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十)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本品為折伏眾生惡業,而示誨勉。首顯惡因惡果,令知畏懼。末勸端正身心,不忘功夫,以免敗悔。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上明五惡、五痛、五燒相生之禍。《嘉祥疏》曰:「展轉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惡,惡不絕,苦果不息。」又《會疏》曰:「五惡是因,勤苦是果。依果誡因,展轉相生,現(世)痛後(世)燒,相因而生故。」兩說俱明「相生」,但未詳明「輾轉」之義,凈影、憬興與望西明之。望西云:「初明惡生痛燒。次明燒生惡痛。」凈影云:「初明從惡生痛生燒。下明其從燒生惡生痛。」憬興同焉。是謂惡與痛燒,互相輾轉而生。惡生痛燒,故入惡趣。但惡趣眾生,三毒彌甚,故燒復生惡痛。如雞生蛋,蛋又生雞,彼此輾轉而生,何有已時。故下雲「敢有犯此」,「此」者惡也。敢犯惡者,必當永劫輾轉於惡趣之中。故云「當歷惡趣」。「歷」者經歷。惡趣是作惡自招之果。故舉果相,以誡眾生令止惡因也。「或其今世」至「示眾見之」,明五痛也。乃現世之華報也。「被」者受也。「病」者疾病,諸業病也。「殃」者殃禍,水火之災、刑罰之禍等等皆是。作惡之人,於現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災禍,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憂苦萬端,不能出離。故云「死生不得」。下雲「示眾見之」者,顯此惡果,普令大眾,皆得見之。令知因果不虛,而生戒懼。下雲「或於壽終,入三惡道」,乃後世之果報,明五燒也。「愁痛」者,憂悲苦痛也。「酷毒」,極慘之苦痛也。「焦」者,灼也,炙也,為火所傷也。「然」者燃燒。《會疏》曰:「燋然,獄火劇貌。自者,自業所感也。」故云「自相燋然」。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凈影疏》謂上四句,乃「從燒起惡」。  「更相殺傷」等,據望西意,「是則燒生殺生惡也。」惡人在獄火中,痛極生嗔,互相傷殺。是則燒中,重複造惡,結怨成仇,故云「怨家」。互相報債,甲殺乙,乙復殺甲,故云「更相殺傷」。從微至著,愈演愈烈,無有窮期。故云「從小微起,成大困劇」。「劇」者,甚也,烈也,多也,增也。行惡不止,苦增不已,乃成大困,創重禍深,故云「成大困劇」,又《魏譯》作「久後大劇」。《凈影疏》曰:「身受勞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劇。」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上重明三毒惡因,反覆誡誨。  「皆由貪著財色」。多求無厭足為貪。貪心牢固曰著。《寶積經》云:「邪念生貪著,貪著生煩惱。」「財色」者,「財」指錢財貨物。「色」者色情,指男女間之情慾。《嘉祥疏》曰:「或貪財,或貪皮肉。」又云:「「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過。貪著榮華,貪現在樂造惡。」「不肯施惠」者,不肯以財物施人也。《會疏》云:「貪慾雖多,以財色為大,故偏舉。不能施惠,慳吝之相也。」「各欲自快,無復曲直」,只求自利快心。不問是非曲直也。「痴欲所迫」,貪慾之心,實根於痴,故曰痴欲。《遺教經》云:「若有智慧,則無貪著。」故此經文明痴貪二惡。至於嗔毒,已見上段。「所迫」者,《會疏》云:「愛欲逼迫,常想欲境」也。是故損人利己,但慕「富貴榮華」,以求快意於當時。不願忍辱修善,積累福報於來日。於是威勢不常,隨即消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施」者,張也。「糾」者,正也,察也,舉其非也。自然之理,法爾之道,謂之天道。《凈影疏》云:「天下道理,自然施立。是故名為天道施張。造惡必彰,名自糾舉。」《會疏》云:「今所言天道者,但是因果報應之報。」又云:「事已發者依法斷割之。事未發者審察之。是雲糾舉。舉,示也。」「煢煢」,憂思也,無所依也。「忪忪」,心悸不安,驚惶失措也。「當入其中」者,《會疏》云:「煢煢者,單獨貌,獨生獨死故。忪忪者,心動也,驚惶貌。輪迴無間也。其中者,五道之中也。」又《凈影疏》云:「罪者歸之,無人伴匹。故云煢忪當入其中。」下云:「古今有是,痛哉可傷!」,表三毒所作惡因,定感痛燒之惡果也。  以上誡惡,下文勸善。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凈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上經文乃如來普勸聞經之人專精修善也。  「佛經語」通指舍惡修善、背塵合覺之一切法門。別則專指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凈土三經。其中第一,即本經也。「熟思惟之」,從聞而思也。「端守不怠」從思起修也。「端守」者,正守。如教奉行也。又憬興云:「端守者,匡邪守正故。」盡此一生,端守佛誨,終無懈怠,故云「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憬興曰「聖通佛僧。善,世出世法,是無上寶,故敬之。此則三寶也。仁愛慈悲,博濟眾民,故云仁慈博愛,所謂博愛濟眾也。」「當求度世」者,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普令一切眾生永脫虛妄生死。「拔斷生死眾惡之本」者,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也。輪迴六道,貪慾為本。生死苦海,智為能度。以智慧劍斬斷貪慾無明等煩惱,即是拔斷生死之本。如是則永離三途之苦。惡盡則痛燒俱息也。故云「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次勸端正身心,與善相應,世尊直指作善之第一著。「作善」淺釋為行善,究實則為「是心作佛」也。「端正身心耳目口鼻」,淺釋則為身端心正,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也。深析之則「耳當自端」即為觀音大士反聞自性之耳根圓通也。大士不逐聞塵,返聞自性,是為端耳。如是演申,不逐色塵,返觀自性,是為端目。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為第一也。下雲「身心凈潔,與善相應」,亦同具上之淺深二義。淺言之即身心離垢無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深言之始覺智妙契本覺理,才是「與善相應」。但應諦知,此第一之善,究竟不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更就本宗,第一之善,實即大勢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門「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也。一聲佛號,六根俱攝。即六根自端也。又靈峰大師「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故云「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自端」者,一聲佛號,六根自然端正也。自然「身心凈潔,與善相應」。「善」者,「是心是佛」也。  品末重複勸勉,應棄欲止惡,安和專誠。「嗜」者,愛好與貪求也。「欲」者,《大乘義章七》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塵」,色聲香味觸五塵。此五者能起人之貪慾,故又名五欲。《智度論》曰:「五欲又名五箭,破種種善事故。」是故世尊勸誡眾生,「勿隨嗜欲」。且諸欲之中,淫慾之毒最深,故戒出家人首重斷淫也。若能離欲,則可「不犯諸惡」,是乃深勸諸惡莫作也。「言色」者,言語與容顏也。「和」者和祥。言和者,即四攝之愛語。色和者,慈光照人也。「身行」者自身之所行也。「專」者專一、專誠、專精。「當專」指應當專精行道。若就本經,則勸一向專念也。「動作」者,行動也。「瞻視」者,看也。「徐」者,和緩。故「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即一舉一動,皆當安詳鎮定,從容不迫。「倉卒」者,匆促也,慌忙也。「諦」者,審慎也。作事慌忙,則必將失敗與後悔。所行不慎,則「亡其功夫」。「亡」者喪失也。「功夫」者,修持之功力。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前品佛說惡苦,折伏眾生,誡令舍惡。本品說善因果,攝受眾生,勸勉精進從善止惡,「拔生死之苦」,「升無為之安」。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廣植德本」者,據《會疏》「德本」有二義:一者六度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二者彌陀選擇本願,攝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為眾德之本,故曰德本。「植」者,種植也,即培養也。「道禁」者,望西云:「為佛道故,制禁諸惡,謂之道禁。」故「勿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忍辱」者,忍度。「精進」者,進度。「齋戒」者,望西云:「齋戒者,八齋戒。故云一日等。」「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如《寶積經》中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凈心。」又《思益經》曰:「若人於凈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又云:「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又《善生經》曰:「彌勒出時,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齋戒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路也。」以上廣引多經,以證此土行人於「飲苦食毒,未嘗寧息」之中,仍能齋戒清凈,忍辱精進,故其功德遠勝於他方國土。於此土修行,若「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飲苦食毒」者,望西謂「既飲八苦水,復食三毒味」也。「未嘗寧息」,「寧」者,安也。「息」者止也。  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穢土修行若殊勝者,在此可修,何願凈土。答:如《要集》云:「此經但顯修行難易,非顯善根勝劣。譬如貧賤施一錢,雖可稱美,而不辦眾事。富貴舍千金,雖不可稱(美)而能辦萬事。二界修行,亦復如是。」若欲速辦成佛利他眾事,專欣凈土,何留穢土,不辦佛道。」又據憬興意,此間一日勝西方百年之善者,「此修難成故」。謂此土進修甚難,難能故可貴也。至於生彼國速得無上菩提者,「彼無時不修故。此修善時少,故不相違也。」憬興之說較勝。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改往修來,灑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世尊重重誨勉,唯願大眾奉持經戒。故上段中,先言「授與經法」。諭令受持思維,如教奉行,後復勸「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也。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會疏》曰:「「吾哀」,如來大慈。「汝等」,所哀之機。五時調機,半滿垂教,故云「苦心誨喻」等。」蓋謂如來大慈,哀憫群機,苦口婆心,開示教導。五時說法,以調應諸機。教分半(半字教)滿(滿字教),而隨緣度脫。故云「苦心誨喻,授與經法」也。佛復諭曰,如是所聞經法,悉應「持思」、「奉行」、「轉相教語」。「持」者受持,「思」者思維。「奉」者信奉。「行」者修行。此為自利也。於諸親友「轉相教語」,則為利他。「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即無能報佛恩」也。下復勸「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約檢」,猶言束斂,即「當自端心,當自端身」之義。「和順義理」者,謂言行舉止悉皆和於義而順於理。和於義,動止咸宜。順於理,自然中節。又「歡」者歡喜。諸經之末多雲「皆大歡喜」。「樂」者安樂。「慈孝」,俗雲上慈下孝。如經云:「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是為大慈。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誓願救度,是為大孝。以大悲故,普令離苦。以大慈故,悉令得樂。是乃菩薩之大行,亦即「歡樂慈孝」之實義。再者,為能「轉相教語」故,必先以四攝,攝受眾生,(四攝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故「歡樂慈孝」亦寓四攝義也。  「所作如犯」至「灑心易行」,皆勸奉持經戒。本品名「如貧得寶」。故知「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乃本品之核心,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貧者得珍寶,則諸苦頓息,從此歡樂無憂。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再者,貧者即得珍寶,則命根所系。自當全力護持,不可更失。此勸行人得受經戒,應善自奉持,如護頭目。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去惡就善」,「改往修來」。舍昔非之惡行,修今是之善業。「朝聞夕改」者,謂從善如流,知過速改。「灑心易行」者,「灑」音「洗」,同洗。「灑心」即「洗除心垢」。「易行」者,「易」指變易,謂止惡向善。去邪從正,回小向大,舍偽存真等等。如是則「自然感降,所願輒得」。謂自得感應,佛力冥加,凡所願求,皆得圓滿。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上文表佛慈德無量。  「佛所行處」,指佛所行履之處,即所到之處;復兼指後世佛法流行之處。「國」者國家,「邑」者鄉里。「丘」有二義:一者《會疏》謂為山丘。二者《周禮》云:「四邑為丘。」是則「丘」亦聚居之處。「聚」者聚落、村落。望西云:「小鄉曰聚。」「國邑丘聚」表佛所行之處所。無不蒙受佛之教化,故云「靡不蒙化」。既受佛化,則必感降吉祥。故得「天下和順」乃至「各得其所」。「天下和順」者,世界和平,萬邦和睦也。「日月清明,風雨以時」指風調雨順,無旱澇風雹等自然災害。「災厲不起」者,「災」指災禍,「厲」指疫厲。謂既無山崩、地震、海嘯、陸沉等禍,水火刀兵等災,又無瘟疫流行之厲也。「國豐民安」者,國家富足,生產豐盛,人民安樂也。「兵戈無用」者,「兵」者兵刃,以金屬為刃之軍器。「戈」者平頭戟也。兵戈喻戰爭。謂內無盜匪叛逆,外無他國侵略。故可偃武修文,止戈勿用也。「崇德興仁」者,尊崇道德,曰崇德。興施仁政曰興仁。「務修禮讓」者,《會疏》曰:「尊卑有序是為禮,先人後己是為讓。」又「讓」者退讓,推善於人,自不受也。「國無盜賊」者,人民皆奉公守法,故無盜賊。「無有怨枉」者,在位者廉明公正,微察秋毫,故無錯案。「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恃強凌弱,實為世間災禍之源。霸國則恃其軍力,以欺凌弱小;富者則仗其財富,而榨取貧窮;執權者常逞其權勢,而魚肉人民;為非者,則結成幫匪,以迫害良善。以眾暴寡,仗勢欺人。吸人脂膏,飽我腸腹,禍國殃民,莫此為甚。故願「強不凌弱」,人人「各得其所」。彼此相安,有無相通,和平共處,厚往薄來,願世界臻於大同也。佛所行處,悉蒙上益,顯佛慈力,難思難議。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上以經法漸滅,燒痛轉劇,故復誡令舍惡修善,奉持經法。  「甚於父母念子」。《會疏》曰:「父母限一世,佛於無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惡(厭惡)不孝,佛愍惡逆。父母養色身,佛於內心。故云「甚於」。」意謂佛以平等大慈,於無量劫,養我慧命,遠非父母所能及。故云「甚於父母」也。「此世」指此五濁惡世。「以善攻惡」,佛說善法,降化眾生之惡,以消五痛,以滅五燒。「惡」即指五惡。「五德」指五善。令行五善,去五惡,背塵合覺,以拔除有情生死之苦本,復得無為之常樂。「吾般泥洹,經道漸滅」。「般泥洹」即般涅槃,譯為入滅、圓寂。釋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一切皆過,名為經道滅盡。如《法滅盡經》謂《首楞嚴經》先滅,余經漸亦泯滅。當此之時,「人民諂偽」,「諂」者諂曲,「偽」者虛偽。人心淫邪狡詐,「復為眾惡」。於是燒痛更熾。故云「久後轉劇」。蓋謂從正法像法而轉末法,痛燒之慘,愈演愈烈。故誨彌勒及一切會眾,應「轉相教誡」,於佛經法,信受奉行,不可違犯。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彌勒大士深領佛誨,故合掌敬謝,讚歎如來曰: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彌軔大士乃本經菩薩眾之當機。故能深明本經秘奧,逕曰:「悉度脫之」(意即悉普度脫也)。經中《決證極果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現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人,將來當生西方;且於當前,已住正定之聚。又《阿彌陀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目前發願往生之人,悉不退轉於菩提。故云「悉皆度脫」也。《彌陀要解》云:「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亦正是「悉度脫之」之旨。彌勒大士末後曰:「受佛重誨,不敢違失」。此乃代現在當來一切含靈而言者也。故我等今日皆當如大士所云「不敢違失」。又彭際清曰:「凈土至善之地。求生凈土乃止於至善之功。不入凈土之門,善不可得而圓,惡不可得而盡。」是故我等皆當遵佛訓誨,信願持名,求生凈土。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本品彌顯兩土導師,慈恩無極,加被一切會眾,普令親見極樂依正莊嚴。《嘉祥疏》云:「現土使人欣慕。上雖耳聞說妙土,未如眼見。故此下現土,令皆慕修也。」又義寂云:「上來廣說阿彌陀佛身土因果,眾皆得聞,勝智上流,雖皆信解;劣慧下輩,未能決定。又耳聞者,不如眼見。是故下加阿彌陀威神之力,令此大眾皆得眼見彼國之事,信上所聞,決定不虛。又欲令見彼國嚴凈土,各各勤修往生之業。」再者,當時會眾親見,不但見者獲益,更為後世聞者證信。令知極樂世界,確實是有,非烏托邦,非是庄生寓言。從信起願,從願導行,至心信樂,求生極樂,悉皆度脫,方顯兩土導師本懷。  佛告阿難:若曹欲見無量清凈平等覺,及諸菩薩、阿羅漢等所居國土,應起西向,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無量清凈平等覺」。《漢譯》稱無量壽佛為無量清凈平等覺,或無量清凈覺。「西向」,以彼佛「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凈土法門,指方立向,令眾專一。彼佛現在西方,故向西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欲見佛者,即應念佛。所見之佛,即當前能念之一念心性。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復因兩土如來之加被,故感應道交,當念即見也。  阿難即從座起,面西合掌,頂禮白言: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供養奉事,種諸善根。頂禮之間,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  阿難聞誨,於是三業清凈,稱佛名號,頂禮發願。「忽見」者,表感應神速。頂禮未畢,即眼見極樂教主,並耳聞十方如來讚歎彌陀。《會疏》云:「蓋夫土無定相,凈穢因心。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故業垢蔽心,則金容同穢灰。足指按地,則瓦礫化寶玉。豈身土令之然哉!是知西方非遙,迷心為隔。若能一念歸真,則往生見土,亦何隔念與時乎?」疏語深明心凈土凈之旨。《凈名經》云:佛以足指按地,此土頓現凈剎。又《首楞嚴》曰:「我指按地,海印發光。」此之發光,非因手足。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之一念。念佛時,是心念佛也。見佛時,是心見佛也。只是一心。我心佛心無毫釐許間隔。故疏雲「何隔念與時乎?」只是一念,無去來今。是故阿難念佛禮佛,即見彌陀。故行者臨終,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故云:「念佛時即見佛時。」何有餘念與時間之間隔耶?「顏」者,面貌。「廣大」者,如《觀經》謂無量壽佛「佛身高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色相端嚴」者相好莊嚴也。《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黃金山」者,《觀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復以身形巍巍如山,故云如黃金山也。如上之報身莊嚴,雖非阿難及其果位以下之會眾所能盡見,但以兩土如來威神加被,以勝方便隨其根器,各各能見。是故阿難即見彼佛,「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無礙無斷」者,十方如來演四無礙之妙辯,故云「無礙」;如是讚歎,盡未來際,無有間斷,故云「無斷」。  阿難白言:彼佛凈剎,得未曾有,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  阿難親見彌陀如黃金山,德相端嚴。及彼土種種清凈莊嚴,皆昔所未見。故云「得未曾有」。復聞十方佛贊,生希有心,發起大願,願生極樂。正表阿難當機,契會聖心,故發願求生。乃曰:「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答曰:得往生者,皆已於無量諸彿,親近供養,事奉學習,廣植德本,正如《阿彌陀經》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今者,「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歸依」即皈依,「瞻」者瞻望,「仰」者崇仰,「歸依瞻仰」寓禮佛、觀佛、念佛、憶佛諸義;亦涵天親菩薩五念之旨。五念者:一禮拜,二讚歎(稱名),三作願,四觀察,五迴向也。要之一心稱念六字洪名,即總攝五念妙門。一心者,清凈心也。又如《阿彌陀經》六朝襄陽石刻本云:「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是故阿難一心歸依瞻仰,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亦如諸已往生者,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故必能滿往生之願。  作是語時,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以阿彌陀佛殊勝光明,極清凈故。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剛、鐵圍大小諸山、江河、叢林、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我土導師正作語時,彼土如來,掌放光明。正顯釋尊勸往,彌陀接引。兩土兩佛同心同德。佛光普照一切佛國,表彌陀普攝十方凡聖悉令往生。因佛光加持,會中大眾,皆見十方佛國,如在一尋(八尺)之地。彌陀光明,光中極尊故云「殊勝」。所以殊勝者,蓋因「極清凈故」。故於此界一切山河境物,例如「黑山」又名黑嶺,乃山名,見《西域記》及《慈恩傳》;「雪山」梵語Himalaya即喜馬拉雅山,山頂常年積雪,故名雪山;「金剛」、「鐵圍」皆山名,詳見第十一品注,如是一切「無不照見」。  下以日為喻。日出暗消,無論「溪谷」等「幽冥之處」(指深谷極暗之地),及「乃至泥犁」(即地獄),悉皆開闢明現,故云「悉大開闢」。且一切諸物「皆同一色」。「一色」者,准《觀經》說,悉皆金色也。如《觀經》第七觀云:「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又第八觀云:「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第十五觀云:「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又如《七佛神咒經一》曰:「其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作金色。」又如《法華》放光現瑞時,「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進言之,則「一色」者,表萬法一如也。於佛妙智光中,悉顯清凈本體。差別相泯,唯露真實。是故「皆同一色」。  下復以劫水為喻。「劫水」者,三災之一,指壞劫時之大水災。地下水輪之水涌沸。大雨如車軸,第二禪天以下,盡被淹沒破壞。「滉漾」指此大水無有涯際,無岸無邊。「浩汗」者大水無際貌。(此句經文,可考《文選》中潘岳之《西征賦》:「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則湯湯汗汗,滉漾瀰漫,浩如河漢。」)《唐譯》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滿,樹林山河,皆沒不現,唯有大水。」大水喻佛光,樹林等喻「聲聞、菩薩一切光明」。例如星光,於月朗時,星光不現,故云「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明」指明朗,「耀」指照耀。「顯」指明顯,「赫」指顯耀。(乃火盛熾貌,亦即赤色鮮明貌。)  此會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凈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阿難及諸菩薩眾等,皆大歡喜,踴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此會四眾」,大比丘眾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復有普賢、文殊、彌勒、十六正士與賢劫無量無邊一切菩薩。諸天梵眾乃至「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悉是會眾。「皆見極樂世界」,表與會者,人人皆見也。此界四眾弟子合為二萬人,皆是血肉之身。人人皆見極樂世界,此乃為當時及未來一切眾生證信也。且此殊勝希有之瑞現,遍載五譯。《漢譯》曰:「阿難、諸菩薩、阿羅漢等,及諸天帝王、人民,悉皆見無量清凈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國土七寶已。」《吳譯》同之。但以阿彌陀代無量清凈。《魏譯》云:「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會四眾,一時悉見。」又「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見無量壽如來。」《唐譯》曰:「彼諸國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悉見無量壽如來,如須彌山王照諸佛剎。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宋譯》云:「爾時會中芯芻、芯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葯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及見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於大海。」五譯同申,足證確自原經,決非傳譯有誤。當時會眾即見極樂依報種種莊嚴,又睹正報阿彌陀佛,功德巍巍,相好光明,聖眾圍繞。「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須彌山全稱為須彌廬山王,乃十山王之一。此山非世間土石,純是四寶所成,故云「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正報光明無量,故云「明現照耀」。依報「寬廣平正」,「清凈安隱」,故云「清凈平正」。「聲聞、菩薩圍繞恭敬」,故云「聖賢共住」。  「阿難及諸菩薩眾等」,阿難當機,故首雲之。「及諸菩薩眾等」蓋指菩薩、聲聞、天人等等諸眾也。蒙恩睹瑞,歡喜踴躍,故皆五體投地,至誠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舊譯正遍知,新譯等正覺,乃佛十號中之第三號。故「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即六字洪名也。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鐘磬、琴瑟、箜篌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於虛空,散作供養。  上段經文復明彌陀第十四「觸光安樂願」之成就。願文中「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即此處「睹斯光者。。。。。。。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又《光明遍照品》云:「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故今云:「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鐘磬、琴瑟、箜篌等等樂器,毋須彈奏,自然發聲,故云「不鼓自然皆作五音」。十方天人來散花香,皆表殊勝快樂之象。  經中詳談見佛、見光、見土等等瑞相。或以此有著相之失,惜彼未知凈宗之妙,端在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故不必撥相求道,離事見真也。且此經純是《華嚴》事事無礙境界,一花一香無非帝網之珠。一一圓明,一一勝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之全體。圓明具德,不可思議。  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凈天眼觀一尋地。彼見此土,亦復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  「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見前注。極樂不離自心,理也。「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事也。理事無礙,故十萬億程,即在目前。故《觀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會眾誠感,佛力加威,凈穢兩土,互現目前。「如凈天眼,觀一尋地」。彼土聖眾,皆見此界釋尊,於會眾中,說此「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阿彌陀經》謂此法門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末法眾生情執深重。於此最極圓頓、一乘了義、究竟方便之妙法,不能信及,反生疑謗。是以本品禮佛見光,此世界中二萬人,親見極樂世界清凈莊嚴,親聞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為作證明,令生正信。欣樂願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皆獲四悉檀之益。今仰體聖心,傍引數經,以證極樂妙有,免墮偏空。(一)《觀經》云:「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二)《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時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會中,所有諸菩薩摩訶薩(一萬二千人),芯芻(二萬人)、芯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梵王、帝釋、護世四王並余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悉能見彼極樂世界,及見無量光如來。菩薩、聲聞大眾圍繞。光明熾盛,如妙高山。」(三)《十往生經》云:「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爾時一切大眾,亦皆起立合掌,共觀阿彌陀佛。爾時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爾時山海慧菩薩等(包括一切大眾),即見阿彌陀佛國,所有莊嚴妙好之事:皆悉七寶、七寶山、七寶國土;水鳥樹林,常吐法音,彼國日日常轉*輪。」以上皆證當時印度人民,或數以百計,或以萬計,親睹極樂依正莊嚴。西方有世界,有佛阿彌陀,此兩有字,應深著眼。  總之,本品具四悉檀:(一)極樂依正現前,是世界悉檀。確顯妙境,令眾歡喜,生欣求心。(二)阿難大眾,歡喜作禮,稱念聖號,是為人悉檀。令生善故,持名往生是善中之善故。(三)破疑生信,是對治悉檀。疑根未斷,即是罪根。信力圓時,全成佛力故。(四)心佛不二,妙感難思。事理不二,妙境現前。是第一義悉檀。圓彰性具,令入實相故。如《無量壽起信論》云:「右明無量光明遍照一切。極樂娑婆,同一法界。本無彼此,安有東西。山河大地,皆是眾生目眚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無量光明,普周塵剎。三塗六道同時解脫。不獨阿難以佛威加被,得見佛身,及諸依正,即今末法眾生,但能入此法門,不離當念,疾得見佛。《華嚴經》云:「諸佛一似大圓鏡,我身就如摩尼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身常入諸佛軀。」是知諸佛眾生,本來不二。名為見佛,實無見者。何以故?不可於一體中互相見故。」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本品宗旨,仍是證信除疑。慈氏述見,彌證佛言真實。蓋此前極樂依正莊嚴,唯是金口所宣。現則與會聖眾,親述自眼所見。復睹極樂胎生之眾,困於疑城,更明疑惑之過。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凈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遍佛剎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佛言:汝見彼國凈行之眾,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復有眾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阿難結集經藏,慈氏當來下生,故佛以此微妙法門囑咐二人。  首示極樂妙嚴,諸天雨華之象,令作見證。「色究竟天」者,為凈居天之一,乃色界天最勝之處,乃證不還果聖者所居之處。不還果梵名阿那含,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則不再生欲界,必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故名不還果。凈居有五天:一、無煩天。二、無熱。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俱舍頌》曰:「此五名凈居天,唯聖人居,無異生雜,故名凈居。」今慈氏菩薩所見諸天散花,重證經文「一切諸天皆齎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所見依報莊嚴。復證第卅九願:「國中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  次則親聞彌陀說法,法音宣流,普度十方。此證經文「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及菩提樹王「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樹王所說,正是彌陀法王之梵音也。  三見彼國聖眾,遊行十方,供養諸佛。是證第十一「遍供諸佛願」之成就。  四復見聖眾念佛相續,是即彌陀本願之核心。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萬類齊收。凡夫發心,十念頓證不退。大士行徑,十地不離念佛。是故凡夫念佛而得往生;既往生已,仍復念佛。念念相續,盡未來際。故佛特示大士,令親見作證也。  五復令見諸鳥說法,以證《小本》中「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眾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有胎生者,有化生者」。極樂有胎生、化生二類。「於蓮華中,自然化生。」是名化生。「胎生」者,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極樂。於佛五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生極樂國。但於五百歲中,花不開放。處花胎中,不能見佛聞法,故曰胎生。或名邊地。《會疏》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指尚未成人)。胎言其闇,藉此況彼耳。非胎胞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疏意為:所謂胎生者,只是疑惑未盡,闇障猶存,未能見佛聞法,故以胎兒為喻。若論其實,一切往生之人皆是化生。並無胎生也。且邊地之人雖雲處胎,不但無處胎之苦,所受快樂,猶如夜摩天人,在宮殿中。夜摩天乃欲界第三天,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之上,彼天中人時時唱言快哉快哉!可見其中天人之樂,甚矣。  慈氏見已,復問「何因緣故」有此二生,今既見果,欲明其因。「因緣」者,《會疏》云:「親生為因,助發為緣。胎化皆藉因緣。故對其果,問其所由也。」又《楞嚴經長水疏》云:「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邊地疑城第四十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本品明胎生之因,勸生深信,免墮邊地疑城,五百歲中,不見佛僧,不聞經法。望西云:「邊地胎生,同體異名。」《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可見望西正承曇鸞師旨也。《略論》復云:「邊地者,其言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邊示其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藉此況彼耳。(謂邊與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又「疑城」者,若人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則生極樂邊地之七寶宮殿中,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乃疑人所居,故曰「疑城」。如《守護國界主經》云:「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凈土。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地府不收,安養不攝,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方歸凈土。」可見信願二者實為往生見佛之根本。  此外更有懈慢國,或稱懈慢界。在此土至極樂國之中途。生此國者,染著其國土之快樂,而起懈怠驕慢之心,不更進而生於極樂,故稱為懈慢國。如《菩薩處胎經》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深染著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准上經義,懈慢國亦屬邊地疑城之類。  「不了佛智」者,曇鸞師《略論》云:「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凈影、法位、元曉諸師均同上之說,以「不了佛智」一句為總。餘四為別。《凈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總。「不思」等別。佛智淵深,余不能測,名「不思智」。佛智眾多,非言能盡,言「不可稱」。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名為「廣智」。位分高出,名「無等倫最上勝智」。」唐海東元曉師更於余之四句,配當四智。如《宗要》云:「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稱」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游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皈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為大圓鏡智。此一智中,有五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也。過於「不思議智」為「最」;逾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為第三、四、五勝也。是故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又《會疏》曰:「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念佛往生,為佛智所建,疑是故,為不了佛智。不思議智者,佛之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故云不思議智。念佛往生,為不思議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謂佛之智慧,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不可稱智。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疑是故,名不了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位分高出,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今此念佛往生,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疑是故,雲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上之三說互相發揮,《凈影疏》簡述其要;《宗要》廣演其義;《會疏》會歸凈宗。故並錄之。  經云:「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疑有四意。以下廣攝曇鸞、元曉、峻諦,併兼取憬興等,諸師精意,簡化其文字而綜述之。  一者不信「不思議智」,故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極樂。不知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千年積薪,一火燒盡。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不了佛智體絕對待,離過絕非。曇鸞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離此四句,即離百非。佛智離四句、絕百非,體離對待,故曰「不可稱智。」智不可稱,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稱也。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於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  三者不了「大乘廣智」,疑佛不能實度一切眾生,復疑一切念佛眾生豈能皆得往生凈土。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也。欲明佛智,無所運載。運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其所運載,無限無際,故名廣智。又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故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如來大悲大智,於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令諸有情以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故能令念佛眾生皆生凈土。又世界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四者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疑佛不得一切種智。疑是故,於念佛往生法門,不能正信,乃感胎生。元曉師意,如是佛智,只應仰信,不可比量。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如何仰信?應如《起信論》所云:「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是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是對治第四疑也。  元曉師《宗要》復云:「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推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此論至精至要。如能信如來諸智,是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虛心自謙,仰信諸智,亦得往生,不墮疑城。凈業行人當三複斯言,深體虛心仰信之要。  「若有眾生」,「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是為生邊地者之行境。「罪福」者,五逆十惡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不能敬信佛智,尚信罪福因果,而常修禮佛念怫,求生凈土。因念佛實為諸善之本,故云「修習善本」。如上之人,信福不信智,信事而迷理,故墮疑城也。  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凈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以上為另一類生邊地行人,信他不信自者也。與上一類,同是信未具足。蓋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本類行人知求佛智。下文「普遍智」等三智,相當於前之四智。勉強言之,「威德廣大不思議智」,相當於前之不可稱智與不思議智。「普遍智」相當於大乘廣智。平等普遍運載一切有情,咸至無上菩提也。「無等智」應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之簡。前之諸智見《魏譯》。今之普遍智等見於《唐譯》。譯者開合不同,文筆有異,於是智名乃有出入。而兩譯所指之諸智實無有異也。於上諸智,能知信求,故云「希求佛智」等。能信他佛,但於自佛,不能生信,於是心是佛之旨,尚有疑情。是為大失。  《無量壽起信論》論此甚詳。論曰:「須了佛智乃至勝智,方名真信。以一切智不離自心。無我,無我所。凡聖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來成佛。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如是迴向,是名唯心凈土,疾得見佛。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不免心外見佛,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凈佛土中。」是則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有決定信,方能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無決定智,即無決定信,是以「意志猶豫,無所專據」。信願不堅,依據不專,但仍能念佛相續,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但滯邊地。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  「是諸人等」,指上述二類往生邊地之人。「以此因緣」,以修善念佛、發願求生之因,感得生於彼國邊地,七寶宮殿,寶池蓮華,樂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墮之果。復因疑惑之過,感得「道止佛國界邊」,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於五百歲不能見聞三寶之果。此皆唯心所造,業力牽引,不由他故。故云:「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蓋心生種種法生,地獄、天堂、凈土、佛國,皆是自心所現。身所趣向,唯是自業所牽。業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於邊地,亦於寶蓮池中「自然受身」,故非世間之胎生,而實亦蓮花化生。生活快樂「如忉利天」。但於城中,不能出離。所居之處在於平地,不能上升虛空,亦不能隨意高大。更有甚者,則於五百歲中不能見佛聞法。「五百歲」者,據《漢譯》為「於是間五百歲」。經中雲「是間」。又不曰「彼國」。故此「是間」,應指世尊說法之處。是故憬興曰:「五百歲即此方年數。」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執定為此間五百歲。蓋極樂品數無量,邊地差別亦應無量。如《觀經》中下品下生「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是其長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著《西方合論》功德,往生邊地。但以智慧勝故,不久即見佛聞法。如經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然後乃出。」故知懺悔斷疑,乃出離之關鍵。時間並非定數。  「其人」,指生邊地之人。「智慧不明」者,愚痴無智也。「知經復少」者,於大乘經典,所知不多也。「心不開解」,垢染深重,故不能心開意解也。復疑慮重重,故不歡樂。以上述種種原因,故稱如是人等為「胎生」。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上經文總明極樂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外慕諸聖,內重己靈,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佛前蓮花化生。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其如菩薩。反之,心中疑惑則墮胎生,五百歲中,不見三寶等,皆由無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斷疑生信,至為切要。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錁系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本品續勸斷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為喻。《嘉祥疏》曰:「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殿喻其凈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金鎖喻花不開。褥不異(指飲食衣服,如轉輪王)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層樓」即重樓。「床」者,人所坐卧者。「帳」者,床帳,張施於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長狹而低者曰榻。「錁」即鎖。「妙飾奇珍」者,以奇異珍寶作為巧妙裝飾。「幽縶」者,「幽」囚也。「縶」,拘執也。故「幽縶」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雲被押之時,無自在樂。方便求出,方得解脫。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凈,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亦復如是」,舉事以合前喻。「華胎」合「七寶獄」。「不得出現」合「而以金錁、系其兩足。」「猶如園苑宮殿之想。。。。。。無諸穢惡」合「層樓綺殿:。。。。。如轉輪王。」「不生欣樂」合「小王不樂」。「識其罪本」乃至「然後乃出」合「輪王歡喜,方得解脫」。《凈影疏》云:「明胎生者,無餘苦事。但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又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又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凈。」  「若此眾生」下,正勸斷疑知罪,懺悔求出。「罪本」《魏譯》作「本罪」。《會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云:「疑佛五智,謂之本罪,非十惡業等。」「深自悔責」。義寂云:「言悔責者,此省察心,名為悔耳。責,呵責其迷心也。」望西又云:「五百年終,宿障微薄,識其本罪,而生悔責。依悔責故障盡,即到阿彌陀佛所。」又曇鸞師《略論》云:「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曇鸞、望西皆謂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但《嘉祥疏》有異說,疏曰:「深自悔責,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以上二說亦不相違。五百歲末方識罪懺悔,乃邊地人中之多數。不待五百年懺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過失盡已」謂過去疑惑之過失,已懺除凈盡,然後方得出離疑城,見佛聞法。故知不論五百年中,或是其末,總須宿過全消,方得解脫也。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時義。」謂才出蓮胎,立即見佛聞法,不再經歷時刻也。「久久亦當開解歡喜」。蓋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經復少」,今雖親見彌陀,耳聆佛訓。但以心垢未除,情見猶存,故須多聞薰習,增長智慧,始能信解佛語,故云「久久亦當開解歡喜」。「開解」者,心開得解也。「歡喜」者,聞法契會,自然歡喜也。「亦得遍供」者,即曇鸞師云:「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具諸神通,遍供諸佛,於諸功德,隨意修習。具如彌陀本願。  「阿逸多」,即慈氏。釋尊重喚其名,以警醒大眾,專心傾聽。「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至於菩薩何有疑惑,《無量壽經鈔》曰:「大乘凡夫名菩薩歟?或是縱說。縱菩薩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當明信矣」。鈔意甚謙,未作決斷。據筆者意,鈔中兩說均是,其一者我等雖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實發起菩提心,即是初發心菩薩。《論注》云:「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凈業行人,若發如是心,亦即是初發心菩薩。天台謂別教之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沉浮無定。是故初發心菩薩,實有退墮之患也。其二者,彼謂「縱說」,意謂:縱然真是菩薩,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說並不相違。「大利」者,即經中「真實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今者難逢能逢,難聞能聞,而不信受,辜負佛恩,故云「為失大利」也。況此凈土法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信願持名,逕登不退。是乃真實利中之最真實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於此不信,永失大利。如《千手經》云:「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是明疑惑「為大損害」之義。反之,則如《十往生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觀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無問晝夜,常得安穩。」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從,祈慎思之。下復明疑謗之大害。該經復曰:「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嗔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之中,來致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聾盲喑啞。水腫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極苦。後得為人,常生下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旁引兩經,深顯疑信雖只在當人一念之間,但所種禍福,懸隔天淵,歷劫無盡。故云「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慈氏大士,以無緣大慈,憫念末世中有一類眾生,雖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凈土。故發斯問。佛答:此一類眾生,缺少智慧,迷戀天人之福,故不願生。慈氏復云:「不求佛剎,何免輪迴」。此有二義:其一者,專指如上之人,妄謂西方之樂不如天界。如是虛妄分別,不求生凈土。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但天壽盡後,仍復輪轉。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凈土為歸宿,專仗自力。則難於現在生中,坐斷生死,仍受後有,故云「何免輪迥」。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舍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  「佛言」下,更明著相與離相之得失利害。著相修福,難免輪迴。離相求生,永得解脫。上段先明著世間福,不出輪迴。蓋彼等雖種善根,但貪人天福報,不能離相,不求佛慧。「雖復修福,求人天果」,故不能出三界牢獄。「得報之時,一切豐足」。暫享世樂,福盡還墮,後患無窮。命終之後,親眷雖為之懺罪祈福,修法誦經,欲相救度。但彼之邪見根深,執迷不悟。因「邪見業王,未能舍離」。以邪見故,不生正信,故此邪見實為諸惡業之王。故云「邪見業王」。故「常處輪迴,而不自在」。  汝見愚痴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上文所指,更甚前者。前者修善,但求世福,故不能出輪迴。此則愚痴更甚。不種善根,反恃世智聰辯,驕慢自大。不生正信,助長邪心。不知世智辯聰,正是八難之一。邪見顛倒,反以為美。如是之人,焉能出離生死苦海。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凈,遠離分別。求生凈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佛答慈氏,此界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凈土者,共有三種。一者貪著世樂,求人天果。二者世智辯聰,邪心熾盛。三者則為「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此三種人,縱能修福,所得只是世間福報。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故「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中「大福田」者,持佛名號也。因持名是諸善中王,故所種田,方得名為大福田。惜以「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故雖念佛亦不能出輪迴。經中三輩往生,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者,即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之心。「情執深重」即是愚痴,何雲大智。「取相分別」則有取捨,何由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是之人何能發菩提心。故念佛亦不能入於三輩之中。蕅益大師謂念佛如無信願,亦不能生,正與此同。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靈峰《破空論》釋曰:「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以空非內外、彼此、方隅、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故。無相之福,其福乃大。」又《金剛經》曰:「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上引《金剛般若》皆表取相分別之失。故經雲「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也。  段末謂「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求生凈土,永得解脫。眾德之本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又「無相」者,謂無色等五塵,男、女、生、住、壞等十相,名為無相。又《涅槃經》曰:「涅槃名為無相。」又《演義鈔》曰:「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皆彰此「無相智慧」。經雲「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乃至「永得解脫」。即《金剛經》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妙旨。《破空論》釋曰:「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無上菩提也。」兩經相較,今經中「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即如彼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植眾德本」,「求生凈剎,趣佛菩提」,即如彼經中「修一切善法」。又「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即如彼經之「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夫凈土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於此能信,是即無相智慧。如《金剛經》云:「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空論》釋曰:「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可證能信之妙德,舉體即是無相智慧。蓋此凈宗乃最極圓頓,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若人於此法能生實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如是六信具足,當知其人,亦必超情離見,與無相智慧相契。是故經中《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前雲「取相分別」,雖種大福田,「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是乃取相之過也。今雲「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是乃離相求生之功也。或入三輩,或墮疑城,關鍵所在,已昭然若揭矣。「身心清凈,遠離分別」者,蓋無相智慧,即萬法一如,染凈平等,故身心清凈。一切皆如,故離分別。再者念佛「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身心清凈。凈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或疑凈宗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如是欣厭,豈非分別。《妙宗鈔》答曰:「取捨若極,與不取不舍,亦非異轍。」蓋舍之若極,則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之若極,則六字洪名,一念單提。如是念佛,何異於不取不舍,故云:「亦非異轍」。又《彌陀要解》答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舍,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求生凈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如是求生,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愿,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趣佛菩提」,因中即發菩提心也。果上則是必補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宗而修,故「當生佛剎,永得解脫」也。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前之三輩與邊地疑城,皆論凡夫往生。今品廣明十方菩薩往生之數無量。彌顯凈土妙法,聖凡齊收,利鈍悉被。普勸眾生,求生極樂也。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首彌勒大士叩問,此土他方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今當往生之數。佛答此土往生菩薩,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億菩薩。小行者不計其數。「小行」者,《無量壽經鈔》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薩名為小行,對不退故。」蓋謂不退菩薩名為大行菩薩,十信稱為小行菩薩,以升沉不定也。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剎之名,及往生菩薩之數。此下復標第十二、第十三兩佛剎。《會疏》曰:「十三次序,為出世前後,為約方所,其義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經中舉本土及他方十三剎,此十三剎僅為無量剎土中之略例。  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日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上文采自《魏譯》。若參證《唐譯》,則此處第一句「其第十二佛」,應指第十二佛剎。(例如《魏譯》「其第二佛名曰寶藏」。《唐譯》則為「寶藏佛國」。)至於第十二佛土顯往生菩薩之德,亦是例舉。「堅固之法」者,不退轉法也。至於不退菩薩亦往生極樂,其義為何?如《大論》中:「問曰: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凈無量壽佛世界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凈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又《論注》云:「未證凈心菩薩者,初地已上七地已還諸菩薩也。此菩薩亦能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為未得凈心。此菩薩願生安樂凈土,即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畢竟身等法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又云:「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舍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以上《大論》與《往生論注》,皆明不退菩薩願往生極樂之因由也。  《無量壽起信論》曰:「右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所以智者大師臨終,令門人唱無量壽佛,及觀經題目。合掌贊曰:「四十八願,莊嚴凈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言訖,稱三寶名,奄然而逝」。唐法照上五台,入大聖竹林寺,見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問修行之要。文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照云:「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時,決定往生。」二大菩薩因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疾出離,應當念佛。」慧日泛舶渡海,達天竺。至健馱羅國。東北大山有觀音像。日乃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忽見觀音現紫金身,坐寶蓮華。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可見凈土法門,勝過諸行。他如天親大士《往生論》、馬鳴大士《起信論》、智者大師《十疑論》,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蓮池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讚歎,導往西方。決無欺世誤人之事。何況我等生當末季,法弱魔強。獨力修行,豈無錯路。若復徘徊不信,深戀塵勞。如蛾赴火,如魚處涸。曾不幾時,大苦隨後。宜各猛省,莫更他求。  (以上正宗分竟。)  彭氏《起信論》釋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廣大誓願,為令行者生擔荷心。發起悲智,具普賢願故。一、次明法藏廣大功德,為令行者生真實心,廣行方便,滿普賢行故。一、次明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為今行者生決定心,至誠迴向,入佛境界,不墮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間果報,為令行者生精進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決生彼國故。」准彭氏之說,要而言之,其首二則是勸願,亦即發菩提心也。第三則是勸信。其末則勸行。止惡行善,而善中之王則持名也。信願即是發菩提心,持名即一向專念。正是本經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約小本,即是信願持名。兩本繁簡有差,而綱宗無異。靈峰大師論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兩本合參,宗旨益明。  叄、流通分  全經三分,初為序,中為正宗,末為流通。靈峰大師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今是後語,後語亦善,不可因其非正因而忽視也。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本品經文,多是《唐譯》,其中「非是小乘」與「第一弟子」等,則是《宋譯》。本品是流通分之首,獨勸持名。正是會權歸實,攝末入本也。《無量壽經鈔》云:「上來雖說萬行往生。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又黑谷《大經釋》(節錄)如下:「至流通,初廢助念諸行二門。但明念佛往生。」。又云:「准本願故,至流通,初廢諸行,歸但念佛。」可見彌陀本願,實願眾生一向專念彌陀名號。今勸流通,特顯佛願。獨倡持名,普勸流通。是故稱為後善也。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上段「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指前品中十方住生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彼等聞名往生,得大利益。如前所引《大論》所云:菩薩往生極樂,見阿彌陀佛,即與八地及八地以上諸大菩薩,畢竟身等法等。故云「善獲利益」。是乃舉十方往生聖眾往生得益,以勸眾生信樂發願也。下文則贊念佛第一以勸信。聞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禮敬,「如說修行」,即得大利,當得經中所說往生之一切功德。「一念」者,《漢譯》云:「聞無量壽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踴躍,心意清凈。」(《吳譯》同之)又《宋譯》「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又《魏譯》云:「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據《選擇集》意,此「一念」即「一念凈信」;又即《三輩往生品》中之「發一念心,念於彼佛」也。又《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無上功德者,明利深遠。一念至信,修行發願,必生凈土,終得佛果,故云無上也。」又《選擇集》云:「以念佛而為無上也」,「乃至一念而為大利也。」是故經謂,若人能生一念喜敬之心,持名求生,「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如上功德」者,即經中所說,橫出三界,圓登四土,一生補佛,究竟寂光也。  「心無下劣」者,於自善根,能生信故。「亦不貢高」,明信佛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成就善根」,如《小經》六朝石刻本云:「以稱名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悉皆增上」者,凈念相繼,精進無已,故諸善根皆能增上也。又《彌陀要解》云:「同居凈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以念念即佛,為成佛之親因緣。凈念相繼,乃等無間緣。以佛號為所緣境,乃所緣緣。言增上者,總攝前三緣,有大力用。「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此人」,即如上一心念佛之人。世多譏念佛為自了,甚至鄙視,是則未了佛意。世尊金口親宣,如是之人非是小乘。彌陀一乘願海,悉賜大白牛車,唯是一乘,何有二三。故云「非是小乘」。佛復讚揚如是念佛之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何以故?以念佛法門最為第一故,最為難信故。於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能生實信,如教奉行,故稱第一。  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  上文復勸尊重依止、愛樂修習本經所授之法。《凈影疏》云:「是故已下,勸學此經。以此經中說無量壽,聞獲大利。故設大火滿三千界,亦須從過聽受此經,況余小難。」因此經乃是凈宗第一經。於彌陀因地願行,極樂依正莊嚴,三輩往生正因,兩土穢凈因果,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等等,攝無不盡也。故應「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敬依經教,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世尊復云:凡欲令無量眾生速證不退,及為欲見極樂「廣大莊嚴,殊勝佛剎」,願隨佛學,亦自攝受佛剎。如極樂之廣大殊勝,普被諸根,廣攝萬類,以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心,聽受此法門。  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上復深勸大眾,堅信此凈土法門與無量壽經。首云:「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蓋以四宏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何況此凈宗乃第一之法,而此大經復是凈宗第一之經。彌陀因地發心曰:「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求正覺者首應求正法。故不應自生諂偽之心。「退」指退轉,「屈」指彎縮,「諂偽」指虛妄。「設入大火」。「設」者假設,蓋謂倘因求法,身入大火。亦「不應疑悔」。當如彌陀因地「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始是深信切願也。  「何以故?」乃世尊自問之語,其下則從正反兩面,深顯其義:一、正者,如《菩薩往生品》所明,彼等無量無數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皆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信受奉行,悉生極樂。二、反之「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下一品中復云:有一億菩薩以不聞此經,而退轉於無上菩提。是從反面以勸堅信也。末後總結全品,慈悲咐囑,諭云:「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北京凈蓮寺長老慈舟老法師《無量壽經科判》,謂本品內容為「法師不退得記為勸」。其意為能演說本經者,信行不退,即得受記,以此普勸法師以及大眾也。慈老之判,契合經旨。本品文初明說法得利。中段明不聞退轉,並勸為他演說。末段受菩提記。  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種諸善本,應常修習,使無疑滯,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  「正法滅時」。一代佛化,歷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時。嘉祥《法華義疏五》曰:「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轉復微末,謂末法時。」所云正者證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青龍仁王經疏三》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至於正像末所經歷之年數,諸經之說不一。古德多采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之說。(說末法為一萬年者,如《大悲經》。)故知佛法住世尚約有九千年也。「正法滅時」,廣指像法與末法。當前正是末法之時。此時之眾生,善根遜前,但其中必仍有過去生中廣修功德,當前供佛念佛之人。故云「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眾生」者,《彌陀要解》謂等覺已還皆可名眾生。是以眾生中,上可有等覺大士,下則六趣凡夫,我等皆在其中。如是眾生由於以往多生供養諸佛,念佛修善,故蒙彼如來威神加被,乃於現世「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是以我儕遇此法門,應深慶幸,切莫錯過,務當「攝取受持」。則可「獲廣大一切智智」。  「攝取」者,《往生論》謂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功德成就,「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凈句。清凈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又《彌陀要解》曰:「一一莊嚴全體理性。」若能了達極樂一切莊嚴成就,入一法句,從事達理,即事而真,諦信萬德莊嚴,直入一句名號之中,凈念相繼是為「攝取」之義也。蓋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亦復不可思議。「受持」者,「受」者,信受,依教奉行也。本經之宗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宗者,修行要徑,依此而修,始名為受。「持」者,執持名號與持誦本經也。十地菩薩不離念佛,此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是以等覺大士亦不離念佛。我等凡夫,但當老實念去。《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靈峰大師此言,真得十方如來之髓。實應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念佛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時,是故「當獲廣大一切智智」。於我具縛凡夫,亦非份外。「一切智智」是佛智之名。同於一切智。但以一切智,有時指佛智。如《法華經化城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又《智度論》云:「是故如來名一切智。」但有時又指聲聞緣覺之智。如《智度論》又云:「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是則謂一切智為二乘智矣。故為別於彼一切智,乃以一切智智專指佛智。《大日經疏一》曰:「梵雲薩婆若耶,即是一切智。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又「又謂此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菩提心為因者,謂行者如實知自心也。大悲為根者,謂行者發悲願,拔眾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為究竟者,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又《仁王經》曰:「自性清凈,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上之經文可見,今日能聞能信此微妙凈土法門之人,皆由過去生中,已曾供養諸佛,廣修眾善,憶佛念佛,因此乃得諸佛威力加被,故今始「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此凈土法門廣攝萬法,普收眾類,故云廣大。於此法門,若能信受奉行,當得一切智智,即是得佛智,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凈。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以上經文,節取《唐譯》。)蓋謂若人能於凈宗妙法得廣大勝解了達凈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念佛即佛之圓旨,則必能歡喜信受,常樂修習,復以此廣勸他人也。  「廣為他說」,下復雲「為他演說」,本品末雲「專心信受,持誦說行。」,是皆普勸演說宏揚本經與凈土法門。今者正是流通分,故勸演說,以廣流通。如《願力宏深品》云:「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故知樂為人說,勸導一切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方是知恩報恩之正行。妙法流通,正符如來本願。是故《法華經法師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是如來使,如來所遺,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又曰:「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由上可證,演說《法華》,功德無盡。而本經正是「法華秘髓」,如《彌陀要解》曰:「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即本經,文見《獨留此經品》)。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葯,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故知演說本經者之功德不可思議,亦必為諸佛之所護念也。下雲「常樂修行」,諭說法者應心口一如,言行一致,自不修習,何能勸人修習。  下復普勸斷疑生信。若欲說法利人,則自身首須斷盡纖疑。經曰:凡求是法,「皆獲善利」。故應「安住無疑」,老實持念,勿生疑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為諸善之本。當奉為綱宗,安住如是法中。「應常修習,使無疑滯」。蓋疑根未斷,即是罪根。欲斷疑根,應知方便。疑惑不斷,只因慧心不朗。慧心不朗者,只以三垢障深。據《安樂集》,念佛三昧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嗔痴一切諸障。垢去明生,則無疑滯矣。如是則不墮於諸天、二乘、懈慢國、邊地、疑城,如是等等「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珍寶喻彼中之樂,牢獄喻未得究竟解脫,而不自在也。  又《安樂集》曰:「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道綽大師此言,剖開諸佛秘藏,直顯凈宗心髓。但能信受奉行,依相專至,老實念去,縱未離相,決定往生凈土。依相專至,凡夫能行。離相乃菩薩境界。《金剛經》「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實非凡夫生滅之心所能及也。凈宗妙用,實為方便中之方便。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世尊復舉諸大威德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菩提,彌顯流通此經之要。  「如是等類大威德者」,乃能生佛法廣大異門之大士。「異門」對下句中之「此法」而言。「此法」者,凈土法門也。「異門」者,凈土以外其餘種種法門也。經云:「涅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是諸菩薩,雖能於佛法中,開顯凈宗以外之種種方便法門。但以未聞此法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故。若不聽聞修習,難於究竟自覺故。再者,念佛法門是普被三根逕中之逕,若不聞知此法,則難於普度有情,速脫生死,以圓滿利他之行故。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於眾生則導引於坑坎之路。未契如來方便,難入一乘願海。是故將有一億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於無上菩提也。世尊欲令一切凡聖,悉聞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勸令書寫、供養、受持、讀誦、信受奉行,復能流通。雖僅於須臾之頃,「為他演說」,勸人聽聞是經,使之「不生憂惱」。如是說法,乃至至心精進,「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如是之人,「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彼人」即指「於此經典。。。。。。為他演說」之人。「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指劫火。成劫之後為住劫;住劫之後有壞劫;壞劫之末有火風水三災。此火災亦稱劫火。《仁王經》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又《俱舍論》曰:「風吹猛焰燒上天宮,乃至梵宮無遺灰燼。」佛記彼人,於臨終時,縱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皆被劫火所燒,彼人亦能從中超出,往生極樂國土。彼人以持說是經之功德力,及十方如來威神加被力,故於此界,雖是劫火洞然,大千俱壞。仍能安穩自在,從容往生。如《普賢行願品》:「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佛復記曰:「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佛為印證,如是之人,皆已於過去佛前,領受菩提記,皆當作佛;並為「一切如來,同所稱讚」。  末後普勸大眾「專心信受、持誦、說行」。《箋注》云:「專心,謂心專一不雜余念也。」「持誦」,受持讀誦也。「說行」,謂如經而說,依教奉行也。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本品表當來經滅,佛以慈悲「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序分中《大教緣起品》世尊放大光明,光瑞殊妙,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阿難啟問放光因緣。佛贊阿難曰:「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蓋因阿難啟問,世尊乃流出此殊勝希有之《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也。可見此經正因世尊「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故說此廣大圓滿、簡易、直捷方便、第一希有之難逢法寶也。直至當來經道滅盡,佛以慈愍,獨留此經,止住百歲。遇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深顯佛慈無盡,佛恩無極。復表此經所宣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殊勝妙法,實是普濟眾生之阿伽陀葯。法滅之際,眾生業障彌深,仍可仰賴是法,而度生死。極顯斯法究竟方便,不可思議。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  「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指《禮佛現光品》極樂依正,一切所有,以佛威力,如對目前。會中大眾,人人皆見。以此勝緣,即令會眾,生起實信。復因彌陀威德加持,會眾善根,悉皆增上,故云「所當為者,皆可求之。」《會疏》云:「所當為者,當為往生願行者也。皆可求之,能順佛經可得之也。」段末佛垂誡曰,現即親自見聞,故不可於佛滅度後,於極樂依正凈土法門「復生疑惑」。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當來經滅者,善導大師云:「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凈影、道綽、慈恩、義寂、法住、望西諸師同之。《凈影疏》云:「當來之世,經道滅者,舉彼未來法滅盡事。釋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一切皆過,名為滅盡。」但憬興據《法住記》指為增劫七萬歲後。《法住記》云:「人壽極長至十歲。刀兵劫起,互相誅戳。佛法爾時暫滅。增至百歲後,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復來人中,稱相顯說無上正法,度無量眾。乃至此洲人壽六萬歲時,無上正法流行世間,熾然不息。至七萬歲時,(賓頭廬等)十六大阿羅漢與諸眷屬,一時俱入無餘涅槃。」憬興云:「當人壽七萬歲時,無上正法方永滅沒,故云經道滅盡」以上兩說,各據一義。望西師判云:「(善導)大師彌陀垂跡。慈恩觀音化現,所解不輕,以為依憑。」據望西意,釋此經文,應按善導大師之教,此說甚是。  「特留此經」者,《凈影疏》曰:「佛以慈悲憐憫眾生,故法滅後,獨留此經,百歲濟度。以此經中開示凈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聖人先隱,為是先滅。此經教人厭苦求樂。濟凡中要,為是後滅。」疏謂此經教人念佛生西,故獨留之,於最後之百年救度眾生。至於《大涅槃經》(及《首楞嚴經》)顯示人人本具佛性,乃聖教中甚深之法。於後末世,眾生根劣,無人能曉,是故先滅。此《無量壽經》教人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乃救濟凡夫之要法。是故後滅也。  「其有眾生」乃至「皆可得度」。《凈影疏》曰:「值斯經者,所願皆得,明留之益。法滅盡後,百年聞者,尚得利益,往生凈土。況今聞者,何有不生」。疏意:遇此經者,必滿本願,是乃正明獨留此經之利益。至於法滅之時,聞經尚得法益,往生極樂,何況現在聞經信受之人,焉有不生西方之理。故疏續云:「定得往生,莫自疑慮。」「得度」者,渡生死之海,而證涅槃也。海喻生死,彼岸喻涅槃,超越生死中流而登涅槃之彼岸,故云「得度」。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上嘆聞經信受為難中之難,令人知經之難聞,生敬重希有之心。「興世」者,出興於世也。《資持記》云:「佛身充滿,隨物現形。示生唱滅(示現生滅),拯接群品。據娑婆所見:誕育王宮,厭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興世。」蓋謂佛身遍法界,無有來去;三際一如,本無生滅。只為應機度化,故現出生王宮,出家修道,降魔成佛,此即所謂興世也。「難值難見」。《凈影疏》云:「明值佛難。世當佛時,名之為值。目睹稱見。此皆難也。諸佛經道,難得聞等,明法難聞。於中先明經教難聞。手得經卷名為得。耳聽曰聞。亦可領誦名之為得。耳餐(餐,採取也。)稱聞。此等皆難。」故云「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善知識」者,「善」謂於我有益,導我於善道者。知謂知心。識謂識形。如《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故知此「知識」二字,為知心識形之義。故善知識亦稱善友。相識相知導我於善之人,稱為善友,即善知識也。又《圓覺經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葯,名善知識。」是謂能了別真妄,通達真際,知眾生根,應病予葯,名為善知識也。又《安樂集》依《法句經》曰:「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然於畢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識者,是汝韁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該經復云:「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又《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欲證菩提,當求善友。求友之道應如《圓覺經》所云:「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經示曰,欲求善知識,首須求具正知見之人。何謂正知見?《圓覺大疏》曰:「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覺性者,性覺妙明也。善能通達本有性覺,故云善達覺性。本有覺性,不從外來,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處也。「抉擇」者,善能分別諸法相也。「無疑」者,於第一義而不動也。「心不住相」。《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何況世間夢幻境界。故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如《稱讚大乘經》云:「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從「雖現塵勞」乃至「入不律儀」諸句,總之,如《大疏》所示:「壞見之人,雖不壞行,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雖壞行,而不破見,是則人天真勝福田。」又《大論》曰:「於諸師尊,如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則盡心敬之,不念余惡。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是故彼經結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蓋謂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識。於真善知識能知能求,故必證菩提也。  《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時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展轉令往矣。」復云:「故《法句經》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識,謂父母、眼目、腳足、梯橙(橙同凳)、飲食、寶衣、橋樑、財寶、日月、身命等。後結云:「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自念曠劫為善知識守護。今日值於如來,乃至未曾報恩,無心親近。說是語已,重複舉身號泣。」是故《圓覺經普覺品》普勸曰:「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且恭敬善知識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難。故云「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蓋善知識難遇難識,今幸求得,倘於彼善知識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則良醫束手。如是則遇同未遇。故於善知識教,應聞而能信,信而能行。是為甚難也。上明遇佛,聞經,遇善知識,聞法能行,均極難得,甚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難,莫過於下之「若聞斯經,信樂受持」,是乃難能中之難能,故云「難中之難」。其希有難得,更無過於此者,故云「無過此難」。何以故?如《凈影疏》曰:「余義余經,處處宣說。開顯凈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甚難。」又《會疏》曰:「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也。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眾機通入報土故(種種根機悉生報土);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等。」准兩疏意,若人於此第一希有、難聞難信之一生成辦之妙法,能聞、能信、能受、能持,當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種善根,難能希有,超過一切。故曰「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此非謂法門難修,蓋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緣,至為難得也。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凈,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得聞佛聲」是《漢譯》經文。《吳譯》為「聞阿彌陀佛聲」,《魏譯》為「得聞彼佛名號」,《唐譯》為「聞彼佛名」,《宋譯》為「得聞無量壽佛名號」。諸譯合參,故知「佛聲」即阿彌陀佛名號。「聞」者聞名信受也。以名具萬德故,能令聞者「慈心清凈」。「慈心」者,發起大慈心也。「清凈」者,純凈無垢也。「歡喜」者,內心喜樂也。「踴躍」者,歡欣奮起,形於身口也。「衣毛為起」指遍體毛孔開張,汗毛豎立。「淚出」,目中流淚。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佛所得之無上菩提,名為「佛道」。《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地之萬行也。「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贊語。正如《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靈峰《破空論》釋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準是而論,本經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若能生信,當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間希有之人。若於圓教能生實信,圓解圓修,可稱圓人。圓人修行一日,可當常人修行一劫。  反之,狐疑不信者,乃從三惡道中來,宿世殃禍業障未盡,尚未至得度之期,故不能信受。此亦如《金剛經》所云:「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故知法門愈殊勝,世人愈難信。故於圓頓妙法,狐疑不信也。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本品首為世尊咐囑大眾守護本經;次諭救護眾生;三諭行解相資,求生凈土。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堅固深信,時亦難遭。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咐囑汝等,作大守護。  本品首段為咐囑護持本經。「無上之法」者,《往生論注》云:「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上。」「無上法」者,涅槃也。《智度論》云:「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十力」者,如來所有之十種力用。一者,覺是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又指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樂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希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二者,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三者,定智力。知諸禪定,解脫三昧之智力。四者,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五者,欲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六者,界智力。乃知種種界智力,於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也。七者,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八者,宿命智力。知眾生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壽夭苦樂等。九者,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舍報,生生死死,從何道來,向何道去;以及善惡業緣,或苦或樂,無障礙之智力。十者,漏盡智力。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  「無畏」者,乃四無畏。又雲四無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無畏。今所指者是佛之四無畏。(詳見第十七品無畏注)。  「無礙」者,自在通達,互相涉入,融通兩為一體。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往生論注》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華嚴宗立四法界。據《大明法數》:一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又名無障礙法界。今此經所宣,正是如來事理無礙法界,與事事無礙法界,甚深之法也。  「無著」者,無執著之念。如《金剛經》曰:「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破空論》釋云:「無上菩提,超情離見,即是究竟彼岸。不但無非法相,亦無法相可得。故云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所證既超情離見,所說亦超情離見。故云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實相彼岸,雖復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取說,而如來以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但所說法,由其隨順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離見,離過絕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也。」今雲「無著」,既無所著取,符合《金剛經》義。正如蓮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無著」始開萬德圓具之妙蓮。「不住」於空,日月方能運行不息,光明遍照也。  「非易可遇」,指以上如來之法均難逢難遇。若有聞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非是凡人。故云「非易可遇」。雖有善能說法之人,於此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甚深法門,亦難於用語言文字而為開示。如本經云:「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云「能說法人,亦難開示」。若人於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能生深信,蓋由多世所種善根,今齊發動。此誠萬劫千生希有難逢之一日。故云「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我今如理宣說」乃至「作大守護」,正顯咐囑。「如理」者契理也。「廣大微妙」者,以此法門圓具萬德,普被群機,故云「廣大」。以念佛故,善根福德,頓同諸佛,神妙難思,故云「微妙」。「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此有二義:一者,如本經第廿三品,十方無量諸佛,各各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二者,如《阿彌陀經》曰:「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十方諸佛皆贊釋尊演說是經。且此經原名《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故知如是經法,實為十方如來所稱讚護念。故釋尊咐囑彌勒等作大守護。「大」者指超越群倫。以此法門第一希有,可名為大。於此守護,可名為大。又此守護,勝於護持頭目,超越常情,乃名為大。又《唐譯》云:「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門及諸佛法,囑累於汝。汝當修行。。。。。。。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世尊作大囑累,是故彌勒大士等。應作大守護也。慈氏大士於無量壽會上,受佛咐囑,故知大士當來下生,必宏本經。  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世尊如此殷重咐囑者,蓋末法中唯此能惠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故囑守護,為一切有情,作生死海中之明燈。導諸眾生,出離苦海。故云「長夜利益」。賴此妙法,則可令各類眾生速離生死,不墮五趣,免受眾苦。故咐囑彌勒等,護持是經。  「應勤修行」以下,表為究竟二利,自覺覺他,但當遵順佛語,堅持經法。精勤修習,仰報佛恩。「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三句,均指遵師重道,依教奉行。力誡行人,不可師心自用,違背本師,離經叛道。當知普利之道,首在「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為令久住,故云「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凈剎。  上經八句,實為全經之總結,凈宗修行之綱要。世尊此會所說之長行,於此告終。故知此八句,實為凈宗之末後句,全經之結束語也。此八句理事齊彰,正助並顯。如來秘藏,和盤托出。首雲「常念不絕」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經。如本經《往生正因品》中,劈頭第一句便云:「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正是此處「常念不絕」之意。《非是小乘品》云:「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又《受菩提記品》云:「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世尊悲心無盡,普攝無餘,故頻以持念本經為勸也。世尊力勸持念本經者,蓋經中所宣正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無上大法。行人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萬修萬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經者,即應依教奉行,如佛訓誨,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故知「常念不絕」,究竟所指,則在常念此一句名號也。「不絕」者,凈念相繼也。行人果能真實發心,老實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繼。則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決定往生,逕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涅槃。故佛慈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捷」者迅速捷疾也。又如捷徑,指徑路也。是謂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徑路,老實持名則得道迅速也。蓋以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因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是彌陀大願之本,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也。
推薦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9}-{17}
大乘起信論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8
海濤法師《大乘皈依開示》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泉池功德第十七)

TAG:平等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