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蘇州優秀家訓家規活在當下

讓蘇州優秀家訓家規活在當下

陳興南
   

陳其弟

  □施曉平  陳興南:1963年生,蘇州人,畢業於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檔案學專業、中央黨校研究生院法學理論專業,曾任蘇州市檔案局(館)副局(館)長等職,2015年3月起任蘇州市地方志辦主任、市方誌館館長,副研究館員,愛好書法、文史、攝影,蘇州市書法家、攝影家協會會員。《基於內容管理的數字檔案管理技術研究》國家獲獎課題主要研究人員。  陳其弟:1964年生,蘇州人,1987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古文獻專業,現任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參與首輪《蘇州市志》、二輪《蘇州市志(1986-2005)》編纂,組織指導蘇州各縣(市)、區志書的編纂工作,先後評審、驗收50多部蘇州各縣(市)志、區志、部門志、鄉鎮志、村志,總計審讀志稿3000多萬字;出版《蘇州地方志綜錄》等修志理論著作3部、《蘇州桃花塢》等地情讀物2部,整理出版《洪武蘇州府志》等蘇州歷代舊志20多種,計400餘萬字,並在《中國地方志》等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300餘篇。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治國有國法,齊家有家規。中國家訓家規歷史悠久,內涵豐富。2014年春節中央電視台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特別節目,重新引起人們對家風和家訓家規的關注。一年多過去,這一話題仍為大眾所津津樂道。中央文明辦甚至提出了「廳堂懸掛家訓」的要求。  蘇州名門望族眾多、文化發達,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除形成融入千家萬戶的家風外,還出現了眾多貫穿於各家族發展歷程的家訓家規,許多內容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陳興南、副主任陳其弟對此認為,應該讓它們活在當下。  范仲淹制訂的《義莊規矩》就明顯具有家規族約的內容  蘇周刊:家訓家規是眼下的一個熱門話題,能說說什麼是家訓家規嗎?  陳興南:「家」指的是家庭、家族;「訓」的本義是勸說歸順,引申義是說教、教導,往往比較嚴厲;「規」是勸告、建議,尤其是指溫和但儘力地勸。後來人們一般不再區分到底是嚴厲還是溫和,而統稱為家訓家規。就像《弟子規》說:「弟子規,聖人訓」,意思是說,「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這裡就把「規」和「訓」合在一起了。所以我們對「家訓家規」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是由一個家族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行為的準則,也叫「家法」。  蘇周刊:為什麼會產生家訓家規?它們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陳其弟:在國家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規家訓可起到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所以會產生這一事物。  家訓家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注重法紀;二是和睦宗族、鄉里;三是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四是行為合乎禮教、做事有名分;五是修身齊家,也就是使家族成員齊心協力、和睦相處。  蘇周刊:蘇州的家訓家規跟全國相比,有什麼特點?  陳興南:我覺得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即出現時間早、內容豐富、立意深遠、各具特色。  蘇周刊:出現時間早體現在什麼地方?  陳興南: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中國家譜資料選編·家規族約卷》,收有全國各地240餘個家族的家規家訓,其中5個是蘇州地區的。該書的《序》提到,在我國存世家譜中,最早期的具有明顯家規族約內容的要數北宋名臣、蘇州人范仲淹在皇祐二年(1050年)制訂的《義莊規矩》,並說:「這項規制在治平元年(1064年)得到朝廷首肯,為此,族人在蘇州天平山白雲寺先公祠堂旁刻石立碑,以示子子孫孫遵承勿替。義莊規則自此成為家規族約中首創的一種類型」。  蘇周刊:內容豐富又體現在哪裡?  陳興南:蘇州名門望族多,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形成了「朱、張、顧、陸」四個大族,唐宋元明時期則有「歸、范、文、王」,清代又有「彭、宋、潘、韓」等望族人家,都是人才輩出。2006年市地方志辦「蘇州地方歷史文化讀物」叢書推出了《蘇州名門望族》一書,收入其中的姓氏達24個(實際上能收入的姓氏還要多)。這些姓氏幾乎每個都有自己的「家法」,讓蘇州的家訓家規內容十分豐富,看下來至少涉及修身、勵志、勸學、誠信、廉政、仁愛、孝慈、教子、和敬、處世等十個方面。  蘇周刊:立意深遠怎麼理解?  陳興南:家長、族長都愛子女、族親,希望他們成為有用之才。但有些家長、族長不懂得如何愛子女、愛族親,有人溺愛,有人偏心地愛,結果子女、族親不成材,往往是「富不過三代」,甚至成為「啃老族」「敗家子」。  蘇州名門望族因為文化層次高,所以往往能著眼長遠,制訂嚴格的家訓家規,並落到實處和不斷完善,有利於子女和族親的發展,《朱子家訓》就是這樣的,所以這一家訓家規後來被廣為借鑒,產生全國影響。  蘇周刊:各具特色表現在哪裡?  陳興南:蘇州的家訓家規不但涵蓋面廣,而且各有側重、各具特色。雖然經過「文革」,蘇州的家譜大多已經毀滅了,許多名門望族的後人也遷居外地甚至國外,但根據史料記載、本地和外地留存下來的蘇州家譜、以及望族後人們撰寫的文章,還是不難發現這一特點的。  比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蘇州四大望族就有「朱文、張武、陸忠、顧厚」之說,這裡的「文」「武」「忠」「厚」就是各家族的特點,而形成這些特點正與這些家族的家訓家規有關。  到後來也是如此。范仲淹家族的《吳縣(今蘇州)范氏規矩·宗禁》要求很嚴,提出祖遺手澤、田地、子孫、寡婦戶口、祠堂中的設備、磚瓦木料等都要「嚴交代詳明,以防遺誤」;  蘇州申氏很重視勸學,在《蘇州申氏義莊條規》里規定,中進士者給赴任銀三十兩,准米(即摺合米價)六十石;中舉者給路費銀二十兩,准米四十石;  蘇州潘氏雖然以出科舉人才而聞名,但並沒有看不起其他行業,他們的《松鱗義莊增定規條》明確規定:「習業謀生足以自立,與讀書無異」,狀元潘世恩也告誡子孫「讀書不適用,徒多無益……宜留心經濟,讀有用之書」;東橋(今屬相城區黃埭鎮)張氏則在《蘇州東橋張氏家訓、家規、戒例、獎例》里提出,士農工商都是「生理」(職業),也對不同職業一視同仁;  吳中葉氏很注重配偶的選擇,《吳中葉氏家訓·宗約說》「無家教之族,切不可與為婚姻」;「妻亡續娶,及娶妾生子,俱不幸之事……切宜慎之」,這是要求謹慎續娶和娶妾;  東橋張氏側重體現仁愛,在《蘇州東橋張氏家訓、家規、戒例、獎例》里提出,要「恤親鄰」,就是要體貼親屬和鄉鄰;在「獎例」中規定,「如有饑寒貧困能周給者,亦獎」,也就是鼓勵族人救濟社會上的貧窮人。  「解剖」蘇州部分家族優秀家訓家規  蘇周刊:剛才粗略提到了蘇州一些姓氏的家訓家規,能展開說說嗎?  陳其弟:可以。因為內容太多,只能重點說說范仲淹的家訓  家規、《朱子家訓》和陸氏家訓。  蘇周刊:好。范仲淹的家訓家規是怎樣的?  陳其弟:家譜里有范仲淹的一部分家訓家規。我這裡說的,主要是范仲淹的《家訓百字銘》。具體內容是: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穀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這裡涵蓋了百善孝為先(在家)、忠誠(為國)、兄弟(友愛)、尊師重教、注重禮義、崇尚廉潔、知恩圖報、博愛至上等理念,部分理念與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是一致的。  事實上范仲淹也是這麼做的。他做官後自己還是保持簡樸的生活,卻心繫百姓,不但興水利、辦學校,還救濟窮人,曾養活三百多家人家。宋朝的官員俸祿優厚,但要養活三百多家人家,開銷肯定還是不小的。他還買地作為族人公產,稱為「義田」,所得租米用於救濟同族,成為中國歷史上首個以個人力量舉辦社會福利事業的實例。  民國《吳縣誌》記載,范仲淹在蘇州的時候,買了塊南園的地,後來他把這塊地捐出來造了州學,這就是今天蘇州文廟的前身,近千年間培養出了許多人才。  蘇周刊:范仲淹還留下其他家訓家規嗎?  陳興南:有,主要在他的文章、書信里。如方誌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的《中華家訓精編100則》,就選了范仲淹《告諸子及弟侄》里的話,裡面說「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就是要求子侄們做官要清廉。  蘇周刊:《朱子家訓》和蘇州有關係嗎?  陳其弟:歷史上有兩部《朱子家訓》,一部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又稱《紫陽朱子家訓》;另一部就是蘇州的《朱子家訓》,被評為中國十大經典家訓家規之一,它的正式名稱叫《治家格言》,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崑山人朱柏廬(名用純,字致一)。  這一家訓流傳極廣,影響甚至超過了朱熹的《朱子家訓》,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以為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就是朱熹的《朱子家訓》,就把它稱為《朱子家訓》了。  蘇周刊:朱柏廬版《朱子家訓》主要講了什麼?  陳其弟:它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雖然才500多個字,卻精闢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施惠無念,受恩莫忘」「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等,都是值得稱道的名句,還提出了「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等充滿人文關懷的語句。  蘇周刊:陸氏家訓家規是什麼?  陳其弟:主要是「孝」和「忠」。這要從東漢後期蘇州人陸績(187-219年)說起。他6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給了他幾隻橘子,陸績捨不得全部吃完,將3隻藏在懷裡。臨別告辭時,因躬身行禮,橘子不慎掉落在地。袁術問怎麼回事,陸績跪著回答:「這橘子很好吃,我想留3隻給母親嘗嘗。」袁術聽了驚奇不已。這就是陸績「懷橘遺親」的故事。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事迹,編成《二十四孝》,陸績「懷橘遺親」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陸績擔任鬱林郡(今屬廣西)太守,為官廉明清正,肅貪拒賄,從不接受下官禮物,也不索取當地特產。任滿回家的時候,因為沒有足夠的財物可以壓艙,又怕船輕經不起風浪,於是他讓人在岸邊搬了塊石頭作為壓艙之物。這塊石頭現在矗立在蘇州文廟,被歷代地方官員奉為「廉石」,陸績也因此成為了蘇州清官廉吏的代表。  在封建社會裡,陸績身兼「孝」「廉」兩種德行,既是家庭中身為人子的榜樣,又是朝廷里作為人臣的楷模,所以陸氏子孫就以這兩個字作為家訓了。  家訓家規指明方向培育眾多賢達  蘇周刊:歷史上蘇州的家訓家規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陳其弟:主要是培育出了許多社會賢達。比如范仲淹的後代人才輩出。他的四個兒子范純祐、范純仁、范純禮、范純粹都德才兼備,後三者分別官至宰相、尚書、侍郎。范家的後代至今依然十分興旺。在蘇州籍子孫中,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就是其中一位,他一生追求救國、報國,不以官職大小或喜或悲,而是注重品行的培養和學問的積累。他在給母親的信中表示:一定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比較有學問的人。  范仲淹的子孫遷居外地的很多。他們也受范仲淹家訓的影響,出現了許多優秀人物。如十四世孫范昌期,舉家遷河南洛陽伊川縣為范仲淹守墓,秉性耿直,以詩抨擊權貴。范昌期的次子范彥第舉人出身,曾擔任過教職,不但大力勸學,還慷慨解囊,幫助貧困士子,使當地文風大振。  十六世范惟一定居松江泗涇鎮(今屬上海市),考中進士,做官時抑制豪強、平反冤獄、興利除弊。  二十九世孫范朝燈,台灣新竹縣關西鎮人,當選為縣議員兼農會理事長。凡學校、橋樑修建一定率先捐款、倡導,冬天則施米濟貧,數十年如一日。又在新竹興建「范氏佳城」墓園安葬族人。因此1975年被選為台灣好人好事代表第一名,享有台灣「關西賢人」美譽。范朝燈十個兒子都有成就,其中五個博士、兩個碩士、其餘也都受過高等教育。另一位在台的范仲淹後裔范光陵,是位多才多藝的詩人和書畫家、電腦專家,首創了中文「電腦」一詞,被台灣人譽為「電腦之父」。他還發起新古詩運動,出版了中英文詩集20餘種,曾三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獲莎士比亞文學獎,世界詩意油畫金獎等。  蘇周刊:蘇州其他姓氏的情況如何?  陳其弟:也是如此。像陸氏後人受「忠」的教誨,出了許多清官。「忠」的原意是為人正直、誠懇厚道、盡心儘力,堅持真理、修正謬誤,後來發展為忠於他人、忠於君主及國家之意,所以清廉就是忠的一種表現。  蘇州陸氏後人中的著名清官例子很多。比如吳江蘆墟人陸燿(1723-1785年),清朝乾隆時期被評為清廉又有節操的第一人。他剛擔任湖南巡撫時,有位鹽商送來三萬兩銀子,說是老規矩,前任巡撫號稱廉凈,也照收不誤。現在先送這些,以後會按時送來。陸燿堅決不收,並且明言禁止再送。鹽商為難地說:「如果大人不收,那這些白銀就沒有去處了。」陸燿說:「那就用它如數平抑鹽價吧!」結果一時間湖南的鹽價為之降低。  蘇州最後一位狀元陸潤庠也很「忠」。他雖然做官一直做到宰相,但性格易和儉樸,不盛氣凌人,溫厚謹慎,辦事穩妥,恪盡其職。  其他姓氏的例子如蘇州潘氏。這個家族有行善的家規,因此自清初遷蘇始祖僑居閶門外南濠開始,潘氏就常常施衣施棺放生、修橋補路賑饑。直到清中後期,還有潘曾沂建立豐豫倉,在荒年向饑民實行平糶,促進了善舉的制度化、經常化。  蘇周刊:家訓家規既然帶著「家」字,一般只能規範家族成員,有沒有對非家族成員也產生影響的?  陳其弟:也有。比如陸氏的家訓家規,對來蘇任職或執行公務的官員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有從蘇州走出去到外地任職的官員,他們從「廉石」邊的府學啟程,踏上仕途,謹記教誨,不辱使命。千百年來,蘇州的清官廉吏形成了「民本」思想、「務實」之道,實在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的寶貴資源。  《朱子家訓》影響的人就更多了。到晚清時期,《朱子家訓》已成為全國乃至更廣範圍蒙學的經典讀物,以至學生啟蒙教育、上私塾都要熟讀《朱子家訓》,老一輩的人對《朱子家訓》都能倒背如流,並付諸行動。  讓優秀家訓家規成為社會前進「航標」  蘇周刊:受「文革」等因素影響,家訓家規一度被當成封建殘餘而清除,對此應該怎麼看?  陳興南:把家訓家規當做封建殘餘,是受極左思想影響的結果。其實,家訓家規中有許多規定充滿著積極意義,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蘇周刊:現在研究家訓家規有什麼現實意義?  陳興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蘇州的例子和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無不體現了好的家訓家規的作用。現在研究家訓家規,不但可促進個人修身,還能宣傳傳統文化,講好蘇州故事,弘揚正能量。  另外,優秀家規家訓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基本一致的。所以研究家訓家規還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蘇周刊:當下應重點研究哪些家訓家規?  陳興南:當今家庭、社會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引領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時代風尚,應該是當下家風家訓研究的重點。  蘇周刊:市地方志辦在弘揚蘇州家訓家規工作方面有何打算?  陳興南:作為肩負收集、整理各種地情資料的部門,市地方志辦一方面要繼續挖掘蘇州地方志和家譜中的優秀家訓家規、精彩故事,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要編輯、整理、出版,並通過各種媒體更好傳播,還可以通過讓孩子們練書法的方式加深印象,最終讓它們成為指引當代和未來社會前進發展的「航標」。  另一方面,要引導各地編志人員在編寫名鎮志、村志的過程中,寫好當地名人的家訓家規,講清國家級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迹和家訓家規的關係。  家訓家規資料搜集工作面廣量大,光靠我們一個部門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歡迎社會各界提供線索,包括各類蘇州地區家譜的線索、名人書信線索,尤其是有家訓家規的家譜、書信的線索,共同做好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20大家規家訓,持家、旺家、傳家
家訓家書家規
張氏族訓家規
家教、家規和家風
什麼是家長、家風、家規

TAG:蘇州 | 優秀 | 當下 | 家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