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保:近年來國內專制主義理論研究述論

   【內容摘要】為了更好地消除傳統專制主義殘餘因素,推動社會主義民主發展,必須首先認清什麼是專制及其呈現的內在機理。對於專制或專制主義的內涵、特徵表現、起源、趨勢與歷史作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學者專家雖然從多個視角給予較多研究,但仍然是學術界研究的薄弱環節。理析近年來學術界有關專制主義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對於推進專制主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當今世界專制似乎成為了眾人唾棄之物或歷史塵埃,民主成為了世界各民族國家爭相效仿的現代潮流。然而,實踐證明,許多國家的民主建設仍然難以脫離正在的或潛在的專制主義威脅。民主的建構離不開專制的解構,推進民主的進程也是反對專制的過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社會,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專制,消除傳統社會專制主義的殘餘因素。為了更好地防止與反對專制,必須首先認清什麼是專制及其內在機理。在全面剖析與了解專制的基礎之上,反對專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於什麼是專制或專制主義,其特徵表現、起源、內在機理與歷史作用如何?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眾多學者專家雖然給予了較多的研究,但在學術界仍然是學術研究的薄弱環節。現筆者不揣冒昧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術界有關專制主義理論研究內容理析如下,請學界方家指教。

   一、專制主義的內涵界定

   「專制」一詞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有記載,「嬰兒為君,大臣專制」【1】「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制」【2】「權臣專制,擅作威福,是誅之而已也」【3】等。這裡「專制」多指大臣、貴戚獨斷專行,與近代以來「專制」內涵頗相徑庭。「專制」作為政治學、歷史學的概念,從古希臘起就引起了思想家們的關注和研究。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較早地使用了「despotikai」(專制)一詞。羅馬時期到中世紀末專制君主國家興起,由於王權較之教權消弱了專制自身的意義,思想家們使用暴君概念多於專制概念。15世紀馬基雅維里在建立社會秩序的實用價值面前,充分肯定了專制權力的意義。專制主義一時成為了時代所需的價值理論,得到了諸如格勞秀斯、普芬道夫、霍布斯等思想家的解釋與辯護。18世紀孟德斯鳩在亞里士多德的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政體學說基礎上,提出共和、君主、專制三種類型的政體。西風東漸以來,近代知識分子嚴復在《法意》將三種政體命名為「曰民主,曰君主,曰專制」。梁啟超界定為「專制者,一國中有制者,有被制者,制者全立於被制者之外,而專斷以規定國家機關之行動者也。」【4】(P1454)五四以來,反對專制的思想運動和革命鬥爭成為了20世紀前半期的歷史主題。新中國建立以來,封建專制主義殘餘因素依然是社會主義發展與進步的羈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界對於專制主義的內涵認識不斷發展,但由於研究視角各異,見解紛繁,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

   1、政體說。政體通常指一個政權的組織方式。專製作為一種政體,表現為統治者權力融合一體、不可分割,最終歸屬於至高無上的一人手中。專制是最高統治者獨攬國家大權、實行專橫統治的政治制度,剝削階級專政的一種形式。【5】(P81)專制主義是指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由一個人或極少數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6】蘇弘毅認為,專制主義是君主獨裁的政權,君主用個人意志統治國家。專制主義應該進一步被定義為通過君主獨裁以表達某種社會統一意志的政權形式。【7】

   2、統治方式說。專制是權力行使的一種方法和形式。專制是一種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是主奴關係的統治方式。【8】(P194)專制主義是國家體制和管理的一種形式,君主具有絕對的、無限的權力,往往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而不為任何法律和規範所限制。【9】(P195)專制主義是專制權力膨脹、擴展和升華的形態,個人和社會集團掌握絕對權力是專制主義的核心,各級完善的官僚機構是其發生作用的媒介。【10】

   3、文化現象說。專制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生存的方式之一。專製作為一種價值和行為取向,稱為專制主義。專制應該描述為一種權力現象,隨時隨地都會產生;作為一種政治體制,它是各個民族歷史上一個必經的階段;作為一種文明形態,作為一種文化氣質,它是『東方的』,紮根於東方文化的土壤之中。【11】(P31)

   4、文化傳統說。文化傳統幾乎貫穿一切傳統文化之中,支配著人的行為、思想及靈魂,是一種心理習慣、思維定勢。傳統中國的文化傳統為「專制主義」,專制主義可以一分為二地分為在上的一方面是專制主義,而在下的一方面是奴隸主義,它決定了傳統中國的政教禮俗。【12】

   二、專制主義的特徵與表現

   由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地理環境、人文傳統、政治發展等諸方面因素的差異,在不同的時代歷史中,形成了形態各異的專制主義類型,表現出的差別殊異的特徵。對於專制主義的特徵表現,學界同仁給予了不同角度的認識與歸納,總體上可以表現為以下四個的視角。

   1、專制主義體現於君主身上。專制權力源於一人,專制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尊貴,是專制主義最鮮明的特徵。君主專制制度的最基本特徵是君主一人獨裁。【13】(P122)專制主義特徵表現在君主擁有獨攬一切和至高無上的權力,視全國全社會都是自己一姓一家「莫大之產業」,擁有絕對的支配權。【14】(P7)專制君主在全國處於主宰地位,君主意志便是法律,宣揚君權神授作為政權的精神支柱和基礎,採用世襲繼承製,使得皇位限於皇族之內並世代相傳,同時建立了一整套官僚體系和機構為其管理國家行政事務。【15】(P6-7)

   2、專制主義體現於多個方面。君主專制一般具有三個基本內容,包括集軍、政大權於君王一身;有複雜的官僚機構為君王辦事;利用宗教,宣揚君權神授。【16】(P275)封建專制體制的主要特徵還表現為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且享有獨一無二的名分;君主不受任何個人、機構、法律的制約且獨斷專行;家天下且終身制和世襲制;強大的軍事官僚隊伍以強制維持專制統治;廢分封行郡縣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督和控制等。【17】(P7-13)有人主張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特徵為皇帝獨裁;君權塗上神權色彩;君統與家宗相結合;從皇帝到官僚層層享有特權,同時指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特點迥別於西方國家,甚至在古代東方國家中亦屬罕見。【18】

   3、專制權力支配一切。劉澤華先生在國內學術界第一個提出在傳統社會中「專制權力支配一切」的觀點,並系統地研究了專制權力的經濟基礎、哲學依據、運作機制及表現形態,因此成為專制主義研究的一大重鎮。【19】(P16)馬克思在論述法國中世紀社會時,曾經用「行政權力支配社會」來概括法國中世紀的特點,對於認識和分析中國古代社會有很大的啟迪。縱觀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用「專制權力支配一切」來概括中國古代社會的特點。【20】(P1)中國存在一個強勢的宗法——專制君主制傳統,雖然在氏族制時代繁衍過原始民主,但自從跨入文明門檻以後,便與民主政治揖別,商周以下,不僅未曾出現古希臘雅典式的城邦民主制,也罕見斯巴達式的貴族統治,統馭萬民的始終是「口銜天憲」的君王,形成了中國式的專制主義。【21】(P1)葛荃在《權力宰制理性——士人、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社會》一書中明確指出傳統社會中權力與理性的關係是「權力宰制理性」。

   4、專制權力的制約因素。在社會歷史實踐中,真正純粹的絕對權力的例子是很少見的。在專制主義政治條件下,最高權力也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22】(P216)中國封建社會的專制君主制度屬於絕對君主制,皇帝獨裁,皇權至高無上,在國家政治體制中不存在與皇權平行或對等的制約權力。但是,皇權也不是完全不受制約的,在封建專制主義政治體制中仍然存在著若干自下而上制約皇權無限擴張的政治因素,比如具有相對獨立行政權力的政治實體或執政大臣、各種典章制度或不成文法的約束力、官僚士大夫集團施加的政治壓力等。【23】(P39)

   三、專制主義的起源

   專制主義作為一種國家政體和統治方式,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只有當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專制主義。關於專制主義的起源問題,目前學術界有多種意見,歸納如下。

   1、反「治水社會」理論。近年來有一種理論認為古代東方國家的專制主義是從大江流域的農業文明中產生的,農業文明需要水利灌溉,而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與管理需要中央集權,集權必然產生專制主義,因此專制主義是東方社會固有的產物。【24】用「治水」作為東方社會專制制度賴以存在的主要原因,並未抓住問題的根本,這不僅與歷史事實相悖,而且有牽強附會之嫌。【25】從中國水利史上可以清楚看出,「治水農業」要佔全國耕地面積的50%以上是辦不到的,就是現代中國的灌溉面積也達不到這一標準。因此,用本不存在的「治水社會」作為「東方專制主義」立論的基礎,必然導致結論的荒謬。【26】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與管理對某些君主專制帝國的形成與發展起過一些作用,但過分強調大江流域地理因素就是荒謬的了。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君主專制帝國多有差異,其形成的歷史條件也有所不同,不是一個模式可以概括的。【27】(P276-278)

   2、專制不同階段說。專制主義並不是自古有之,它是階級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專制主義的出現意味著以階級壓迫為本質的國家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28】(P6)從整體上而言,古代中國的國家政體可以分為貴族君主制和專制君主制兩個發展階段。自夏建立國家到戰國末期是貴族君主制時期,自秦統一開始至清末結束是專制君主制時期。【29】(P17-23)其實,東方文明古國並非所謂的東方專制主義一統天下,許多國家都留存著民主和共和的歷史痕迹。從古代中國來說,五帝時代具有民主機制是無可否認的,後來雖然較早實行專制主義,但在先秦時代一些國家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識中的民主殘存因素依然可見。【30】(P4)

   3、專制早期發生說。中國專制王權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早期國家王權產生之前,氏族酋長沒有習慣法的約束,早期君王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去處理國家的一切政務。另外,中國早期君主是由部族首領轉化而來的,他們是世襲大氏族的族長,古代宗法制度保證了他們擁有氏族內的一切大權,這是中國早期專制王權發展的條件。【31】(P1)古代權力至上的專制現象在中國源遠流長,早在國家形成時期的商周時代君主就擁有極高的權威。中國古代國家產生之始就走上了一條君主專制的道路,其中特殊原因包括血緣宗法關係、軍事爭奪、中央集權體制等等。【32】(P3-12)

   4、環境等因素髮生論。地理環境、規模和政體之間關係對於專制主義的起源有重大影響。小國寡民是非專制政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條件,而當一個國家的人口與領土擴展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則是專制政治得以形成發展的最為基本的平台條件。因為大規模的社會必然是信息不通達的社會,被統治者力量難以集中而統治者佔據極大優勢,專制政治就成為了這種社會傳統的政治制度。【33】(P546-548)從歷史學的意義上說,古代中國封閉的地理環境及由此形成的文化隔離狀態,直接影響到專制主義的生成。農耕自然經濟與宗法社會是中國專制主義生長的沃土,氏族遺制向文明社會的傳遞直接賦予早期國家以宗法——專制的特徵,原始社會末期武力直接促進了專制權力的產生,中國宗教從文明社會的開端就匍匐於政治權威的腳下,從另一個方向催生了專制主義。中國專制主義的產生和存在不是歷史偶然孕育的罪惡,而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34】

   5、專制發生的學理依據。對於專制主義的根源與基礎的研究,學界的論述主要集中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集權統治的政治現實和宗法馭民的社會環境等方面,這些都不無道理。但對於支撐專制主義的學理基礎及專制主義理論的理論架構,應該包括保守主義的政治哲學、家國同構與政神合一的政治思維模式、群體本位的政治價值理念、政出一孔的政治操作規程等。【35】專制主義的根源在於它背後有一整套支撐系統——學理依據及人性根源。專制主義之所以能統治那麼長的時間,因為它是一種極性的、排他的、一元的、絕對的思維方式及其在社會的各個層面(政治、經濟、文化)的實踐。與專制主義在學理上有淵源關係的至少有終極目的、唯理主義、理想主義以及激進主義等因素。【36】

   四、專制主義的作用

   專制主義作為歷史的存在物,在東西方社會歷史發展中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專制主義的歷史負面影響似乎成為了眾所周知的常識,然而其對歷史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也是學界研究的重要內容。多年以來學界研究者大多能夠以辯證的方法分析了專制主義的歷史作用。

   專制主義在歷史上存在數千年之久,作為國家政治體制固有的弊端,由於體制上缺少自身調節機制,因循守舊拒不變革,扼殺社會生機和活力,摧殘個人的尊嚴和價值,延緩了社會進步和發展。但不能說它沒有一點歷史進步作用。在古代社會歷史條件下,經濟發展有時需要國家高度集權作為保證,專制統治在客觀上也保持國家穩定和社會秩序安定,通過一定措施促進了文化溝通與交流、民族統一和融合,尤其是中世紀晚期西歐一些國家的專制主義對於資本主義初期發展和近代民族國家形成起到促進作用。【37】(P7-8)西方的專制君主制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和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而產生的,王權藉助市民的力量打敗了封建貴族,王權代表著統一,是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力量。【38】(P43)中國古代的專制王權在歷史上也起到過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古代社會歷史條件下,社會發展有時必須依靠國家權力的集中,組織大規模社會勞動,促進生產發展,調節社會分工,維護社會秩序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維持促進民族統一和融合,有效抵制外來侵略等。【39】(P7)專制存在的合理性,顯然表現為對建立和維持政治秩序的有利性,但是,由於其與人民政治自由和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矛盾性,必然導致社會的停滯、落後,以及表現為政體變易與人民衝突的最後爆發,從而不利於社會秩序的長久維持。【40】(P428-429)

   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專制主義有關理論研究成果的理析,我們發現專制主義理論在當前學術界還沒有得到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專制主義作為一種政治體制或統治方式,目前國內的理論研究多是從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的,研究成果或多見於偏重歷史資料的闡釋發掘或史實的研究論述,或散見於宏觀封建社會及古代社會研究的篇章之中。研究者的群體也多來自於歷史學領域。「專制主義」一詞與其說是一個歷史學辭彙,不如說更是一個政治學辭彙。而在政治學研究領域,關於專制主義的理論研究,無論從研究成果還是從研究群體上來看,都面臨著政治學科學使命的嚴峻考驗。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時代責任要求政治學更為清楚地界定專制主義的概念,認識專制主義的產生條件與存在基礎,了解專制主義的內在機理與發展規律,為摒棄傳統專制主義的歷史殘餘因素而建構未來美好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推薦閱讀:

理論學說
直銷高手特訓(一)倍增中國直銷業的最新理論支持--萬基中國工作室
陰陽理論易掌握  配偶屬相亦能斷
辛向陽: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旗幟是邏輯貫通的
談內丹學研究中的幾個理論和實踐問題 (胡孚琛)

TAG:理論 | 專制 | 國內 | 主義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