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怎麼看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歷史提問

都說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究竟是可嘆還是可悲?

答:從感情上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見證了大明王朝從頭到尾,不屈不撓的風骨,也見證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寧折不彎的高貴氣度。但是如果刨根問底的話,這兩個事情,卻值得後人一聲嘆息:如果明朝可以稍微多一點智慧謀劃,如此悲壯的場面與悲情的結局,完全可以避免!

換句話說,兩個明朝慷慨壯烈的歷史景象,卻都是明朝統治者目光短淺挖的坑。

首先第一句話「天子守國門」,在明朝歷史上,陸續出現過好多次,土木堡後的北京保衛戰是一個,嘉靖年間的庚戍之變是一次,然後還有崇禎年間,不止一次被人打到北京城下,直到最終壯烈殉國。但如果看起因,這個場面,原本不用這麼悲壯。

因為「天子守國門」的根由,就是明成祖永樂皇帝,將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雖然很多人都盛讚明成祖的雄才大略,但要是仔細看看,這就是明成祖挖了坑以後的補救措施。為了搶奪皇位,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把精兵強將全調來南下,結果北方防務大壞,尤其是他把大寧地區割讓給兀良哈蒙古,把遼王沈王谷王幾個擁兵塞外的親兄弟調到內地來,更導致遼東漠南再無明朝強兵,北京城直接面對蠻族騎兵侵擾,天子守國門的坑,就是這麼挖下。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明成祖沒有這樣激進,或者採取更穩妥的辦法,比如通過軍隊換防等方式,充實塞外屯墾邊備,明朝的北方戰略態勢,必然會好的多。靖難之役如果有什麼負面後果的話,就是這場荒唐調整,導致朱元璋生前苦心安排的北方邊防體系,徹底打亂!

換句話說,明朝中後期以後,幾次北京地區的邊防危機,都是拜這個調整所賜。

如果說天子守國門,還只是前人挖坑,那麼「君王死社稷」這條,看上去是崇禎皇帝壯烈殉國,其實就是他本人不作不死,在中國歷史上,遷都再戰並非只意味著恥辱,相反戰略性的放棄,反而意味著給王朝又一個重生的機會。放在崇禎在位時的晚期,在北方糜爛一片的局面下,退守江南地區,是最為穩妥的抉擇,甚至可以一邊造成李自成與清軍的攻殺,一邊整合江南的力量繼續備戰。類似的成功經驗有過很多次,但是絕望的崇禎皇帝,卻選擇了自盡殉國。他的自盡,也意味著南中國的明王朝,將是一盤散沙,被清軍各個擊破的局面,難以避免。

所以歷史面前,很多充滿情懷的場面,背後都有著讓人喟嘆的痛惜,透過情懷反思痛惜,才是讀歷史的真諦!


推薦閱讀:

體重不超標 胃腩越來越大怎麼辦
怎麼去看懂人心。
風水師細說墳地風水怎麼看才好
教你怎麼測八字財運好不好
卵巢功能不全怎麼辦?

TAG:明朝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