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8)戰國風雲之濁世公子(一)

作者:夏臨與秋笙

戰國時期人員流動比較自由,王侯貴族間延攬人才、養士成風,當時以養士著名的四位貴族被合稱為戰國四公子,而在四公子中,魏公子信陵君禮賢下士之風範最為出眾。

魏公子名叫無忌,是魏昭王的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被封為信陵君。他為人寬厚謙和,禮賢下士,從不因其出生高貴而輕慢他人,方圓數千里的能人異士爭相歸附,致使信陵君府中食客達三千人。史記中有這樣一句話「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可以看出司馬遷成了信陵君的小粉絲,將信陵君對魏國的重要性擺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

關於信陵君的本事,有這樣兩個小故事可以反映。有一次他和魏王正在下棋,魏王接到北境急報說趙國入侵,魏王就沒心思下棋了,想找大臣商議對策。信陵君一把拉住魏王說大王莫慌,那是趙王在邊境打獵,他並不是來犯境的,來來來我們接著下棋。魏王仍然心不在焉的,直到再次接到北境來的確認,趙王確實是在打獵,才稍稍平復,旋即魏王又大驚,忙問信陵君你是怎麼知道的這事兒?信陵君回答,我有個門客可以深入打探到趙王的陰私,趙王那一有什麼風吹草動,我的門客就會跑來告訴我。看官們想想,魏王治理一國,傾一國之力的情報系統居然都比不過信陵君府中的門客,您要是魏王,您會做何想?恐怕反應會跟魏王一樣,對信陵君有了猜忌之心,不敢重用。話又說回來,信陵君如此能幹,但政治上的歷練到底差了點火候,不太懂得避嫌。

另一個載於魏世家中的故事是說,魏國欲親近秦國而攻伐韓國,信陵君勸阻了魏王。他說,秦魏兩家伐韓,韓國必亡,那麼秦國將侵吞韓鄭的土地從而與魏國相鄰,而韓國滅亡後,放眼天下,也就魏國最容易成為強秦的下一個攻擊目標,因為趙國武備更盛,閼與大戰剛剛大破秦軍;而楚國齊國路途遙遠,不易攻伐。若是與諸侯合縱,保全韓國,韓國必定感激魏國,我們可以趁機索要一些土地,這樣既得了好處,又避免與強秦直接為鄰。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信陵君對形勢還是有著超強的判斷力。

信陵君之所以能有那麼大本事,網路到那麼多人才,跟他的為人不無關係。他是如何禮賢下士的呢?有三個人不得不提,而這三個人又是他竊符救趙、拱衛魏國的關鍵人物。

第一個人是隱士侯嬴。大隱隱於市,侯嬴多智卻甘於做一個守城門的小吏,七十歲了家裡還窮得叮噹響,信陵君欲贈送厚禮結交,但侯嬴卻堅辭不受。大概信陵君對侯嬴又多了一份感佩,擺酒席大宴賓客,眾人都坐定了,信陵君卻坐馬車親自去請侯嬴,並空出馬車左邊的座位。古時以左為尊,作為魏王親弟的信陵君把尊貴的位置讓給城門小吏,這在當時是挺驚世駭俗的。侯嬴也挺有意思,一般主人家那麼客氣,做客人的,尤其是社會地位較主人差好幾個層級的客人,大多會謙讓一番,但是侯嬴沒有,他大剌剌地上了車,直接坐上了左邊的位子,然後偷偷觀察信陵君的反應。信陵公子親自執轡,態度愈加謙和。過了一會侯嬴對信陵君說,想順道去看看在街市屠宰場的一位朋友,於是信陵君就駕車去了屠宰場(把王公貴族當滴滴打車使喚,侯先生確實夠膽),侯嬴下車與這位朋友絮絮叨叨說了半天話,一邊再眯著演觀察信陵君的表情,只見信陵君面上神態依舊謙和,沒有一絲不耐。街市上的人已經注意到了是信陵君親自執轡,而公子的隨從都在暗罵侯嬴這老傢伙太不懂規矩,自始至終,信陵君的神色不變。等侯嬴終於跟朋友講完了話,上了車,到了信陵君府,公子當著宗室將相賓客的面,將侯嬴引至上座,滿堂皆驚,旋即他又起身親自替侯嬴祝酒。

現在想想,信陵君的涵養功夫真是沒話說,居然親自替小吏執轡,而且還被當作車夫使喚。現如今我們某些公僕遇上下雨天,連給自己撐傘都不屑親自動手的,何況給不起眼的下級開車?

侯嬴這時方才說道,他故意久立於鬧市之中,就是要讓大家親眼看見信陵君是怎麼禮賢下士的,以成就公子的名聲。並且介紹了他那位屠夫朋友朱亥,也是個隱於市的人才,後來成為竊符救趙這樁事情中的第二位關鍵人物。可是人才一般都挺傲嬌的,信陵君數次請他,朱亥都愛搭不理的。

一晃到了魏安釐王二十年,長平之戰後的秦國又趁勢兵圍邯鄲,趙國平原君寫信到魏國求救。原來平原君娶了魏國的公主,魏王和信陵君就是平原君的大小舅子。本來魏王已經派將軍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可是架不住秦國使者來恐嚇「誰敢救趙,我滅了趙國第一個就收拾誰」,魏王命晉鄙停留在邊境觀望。這邊廂趙國久盼救兵不至,平原君再次寫信給信陵君,絕望中不免有責備之意,「我娶你姐姐,是因為公子你有急人之困的名聲。現在邯鄲危在旦夕,而魏國救兵久久不來,公子你急人之困到底表現在哪裡?縱使你不在乎我趙勝的死活,難道還不憐惜自己的親姐姐嗎?」信陵君大約是個性情中人,心急如焚,而且形勢逼人,趙國若破,唇亡則齒寒,下一個就輪到魏國,他不但自己數次請求魏王有所動作,還知會眾辯士說服魏王。可是迫於秦國的壓力,再加上本身對這個處處顯得比自己能幹的弟弟有所防備,魏王始終不為所動。信陵君求告無門,都已經動了帥眾賓客約百餘乘車騎赴趙抗秦,與趙國共存亡的念頭。

在準備執行這個自殺式救援任務之前,信陵君去跟侯嬴訣別,誰知侯嬴卻說,公子加油,我老了,不能隨行。饒是信陵君涵養功夫好,也是頗為鬱悶,心想我對侯老先生那麼好,臨死前辭行,侯老都沒有跟我多說一句話,難道我待他還是不夠周到?於是信陵君掉轉車頭,又回到侯嬴那裡,侯嬴彷彿料到他會回來,正等著他呢。二人推心置腹密談一番,侯嬴打消了信陵君以身飼虎的念頭,給他出了另一個主意,這個主意,涉及到竊符救趙的第三位關鍵人物,魏王寵妃如姬。

原來這位如姬,欠了信陵君一個天大的恩情。昔年如姬父親為人所殺,她欲報殺父之仇,儘管有魏王做主,奈何這個心愿三年都沒能達成。信陵君得知此事,派出門客斬下如姬仇家的人頭敬獻給她(魏王都殺不了的人,信陵君卻辦到了,魏王這臉打得啪啪響)。如姬一直想報答信陵君,哪怕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但此前苦於沒有機會。作為魏王最寵愛的女人,如姬能自由出入魏王卧室,而魏國兵符就正藏在魏王卧室之中。只要如姬能幫信陵君偷到兵符,信陵君就可以命令晉鄙開拔,抗秦救趙。

果然不出侯嬴所料,如姬偷出兵符交給了信陵君,至於等待如姬的是何下場已不得而知,作者猜測輕則失寵重則喪命。侯嬴還建議信陵君帶上屠夫朱亥前去魏軍大營,以防晉鄙有所懷疑而不肯聽命,若晉鄙不從,則力士朱亥可以將其擊殺,由信陵君親自統兵救趙。聽到這裡,信陵君已然猜到依晉鄙的性格和對魏王的忠誠,他是不會輕易聽命於自己開拔赴趙的,若為了救趙而不得不殺宿將晉鄙,卻也是憾事一樁,不由得流下淚來。接著,他便依侯嬴的建議,去請朱亥與他同往,朱亥一改往常愛搭不理的態度,慨然允諾,並說,信陵公子對我這個屠夫禮敬有加,之前不拘小節,現在卻到了效命的時候了。二人辭別侯嬴,侯嬴說自己本該同往以報公子知遇之恩,但年紀老邁心有餘而力不足,當公子抵達晉鄙軍營之日,就是侯嬴北向自盡、承擔罪責之時。

等到了晉鄙營中,這位忠於魏王的宿將果然生疑,朱亥便出手以鐵錐擊殺之。信陵君取得統兵之權的第一件事就是命父子同在軍中的,父歸;兄弟同在軍中的,兄歸;家中獨子的,回家奉養雙親。這樣,十萬人的大軍還剩了八萬人,魏軍進擊秦軍,邯鄲之圍遂解,趙國也就暫時逃過了覆亡的命運。趙王與其弟平原君親自在邊界迎候信陵君,平原君更是背著裝箭支的袋子替信陵君在前引路。侯嬴計算信陵君的腳程,差不多在他趕到晉鄙軍營的那一天,真的自刎而死。

民國大佬杜月笙曾經說過「鈔票再多隻不過是金山銀山,人情用起來好比天地」。信陵君公子無忌就是這麼做人的,他是魏王的弟弟,對待小吏侯嬴和屠夫朱亥都相當禮遇;如姬要報仇,魏無忌就漂漂亮亮地替她辦妥,都不多說一句話。付出去的人情左不過舉手之勞,但別人都拿命來回報你,用起來好比天地真是一點也沒講錯。

魏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大怒,所以在戰事勝利之後信陵君派部將將魏軍遣返魏國,而自己留在了趙國沒有回去。趙王準備用五城酬謝信陵君,當他露出居功自滿的驕矜之色時,門客唐且勸說道,做人要記住別人給予的恩惠而忘記自己施惠於別人,這次公子救趙,對趙國是有功,可對於魏國來說卻因擅權而不忠,公子實在沒什麼好驕傲的。信陵君聽後幡然醒悟,面對趙王,他一再自謙,先言自己有愧於魏國,再言對趙國也沒什麼功勞,趙王想把五城封給信陵君都一直沒機會開口。最後趙王還是把鄗賜給了信陵君做湯沐邑,而魏王大約聽聞了弟弟在趙國的悔過謙讓之詞,再加上擊退秦軍救趙確實對魏國有利,而把信陵邑的封地重新奉還公子。其實信陵君這麼處理,對他來講是最好的選擇,他竊取兵符等於是自斷回魏國的後路了,若在趙國還不低調、恃功生驕的話,時間一久怕是也呆不下去了。

信陵君與平原君同列於戰國四公子中,兩人又是姻親,自然免不了被人比較一番。史記中的這一則故事,可以初步判斷二人的高下。這故事說的是信陵君在趙國時聽聞有兩個奇人毛公和薛公,一個是賭徒,一個是酒鬼,信陵公子欲見這二人,卻吃了閉門羹,於是他便再次微服步行前往,遂與這二人相交甚歡。平原君聽說此事,背地裡和夫人嘀咕,覺得信陵君居然和這種三教九流的人來往,太不靠譜了。平原君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又把話透給了弟弟,信陵君一聽蹭地起身準備收拾行李要走。他說,我之所以寧願辜負魏王也要冒死救趙,是因為平原君有賢明的名聲(平原君說之所以娶信陵君的姐姐是因為信陵君有急人之困的名聲,我看信陵君和平原君才是真愛吧);但如今看來,平原君結交士人只是故作姿態罷了,他並不是真正的求賢若渴。那兩位奇人,我在魏國就已久聞大名,到了趙國自然是一定不能錯過結交之機,而平原君居然認為我是與低賤之人結交而覺得有辱斯文,我看我跟平原君道不同不相為謀,還是走的好(怎麼感覺是小兩口鬧彆扭的賭氣之舉啊,汗)。平原君聽說此事,特來向信陵君免冠請罪,苦苦挽留他,同時平原君的一半門客也因信陵君更有識人之明而離開平原君歸附信陵君(平原君心聲:我是做了什麼孽…)。

信陵君在趙國十年,秦國不來討伐趙國,轉而見天兒去騷擾魏國,魏王無奈,只好遣使欲請回信陵君。但信陵君對於兄長是否原諒自己當年擅權之舉心裡沒譜,嚴令禁止下屬與魏王使者接觸,一時間從魏國就跟隨信陵君的下屬沒人敢勸他回去。這時信陵君在趙國結識的賭徒酒鬼毛公和薛公就去找他了,說道,公子之所以被趙國器重而聞名於諸侯,那是因為有魏國做後盾;如今秦國攻魏,公子卻不體恤故國,要是秦國攻破大梁夷平您家的宗廟,公子當以何面目立於天下?語音未落,信陵君立即變了臉色,急忙命人套車回魏國。

過了十年,魏王與信陵君兄弟才得以相見,俱是潸然淚下。魏王授信陵君上將軍之職,信陵君再派出使者聯絡諸侯,諸侯聞之,各調兵遣將組成五國聯軍救魏。信陵君帥聯軍大敗秦將蒙驁,並乘勝追擊秦軍至函谷關,秦軍受到壓制,一時不敢東出。信陵君也將各國賓客送來的兵法收集整理,世間俗稱為魏公子兵法。

這次的大敗秦國豈能甘心,被信陵君KO了一頓,便使起了慣用的反間計,派人買通被信陵君殺掉的晉鄙的下屬,讓他們去魏王面前抹黑信陵君,說什麼天下只知有魏公子,不知道有大王,諸侯們都擁戴公子自立為王等等等等。時間一長,兄弟之間好容易彌合的裂痕又崩開了,信陵君的上將軍職位被罷黜,他便稱病不朝,並借醇酒婦人消愁,日夜飲酒尋歡過了四年,終因病酒而死,同年,他的兄長魏安釐王也薨逝了。

魏王和信陵君一死,秦國又派蒙驁攻魏,奪了魏國二十城,其後逐漸蠶食魏國,僅過了十八年便攻破大梁,俘虜了魏王。

信陵君在漢初有不少粉絲,頭一號得數漢高祖劉邦,劉邦在沒有發跡之前就聽聞魏公子的賢明,到他登基做了天子,每次經過大梁,都要去祭祀信陵君,後來還替信陵君安置了五戶人家看守墓地,命他們世代祭祀公子。除了劉邦之外,張耳作為曾經的魏公子門客,也是信陵君的粉絲,陳豨年少時也數次聲稱仰慕魏公子,從史記的記載來看,太史公自己也是魏公子的傾慕者,寫的幾乎全是溢美之詞。

但信陵君總也是人,是人就沒有完美的道德楷模這一說。史記中有個小故事,是說秦相范雎的仇人魏齊,因懼怕范雎借秦國之力報私仇,而躲避至趙國平原君府中。秦王假裝請平原君做客,實則扣留了平原君,意圖逼迫趙國交出魏齊的人頭。魏齊收到消息又亡命至魏國,欲求信陵君幫忙以便逃到楚國去。信陵君猶疑了一番,因懼怕秦國逼迫並沒有立時召見魏齊,導致魏齊在絕望中自殺,秦國最終還是在取得了魏齊的人頭之後才釋放了平原君。另一則在戰國策中的故事是說,安陵君的祖上是魏襄王的弟弟,魏國常常視安陵為自己的土地。有個名叫縮高的安陵人,他的兒子在秦國做官鎮守管地。正逢魏國久攻管地而不克,信陵君便要求縮高執符節去招撫自己替秦國做官的兒子

。縮高拒絕了,他說,你讓我父攻子守,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嗎,我兒子若是與我對抗便是不孝,我兒子若投降了我,便是對自己任職之國的君主不忠。信陵君大怒,威脅縮高如若不從,便要派大軍兵臨安陵城下。縮高為使安陵君不至於為難而自殺了。這兩則小故事是和信陵君仁義賢明、急人之困的名聲相悖的。

但不管怎麼說,總體上來講,魏公子無忌算是戰國四公子中文韜武略各方面都最為出色的一位了。

--------------------------------------------------------


推薦閱讀:

笑看風雲 靜賞花開
美國黑手黨百年風雲
陳獨秀:叱吒風雲、功大於過的歷史巨子
「烽火張垣」後唐風雲——蔚州木瓜澗伏擊戰
西涼風雲之反目成仇 | 《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29)

TAG:風雲 | 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