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飛豹墜毀飛行員遇難:彈射座椅非萬能

10月14日上午,中國試飛院飛豹戰機814號原型機在表演時墜毀,一名飛行員彈射成功,安全著陸,另一名飛行員則未進行彈射,最後遇難。關於第二名飛行員為何沒有進行彈射以及延伸出來的對國產彈射座椅性能,網上議論紛紛。網易軍事將對此予以獨家解讀。

此次墜毀的飛豹系中國試飛院飛豹814號原型機,而因未彈射而犧牲的飛行員為試飛員余錦旺。

飛豹墜毀遇難飛行員系試飛員余錦旺

北京時間10月14日上午,2011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在陝西蒲城舉行飛行表演時,發生一起墜機事故。中國試飛院飛豹殲擊轟炸機814號原型機在進行低空表演時失控墜地。根據現場目擊,該機有一部彈射座椅彈射成功,後艙飛行員安全著陸,但是前座飛行員未進行彈射,最後遇難。根據目前的資料匯總,此次未進行彈射而犧牲的飛行員正是試飛員余錦旺。

航空救生技術伴隨飛行發展而誕生

而在世界上的歷次戰機墜毀事故中,彈射座椅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時或許大家都會無視這個設備的存在,將之只看成是飛行員在飛機里坐的椅子而已,這種設備實際上扮演了在飛機整個壽命周期內要麼不用,要麼只出場一秒的角色。雖然一生中只用一次,但是彈射座椅對於軍用飛機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飛行總是伴隨著無數的危險,在數千米高空以數百公里飛行的飛機一旦失去控制,人員墜落地面肯定是死路一條。但是天空的誘惑無人可擋,人類要翱翔藍天,戰勝自我,難免有犧牲,但怎麼才能把犧牲降低到最低呢?一門新學科就應運而生了,這就是航空救生技術。航空救生體系就是著眼飛行員的救生問題,集組織機構和彈射救生、生存求救、搜索營救裝備為一體的一個系統。

噴氣機飛行員跳傘必須依賴彈射座椅

在螺旋槳時代,由於飛機飛行速度較低,所以逃生相對容易,飛行員可以自己打開艙蓋翻出來跳傘,也可以讓飛機倒過來飛行頭朝下落出飛機,但是這些技能在噴氣式飛機出現以後已經不可能,噴氣式飛機速度遠遠超過螺旋槳飛機,而且經常在人類無法靠自己呼吸的萬米以上高空飛行,強烈的氣流和稀薄的空氣隨時可以殺死離機的飛行員。

噴氣時代的飛機已經不可能像螺旋槳時代那樣飛行員自己爬出來跳傘,要保障飛行員的安全,只能採用彈射座椅,40年代德國研製成功彈射座椅以後,隨著軍用飛機的發展,彈射座椅在過去的六十多年裡也不斷開枝散葉,進化到與初期產品完全不同的程度。在人類第一次太空之旅中,彈射座椅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加加林就是從飛船上依靠彈射座椅返回的地面。

飛豹即將墜地前的一刻,后座飛行員已經彈射成功,而前座飛行員並沒有彈射。實際上即便是零零彈射座椅也並非萬能,實際情況遠比試驗時複雜得多。

墜毀飛豹前后座均配備零零彈射座椅

在這次的飛行事故中,飛機離地高度大約在一百米左右,后座彈射成功,而前座彈射失敗。這次墜毀的飛豹戰機的前后座飛行員均配備有零零火箭彈射座椅,可以保證飛行員在零高度、零速度情況下彈射救生。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現在的彈射座椅不是都號稱「零零」彈射(零高度,零速度下安全彈射)嗎?

遇難飛行員或為挽救飛機錯失彈射時機

零-零彈射,是當代航空救生領域的標準,也就是說在飛機即將墜地的狀態下也可以讓飛行員安全離機,但是這個標準是否在實踐中完全可靠?答案是否定的。零—零彈射試驗,是採用程序控制的自動化裝置在彈射試驗平台上測試,而不是實機,更不是真人操作,而真人操作與電子裝置控制本身就有一個本質性的區別,人要彈射必須將手從操縱桿移開,挪動到彈射手柄處扳動手柄,而且為了防止誤操作手柄上都有一定的保險裝置,這些操作手續極大的提高了操作反應時間。而彈射試驗時,僅僅需要讓電子裝置給出一個脈衝信號啟動彈射器就可以了,所花實踐不超過百分之一秒,反應靈敏度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且相當關鍵的是,彈射是需要人作出反應的,當飛機在幾十米低空失控,下一步怎麼處理?是跳傘還是挽救飛機都需要飛行員在第一時間作出判斷,而這個決策時間就算只有0.1秒也足夠讓他失去彈射的機會。而雙座飛機的彈射要複雜一點,為了防止前、後艙飛行員同時彈射造成空中相撞,所以前、後艙飛行員彈艙有一個延遲,一般是先彈射后座飛行員,延遲一定的時間後再彈射前艙飛行員。所以當后座飛行員跳傘後,留給前座飛行員的時間就更短了。

而從這一次的事故來看,后座領航員在第一時間彈射後,前座飛行員很可能是一直在努力想使飛機改平以挽救飛機,這樣就錯失了彈射的最佳時機。(試飛員余錦旺曾兩次成功處置過空中險情,而且這兩次險情都是遭遇發動機故障,具體參見新聞: 失事飛豹犧牲試飛員余錦旺 曾2次處置險情 )如果是完全沒有挽救的機會,那飛行員自身的判斷就會迅速得多,反而能提高獲救的概率。當然也不能排除這次前艙飛行員彈射就一定沒有彈射座椅的問題。不過飛豹所配彈射座椅可靠性較高(這將在後面講到),因此這種可能性較低。

1999年巴黎航展上蘇-30戰鬥機擦地導致墜毀,該型座椅就在近乎零高度挽救了兩名飛行員的生命,這讓俄羅斯的K-36彈射座椅以這種方式而聞名。

火箭式彈射座椅提升彈射安全率

最早期的彈射器,採用的是高壓空氣或者是火藥彈式彈射,但是隨著技術發展,各國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火箭式彈射座椅。與高壓空氣或者火藥彈相比,火箭彈射推力輸出變化較小,不像其他方式在開始彈射階段有一個巨大的加速會損傷飛行員脊椎,而且推力充沛持久,在穿蓋情況下力量更足,同時由於火箭發動機持續工作也可以把飛行員彈射出較高的高度,使得飛行員不容易被失控狀態的飛機尾翼和機翼所掛到,極大的提高了飛行安全效率。

彈射救生時如何克服飛機艙蓋障礙

飛機的艙蓋對於彈射救生來說是個巨大的阻礙,在彈射時必須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打開彈射通道,這方面也屬於研製的重點。早期彈射座椅採用拋蓋式彈射方式,採用機械部件將座艙艙蓋拋離,但是機械系統畢竟重量大、反應速度慢,而且需要完整的液壓或者高壓空氣系統,由於彈射一般都是在飛機失控狀態,飛機的主液壓和主高壓空氣系統大部分時候已經失去效能,所以必須為彈射座椅單獨安裝一套系統,這樣極大的提高了複雜性,降低了系統可靠性。

在60年代,開始出現了爆破式系統,將軟式爆炸索安裝在座艙蓋上,彈射時通過電點火裝置引爆爆炸索炸開艙蓋。70年代,穿蓋系統成為主流,依靠彈射器本身動力,配合頂部的穿蓋叉直接暴力破開座艙蓋,穿蓋叉是一個固定的金屬結構不存在可靠性問題,其他部分都是彈射座椅本體任何時候都需要的,這樣的設計是結構最簡單、最可靠的方案。但是在70年代末開始出現聚碳酸酯整體式氣泡艙蓋,這種艙蓋為了滿足強度需求較厚而且硬,穿蓋方案難以實現可靠穿透,所以在三代戰鬥機上相當一部分採用了火箭或火藥拋蓋彈射方式。

最著名彈射座椅:俄羅斯的K-36系列

當代最著名的彈射座椅主要有俄羅斯的Zvezda K-36D型彈射座椅,該型號屬於第三代彈射座椅,其主要特點是採用了速度感測器(電子式/機械式),根據應急離機的飛行速度的不同,救生程序執不同的救生模式,從而縮短了救生傘低速開傘的時間,提高了不利姿態下的救生成功率。

俄機兩次航展表演事故中的「明星」

K-36系列彈射座椅為6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的第三代彈射座椅,目前已生產12000多台,並形成了獨聯體各國的通用化系列座椅,其突出特點是穩定性和高速性能。根據俄羅斯資料報道,在飛行高度為1000米,當量空速為1350千米/小時的條件下,飛行員仍能應急彈射成功。尤其是在1989年巴黎航展期間,一架裝有K-36座椅的米格-29飛機在作機動飛行表演時,因發動機故障造成飛機失速,在極其不利的條件下,飛行員應急彈射成功,安全獲救,使K-36系列救生裝置名聲大振。

20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星星聯合體在K-36的基礎上研製出了K-36Д-3.5彈射座椅。這種彈射座椅水平飛行的性能包線與K-36系列座椅相同,而在不利姿態條件下的救生性能有了很大的改進。例如,飛機飛行速度為278千米/小時,倒飛的最低安全高度從原來的95米降低到46米。主要改進之處是:採用了電子程式控制技術,可控推力技術,火箭發動機倒飛切斷技術,橫滾姿態控制技術,使K-36Д-3.5初步具備了第四代彈射座椅一些特徵,目前已裝機服役(如蘇-30,蘇-37),並參與了美國JSF飛機的競標。1999年巴黎航展上蘇-30戰鬥機擦地導致墜毀,該型座椅就在近乎零高度挽救了兩名飛行員的生命。

該型座椅設計非常注重細節,安裝有可以伸縮的穩定桿,使得空中姿態穩定;具有收縮帶設計,在彈射時能強行將飛行員和四肢緊縛貼近身體,縮小了飛行員身體面積,使得其不同意被鉤掛傷害。

中國火箭彈射座椅試驗。實際上飛豹所配的HYT-6B系列彈射座椅一直都比較可靠。

中國早期彈射座椅可靠性差

中國彈射座椅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最早是在接收蘇聯的米格-15戰鬥機上獲得了最早的彈射座椅,在從仿製到自行研製的基礎上走過了六十年歷程。在早期,中國的彈射座椅普遍存在著彈射可靠性差,對飛行員損害較大的問題,特別是早期的殲-7戰鬥機採用連艙蓋一起彈射的方案,事故損失率極高;轟-6轟炸機的彈射座椅操作繁瑣且不可靠,多次出現機毀人亡慘劇。

中國最新彈射座椅性能已接近K-36系列

在最近三十年來,隨著經驗的積累,彈射器性能也有了不斷提高,這一次事故中的HYT-6B系列彈射座椅表現就較為可靠,該型彈射器採用火藥拋蓋方式,配有該型QKS-14雙態控制器,可以根據彈射時不同的飛行速度,確定不同的人/椅分離時間,使HTY-6火箭彈射座椅具有良好的低空不利姿態的安全救生能力,不利姿態下的安全救生包線。而這個型號並不是中國當前最好的彈射座椅,為殲-10設計的HTY-5彈射座椅採用了四肢約束技術和出艙穩定系統,性能接近K-36系列,而為殲-11系列研製的HTY-8彈射座椅則與K-36系列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血緣關係。在最近幾年的飛行事故中,大部分情況下飛行員都安然落地,而彈射失敗則基本都是因為飛行員在當時已經失去判斷能力,無法進行彈射。

無論如何,這次事故造成試飛員遇難才是最大的損失,雖然一架殲轟-7A單價上億,但是飛機可以很快造出來,單是一名飛行員的培養,卻是短期內無法完成,更何況是一名試飛員,有人說飛行員是用黃金堆出來的,那麼試飛員就是用鑽石堆出來的。正如上篇文章一樣,有關方面在此後再組織此類表演活動時候,也希望充分考慮風險因素,避免這種慘重損失再次發生。


推薦閱讀:

萬能的小黑鞋,幾乎能百搭你所有衣服!
赴美產子的7個投資回報 美國身份是否萬能鑰匙
最新2016英語四級作文萬能模板 高分句式(3)
談戀愛階段,你覺得女生應不應該用男生的錢?| 萬能的微精選
怎麼機智地用一個萬能句回復別人不壞好意的譏諷?

TAG:飛行員 | 飛行 | 專題 | 萬能 | 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