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婚族:自覺還是不自覺?

不婚族:自覺還是不自覺? 核心提示:現代社會中不婚族越來越普遍,大致可分為自覺型不婚族和不自覺型不婚族。當然,大多數的不婚族是在不知不覺地狀況下變成了單身貴族。

  不婚,還是結婚?作家錢鍾書在著作《圍城》把婚姻比喻成「圍牆「,不管站在牆裡或牆外,永遠都有滿腹疑惑,兩頭都在擺盪。

  台灣教育部最近針對台灣18歲以上民眾做了一份調查,只有58%認為「結婚比單身好「;換言之,有四成的人其實不再人云亦云,不再依照傳統定見認為結婚比較幸福。

  而且,關於「結婚是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只有67%的女性贊同,低於男性有八成贊同,可見女人比男人更不把結婚當作人生一定要做的事。

  不婚,成為許多先進國家的常態。在美國,1980年僅有6%超過35歲的中年族群不婚;到了2000年,比例已上升到9%。

  不婚族在日趨壯大,是不能忽視的事實,某大學社會系教授呼籲,政府單位與婚姻諮詢專家應同時關注不婚族的心理健康議題。

  社會大眾除了老生常談勸大家結婚,應該在整體大環境給予不婚族協助,譬如食衣住行育樂等,對於單身族群的感情與心理平衡,更不該漠視。

  自覺型不婚族:人生不需要「等愛」

  不婚族大致分為兩種:自覺型與不自覺型。自覺型不婚族佔少數,不自覺型不婚族佔了大多數。

  資深媒體人蘭萱,屬於自覺型不婚族。外貌、身材都十分出眾的蘭萱,在40歲那年出版了《是的,我單身》,大方坦承婚姻不是她人生追求的目標之一,並宣稱單身的好處,「人生的主宰權掌握在手上,真正像是自己的主人。」

  曾經追求蘭萱的人不少,但對於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她始終興趣缺缺,尤其是戀愛過程中的猜疑、期待、試探,有人覺得是樂趣,但她覺得很煩人, 「我認真交往過的異性不多,5根手指頭就可以數得出來,」她透露,每次有仰慕者對她表示好感,她都是擺出一副酷酷的姿態,過去幾段感情都是由她主動喊 「卡」。

  獅子座的蘭萱對於追求工作成就則興緻昂然,早年曾設定的目標是「當女性總編輯」。在電視台擔任主管期間,她手下曾有一名年輕的女部屬陸續換了幾 任男友,感情一直定不下來,即使男友劈腿,也口口聲聲說「要等他回頭」。蘭萱很不以為然,當面開導她,「女人幹嘛一直在等愛啊?」

  不管有男人沒男人,很多女人都在等待,尋尋覓覓,渴望被愛,好像人生目標只有這件事,把所有的寄望都放在男人身上,而且還經常落空,實在很不值得。

  不自覺型不婚族:不知不覺變成單身

  放眼四周,像蘭萱這樣立場鮮明、高舉不婚大旗的社會精英,其實還是少部分。多數人是不知不覺變成不婚族。他們並不排斥婚姻,而是抱著且戰且走的心態,一邊等待,一邊蹉跎,結果一直沒有遇見對的人。

  原因一:沒有遇到對的人

  知名作家黃明堅觀察過周圍一些年過40未婚的女性友人,她們請她幫忙分析命盤時,總不忘詢問「是否有結婚的可能」,一直對結婚懷有憧憬。有一 天,黃明堅在公園裡碰見一名罹患癌症的女病人,兩人攀談起來,「我50歲了,還沒結過婚……,」對方的語氣充滿期許,仍舊不放棄想婚的念頭。

  一名43歲、喝過洋墨水、擁有碩士學位的女性社會工作師,經常有熱心的親友介紹對象,她一概來者不拒,相親不下15、16次,竟沒有一個適合結婚。她鍥而不捨,繼續等待有緣人出現,因為她深信不疑,「有伴侶的人身心比較健康。」

  許多男性單身族也是如此,女朋友換了幾任,卻總是沒有遇見意中人。但他們並未真正放棄結婚的念頭,認為只是時機未到。對他們而言,不婚像族是走 在懸空的鋼索,令人不安、猶豫、彷徨,盼望「終結者」快快現身,「在交友網站上打轉了3年,期待兩人世界的來臨,卻一直沒有尋獲真愛,」一名年過45歲的 攝影師在私人部落格里自我告白。

  原因二:害怕失去自我,不敢貿然走入婚姻

  《紐約時報》曾經報導,勸告女性如果遇到一直單身未婚、年過40的男性,最好「靠邊站」,不要當成結婚目標。因為這些中年單身男性幾乎都已定 型,具有一套心理防衛機制,壓抑情緒,而且大多十分固守自己的生活型態,缺乏彈性,很難改變。對於想和他們一起共同生活的伴侶則是一大考驗,常有不得其門 而入的挫折,「除非你們兩個人都很成熟獨立,」《紐約時報》分析。

  美國臨床精神科醫師魏芝爾(Dr.JaniceWitzel)研究調查一群中年男性不婚族,發現他們過去至少都曾與一名以上的女性親密交往,但 都無疾而終。他們內心非常擔憂一旦與別人有更深刻的關係,會喪失自主意識和自我價值,等於把人生的決定權交給別人,雖然有26%曾經想定下來,但僅有6% 開口求婚。有趣的是,這些單身男有三分之二相信他們將來還是會步入結婚禮堂;但魏芝爾醫師卻沒有那麼樂觀,預測大概只有六分之一能順利結婚。

  用「消去法」選擇不婚族

  還有的不婚族,是用「消去法」,因為對婚姻遲疑,認為不能保證幸福而不敢結婚。

  美國一項調查,已婚白領女性快樂指數從74%下滑至68%;在台灣,也只有40%的受訪女性認為結婚比單身快樂,另外高達六成的女性不認為結婚會比單身好。

  如果做一個簡單的調查「為什麼結婚」,有些人的答案是「遇到合適的對象」、「因為彼此相愛,想共組家庭」。但也有人回答「給家人交代」、「給對方交代」、「因為大家都結婚了」、「年齡老大不小,不能再等了」等等。

  兩性作家許常德從16年的婚姻深刻體驗中得出,「婚姻是很多人扛不起的」。他曾屢次公開批評婚姻制度像「快餐套餐」,後人跟著前人依樣畫葫蘆, 隨著傳統價值起舞,「擁有你不必要的東西,只是照本宣科,」許常德在近作《中年男人地下手記》語出驚人。坦承當初也是跟在隊裡面一路被推擠、不明就裡走入 婚姻的許常德,赤裸大膽的反婚言論,越發使人對婚姻產生懼怕。

  他深入剖析,找一個可靠的對象是許多人走入婚姻的想法,這種「防漏的人生」心態來自於不滿足與不安全感,才會想找人依靠。他更毫不掩飾對婚姻的疲憊與感嘆,期望時光倒流,或許有天能變身重回「不婚族」。

  找到定位,自得其樂

  那麼,站在牆外的不婚族是否真的比較快樂?答案是:未必。

  長期從事社會研究的某教授說,80%的不婚族並不快樂,並未以輕鬆愉快的心情來看待自己的處境,常常在精神上覺得孤立無援。不婚絕不如《慾望城 市》中描述的自由浪漫,日子充滿變化和驚喜,其實很多人是獨自對著電視或牆壁發獃,慨嘆單身的世界既孤獨又無趣。「必須先認清真相,懷抱過高的期待與幻 想,永遠都會失望。」

  心理專家指出,不婚族最需要的是「找到個人安身立命的價值」,即使不需要依附伴侶關係,也能自得其樂。人生怎樣都好,結婚好,單身也好,都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真正決定幸福的,不是結婚與不婚,而是一個人內心的自在與滿足。
推薦閱讀:

不婚主義的被逼婚日子,你們都是怎麼過來的?
恐婚者最後真的會愛上一個人心甘情願說結婚嗎?
80後獨生子女不想結婚,父母養老會成問題嗎?
八線城市三十歲男人如何說服或者騙得父母同意自己不婚?
本人女42歲,金融分析師。不婚主義,但家裡人非常反對。甚至認為我性格有問題,怎麼說服家人?

TAG:不婚族 | 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