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慶:享受書寫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張華慶,祖籍鎮江,上海人,1959年10月生於天津,遼寧師範大學書法專業畢業,著名書法家,當代硬筆書法事業帶頭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委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教授、《中國大書法》叢刊主編、中國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出版有《楊仁愷談書法鑒定》、《中國大書法》、《歷代名家書唐詩三百首》等,被《書法》雜誌評選為「中國書法2006年十大年度人物」。 4月18日—19日,他應邀出席在寧波舉辦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第五屆四次理事會暨全國組聯工作會議,以及在寧波美術館舉辦的「傳承有道———中國大書法展」、「鐵筆縱橫———寧波市硬筆書法協會成立25周年作品展」開幕式。在其參加寧波系列活動期間,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之間是不是容易轉換? 張華慶:這也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硬筆寫得好,毛筆也會容易寫好。毛筆寫得好,硬筆也應該不錯,兩者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但不是必然的關聯。因為毛筆和硬筆的書寫工具是不同的,雖然書寫的結構相同,但是表現是各異的。硬筆書法承轉有度,注重架構,有自己的精美;毛筆書法更豐富、更靈活,注意整個字的血肉筋骨。它們的技法是不同的,但是從「技」到「道」的層面,兩者又會殊途同歸。
記者:從您自己的經歷看,書法學習和創作最大的體會是什麼? 張華慶:寫好漢字是每個中國人的基本技能,但是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我小時候是在父母的啟蒙下開始學習書法的,開始只是想把字寫得美觀,並沒有想成為一個書法家。那時我的夢想是寫小說,當文學青年。當自己的書法得到別人的欣賞和社會的承認後,激發了我對書法學習更大的興趣。喜歡去參觀書法展、去買書法字帖,刻苦地去練習。不僅享受到書法帶來的愉悅,還接受了傳統文化的熏陶。於是我開始痴迷書法,並在大學時候選擇了書法專業,從業餘書法愛好者成為了專業的書法家,這是循序漸進、自然而然的過程。繼而從個人對藝術的追求上升到對文化傳承的責任。對於書法愛好者的培養,我想也應該如此,首先是興趣的培養,讓他欣賞書法的美,了解中國優秀的書法文化,潛移默化才能不斷提升。
記者:我們常說「字如其人」,「書道妙在性情」,您也是位非常注重性情的書法家,是怎麼做到這點的呢?我們該如何理解書法中的「性情」? 張華慶:蘇東坡說:「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書也。」書法以線作為造型的基礎,是以線的粗細、長短、疏密、曲直、剛柔所編織營造的布局、節奏和韻律,從而表達出主觀的性情意願和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蘊。「書如其人」,說的不是一個人的思想傾向,而是表現一個人書法藝術創作的個性特徵。當然書法風格的形成與書家的思想性格有密切聯繫,因為其思想性格對形成他獨特的審美情趣、表現手法、藝術語言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其次,也與書家的生活閱歷緊密相關,顯現書者的修養、才華、性格、愛好等。一個性格嚴謹的人寫字大多中規中矩,而一個個性豪邁的人往往會破格書寫,不受約束。 中國書法美學認為: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清尚「氣」。用最簡潔的語言形象地概括了書法的美學特徵,這也最能說明傳統精華的脈絡。從我個人來說,從學顏真卿開始,起步唐「法」,追求字的豪放氣勢;然後尚「意」,心儀「宋四家」的書法,氣勢充沛;繼而回到晉朝向「二王」臨帖,出來後再學習明清之際的王鐸、傅山等,既符合藝術的發展規律,也契合自己的個性稟賦。對於隸書,也是從漢隸和清隸中追求敦厚大氣與靈動飄逸結合,這都跟我的審美取向有關,我樂於挑戰自我,向傳統討教,追求繼承的到位,書寫的味道,期望逐步形成自己的書法語言。
記者:如今電腦改變了我們的書寫方式,很多人會提筆忘字,網路時代對日常書寫的影響如何? 張華慶:客觀來說,網路時代對於書寫的衝擊非常大,許多人放棄了用筆來書寫。長此以往,對於漢字的傳承是一種負能量。比如網路時代,漢字書寫有了新的方式和介質,容易造成人們對字形結構和筆法的生疏,從而形成「提筆忘字」。不過,過分擔憂也大可不必。通觀漢字書寫的歷史,從刻刀到毛筆,再到近代的硬筆,書寫方式一直在變化。網路時代,我們更多地使用鍵盤、軟體,而黑板、紙筆的使用率逐漸降低,但我們所使用的文字仍然是漢字。我們在享受網路便捷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漢字書寫。漢字不僅僅是傳播信息,其本身還是文化的載體。中國書法是人類所創造的最為抽象的藝術,是中華文明的標誌,又是傳承中華文化的工具。如何應對提筆忘字,是在考驗我們對待母語文字的態度。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很多古老文字,如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埃及聖書體與瑪雅文字等。目前,僅有漢字從甲骨文開始,經過不斷演變,至今仍在使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全面發展「大書法」藝術,不管是硬筆還是毛筆,拿起紙筆,從你我做起,享受書寫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記者:文字作為文化的載體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也有很多人開始練書法,書法對於一個人的修養,特別對於孩子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張華慶:練習書法的好處太多了,簡單地說,提高我們的學養、修養、涵養。書法讓文字的內容與形式達到高度統一:什麼樣的情感產生什麼樣的內容,什麼樣的內容對應什麼樣的氣勢。會寫字、寫好字,進而學習一點書法藝術,就不再停留在對文字的傳統表意功能上了,而更多地進入到文化心理、文化品位、文化傳承、審美需求的層面上。學習書法就是要在對傳統文字的傳承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
記者:對於初學者,老師都會建議臨帖,而且越是上古的越好,您的看法呢? 張華慶: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初學者十有七八不得法,有許多人臨古人的帖寫自己的字,這是一個學習的誤區。我們臨帖一定要忠實於原作,忠實地臨帖,老老實實地臨,不要自以為是地寫。從學習的過程來說,學習技法是第一步。法即書寫的方法、法則、法度,這方面古人有很多成套的總結,如蔡邕的《九勢》、《九十六法》,王羲之的《筆法十二意》、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四十二法》,以及「永字八法」等。具體說,用筆中的提、按、疾、澀、頓、挫、正、側、翻、轉等都是用筆的具體方法和法則。先賢就是依據這些法則,「以指畫字衣皆穿」,刻苦臨池,池水盡墨,從而成為書法大家的。
記者: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瓶頸,這該如何面對? 張華慶: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有兩種情況,一種眼高手低:眼睛的水平提高了,而手還跟不上;一種是眼低手低。前者是好事,這是進步,只有審美水平高了,才能引領手的進步。所以選帖非常重要。歷史上湧現過許多優秀書法家,長時間和大量地觀賞、學習這些精品佳作,必能使我們逐步更新觀念、拓展眼界,提高自身的欣賞眼光和評價水準。這樣,我們進行書法欣賞和學習時,才有正確的方向、明確的目標和較高的品位。
記者:書法貴在變化,包括創新的變化,現在各種創新的實踐很多,您怎麼看待書法的創新?我們常說今人不如古人,古人的書法創作包括對於書法的研究早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創新真的是一條超越之路嗎? 張華慶:現在我們經常把創新掛在嘴邊,我認為用傳承和發展更好。創新很難,而發展是必然的,比如晉朝王羲之的書法,進步到唐朝的時候,出現了法度深嚴的楷書,逐步把楷書的用筆和結體程式化,甚至走向了近乎科學的地步,即根據人的視覺原理和傳統審美習慣制定一套非這樣不可的東西,這就是「法度」。出現了一大批有名的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等。由於唐代給用筆和結體立了「法」,結果是很快使這套「法」變得相當完善,以致登峰造極。於是到了宋代,書法家們就無「法」可立了,而且社會的大環境也因為改朝換代發生改變,因循唐代而沒有創造,那麼只能另闢蹊徑,出現了尚「意」。後世都是如此發展更迭的。所以談到王羲之,有《蘭亭序》;談到顏真卿,有《祭侄稿》;談到蘇東坡,有《寒食帖》……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書法沒有發展,千餘年來還是和《蘭亭序》一樣,那是多麼枯燥和缺乏想像力的一件事情啊!
記者:作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主席,您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網路衝擊下,有什麼進一步的打算和想法? 張華慶:我們有個理念,那就是傳承中華文化,踐行「大書法」,寫漂漂亮亮的中國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通過展覽比賽和各種書法教育來推行。現在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書法教育開始重視,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我呼籲一定要尊重書法的規律,減少人為干擾,建立健全審定機制,把最好的最適合的書法教材給孩子們,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轉載2015年5月3日寧波晚報 記者陳曉旻)
推薦閱讀:
※●快樂余言●●●
※讓快樂的心情誰我而在
※放下立即快樂
※? 你幸福,我快樂~!
※人知足就會快樂,心簡單就會幸福【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