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文學藝術
06-09
在文學藝術的王國中,酒有獨特的功效,它對文學藝術家及其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飲,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李白自稱「酒仙」,歐陽修自號「醉翁」,辛棄疾「總把平生入醉鄉」(辛棄疾《添字浣溪紗》),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敦誠《鷦鷯庵雜詩》)。 酒是中國古代文人藝術創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澆愁,品評人生:曹操「對酒當歌」,孟浩然「把酒話桑麻」,范仲淹「把酒臨風」,蘇軾「把酒問青天」。陶淵明有《飲酒二十首》,杜甫有《飲中八仙歌》,歐陽修有《醉翁亭記》,蘇軾有《前後赤壁賦》。「陶淵明之詩,篇篇有酒」(蕭統《陶淵明集序》);李杜詩文中,寫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詩文的百分之十六強,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詩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強(郭沫若《李白與杜甫》)。如果沒有酒,中國文學史就會黯然失色。 酒後幻覺中人與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生命得到升華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大師的精典之作。酒給文人以創作衝動和創作靈感,「李白斗酒詩百篇」、「張旭三杯草聖傳」(杜甫《飲中八仙歌》)。酒後作詩,才思敏捷,妙筆生花,妙語連珠。張說《醉中作》:「醉後樂無極,彌勝未醉時。動容皆是舞,出語總成詩。」賀知章《春興》:「杯中不覺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陸遊《江樓吹笛飲酒大醉中》:「披裘對酒難為客,長揖北辰相獻酬;一飲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繪畫和中國文化特有的書法藝術中,酒的功效更是奇異。畫聖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後為畫,揮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黃公望「酒不醉,不能畫」。書聖王羲之醉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十本,終不能及之」。草聖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於是留下了「揮毫落紙如雲煙」的《古詩四帖》。 此外,在中國小說戲劇創作中,酒是構思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煮酒論英雄」、《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醉卧怡紅院」、京劇中的《貴妃醉酒》都是家喻戶曉的借酒說事的精典之作。一個「酒」字,演繹了人世間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吒風雲、風雲際會、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故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原創|女嬌的心聲-等候人啊,多麼的長久喲!
※摩登舞藝術教程第六章基本技術與基本技能導讀之一
※藝術類院校和綜合類大學的不同之處!
※[技術貼]如何優(Tào)雅(Lù)地討論藝術作品 - 入門篇
※藝術如何才能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