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可影響情緒「壞脾氣」稱「壞胃氣」更準確

2011年01月04日 15:01 來源:科技日報

  - 新聞緣起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邁克爾·格爾森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發表文章稱,控制人類以及某些哺乳動物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種讓人情緒愉快的激素,95%是在腸道裡面合成的。格爾森等人強調,情緒的很大一部分受腸道神經系統影響,例如「忐忑不安」就是腸道對生理壓力或緊張的提示信號,甚至,人類幸福感的體驗依賴於從腸道這個「第二大腦」向上傳至大腦的信息。

  腸道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所關注,但為何稱腸道為人體的第二大腦?

  人體腸道絕不只是負責食物加工,還影響著人的心情和心理健康

  - 將新聞進行到底

  小敏第一次來北京,第一天還滿臉喜悅,隔天早上卻見她面色疲憊,逢人就愁眉苦臉地訴說:「昨晚腹瀉,跑了一夜廁所!哎,難受死了!……水土不服呀!」。

  事實上,初到外地感覺失眠、乏力、噁心、腹瀉,甚至食欲不振,是很常見的現象,人們早已習慣稱之為「水土不服。」而且「水土不服」還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那麼人為何會「水土不服」?它到底是受腸道還是受大腦控制?

  腸道 人類的「第二大腦」。

  「水土不服在於腸道微生物不能立即適應食物組分的突然改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生物學實驗室的金鋒教授解釋說。在人體腸道中生活著高達100萬億個微生物,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其總重量約1.0—1.5公斤。科學家把這裡形象地比喻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強、生命密度最大的地方。

  科學研究發現,成人的腸道全長約為身高的4—5倍,其內腔布滿絨毛、微絨毛,如果把彎彎曲曲、充滿褶皺的腸道展開,其總面積可以達到2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網球場的面積。在這巨大的表面積上,布滿了100萬億個、1000多種細菌,這些細菌連同周圍環境構成腸道微生態系統。

  初到外地,伴隨著環境的突然改變,食物構成發生很大並且突然的變化,使腸道微生物突然面臨一個陌生的環境,細菌的工作節奏減緩,於是腸道功能出現紊亂。由此不僅表現出腹瀉、消化不良、便秘等癥狀,還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出現過敏、緊張、焦慮等反應。

  「想家,英文是homesick,腸道也在作怪。」 金鋒介紹說,當運動員去外地集訓,部隊進駐國外執行任務時,經常會出現集體性的疲倦、不適,對於這種群體性的homesick,腸道微生物難逃干係。

  由此可見,人體的腸道絕不只是負責食物加工,還影響著人的心情和心理健康。事實上,鑒於腸道在消化食物、信息、興奮刺激、聲音和顏色方面的重要作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邁克·格爾森將之比喻為人類的「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 可遙控情感

  「人的第二大腦在特定場合是獨立於人類頭腦的一個重要部分。」金鋒舉植物人為例說,「大腦沒有生命跡象的情況下,腸道神經系統還可以對肌體予以能量補償。」

  從食管到肛門長達9米的消化道中,包含了大約1億個神經細胞,遠多於脊髓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系統中神經元的數量。擁有這些神經元,腸道神經系統可以感覺來自內髒的信息,並獨立於大腦而自主地控制腸道的行為。

  從腸道對食物的反應看,當我們吃可口的東西會感覺到愉快,吃了不可口或有毒害的東西則可能噁心、嘔吐,腸道雖不會說話,卻很聰明地抵制著對人體不利的食物。

  「腸道就像情感遙控器一樣能夠調節人的焦慮和緊張情緒。」金鋒形象地比喻說,「Right food makes nice mood.(正確飲食帶來好心情。)」

  「壞脾氣」改稱「壞胃氣」 或更準確

  金鋒介紹說,細菌在腸道內以一個平衡的比例分布,它們相互依賴和制約,與人體形成牢固的共生關係。其中半數以上為中性菌群,如腸桿菌、酵母菌以及腸球菌等;約10%為惡性菌群,如葡萄球菌、幽門螺旋桿菌等;剩下大約30%是良性菌群,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中性菌幫助消化和分解殘渣,良性菌可以合成人體需要的維生素並降低攝入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能力,而惡性菌降解食物後生成大量硫化氫、氨、吲哚類等神經性毒害氣體及物質。

  在金鋒看來:「這些有害物質可以導致人體精神異常壓抑或者亢奮,根據個體的能力強弱表現出自閉或者暴力傾向。」以幽門螺旋桿菌為例,它們可以把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前者通過呼吸排出體外,而氨極易溶於體液並進入血液,造成血氨濃度升高不僅損害肝臟,還可能破壞血腦屏障,引發腦組織內環境失衡。「嚴重感染螺旋桿菌的患者體內血氨的濃度可以高達正常人體的4倍。」

  金鋒解釋:「血氨濃度越高,人的脾氣越大。」如果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孩子,可能會表現為暴力傾向;如果這個孩子身體單薄或能力較差,他雖然心中有氣,卻不敢發作,而是盡量採取逃避行為,長此以往就可能表現為自閉。

  另外,漢語在不愉快、憤怒的描述中常說「生氣、憋氣、氣不打一處來」等等,或許和來自胃腸的這些神經性毒氣有關,如此看來,「脾氣」改稱「胃氣」似乎更準確。

  對此,要抑制惡性菌的活躍,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並不一定是殺菌,而是增加良性菌的數量。

  良性菌群對於腸道的作用,就像油漆對於桌子。金教授比喻說,有了這層屏障,桌子上沾染了臟物還可以很容易地擦拭掉;沒有這層屏障,沾染的贓物難以清除。正常情況下,良性菌群鋪滿腸胃表面,阻止了惡性菌群與腸胃表面直接接觸,從而使惡性菌的活動受到嚴格限制。

  「例如,當幽門螺旋桿菌增多,可以適當補充乳酸菌,利用乳酸菌來『吃掉『幽門螺旋桿菌產生的鹼性蛋白,使幽門螺旋桿菌直接暴露在胃酸下,並且被胃酸殺死。」 金峰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食物養一方菌。金峰表示,只有攝取多種食物,才有利於腸道微生物的多樣化,而長期偏食,則會導致菌種比例失調,容易引發過敏以及腸道疾病。 (陳明麗)

  操控微生物 讓你的心情更好

  很明顯,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合理分工影響著人類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腸道微生物與抑鬱、肥胖、糖尿病、大腸癌、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有關,通過操縱微生物來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的研究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展開。

  一項發表在《基因組研究(Genome Research)》上的研究成功地把健康小鼠消化系統的整個微生物群移植到另外的小鼠體內,三個月後,接受移植的小鼠腸道內的細菌群落與捐贈者的細菌群落非常相似。

  前不久麻省理工《科技創業》網報道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移植案例,一位患有艱難梭菌感染的女性患者生命垂危,科學家從患者健康丈夫的腸道中提取了部分微生物,並注射到患者腸道中。結果這位患者奇蹟般病癒了。目前醫學家對此展開了深入研究,希望通過操控人體內的腸道微生物來治療腸道疾病、肥胖、糖尿病以及抑鬱等疾病。

  現在研究基因與人類健康關係的科學家,也越來越重視人類共生微生物基因的研究。最近《科學》雜誌評選出最近十年之10大科學卓見,其中就包括微生物組,也就是人體內1000多種共生微生物的遺傳信息的總和。通過操控腸道微生物來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或許比直接操控基因更方便可行。

  一篇來自《自然》上的文章中提到,改變人類自身的基因很困難甚至非常危險,但改變微生物組的基因卻容易的多,至少在理論上可以添加或者去除某些菌群,甚至改變細菌基因的某些成分。

  未來,或許可以通過簡單的腸道菌群移植就可以改變自己的體型、甚至心情。但是目前,面對複雜的微生物群,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人類還沒有完全弄清楚,移植整個微生物群依然存在挑戰。


推薦閱讀:

如何釋放孩子的委屈情緒
情緒,是智慧不夠的產物
情緒的「節律」
美國幼兒園的自控力培養,先從管理自己的情緒開始
每個人都應該試著直面自己的內心

TAG:情緒 | 影響 | 脾氣 | 壞脾氣 | 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