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

z山海 職場問答達人 04-12 13:40 關注

古代的「丞相」和「宰相」當然有區別!

一.丞相,是古代的官職,自春秋戰國始,曾在不同朝代設置。

丞相,為百官之首,協助帝王治理朝政,如戰國七雄的秦丞相李斯,助秦王贏政掃六合天下,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登上始皇帝寶座,並協助制定法度,統一度量衡,創製通用篡文,實行「車同軌,書同文」,實為秦始皇治理國家的得力重臣,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又如,民間奉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神人也,「千古第一賢相」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助劉備成就帝業,劉備白帝城託孤,甚而言之「視阿斗無助,汝可取而代之」,可見諸葛丞相位高權重之至,且死後活生生把劉皇叔昭烈帝陵,演變成武侯祠!

二.宰相,只有極少數朝代如遼國為官職,多數稱呼並不是官職,民間俗稱類似丞相職務,是歷朝不設丞相職務時,行使丞相職權官職的代稱;

如唐、宋朝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行使丞相職權,俗稱宰相;又如,明清時的內閣大學士,清中後期的軍機處大臣,執丞相職權,亦習稱宰相。

僅供參考。

2 贊 2評論 分享 舉報

看史界 04-12 17:00 關注

古代丞相和宰相概念是有一定區別的,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一、丞相是古代最高官職的名稱,是個具體官職,丞相是代替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人,他擁有僅次皇帝的權力,從戰國時期設立丞相一職,到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

二、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統稱,宰是主宰的意思,相是輔佐的意思,宰相是一種權力象徵,對應到各個朝代有不同的官職都可以叫做宰相。

那麼古代有哪些官職可以稱之為宰相呢?

漢朝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位是百官之首,都可以稱為宰相。到了東漢時期,劉秀設立尚書台,其長官尚書令就是隱形的宰相。

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三省的長官就可以稱為宰相,而尚書令統領六部,位高權重也是宰相,因唐太宗李世民當過尚書令,後為了避諱不在設尚書令,所以尚書令的副手左僕射和右僕射就行使宰相之權。

宋代 設立二府三司制,「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稱東、西「二府」,兩個機構的長官「同平章事」同和「樞密使」共同行使宰相權力。

元代 設中書省總理政務,其長官為中書令,由皇太子兼任,但是長期虛位,是為名義上的宰相,在中書令之下設左、右丞,是實際上的宰相,還有參知政事也行使宰相職權。

明代 實行內閣制,內閣大學士開會時坐中間,又稱中堂大人,所以中堂又成了宰相的新稱呼。

清代 清朝延續明代的內閣制,但權力歸於軍機處,所以在清朝只有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稱的上是真正宰相,比如和珅(首席大學士兼領班軍機大臣)、張廷玉(保和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

各位朋友有喜歡的請幫忙評論,點贊加關注,謝謝!

展開全部 6 贊 3評論 分享 舉報

張勇達州 歷史問答達人 04-12 13:50 關注

宰相,一般是泛稱,就是指百官之首,輔助君主處理政務的官員。

丞相是正式官名。

比如,秦和西漢時期,丞相就是宰相。東漢分丞相職務為三公,就是因為丞相權力太大,對皇權形成了威脅。那麼,東漢的大司徒,相當於政務院總理,大司空就是司法系統主官,大司馬就是軍事系統主官,三位都是宰相。

唐代繼承了三省六部制,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就是宰相,尚書令分設尚書左右僕射後就是四名宰相。其中,中書令草詔,侍中審核,左右僕射執行。

明代廢黜中書省和宰相制度,形成皇帝直管六部九卿,就是皇帝+宰相。但皇帝能夠處理完宰相那些行政事務嗎?完全不可能。

所以,不管是明代內閣還是清代軍機處,都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實質上還是相當於唐宋中書省的功能,充當皇帝秘書處職責,負責初審奏摺,附屬處理意見(貼黃),皇帝同意(批紅)後草詔,傳遞給執行機構。因此內閣的首輔次輔大學士,後期的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實質也是宰相。而大學士+尚書,軍機大臣+尚書,就是真宰相。

2 贊 評論 分享 舉報
推薦閱讀:

別被媚娘妝帶跑偏,揭秘最真實的唐宋五代美妝風尚
《周髀算經》與古代域外天學
7000年前的中國古代的星象觀
中國古代發明的陰陽合曆,精確完善,契合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
蘭台說史·古代真實的「摸金校尉」到底有多神?

TAG:古代 | 宰相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