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教派(下)

道教教派【下】天心派天心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流傳至元代。天心派肇始於北宋道士饒洞天,被稱作「天心初祖」。饒洞天,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初為縣吏。據稱,某夜夢神人告曰:「汝用心公平,執法嚴正,名已動天矣!」夢覺見華蓋山上有五色寶光,上沖霄漢。尋光掘地,乃獲金函一枚,開視,有玉籙仙經,題曰:《天心經正法》。饒洞天,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初為縣吏。據稱,某夜夢神人告曰:「汝用心公平,執法嚴正,名已動天矣!」夢覺見華蓋山上有五色寶光,上沖霄漢。尋光掘地,乃獲金函一枚,開視,有玉籙仙經,題曰:《天心經正法》。天心派而誓曰:護氣希言,絕利聲色,立功為上,謝過次之。救人疾病、災荒水旱為上功,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行。行此者,道合陰騭,雖未拜太上,亦居仙矣。揮手別諸弟子,鼓風揚塵,行及奔馬,倏忽不知所之。」以上一段,可視為饒洞天為天心派制定的立教宗旨和教規。鄧有功在為《上清天心正法》所作的序中,又列有饒洞天的傳法譜系,謂饒洞天「升天時,以法傳弟子朱監觀仲素,仲素次傳游道首,道首傳通直郎鄒責,鄒責傳臣本師符法師名天信,至臣有功,傳於今矣。」由上可見,饒洞天既為天心派寫了經書,又為之立了教義教規,還有傳法譜系,雖說弟子數百人僅為空泛之詞,但可認定天心派業已建立。只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僅為單傳,規模很小。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三云:「自漢天師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矣。天心卷牘,歷魏晉之變遷,經南北之分治,散失淪墜,幾不可考。五季之後,有譚先生(紫霄)、饒先生(洞天),相繼祖述而成書。」《上清北極天心正法》亦稱「天心法者,自太上降鶴鳴山日授天師,指東北極之書,辟斥邪魔,救民是務」。太上降授張陵天心法,張陵傳天心正法,當屬假託,但它是從正一派龍虎宗分衍的一個支派,似乎可信。據上述二書所記,天心派在最初只傳天罡大聖、黑煞、三光等三符,北極驅邪院、都天大法主等二印,用以行法,可見其初建時法術很簡略。發展至北宋末、南宋初,有道士路時中者,以傳天心正法名於世。方勺《泊宅編》卷七:「朝散侍郎路時中行天心正法,於驅邪尤有功,俗呼路真官。」他編有《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無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內景玉書》二書。他與饒洞天一樣聲稱掘地得書的故事:「閉心內朝,入室存真,異香降,回首見祖師於金光梵氣中,謂余曰:余吳之趙升也,今傳闕下焉。吾昔生於天目山中,有秘書,臨上升之時,藏於江南句曲山三茅大山之頂,汝其往取。余後數年被命通守金陵,專謁峰頂,夜半,神光亘天,入深開掘可三丈許,得石函一,帛書一卷,約長六七丈,雜以蓬萊細沙。余得之,因厘為二十四品以傳世。」這段話載於《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一,末署「上清大洞三景法師路時中記」,實為路時中為此書所作之序。為了神化其書,卷中又稱:「已上七品格言,並大觀元年(1107)正月十五日至七月七日,屢受大教主天君密降口訣。自後至宣和元年(1119),品書禁書並降,筆以傳真,在紹興戊寅(二十八年,1158)也。天君降靖中如嬰兒聲,惟時中與弟子翟汝文親聞筆記也。」去其神話成分不論,可以看出此三十卷的《玉堂大法》,大體寫作於北宋大觀至南宋紹興年間。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三亦云:「紹興之初,路真官再編天心法,則用世法以定之者尤眾。路君高才博達之士,撰傳度科文,又於其法十卷之首,各作一序,極為精確。」由於受神霄等派的影響,路時中在所著《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汲取了新義,強調作法者應以內煉為基礎,以道為本,法為末。如該書卷一稱:「道在我身,修之久則可以成真,吾之真元既成,將有餘而補不足,所以莫非法也。」卷三十論鍊度亡魂時,也強調須以自己的玄功成就為基礎,作法時只要「使內氣以合外氣,外神以符內神,則一瞬之間,報應如響矣。」千峰先天派千峰先天派,簡稱千峰派,為內丹流派,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道教流派。千峰派為清末千峰老人趙避塵所創。趙避塵,道號順一子,晚年稱千峰老人,北京昌平縣人,約生於清咸豐十年(1860),自稱於光緒初年曾因得便血之病隨祖母至千峰山桃源觀拜劉明瑞為師,得南無派丹法真傳。後又於光緒二十一年三月(1895年4月)至金山寺拜瞭然、了空禪師,求得柳華陽丹法全訣,至民國九年(1920)開始收徒傳法,創立千峰派。約於1937年羽化。他著有《性命法訣明指》,入手功夫先觀兩眉之間的祖竅,並看鼻準,其丹法吸收禪宗功夫,為北宗清靜丹法。千峰派至今尚有傳人,此派丹法正宗,師傳清楚,為後世學者研究傳統內丹功夫留下了可靠的根據。千峰老人又為千峰先天派傳承留下40字輩即:玄妙先天道,自然性體空。悟真圓光現,慧命上崑崙。金丹乾坤大,禮意善養功。虛靈清靜意,留得萬古春。全真道海雲派東華山海雲派自鍾善坤宗師在本邦創立後,百年來的傳承,自興盛到如今的衰落,的確令人感到惋惜。如今只有龍頭岩還有主持道士,也只有他們在以全真道的法事為民間處理喜慶喪事齋醮活動。東華山海雲派是唯一在我國創立的全真道新派系,最大的特色是它擁有自己的法派詩,至於其他的教理及制度等皆搬自中國祖廟沖虛觀,沒什麼差別。鍾善坤總共在馬來西亞創建了四座屬於東華山海雲派的宮觀。從度牒可以知道鍾善坤的道派屬於沖虛古觀全真龍門派,我推測「龍門派鍾理明即,海雲派住持鍾善坤」都是同一個人,理明是他在龍門派的名字,「理」字是龍門第二十二代字輩弟子。當他創立海雲派後,就另立只有三十個字的「字輩」(法派)詩,他自己取首個的「善」字為名。度牒雲及鍾善坤在南洋開枝東華山,在石叻(新加坡)同德宮的海雲派下,從霹靂怡保南道岩,再分出龍頭岩及森美蘭芙蓉的青山洞(天公五老觀)。據龍頭岩現任主持李瑞芳道長提供的海雲派法派詩,共四十個字,比度牒的多了兩句十個字,而且也有些不一樣。即:「上九正善法,真修大道成,開德錦春秀,西朝影紫宸,遙度南城禮,迴光返照興,北極分帝座,五炁乾坤定。」度牒里的龍門及海雲法派詩,雖然都是直排,可是前者采從上到下讀,海雲派的則是由右到左,的確耐人尋味。符籙三宗支派神霄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產生於北宋末,流傳於南宋至元明。「神霄」之名,來源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該經根據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說,指認其中最高一重為「神霄」。並對之作了如下的描繪:「高上神霄,去地百萬。…神霄之境,碧空為徒。不知碧空,是土所居。況此真土,無為無形。不有不無,萬化之門。積雲成霄,剛氣所持。履之如綿,萬鈞可支。玉台千劫,宏樓八披。梵氣所乘,雖高不巍。內有真土,神力固維。太一元精,世不能知。」可見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蓋取其高遠尊貴之義。神霄派的創始人,為北宋末道士王文卿。據《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語》稱,王文卿,字予道(或曰字述道),號沖和子,江西建昌南豐人。自稱早年遇火師汪君於揚子江,授以飛神謁帝之道,後游清真洞天(或曰在水澤),遇一老嫗(據說是電母),授以噓呵風雨之文,再經汪君指點,乃能役鬼神,致雷電。此後,除旱治疾,濟人甚眾,名聞江湖間。據趙與昔《賓退錄》卷一《林靈素傳》載,永嘉道士林靈素曾向宋徽宗推薦王文卿。該《傳》云:政和六年(1116年),京師大旱,上命林靈素乞雨,未應。蔡京奏其妄。林靈素奏請徽宗急召建昌軍南豐道士王文卿,謂文卿是神霄甲子之神兼雨部,與之同告上帝,可以奏效。文卿既至,執簡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喜,拜文卿太素大夫、凝神殿侍宸,賜號「沖虛通妙先生」。徽宗末年,王文卿數以修政練兵為請,徽宗不納,乃拂袖還南豐。高宗即位於江南,聞文卿猶在世,累遣使徵召,不赴。於紹興二十三年(1153)卒。在神霄派創建過程中,林靈素對該派亦有建樹。據稱,他游西洛時,路遇一道人,姓趙,與之交遊數載。一日,道人去世,遺囊中有書三冊,名曰《神霄天壇玉書》,或稱《五雷玉書》,寫明「付與林某」。後復見趙道人,告之曰:「予乃漢天師弟子趙升也。太平道太平道是我國出現得最早的民間宗教之一,與五斗米道相比,太平道的出現,更具時代特徵,它是東漢末年社會苦難的直接產物。東漢末年,政治黑暗,經濟凋敝。朝廷內,宦官與外戚爾虞我詐,輪番亂政;地方上,豪強地主與割據軍閥為非作歹,魚肉鄉民。又逢連年災荒,人禍加天災,以致出現「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間慘劇。其中,黃河南北,災難尤重,「豫州饑民死者四五」,「冀州尤甚」。社會苦難是宗教孳生的溫床。正是在這種廣大民眾痛苦萬狀、已無生路的時勢下,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鄉)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張角以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闢地,創造出人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在這個太平世界裡,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蓄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入州之人無不畢應。」《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張角為太平道。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病或自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雲不信道。」《後漢書襄楷傳》說:「初,順帝時,琅琊宮崇旨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道教武林聖地武當派武當是道教武林聖地,與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齊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當」之說。武當派以「玄天上帝」和張三丰而顯赫於世。武當派弟子,以俠義名滿天下,同門之間極重情義。雖然屬於道教全真一派,但卻直屬麻衣道人、陳摶、火龍真人一系。武當派,興起於明代,由張三丰與朱雨航合力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固稱武當派、武當道。以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其實,武當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動聖地。漢魏以前就傳說有不少羽客、隱士在此隱居修鍊,南朝劉宋武當派時的劉虯,就解官辟穀於武當,晉太康中有謝道通辭官入道,西上武當於石室中結茅修鍊,唐太宗時姚簡曾為武當節度,後已隱居武當,五代宋初的陳摶已曾隱居武當,誦易於武當五龍觀,又隱居武當九室岩服氣辟穀二十餘年之久,元代有法師葉希真,劉道明,華洞真等任武當提點(即道官),元末,武當山遭兵焚。至明,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費銀計百萬,歷時七年,大修武當山宮殿,共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並賜名「太和太岳山」。成祖朱棣還問張三丰「吾欲學道,誰最樂者?」三豐對答:「食美嗜,遺通利,極樂事。」後又為成祖療病,深得成祖信服,於是,張三丰名聲名大振,武當山由此大興,並不斷發展壯大。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寶,號三豐,又號玄玄子,因衣裳褸爛,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元時曾於河南鹿邑太清宮學道,熟讀經書,曾至陝西寶雞金台觀學得養生延命之術,明洪武后又至湖北均縣武當山玉虛宮五邊樹結茅庵修鍊,修鍊內丹大法,如武當內家拳,內丹睡功,陰陽調息功,築基功等,他創立的武當道最大特點是:一、以崇拜「真武大帝」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諱而改稱「玄武」,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稱,以其形似龜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穩定,又為中國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為道教所供奉,更為武當派崇拜。二、重習三豐武當內家拳技.張三丰內家拳取道家以靜制動,融合道教內丹煉養、無為、虛靜、柔弱、自然於武術中,形成貴柔尚意的獨特風格,實為內丹氣功與武術的融合,晚後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從武當內家拳演繹發展而成的。三、武當派主張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認為道統生天地人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並強調: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四、重內丹丹法,主張性命雙修,強調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張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認為「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藥材生。」又強調「葯」分內外,認為「內葯是精,外葯是炁,內葯養性,外葯養命」。而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最終還虛而合仙道。張三丰開創武當派主要丹法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等。龍虎山正一宗壇龍虎宗即龍虎山正一宗壇。據說龍虎宗是由張陵後裔以龍虎山為傳播中心的符籙派。關於龍虎宗的創建時間,道書曾有兩種不同的記載:《漢天師世家》稱建安二十年(215),張魯降魏,張盛南奔龍虎山嗣教;《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則稱西晉永嘉中,張盛入龍虎山嗣教。但二說皆不足信。龍虎山在江西貴溪縣。據《漢天師世家》、《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等道書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龍虎山煉丹修道,丹成而有龍虎現,故名龍虎山,後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魏時自漢中還居祖壇龍虎山(一說是西晉永嘉年間還居龍虎山),開龍虎山正一宗壇,傳授弟子。從此世居山中,或隱或顯。隋唐以來,龍虎山再顯於史。唐玄宗、肅宗、代宗均作有張天師贊(見《全唐文》),武宗始在山中賜建「真仙觀」。敦煌卷子中(伯3866)存晚唐詩人李翔《涉道詩》中有《獻龍虎山張天師》詩一首,稱當時龍虎山張天師〝世上無人見不尊〞。五代時人徐鍇所撰《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中言道士鄧啟霞於咸通十二年(871)「詣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此後南唐後主李璟於龍虎山新建天師廟,陳喬為撰《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稱二十二代天師張秉一「體備清和,氣凝元寂,鈞深致遠」(《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反映了唐以來龍虎宗在道門和朝野的影響。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正一宗壇更為顯重,宋賜歷代天師為「先生」,在京師建立「授籙院」,大規模修建龍虎山宮觀。元朝敕命主江南道教事,後又詔龍虎山天師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龍虎宗則更加興盛,並在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影響。龍虎宗亦以齋醮儀式著稱,宋元時期,許多代天師都不時奉命為皇室設醮,或與其他道派首領共同主領醮典,以為皇室祈福禳災。這一時期所出的齋儀之書,亦多出於龍虎宗道士之手,如出身龍虎宗的南宋道士留用光即撰著《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五十七卷。龍虎宗以符籙見長,為道教的「三山符籙」(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之一。元代由龍虎宗正一教主統領「三山符籙」後,統稱正一符籙,江南民間信奉者頗眾。道教門派金丹派原指秦漢以來重外丹黃白朮的道派。黃白朮即鍊金術,以人工製造的葯金和葯銀為主。外丹術即煉丹術,由鍊金術發展而來的,以煉製聲稱服後不死成仙的丹藥為主。二者合稱金丹術,精於金丹術的道士組成了金丹派。唐末五代時內丹學興起,以人的身的精、氣、神為大葯煉丹,亦稱金丹派。而後外丹派和內丹派結合,稱黃白朮為地元丹法,內丹術稱為人元丹法,煉丹術稱為天元丹法。或將外丹黃白朮統稱地元丹法,陰陽雙修的栽接術丹法為人元丹法,清凈孤修的丹法為天元丹法。宋元以來丹派和道派合一,金丹派道教成為和經派道教分立的大道派。別外,後世習金丹術的道士尊崇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創立道派,亦名金丹派。曹國舅,八仙之一,排在八仙之末,出現時間最短,流傳故事最少。南昌青雲譜凈明派傳承譜清初,凈明派道士朱道朗至南昌創建青雲譜,開創凈明續派。第一代祖師「道」字輩:朱道朗、朱道明、馬道常第二代傳人「德」字輩:周德鋒、胡德周、張德維、朱德沁、陳德航第三代傳人「弘」字輩:胡弘道、周弘謙第四代傳人「清」字輩:彭清源第五代傳人「靜」字輩:(未詳待考)第六代傳人「法」字輩:(未詳待考)第七代傳人「源」字輩:(未詳待考)第八代傳人「廣」字輩:徐廣達第九代傳人「大」字輩:劉大志第十代傳人「成」字輩:(未詳待考)十一代傳人「東」字輩:熊東育十二代傳人「漢」字輩:歐陽漢文十三代傳人「有」字輩:(未詳待考)十四代傳人「章」安輩;(未詳待考)十五代傳人「教」字輩:郭教儀十六代傳人「功」字輩:余功慈十七代傳人「果」字輩:劉果洪、譚果松十八代傳人「保」字輩:郭保基十九代傳人「忠」字輩:汪忠信、徐忠慶二十代傳人「真」字輩:王真祥廿一代傳人「守」字輩:韓守松、胡守梅、楊守孝廿二代傳人「本」字輩:劉本玄、王本威、季本應、揭本觀解放後,青雲譜道院仍存,有修道者七人,已繁衍到二十三世。該道院當家韓守松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省市政協委員。1961年前後,周思來總理、朱德委員長曾來此視察參觀。「文革」中,道院遭到嚴重破壞,七名道人全部被趕出院門,住持韓守松也不得不去萬壽宮掛單養老。丹法流派伍柳派伍柳派屬道教丹法流派,由伍守陽、柳華陽所創,屬全真龍門支派。該派主張清靜修為,仙佛合宗,以修氣脈與小周天功夫為主,參以佛理及禪定,較為繁瑣,但說理淺近,指點顯明,對丹法修鍊與防危慮險之處,均作坦率直指,祥明細要,使人易於入門。該派本為北宗所傳,惟其在丹法理論上與北宗全真又有所不同,後世學者很多,門庭頗盛,影響甚大,如全真南無派第二十代宗師劉名瑞的丹法等,就深受伍柳派影響,也是流傳至今的丹法之一。伍柳派丹法力主清靜修持,仙佛合宗。對於陰陽修鍊隻字不提,主張用先天,忌用後天,強調「一點真陽」之先天祖炁的煉養,認為外葯與內葯本原於先天祖炁。所謂外葯,指「祖炁從身生時,雖隱藏於丹田,卻有向外發生之時,即取此發生於外者,復返還於內,是以雖從內生,卻從外來,故謂之外葯」見伍守陽《天仙正理直指·藥物直論》。所謂內葯,是指采外葯煉就還丹大葯,「全不著於外,只動於發生之地,因其不離於內,故謂內葯」同上。。外葯為生而後采,內葯為采而後生,「實止此一炁而已」同上。同時他還認為「鼎爐」並非男女,鼎為丹田之形,內爐指丹田中之氣,他說:「是炁也,神也,仙道之所以為雙修性命者也。且謂今也以二炁為論,所以人生仙佛之理也。」同上。總之,伍柳派以仙道為宗,又參佛法為用;既證論《黃庭經》《胎息經》《坐忘論》,又徵引《楞嚴經》《大般若經》《華嚴經》,仙佛合為一體,說理淺顯,指點明白,在中國影響很大。伍柳派的經典主要有:伍守陽的《天仙正理直論》《仙佛合宗語錄》等;柳華陽的《慧命經》《金仙證論》等。伍柳派在築基之前強調先煉己。所謂煉己,是煉人的本性而成真。所煉之者,眼逐於色而煉之不睹;耳逐於聲而煉之不聞。平常日用,必當如是先煉,則己念伏降,而性真純靜。得真性者,即是佛與仙,築基而基成。伍沖虛認為「修仙而始築基」。所謂築基,築為漸漸的意思,基為修鍊陽神之根本,安神、安息之所。基要先築好,也就是說陽神之所成就,神才會顯靈,這就要依靠精炁而為用。簡單地說就是「息定還精炁,謂之築基。伍柳派稱煉虛合道為粉碎虛空。柳華陽說:「一片光輝周法界,虛空朗徹天心耀;雙忘寂凈最靈虛,海水澄清潭月溶。」見柳華陽《慧命經·粉碎虛空圖》。就是說粉碎了虛空心,即無心於虛空,做到本體虛空,並安本體於虛空中,得先天虛無之陽神,合於遍布萬化、無所不在於大道之中。也就是達到了「不生不滅,雲散碧空山色凈;無去無來,慧歸禪定月輪孤」見柳華陽《慧命經·粉碎虛空圖》。的真境界。這其中關鍵在於「寂靜」二字,不著於法,不著於相,任何方法都不必用,也就是從有入無,無無既無,與道同體。武當白衣派武當山白衣派於明代初期張三丰弟子開創,奉張三丰為祖師,在武當山傳延至第十六代。1948年,武當山解放時,白衣派道人有39人,居住在太和宮天乙樓和清微宮;解放不久,十幾個被遣回鄉,不知去處;二十幾個被下放到本山豆腐溝村,到1960年,其他前輩相繼羽化,僅存活吳禮達道長一人,艱難度日!1984年8月武當山道教協會成立,師父應招回廟,得以安享晚年,並於91、93年收兩人為弟子,使白衣派後繼有人!師父於97年羽化,當前,白衣派在武當山也僅有兩個人!師父生前很少講白衣派情況,目前整個武當山對白衣派情況知之甚少!白衣宗派 明故二世師祖毛德龍之墓及墓碑武當山太和宮靈官殿萬古如斯碑記:大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白衣派天乙樓第九代師祖李有恆為副道總,同太和宮其它三樓:天池樓、天雲樓、天合樓輪流執掌一年金殿香火,以及皇經堂長年執掌皇城之外其它殿堂香火事記。直到解放前夕,太和宮四樓一堂執掌香火實際情況一如碑記。白衣派第九代師祖李有恆之墓(第十代師祖唐明煜、梁明泰於咸豐九年、1859年立)第十一代師祖王玉祥、常玉魁,第十二代師祖郭虛煉、文虛釗,其它各代大小墓幾十處,大多沒有碑文或字跡模糊。碑記:郭虛煉、文虛釗相繼任當家,統管宮觀事記。(太和宮天乙樓白衣派宣統辛亥年、1911年立)碑文中記載白衣派道人第二代:毛德龍。第九代:李有恆。第十代:唐明煜,梁明泰。第十一代:王玉祥,常玉魁,馬玉林,張玉陵,時玉保,蔡玉。第十二代:郭虛煉,文虛釗,吳虛成,王虛林,張虛寬,梁虛清,彭虛壽,耿虛同,范虛清,張虛成,胡虛寬。第十三代:黃仁忠,吳仁慶,梅仁林,郜仁壽,李仁岐,沈仁傑,汪仁銘,王仁山,何仁珠,李仁梅,劉仁普,龔仁丹,張仁志,張仁義,冉人初,童仁典,張仁豐。第十四代:邵禮斌,薛禮鳯,郭禮嘉,孫禮俊,賈禮合,吳禮昭,高禮慧,何禮書,尚禮銀,陳禮鵬,吉禮漢。第十五代:王智清,張智遠,李智慧,李智鋼。第十六代:梁太春,周太茂,吳太仙,陳太平,佘太永。當前傳承第九代師祖:李有恆。第十代師祖:唐明煜。十一代師祖:王玉祥。太爺:郭虛煉。師爺:黃仁忠。師父:吳禮達。弟子:劉智傑、鄭智明。全真遇仙派遇仙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馬鈺所創,「遇仙」一名,即指通過道法的修練而得羽化成仙。馬鈺,金代道士,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家世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寧海傳播全真道,他拋棄萬貫家財,皈依道教,從此他勵行苦節,潛心修鍊。馬丹陽以清凈修鍊為主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號「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元武宗加封為「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丹陽子創遇仙派,重陽真人羽化後,行化於各地。《丹真人馬公登真記》說:「凡在三州五會之眾,傾赴雲集,歡喜踴躍,不啻如見慈父,爭相延致以為濟度師焉。」王重陽仙逝以前,將全真道秘訣傳與丹陽,托為全真道傳道事業的直接繼承人。他為弘揚道法,歷盡艱難困苦,後人贊評他為「啟迪全真,發揮玄教者也.」馬丹陽繼承重陽性命雙修理論,以清靜無為而定全真修鍊風貌,以心合性,以神氣釋性命而終以靜凈無為統道。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其門人弟子有曹頊、雷大通、劉真一、於志道(一作志遠)、楊明真、李大乘等,事迹多見《終南山》《祖建山真內傳》。進一步發展該派,其中李守寧在元初的有不小的影響力,被稱作當時的十大高道之一。遇仙派的百字「字輩表」自元來正志,沖壽成仙丹,忠靖得禮義,瞭然見朝天;致虛端篤悟,本理淳全玄,清微通大化,真常合妙言;崇教和法本,守仁有功夫,恭敬明智慧,聖體立遐齡;宏應演音信,高復現祥光,誠慈惟黃貴,全木會王逢;雲升龍虎交,嗣希直用行,榮茂乾坤秀,蓮開衍寶興。道教蓬萊派道教蓬萊派,亦稱三豐祖師蓬萊派,屬全真支派,相傳創派祖師為呂洞賓與張三丰。蓬萊派的最初創派情況已經很難了解,依據現有的史料推測,此派大約創立於明末,最初流傳於山東等地,清代和民國時期蓬萊派在東北地區廣泛流傳。清雍正五年(1727),山東蓬萊派第四代傳人廉毓禮道長自山東泰安徂徠山雲遊到吉林玄天嶺,在這裡建真武廟與斗姆宮,修行佈道。自此玄天嶺逐漸發展為吉林道教的中心,吉林府道紀司曾設在玄天嶺蟠桃宮中。而蓬萊派也逐步在東北各地流傳。到了民國年間,吉林仍保存數座蓬萊派廟宇。榆樹縣東聖觀,俗名老邊廟,創建於清乾隆五年,開山道士曲興重。民國時期住持為蓬萊派十三代道士王赴昆。東聖宮,創建於清同治十年。民國時期住持為蓬萊派十三代道士王福祥,法名赴剛。還有朝陽觀,創建於清乾隆四年;關帝廟,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年,都是蓬萊派廟宇。九台縣峰雲寺,住持道士張佩源,也是蓬萊派道士。和龍縣慈雲觀,是蓬萊派十三代傳人陶赴安在20年代初創建的。黑龍江慶安縣青雲觀,又稱關岳廟,是十二代道士劉體雲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創立。他之後的住持為姜赴海。民國(偽滿)時住持道人為王蓬義,當時廟中共有8名道士。慶安龍鳳山雲霄觀,住持為十三代張蓬如,廟中共有6名道士。清嘉慶年間,蓬萊派由吉林傳入遼寧千山,嘉慶十九年(1814年)蓬萊派道士閻清泓,由吉林來到千山小丁香峪,創建東極宮。嘉慶二十年(1815年)蓬萊派道士孫清山在千山皇姑庵舊址之上創建斗姆宮。遼寧北鎮縣的朝仙宮也為蓬萊派道觀。民國年間,千山蓬萊派又傳入山東嶗山與湖北武當山。在山東泰安,蓬萊派仍流傳不絕,泰安縣火神廟,民國時住持道人為十一代薛丹岫。1936年,千山斗母宮蓬萊派道士葉蓬贏來嶗山,捐資修復華樓宮、石橋廟大通宮等,並招收道徒傳承蓬萊派之法眷。千山東極宮蓬萊派道士吳赴利,後到武當山太子坡常住,1941年收徒阮蓬志,阮後為武當山道協會長。千山斗姆宮,現存唯一一座蓬萊派道觀,原稱皇姑庵,相傳為妙庄王三公主妙善出家所在。清嘉慶二十年孫清山在皇姑庵舊址上重修斗姆宮,道光十四年、道士劉重忍率徒弟衣密芳、書密明、王密聖、韓密圓,徒孫王真誠改建斗姆宮為三間瓦殿;民國十二年田體存率徒高赴漢、孫赴震第三次重修斗姆宮。民國十二年丁蓬安、丁蓬蓮姊妹,因反對其父納妾,毅然到千山斗姆宮出家,成為蓬萊派十四代傳人。一九四五年,十六歲的女孩李桂貞到斗姆宮拜坤道丁蓬安為師。次年賜道號李萊誠,冠巾出家,成為蓬萊派第十五代道人。2005年千山斗姆宮重新建成,年近耄耋的李萊誠道長集監院,知客,殿主,雜役於一身,千山蓬萊派僅一宮、一人,面臨傳承危機。三豐祖師蓬萊派,其流傳宗譜為:園通智敏用,是清修覓真,丹體蓬萊會,保定煉成金。道教宣真派道教宣真派又稱樂舞生,自稱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稱為宣真派,但《諸真宗派總簿》中並未收錄宣真派,故而宣真派只能算是道教正統門牆外的一個支流。宣真派道人不著道袍、不讀道教經律、不吃齋飯、並且能夠娶妻生子,也不居住在道觀中,而是與普通市民一樣在市井中居住,因而被稱作伙居道人,(由於宣真派不守道教的清規戒律因而這個詞後來被用來諷刺那些不守戒律的道人)。宣真派道人靠皇室供給的俸祿維持生計,負責一切皇家祭祀的樂舞禮儀,這些祭祀包括:冬至祭圜丘壇;夏至祭方澤壇;春祭先農壇、帝王廟;春分祭朝日壇;秋分祭夕月壇;秋丁祭國子監、文廟;春秋二祭,即祭太廟、祭社稷壇。因而從這一角度看來,他們更像是皇室僱傭的公務員而非教士。宣真派的道觀中處於首領地位的是北京天壇的神樂署,此外在北京還有藥王廟、城隍廟、三官廟、關帝廟、火神廟、崇真觀、白衣庵等多處,此外正陽門瓮城中的兩座小廟:東真武西關帝也均為宣真派道觀。但是所有這些宣真派道觀都不歸當時道教的最高管理機構道錄司管理,與其他的道教宮觀也沒有任何宗教事務方面的聯繫,從這個角度看,這些宣真派宮觀更像是政府機構而非宗教場所。宣真派緣起於明朝,是隨著天壇神樂觀的建立而產生的,同時也隨著天壇神樂署的衰敗而消亡,到了1949年後,由於祭祀制度的徹底消失,典禮音樂也與宣真派一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在經歷了1900年以來百餘年的破壞之後,天壇神樂署已經破敗不堪,所余建築不多,僅有部分主體建築得以保留。2002年北京市政府設立3.3億文物搶險修繕計劃將天壇神樂署列名其間,遷出署內所有居民,開始重建神樂署的工程,到2004年9月20日神樂署重建工程正式竣工。道家正乙派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龍虎山道士婁近垣開啟,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婁近垣《重修龍虎山志》卷二《官府》條:龍虎山向分紫微、虛靖、靈陽三派,其師長之稱,實同一脈,但無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難考。因定四十字。從今至後,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許辰字輩再續四十字,完而復續,以此例垂於永世。其所定四十派字為:近遠資元運,久長保巨淳。道唯誠可寶,德用信為珍。秉敬宏丹籙,葆真啟世人。鴻圖贊景祚,聖澤振昌辰。婁近垣以其名近字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開啟。據清顧沅《玄妙觀志》可略知其傳代情況。該志卷三載:惠遠謨(1697-1771)字虛中,號澹峰。五六歲讀書,過目成誦。稍長,其家送之入玄妙觀,受業於潘元珪(號梧庵)。時主席胡云庵為延師講學,乃博覽儒書,尤潛心道藏。年三十,授道紀司,雍正九年(1731),主龍虎山玉華院事。後二年(1733),京師光明殿成,被選充焚修。時婁近垣主光明殿,遠謨師事之,受其法。十三(1735)潘元珪死,南旋繼其方丈席。是年秋,婁近垣以龍虎山缺提點,奏准其往龍虎山署提點之職。乾隆九年(1744),婁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贊助,明年充御前值季。遇雨腸(月字應為日字旁)愆,行法輒應。婁近垣修《龍虎山志》,參互考訂,出力為多。至乾隆十五年(1750)冬南歸。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年七十五。著有《學吟稿》。《玄妙觀志》又載:張資理(1712-1786),字一枝,號友桐,吳邑篁村人。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觀,為沈堅蒼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符籙秘典,靡不洞貫。雍正十二年(1734),欽選入都,住光明殿,復從惠遠謨受法,為御前值季法官。乾隆十四年(1749)回蘇,奉婁近垣之命,往龍虎山領迎華院教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請假回蘇,次年主席玄妙觀方丈。禱雨祛邪,頗著應驗。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張資理後之傳達室代不詳。《諸真宗派總薄》載此派之派字,在辰字之後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諸真宗派總簿》時,已傳四十餘代。思道應雲正乙,終成萬世圓通,是法先賢有德,端然永選仙功。存心現理養性,守本誠和淪靜,智慧猶惜上遠,得詮復還安定心理養性,守本誠和淪靜,智慧猶惜上遠,得詮復還安定為民國八年二月初一續。
推薦閱讀:

進入道觀這些千萬不能碰!一起來認識道教法器。(道教法器一覽,值得收藏!)
道教秘術 — 嫁娶辟邪法
大道廢,仁義出;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