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

這本書不斷再版,是精品中的精品,推薦閱讀。

批判性思維的本質是慎思明辨,目的是增強理性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思考方式,是一種對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的藝術,該藝術能夠優化我們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工具》:當你能清楚地注意到自己的思維、認識到自己思維方式的優缺點、能夠像看大屏幕播放節目一樣監視自己的思維過程時,你就成了一名優秀的思考者。

它的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中文裡的「批判」給人很犀利的感覺,但實際上它的主要內容是對證據進行分析,對假設提出疑問,並尋找其他可能的結論,「批判性」( kriticos)的本意也是「恰當的判斷」,因此,或許將它翻譯做「慎思明辨」更好一些。說白了,批判性思維就是一種思辨理念和方法。

我們為什麼要思辨,因為我們的大腦默認採用的是分散式多通道的自動加工模式,藉助遺傳得來的操作系統和後天習得的應用軟體,對信息進行快速處理,這種模式比我們想像的要有效得多,以至於心理學家吉仁澤就此問題專門做了研究,提出一個「少即是多效應」(less is more effect)的概念。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問題是不能靠「刻舟求劍」的法子解決的,總有一些時候你靠直覺和經驗是要吃虧的,特別是當外部環境越來越多「套路」的時候。

心智大師斯坦諾維奇在《超越智商》里強調:「少即是多效應」的前提是「良性環境」,即環境中包含可以被不同啟發式加工利用的線索(如情感觸發線索、生動和與眾不同的環境刺激,以及便捷可用的錨定值),且沒有人能夠識別並利用啟發式加工的線索,去剝削那些依賴啟發式加工的人。換句話說,啟發式只是一套公式,如果輸入有誤,那麼就會出現「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考慮到現實世界是個「惡性環境」,充斥著人為操控的線索(如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各類個性化圖文廣告投放),我們必須對啟發式給出的建議選項留有質疑。此外,丹尼爾·卡尼曼作為研究啟發式問題的權威專家,也寫了《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啟發式和偏差》《思維:快與慢》等著作,不斷通過操控線索,「有意」製造出一大批啟發式演算法導致非理性行為的證據。

《超越智商》P77:斯坦諾維奇認為,我們不能因為啟發式加工在98%的情況下都可以得到一個足夠接近的結果,就放棄對其做審慎的分析,因為剩下的2%可能是會扭轉我們人生的關鍵事件。

這就是我們學習批判性思維的一個大背景,一個信息良莠不齊的年代,必須學會自己甄別,此時,慎思明辨的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學習和掌握批判性思維的理念和方法,在信息過載的年代裡,辨識對錯真偽。譯者在譯者序中寫道:

P1 批判的選擇,批判的接受,否則,你會對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無所適從。

哈丁(Warren Harding)總統經常大聲地質疑:我能做什麼?這個專家告訴我要做這件事。另一個專家告訴我要做另外一件事。我能做什麼?

Harding這個名字很杯具。

批判性思維就是要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幫助我們辨析信息的質量優劣,淘汰低質量的信息,挖掘高質量的信息。作者在前言中寫道:

PVI 世界以更快的速度變得越來越複雜,我們越來越容易成為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越來越不加批判地全盤接受我們所看到和聽到的東西。……鼓勵所有人使用批判性思維來應對「知識大爆炸」,是我們寫作這本書的願望。

批判性思維是很重要的「心智模塊」,甚至可以說是理性思維的核心模塊之一。遺憾的是,批判性思維本來就不是通過基因安裝在我們默認心智系統里的核心模塊,而是一個必須通過後天學習來安裝的升級補丁。更不幸的是,批判性思維在我們傳統文化體系里幾乎沒有被提及,孔子只說說過一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但沒有談過具體該如何去思辨;批判性思維更是從未出現在我們的基礎教育課程里,相信也沒有多少人在大學階段認真學過或者記得自己學過這門學科,也就是說,人類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基本沒人教過我們。因此,為了提高我們的理性思維能力,我們必須學習批判性思維,安裝升級補丁,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補全我們認知系統中的天然缺陷。

批判性思維的起點是懷疑,最小行動是提問

個人以為,批判性思維和懷疑論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沒有懷疑,就不會有批判性思維。

傳統哲學懷疑論衍生自「Skeptikoi」,即指向「任何事物都不加以斷言」的概念。

  • Protagoras(普羅泰戈拉):神不可知,人是萬物的尺度。

  • Gorgias(高爾吉亞):任何事物都不存在;而且縱令有任何事物存在的話,那也是不可知的;而且縱令它存在並且被任何一個人所認知,這個人也永遠不能把它傳達給別人。

  • Pyrrhon(皮浪)在對感官的懷疑主義之外,加上了道德的與邏輯的懷疑主義。

  • Hume(休謨)認為,沒有必然性。沒有因果,只有相關。

  • 懷疑論和不知論的區別:不知論「不確定真理是否存在」,懷疑論不懷疑真理是否存在,但是懷疑「獲取真理的方法與渠道」。批判性思維也是如此,我們通過思辨,來接近於真理和真相。對於思辨者,休謨的建議是:「頭腦要清醒,凡事持懷疑。」(《人性論》P746)

    有沒有懷疑精神,帶來不同的思維方式。《學會提問》一書指出,有兩種思維風格,一是「海綿式」,學習時全盤接納,如同海綿吸水,不管清水污水,統統吸納過來。二是「淘金式」,學習時批判地接受,如同沙裡淘金,去沙存金。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對待知識的待遇,是迷信還是懷疑,是默認還是提問。不提問的學習,重點就是找到知識,吸收知識,這在信息匱乏的年代裡,有一定價值,因為那個年代,信息很少,知識更少,一旦能找到知識的載體,比如說一本書,肯定是經歷過出版人和編輯的把關,質量都不會太差。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信息嚴重過載,知識嚴重碎片化,甚至有很多錯誤的觀點廣泛傳播,此時就需要甄別能力,因為養成懷疑精神和提問習慣。本書本意是談批判性思維,卻把學會提問作為標題,就是因為提問是批判性思維的「最小行動」,內心中的懷疑,必須轉化為行為上的提問,才能真正開啟批判性思維之旅。當然,提問不是批判性思維的終點,如果只是提問而沒有行動,那就只是哲學思考,但如果在提問之後採取行動,去更新自己的思考,那就會帶來創新。

    相信很多讀者跟我一樣,都是在中國式傳統教育環境里成長起來,習慣了聽老師講什麼,即便是內心有所疑問,也不敢公開提問,久而久之,好奇心和創造力就被磨滅。幸運的是我後來去了歐洲留學,雖然沒學到什麼知識,但是我的學習方法得到了質的提升——因為我的導師反覆強調,如果我們在考試的時候,一五一十把他所教的內容寫在答題紙上,他會給我12分(及格分);我必須在學習掌握他所教的知識之外,閱讀更多材料,做更多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數。我遵循他的方法,養成習慣,十多年來堅持不懈,感覺收穫很大。今天看看,其實就是批判性思維的一種具體應用。批判性思維強調,我們要傾聽他人的觀點,提問和辨析,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誠如譯者所言:「人類的創造離不開批判。」

    我只是一個批判性思維的初學者,不過我相信「教學相長」,所以硬著頭皮接下這個任務,大言不慚地給大家解讀這本書的觀點,努力把自己閱讀和實踐過程中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希望能做一個「活靶子」,啟發大家思考和批判,更期待大家在學習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有什麼啟發和收穫,能回過頭來和我分享,我們一起來創造。

    提問即解鎖。問題驅動思考,答案中止想像。「淘金式」思維要求我們通過提問的方式,積极參与到知識的解構和重構中來。

    P5 筆者努力說給你聽,你就應該努力地給他反饋,不管他在不在場。

    P6 淘金式思維要求讀者提出儘可能多的問題,……頻繁思考為什麼作者會與自己有不同的觀點。他會在頁邊空白處寫下自己對於推理的質疑;他會與閱讀材料進行持續性的交互作用;他想批判性地評估材料,並根據這些評估得出自己的結論。

    這種提問模式的一種應用,就是做讀書筆記,在閱讀的同時,不斷在書頭把自己對作者觀點的看法寫下來,包括疑問和補遺。不僅是向作者提問,而且回答作者的提問,由此形成對話。

    P8 淘金式思維最重要的特點是相互滲透,即筆者和讀者之間或者說者和聽者之間進行對話。

    P9 通過提出問題來發現別人思維的不充分性。……最好的策略就是提出批判性問題。

    P16 作為批判性思維者,我們必須強迫自己去找出新的答案。舊答案和新答案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我們成長的基礎。

    工業時代的書籍是一個知識的過去式(booked),作者和讀者無法直接對話;信息時代的書籍是一個知識的過程(booking),作者和讀者完全可以對話,比如說你對我在解讀本書時的觀點有所質疑,就可以直接通過電子郵件和微信等渠道聯繫我,跟我討論。這種參與式的學習,讓知識融會貫通。

    在社群時代,提問還有一個額外的加成效果,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建立和牛人的關聯。在社群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公開請教牛人,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你提問了,最差的結果是牛人不理人,So what,牛人本來就不理人,但如果你提問成功了,就會收穫三大紅利:一是為自己創造和牛人對話的機會,二是為牛人提供了公開展示自身優勢的機會,三是為那些不敢提問的人爭取到了分享答案的機會,一舉三得。我甚至認為,提問是通向「魅力型連接者」的必經之路。如果你對這個感興趣,可以讀下我的另一篇文章《魅力型連接者和群體智慧》。

    P3 通過提出問題,我們告訴對方:我很好奇;我想知道得更多;請幫助我。

    正確的問題帶來更好的判斷與決策

    未來的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將比我們更善於解決問題,所以答案將變得更加廉價,而問題則會變得更加值錢。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有意義的問題上,通過不斷地提問,探詢了解未知的世界。

    《絕佳提問》P31 除非沃森具有與人一樣的好奇心、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判斷力等,否則它就不能提出原創性的、反直覺的和出人意料的問題。

    學無止盡,批判性思維給予指引。提問正確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壓縮探索的空間,更快找到思考的方向。

    P3 認真思考是一個永遠沒有結局的工程。一個尋找結尾卻永遠找不到的故事。批判性問題為批判性思維提供了一個刺激和方向:它激勵我們繼續去尋找更好的觀點、決定或者判斷。

    書中給出了一系列供我們參考的正確問題:

    1. 什麼是論題?什麼是結論?

    2. 理由是什麼?

    3. 哪些詞句有歧義?

    4. 什麼是價值觀衝突?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5. 什麼是描述性假設?

    6. 推理中存在謬誤嗎?

    7. 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8. 你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9. 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10. 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11. 什麼結論可能是合理的?

    我認為上述問題可以歸為三類:

    一是針對論題和結論的問題。

    二是針對假設和論據的問題。

    三是針對謬誤和偏見的問題。

    針對論題和結論的質疑與提問

    根據《學會提問》一書的定義,論題是會話或討論中所出現的有爭議的問題。結論就是某人有意地傳遞給你的信息,目的是影響你的信念及行為。簡單地說,論題即問題(question),結論即答案(answer)。實踐中,論題又可以分為「描述性論題」和「說明性論題」,前者的答案主要描述世界是什麼樣、曾經是什麼樣或將來是什麼樣;後者的答案主要說明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有點「實然」和「應然」的味道。很多物理問題屬於「實然」範疇,存在所謂的「正確答案」,但是更多社會問題屬於「應然」範疇,難以給出標準答案,甚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哲學教授Ruth Chang在TED上做過一個關於《How to make hard choices》的分享,談到一個觀點:選擇分為兩種,容易選擇和困難選擇。容易選擇有標準答案。如果世界上都是容易的選擇,只需理性就能做出,那麼結果可能就是一切都是確定的,世界就是「預先決定」的。絕對的理性,本質上就是我們被環境控制,沒有自由可言。困難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往往也找不到最優答案,因為它蘊涵了價值觀的選擇,由於價值觀難以量化,所以無從比較。大家會根據自身的偏好,以及自己對價值觀的解讀和構建,做出不同的選擇,創造不同的理由,帶來不同的可能,世界由此有了多樣性。由此我們可以把Ruth的模型轉化為「容易問題」和「困難問題」的討論。容易問題,認知系統可以獨立完成。困難問題,認知系統必須情緒系統支持。一些腹內側前額葉皮層受損的病人,其情緒和認知系統之間的通道阻斷,決斷就變得非常困難。顯然,很多社會問題都屬於困難問題。人們往往現有情感評價,後有認知決斷。因此,社會上充斥著不同的觀點,對於不同的論題,大家往往得出不同的結論。你所接受的,往往是和看似最合理,與個人價值觀偏好最一致的結論。

    我們堅持批判性思維,第一個要質疑的就是各種「社會話題」的論題及其結論,是否成立,我們要敢於對此提出問題。較真的話,幾乎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號文章里討論的社會問題及其現有答案,都是值得推敲的,可以通過思辨來加以完善。很多文章的標題就是「結論」,順藤摸瓜,可以找出其隱藏的論題。

    書中還談到,任何一個抽象概念都涉及一個話語解釋權的問題。絕大多數定義不清的抽象概念相關的論題,都給不出明確的答案,因為這些概念本身就充滿歧義,比如說「自由」「幸福」等。如果有人斷然在標題里給那些宏大的概念下定論,那麼你基本上可以略過這些文字了。

    P50 一個詞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種解釋,因此也越需要作者做出更清晰的定義。要避免被作者暗渡陳倉,通過關鍵詞句的歧義,將不相干的概念聯結起來。

    P60 像犧牲和公正這樣的詞語有複雜的含義,其中一些含義會激起我們的特定情感。……政治性的語言常常附帶有情感色彩,並有歧義。

    針對假設和論據的質疑與提問

    針對論據的質疑和提問應該是思辨者的基本功。這裡應該遵循可信度原則,通常,一手材料的可信度大於二手材料。

    《心理學批判性思維》P22 我們應該盡量在自己的論據中使用原始資料。

    一手材料中,雖然都存在一定的「實驗者效應」,但是自然科學實驗獲得的數據會比社會科學實驗(如社會心理學實驗)獲得的數據更為可靠,因為後者存在更多的「觀察者效應」,實驗本身會影響被試的表現,即便是很多看似設計得非常成功的實驗,可重複性也非常差。而且,統計數據具有很強的欺騙性,而對於統計數據不同的表述方式,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比如說丹尼爾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一起做的行為經濟學研究發現,人們往往選擇的不是特定的事實,而是對事實的特定表述。書中介紹了一個案例,用三種方式去表述同一個治療方式的效果,卻給人們完全不同的感覺。(P211)儘管如此,實驗數據還是要比個人經驗更可靠,後者有太多的天然缺陷,後面部分我們會談及。

    二手材料中,權威觀點雖然經常出錯,但總體上會比常識可靠,因為常識會跟你說,缺什麼吃什麼補什麼,但是用糖水灌溉的甘蔗最後不甜反而死了。但如果拿社會常識和典型案例(軼聞、故事)來比較,還是常識更靠譜一些,因為案例都是特定時空條件的產物。遺憾的是,我們似乎最容易被故事打動,因此它直接指向比大腦認知系統更為基礎的情緒系統。

    與有形的論據相比,無形的假設是更重要的思辨對象,它劃定了我們思辨的範圍,但是這個範圍可能本身就有問題。《學會提問》強調「找出對方預設的能力」。「假設是一種沒有明確表述的信念,這種信念支持外顯的推理。」(P72 )假設中最為基本的,就是價值觀假設。「在作者的推理過程中,隱含著一些作者承認、卻沒有清楚表述的思想,只有當你贊同這些思想時,這些推理才具有說服力。」(P70)我們可以簡單粗暴地認為:

    (假設 + 論據)* 論證 = 結論

    我還有一個更為形象的比喻:價值觀好比大地。道不同,不相為謀。前提假設是腳,腳踩在什麼道路上,就是堅持什麼樣的價值觀假設。腳不能離開地,否則就是空談了。論據作為理由,好比身體。有瑕疵和紕漏的論據就是殘缺或有毛病的身子,經不起敲打。(而有歧義的論據,就像是一個隆起的胸口,在你沒看到其他部位的時候,不能判定它是肥胖油膩中年男子的,還是發育不良的青年女子的。)結論是腦袋。如果給男人的身體接上女人的腦袋,那就文不對題了。話題是頭髮,有些腦袋上有,有些腦袋上沒有。我們看一個人,先看他有沒有腦袋,再看腦袋下面有沒有身子,然後看身子下面有沒有腳,再然後看腳是不是踩著什麼樣的大地,是不是跟我們踩的一樣的大地。如果他站在火星,我們站在地球,那就沒法討論今天天氣好不好的問題了。

    最後,我們還不能假設作者提供的信息是完整的,或許還有一些關鍵的信息缺失了。這些信息缺失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作者存在時空局限性、注意力範圍局限性、知識局限性和個人視角局限性等,而且不排除純粹欺騙的可能。

    P221 作者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以不完整的信息為基礎所得出的任何結論都必然是暫時的。

    針對謬誤和偏見的質疑與提問

    P32 如果我們僅僅是評價作者的結論,而不分析作者的推理,我們就會傾向於固守自己的已有的觀點,並迅速接受那些與自己的看法相同的結論。……必須一直保持開放的態度。

    支持結論的理由,除了前面說的假設、論據等,還有推理、類比等各種論證過程。推理是論證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推理中經常存在謬誤。也就是說,在用假設和論據證明結論的過程中,人們經常會犯一些邏輯錯誤。當然,也有一些時候,一些人是有意而為之。相信大家都在各種文章中讀到過一些推理謬誤的例子,在互聯網上最常見的之一應該是「滑坡謬誤」,帶來誇張的結論。很多創業者,尤其是所謂的微商,都喜歡說一傳十,十傳百的故事,吹噓自己轉發一個帖子,就能牽動全世界,招來多少個零的粉絲,似乎A必然導致B,B必然導致C,C必然導致D,現實並非如此。還有就是「訴諸權威」,引入所謂的專家觀點,來壓制大家對缺乏論據的結論的懷疑,這些專家往往還是不靠譜的。比如說,你會看到諾貝爾物理學家獎得主給人推薦不靠譜的菜譜,最後還鬧出笑話。

    附錄:常見邏輯謬誤大全

  • Base rate fallacy/Base rate neglect(基本比率謬誤/基本比率忽視):只關注針對性的資訊,忽略一般性的資訊(基本比率),導致不恰當的認知。例如因為酒駕較容易肇事,就認為肇事者多半是酒駕,然而由於酒駕者占所有駕駛者的比率甚小,肇事者之中酒駕者的比例不會那麼高。

  • Conjuction fallacy(合取謬誤):認為多重條件「甲且乙」比單一條件「甲」更可能發生的認知偏誤。

  • Gambler"s fallacy(賭徒謬誤):主張由於某件事發生了很多次,因此下次不太可能發生。認為某事多次發生則未來發生的概率會較小,或多次未發生則未來發生的概率會較大。事實上概率是不變的。

  • Inverse gambler"s fallacy(逆賭徒謬誤):認為概率很小的事情發生了,一定是做了很多次。

  • Hot hand fallacy(熱手謬誤/手氣不錯):認為某事多次發生則未來發生的概率會較大。一般是在某人近來做某事很成功時,認為他未來做同一件事也會很成功,而忽略其成功可能只是隨機與巧合導致。


    阿強連續投三次三分球都進,他現在手正熱,接下來一定會繼續進球。

    現實中,每次投球也屬獨立事件,並不影響下一次投球,唯一影響的只有運動員的心理。

  • Regression fallacy(回歸謬誤):非常態的甲事發生以後,用乙措施處理後甲事扭轉,便斷定乙措施可扭轉甲事。然而非常態的事發生後,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較接近常態的事。


    小明上次比賽打棒球的成績奇差無比,教練把他罵一頓以後,這次比賽的成績就進步了。因此,責罵可以提升小明打棒球的成績。

    現實中,比賽中的表現往往會時好時壞,當前一次打出很少發生的極差成績時,即使什麼都不做,這次也很可能打出比上次好的成績。同理,如果小明上次比賽表現是罕見的好,這次比賽的成績通常會比上次差,如果上次比賽後教練誇獎過他,可能就會做出「誇獎會讓小明表現變差」的錯誤推論。

  • Post hoc/Coincidental correlation(後此謬誤/巧合關係):把先後發生的事情看作因果關係。認為「如果A事件先於B事件發生,A事件則是B事件的原因」。


    小明感冒了,他吃了一些感冒藥,然後他發燒了。所以,一定是這感冒藥讓他發燒的。

    現實中,發燒可能是感冒本身造成,未必是感冒藥造成的。

  • Prosecutor"s fallacy(檢察官謬誤):很多根據部相關信息,認定被告「無辜的概率」很小。相對應的是Defendant"s fallacy(辯護人謬誤),認定被告「犯罪的概率」很小。


    小明上個月買了一張樂透彩劵,卻很幸運地中了頭彩。結果他被檢察官約談,理由是被懷疑收買內部員工。檢察官的論據是,大樂透頭彩的中獎概率只有約一千四百萬分之一,所以小明只有一千四百萬分之一的概率是無辜的。

    現實中,大樂透中獎概率與小明無辜的概率無關。

  • Pre-screening bias(預篩選偏差):篩選樣本時預先排除了某些不應該排除的樣本。

  • Exclusion bias(排除偏差):研究進行時不當排除某些看似不符合預期的樣本。

  • Texas sharpshooter fallacy(德州神槍手謬誤):在大量的數據/證據中刻意地挑選出對自己的觀點有利的數據/證據,而將其餘對自己不利的數據/證據棄之不用。


    德州神槍手謬誤詞源自一個典故:有個德州人朝著自己的穀倉射了許多子彈,在彈孔最密集的地方畫一個圈,然後自稱是神槍手。

  • Multiple comparisons fallacy(多重比較謬誤):廣泛比較兩個不同群體的所有差異,從中找出具有差異的特徵,然後宣稱其為兩個群體不同的原因。


    1992年瑞典有個研究試圖找出電源線對健康的影響,他們收集了高壓電源線300米範圍內所有住戶的樣本長達25年,對超過800種疾病一一檢查發生率的統計差異。他們發現幼年白血病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4倍,還推動政府為此採取行動。然而,當我們比對超過800種疾病時,有一種以上的疾病因為隨機效應而呈現發病率增加是非常可能的。果不其然,後續的研究再也沒有發現電源線和幼年白血病的相關及因果關係。

  • Straw man fallacy(稻草人謬誤),偷換概念,替別人做偽證者,虛假陳述某人觀點以便更加容易攻擊。

  • False dilemma/black-or-white(假兩難/非黑即白),提出少數選項(一般是兩個,但有可能是三個或更多)要人從中擇一,但這些選擇並未涵蓋所有的可能性。非黑即白是一種非形式謬誤。

  • Slippery slope(滑坡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滑坡謬誤的典型形式為「如果發生A,接著就會發生B,接著就會發生C,接著就會發生D,……,接著就會發生Z」,而後通常會明示或暗示地推論「Z不應該發生,因此我們不應允許A發生」。A至B、B至C、C至D、……等因果關係好似一個個「坡」,從A推論至Z的過程就像一個滑坡。

  • 妄求完美,錯誤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種方法不能使該問題得以徹底解決,就不採用這種方法。

  • 移花接木謬誤,一個關鍵詞在一個論據中被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一旦意義被確定轉變了,這以論證就沒有意義了。

  • 訴諸公眾,試圖通過偏愛多數人一致贊成的觀點使某個觀點合理化,錯誤地認為多數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 訴諸權威,通過引入在一個問題上缺少第一手專業知識的權威來支持結論。

  • 然而,和偏見(bias)相比,謬誤根本不算什麼。偏見是人們以根據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建立起主觀以為的社會現實。我們無法迴避這些偏向。它是我們進化而來的默認程序,不需要後天的學習,先天具備,其影響遠大於謬誤,因為它發生在論證之前,在我們接受信息,形成看法的時候,就已經無意識地發揮作用了。我曾把能找到的偏見都整理分為七類,這裡簡述下,作為對這本《學會提問》的批判性補充。

    1. 歸因傾向,幫助我們建構起一個有因果關係的世界,讓邏輯解釋現象,從而減輕認知負擔。典型的例子是Illusory correlation(錯誤關聯):認為兩件事情應該有關係時,就會在檢視經驗與數據時,覺得它們經常發生在一起,即使它們在一起發生純粹是隨機現象。比如說,曾有研究者指出,騎摩托車時戴頭盔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更高。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錯誤關聯,因為這裡有一種更合理的解釋,即騎摩托車戴頭盔的人活得更久,所以得癌症的概率更高。還有一些人喜歡把前後發生的事情看做是因果,這就更可笑了,按照這種邏輯,我每天都是先上廁所後睡覺,所以我睡覺的原因是上廁所。遺憾的是,我們身邊到處都是這種邏輯的人。歸因傾向種最有名的就是Fundamental atrribution error(基本歸因錯誤):解釋他人行為時,歸因於內在特質(一定是他有這樣的人格,才做出這樣的行為),而非外在情境(也許是情勢所迫,或這個場所有特殊的潛規則)。還有就是Hindsight bias(後見之明偏差/事後諸葛亮效應):在事情發生後,以為自己事先就能預測其發生和發展,捕風捉影拿出很多線索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 自利傾向,選擇性關注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由此高估自己,低估他人,變得樂觀起來。甚至愛屋及烏,連自己用過的東西都覺得比別人的要好,搶劫過自己的匪徒也是好匪徒。典型例子是Dunning-Kruger effect(達克效應):能力欠缺的人會高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反之,能力出眾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誠如莎士比亞所言:愚蠢的人總認為自己很聰明,而智者卻知道自己的無知。和達克效應相對應的,是Better-than-average effect/Lake Wobegon effect/Superiority bias/Illusory superiority(烏爾岡湖效應):自認為能力高於平均水平。高估自己的優點,低估自己的缺點。

    3. 極端傾向,這可能是因為經常要在信息模糊的情況下做判斷,為了讓畫面看起來清晰一點,就只好通過極端化的做法來增加銳度。典型的例子包括:Neglect of probability(忽略可能性):對於不確定的事,無法準確評估其發生概率,不是完全無視,就是過分高估。吉仁澤提出區分「確定」「風險」「不確定」三種狀態,發現人們要麼把風險看作確定,無視概率;或是把風險看作不確定,高估概率。還有Frequency illusion(頻率錯覺/杯弓蛇影):因為最近注意到一件原先都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就覺得這個事情每時每刻到處都在發生。(比如說新聞報道提到自殺,你關注到自殺,就會覺得好像到處都有人在自殺)。最典型的應該是Smapling bias(取樣偏差/以偏概全):以局部事例解釋整體原因。

    4. 參照傾向,因為獲得的信息有限,所以要尋找參照系來加深理解。典型的例子有:Framing effect(框架效應):面對同一個的問題,使用不同的描述但描述後的答案跟結果都是一樣的,人們會選擇乍聽之下較有利或順耳的描述作為方案。當以獲利的方式提問時,人們傾向於避免風險;當以損失的方式提問時,人們傾向於冒風險。(丹尼爾·卡尼曼等提出)《別想那隻大象》一書指出,框架是塑造我們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結構,所以,框架也塑造了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制定的計劃、我們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對行為結果好壞的判定。當你和對方爭論時,切莫使用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語言確立了框架,那絕不會是你想要的框架。他們的用詞把你扯進了他們的世界觀。還有就是Anchoring effect/Focalism(錨定效應):為不熟悉事物估值時,會把熟悉的類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觸到的無關數值當做「錨」,估出來的數值會大大傾向「錨」。

    5. 保守傾向,在風險未知、信息不全的情況下,要做出判斷是很難的。在無法確保做出準確判斷的前提下,做出相對保守的判斷,是有利於生存的。典型的例子包括:Zero-risk bias(零風險偏差):偏好把小風險降低為零(如1%降低到0),勝過把大風險降低更多(如5%降低到2%)。Negativity bias(負面偏差):容易回想起消極的記憶,而非積極的。對負面消息、謠言比較偏好。Loss aversion(損失規避):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6. 群體傾向,因為有利於群體生活的,被保存下來。如Bandwagon effect/Herd behavior(從眾效應/羊群效應):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動的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Stereotyping(刻板印象/先入為主):根據事物所屬的類別或群體來判斷其特質,而忽略其個體特性。Ingroup bias(群內偏差):善待圈內人,貶低圈外人。Availability cascade(可獲性層疊,即三人成虎):一件事越是經常被公開談論,就越被認為是可信的。這裡最有害的,是Groupthink(團體迷思/集體錯覺):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由於成員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一致,因而令整個團體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進行客觀分析。

    7. 腦殘傾向,還有一些偏見似乎只有成本沒有收益,已經完全「失配」。比如說,Money illusion(金錢幻覺/貨幣錯覺):專註於貨幣名目上(表面上)的價值,而非其實質購買力。金錢的面額數字(名目價值)常被誤認為其購買力(實際價值)。該概念由凱恩斯提出。Denomination effect(面額效應):即使金錢總額相同,帶小面額(如多量硬幣)比帶著大面額(如少量紙鈔)更容易消費掉。(零錢比整錢更好花)Well travelled road effect(熟悉路線效應):低估採用熟悉路線的時間,高估採用陌生路線的時間。認為自己開熟路會更快,開生路會更慢。現實中未必。Unit bias(單位偏差):認為計量單位會反映合理程度。例如認為一瓶、一碗、一盤食物時最合理的食用量。


      百喻經里有一個故事《送美水喻》,說國王為了方便老百姓取水自用,把計量標準改了,於是五十里的路成了三十里。

    推薦閱讀:

    學會提問讀書筆記(四)--明確關鍵詞含義
    《學會提問》—從此擁有改變人生軌跡的力量
    真正的高手,都會用問題解決問題
    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
    近兩年,你有進步嗎?看看這一招……

    TAG:思維 | 批判性思維 | 批判 | 學會提問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