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乳畢現的女神,是柬埔寨的一大謎團《美麗高棉》連載五
被遊客稱作「小吳哥」或「吳哥窟」的吳哥寺,在本地人口中拼讀為「Angor Wat」,「Angor」就是吳哥,在高棉語中本意指「城」,「Wat」指「寺廟」。按高棉語構詞法,第一個詞是中心,修飾詞後置,「Angor Wat」字面的準確含義是「廟城」的意思。有一次與中國柬語界「達人」翔青女士討論柬埔寨各個寺廟的名稱,她指出了一個非達人不能注意的發現:在柬埔寨,幾乎所有的寺名都是「Wat」在前,唯有小吳哥例外。 正因如此,小吳哥不是一般的寺廟,而是一座「廟城」。 把四周的護城河計算在內,吳哥寺佔地長1.5公里、寬1.3公里。「孤獨星球」系列叢書之一《柬埔寨》中寫道:「與它相比,歐洲城堡周圍的護城河簡直就像玩具模型一樣。」 每當午後,沿長長的甬道自西向東走向吳哥寺院,撲面而來的是被陽光和水面托起的一道石頭廊屋,即使旅遊圖冊已經使這一景緻廣為人知,但親自向它走近還是感受到出乎意料的震撼。高棉古寺基本為坐西向東,小吳哥是唯一坐東朝西的古寺建築,故遊人多把小吳哥的遊覽活動放在午後。
2 她們飽滿堅實的胸部越來越光滑潤澤 小吳哥興建於12世紀上半葉,當時高棉帝國的國王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碑文記載說工程動用了30萬勞力和6000頭大象。吳哥時代的寺廟是敬獻給神的,吳哥寺是蘇利耶跋摩二世敬獻給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的寺廟,這也是它在吳哥廟群中的特異之處,因為高棉廟宇敬拜的神大多是濕婆。此外,西方研究者認為,吳哥寺的另一個功用是作為國王靈寢的安置處,因此它面朝西方而建——西方,日落之處,是死亡的象徵。 然而,最為小吳哥增添魅力的是無處不在的阿布薩拉石刻雕像。在無數遊人的撫觸下,她們飽滿堅實的胸部歷經數百年越來越光滑潤澤。她們被石頭賦予身體,她們賦予石頭以靈魂。 在小吳哥初次遭遇阿布薩拉,湧上頭腦的最大疑問是——她們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阿布薩拉是印度教傳說中的一眾舞蹈女神,享有共同的名字,她們的丈夫也是一個群體,是音樂男神。中國的佛教典籍把阿布薩拉譯作「飛天」。 但是,古代高棉人怎麼知道天神阿布薩拉長得如此美麗呢?那些精巧的髮飾,那些撩人的衣帶都是誰人設計? 像阿布薩拉一樣跳舞在柬埔寨傳統中是一種很高的藝術,歷史久遠的柬埔寨皇家宮廷芭蕾舞又稱「阿布薩拉舞」,2008年,被列入非物質形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現代柬埔寨,有錢人家會送女孩兒專門研習這項技藝,據說其中每一個手勢都要學習很長時間。 3 她們真實地存在過 柬埔寨文化學者認為阿布薩拉舞在宮廷有上千年的歷史,如此說來,900年前出現在小吳哥石頭上的這些仙女有血有肉地存在過,她們應該是偉大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宮廷里的舞者。這座名為獻給宇宙維持之神毗濕奴的廟宇,實則也是獻給國王自己。一位能驅使30萬徭役和6000頭大象的國王,焉能不是掌控世界秩序的大神? 蘇利耶,在柬語中意為「太陽」,蘇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期間,北方的蒙古鐵騎正橫掃世界,強悍的歐亞大陸為之戰慄;而高棉人卻在安享它的帝國夢,它四周的鄰居——占婆、暹羅和緬甸,悉在其掌控之中。
1296年,蒙古人在中國建立的元朝廷向高棉派遣了一干使者,其中一位記錄了那個時代高棉人的服飾風尚:「自國主以下,男女椎髻袒裼,止以布圍腰。」 那些椎髻袒胸的高棉女子,就是美麗的阿布薩拉。 《美麗高棉》
《美麗高棉》的作者是新華社外派柬埔寨金邊的首席記者——王其冰,她在近三年中在柬埔寨境內採訪、考察,行程累計達五萬千米。 書中用文字和圖片細緻記述了柬埔寨的山川、動物、植物、人物、建築和風俗,融入了作者對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的細節感悟,也表達了作者心底那份深沉的博物情懷。 如果你想來柬埔寨 這本書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與熱愛 如果你生活在柬埔寨 這本書能幫助你更好地敬畏與尊重 我們想和你分享一個 真實、全面、生動的柬埔寨 發送「買書」給柬小單即可購買 本書存貨不足先到先得哦 (預定後小單會給你留著)
【相關鏈接】 -End-
推薦閱讀:
※劉濤健身出問題 變身大金剛!網友斜眼笑:金剛 下回出門記得化妝
※擁有這樣的衣帽化妝間,女漢子一秒變女神!
※學點攝影小技巧 把女友拍成女神
※女神最愛的牛仔褲,時尚靚麗的修身神器
※每一次看劉詩詩,都會被她的女神范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