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7日 - wangxiuhuan1945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論語》學習 2009-08-07 08:50:29 閱讀4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下面是錢穆先生《論語新解》中關於此文的解釋: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不重則不威:重,厚重。威,威嚴。人不厚重,則失威嚴,不為人敬。 學則不固:此句有兩解。一,固者堅固義,人不厚重,則所學不能固守勿失,承上文言。一,固者固陋義,人能向學,斯不固陋,四字自成一句。○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 《禮記?玉藻篇》曰: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速。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屍,燕居告溫溫。今按:本章五句分指五事,似當從後解。若依前解,當雲學而不固,或雖學不固,始是。 主忠信:此亦有兩解。一,行事以忠信為主。一,主,親義。如人作客,以其所投遇之家為主。與下文友字對照,謂當親忠信之人。今按:當從前解。後解乃偶然事,分量與其他四事不相稱。 無友不如己者:無,通毋,禁止辭。與不如己者為友,無益有損。或說:人若各求勝己者為友,則勝於我者亦將不與我為友,是不然。師友皆所以輔仁進德,故擇友如擇師,必擇其勝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見賢思齊,擇善固執,虛己向學,謙恭自守,賢者亦必樂與我友矣。或說:此如字,當作似字解。勝己者上於己,不如己者下於己,如己者似己,與己相齊。竊謂此章決非教人計量所友之高下優劣,而定擇交之條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茍我心常能見人之勝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獲友道之益。人有喜與不如己者為友之心,此則大可戒。說《論語》者多異解,學者當自知審擇,從異解中善求勝義,則見識自可日進。 過則勿憚改:憚,畏難義。過則當勇改,不可畏難苟安。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君子,不厚重,便不威嚴。能向學,可不固陋。行事當以忠信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過失,不要怕改。」
下面是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關於此文的解釋:
「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是自重,現在來講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
所以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這個知識對你沒有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那麼「無友不如己者」,是講什麼?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們既然要自尊,同時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尊心,「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認為你的朋友不如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聰明智慧大約相差不多,反應快叫聰明,反應慢就叫笨。你騙了聰明的人,他馬上會知道,你騙了笨人,儘管過了幾十年之久,他到死終會清楚的。難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騙死了都不知道的,這個道理要注意。
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人與人相交,各有各的長處,他這一點不對,另一點會是對的。有兩個重點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這個傢伙的行為太混蛋了,但有時候他說的一句話,意見很好。你要注意,不要因為他的人格有問題,或者對他的印象不好,而對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聽,那就不對了。有時候「不因其言而廢其人」,這個人一開口就罵人,說粗話,你認為說粗話的、土包子,沒有學問,然後把他整個人格都看低了。這都不對,不能偏差,「無友不如己者」,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因為看到了每一個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不要怕改過,這就是真學問。
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很容易發現。每個人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自己曉得不曉得呢?絕對曉得,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的人,對這個毛病改不過來。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第二秒鐘就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持自己的錯誤完全是對的,越想自己越沒有錯,尤其是事業稍有成就的人,這個毛病一犯,是毫無辦法的。所以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那麼,我如何來證明這個「無友不如己者」是這樣解釋呢?很自然的,還是根據《論語》。如果孔子把「無」字作動詞,便不用這個「無」了。比如說,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這個「毋」字。而且根據上下文,根據整個《論語》精神,這句話是非常清楚的,上面教你尊重自己,下面教你尊重別人。
下面是楊樹達先生《論語疏證》的疏證: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 《禮記?玉藻篇》曰: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速。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屍,燕居告溫溫。
《法言?修身篇》曰:或問:「何如斯謂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輕。」曰:「何謂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 學則不固。 《淮南子?修務篇》曰:昔者倉頡作書,容成造歷,胡曹為衣,后稷耕稼,儀狄作酒,奚仲為車。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聖智之跡,故人作一事而遺後世。周室以後,無六子之賢而皆修其業,當世之人,無一人之才而智(智與知同)六賢之道者何?教順(順與訓同)施績,而知能流通。由此觀之,學不可已明矣。 《中論?治學篇》曰:民之初載,其蒙未知,譬如實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白日照焉,則群物斯辨矣。學者,心之白日也。 《陽貨篇》曰:子曰:「由也!女間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樹達按:《廣雅?釋言》云:固,陋也。《左傳?定公十年》云:「吾偽固而授之末。」《杜注》云:「偽為固陋不知禮者,以劍鋒末授之。」《禮記?哀公問》曰:「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也?」鄭注釋固為鄙固。學則不固,謂人能學則不至於固陋鄙倍也。此與「敏則有功」,「信則人任焉」句例相同。與上句別為一事,承上句訓說者非也。
無友不如己者。 《呂氏春秋?驕恣篇》曰:楚莊王曰:「仲虺有言曰,諸侯之德能自為取師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擇而莫如己亡。」(《荀子?堯問篇》文異。) 又《觀世篇》曰:譬之,若登山,登山者處已高矣,左右視,尚巍巍焉山在其上,賢者之所興處,有似於此。身已賢矣,行已高矣,左右視,尚盡賢於己,故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 《中論?貴驗篇》曰:小人恥其面之不及子都也,君子恥其行之不如堯舜也,故小人尚明鑒,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賢友則無取之,故君子必求賢友也。詩曰:「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言朋友之義,務在切直以升於善道者也。故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須己而植者也。然則扶人不暇,將誰相我哉?吾之僨也,亦無日矣。故填庳則水縱,友邪則己僻也。是以君子慎取友也。 《說苑?雜言篇》曰:孔子曰:「丘死之後,商也日益,賜也日損。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說不如己者。」 《史記?仲尼弟子傳》曰:宓不齊字子賤。子賤為單父宰,反命於孔子曰:「此國有賢不齊者五人,教不齊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齊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則庶幾矣。」 樹達按:友謂求結納交也,納交於勝己者,則可以進德輔仁。不如己之人而求與之交,無謂也。至不如我者以我為勝彼而求與我為交,則義不得拒也。
楊伯峻《論語譯註·學而篇第一》摘記
1.8子曰:「君子⑴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⑵。無友不如己者⑶。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説:「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卽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爲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注釋】⑴君子——這一詞一直貫串到末尾,因此譯文將這兩字作一停頓。⑵主忠信——顏淵篇(12.10)也説,「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可見「忠信」是道德。⑶無友不如己者——古今人對這一句發生不少懷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釋。譯文只就字面譯出。
推薦閱讀:
※女人該找一個什麼樣男人 - corkoak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為他墮過胎就必須嫁給他嗎,結婚當天我就想離婚 - 蘇芩(su qin) 的日誌 - 網易博...
※寬容處事...{經典圖文} - o℃ 的浪漫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38) - 朱辰彬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奉化日報》 - 霞峰 熔岩的日誌 - 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