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科學的「唯心史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歷史地位、功績及其局限性

  馬克思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歷史觀,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被恩格斯蓋棺論定為馬克思對人類的第一大貢獻。可是卻被一些人全然否定,甚至一些共產黨員也持否定態度,更多的人對其深刻內涵並不了解。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探尋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的本原開闊了新的思路。因此,對唯物和唯心兩種歷史觀很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本文不揣冒昧,談談對唯物史觀的粗淺的看法。

  (一)哲學上兩條路線的鬥爭。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寫道:「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我們不能追溯到比對這個相互作用的認識更遠的地方,因為正是在它的背後沒有什麼要認識的了。」在致布洛赫的信中,用許多單個意志相互碰撞形成的無數個平行四邊形說明社會的運動總的結果。但是,在談到思維對存在、精神對自然界的關係問題時,仍然把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稱為「全部哲學,特別是現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把思維對存在、精神對自然界的關係問題稱為「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什麼是本原的,是精神還是自然界,哲學家以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分成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是唯一本原的,就被稱為唯心主義,反之,凡是斷定自然界是唯一本原的,便被稱為唯物主義。當談到社會領域時,便形成「唯心」和「唯物」兩種歷史觀:凡是認為人的思維和精神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唯一」本原的,便成為唯心史觀,反之,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是唯一本原的,便成為唯物史觀。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雖然在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問題上,存在「唯心」和「唯物」兩大派,但是在社會領域卻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是人的思想意識決定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只是到了近代,馬克思經過深入考察研究人類社會歷史,才得出了相反的觀點:「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但是,當馬恩斷定經濟因素是人類社會發生髮展的決定性因素的時候,一再強調的是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說的,絕不是否定其他因素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也不能因承認其他因素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而否定經濟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的決定性作用。所謂「歸根結底」,是指經濟是人類社會發生髮展直接的終極原因,最始初的原因。在後面的分析中,對這個觀點將提出質疑。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馬克思在上文中所說的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經濟,是相對於社會意識的狹義的社會存在;社會意識也是相對於社會經濟而言,但不能否認思想意識也是一種社會存在。廣義的社會存在應該包括社會上的所有事物,其中就應該包括思想意識。同樣的道理,社會意識也不只是對經濟的反映,對經濟以外的其他社會存在也進行反映。意識是被覺察到的存在,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內在的身心狀態和環境中外在的人、事、物變化的覺知。每個正常人的大腦不但能夠接受外在的信息,而且也能夠接受他人大腦中的信息,這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文字進行的信息交流,使得人類的知識不但能夠橫向平行交換,而且能夠進行縱向代際傳遞,保障了知識的不斷積累。相對於生物生理性通過基因代代遺傳,這屬於知識和思想意識的遺傳,是人特有的本領,為其他物種所沒有。印刷機就是人類遺傳知識的手段,圖書館就成了收藏知識的倉庫。除了口口相傳和文字相傳外,現代又發明了錄音、錄像和互聯網,增加了傳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歷代長期積累起來的知識,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社會存在。相對於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意識,還有對自然存在的意識,——自然意識,即自然科學技術知識。兩者雖然都是對事物多少正確的反映,但反映的對象不同,存在的形式也各異。

  在「唯物」「唯心」兩大派之外,還有一種折中的觀點,認為思維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都是世界和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的本原。這種觀點在哲學上被稱為「二元論」。其實,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就屬於歷史哲學上的「二元論」。對這個問題,在後面再做具體分析。

  為了弄清上述分歧,有必要對我們面對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有個基本的認識。

  我們面對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現實的存在。物質只是一種存在,但「存在」的並不都是「物質」。存在的狀況和質量千差萬別,我將其概括為三種,即:實在和自在的自然存在,虛在和自為的人的存在,以及為人的存在。對每種存在都要做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要搞清楚自然界是怎樣一種存在。那是一種在人類社會產生以前就已經存在,不以人的存在而存在,作為人類社會發展變化間接物質基礎的自然物質,但它還不是人類社會發生和發展變化的直接經濟基礎,也不是人類社會發生和發展變化的「本原」。這種存在有兩大特點:一是它的「實在性」。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可為我們的感官感知的存在,其顏色、硬度、溫度、顫動、大小、氣味、滋味等物理化學特性都可以被我們的感官感知到;二是它的「自在行」。它為自己而存在,自在的存在著。它沒有主觀能動性,是一種被動的存在,只是同其他存在物接觸的時候,才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

  其次是「虛在和自為的存在」,即人自身的存在。人是一種二原的存在,既有實在的自然物質——軀體,也有虛在的思想意識。正因為人有虛在的思想意識,所以人自身具有自主性,有能力決定怎樣存在和為誰存在。人具有物質發展的最高階段大腦,它是一種特殊的內在的實在的自然存在,其功能是產生思想意識,並且能支配人的肢體和感官把內在虛在的思想意識表達出來,成為外在的存在,被外界所感知,作用於外界。

  與實在自然物質存在不同,思想意識等主觀的存在是一種「虛在」,這種「虛在」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只能被人的主觀能動性掌握。它是人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皮膚觸不到、鼻子嗅不到、口舌嚐不到的存在,但卻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因此,決不能以我們的感官能否感覺到判斷事物存在與否。人與其它存在物的本質區別,不是有無實在的自然物質,而是有無「虛在」的意識。正是這個虛在的意識,把人同其他自然物區分了開來;正是這個虛在的意識,使人能認識自然物質,搞清楚那是怎樣一種存在,並且在此基礎上研究出把它改造成對人有用的存在,使其成為「為人的存在」,即社會存在。

  人通過五官接收信息,輸送到大腦,以無聲語言的形式存儲在高級神經系統里。人運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主觀願望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組合,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識。同「實在」的自然物質相比較,這是一種「虛在」的存在。

  無論是有聲的口頭語言,還是無聲的肢體語言,都是表達思想意識的物質工具。當人在默默思考的時候,用的是無聲的語言。語言是人特有的用于思考和交際的工具。人由於有大腦這塊特殊的最高級物質,就有了能動的主觀世界,能調動自己的軀體成為不同的存在。一個人不僅僅為自己存在,還為更多的對象存在。無論是在家庭內,還是在社會中,他的的身份和角色都是多元的,這是只有他才能夠做到而其它存在物做不到的,因而他是自由的。

  思想意識作為虛在的存在,有三種存在形式:

  第一種是客觀真理性的虛在。這種思想意識是大腦對獲得的信息進行正確連接的結果,能夠指導人產生正確的行為,達到預想的目的,獲得成功。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俯拾即是,不再例舉。

  第二種是邏輯推理性的虛在。這種思想意識不是通過實踐獲得的對事物的正確認知,而是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推導出來的知識。假設、預見、設想等都屬於這一類。這種知識是否真實的反映了事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性質、本質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是不確定的,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確定。如工程技術人員對某種新產品的設計,就屬於這一類。他們是根據已有的知識,按照人的某種需要,運用邏輯思維設計某種新的產品。當圖紙和說明繪製書寫出來後,還不能投入正式生產。只有通過試生產,得到了預想的結果,設計得到證明,才能投入大規模生產。哥白尼根據已有的知識推導出地球圍繞太陽轉,創立日心說;科學家叫布魯諾,為了維護哥白尼的學說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後來的科技進步證明了哥白尼的預見是正確的。如果普列漢諾夫的遺囑真有其事,蘇東劇變後披露出來的大量血腥事實,證明了他的邏輯思維是多麼的準確。遺憾的是,馬克思經過大量研究對資本主義所處歷史發展階段的判斷和對未來新社會的設想,卻被一百多年的社會實踐證偽了。

  第三種是主觀隨意性的虛在。與實在自然物質不同,人的大腦有自由想像的能力,能根據人的主觀願望把沒有內在聯繫的事物拼湊在一起。在文藝創作上屬於浪漫主義。如《西遊記》中各種妖魔鬼怪的形象和能力的塑造,就屬於這一類。在社會實踐中,屬於空想烏托邦。但這種對社會主觀隨意性的思想意識不同於對自然物質的胡思亂想,後者根本不可能變成社會現實,前者則能夠運用強制力變成社會現實,但是卻達不到預想的目的。以空想社會主義者為例,他們為了消除早期資本主義周期性生產相對過剩型經濟危機,不是通過發展生產力在新的高度上自然生成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生產關係求得解決,而是憑主觀願望對現實生產力進行新的組合。但無論是聖西門等人通過和平手段進行試驗,還是蘇共通過暴力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都沒有達到把社會推向前進的預想的目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把私有制消滅了,建立起了公有制經濟。所以對社會實踐來說,衡量正確與錯誤的最終最高標準,不是怎麼做的問題,而是做的結果是否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繁榮和民眾生活的改善。

  眾所周知,哲學唯心主義中的「心」不是生理學上專事血液循環的心,而是大腦專事思維的心。通過上面的分析得知,這個心有三種,即客觀真理性的心、邏輯推理性的心和主觀隨意性的心。當我們說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時候,應該是指主觀隨意性的心,並不包括客觀真理性的心,至於邏輯推理性的心屬於哪一種還需經過實踐的檢驗。籠統地否定「唯心主義歷史觀」並不準確,在後面的分析中將會對此再做探討。

  再次是「為人的存在」。這是一種既不同於自然自在的存在,也不同於人的自為的存在的特殊形式的存在,是自原始人脫離動物界後產生的一種新的存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物」,不是純自然物質,而是被人改造中的和改造成的自然物質,是為人而存在的自然物,即社會物——社會存在。人為了在對自己有用的形式上佔有自然物,就運用自己的大腦認識自然物,搞清楚那是怎樣一種存在,然後研究出把它改造成對人有用的方式方法——技術,最後應用於生產實踐,創造出對人有用的產品,成為對人的存在,即社會存在。人為了不斷豐富生活內容、擴展生活領域、提高生活水平,就需要不斷地加深對自然物的認知和擴展認知的領域,以此不斷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所以,社會存在是人的思想意識這種虛在同自然實在的物質的有機結合。唯物主義歷史觀中的「物」,也就不再是純自然存在,不再是純自然物質,不再是自在的存在,而是變成了社會物,成了「為人的存在」,為滿足人的某種生活需要而存在著。

  (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地位和功績。

  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正確地揭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是決定與被決定、作用於反作用的關係,為人類正確認識社會歷史提供了新的歷史觀和方法論。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人的動機即主觀願望決定社會運動。不可否認,人的任何行為,都必須在主觀願望指導下進行。但是,對產生動機的動力是什麼?產生動力的動因又是什麼?促使大量人群從事大規模行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如果不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還是為了什麼呢?當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資料都沒有保障的時候,他只能為了活命而奮鬥;當他的基本生存資料有了保障後,還會為提高生活質量和擴大生活領域而奮鬥,可是人的任何行為和追求沒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是絕對實現不了的。所以人們的行動,歸根結底是以經濟為物質基礎的,是建立在經濟物質基礎之上的,離開了這個基礎寸步難行,不管有多麼美好的理想願望也只能是空想,變不成現實。古代人對大同世界早有設想,為什麼實現不了?很明顯,那是因為生產力不發達,缺乏必要的經濟物質條件。

  生產力是人類生產財富的能力。它首先是一種力,包括人的智力和體力、受人控制的自然力,力的傳導組織(生產工具)和力的作用對象(勞動對象)。按照人的意圖,通過傳導組織把力作用在勞動對象上,使其發生對人有用的變化,——這就是勞動生產過程。力,特別是人的智力,是生產力中的動力來源,其他要素都圍繞它而變化。馬克思特別重視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力」才是生產力的主體部分,各個經濟時期的劃分是以採用了什麼「力」為標準的。

  生產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微觀層次的,屬於生產單位內部的生產關係,也就是生產力各要素之間的關係即生產力內部的結構,表現為生產力各要素所有者之間的關係。生產力各要素歸誰所有,不是由任何人主觀意志確定的,而是由各要素的狀況、所達到的水平和性質決定的。無論是其中的人的要素,還是其中物的要素,都不是停滯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其中任何一種要素髮生變化後,都會引起同其他要素關係的改變,微觀生產關係就會發生百改變。另一種是宏觀層次的,即各類生產力之間的關係,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等各行業,以及每個行業中的不同分工,表現為國民經濟的結構。每一種生產力的變化,都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國民經濟結構發生改變。兩個層次生產關係的變化源自微觀生產力的變化。當微觀和宏觀的生產關係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時,社會的經濟基礎就發生了質變,為這個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築也就會或快或慢地發生改變。生產關係的改變和生產力的變化應該是同步的,並且後者是由前者自然生成的。與生產關係的改變不同,在一般情況下,上層建築的變化和經濟基礎的變化不是同步的,往往落後於經濟基礎的變化。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可以發現以下大致的脈絡:首先,原始人依靠大自然無償提供的基本生活資料維持最簡單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在與大自然長期接觸過程中逐漸熟悉了一些動植物的生長習性,發明了耒耜一類的木質生產工具,掌握了一些種養技術,通過勞動獲取生活資料,有了比較穩定的生活來源,被當時的原始人尊為「神」,「神農氏」就屬於這類「神人」。當時不掌握這類知識的人自願投奔這類「神人」,尊其為教主,這就是最初的奴隸社會。到後來出現了國家,國王通過分封土地給近親和有功之人,成為大小奴隸主,強制性的把被分封土地上的人口作為奴隸供奴隸主役使。兩種不同的奴隸制社會就這樣產生了。其次,是奴隸社會中的一部分人發現了一些動物不但可供人食用,而且還有很大的力氣,經過馴化可供人使用,驢牛馬等蓄力被應用於生產勞動。同時發明了製造出金屬工具。隨著這些新技術的逐漸推廣普及,奴隸主就把耕地的使用權租給奴隸使用,收取地租,奴隸主就變成了地主;奴隸租用奴隸主耕地在一定時期的使用權,以勞役或實物的形式付給奴隸主地租,就變成了佃農。同時出現了大量在自己土地上耕種的自耕農。奴隸社會就這樣轉變為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即我們所說的封建社會。土地私有被確定下來,皇帝分封的官吏只具有行政管理權,無權搶佔私有的耕地。再次,到了近現代,無機能源的發現和使用,機器的發明創造,取代人力蓄力等有機能源成為生產力主要的「力」的來源,勞動者把自己勞動力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權租給資本家使用,分散的小農經濟被大型工廠和農場所取代,集中勞動取代了分散的勞動,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資本家和農場主生產的目的再也不是僅僅為滿足自家的生活需要,而是通過為社會創造財富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用於擴大再生產,一種新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產生了,資本家和無產階級就這樣出現了。正如恩格斯所說的那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起源和發展是由純粹經濟的原因,決不是主觀願望的產物,歷史上其他階級的出現也是如此。

  奴隸社會之所以集體勞動,一方面是因為當時還不會利用自然力,只能利用人的體力和木器;另方面也是因為奴隸們還不能熟練地掌握種養技術,因此只能在奴隸主的指導下,利用奴隸集體的力量,從事集體勞動,以彌補個人體力的不足和生產工具的簡陋。當越來越多的人比較熟練地掌握了種養技術,生產工具也有了改進,又有了蓄力後,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生產成為可能,土地的所有權同使用權很自然的就發生了分離,租佃關係應運而生。無機自然力的發現,機器的研製使用,大工廠的出現使集體勞動又成為必然。但這時的勞動者已經不再是別人的財產,獲得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所以不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同使用權的分離,而是勞動力的兩權分立,工人把歸自己所有的勞動力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權租給資本家使用,獲得租金即工資。所有這些變化,都源自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的其他變化也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上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正確地揭示了這種關係。正因為如此,所以「用人們的存在說明他們的意識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用人們的意識說明他們的存在這樣一條道路已經找到了」,「唯心主義從它的最後的避難所中從歷史觀中被驅逐出去了」(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這無疑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巨大進步。自1859年馬克思首次系統全面闡述唯物史觀基本原理開始,人們用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這些概念考察分析研究社會現象,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可見其對人的歷史思維的影響是多麼的深遠。遺憾的是,馬恩對人類認知自然物獲得的科學知識科學對形成生產力的先導作用,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成為唯物史觀的短板。

  (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局限性。

  唯物主義歷史觀只是人類正確認識自己生活其中的社會歷史的一個階段,但絕不是窮盡了對社會歷史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還會向更高的階段邁進。經過150多年的實踐檢驗,筆者認為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簡單化」。馬恩雖然發現了唯物主義歷史觀,並且對基本原理進行了高度概括,但是並沒有展開進行詳細論述,結果導致後人對唯物史觀的理解和解釋大相徑庭,出現諸多歧義。

  各類詞典根據馬克思恩格斯有關輪闡述,把生產力解釋為勞動者利用生產資料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由勞動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部分組成,並且強調各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把生產關係解釋為: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方面的關係,人類各種社會進行生產和交換並相應地進行產品分配的條件的和形式。斯大林則以生產資料所有製為中心對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係和產品分配形式進行了闡述。這樣從不同角度解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使人不明就裡,造成思想混亂。

  各經濟時代的區別,絕不象詞典上所說的那樣同生產什麼沒有關係。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和擴大生活領域,人類會不斷研究新產品,根據製造新產品的需要研製必要的生產工具,怎麼能說各經濟時代的區別同生產什麼沒有關係呢?難道生產航天器和各種電器等現代產品,不是區別於古代經濟的顯著標志嗎?對生產關係做上面那樣的闡述,不但不一致,而且也太簡單。斯大林對生產關係的闡述是以生產資料所有製為中心進行的,體現了他對物質財富的特別關注,是非常片面的。

  二是「衣服論」。認為生產關係是披掛在生產力外部的衣服,大小和樣式要與生產力相適應。在少兒百科辭典中就有這樣的解釋,顯然是一種誤導,後患無窮。

  三是「矛盾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在談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時寫道:「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所謂「仍然是」,說明其他社會也存在這種「基本矛盾」,在人類社會是一種普遍現象。這樣把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當做兩張皮的觀點,並不符合兩者之間真實的關係。如上所述,生產關係是生產力內部的結構,是由生產力自己生成,作為自己存在和運行的形式而出現的,兩者之間不會發生矛盾。新舊生產力都有與自己相適應的生產關係,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它們之間也不會直接發生衝突。發生矛盾的,是舊的政權和舊的法律不適合新生產力的大發展,鬥爭必然發生。

  四是「階級鬥爭論」。認為在微觀生產關係中,勞資雙方是利益相反的兩個階級,勢不兩立,這種階級鬥爭貫穿迄今為止的階級社會,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其實,當一種新的生產關係剛剛誕生和以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勞資雙方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對立」是有的,但絕不是勢不兩立的,而是「相對而立」,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因此生產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當還沒有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產生的時候,現行的生產關係就是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歷史上反覆出現的起義暴動,主要是因為官府橫徵暴斂,使勞資雙方都受其害,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逼上梁山的。所以歷次農民暴動都有有產者參加,都是針對官府的。那種把農民起義說成是農奴反對奴隸主和地主的鬥爭,基本上不符合客觀歷史事實。只有生產力發生了質變,在新的生產關係中產生了新的階級,才會發生新產生的階級同舊的統治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這種鬥爭的最後結果總是以新的社會形態的誕生而結束。在這場鬥爭中,新的勞動階級是站在新的有產階級方面,成為主力軍。

  五是「暴力論」。新的生產關係是如何產生的?對這個問題,被一些馬克思主義者歪曲成是暴力創造的,因此主張運用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暴力「消滅私有制」後對生產力進行新的組合,人為地創造新的生產關係。暴力是一種破壞力,起不了創造新事物的建設性作用。用暴力創建比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更先進的生產關係,完全背離了唯物史觀基本原理。

  六是二原「封閉輪」。 這是唯物主義歷史觀最根本的缺陷。唯物史觀中的「物」,不是純實在的自然物質,而是實在的自然物和虛在的思想意識的有機結合,實際上屬於哲學上的二元論,並沒有揭示出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唯一」的本原是什麼,是一種不徹底的哲學。馬克思把自己創立的歷史哲學命名為歷史「唯物」主義並不確切。唯物史觀以生產力為人類社會發生髮展的「本原」,形成「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封閉性的循環。根據耗散結構論原理,這種封閉性必然導致系統本身的消亡解體。其實,人類社會絕不是封閉系統,而是向自然界的開放系統,不斷的從自然界吸取能量維持自身的運轉,而要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認識自然物。然而,馬克思恩格斯並沒有揭示出生產力的來源,這就使得人類社會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的物質經濟基礎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顯然並不符合社會歷史真實。

  正是以上六大局限性,使它成為只是人類認識社會歷史的一個階段性成果,需要後來人補充提高,繼續完善。但絕不能因此否定它的歷史地位和成就。

  (三)科學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的本原,科學發展觀是「新唯心主義」的歷史哲學。

  唯物主義歷史觀強調了「物」的重要性,認為它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唯一的本原。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得知那個「物」不是自然界自在和實在的純物質,而是人的思想意識和自然物質有機的結合,是為人而存在的自然物質,即社會物,它包括生產力、由它形成的生產過程及其產品。不可否認,這個社會物當然是人類社會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的物質經濟基礎,但同樣也不可否認,它不是純自然物,而是由自然物質轉化來的。那末,是怎麼轉化來的呢?自在的自然物質會自動轉化成「為人而存在」的社會物嗎?顯然不能。那又是怎麼轉化成社會生產力的呢?在從自然物質轉化成社會物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認識自然物質,搞清楚那是怎樣一種存在,——由哪些成分組成,有怎樣的結構,具有那些屬性,等等,然後才能確定能否把它改造成對人有用的東西,如果能,下一步就是研究改造的方式方法,即技術。只有經過這樣的科學技術研究,然後才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也就是說,生產力既不是從娘肚子裡帶來的,也不是「神」賜予的,而是經過科學技術研究獲得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以後,才形成的。科學技術研究活動不是物質資料生產,而是知識生產,生產的是知識,這種知識屬於客觀真理性的心或邏輯推理性的心。這種知識生產在物質資料生產之前,沒有它,物質資料生產就不可能,更談不上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從生產力的組成要素和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來看,也是勞動力中的智力在起著主導和靈魂的作用。無論是其中人的體力,還是受控自然力,都只有在智力的掌控下才能形成實際的勞動生產過程,離開了智力,那都是自在的自然力,不能成為生產力。原始人和其他動物也有體力,也能支配自己的四肢尋找食物,只是因為沒有大腦,產生不了思想意識,所以不能認識食物是怎樣生長出來的,因而也就不能通過自己的行為生產出來,只能通過採集、狩獵、捕撈獲取大自然無償提供的生活資料。

  這就說明,人之所以為人,不在有體力,而是有智力,智力才是人與其它存在物的本質區別。只有重視對智力的開發和應用,生產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至於產生智力的大腦是從哪裡來的,是如何形成的,那是另一個問題,很可能不是人自己能夠搞清楚的問題。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探討了這個問題,認為是類人猿在與大自然長期接觸過程中形成了大腦和手,但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其他動物不能進化成象人這樣的高等動物。唯物史觀在解釋奴隸社會是如何產生時,只是說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奴隸勞動生產的東西除歸個人食用外還有了少許剩餘,因此戰俘不再殺掉成了奴隸,但卻沒有說明生產力是怎樣提高的;對歷史上幾次大的社會形態的轉變也沒有能夠提出具體的生產力證據,因此也就使得唯物史觀對歷史的分析不能使人信服。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蓋棺論定馬克思對人類的貢獻時,用了較多的文字闡明了馬克思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結論道:

  「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這個論斷有兩層含義:

  一是,確認科學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人類社會不是凝固不變的,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從落後走向先進、從低級走向高級。是什麼在起推動作用呢?前進的動力是什麼?馬克思領悟到不是別的,而是科學,只有科學才能使人不斷加深和擴展對自然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出把被認識的自然物改造成對人有用的東西,變「自在之物」為「為我之物」,壯大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離開了科學對自然的認知,生產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有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擴展生活領域的主觀願望,但要把美好的願望變為現實,首先需要做的是認識自然物,不認識自然就無法改造自然,因為道理很明顯,不可能在對自然毫無所知的情況下改造自然,那樣做只能徒勞無益,以失敗告終。當然,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中會創造出越來越先進的科研手段,加深和擴展對自然的探索,反過來又推動物質資料生產向深度和廣度進軍。科學和物質資料生產就是這樣相互促進,循環往複以至無窮。但是,在這個循環中總是科學起突破創新的領頭羊作用。

  二是,確認科學是使社會發生「革命」性變革的的力量。也就是說,當人類對自然的認知有新的重大突破後,生產力就會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其內部結構——微觀生產關係就會發生質的改變,整個社會宏觀的經濟結構也會隨之改變,新社會賴以產生的經濟物質基礎就建立起來了。

  馬克思對科學在人類社會歷史發生髮展中動力源作用的發現,較之發現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具有更偉大的意義。然而遺憾的是,馬恩並沒有把這個偉大的發現上升到歷史哲學的高度來認識,結果導致後繼者們重物質輕知識、重體力勞動者輕腦力勞動者,以至把知識分子打入「臭老九」的行列,致使原社會主義國家科學上的新的發現和技術上的發明創造遠遠落後於資本主義國家,不能不說是發生蘇東劇變的一個哲學根源。

  繼承者們都把階級鬥爭視為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的力量,怎麼科學成了這樣的力量呢?須知,科學不屬於物質資料生產,而是知識的生產。知識不是物質,是觀念形態的東西。這豈不是說,觀念形態的知識成了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的力量?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豈不是否定了唯物史觀基本原理?豈不是承認了唯心史觀的科學性!可是恩格斯就是這樣說的,並且作為馬克思對人類的一大貢獻蓋棺論定提了出來。然而,這樣的認識卻同筆者上面的闡述不謀而和。又應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呢?難道歷史唯心主義是正確的?

  應該承認,這確實是一種唯心主義歷史觀,但絕不是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唯心主義歷史觀,而是科學的歷史唯心主義。正如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樣,我們人的心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三種,科學的歷史唯心主義就是其中的客觀真理性的心或邏輯推理性的心,不是主觀隨意性的心,舊的歷史唯心主義才是主觀隨意性的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也確認了科學的心在人類社會發生髮展中第一的決定性作用。事實上,生產力沒有第一和第二之分,正確的表述應該是「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第一要素」,也就是說,科學技術貫穿於生產力三要素中,是生產力的靈魂。這個「第一」,在更深刻的意義上,應該是指科學是人類社會發生髮展的本原,即最初的源頭。知識經濟的異軍突起(據科學家研究,科學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從二十世紀初的5%——20%提高到九十年代的70%——90%),一種新的產權——知識產權的誕生,充分證明了科學的心才是人類社會發生髮展真正的本原。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把馬克思發現的「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提高到了歷史哲學的高度,進一步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應該從這個角度闡述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結論是:科學的心才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變化唯一的本原,樹立科學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把它同二元論的唯物史觀結合起來,才能正確地考察分析歷史和推動歷史前進。

  (《是張維迎對歷史唯物主義沒有搞通,還是歷史唯物主義「講不通」?》在共識網發表後,受到個別網友的質疑和奚落,特寫此文予以回應)


推薦閱讀:

女博士身心俱疲選擇變性,隱瞞身份重做科研走向不可能的巔峰
科學網-胡業生的博客-成功人士的15條軍規
美國科學家:長時間打電話會導致男性不育【圖文】
科學是什麼-1-質疑
這不是癌症。是自然進化。

TAG: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