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心路 ▏對治嗔心的好方法

  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

  道友們都知道嗔心的危害甚大,可是它又非常頑固,理論上我們都明白,可往往一遇境就不行了,咱們都是對境面前的失敗者。

  愧極正是這般走過來的。愧極業障深重,學佛多年,可每每遇境起嗔,慚愧之極!多年來為降服嗔心做了不懈的努力,屢敗屢起,屢起屢敗,可以說是一個血淚的奮鬥史。慢慢地,在實踐中總結了一些降服嗔心的儀軌方法,經過不斷更改完善,在實踐過程中,感覺嗔心意惡得到不少改善,於中有真實的受益,但長路漫漫,目前仍在努力實踐中。在此與道友們作些分享,也願道友們給愧極更多的指導、鞭策與鼓勵,願與道友們攜手共成長!

-

01

-

  一、伏嗔儀軌(察覺起嗔時,立即照著以下內容思維與念誦,不令嗔心作一刻停留!愧極感覺非常有效,往往可以馬上化嗔心猛火為清涼)。

轉嗔恨為感激

  ◎凡事都是業力感召,都有因果,都是內心於外境的顯化,他的所言所行正是自己言行的折射、外化與放大,我正是有他這般的習氣毛病,所以是我應深自慚愧與懺悔才是,實在跟他人沒關係,沒有生氣的理由呀。

  ◎我所抱怨的,正是我要懺悔的! 越讓我抱怨和煩惱的,我越要向他深深懺悔前世今生曾造了惡因對他的傷害,一定是我曾非常對不起他 ,所以我在這裡受報還債了!所以還要把功德迴向給他,讓我們的惡緣轉為善緣。

  ◎還要深深感激他,教我修忍辱,賜予我修忍辱的甘露。感激他讓我感受五濁惡世的煩惱,令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轉煩惱為快樂

  ◎沒啥大不了的事兒。我要胸懷廣闊,要放下,不執著,不去鑽牛角尖。

  ◎沒有壞人壞事,通通都是好人好事!好壞由心,心一轉,通通是好人好事!

  ◎我也不煩惱,凡事皆有轉機,沒有一成不變的,啥事都能轉為善事好事,壞事也會變成大好事呢。

  ◎他真是我身邊的佛菩薩呀,幫我消業障,只能是感激不盡!

  ◎煩惱即菩提,這正是要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呀,這不是送菩提來了嗎,這是好事情呢。

用菩提心來攝持意惡

  ◎以悲心來看:他實在可憐,不明佛法不信因果,造作了這些惡事,未來會受不好的果報呀。怎麼能煩惱他呢,應憐憫他,救度他呀,為他念佛迴向呢。

  ◎要不舍一人度眾生呀。他雖令我起如此大煩惱,但我還要提醒自己,度眾生不舍一人,他也是我要度的對象,怎麼能對他起嗔呢?

  ◎恕道。心量要大呀,要學會寬恕他人,理解他也有難處,寬恕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切眾生,都是我過去的父母,他一定於過去也作過我的父母親,對我有大恩,哪裡還應當對他懷恨在心呢?

  ◎他是未來佛,說不定比我還早成佛呢,未來還靠他來救度我呢。

一點補充

  愧極當在起嗔恨心的同時,常會浮現自己用手與腳傷害對方的圖像,這時,愧極會立即轉換這些圖像,趕緊想像為他送去金蓮花與光明,幫助他消業障,他的業障消了,我與他的惡緣不就轉善緣了嗎?

-

02

-

  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以上是遇境起嗔後的對治儀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多注意優良品質的培養,來遠離嗔恨,不給它以醞釀的土壤)。

  ◎培養忠厚樸實的性格,鍛煉豁達開闊的心胸。嗔恨的魔軍遇到這樣性格的人會逃之夭夭,無處遁形。

  ◎平常與人交流時,語言要柔軟,溫暖人心。語言太生硬,會讓別人感到難受、不服,易令彼此起嗔。

  ◎要學會忍受,待人處事避其鋒芒,莫逞強,遇逆境與無理的事時,默然處之可能反而更有力量。

  ◎凡事學會放下,不執著、不鑽牛角尖。

  ◎保持凡事隨緣的心態,學會接受生活中的種種無奈!

  ◎律己:凡事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這也是弘一法師一再強調的律己。

  ◎培養處事的定力,凡事心不能起急,起急即易生嗔。

  ◎多念佛,念佛得清凈,心清凈時不易起嗔。

  ◎多保持愉悅的心情,心情好時不易起嗔。心情愉悅時,天高雲闊自然不易起嗔。

  ◎當我們在伏嗔力量還很弱的情況下,可以多選擇遠離、迴避對境,這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躲不開時也多懺悔自己。

-

03

-

三、大德法師們的心行。

道證法師的心行

  法師如同菩薩一樣,在她的語言中時時流露出慈悲與智慧的光明。法師的甘露法語總能灌溉我等業障眾生的心田,非常值得我們隨學。法師遇境時會作如是思維: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哪怕是一時糊塗走錯了路,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假如能夠一念回心,誠懇回心念佛,即使今天是金光黨,也能進入佛陀慈悲的光明中。

  ◎這社會的紊亂與動蕩,我們每一位學佛的人都有責任。

  ◎假如我們能燃起自己心中的燈,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盞,也能照亮一段黑暗的小徑。

  ◎佛陀、師父們、老師們,用他們的火點亮我們的燈,但願我們能夠: 燈燈相傳,綿綿無盡!

印光大師的諄諄教誨

  印光法師文鈔中雲: 「忍辱護嗔心。如來令多嗔眾生作慈悲觀者,以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既是過去父母,則當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豈以小不如意,便懷憤怒乎。既是未來諸佛,當必廣度眾生。倘我生死不了,尚望彼來度脫。豈但小不如意,不生嗔恚。即喪身失命,亦只生歡喜,不生嗔恨。所以菩薩舍頭目髓腦時,皆於求者,作善知識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無上菩提道想」。

廣欽老和尚

  老和尚在客堂對出家眾開示:「出家就是要在惡劣的環境中修,那些好的、快樂的順境,已經不必學了。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啟發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掛礙。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蕅益大師

  「……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人我山高者,逆緣挫之;體面心重者,忍辱治之。……」

-

04

-

四、嗔心分析

  愧極是這樣認識的,嗔恨心的根源最主要源於堅強的執著!還有慾望重、我執重、我慢、自私自利,什麼都想獨佔,心量狹小,容不下他人的想法與觀點,沒有定力……

  略舉幾種起嗔的對境,比如:

  ◎向別人提出請求,當別人不能滿足我的要求,會容易立即起嗔。這是我執嚴重的表現,得學會放下我執,學會隨緣。

  ◎有時甚至在他人不接受自己的好意時,也起嗔,其實這也是一種自私,一種堅強的執著,忘了隨緣。

  ◎看到別人遇到不公平的事,為別人打抱不平,而為別人起的嗔:用智慧去觀照,就能明了,這也是他的業力感召,以這樣的方式受報,我們更多的是應起憐憫心,代他懺悔,不是為朋友兩肋插刀。

  ◎當看到一些涉及政治的文章,或是見到一些憤世嫉俗的文章,表面看來講的頭頭是道,文章中充滿抱怨與嗔恨,自己往往也會跟著起嗔恨心。其實以智慧去觀照,就會當下清涼,凡事皆有因果,不公平的事也自然有他的業因在前的。我們也是應多念佛為這個多災多難的社會與世界迴向。

  如此等等,起嗔對境特別多,望各位道友一起來補充,相互提示,來共同完成這一篇難以完成的伏嗔作業。

  大致就是這些了,愧極見地粗漏,文章拙劣,尤其還要在對境中不斷磨礪自己的心,很慚愧!望道友們多指導指正,願與道友們在伏嗔的路上共同成長。

  若此文還有一點功德,願迴向愧極降服嗔心得自在清涼,願法界一切有情皆遠離嗔恚的煩惱得清涼自在,願與法界一切有情共證無上菩提成就正等覺!

  阿彌陀佛,愧極合十!

愧極

2017年06月05日


推薦閱讀:

毛線披肩的編織方法
靠墊(附方法)
解夢方法(實例7):性取向的真偽
八字取用神的五種方法指謬
皮鞋保養知多少 正確的皮鞋保養護理方法

TAG:方法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