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陰陽學說
上篇 基礎理論
第一章 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和總稱,是我國古代用以認識和解釋自然界的宇宙觀和認識論,是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辨證法。陰陽五行學說/?穿於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用來分析,歸納疾病的本質與類型,從面作為指導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依據。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 陰陽的基本概念
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本身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包含著陰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如白晝和黒夜,睛天與陰雨,炎熱與寒冷。由於陰陽的變化構成了一切事物,並推動著事物的發生髮展。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陰陽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對立統一雙方的概括,因此並不局限於某一特定的事物。一般來說,凡是活動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溫熱的,切能的,興奮的,機能亢進的,都屬於陰的範疇;凡是靜止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質的,抑制的,機能減退的,都屬於陰的範疇。如以天地而言,則;天為陽,地為陰;以水火而言,則;水為陰,火為陽;以動靜而言,則;靜者為陰,動者為陰,以物質的運動變化而言,則;陽化氣,陰成形。這些就是陰陽的屬性。
但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其相對性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表現在一定條件下,陰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了事物的無限可分性。即陰陽之中還可以再分陰陽,如晝為陽,夜為陰,而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則為陽中之陰;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後半夜為陰中之陽。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既括為陰陽兩類,任何事物的內部又都可以分為陰陽兩個方面,而每一事物中陰或陽的任何一方都還可以再分陰陽學,以至無窮。
事物陰陽屬性舉例;
陽的事物;天,日,火。陰的事物;地,月,水。陽的現象;晝,春夏,溫熱,光亮。陰的現象;夜,秋冬,寒涼,晦暗。陽的動態;功能,活動,上升,向外,興奮,亢進。陰的動態;物質,靜止,下降,向內,抑制,衰退。。。。。。。。。。。。。。。。
二陰陽學的基本內容;
[一]陰陽的相互對立;
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左與右,天與地,動與靜,出與入,升與降,晝與夜,明與暗,寒與熱,水與火等等。陰陽兩個方面的相互對立,主要表現在它們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消長。如復季本應陽熱盛,但復至以後陰氣卻漸次以生,用以制約炎熱之陽,;而冬季本應陰寒盛,但冬至以後則陽氣漸復,用以制約嚴寒的陰。相互對立著的雙方,一方總是通過鬥爭對另一方起制約作用。在人體的正常生理狀態下,陰陽兩個對立,不是平靜和互不相關地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而是在陰陽不斷地相互排?,相互鬥爭的過程中推動著人的生長壯老的變化。
[二]陰陽的相互依存;
陰陽是對立統一的,二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也無所謂上;左為陽,右為陰,沒有左,就無所謂右,沒有右,也無所謂左;熱為陽,寒為陰,沒有熱,就無所謂寒,沒有寒,也無所謂熱。所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已存在的條件。陰陽間的這種相互關係,稱為陰陽的互根。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守;是守於內,『使』是行於外。在外的陽是內在物質的表現,所以說陽為『陰之使;在內的陰是產生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說陰為;陽之守。
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使陰陽雙方的這種互根互用關係遭到破壞,就會導致所謂的;孤陰,獨陽,甚則出現;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情況。生化和滋長消失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三]陰陽的相互消長;
陰陽的相互對立,相互依存不是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始終處於,陽消陰長,和,陰消陽長;的運動變化中。如人體內各種機能活動[陽]的產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營養物質[陰],這就是;陰消陽長;的過程;各種營養物質[陰]的新陳代謝,又必須消耗一定的能量[陽]這就是;陽消陰長;的過程。對人體來說,陰陽消長,不平衡狀態下,就會出現陰陽某一方的偏盛偏衰,在人體即是病理狀態。
[四]陰陽的相互轉化;
陰陽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就是指陰;重『可以轉化為;陽』,陽,重;可以轉化為,陰,寒;極;時,便有可能向熱的方向轉化,熱,極;時,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轉化。
在疾病的過程中,由陽轉陰,由陰轉陽的變化是經常可見的。急性傳染病,如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等,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正氣,在持續高熱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面色蒼白,四肢劂冷,脈微欲絕等一派陰寒危象,這種病證變化,即屬於由陽轉陰之證。如搶救及時,處理得當,則正氣可恢復,四肢漸轉溫,陽氣漸生,病情又可轉危為安。前者是由陽轉陰,後者是由陰轉陽。臨床上也不乏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到陰陽轉化的例證。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臟腑組織的陰陽屬性,就大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屬陽,體內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就體內臟腑來說,六臟屬陽,五臟屬陰;上部的心肺屬於陽,下部的肝腎屬於陰。具體到每一臟腑,又有陰陽之分,如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等。總之,人體上下,內外各組織結構之間,以及每一組織結構本身,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都可用陰陽來加以概括說明。
[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對前總統一的調關係的結果。而生理功能的結果,又不斷促進著物質的新陳代謝,人體功能與物質的關係也就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的關係。如果陰陽不能相互為用而分離,從的生命也就終止了。
[三]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由於陰陽是互根,互用,互為制約消長的,所以陰陽失調就會導致陰陽的偏盛偏衰而發生疾病。
陰陽包含了人體的正氣和病邪兩方面,病邪有陰陽,人體內部也有陰陽,所以陽邪致病,就會出現陽盛傷陰的熱證;陰邪致病,就會出現陰盛傷陽的寒證。陽氣虛則不制陰,而出現虛寒證;陰液不足則不制陽,而出現虛熱證。
此外,由於正邪的抗爭,病情的衍變,機體陰陽雙方虛損到一定程度,因而常導致對方的不足,即所謂;陽損及陰,陰損及陽,甚至出現;陰陽兩虛。由於陽氣虛弱而累及陰精的生化不足;或由於陰精的虧損而導致陽氣的生化無源,都是臨床常見的病理變化。
[四]用於疾病的診斷;
由於疾病發生髮展變化的內在原因是陰陽失調,所以任何疾病儘管其臨床表現錯綜複雜,千變萬化,都可用陰陽來概括說明。;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綱領,而陰陽則又是其中的總綱,以統領表裡,寒熱,虛實六綱,即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
正確的診斷首先要分清陰陽,才能抓住本質。例如望診中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聞診中聲音宏亮者屬陽,低微斷續者屬陰;切脈中浮,大,滑,數,實者屬陽,沉,小,澀,遲,虛者屬陰。
[五]用於疾病的治療;
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調整陰陽,補偏救弊,補其不足,瀉其有佘,促使陰陽平衡,恢復陰陽的正常狀態。如陽熱盛而損及陰液者,可損其有佘之陽,用;熱者寒之『的治法;若因陰寒盛而損及陽氣者,可損其有佘之陰,用;寒者熱之;的治法。反之,若因陰液不足,不能制陽而致陽亢者,就須補其陰;若因陽氣不足,不能制陰而造成陰盛者,就應補其陽,使陰陽恢復新的相對平衡。
[六]用於指導預防疾病;
中醫學說認為,人體內部的陰陽變化如能保持與天地間陰陽變化協調一致,就能夠卻病延年。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就是說;人們在春夏季節要善於保養陽氣,以為秋冬之用,這是防病攝生的根本。在一年四季中,順其四時,調其陰陽,可使人體健康,並增強預防疾病的能力。相反,如果不能分別四時,把握陰陽,便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第二節,五行學說
它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五行學說運用於中醫學領域,主要是闡述人體臟腑生理,病理及其與外在環境的相互關係,從而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對事物屬性的五行分類
古代醫家運用五行學說,對人體臟腑,組織,生理,病理現象以及與人類生活有關的自然界事物採取,比類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與形態分別歸屬於木,火,土,金我,水五行之中,藉以闡述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的複雜聯繫及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自然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黃,白,黑。五氣;風,暑,濕,燥,寒。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形體;筋,脈,肉,皮毛,骨。情志;怒,喜,思,悲,恐。
[二]五行的生克乗侮;
相生;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的作用,五行中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孳生,如環無端,生化不息。在五行的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垂危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所以,五行相生的關係又叫,母子關係。以水為例,生我者;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木,則木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
相剋;就是指這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制約的作用,這種關係就叫做;相剋。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無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種克制關係,也是往複無窮的。五行的相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兩方面的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稱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我克者為;土,那麼土就是木之;所勝,金就是木之,所不勝。其它四行,均以此類推。
二,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與相互關係。
五行學說在將人體的內臟分屬於五行的同時,還以五行的關係來解,五髒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之功,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有肅降作用,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陰有滋養全身的作用,水有滋潤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人體臟腑組織之間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臟腑組織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影響,這是生理關係。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之谷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脾土之運化,可制止腎水泛濫,腎水之滋潤,可防止心火之亢烈;心火的陽熱,可制約肺金清肅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二]說明臟腑間的病理影響
不論一臟受病還是多臟受病,本髒的病可以傳至他臟,他髒的病也可以影響本臟。如肝病可以傳脾[木乗土],脾病也可以傳肝[土侮木],肝脾也可以同病[木郁土虛或土壅木郁],肝病也可傳心[母病傳子],傳肺[木侮金],傳腎[子病及母]。肝病如此,他臟也可類推,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乗侮的關係,說明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子響。
[三]用於診斷和治療;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臟有病可以反映到體表。可從病人的面色,聲音,口味,脈象等方面反映出來,藉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而五臟與五色,五音,五味以及相關脈象的變化,在五行分類歸屬上有著一定的聯繫,所以在臨床診斷疾病時,就可以根據四診所得的資料,聯繫五行所屬及生克乗侮的變化規律,來推斷病情。如面色青,喜食酸,脈弦,就可以診為肝病;面赤,口苦,脈洪數,就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脾虛病人,面色青黃,多為木來乗土;心病面見黑色,多為水來克火。
後世醫家運用五行生剋乗侮關係又制定了很多治法,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壯水制火等。
第二章 藏象
第一節 藏象學說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藏象學說研究的對象,包括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和精,氣,血,津液,神。
臟腑,是內髒的總稱。按照其生理功能的特點可分為三類;五臟,即心,肺,肝,腎;六腑,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五髒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納和傳化水谷。奇恆之腑,這類腑的形態及生理功能與六腑不同,而且具有類似髒的貯藏精氣的作用。。。。。。。。。。。。。。。。。
推薦閱讀:
※太極拳九訣全解之七:《陰陽訣》
※[轉載]太極推手的十大陰陽關係(下)
※老易講我們應該怎麼看八字陰陽
※(12)《子平真詮》闡微 第二篇 論陰陽生克
※【認識陰陽】陰陽是八字命學的靈魂
TAG: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