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富汗的慘狀系列之喀布爾今昔對比

最近訪問阿富汗拍攝的一組照片,與我們常見的新聞照片不一樣的是,伊利亞的照片不僅反映了阿富汗戰爭情況,還反映了阿富汗人民目前的悲慘生活狀態。因此,伊利亞·瓦拉莫夫給這組照片起的名字為「阿富汗的慘狀」。本輯是有關喀布爾的市容市貌,伊利亞·瓦拉莫夫還帶了一些戰前喀布爾的老照片與現在的情況進行對比。從中可以看到戰爭給喀布爾人民帶來的苦難。КабулKabul(喀布爾)

今天,我將給大家講講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這個城市坐落喀布爾河谷,喀布爾河與興都庫什山之間的綠洲上,海拔18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也是中亞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歷史上最早提及喀布爾這所城市的是印度古經典《梨俱吠陀經》(Rigveda)提到一個叫庫拔(Kubha)的美麗都城在常年的戰爭中被毀滅,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500-2000年期間。梵文研究者認為庫拔就是今天的喀布爾。《波斯古經》(Avesta)也證實,庫拔就是今天喀布爾所在的地方。中國《漢書》記載的叫高附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喀布爾。除了大約10米高的城牆土台、路障及廢墟之外,再也找不到當年那個叫做庫拔的城市影子。

01、喀布爾有非常古老的歷史,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歷史上多次在不同政治勢力之間換手。在阿拉伯入侵時期,喀布爾從屬於哈里發穆阿威葉一世(Muawiya I)公元661年 -680年在位,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即古老的薩拉森帝國。公元九世紀喀布爾被薩法爾王朝(Saffarid dynasty)征服。公元十三世紀喀布爾被成吉思汗所毀滅。公元16世紀初,來自中亞的莫卧兒王朝創建者巴卑爾佔領喀布爾。1773年杜蘭尼王朝統一阿富汗後定都於此,從此成為阿富汗的政治文化中心。自1838年至1919年,英國曾三次入侵阿富汗。曾經於1842年攻陷喀布爾,但由於阿富汗人民的反抗而撤出。1920年阿富汗重新獲得了獨立的地位。自18世紀以來俄羅斯也一直試圖佔領阿富汗地區,蘇聯時期也一直干預阿富汗政治。1979 - 1989年期間,前蘇聯發動了十年阿富汗戰爭,最後也以失敗而告終。譯註:1.哈里發穆阿威葉一世是眾多的阿拉伯國家倭馬亞王朝的締造者,生於麥加古來氏族中的倭馬亞家族。2.薩法爾王朝在公元861年至1003年統治今伊朗中部和東南部、阿富汗全境及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斯坦、信德地區的波斯王朝,首都設在位於今阿富汗的扎蘭季。該王朝由一個出身卑微的銅匠雅庫布·萊伊斯·薩法爾(Ya"qub bin Laith as-Saffar)所創立,他在成為軍閥之後逐漸擴大勢力範圍,創立了薩法爾王朝。在薩法爾死後不久,該王朝即被薩曼王朝的伊斯梅爾·薩馬尼(Ismail Samani)擊敗,逐步淪為薩馬尼王朝的附庸。

02、1879年,英軍佔領了喀布爾。歷史上遺留下來許許多多英軍暴行和破壞的證據,當時,英軍對此並不掩掩蓋蓋。例如一位來自於格林伍德的軍官寫道:他和他的連隊沖入市場的庫房並且在城市的好幾個地方放起火來。第二天,包括其它在喀布爾的英國部隊,繼續這樣干,幾乎毀壞和燒光了整個喀布爾。在巴拉·海撒(Bala Hissar)的城堡里,英國人安裝了一個環狀的絞架,稱之為「死亡之環狀傳送帶」,用這樣的絞架英國人可以一次絞死數十個阿富汗人。----------------------------------------------------------譯註:巴拉·海撒(Bala Hissar)是一個位於喀布爾的古代城堡,據說始建於公元五世紀。喀布爾的城牆從該城堡開始,畫出一根長長的弧線最後連接到喀布爾河邊。

1879年時的城堡,現在已完全成為一堆廢墟。

-------------------------------------------------------------

03、現在喀布爾的總人口達到60萬人。大部分市民是說達利語(一種波斯語的變種)的遜尼派穆斯林,即塔吉克族,約佔45%;什葉派穆斯林,即哈扎拉族,約佔25%,普什圖人佔25%,烏茲別克人佔4%。成立還有一部分人來自於印度,即錫克人和印度人,他們說一種印度-雅利安語言。就宗教而言,遜尼派穆斯林在喀布爾佔主要地位,約佔75%,遜尼派佔25%。

04、喀布爾這個城市名稱的來源有許多傳說:「馬兒突然停下了腳步,而路已經到了盡頭。眼前是一片湖水綿延開來,湖中央有一個神秘的綠色島嶼。遲疑片刻後,皇帝召喚他的大臣們說:「渡過去「。從周邊遠近數里的村莊里搬來了許許多多的麥稈,投入湖裡搭起了一頂「麥稈橋」,他們在牆面上鋪上了泥土,以便使橋面更結實些。跨越「麥稈橋」,終於渡了過去,到達了綠色的島上。過橋時,皇帝聽到了奇妙的音樂聲。原來生活在島上的樂師們在奏樂、跳舞。皇帝對他們的娛樂十分感興趣,於是決定再次建立一個城市。為了紀念曾經造訪這個美麗的地方,皇帝就命名這座城市為喀普爾(Kapul),即「麥稈橋」的意思。皇帝的命令就這樣被執行了,一個綠色的山谷延伸到城裡。隨著時光的遷延,卡普爾被稱之為喀布爾(Kabul),而原先的大湖也乾枯了,成了城市周邊的地方。

05、從照片中您可以發現這裡幾乎沒有高層建築。

06、戰後,喀布爾開始一些恢復建設工作,但是進度非常的慢,完全沒有整體布局的概念。因為在我呆在喀布爾的這段時間裡,幾乎沒有見到什麼建築用的塔吊或其它重型建築機械的影子。一切都是手工作業(細心的讀者會在第三張照片的右上角發現兩台塔吊)。

07、這裡無所謂老城、新城,看到的只是一堆貧民窟。譯註:實際上戰前的喀布爾是分為老城和新城的,經過長達三十年的戰爭,這裡已經分不清楚了。

08、傍晚時分在這裡漫步而行,這裡彷彿還能看到些老喀布爾的影子。

09、當地人建議我們不要老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雖然喀布爾總體上是安全的,但是,有些和塔利班有關係的人會把遊客出賣給塔利班。

10、清真寺和居民住宅區。

11、

12、喀布爾從某種意義上有點像阿姆斯特丹,有許多自行車,也有非常獨特的溝渠。譯註:這是伊利亞的諷刺話,切莫當真。

13、這就是建在山腳下喀布爾河畔的「雙劍王清真寺」(Shah-Do Shamshira Mosque)。另一個最大的清真寺叫做「磚橋清真寺」(Pul-e Khishti Mosque)據說最早是在18世紀建設的,但是1960年代重建時進行了大量的改建工作,它的特點是有一個尖塔和一個藍色的穹頂。

這是60年代時的照片,顯然除了更為破舊之外這個地方几乎沒有改變。----------------------------------------------------參考圖片:

雙劍王清真寺。

磚橋清真寺。-----------------------------------------------------

14、雙劍王清真寺一側的街道。

15、喀布爾和莫斯科一樣,由一條與城市同名的河流分成兩半。圖中喀布爾河已經乾枯,人們走在河床里。

16、這可是喀布爾最危險的地方,為了拍這張照片我和當地的軍警協調了將近半個小時。十字路口處就是喀布爾的主要建築物聯合國駐阿總部、中央銀行及政府各部委所在地。幾乎每個月這裡都會發生爆炸事件,爆炸和恐怖攻擊在這裡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圖中所持明信片是該地40年前的照片。讀者可以自己對比一下。

17、這是另一張對比照片,遠處的還是「雙劍王清真寺」,你說喀布爾是變得更漂亮了,還是更破敗了?

18、喀布爾河的另一側,這是從一個橫跨喀布爾河的橋上拍攝的。垃圾遍地是目前喀布爾的城市特徵,不過呆久了您也習慣了。

19、喀布爾河已經變成溪水,老百姓在河床里撿垃圾。

20、河水粘乎乎的,夾帶著許許多多的垃圾,水面上漂著骯髒的斑斑油跡。到處是散發臭氣的黑乎乎的粘液。

21、食物殘渣,居家垃圾、糞便,一切髒兮兮的東西都往河裡扔。

這也是幾十年前的照片,人們在喀布爾河岸邊出售食品、蔬菜。悠閑自得的喀布爾人坐在堤岸上拉著胡琴。現在再也看不到這種景象了。

22、如今河濱地區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場。

23、堤岸邊上的的垃圾足有半米之厚,人們怎麼能生活在此?

24、

這張也算是老照片,當年還有人在喀布爾河裡洗衣裳。喀布爾河岸非常的乾淨,沒有垃圾,現在完全不可能了。

25、這就是現在的喀布爾河河面,當地政府完全失去了清理垃圾的能力和願望。

26、這可不是在祈禱,老百姓就把岸邊當作廁所,隨地方便。這裡有許多垃圾箱,可人們從不撿垃圾投入垃圾箱。

27、河面上到處是漂浮物。

28、在這些垃圾堆里,最貧困的人在找尋任何可以吃的東西。

29、

30、計程車是黃白相間顏色的。到喀布爾城裡兜一圈大約要3-5美元。像許多貧困的城市一樣,喀布爾也有用小巴當計程車的,這樣可以擠入更多的乘客。

31、所有的政府機構和旅館周圍均築有高高的圍牆和鐵絲網。這樣高的圍牆就能阻止放火或扔入手榴彈。入口處都設有武裝人員站崗的檢查哨。這裡也看不到任何單位的招牌。

32、街道一端。一處典型的檢查哨。武裝警衛會檢查進入人員所攜帶的證明或文件。有時候還會檢查進出的車輛。

33、檢查人員發現一輛可疑的車輛,會在路中央攔停車輛進行檢查。80年代喀布爾曾經通過無軌電車,當時是喀布爾最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至今阿富汗尚未開採石油,由於喀布爾不具備電車大修的能力,所以只能壞一輛,扔一輛;拆下零件作其它電車的備件。此外,1988年建的電車系統已經不再適用,許多十字路口沒有交叉的架空導線,電車只能用蓄電池儲備的電力過馬路,十分麻煩。1992年由於戰爭的原因,這些電車只能停運,現在這些電車成為了一堆廢鐵。有些人說成為了撿拾廢金屬人們的目標。

34、汽車完全不用有車牌,有些人還雇有自己的武裝保安人員。

35、到處是被戰爭摧毀或終止的建築。

36、被戰爭擊毀的老建築物也沒有重建。

37、奧林匹克體育場,這裡曾經是塔利班砍小偷頭的刑場。90年代塔利班在這裡公開處決了數百個人。

38、喀布爾街頭的小店。

39、這是喀布爾的清道夫,每個區域都有一個清掃隊。

40、他們正在對收集來的垃圾整理分類,找出值錢的東西,這也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

41、最值錢的是塑料和金屬,他們會將塑料粉碎打包出售。將寶麗瓶和有顏色的塑料分揀開來。

42、這裡是居民區。

43、這些已經坍塌的舊屋依然有人居住在裡面。

44、居住區里的街道。

45、穿校服的學生。

46、居住區里殘破的房屋。

47、這裡有許多水溝,傍晚時分散發出些許寒意。

48、遺憾的是,溝里也滿是漂浮的垃圾。譯註:這就是排水溝。沒有下水道的城市,例如印度的一些城市,也是這個樣子。

49、簡直令人吃驚,當地人居然在這裡取水!!

這是同一河段1960年間的照片,小河溝里還有鴨子,人們在這裡洗刷,取水。

50、現在,您有何感想?

51、玩耍的兒童。

52、街上走過的阿富汗婦女。

這是喀布爾1960年代的照片,年輕的婦女可以不披頭巾拍照。

53、現在,在喀布爾大街上婦女必須披上頭巾。塔利班曾經發布禁令,嚴禁成年婦女不披頭巾出現在公眾場合,也不許有劇院、音樂會等娛樂場所。現在雖然喀布爾不在塔利班控制之下。但當地仍有許多支持者。他們宣稱,一旦北約撤出,塔利班將重新控制喀布爾。

54、

這也是一張1960年代的照片,那時婦女有更多的權利。

55、現在的喀布爾婦女形象。

56、抱著孩子的婦女。

老照片,冬季的喀布爾街頭交警及紅綠燈。

這是由當年俄國人建的住宅區,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找到它,不知現在是什麼面貌。

與60年代比一切都變了。這是一段有關阿富汗在1950-1960年代代老照片及視頻,據稱當時喀布爾比得上當時任何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講述者為一位出身在阿富汗的哈弗教授 - 穆哈穆德·凱優米博士。360doc_1
推薦閱讀:

阿富汗今昔之辨(大使隨筆)

TAG:對比 | 阿富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