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俗
清明·桃花粥
浙江民俗 清明食艾餃
清明四月吃青團
清明節習俗之一:掃墓祭祖掃墓祭祖,是清明節最主要的活動內容。從前,清明節時,人家不分貴賤,總要為逝去的先人上墳掃墓。掃墓時間並不局限於清明這一天,各地情況有所差異。掃墓時,首先要剪除墳丘上所有的雜草,修理陵墓周圍,然後往墳丘上添上一些新土培護,再燒紙錢香燭、供奉酒肉飯菜,燃放鞭炮後,最後向祖先行跪拜...【詳細閱讀】
清明節習俗之二:踏青春遊「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清明時節同時也是個生機勃發的時日,人們告別蟄伏的戶居生活,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著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著鬆軟的土地,徜徉在奼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時的心情該是多麼輕快愉悅!說起踏青遊樂,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子那裡。《論語》記載,孔子有一...【詳細閱讀】
清明節風俗之三:植樹插柳插柳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每到清明,不論大江南北,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大戶人家還要將燕子狀的節日食品串在柳條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將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姑娘們則將柳枝斜插在鬢角,搭乘的車轎上也要插掛柳枝,在《清明上河圖》中...【詳細閱讀】
清明節習俗之四:放風箏風箏的歷史十分悠久。放風箏,源於古代的巫術。古人認為,放飛的風箏可以帶走邪氣與晦氣。據說,世界上第一個風箏是春秋時代的著名工匠魯班用木頭製作的,當時還有竹做的風箏。漢代出現紙制風箏,叫「紙鳶」。唐以後,風箏作為一種兒童玩具日漸風行。清代詩人高鼎曾這樣描繪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詳細閱讀】
清明節習俗之五:盪鞦韆清明時節,我國民間還有「盪鞦韆」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盪鞦韆」源於民間勞作,唐宋時期盛行。清明節盪鞦韆,古時女人最愛。民俗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在勞動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詳細閱讀】
清明節習俗之六:蹴鞠蹴鞠,也是一項在唐代開始流行的春季娛樂活動。大詩人王維有《寒食城東即事》詩為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描述了熱鬧的蹴鞠場面。蹴鞠,即踢球,當時踢的球叫「鞠」,用的是一種皮球,球內用毛塞緊。據說這是當代世界如火如荼的足球運動的濫觴。到宋代。此項運動更大行其道,《水...【詳細閱讀】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長安清明言懷【唐】顧非熊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簡介
推薦閱讀:
※清明為什麼要祭祖?竟然暗藏天機。。。。
※與其魂斷哀愁,不如一醉方休|【明】唐伯虎《飲中八仙圖》
※飲水思源——清明如何祭祖?
※刀魚的鼻子,河豚的皮,這兩樣奇葩的食物可是鮮中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