唱詞,隱晦地描述世界的荒誕和人的睏乏。而他六個月後發行的《像一塊滾石》,已經強烈地渲染出整整一代人的迷茫和困頓:
有那麼個時候,你曾經衣著光鮮/扔個鋼鏰兒給要飯的,趾高氣揚/別人說,「嘿,小妞兒,你早晚會栽跟頭的」/你覺得他們就是在扯淡/你那裡總是笑對那些在街上無所事事的人/現在呢?你說話再不大聲/看起來也不再驕傲地去看/那些沿街乞討,為下一頓飯掙扎的人/感覺怎樣?/感覺怎樣?/沒有一個家/像一個徹底的陌人/像一塊滾石
當這首歌掀起一陣狂潮之時,迪倫再次來到讓他成名的新港音樂節。這次他沒有再做木吉他和口琴的演奏,而是草草聚集了一個搖滾樂隊,演出了幾首插電的民謠。「迪倫插電」事件後來被傳誦成為搖滾史上重要的篇章,但其實當時轉投搖滾後的迪倫上台表演,收穫的是大量的噓聲,甚至有狂熱的民謠死忠在台下大喊「尤大!」
《像一塊滾石》收錄在迪倫的新專輯《重訪61號公路》,這又是一次向世界的示威,更是迪倫藝術上的又一令人瞠目結舌的前進。
鮑勃·迪倫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
發行時間:1965年8月30日
這張專輯所表達的不僅僅是對社會的批判,其中多了一種冷酷嚴峻的內在力量,一種暗色調的硬朗的象徵主義色彩。其中《荒涼小街》中是一種毀滅主義的末世情懷,大量艱深的典故和隱喻,到今天也還未被人們研究透徹。
此時的迪倫像瘋子一樣創作,他的創造力進入了井噴期。
1966年1月,迪倫最出色的搖滾專輯《金髮女人》問世。這張迪倫最為純粹搖滾專輯,同時也是一種奇怪的鄉村音樂、搖滾、民謠的混和,源自紐約的波希米亞式的酷與質樸粗糲的鄉村音樂竟然合體,音樂和歌詞所呈現的意象、哲思和情感都極其豐富。
鮑勃·迪倫專輯《Blonde on Blonde》
發行時間:1966年5月16日
這時迪倫可能已開始進入致幻劑產生的迷幻世界,一首《雨天的女人 #12 & 35》在進行曲的強烈節奏下,管樂和弦樂拉出包含大量半音的奇怪曲調,那種迷幻意象讓人想起披頭士的《佩吉軍士孤心俱樂部樂隊》,只是迪倫的迷幻音樂來得更為硬朗尖銳:
你想學好的時候,他們會石化你/就像他們說的那樣,他們會石化你/你想回家的時候,他們會石化你/你孤身一人的時候,他們會石化你/但我不會覺得那麼孤單/每個人都應該被石化
「石化」(get stoned)這個詞是我翻譯的。這其實是迪倫自造的一個詞,我多年來一直猜測它暗地裡指的是致幻劑對大腦的某種作用——你的身體變成了石頭,精神也許就已脫離了這個物質的世界。
這就是1965年—1966年這神奇的一年裡的迪倫,按他自己的話,是處於一種「在岩漿中游泳」的高產而自我折磨的狀態。不久之後,1966年7月,一起摩托車事故將迪倫送上病床,也將他從那個瘋魔的狀態中拖了出來。
之後的鮑勃·迪倫還有無數的故事可講,半個世紀以來,他「總是以從不預告、從不解釋、從不致歉的方式一次次邁入新的領域」。
他在音樂、文學以及表演上所取得的成就無人能敵。與其說他引領時代,不如說他是獨步於時代之外,獨步於世界之前。
刊於財新網文化頻道。
推薦閱讀:
※互聯網時代的新權力範式:「關係賦權」丨喻國明、馬慧
※以什麼樣的普世價值觀面對「後拉登時代
※詩哲魂:互聯網時代的生態哲學
※一位法官病逝的時代哀榮
TAG: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