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精神
06-09
科學之精神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
科學精神是指由科學性質所決定並貫穿於科學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
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
內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
對於科學精神向來有各種不同的理解。一般認為追求認識的真理性,堅持認識的客觀性
和辯證性,是科學精神的首要特徵。科學精神包括求實精神、創新精神、懷疑精神、寬
容精神等幾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實與創新。
自然科學,是關於自然界的知識體系,科學精神,就是蘄(qí)求真知和/或真理。相對於知識體系而論,科學精神,是本質和核心,是探索者的靈魂。相對於觀察和實驗的活動而言,科學精神,是對探索者意志和毅力的考驗。人們追求真理,既要有堅持真理的氣概,也要有服從真理的勇氣。
所以一切學術上的不端,都是對科學精神的背叛!抄襲是人格靈魂的迷離,造假與真理,謬之十萬八千里!1916年,中國科學社社長,留美學生任鴻雋,在《科學》月刊發表《科學精神論》,稱科學精神為「科學發生之源泉」,「科學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
1917年,美國奧柏林大學教授梅加夫,在向中國留學生髮表的講演中提出:「傳統主義」維持社會穩定,「科學精神」推動社會發展,兩者構成影響社會的張力。他說科學精神,即是「服從真理之精神」,認為中國之急務「莫如科學精神之普及」。
推薦閱讀:
※史蒂芬·霍金:最愛往娛樂圈跑的毒舌科學家
※「拔毛變猴」不是夢
※地球上只剩一個人是種怎樣的體驗?
※秋季三瓜,怎麼吃才科學
※《風水與科學概念分析》第五章 點正穴第4節 正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