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孟子的儒術

1)何必曰利

孟子從齊國來到魏國。 魏國的國君,就是梁惠王。(史稱魏惠王。) 當時,梁惠王親切地接見了這位著名的大儒。

梁惠王問道:「老頭子!你不遠千里來到我的國家,但我不知道,你為我的國家帶來了什麼有利的東西呢?」

按照當時的禮節,凡拜見君主,都要先送上厚禮。但孟子當時,卻是空著兩個手來的。 不過,孟子從容不迫的回答道:「大王!何必曰利!」 何必曰利,就是何必要談利的意思。 「大王,你何必要一開口就談利呢?把利字掛在嘴上,多難聽啊。有素質的人從來不談錢。一談錢就庸俗了,一談錢就沒文化了。所以大王,你何必要說錢呢?我今天是來給你送仁義的啊。這仁義,才是天下最珍貴的東西啊!不管你有多少錢,你想買都買不到啊!」

梁惠王不相信了,吹牛吧,你願意吹就繼續吹吧,哼哼:「仁義?那……仁義又能值幾個錢呢?」

孟子說道:

在大王看來,仁義,或許半分錢不值。但是,請你仔細想想看:

要是作為當大王的人,整天都在挖空心思的想,怎樣才能使我的國家有利可圖呢?那麼,你下面的大夫們也一定會挖空心思的想,怎樣才能使我的家族有利可圖呢?那麼,下面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們,也都會挖空心思的想,怎樣才能使我個人有利可圖呢? 這樣一來,就必然導致了上上下下都在互相爭奪利益。爭名逐利,不可開交。那麼,你的國家也就非常危險了啊! 照這樣推斷:在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想殺害他國君的人,就一定會是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想殺害他國君的人,就一定會是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 這些大夫們所擁有的兵車,相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已經算是夠多的了。但如果他們都跟大王您一樣,把「利」字擺在前面,把「義」放在後面,那麼,他們不把你國君的王位奪去,就是永遠也不會得到滿足的。 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的父母,也從來沒有講「義」的人會篡奪君主的王位。

那麼,要是大王的員工們都有仁義之心,都不把利益放在前面,大王的王位,才是最穩固的啊!

所以,大王!你應該買我的教材,辦我的學習班,讓你的員工多一點文化,高一些素質。你想啊,要是你所有的員工都不再和你爭利了,那你究竟該要得到多大的利益啊?!

從今天起,大王,對任何人,你只需要說仁義也就夠了,又何必要談利呢?

2)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孟子來到魏國,見到了梁惠王,雙方在友好融洽的氣氛中,進行了親切的會談,就「利」和「義」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的共識後,梁惠王在大梁宮賓館設宴招待了孟子一行。

然後,在梁惠王的親自陪同下,帶領著孟子參觀了他的一所私家園林。 梁惠王站在他園林的水池邊上,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環顧四周,伸出手來,指點著說道: 你看這,成片成片的魚鱉,都是寡人養的。 你再看這,成對成對的鴻雁,也都是寡人的。 你還看這,成群成群的麋鹿,也都是寡人的。 還有這這這,這裡所有的一切,也全部都是寡人的。 請問:老先生,天下所謂的賢明之人,是不是也都有寡人這般快樂啊?

孟子聽了,不慌不忙,從容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什麼意思呢? 賢,對應著樂。不賢,對應著不樂。 不賢明的人,雖然擁有了這些東西,也不會快樂。 只有賢明的人擁有這些之後,才能真正的以此為樂。

也就是說,一個富有的人,取決於他究竟快樂不快樂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他擁有財富的多少,而是在於他這個人本身,究竟是賢明的人呢,還是不賢明的人。 是賢明的,就快樂。不賢明的,不快樂。 區別就在這個地方。

那麼,怎樣才算是賢明的人呢?怎樣又屬於不賢明的人呢?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我為大王講兩個過去古代君王的故事後,就能明白了。 先說周文王,周文王想要修個園林,百姓們知道後,都歡欣不已,喜悅非常,跑來幫他挖池塘,築高台,很快就修好了,高台命名為「靈台」,池塘命名為「靈池」。裡面有麋鹿魚鱉。大家都非常喜歡。周文王很快就擁有了這樣一個園林,那肯定是快樂的。 再說夏桀,夏桀也想修個園林,百姓們卻說,你這個太陽啊,何時才能損落!我要跟你同歸於盡!你看,人家都想要他的命啦!他即使擁有這些亭台樓閣、珍禽異獸,他還能快樂的起來嗎?!

前者是老百姓爭搶著幫他修,所以是快樂的。後者是老百姓要和他同歸於盡,所以不快樂。他們都是要修個園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原因就是:周文王善於和大家分享。他的園林修好了,大家都可以到那裡去打魚摸蝦,射雁捕鹿,那老百姓高興還來不及呢,所以都巴不得他快點修好。 而夏桀修園林,是供他一個人享受的,他要一個人吃獨食,那誰還願意幫他修呀,所以都巴不得他快點去死。 這樣一看,就很清楚了,他們的區別點就在於:是不是「善於分享」。

善於和大家分享的人,就是賢明的人,故能感受到其中的快樂。 不善於和大家分享的人,就是不賢明的人,那就不可能會有快樂滴。 書上說:「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因此呢,使大家快樂了,自己才有快樂。使大家不快樂,自己也快樂不起來。善於分享,與民同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大王,您以後再不要問這樣炫富的庸話了。應該是這樣的:你之所以感受到了其中的快樂,並不因為你是大王,也不是因為你很富有,而正是因為您本身就是一個賢明的人啊! 所以,大王!能夠擁有這些快樂的東西,你不要一個人獨享嘛。 (原文最後一句作:「豈能獨樂哉?」)

3)付出了,為什麼沒有回報?

梁惠王問: 為了治理好這個國家,寡人我真的是嘔心瀝血呀! 每當河內地區遇到天災的時候,我就把災民們移到河東去,把賑災的糧食調運過去救濟災民。而當河東地區遇到天災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遷移災民,發糧賑災。 再看看其他別的國家,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君王,能夠像寡人我這般關心老百姓、愛護老百姓的了。 但是,我如此辛苦的折騰之後卻發現,別國的人口並沒因此而減少,而寡人的人口也並沒因此而增多。 請問老先生,寡人的付出,為什麼沒有回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孟子聽了,呵呵笑道:「王好戰,請以戰喻。」 就是說,大王!你不是很喜歡打仗嗎?那就請讓我用打仗來作個比喻吧。 戰鼓擂起,刀兵相接,有一方被打的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有的人只逃跑了五十步。逃跑五十步的人就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為臨陣脫逃,您怎麼看呢? 大王說:「不對!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都是臨陣逃跑了,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孟子說:「對呀!正是這個道理!大王,你就是那個逃跑五十步的人,你在笑逃跑一百步的人呀。」

你在天災之後進行補救,自以為比別國更愛護百姓。但是請問:天災之前,你在做什麼?你又付出了什麼? 你沒有。

如果不耽誤百姓的農時,糧食就多的吃不完。 如果順應季節採伐山林,木材就多的用不完。

如果多喂些雞豬狗畜,不錯過繁殖時節,那麼,一家幾口將不再餓肚子,連七十歲以上喪失了勞動力的老人,也能吃得上肉。

生存條件越好的地方,就越吸引人。這才是硬道理!這才是王道! 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讓百姓的生老病死都有保障,如果做到這一步,卻不見天下歸心,那是絕不可能的。

大王並沒創造一種好的生存環境,卻說自己愛護百姓,又譏笑不愛護百姓的,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當天災出現之後,你再去救災,結果就是:在你的正確領導之下,不畏艱險眾志成城戰勝了困難,這樣標榜你在關心愛護老百姓,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百姓不會因為你人好就來你這裡,而是哪裡生活得更好才會去哪裡。

我來到你的魏國,看到富人養的狗吃著百姓的食物,而百姓卻餓死在路上。大王卻推脫說,這不是我的責任,是今年年成不好。

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為什麼你沒有回報呢?那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付出嘛。

作為君主,創造出更好的生存條件,讓老百姓衣食無憂,才是王道,才不怕碰上災年。天下的百姓,自然也就會投奔到您這兒來了。

4)什麼叫「仁者無敵」?

孟子是個大儒。 梁惠王問了他三次,他回答了三次,把個梁惠王儒的暈頭轉向。 終於,梁惠王服了他,客客氣氣地說道:「寡人願安承教。」 就是說,梁惠王承認了孟子前面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願意繼續接受他的指教。

這時,梁惠王終於說出了壓抑在心中很難受的一件事,希望孟子能幫他拿個主意。 梁惠王說:我們魏國,以前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 可是,傳位到寡人我執政的時代,與東邊的齊國打仗,虧了,寡人的大兒子被他們砍死了。與西邊的秦國打仗,又虧了,被秦國搶去了七百里地。與南邊的楚國打仗,還是虧了。 連敗了三次,受到了侮辱,寡人深以為恥。 現在,寡人我想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一洗前恥!請問老先生,我究竟應該怎樣做,才可以辦得到呢?

梁惠王這一問,就涉及到實質性的問題上了。 說實話,沒有辦法的,他想再翻本的機會是微乎其微,就是玉皇大帝也幫不了他。 梁惠王以這個無解的難題來請教孟子,孟子能回答的了么?孟子又不是神仙。 凡是當前不能解決的問題,那就為他描繪出一個美好的將來吧。

於是,孟子依然從容不迫地應對道:「大王,仁者無敵!」 只要大王你施仁政於民,那天下誰還是你的對手呢? 怎麼叫仁政?共有四個方面: 1.減輕刑罰。 2.降低稅賦。 3.讓老百姓有時間深耕細作。 4.讓年青人在勞作之餘,學習孝悌忠信,提高素質修養。

梁惠王的問題是,怎樣打敗齊、秦、楚?怎樣報仇雪恨?孟子回答說,你只要做到了上面的這4條呀,你就天下無敵了,想征服誰,誰還能是你的對手呀!

梁惠王認真聽了,也仔細想了,這可能嗎?不知道。因為無法驗證啊。所以,梁惠王的雙眼充滿了疑惑。 孟子也知道他在懷疑,就說道:「仁者無敵!大王,我說的這,請你千萬不要懷疑!」

梁惠王不好反對他說的不對。但從這之後,就不再諮詢孟子了。

5)不仁義的人

梁惠王問孟子,怎樣才能打敗齊、秦、楚?怎樣才能報仇?這是梁惠王的當前所需。 面對如此難題,孟子婉轉地回答說:「大王,仁者無敵!」 不管孟子說的對不對,你都不敢反對。 因為「仁」,是道德的制高點,你一反對,豈不是在說你自己是個不仁的人了嗎?所以這不能反對。 沒有人願意說自己不仁,仁者也就無敵。 梁惠王當然也不好反對,所以就不再問他了。

孟子出來之後,就大罵道:「不仁義的人啊,正是梁惠王也!」 孟子有一個叫公孫丑的弟子聽到了,就問道:老師,何出此言?梁惠王他怎麼不仁義了?

孟子解釋道: 仁義的人,會把給予他所愛的人的恩德,給予波及到他所不愛的人的身上。 而不仁義的人,則會把他所不愛的人的憎惡,轉嫁強加到他所愛的人的身上。

梁惠王因為土地的原因,去和人家打仗。

他把人的生命不當數,糜爛他的百姓,踐踏他的人民,強迫他們去作戰。結果,被打的大敗而歸。 打了敗仗,他居然還想報仇!

他該想如此不仁義的問題嗎? 他擔心不能取勝,又還準備把他所喜愛的子弟們,都驅使到戰場上去送死。

這就叫:把他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幸的事,又帶給了他所愛的人,最終,讓他所愛的人,也深受其害。

6)做好事,要讓別人知道

東方齊國的君主,齊宣王。 這一天,齊宣王坐在堂上,看到外面有個人牽著一頭牛,從他的堂下經過。 「站住,」齊宣王問,「這個牛,準備牽到哪裡去啊?」 那個人停了下來,道:「回大王,用它祭鍾。」 祭鍾,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當新鍾鑄成了之後,就要宰殺一頭牲口,取它的血,塗抹在鐘的縫隙處。

齊宣王一聽,要殺牛祭鍾,心中頓時產生了一種惻隱之心。 看到那頭牛瑟瑟發抖的樣子,毫無罪過就牽去宰了放血,就像是無辜的人被迫拉上刑場一樣。可憐啊! 齊宣王有些於心不忍。想也沒想,就說道:「放了它吧!」

那個人一聽,站在堂下問道:「什麼?放了它?這鐘不用祭了嗎?難道大王是想廢除祭祀嗎?」 齊宣王說:「鍾當然要祭,祭祀的儀式,又怎麼可以廢掉!」 那個人就問道:「大王,這祭祀的儀式不可以廢,這牛,你又不讓我殺,請問大王,你到底想叫我怎麼辦是好?」 齊宣王想了幾想,也是左右為難,最後就說道:「那就換一隻羊代替吧。」 那個人說聲OK,就把牛又牽回去了。

後來,齊宣王問孟子,談起了這件事。 宣王問:德行達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王天下呢? 孟子答:保護愛撫百姓,就可以稱王天下,沒有誰能阻擋。 宣王問:像寡人我這樣的,可以做到保護愛撫百姓嗎? 孟子答:可以。 宣王問:怎麼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答:上次祭鐘的時候,大王不忍心看到那頭牛去受死,就把它放了。有這個事吧。 宣王曰:有之。 孟子曰:有這樣的慈仁心腸,就足以稱王天下啦!

有了這樣的仁心,還應該說出來讓大家都知道。 我固然知道大王您是出於不忍之心,才放過那頭牛的。但是,您的善意,除了我能知道,別人又怎麼能夠知道呢?你知道老百姓怎麼說你的嗎?

你用羊換下牛。老百姓們看到的一幕就是:

你用一個小的,換了一個大的。

於是,大家就紛紛議論道:我們的大王,好小氣!好摳門!他為了節約祭祀的成本,捨不得多花錢,就用一隻價錢很便宜的羊子,替換了那頭牛。

都在說你小氣摳門呀!

一個人心裏面的想法動機,外人是難於猜測琢磨的。你自己不解釋清楚,那誰又知道你究竟是出於仁慈之心呢?還是為了節約成本呢?誰知道你什麼目的呀!

所以,做好事了,做善事了,自己把善的動機解釋出來,就是很有必要的。

7)君子要遠離廚房

祭祀的時候,齊宣王看到那頭牛很無辜,不忍宰殺,就大發慈悲之心,把牛放了,又換來一隻羊代替。 孟子說:「有這樣的慈仁心腸,就足以稱王天下啦!但是,老百姓卻只看見你用一個小的換了一個大的,都說你小氣摳門呀,為了節約成本,捨不得花錢,就用一隻價錢很便宜的羊子來代替的牛。」

齊宣王說:「正是如此,確實有老百姓這樣議論我。但是,老先生請你想呀,齊國再窮,寡人我再小氣,又怎麼會捨不得一頭牛呢?我當時哪考慮了什麼便宜和貴的問題,我只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驚懼發抖的樣子,毫無過錯就拉出去殺了,感覺於心不忍,所以才用一隻羊來代替的。」

孟子說:「大王不必責怪百姓,普通的人,哪裡又能夠理解得了大王的初衷呢?他們只看見你用一隻小羊替換了一頭大牛,他們怎麼知道你究竟是出於仁慈之心呢?還是為了節約成本呢?誰分的清啊。」

齊宣王說:「的確是因為不忍殺它,才換的。」 孟子說:「那好吧,大王如果是因為憐憫牲畜無辜被殺,那麼,我來問你,牛是一條命,羊也是一條命,同樣都是一條生命,並沒有任何區別,既然您不忍心殺那頭無辜的牛,可為什麼又忍心殺死那隻無辜的羊呢?請您解釋一下吧。」

呀,呀…這,齊宣王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於是,齊宣王笑了,說道:「這確實令人難於理解啊,寡人我當時究竟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啊?我也說不清楚了。可我確實是不忍啊,並不是想節省錢呀,也難怪老百姓們會那樣說我。」

孟子大笑,解釋道:「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這三句話,什麼意思呢? 第一句,無傷也。就是說沒什麼啦,沒問題嘛,很正常的啦! 第二句,是乃仁術也。就是說,這正是仁術也!大王,你做的很對呀!並沒錯呀,仁術本來正是這樣的呀!

請注意,不是什麼仁心仁德之流,孟子說的已經夠準確的了,是「仁術」!術,技術的術。 第三句,見牛未見羊也。之所以大王您會同情那頭牛,而不同情那隻羊,是什麼原因呢?大王,你自己也說不清楚,對吧,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那是因為:您親眼看見了那頭牛,而並沒有看見那隻羊啊!

齊宣王豁然開朗。

所謂仁術,就是把仁心仁德之類的東西,施加到自己可以親眼看見的對象身上。而沒有看見的,則不必了,這又有什麼問題呢,沒關係滴,無傷也。

孟子繼續解釋道: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君子,是文明人,是上等人。 君子見到小動物,見它是個活的,就不忍心殺死它,聽到它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這才是君子。 但是,君子難道因為「仁心」就不吃肉了嗎? 不是的。肉當然還是要吃的。只不過,不要殺生,不要干殘忍的事,這些不仁的勾當,都不要親眼看到。所以說,君子要遠離廚房。 那麼,殺生的勾當,不仁的勾當,由誰去做呢?那就讓下等人、讓小人們去做。

最後,齊宣王說:我讀了那麼多詩書,人心存善念,也能理解,也照著做了,卻一直沒有什麼悟解。今天老夫子一席話,使我砰然感悟,與我心有戚戚焉。

8)出主意的學問

齊國是一個大國,楚國是一個大國。在這兩個大國之間夾著一個小小的國家——滕國。 滕國的君主是滕文公。他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受氣,傷透了腦筋,就去請教孟子,希望孟子能夠為他出謀劃策,擺脫困境。 孟子不愧是個大儒。 滕文公諮詢了他三次。他就回答了三次。對話分別如下:

第一次,滕文公問:「我們滕國,只是個小國也,夾在齊楚之間真是左右為難。請教老先生,我們是向齊國進貢呢?還是為楚國做事呢?如何才能保住我這一畝三分地呢?」 孟子回答說:「哎呀,你問的這個問題太難了,不是我所能及的事。從你目前的情況來看,你現在只有一個選擇,唯一的一個選擇。那就是:死守。把你的護城河挖寬,把你的城牆築高,不要讓你的人民離去,下定決心與你的人民一起死守。這樣才可以有所作為。」 死守了一段時間,滕文公受不了了。 滕文公第二次問孟子:「齊國人正在築城牆,針對我來的,我感到非常的恐懼,真想一走了之,把我的國家搬到別處去,請問老先生,我現在究竟該怎麼辦?」 孟子回答說: 以前周文王的爺爺居住的地方,也老是被周邊的國家欺負,不得已就帶著他的族人遷移走了,把他的國家搬到了岐山之下。並不是因為這個地方好才來的,而是不得已。因為他一貫行善,結果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周文王周武王的時候,竟然擁有了整個天下!作為一個君主,如果能施行善政,那麼他的後代子孫中就必定會有稱王的人出現。 如果你想搬走,學周文王的爺爺如何?那就努力的去推行善政而已。

滕文公行善之後,更加受不了了。 第三次問孟子:「老先生呀,我現在無論如何怎樣去竭盡全力的奉承大國,都將不能避免他們的侵略。我現在究竟該如之何則可?」 孟子聽了,嗯嗯,是這樣的: 有兩種看法。土地本來是用來養人的,但是別人要搶我們的土地,打我們,結果這土地卻變成了害我們的東西,既然這樣,不必連累大家受戰爭只苦,搬走,那麼大家也會認為這是一個好君主。 還有一種看法,土地是世世代代傳襲下來的,應該好好地守著,如果憑自身的能力不能守護,那就寧可戰死也不離開。那麼大家也會認為這是一個好君主。

你現在的處境就是這樣,一共是兩個選擇:一是死守,一是搬走。那麼,現在,請你二選一。

孟子一共出了三次主意:第一次,叫他死守。第二次,叫他搬走。第三次,叫他要麼死守要麼搬走,請你二選一。

這孟子,究竟是個庸人呢?還是高人呢?那就要看各位讀者自己的理解水平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

9)怎樣混才有前途?

君子,是不會做不仁之事的。 那麼,不仁的事,讓誰去做呢?讓下等人、讓小人們去做。 所以說,選擇職業,不能不慎重啊!

比如說,製造弓箭的人,具有仁愛之心嗎?沒有。因為製造弓箭是他的職業,他造的箭,唯恐不能把人射穿!所以沒有仁愛之心!否則,他就要丟失飯碗! 因此,一個人只要做了不仁的事,那麼,他就必將受到君子的驅使!君子會驅使著他——繼續去做不仁的事!因為君子自己,是不會做不仁之事的。 這樣一來,小人就總是被驅使著去做不仁的事!那麼,他就沒有什麼前途了。你要是做的好,就繼續給你加重任務,直到壓的你爬不起來為止,你也就永遠只配做他人的僕役! 而在許許多多的職業之中,有許多的職業,天生註定就是得罪人的職業,就是不仁的職業,你一旦選擇了這類職業,就必定要受到君子的驅使! 所以說,選擇職業,不可不慎重!

「仁」是一種美德,「仁」是道德的制高點。 做出的選擇,如果不是依據仁的原則,就不夠智慧,不夠聰明。那麼,終身就必定會受到君子的驅使,註定將成為他人的僕役!那還有什麼前途可言呢?

但是,有的職業不可避免的會得罪人,會幹出一些不仁的勾當。而有的人,因為生活所迫,又不得不從事這類的職業,那怎麼辦呢?難道終身都甘願受到他人的驅使嗎?

孟子曰: 如果身為他人的僕役,而又恥於為僕役,那怎麼辦呢?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行仁。 我們還是用弓箭手來打比方。如果是仁者來射箭的話,需要掌握三個要領: 首先,要端正姿勢,擺好架勢,繼而再檢查一遍自己的架勢,是不是端正的,然後才射箭。 射的時候,一箭射了出去,結果,卻沒有射中! 沒有射中,不要緊的。也不要羨慕怨恨那些比自己強的射中了的人,那是他們的事。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態度端正,自我批評,總結沒有射中的原因,下次應該如何如何。 到了下次再射的時候,依然還是先端正姿勢,再一箭射去,又不中…… 如果這樣做了,那很快就有前途了


推薦閱讀:

孟子身後的遭遇
淺析孟子的人性論
如何解讀「天將降大任」一段?
三、舜德流芳 1、孔子與孟子對舜帝的評價

TAG: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