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歷史視野中的楚漢相爭

項羽

劉邦

劉邦晚期漢帝國的地圖(地圖一)

漢武帝後期漢帝國的地圖(地圖二)

西楚霸王靈祠

楚漢逐鹿中原

  亡秦必楚

  兩千多年前的楚漢相爭,至今仍是中國歷史中永不褪色的話題之一,有人物,有衝突,有戲劇性轉折,最適合做茶餘飯後的談資。電影《王的盛宴》,導演強作歷史解人,聲稱項羽具有民主思想,頗受網友嘲諷。聲未絕耳,長達八十集的電視連續劇《楚漢傳奇》又開始熱播,依然毀譽如潮。

  說項羽很民主,當然荒謬,但大家的討論倒使我想起另一個問題。記得中學歷史課上,老師講到楚漢相爭時,總要提這樣一個問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劉邦的成功說明了什麼?一般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都是這樣:秦朝的統治雖然殘暴,但統一中國、施行郡縣制,具有進步意義;項羽代表陳舊的貴族勢力,在推翻秦朝統治後,恢復諸侯割據局面,開了歷史的倒車,所以必然失敗;而劉邦代表著先進的封建地主階級,他的勝利說明了先進勢力總是能戰勝落後勢力,推動歷史進步……考試的時候,必須把這些話都寫上,否則扣分。

  不知道現在的中學老師還是不是這樣講。項羽真的是因為階級立場落後於劉邦才失敗的嗎?早在上世紀80年代,著名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就發表過一篇題為《說「張楚」》的論文(初刊於《歷史研究》1989年第2期,後收入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這篇論文已經摧毀了項羽落後說的基礎,但學術成果要和中學教育銜接,看來是一件很難的事,至少到90年代後期或21世紀初,用項羽落後來解釋楚漢相爭的結局,仍然在中學課堂上盛行。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楚漢相爭?這話得從秦末形勢說起。談到秦朝滅亡,人們不會遺忘陳勝吳廣起義。但陳吳起義僅持續了六個月,此後數年,湧現出了齊王儋,趙王歇,魏王咎,韓王成等人,或自立,或被擁立,成為反抗秦朝統治的領袖。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徵,即都是秦統一之前,關東六國的舊貴族勢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楚懷王熊心,被擁立之後,迅速成為各方滅秦勢力的盟主和精神領袖。實際主導滅秦戰爭的項梁、項羽叔侄,其家族又世為楚將。從這一形勢來看,引領滅秦潮流的似乎是楚人,這場戰爭是楚國貴族聯合其餘關東各國舊勢力發動的反秦戰爭。

  盟主為什麼是楚王?主將為什麼是楚將?對於這個問題,田餘慶先生在《說「張楚」》一文中有非常精闢的剖析,我在這裡販賣些田先生的舊說。《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一則盛行於戰國晚期的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哪怕只剩最後三戶人家,也要亡秦復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預言出現?司馬遷假范增之口,提供了一個解釋:「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這裡的楚懷王指的是與秦昭王同時的熊槐。秦人失信,誆騙熊槐入秦,並將之幽禁。數年後,熊槐在秦國鬱憤而卒。楚懷王的經歷備受楚人同情,同時也加深了楚人對秦國的仇恨。當秦人把楚懷王的遺體送回楚國時,「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到秦朝末年項梁起事,立熊槐之孫熊心為王,同樣稱為「楚懷王」,就是為了激活楚人的這段記憶和仇恨。

  楚國是秦國的勁敵。觀察戰國晚期局勢,秦滅六國的戰爭,以與楚國的戰爭持續最久,也最為激烈。當時還是秦王的贏政就滅楚問題諮詢宿將王翦,王翦說非六十萬兵力不足以攻楚。贏政未能採納王翦的建議,而是輕信了許諾以二十萬兵力滅楚的少壯派將領李信。結果李信被楚人打得大敗。贏政不得不補足六十萬兵力,重新起用王翦。除了秦楚戰爭之外,在戰國後期連橫合縱的「國際」關係格局中,楚國也一直是關東六國合縱攻秦的縱長,也就是盟主。

  在戰國晚期秦國與關東六國的對抗關係中,楚是關東六國的盟主。秦朝短暫統一之後,戰爭再度風起雲湧,六國舊貴族紛紛裂地為王,以小懷王熊心為盟主,以項氏叔侄為主將,事實上是迅速恢復了秦統一之前,六國以楚人為盟主合縱攻秦的格局。也就是說,秦始皇去世之後的戰爭,是戰國晚期七雄戰爭格局的反覆與延續。如果把秦漢歷史看作一個整體,秦末戰爭像是穿插在兩個統一王朝之間的小插曲。換種眼光,如果把戰國晚期的爭霸戰爭與秦末戰爭看作一個整體,那麼秦朝的統一才是插曲。只是今天的人們熟睹於大一統王朝史觀念,不太習慣用後一種思維考慮問題。

  在秦末戰爭中,各國舊貴族以楚國為盟主的最初目的,是要恢復到秦統一前的狀態,而不是要楚國代替秦國統一。滅秦的任務最終在項羽的主導下完成,項羽廢郡縣而行分封,使舊貴、功臣裂地而王,自己不稱帝而稱霸王,其實是順勢而為,將各方滅秦勢力的訴求兌換成現實,並非一意孤行地開歷史倒車。當然,說項羽代表舊貴族利益,倒也是事實。問題是,這是不是就成為項羽敗給劉邦的原因呢?

  劉項同歸

  劉邦出身卑微,不能和項羽比,身邊聚集的人物也多為屠狗皂隸之輩。故趙翼《廿二史札記》總結漢初政治,有「漢初布衣卿相之局」一則。從出身論的角度將項羽、劉邦判入不同的階級陣營,沒什麼大問題。但這就能引申出,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對決是兩個階級的pK嗎?一個時代的最大局限來自於技術和觀念,當歷史積累與人類整體智慧尚不足以突破這些局限時,任何英雄人物只能在時代框架下選擇自己的行動方向。與之相比,階級論是軟弱的,因為這種局限可以被個人能力突破。劉邦和項羽兩大陣營之間,相互叛亡的事例很多,劉邦身邊的張良也是貴族出身。說項羽代表舊生產力關係的沒落貴族,因此必然讓位於代表新生產力關係的封建地主階級,只是看到項羽輸給劉邦這一結果後,用來解釋這個結果的後見之明。仔細對比這兩個人,我們會發現,劉邦並不見得比項羽更先進。

  項羽在自稱西楚霸王的同時,分封了包括劉邦在內的十八家諸侯。我們可以把這十八家諸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舉旗反秦的六國舊貴,如趙歇、韓成、魏豹、田市等;第二類是出身卑微,卻在反秦戰爭中立下大功的義軍領袖,如劉邦、黥布等;第三類是秦朝降將,有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隨後劉邦消滅項羽,自為漢帝,同樣分封了七家異姓諸侯王(不計後來代替臧荼的盧綰)。分析劉封七家諸侯的成分,大家會發現,除了少去秦朝降將之外,與項封十八家並無本質區別,依然由六國舊貴與新軍功階層組成。七家中,韓信與彭越是在滅項過程中晉身的軍功新貴,其餘五家都是原先由項羽分封、在楚漢相爭過程中因站隊問題而被保留下來的諸侯,除黥布外,另四家又都是六國舊貴。

  看看劉邦晚期漢帝國的地圖(地圖一),如圖一所示,白色部分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郡縣,陰影部分是掌握在諸侯王手裡的封國。這張圖有兩個特點:其一,封國總體面積大於中央直轄的郡縣;其二,東西界限分明,郡縣集中在西部,東部地區幾乎都在諸侯王手裡。試想,如果我們把這張地圖改編成戰國晚期秦與東方六國的對抗圖,白色區域的核心地盤不正是當年秦國所處的位置嗎?陰影部分,不正相當於當年的關東六國嗎?除了具體疆界有所改動外,東西對抗格局不是如出一轍嗎?

  劉邦花了很多精力,一一解決異姓諸侯王。尤其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在呂雉的幫助下,連續剷除了彭越、黥布、韓信三大功臣諸侯王。但之後呢?劉邦不得不在他的同姓中尋找合適人選,封他們為王,填補異姓諸侯留下的空缺。比如,由於黥布、韓信等人的殄滅,東南地區出現權力空白,劉邦並不是在這塊土地上推行郡縣制管理,而是分封侄子劉濞為吳王,接收該區域。也就是說,劉邦在有生之年同樣推行分封制。他消滅異姓王,分封同姓王,是為政治安全而作的博弈,並不是有意識地逐步擺脫分封,更沒有認識到郡縣制是「先進」生產力關係的代表。這樣看來,劉邦的行駛方向在本質上與項羽一致。如果說項羽實施分封是開了歷史的倒車,那麼劉邦也是在開倒車,憑什麼說項羽的歷史立場比劉邦落後呢?這個不等式看起來不成立,那麼在這一前提假設下推理出來的劉項成敗原因,自然也就不能成立。

  太史公說,從秦末到漢初,「五年之間,號令三嬗」,指的是陳勝成立「張楚」政權,之後項羽滅秦,自稱「西楚霸王」,最終劉邦滅項,建立漢朝。而田餘慶先生說「三嬗皆楚」,這三次政權更替打的都是楚國旗號。劉邦不僅是楚人,他的勢力也是從楚懷王旗下分出。魯迅作《中國小說史略》,專有一章論「漢宮之楚聲」。拋開個人出身不論,從歷史大勢著眼,不僅項羽的成敗處於秦與六國勢力反覆爭奪的潮流中,劉邦的功業也由這股潮流造就,因此他們都不得不順應這股潮流。那麼我們如何用歷史眼光來定位這段紛爭呢?

  關於秦始皇廢除分封制,以郡縣制統一全國,我們應該認識到兩個問題。首先,雖然在戰國時期列強內部已經有郡縣存在,但郡縣製作為一種基本行政制度在全國推廣,對當時的人們來說仍然是一樁新鮮事物。社會基礎與人的觀念轉化需要漫長的過程。新的制度是否能被全社會接受,關鍵並不在於這種制度是否「先進」,關鍵在於人們是否就這項制度達成了共識。有共識,才有可能共同接受。秦始皇去世後,六國勢力重新抬頭,在激烈反秦的同時謀劃復國,說明秦始皇推行的這套新制度並沒有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可。這是項羽、劉邦不得不相繼採取分封策略的觀念前提。

  郡縣制與分封制的角力過程中,還應考慮當時的技術條件,這和中央政府的統治能力密切相關。漢朝建立後,為什麼郡縣集中在西部?這片地區以長安為核心,是中央政府在管理上力所能及的地方。為什麼不儘早在東部地區推行郡縣制?因為如果由長安直接對這些地方發號施令,在交通、通訊、財政支付等各個方面,都有技術難度。從劉邦的讓步,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秦朝為什麼失敗?秦雖然在軍事上統一了全國,但要真正管理這麼大一片地區,已經遠遠超出了當時技術條件所能支持的能力範圍。人總是很難突破歷史給定的條件。

  秦皇漢武

  談到中國古代帝王,人們總是以「秦皇漢武」並稱,即秦始皇與漢武帝,很少有將秦始皇與漢高祖劉邦相提並論的。劉邦雖然是一代開國雄主,但論歷史功績,秦始皇和漢武帝才是一對。為什麼?因為秦始皇開創的政治制度,即以皇帝為元首、以郡縣製為基礎,建構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政治藍圖,最終是由漢武帝完成並定型的。此後,這一基本制度在中國綿延了兩千多年,其間有小的結構調整,沒有大的框架變動。我們看看漢武帝後期漢帝國的地圖(地圖二)。圖二是公元前108年,也就是漢武帝在位的第三十四年,郡縣與封國的對比圖,白色部分為郡縣,陰影部分代表封國。與圖一相比,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不可同日而語,諸侯國徹底失去了與中央政府抗衡的可能。至此,我們方能說郡縣制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漢武帝當然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漢朝建立後,封國與中央政府之間有長期的拉鋸戰。至漢景帝時爆發「七國之亂」,可以說是中央和諸侯的大決戰,結果中央政府勝出,此後諸侯勢力逐步遭到削弱。漢武帝即位後取締了不少封國,同時頒行推恩令,將各諸侯國化整為零,才使得中央勢力逐步滲透到地方,郡縣管理模式得以步步為營。從中我們看到,分封制與郡縣制的角力,是一個反覆、漫長的過程。

  著眼於郡縣制在全國範圍內的創設與確立,秦始皇和漢武帝之間的這段歷史,可以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郡縣制的「創業史」。秦始皇去世後,郡縣制遭遇暫時挫折。項羽和劉邦,都是分封制反撲過程中翻出的浪花。楚漢雖然形同水火,一直相爭到其中一方消失,但他們並不代表不同的歷史方向。他們的成敗,更不能以先進或落後來解釋。歷史的演進被複雜的合力推動著,它最終在漢武帝時期走出分封時代,是緣於政治觀念的逐步更新,以及統治技術的改進,並不是簡單地由英雄人物操縱、引領。

  我們只能說,時間總是讓歷史停留在它該停留的位置上;也是時間,讓歷史到達了它該到達的地方。


推薦閱讀: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策與孫權的過人之處
音樂的發展歷史和分類
從齊威王的從諫如流,到周厲王的道路以目
今天說件正經大事,敬請各位知友廣為傳播為盼
錢塘歷史名人(一)

TAG:歷史 | 視野 | 宏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