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東戰火為何燃?

如果你去問一個活著的人他所能想起的有關於戰爭的種種,他肯定會提到一戰和二戰,如果你繼續打破砂鍋,你能得到的答案也難逃阿以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而這些戰爭的交戰地都在中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類多少被戰爭的悲愴嚇破了膽,美蘇間互相對視了半個世紀也沒有擦槍走火,可惜這種難得的美好與中東民眾無關,他們腳下金子般的石油絕大多數都被換成了反動或者鎮壓反動的武器,而在一個個中東國家四分五裂的夾縫間,誕生了大量恐怖組織,他們正不滿足於那一隅之地,不擇手段地將陰影蔓延……

為什麼,中東的戰火不息?

發源地

「中東(Middle East)」不是一個很精確的地理名詞,這源於充滿優越感的歐洲中心論。如果把地球攤開,將歐洲置於世界中心,可以按照距離歐洲的遠近把它的東面分為近東、中東以及遠東。東亞及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屬於遠東,近東在之後很少被使用,被規約進中東,涵蓋了我們所熟知的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色列、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在地理位置上與「西亞」重合度較高。

我們所熟知的亂象盡皆屬於現代中東,古代中東可以說是人類的伊甸園。屬於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二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皆起源於此,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皆以耶路撒冷為聖地。中東同樣是古埃及文明以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文明)的發源地。我們時常為人類結下的文明果實感到驕傲,但文明之間不是征服就是被征服的劇本卻似乎註定了要在這片土地上上演。

一教兩派

世界上有不到20%的穆斯林生活在中東地區,有時候我們會發覺被數字的表象所欺騙,比如當你得知穆斯林信徒已經達到16億時。如果你對此感到難以置信,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曾經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大致估計中東90%以上的民眾都信仰伊斯蘭教。

一般而言,有壟斷者的環境總是平穩的,但中東的宗教氣氛並非如此,原因是伊斯蘭教分為了兩個教派:遜尼派和什葉派。

這兩個教派同樣遵守《古蘭經》,但在宗教統治權的歸屬與傳承上有矛盾,從1300年前持續至今。現今世界上有90%的穆斯林為遜尼派,具體到中東地區這個比例在85%-90%之間。遜尼派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埃及、約旦、沙特、阿聯酋;什葉派穆斯林分布相對集中,中東地區什葉派穆斯林的90%左右都在伊朗,還有一大部分在伊拉克。

遜尼派

什葉派

從上圖可以看出,雖然不同派別的穆斯林都有屬於自己的大本營,但實際上是相互滲透的,全中東境內也沒有哪一塊完全屬於某一個教派,因此大小衝突頻現,而在深色與淺色國家的交界處宗教問題更為劇烈和明顯。

伊拉克vs伊朗

從上面的地圖來看伊拉克毫無疑問地屬於什葉派的勢力範圍,但在薩達姆當政時期,伊拉克還屬於遜尼派(我們下面會談到)。伊朗則一直是什葉派大本營。

1979年,伊朗爆發內戰,諸多軍官將領被清洗。

1980年,伊拉克趁機入侵伊朗,兩伊戰爭爆發。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有很多的糾葛,其中包括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民族矛盾,邊境的領土矛盾。但在這場持續八年的戰爭中,伊拉克與伊朗早就成為了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鬥爭的前線代表,對比一下國力,若是沒有沙特以及科威特向伊拉克貸款數百億美金以及武器支持,伊拉克是難以支撐的。

糟糕的分裂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現在我們看到的支離破碎的中東也曾有過大一統的黃金歲月,最近一次是奧斯曼帝國時期。這個帝國綿延了七個世紀並且全盛時橫跨亞非歐三個大陸,其中就包括了現在中東地區的絕大部分(除去伊朗)。同羅馬帝國一樣,每一個穩定擴張的國家一定是兼容並包的,作為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度,沒有對其他宗教採取中世紀一貫的清洗策略,他們發明了「米勒特製度(Millet System)」來允許各宗教自治,非伊斯蘭信徒只需要支付一定的人頭稅就可以自由的生活,這種懷柔政策使得穆斯林、猶太教徒以及基督教徒能夠相安無事。

全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版圖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一直以來的績優股奧斯曼帝國也經不住時間的考量在17世紀開始日漸式微。這個古老的帝國在等待著一個翻盤的機會,終於被他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惜卻站錯了隊,成為了戰敗國,國內發生「土耳其國民運動」,僅保留部分領土成為了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而其餘的土地只能任由協約國瓜分,但拿著刀切這塊蛋糕的人只顧著用尺子測量面積的大小以免吃虧卻不仔細看這蛋糕上的雕飾。

這就是「賽克斯 - 皮科協定」,這是由英國爵士的賽克斯和法國外交家皮科來協商確定的。

分割地圖A 給了法國 B 給了英國 藍色給了俄國

按照這個地圖,現在的敘利亞以及黎巴嫩被法國划走,而現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被英國划走,俄國由於在1917年發生革命退出協定並將其披露給國際社會。計劃一經披露就引來阿拉伯國家的反彈,但當時以及很久之後的政治家都沒有意識到人為劃分國境線會產生的巨大衝突,否則也不會有人在二戰後試圖「印巴分治」。

現在看來,敘利亞和伊拉克被生生的切斷至少導致了三個問題:

一為由於中東地區對於西方勢力的仇視,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部分人有著反抗西方安排再次將兩個國家融合的想法,其中的一個武裝想要建立一個「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如果你還沒想起來,他的縮寫是ISIS。

二為教派在先,建國在後,造成了國家意識不如宗教意識強大,國家沒有凝聚力。

三為本來相互制衡的遜尼派以及什葉派被不均勻打散,敘利亞的什葉派佔據了大多數而伊拉克的遜尼派佔了大多數,對外成為了互相仇視的兩個國家,對內雙方都發生了「少數領導多數」的政治格局。

少數領導多數

被一刀兩斷的伊拉克與敘利亞中發生了「少數領導多數」的狀況,可以說是英法在中東問題上犯下的罪惡。

伊拉克是個什葉派占多數的國家,但是自從殖民時代起,這個國家就是遜尼派來執政。這是很典型的,以小吃大殖民方式中,任用當地少數派執政的手法。以小吃大的殖民,往往要任用少數派來執政,這是因為殖民國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管理被殖民國,而採用被殖民國的多數派來執政,如何能保證多數派不私相授受、發動革命,把殖民者趕出去呢?任用少數派,它們在該國一開始是弱勢,往往必須依賴殖民國才能掌握政權,這就比多數派更值得信任。一般這種殖民地,在獨立之後都會產生強烈的種族矛盾。遜尼和什葉這就有相當大的矛盾了。再往下看,伊拉克還有不小的一片庫爾德人聚居地。一個人為製造的國家,沒有一個長期占絕對主導的種族,各種族之間沒有形成一種穩定的關係,最後往往就會鬧出族群分裂。這國家也就很難免於戰亂。伊拉克內部,什葉、遜尼和庫爾德人這三隻力量就鬧得不亦樂乎。

而相反,伊朗方面就相對安寧。

作者:冷哲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06498/answer/26840272

以上引用的內容描述了伊拉克的情況,而法屬的敘利亞正好是反過來的遜尼派占多數卻任用什葉派來執政,執政的總統巴薩德是什葉派穆斯林,一直以來對遜尼派穆斯林持有高壓政策,於是誕生了敘利亞反對派。

建國執念

紛亂打碎了讓人承認的秩序,撩起每個民族內心深處的野望。

猶太人vs阿拉伯人

自從公元前722年亞述國擊敗以色列王國後,如同猶太人被流放的歷史一般,他們復國的意志也未曾斷絕過。在以色列被羅馬人佔領的期間,以色列甚至被更名為巴勒斯坦。如果按照國際法,如此遙遠的歷史是不能夠當做復國的依據的,但這件事情被猶太人辦成了。原因有二,一是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了殘酷的迫害,博得了國際社會廣泛的同情,二是美國的猶太人憑藉著強悍的資本對美國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進而對聯合國造成影響。

由於美籍猶太人的地位,美國對於以色列的支持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這也切實地反映到了一些美國的政策上。

在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當時實際只控制了巴勒斯坦6%土地和只佔巴勒斯坦人口1/3的猶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56%的土地(約1.52萬平方公里),而已經控制了巴勒斯坦94%土地和占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僅得到43%的土地。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區域劃分

1948年,猶太人占多數的以色列國宣告成立,這是自羅馬人滅亡古代猶太國後的第一個猶太人國家。至此猶太人的夙願達成,美籍猶太人在自己控股的摩天大樓上張貼以色列國旗大肆慶賀,但這也就促成了「阿以衝突」。

阿以戰爭(中東戰爭)從此拉開序幕,在歐美的支持和過硬的軍工實力下,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最差也是平手,還擴張了很多領土。

一些憤怒的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組成了「哈馬斯」一類的抵抗者組織(被美國和以色列視為恐怖組織)意在「收復失地」。

庫爾德人vs阿拉伯人

世界很大,有時候卻狹小的容不下一個民族的生存,凡是對於「國家」極度渴望的民族莫不是嘗盡了寄人籬下的苦頭,猶太人是這樣,庫爾德人更是這樣。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活動,過去都過著游牧式生活,後來不斷向周邊地區擴散,目前在中東的種族人口中排名第四位。

……1918年奧斯曼土耳其戰敗,偌大的帝國瞬間面臨被瓜分的窘境,而庫爾德斯坦的建國夢卻逐漸清晰起來。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針對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合約,其中針對土耳其的是1920年8月正式簽訂的《色佛爾條約》,條約中規定庫爾德人占多數的地區,如果該地區大多數居民要求獨立便可獨立建國。無奈該條約對土耳其處置太過嚴苛,爆發了由凱末爾領導的革命,新生的土耳其國民軍在多條戰線重創協約國軍隊並迫使其重新談判,1923年7月新的《洛桑條約》取代了並未執行的《色佛爾條約》,而前者不僅對於庫爾德建國未有提及,反而將約15萬平方公里的庫爾德人聚集區劃歸伊朗,將約8萬平方公里的庫爾德人聚集區劃歸伊拉克,加上1920年劃歸敘利亞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庫爾德斯坦基本被分割在今日的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此種狀況至今未有改觀,《色佛爾條約》是庫爾德人離建國最近的一次,此後庫爾德人分居多國,難以形成統一的力量。

《悲情的庫爾德人》

引用的文字中提到了一戰後庫爾德人建國失敗且被多個國家的國境線打散,上文已經提到過人為分裂所能產生的巨大危害。

庫爾德人在多國邊界

如今的庫爾德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以色列以及敘利亞。對於他們所在的國家來講,他們是一股有很強武裝力量的分裂勢力,需要時刻提防、鎮壓,他們不允許庫爾德人在身份證上寫上自己的種族,甚至不允許教授庫爾德語;而對於庫爾德人來講,自己的人數不少卻在哪裡都是少數民族,被歧視被鎮壓,這更加激起了他們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國家的念頭……

石油經濟

古代中東擁有兩河流域,孕育出璀璨的文明,現代中東再一次得到了自然的饋贈,他的地下流淌著金子般地石油,毫無疑問石油改變了中東人的命運,無論是朝哪個方向。

根據統計數據,中東地區擁有的石油佔全世界的一半,其實美國的石油儲量也相當驚人,但由於美國保存本國石油的戰略目的,不僅不向外輸出還大量依賴進口。

2013年已探明石油儲量分布

不僅石油儲量豐富,中東的石油開採難度也極低,尤其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

石油開採成本統計

這使得中東的石油具有非常強的商品化能力,中東國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石油輸出國中的主力軍。

原油供應量

出口國 出口額 全球佔比
沙特 $268.2 billion 18.5%
伊拉克 $84.4 billion 5.8%
阿聯酋 $98 billion 6.8%
科威特 $69.3 billion 4.8%
伊朗 $41.3 billion 2.8%
其他 $62.7 billion 4.3%
全部* $623.9 billion 43%

數據來源

石油可以被商品化,但是石油卻不是一般的商品,無論是民生經濟還是軍事運作都離不開石油,阿拉伯人當然也明白這一點。阿拉伯人知道西方世界對於自家石油的依賴,便利用起這個特殊的「石油武器」。

早在1956第二次中東戰爭時期,阿拉伯國家為了支持埃及從英國手中收復甦伊士運河便對英法停止了石油供應,這給了英法致命一擊,同時也讓阿拉伯人嘗到了「石油武器」的威力。緊接著的第三、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及兩伊戰爭,阿拉伯國家可以說是用這顆銀彈把歐美國家打了個遍,為了更好地利用石油武器,他們還建立起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 OPEC,這個組織旨在避免內耗,一致對外。

人們發現,只要中東不開心,油價就會走高,油價走高,國家經濟就走低。

歐美國家怎麼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沼澤地

可以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上對於中東地區的干涉大多在瓜分奧斯曼帝國的地盤。在二戰後,再一次插手中東局勢,多半是由於中東的石油,但他們所需要的是石油作為供給他們的資源出現,而不是作為攻擊他們的武器出現。

如何讓中東國家服服帖帖的賣石油呢?上文提到阿拉伯人建立起了OPEC以避免內耗,但如果中東的內部產生衝突,一定是不能一致對外的,如果你讀了前面的文字,你的心情可能和當時的歐美人如出一轍:太容易了。

美國vs伊拉克

在1932年伊拉克獨立之後,其軍事力量一直在中東居於前列(其自稱世界第四陸軍),這於歐美希望中東保持「弱小但紛亂」的局面無利,於是在伊拉克露出兇相去欺負科威特的時候,歐美髮動了海灣戰爭狠狠地教訓了他。

不服氣的伊拉克想反過來利用歐洲與美國之間的競爭關係,改用歐元為石油結算貨幣挑戰美元的地位,終於讓美國人忍無可忍,找了個由頭引發了伊拉克戰爭,將薩達姆政權徹底消滅。

美國人卻顧此失彼,打擊伊拉克時宣稱幫助伊拉克建立民選政府,由於在伊拉克什葉派數量佔據絕對優勢,所以薩達姆下台後伊拉克成為了由什葉派控制的國家,和東邊什葉派大本營伊朗相連通成為了盟友,而伊朗被美國視為對以色列最大的威脅,這使得美國一方面拖拖拉拉地不敢從伊拉克撤軍,一方面加緊對伊朗的制裁,從此在中東問題上越陷越深。

連通的伊拉克與伊朗

世界的發展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國家能控制得了的,一旦一個底線被突破,就會有更多的底線被突破。

宗教、金錢與西化

石油為中東帶來了紛爭,但你若去問中東人痛恨石油嗎?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卡達是在沙特東部波斯灣沿岸的國家,原來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是下波斯灣挖珍珠,卡達人為了挖珍珠在沒有潛水服的情況下潛入水底還要躲避水母和鯊魚,可以說隨時有生命危險,就這樣還被日本的養殖珍珠搶了生意。但天無絕人之路,1940年代一直向海底鑽的卡達向地底一鑽,竟發現了大量的石油,這完全地改變了卡達這個國家和國民的命運。現今卡達人的人均收入是世界第一(你沒看錯),醫療教育全免費,公民幾乎不用工作,超過了一票西歐福利國家。

像這樣被石油或者天然氣改變了命運的中東國家還有很多(尤其是沒有被歐美插手的地方),然而國家一下由貧窮變得富裕會引發尖銳的社會矛盾,這種變化給中國帶來的是窮人和富人的矛盾,而給中東帶來的是西方化與伊斯蘭原教旨的矛盾。

拿著資本主義的錢卻不接受資本主義的思想,這有可能嗎?石油大多拿美元結算,那中東國家勢必拿這些錢去消費,你能阻擋男同胞買蘭博基尼還是能阻擋女同胞買LV、Parada?要是都阻擋了,政權也就被推翻了,沙特現在就陷入這樣的窘境。

實際上早在英法殖民時期西化的種子就被埋下了,現在的黎巴嫩的女孩都已經能穿著比基尼在沙灘上曬太陽了。

阿拉伯人也擔憂石油賣完後的出路,讓過慣了舒服日子的阿拉伯人再回到從事農業甚至工業都很難被接受,那想破頭皮無非是旅遊、服務、文化等第三產業,阿聯酋有意塑造迪拜這個國際都市的形象,把他定位為國際差旅中轉站。那在迪拜的便利店的顯眼位置,你要不要放置杜蕾斯呢?

當這種矛盾湧現而國家又不能解決時,就會有極端的原教旨主義者企圖用非常的手段。

恐怖主義

難以正常解決的矛盾、混亂的區域以及存在著極端意識形態的人群,中東恰好滿足了誕生恐怖組織的全部條件。

說到根本,他們的目的都是把漸漸被外來思想「帶偏」的中東國家拉回到艱苦樸素的伊斯蘭原教旨上,但在執行這一目的的同時也成為了國家之間的政治棋子。

基地組織(The Base)

基地組織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

提起恐怖組織,威名赫赫的當屬基地組織,他在2001年劫持飛機撞向了美國的世貿大廈,這一著名的911事件讓每個美國公民切實的感受到了恐慌,甚至通過了擴大政府權力、縮窄公民自由的「愛國者法案」,緊接著發動了阿富汗戰爭。

基地組織的發源地和大本營都在阿富汗,最初由本拉登創建援助阿富汗抵擋蘇聯的入侵,在這一期間他還受到美國的資助(後面還有養虎為患的故事),本·拉登不是阿富汗人,他和他創建的基地組織的成員屬於阿拉伯人(但都信仰伊斯蘭教),相當於是阿富汗人搬來的救兵。在打完戰爭後,基地組織的大部分成員就留在了阿富汗娶妻生子過日子。

但需要注意的是塔利班與基地組織並不是一回事,塔利班相當於阿富汗本地的革命軍最終奪取了政權,他們的區別是塔利班只是想美國不來干涉阿富汗事務而基地組織卻要主動招惹美國(按照拉登的自述,他對於美國的仇視是由於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但美國被基地組織惹毛後直接兵臨阿富汗,兩者在抵抗美國入侵阿富汗上又結成了同盟關係。

這場戰爭又一次把美國往中東這片沼澤地里拖了一步,從2001年到2014年,阿富汗戰爭持續了13年,這是美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戰爭,而結局是美國扶持的政府羸弱不堪,除了斬首本·拉登,基地組織仍然在世界範圍內興風作浪,塔利班也隱藏在阿富汗的邊境沒有根除,各部族自治而不聽中央號令,甚至有人認為美軍撤退之時就是其垮台之日。

伊斯蘭國(ISIS)

伊斯蘭國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

ISIS最近替代了基地組織搶佔了新聞頭條,他的創建可以追溯至1999年,但在近幾年快速發展壯大。他們沒有做過基地組織那樣的驚天大案,卻比基地組織更讓人聞風喪膽,他們交戰和處理俘虜時的野蠻和殘忍讓基地組織都與其劃清界限,相傳本·拉登就有一封遺書表達了堅決不與ISIS「同流合污」的態度。

說起ISIS的崛起,我們不得不回到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問題上來,美國從伊拉克的撤軍帶來了權力真空,靠賣石油掙了大錢的沙特是鐵杆遜尼派不想什葉派在伊拉克做大,便暗中資助ISIS在伊敘邊境搞點亂子。

敘利亞沒有如伊拉克一樣被美國推翻過政權,所以依舊是少數的什葉派巴沙爾·阿薩德當總統領導多數的遜尼派,在美國淡出中東後終於不可抑制地爆發了內亂,ISIS趁著敘利亞內戰混入了「敘利亞反對派」陣營帶頭在敘利亞攻城略地,得到大半土地後掉頭反攻伊拉克,由於ISIS的殘忍和伊拉克政府軍教派混雜,其中的遜尼派並不願替什葉派打仗,因此伊拉克政府軍幾乎是不戰而敗,還把美軍留下的精良裝備和摩蘇爾銀行的大筆美元拱手相讓。

ISIS的殘忍讓人膽寒,但所謂的恐怖分子與現代化軍隊一比也不過是戰五渣(別提伊拉克政府軍),雖然難以滅絕但把大部分版圖收復也是沒問題的,為什麼被所有國家放任?

因為沒人出馬。

我們依次分析每一個國家,你就會發現上面一連串的衝突連在一起造成了這個局面。

為什麼美國不出馬?請參見前幾次的凄涼結局。

為什麼英法不出馬?因為美國不出馬。

為什麼土耳其不出馬?他邊境有大量庫爾德人蠢蠢欲動,如果和ISIS開戰沒準會被坐收漁利。

為什麼伊朗不出馬?能打擊遜尼派,伊朗想出馬,但美國不讓,萬一你跟我談條件發展核武器怎麼辦?萬一西行進兵打ISIS的時候順手把伊拉克佔領了再逼宮親兒子以色列怎麼辦?

為什麼沙特不出馬?沙特是遜尼派,雖然對於自己一手養大ISIS感到愧疚,但實際上巴不得什葉派被攪亂,他安安靜靜地賣石油。

一個出馬的國家都沒有嗎?

真沒有,但…

沒有國家的庫爾德人出馬了。

他們一是就在ISIS入侵的地區不打也不行,二是想通過打敗ISIS獲得國際(尤其是美國)的認可,現在憑藉著美國的物資和空軍支援在一線與ISIS作戰,連女人也加入了軍團,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建國。

最新消息:就在2015年11月21日,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就法國提出的一份打擊「伊斯蘭國」(ISIS)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以15票贊成一致通過該決議,促請有能力的會員國根據國際法,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受「伊斯蘭國」控制的領士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特別防止和打擊「伊斯蘭國」(ISIS)和「勝利陣線」的恐怖主義行為,摧毀它們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相當多的地方建立的庇護所。

美國這一回拉上了他的小夥伴們,我們拭目以待。

尾巴

斷斷續續的一周時間,我不知不覺地寫了人生寫過的最長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我梳理了中東的歷史、地理和宗教,中東的衝突和造成衝突的因素盤根錯節,我盡量按照一個前因後果的順序敘述,希望你能看的明白。當然作為一介碼農,難免有錯漏和偏激之處,如果你捉到其中的bug,請務必指教。

感謝知乎用戶:羅曉川 李昊田 冷哲

感謝被我引用的維基、文章、書籍、數據、圖表的作者。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熱愛一切一切的美好,人類的歷史上不斷充斥著種族、文明、宗教的衝突,但美國的國父們、聖雄甘地等政治大師也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不能調和,比起槍炮和石油,妥協,才是最好的武器。


推薦閱讀:

三國空襲後敘政府並未收手讓美國不滿,正在準備新的干涉
我的葉門朋友
中東騙局的防範寶典
埃爾多安的穆斯林兄弟會大廈搖搖欲墜

TAG: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