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陰盛陽衰」如何解?
教會「陰盛陽衰」如何解?
牧師:計文
一位還未信主的男性青年偶爾走進某地教堂,見禮拜的人中男性明顯少於女性,老人多於青年。便對一位向他熱情傳福音的姐妹用不屑一顧的口吻說:信教那是女人、老人的事!這話自然值得商榷,可是,對於教會的牧者來說,教會中的「陰盛陽衰」現象,的確值得我們反思。
一般來說,在人口生育的自然比例中,男性往往略多於女性。據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透露,目前全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達到135:100,即中國的男女性別比例已經出現嚴重失衡。可是,在教內男女比例則剛好相反,多數教會的普遍現象是弟兄少姐妹多。出現女男比例嚴重失調,有的教會女男之比竟然高達8:2,有人戲稱基督教會是「389961」部隊(「三八國際婦女節」、「九九重陽老人節」和「六一兒童節」)。
長期下去,這不但對推動整個教會的基督化家庭事工帶來負面影響,而且也對教會事奉隊伍的壯大和性別結構配置造成某些困難,削減了教會在社會上見證的力量和影響。尤其對適婚青年女性基督徒帶來重大困擾,使那些願本欲尋找一個在主裡面信仰相同的弟兄為終身伴侶的姐妹們大失所望,甚至影響了她們終身的婚姻。
事實上,在海外,尤其在華人教會圈子中,「陰盛陽衰」現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只是情況可能沒有國內教會那麼嚴重而已。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也曾撰文質問:「男人為何不大喜歡返教會?」他呼籲教會要作出反省和檢討,因為男女比例失衡現象的背後,代表的是教會在福音的表達、牧養的策略、事工的發展和其它課題上的問題。這既然是個長久的普遍的問題,其原因必然也是複雜的,固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釐清。但今日教會對此也不能熟視無睹,應引起我們足夠重視,深刻反思,並商量其對策。
陰盛陽衰之原因
一、中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幾千年來所默認的家庭模式,正是經濟穩妥的「男主外、女主內」。雖然這種思想在現代社會受到一定挑戰,但「都說有家的男人多幸福,誰知養家的男人多辛苦?」早前廣為傳播的這句廣告語,顯示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婚姻家庭觀在現代社會巋然不動的權威地位。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復甦,男人們大多被這個經濟大潮卷進了商海,就算沒有掌握技術知識的民工,也正在以空前的趨勢走出家園,湧向城市。勞務輸出必定帶來大批男性的「外流」,而女性則大多被纏累於家務活之中,成了「留守女士」。與初期教會相類似的是,這些留居女性更容易在教會中找到團契和快樂。由於價值觀與成就感的促使,男性較女性更迫切尋求社會的肯定,於是金錢、學歷、地位、甚至婚姻,就成為他們表現成就的重要項目。因為比女性面臨著更多的求學、工作、升職等壓力,其信仰生活隨時面臨中斷,倘若因離鄉背景而沒有來自教會肢體的持續關懷,即便從小有信仰根基的年輕人,也難免會對教會產生疏離感!多數男人覺得自己應以事業為重而在外面疲於奔命,甚至有的男人以自己是家庭的「救世主」自居自傲。為此,懷著這樣心態的人總覺得實在沒有「閑工夫」去信神做禮拜,自己有「正事」要忙哩。男人認為宗教,特別是去教會,那是女人的事。男人不到教會去。他們認為參與宗教不是男子漢。
二、男人的自尊性較與女性更強,甚至有點自大心理。常言說「男人怕輸,女人怕不被愛」!男人們的「自尊心」使得他們以為「求神信主」這些事是「婆婆媽媽」的事,那都是女人們的事,「大男人」才用不著信哩。這是他們「目中無神」的原因之一。例如:當姐妹們滿懷喜悅地唱著詩歌「信靠主必不懼怕……」時,男人們也許在想,懼怕?我哪有懼怕?我很厲害我怕誰?所以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以為信了神就意味著自己無能。與此相反的情況是,女性天生有一種依賴性,加上人類社會中女性受傷害的程度的確比男性更高,所以她們從心理上更需要尋求保護和被愛。正是出於這種尋求,女性更容易接受信仰。男性相對比較獨立性,女性相對具有群居性。教會團契生活對女性來說更易引起渴求和興趣。唐崇榮牧師說得非常幽默:「神造男造女不一樣,男人肩部寬,女人臀部大,所以女人坐下聽道穩如泰山,根基穩固;男人屁股尖,坐一下就想跑回家,所以很多男人坐不穩,因為根基不穩,就不一樣,這是自然的定律」。
三、信仰的根本理由不是基於理性的通達,而是信心的接受;一般說來,女人比較感性,男人相對理性。姐妹聞道時每每關注基督教「好不好!」-----有何好處沒有!弟兄受教時卻往往關心基督教「對不對!」-----有何道理沒有!談到人的生命可以因信基督而被改變,理性的男性又覺得有點空泛。而姐妹們接受主大多是因為某些具體的因信蒙恩生命改變的事實。又由於聖經真理本身的奧秘性以及人對神智慧了解的局限性,很少有人在教會講台上把神的真理講得十分清楚,這一點與男性的求知慾之間形成某種張力,也是導致男性在信仰上困惑遲疑的原因之一。信仰說到底,不是用道理說服的,而是被主的愛吸引的!(歌1:5)一般來說,女性的心地比較柔軟,容易被基督十字架上的大愛所感動。自戀的男性又常自以為是,心地剛硬,天生好疑,好勝,在真道上常會處於徘徊之中,不容易對心門外敲門的主作出回應和作全身心的委身!特別是對信仰的接受程度,要比女性差得多。當然,男性一旦接受信仰後,他們對信仰的思考往往會比女性更深刻些。另外,女性的「直覺」功能每每勝於男性,而對信仰的揣摩和尋求不是基於理性的推理,而是一種「深淵與深淵響應」的內在默契。從這個角度分析,如果說每個人裡面都有「宗教的種子」,那麼,女性的這塊心田「好土」更容易讓這個種子生長。
四、聖經對婦女的定位成為姊妹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想往。無疑,從舊約律法提出要保護軟弱的婦女,維護他們的權力並保障她們的自由(申21:10-14;22:13,28),到新約主耶穌對女性特有的理解、同情、憐憫、釋放與尊重(路10:38,42)。這些信息對於曾經長期處於受貶抑地位的女性來說,無疑是一道燦爛的曙光。例如:基督教在近代傳入中國的時候,即已在所到之處設施婦女教育,使曾沉溺於不平等禮教中的婦女們開始覺悟到自己的地位,並重新估量為人的價值,這樣她們較男性更樂於步入教堂。甚至她們由家庭的解放進而走上社會去要求經濟獨立的機會和其它相應的權力,成為中國婦女運動的濫觴。儘管提高婦女地位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習尚,實質上婦女在教會中仍較置身於社會中為安全。不少實例說明一部分婦女正是受到社會或家庭的傷害而步入教會並在之中得到了慰藉。在初期教會時期,羅馬帝國時代的信徒分布狀況,據載同樣是女性占教會總人數的多數。當時婦女們的地位相當低賤,一般她們幾乎沒有出現在社交場合的可能,除了閑在家裡把心思轉向自我修飾以此取悅丈夫外,她們多數人無所事事。基督教會的團契生活無疑是讓她們如魚得水,給了她們充分展示自我和排解孤獨的機會,為此,當時的婦女們樂意享受教會生活。同時,在希臘文化的氛圍中,妻子接受丈夫的信仰似乎是理所當然,名正言順的,而丈夫要接受妻子的文化和信仰則顯得彆扭,不可思議。因此難怪,彼得在彼前3:1-7中,共以6節經文告訴和勸勉作妻子的,而勸勉作丈夫的只用了1節經文。他特別提醒妻子的要順服丈夫,希望透過好品行,讓丈夫受感化,歸向神。但這在當時談何容易!
五、牧者本身及其牧養事工女性化傾向嚴重。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今日教會:牧者自身缺乏剛性,神學思想傾向陰性,講台信息重視柔性,教會活動比較女性。
有人說,男女角色的混亂是來自上帝審判一個文化的首要標記(羅1:22)。當前,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人著實不少,什麼「偽娘」之類就是一例,上帝形像越來越扭曲。就是在教會內部,也不難見到一些男性教牧人員女性化現象非常突出。男性領袖為民「展示」上帝僕人「謙卑」「溫柔」之形像,有意無意地消減了男性本來的剛毅、果斷和洒脫。本來,男人領袖應施行治理之責任,體現宣判之威嚴。找出問題,分清是非,最後解決問題。可已經女性化了的牧師最多只是表面之安慰,給一個心靈「瘡可貼」,卻不願入木三分地去剖析罪的根源,不願得罪人。事實上是不敢面對壓力,想取悅所有的人。是一種逃避和推諉,是一種自保,不敢承擔、膽小怕事,盡顯女性某些氣質。
同時,教會教導中不注重教義與律法,多是激發個人情緒的講道和見證,這正好適應女性的偏好和思維方式。教會強調神的慈愛、憐憫、眷顧多於神的公義、聖潔、可畏。教會講台上多強調溫柔、謙讓、忍耐、寬容等母性特質而很少提到剛強、壯膽、勇敢、爭戰等男性特徵。聖經更把信徒描繪成躺卧在母親懷中的嬰兒、牧人手下的小羊、耶穌基督的新婦等,這些身份的定位更是具有剛陽之氣的男人所不願「屈尊」就範的。耶穌的身份觀(太18:1-5)、權利觀(可9:35),也可能會令一些追求「成功」的男士們失望;另外,教會傳統中有關不準抽煙、嗜灑、打罵、惱怒等誡令,也讓男性覺得要作出更多的「犧牲」與「捨棄」,使得對福音真諦沒有心領神會的男人只能敬而遠之。
心理學家分析認為:男人青壯年時期的行為傾向,偏重於證明自己的專業或社會能力,注重事業的發展。然而教會對與此相關的教義的闡述和供備卻明顯欠缺,甚至一片空白。對於社會現實的關懷、對事業工作的關注、對生活周遭的關愛,可能統統被歸結為「愛世界」而打入冷宮,不被講台所重視。這一現象的普遍性,正如著名的社會福音派人士饒申布希所總結的:現世界從我們祖先那裡所承受來的基督教,關於赦罪和永生的教義很是有力,但它在社會希望和目的方面卻非常的弱。由此不難理解多數男性何以不願意問津教會與信仰。在這一方面顯得更加薄弱的中國教會,卻寧願在社會上去尋找、實現自身之價值。
許多教會活動或聚會、團契、禮拜都是比較安靜有序,趨於內斂,嚴肅有餘,活躍不夠。而這卻又是不符合多數男性的性格特徵。甚至連表達方式上也顯得有些女人味!如現在的傳道人缺失了當年祭司的莊嚴和先知的洒脫,對男人形不成較大的吸引力。講道、祈禱中的「娘娘腔」,也許很「帶動」姐妹的情緒,但讓一些剛性男士全身起雞皮疙瘩,坐立不安,甚至逃之夭夭。由於「講台的供應比較適合姐妹聽。很多傳道人年紀輕輕奉獻給主,從來沒有社會經驗,所以他講的道根本與男人的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不少充滿感性的語言,姊妹聽了很喜歡,但男士聽了覺得仍是老一套......」。
另外,教會對男性事工尚未多作有意的安排。缺乏有效的「男士事工」配套,不像教會常組織一些「姐妹聚會」,但很少有單獨的「弟兄聚會」?事實上,在教會中,弟兄才是「少數民族」,需要特別照顧!成年男性信徒的培植工作顯然需要較高的質量與牧養技巧,亦需要付出更多之代價,加之教牧人員的匱缺,許多教會避重就輕,使得這一高難度而又最重要的牧養事工成為教會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
六、中國社會尤其是農村「傳遞香火」的民間信仰思想難以改變。拿香祭祖的傳統和大量的封建迷信思想不易打破,而男性身負傳承重責,接受基督信仰將與家庭產生一定程度的衝突;至於女性在這方面的困擾相對較小。長輩們認為「傳遞香火」的男孩應當傳承上輩人的信仰,是父母延續香火的傳人,所以一般在女兒(有道是:「嫁出的女兒倒出的水」)與兒子之間,他們會更多干預或更不允許兒子去信仰一種與自己不同的信仰,更何況是他們認為的「洋教」。(儘管我們說從政zh i含義層面上的「洋教」之帽子已經早就摘掉了,但從認識層面上說並未在所有老百姓的心目中驅除)所以常見有媳婦跟著婆婆上教堂,而不容易看見女婿跟著岳父做禮拜的。即便去了的,多數可能是「毛腳女婿」,其目的大多是為了討好未過門女朋友及其未來的「岳母」而已!
七、傳福音過程中的「馬太效應」。真所謂「什麼樹、結什麼果」。我們不難發現教會弟兄姐妹在個人談道的時候存在這樣一個現象:一般年長的傳福音對象往往也是年長的,而姐妹的傳福音對象也是姐妹為多。這樣一來,就應證了聖經中的「馬太效應」,即「有的還要加給他!」教會中弟兄本來基數就少,所以其增長幅度也就小,而姐妹基數大,同性「複製」的速度就快。這樣教內性別差異就越來越大了。另外,一個初來教會的男性,聚會中發現堂內男士太少,那麼他就感到孤單,他下意識地會認為自己是否走錯了地方?反之,若果他一進教會,發現同齡同性的還人真不少,他在心理上就很快產生認同感,自然有可能會融入這個團契之中了。
男人為何不喜歡返教會?香港胡志偉牧師引述北美教會的經驗作了一個很好總結:「關鍵是『陽剛氣質』(masculinity)在教會內的消失。DavidMurrow的《男人為何憎恨返教會?「WhyMenHateChurch」》分析男人不喜歡返教會的原因:『教會中男人要受到諸多約束,不容有狂野的表現;教會中男人只受呵護,卻從未接受挑戰;男士懼怕在公眾場合開聲唱詩,更在公開歡迎中感到難為情。若干男人更懼怕妻子或成為馬利亞,常返教會專心學道;或熱心事主如馬大,常為教會事奉操心而少了顧家。男人更不能接受的是信仰『低智化』或反智的作風,似乎返到教會,就要放下理性,毋須分析與批判,只能順服與接受。」(摘自《基督新報》電子版2006、7)
「兩性共榮」之策略
由於教會中的「陰盛陽衰」由來已久,大家便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故現在多有提出因婦女信徒比例增加而要增加婦女事奉之機會者,卻鮮有主張矯正「陰陽」比例失調,讓男性回到教會的人。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心意更新,轉變觀念,切實尋求兩性共榮之對策。
一、注意男女角色的差異性。男人與女人很不一樣,男人重理性:女人重感性;男人重前景,女人重回憶;男人重發展,女人重保守;男人重大局,女人重細節;男人重投資,女人重保障,所以男人說以後要這樣、這樣……,但太太說不要忘記我們從前……;男人說錢拿去作生意,太太說我們的保險呢?所以才需要結婚,才搭配成完美。一堆女人在一起聊的不是身材胖瘦就是時尚穿著還有老公孩子,而一幫男人在一起很少聊家長里短,很可能是談國際新聞及政壇傳聞。這就是男女的區別,如此大的差異,我們的牧養工作怎麼可以千篇一律而不分彼此呢?應當也是因材施教、按「性」分糧吧!
二、增強教導的理性成分。男性在上帝的救贖計劃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新約聖經亦屢屢提及男性的主導性和代表性,(徒16:31,11:14;約4:53,18:8)。在我們牧養工作中特別是在講台信息供應上應增加理性的份量,減少純情感的成份。既要用「靈」,也要用「悟性」(林前14∶15)神是個靈,侍奉他的需用心靈和誠實(羅1∶9,約4∶24)。神的道又是真理,認識它則又必須要用悟性(詩119∶34)。教會生活,若無靈里火熱,則不見其復興。但若無冷靜的思辯則難以確保真道純潔、秩序井然。今日教會內,不難見到有人在信仰上多有「情感的熱誠」而少有神學上的思考,而這卻是符合姐妹的特點而不是男性信徒所喜歡的。教會若要讓男性在教堂里坐得住,就不但要講信仰「是什麼」,還要講清楚信仰「為什麼」。教會應該發出比較雄性、男性的屬靈標準的信息,這種信息講了就不一樣。
三、關注福音信息的現實性:中國所謂的「三十而立」,即希望人在30歲有了起碼的成就,在40歲已經出頭,在五十已經維持著某種令人滿意的成果。故年輕男性在前半生充滿了「奪取」之心態,他們勇於竟爭,隨時都會希望證明自己在某一領域很行。因此,教會講台信息一定要關注他們的現實需要和喜怒哀樂。針對男性上述生理特徵,發掘、回復聖經中關於社會、國家、科學、事業等教義,對提高男性信徒的比率將極有裨益。牧師的講台應當關注教內男性的問題和困惑,增加福音對男性的吸引力。
四、強調真理的平衡性。神的道每每如一個「翻過的餅」,具有對稱性,如公義與慈愛、謙讓與剛強、忍讓與進取、顯露與隱藏等等。對此,我們不可偏頗,不能以偏蓋全。比如教會在對人德性的建造中,每每對柔性的強調有餘而剛性的教導不足。又比如,講台信息過於強調「生命」建造,卻忽視現實基督徒生活建構;更多關心「得救」與否,卻不太關懷生活如何「得勝」;更多強調教會屬靈復興,卻較少關懷現實社會;就講道所舉例證而言,提到家庭生活瑣事的比比皆是,但舉國際關係、世界歷史中的典故逸事則不是太多,而前者是女性喜歡聽的,後者則會讓更多男性共鳴!
五、增加團契活動的多樣性。目前教會不少活動都是女性占多數,甚至教會的負責同工、堂委會及同重要義工都為女性。因此,在安排聖工時往往從女性的角度去籌劃安排,忽視了同蒙恩惠的弟兄們的興趣。教會應當適時召開由弟兄參加的團契,專門設計符合他們心理特點的聚會程序,這不但增加歸屬感,同時也可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筆者所在教會五年前成立「弟兄團契」,效果明顯,不單讓他們有單獨聚會等各類活動和服侍,還用「弟兄帶弟兄」的方式帶了不少人歸向主。
六、注意福音對象的多向性。我們要引導主內同道注意福音對象的多向性,不單是老年人,不單是有病的人也不單是女性(儘管對病人、老人、女人傳福音相對比較容易。)保羅說「無論什麼人,我都欠他們的債」。福音對「無論什麼人」都是需要的。為了構建「兩性共榮」的教會,我們需要有意識地關心牧養我們的弟兄,並向我們身邊的男士傳福音!
最後,還是想引用胡志偉牧師的話作結束:教會需要建立「陽剛氣質」,就不能停留於「治療式」文化,要有勇氣向男士作出「異象式」的挑戰。讓男士不停留於自己的目標,而是看到大於個人所持遠景和目的,使他們衝破現況,敢於去為使命冒險。所以佈道會的時候,耶穌的佈道信息不是「來,我能滿足你」,而是「來,跟從我!」。教會需要關注男士的牧養,重塑教會生態的平衡發展,建立教會的「陽剛文化」和男性信徒的「陽剛氣質」。
教會需要兩性共榮。
推薦閱讀:
※五行缺了怎麼補?從衣食住行全方位教會你
※真愛的七項特質——教會你如何去愛
※黃菡 那些年,非誠勿擾教會我們的事|特寫
※致前任:謝謝你,教會我成長
※教會復興的障礙 愛德華茲著 趙中輝譯
TAG: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