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法師講解《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16)
四七第三天
各位同修、同學、善知識:
今天是2007年12月18日。星期二。是我們佛心七第四個七的第三天。
大家打七已經到了第四個七的第三天。那麼大家的心,應該已經比較平靜了,比較平穩了。後面還有四天,四個七就圓滿了。大家注意!現在心不要動,不要想家,不要想買車票,不要想這些事情。最後幾天要是心動起來,應有的功效就全報廢了。未來心不可得,是吧?當下心不可得。要讓心平靜下來。尤其到最後幾天了。心要平靜下來,放下來。
一個人做功夫,需要在行住坐卧一切事情當中,能觀照住你的心,不要有太大起伏。一顆平等心,平常心,做到不容易,這需要做功夫。在做功夫過程當中,他有時候會難受。有些人說:師父,這一段時間打坐,我的心,哎喲!難受得不得了。心裡難受,煩燥鬱悶,妄念紛飛,這都屬於正常情況。一般做功夫的人都有體會。都知道功夫做到一定程度,有時候妄念會翻得很厲害。有些煩惱,你分別不出來煩的是什麼?就是煩。那是無明,是很微細的種子翻出來了。男孩子沒有生理周期,也是那麼煩。女孩子生理周期一到,更煩得不得了。有時一個月煩一次,有時一個星期煩一次。煩得厲害的時候,三天五天煩一次,煩得不得了!走也不行,坐也不行,跑到這裡煩,跑到那裡也煩。簡直六神無主。
最初做功夫,可能就是半個月煩這麼一次。逐漸煩悶減少,間隔時間拉長。煩的力量也慢慢減小。功夫做下去,可能一個月煩一次。那就比較舒服了。一個月煩一次,其他時間都那麼平靜,那麼平穩。再往後可能兩個月,三個月煩一次,非常難受,煩得不得了。其他時間都很平穩。我們師父母音金剛上師講:這是你的功夫沒有完全落堂。落堂就是落進如來室。進如來室,落如來堂。沒有落堂之前,你的心還懸在半空,就會這樣。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一浪,「啪」一個浪起來,又伏下去。又一個浪起來,又伏下去。你的心就會這樣,一個波浪一個波浪不斷地起來。波浪起來的時候,你會很煩。煩了那麼幾天,又伏下來。過段時間又會起來。
你要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沒有浪怎麼往前推?不管怎麼煩,都是往前走。最後這個水流入大海。經過我們崇明島,然後出去就是大海。到了大海之後,就很平靜,就沒有波浪了,就是功夫落堂了。所以說你們不要怕種子翻得厲害,不要怕煩。煩是好事情!我們王驤陸上師說:你心裡煩,是好事情。說明正在翻種子。心裡不翻種子很清凈,也是好事情。翻種子也是好事情。翻種子和不翻種子一個樣,都是往前走。你如法用功,都是往前走。它不會停在那裡的,也不會倒退。
你每天這麼如法地用功四個小時,八個小時,十二個小時。每天這麼打坐用功,一直這麼用功去。下座的時候多念咒,多看講法光碟,多看經文,你這麼用功,如法地天天這麼用功去,不管他怎麼煩,他煩他的,他翻他的種子,你看著你的心,你念你的咒。就這麼一步一步一步地走過去。當你這個心入大海的時候,剎那時就風平浪靜,沒有波浪了。也就是我們上師講的,當你的功夫已經落堂了的時候,那你的心就平穩了。你的心就始終這麼平穩。不管碰到什麼境界來,你還是這麼平穩。不管什麼逆的境界,什麼煩惱的境界,人家怎麼毀謗你,你的心還是那麼如如不動。這就是功夫做落堂了。你的功夫如果還沒有落堂的話,你還是要好好地用功,刻苦做功夫。
功夫如果真正落堂,就可以放任了。可以放開他。先保!保的過程當中,當你功夫做落堂了。就是我們禪門講的打成一片。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先是你的道理都明白了,但是呢,碰到事情,還是做不到。這是理事不一致。你道理都明白了,什麼事情到你面前,你明白真理的心一樣那麼平靜。就是平等性智的顯現。那麼你就非常的快樂,那個時候叫你煩惱,都不可能。叫你打個妄念,你都打不出來。沒妄念可打,妄念畢竟空。
有些同修問:師父,我很煩,情緒總是高低不平,有時候情緒高漲,有時候情緒低潮。情緒低潮的時候,打坐都不願意打,吃飯也沒味道。我告訴大家,不管你的情緒高還是低,你都要如法地堅持用功!記住:堅持打坐,堅持念咒,正常如法地心念耳聞,觀照自心,念起即覺。不怕妄念起,就怕覺察遲。你只要時時這麼觀照內心,念起即覺,覺便化空,就是如法用功。也不是說不讓他起妄念。他起儘管起,他煩儘管煩。你煩是你的,我不煩是我的。這樣用功,最後煩惱慢慢地減少,拉長情緒波動周期,減少煩惱的那種斜坡力度。最後種子全翻完了,你的心就平靜了,就入大海了,就落堂入如來室了。入如來室就等於打成一片。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功夫做到這種程度,你就會很舒服很輕安。這是做功夫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情況,因為我們大家都是做功夫做過來的。一講就都知道。
這次打七這麼多的人,有些同修已經走了,打了2個七,3個七走了。有些是從開始一直堅持下來。大家要知道,你們是我們心地法門的骨幹。你們不但自己要明白如何做功夫,周圍的人有疑難,你還應該把你聽到師父講的,你自己領悟的,給別人解答一下。修行上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用你的修行,你的言談,你的模範作用,帶動你周圍的人,包括你的家庭。你如果修行得很好,以前本來有病,現在沒病了,以前整天光火,炒菜的時候亂敲亂打,現在也不敲了。老公看到,哎喲!媳婦怎麼變了一個人?這次出去打七,一個月回來,怎麼不一樣了?以後再打七,還要你去。你要自己通過用功,有個變化。通過學佛,有個進步。
你學佛學得這麼好,你家裡人本來不想學佛的,他也要來學佛了。被你帶動了。本來反對你學佛,現在也不反對了,反而支持你了。我們學佛,要學個模樣出來。不要學了半天,還是執著心很重,我執很重。煩惱心放不下,整天非常煩,自己煩,對周圍的人也煩,人家一看都怕。這個人學佛,怎麼學成這個樣子?他學成那個樣子,我也不學了,結果起到負面作用。我們要做好的模範,好的榜樣。我們不要做反面的榜樣。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金剛經》上講:「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昨天講的這番道理,教授都聽糊塗了。我們有的同修,不是教授也聽糊塗了。有人反映還沒聽明白。說世界,怎麼又說不是世界,是名世界?
明心見性的人一聽就明白。佛說世界,佛說的這個世界相,就是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是大千世界中,一切所有的法,是妙明真心的顯現。妙明真心顯現一切萬法,一切萬法都是本來面目所現。法法皆本來,這就是實相。佛所說的世界,就是這個世界相,佛說的這個世界相,就是實相。佛說的這個因果,也就是說實相的因果,即非因果。什麼意思?即非因果就是非因非緣非果,那是諸佛之本源。
這是昨天講的。為什麼是諸佛之本源呢?他就是那個本體,本體一塵不染,一法不立,當然即非世界,也即非因果了。因果就有個法。世界有很多的法,那你的本體,你的自性,你的佛性,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這裡面哪有世界?這裡面哪有因果?所以說即非世界。
為了啟用,要講經說法,要表達,那麼是名世界。不然的話,不能啟用。第一個是相,第二個是體,第三個就是用。用就是「是名世界」。必須要加個名字,有個名字名相就可以講法了。所以說這一句話「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是體相用一如。本來說的就是這個世界體相用。用就是名相,體就是本體。一塵不染,一法不立。相就是實相。佛說的這個世界相,他的本體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即非世界」。那麼為了講經說法之故,所以說又安了個名相上去。所以說「是名世界」。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那你們就比教授還厲害。教授這樣聽,糊塗了。那你們可以當教授的教授了。我們這個心中心法,有很多教授都來學這個法,我們講這個法,我們就是教授的教授了!要不然你怎麼講得清楚?你要當教授的師父,你才能講清楚,教授就拜你為師了。
人問:如何得神通去? 如何得神通?我們很多人著神通,著感應,沒有自己的理智理性。如果沒有自己的真理主見,指導你自己言行的話,你總會著魔的。我跟你講:自己沒主意,求感應,求佛菩薩感應。給我說說,這件事情應該怎麼辦?那件事如何處理?人都是自己說了算,你要有主心骨。你那個主人翁在哪裡?把那個主人翁開發出來,讓你那個主人翁說了算。一切萬法都是主人翁說了算。是吧?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那個,就是你的主人翁。主人翁不說了算,整天求外面的。求這個師父有神通,你給我看看。求這個佛菩薩,你給我看看。我抓個鬮吧,做三個鬮:出家,不出家,在家。第一抓:出家。第二抓:在家。第三抓:不出家。三次抓三個答案,還是沒主意,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出家。
到哪裡出家?有好幾個師父。做幾個鬮,把師父名字都寫上。抓到哪個師父,就到哪裡出家。第一抓是普願師。普願師是不是很厲害?再抓一個看,是普佛師。再抓一個,下一個普信師。到底去找哪個師父,還是沒主意。這麼沒主見!你的主人翁在哪裡?
到哪個地方閉關,還是抓鬮。你自己的神通哪裡去了?什麼叫神通?自己的神通是什麼?就是把你自己的主人翁開發出來,一切煩惱都能被你融通,一切煩惱到你面前,你都能把它化空,你就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是最大的神通!那就是般若智慧。所有的神通裡面,般若智慧力量最大。般若智慧就是把你的主人翁開發出來,一切你的主人翁說了算!這就是大般若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是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那是最有力量的東西!世界上力量最大的就是般若智慧!我們給大家講過:每個人都有因果業力。就是顯神通,也沒辦法改變你所造的業。你神通再大,也改變不了業力果報。
琉璃王帶著大軍去殺釋迦家族。佛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想把那些人救出來。釋迦牟尼佛說我都救不了,你去救也不管用。他不相信,把佛陀直系親屬許多人放到缽裡面,舉到忉利天上。等琉璃王把釋迦族人殺光之後,把缽拿下來,一看裡面的人全都化成血水了。這是業力果報,神通再大改變不了。
定業不可轉。要轉還是要靠你自己,你自己可以轉,別人沒辦法代替。經過佛菩薩加持,給你講法,可以消除一些業。但是主要的定業,還要靠你自己轉。你自己不轉,沒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麼慈悲,他如果能有辦法,讓大家一個個全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哪裡還有眾生啊!你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上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娑婆世界沒人了。問題是沒有這種好辦法。沒辦法拉你!你造的是娑婆世界的業,欠的是娑婆世界的債,神通力大不過業力。要靠你自己的心清凈了,才能夠往生。所以我們母音老人講:神通是枝末事。樹枝的枝葉枝稍。不是樹桿,不是樹心,更不是樹根。所以說你求那個東西沒什麼用。
那麼什麼力量可以超越和改變業力?我們發願的願力,能改變業力。你發願,發大願能夠保持人身不失。能夠保持你繼續修行成道。這輩子你沒明心見性,你就發大願:我要好好修行,早日成道廣度眾生。這輩子我不行的話,我下輩子再來修。我們講過的天台宗第九代祖師的公案,還記得嗎?天台宗第九代祖師,他前生是朝廷大官。因為聽智者大師講法,發心學佛。當時他年紀比較大,體力衰弱。這輩子修行要成道來不及了。智者大師教他發願說:一願我這輩子死的時候好好地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死,不要糊裡糊塗地死。二下輩子轉世再來,能夠童子出家,修到正法。三最後能夠成就佛道,弘法利生。他發了這個願之後,去世之後就投胎到浙江縉雲地區。在天台山邊上,縉雲仙居那個地方。出生之後,他從小讀書,讀書到十八、九歲,成績優秀。人家聘請他當家庭老師。家裡看他年紀大了,給他訂了門親事,叫他早點回家來,過年時結婚。年底時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天台山的阿羅漢。阿羅漢問他:「你回去幹什麼?」
他說:「我回去過年準備結婚呢。」
「哎喲!你怎麼還要結婚?你忘了發願童子出家學佛了?」
「想起來了,是啊!我上輩子是發過這個願。那我不回去了,我跟你去出家修行。」他就到天台山出家了。出家之後,在天台山修行成就,弘法利生。後來成為天台第九代祖師。他前輩子發了願,這輩子保證人身不失,繼續修行成就。這是大藏經上的公案。我在閉關的時候看到的。
願力的作用就是大。我們叫大家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你真發大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憑這個願力,你總能往生。有了願力,你生命的未來發展,就能按照這個願力去運行。你真正發大願了,諸佛菩薩一切護法,都會護持你這個願力。你忘記了,會來提醒你,加持你,使你圓滿這個大願。
比願力更大的是智慧般若力量。發願修行,明心見性,開大智慧。般若的力量最大。般若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有智慧你就沒有煩惱,用智慧把煩惱融通,一旦煩惱融通,你就六通具足。所以那是最大的神通!你如果明心見性,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以真理指導你的言行。你所有言行符合這個真理,那就是大神通。一念三千,每個念頭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盡在一心。那就是大神通。我們許多同修不十分清楚這一點,喜歡在外相上求,就容易出問題。
師曰:神性靈通,遍周沙界,山河石壁,去來無礙。剎那萬里,往返無蹤。火不能燒,水不能溺。愚人自無心智,欲得四大飛空。神性就是你的本性。你的本性靈通神妙。恆河沙數之三千大千世界無不周遍。山河石壁畢竟空,所以去來無礙。《阿彌陀經》上講,吃飯之前供養十方諸佛,之後回來吃完飯,還飯食經行。沒有神通怎麼能夠做到剎那間供養十方諸佛?萬法唯心,三千大千世界全在我一心之中,整個是心靈宇宙世界!心靈世界你別著相求,西方極樂世界是個心靈的精神的世界,你達到明心見性,一念即到。
經云:取相凡夫,隨宜為說。心無形相,即是微妙色身。無相即是實相,實相體空,喚作虛空無邊身,萬行莊嚴,故云功德法身。取相就是凡夫,凡夫前面加一個即,取相即凡夫。心無形象,微妙色身就是實相。這個微妙的色身,一切見到的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畢竟空。見一切相就是畢竟空,那就是實相。
即此法身,是萬行之本,隨用立名,實而言之,只是清凈法身也。當處發現,當下發現。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就是說明白這個清凈法身的話,當處發現你的每個念頭,每件事情,甚至於這些萬境當中,一切的事情當中,一切日常工作當中,無心於萬物,無心於萬境。那麼就不妨被萬物萬境經常圍繞。你上班照樣上班,你工作照樣工作,但是你做過,等於沒做過一樣,不要掛礙。有些事情過不去,不要在心上放幾天。有些事情當下處理好,當下就放下。如雁過長空,不留痕迹。當處發現,當處無心,無心於萬物。能無心於萬物,就不妨礙萬物時常圍繞著你。那就是神通!萬物常圍繞,你還是無心,那就是神通!是大神通!
有人問:一心修道,過去業障得消滅否?師曰:不見性人,未得消滅。不見性人,沒辦法消滅做過的業障。你修道,一心修道。人家說,雖然一心修道,你三心未了,則滴水難消。禪宗有句話:你三心都不知道,沒法了悟的話,那你滴水難消。所以不明心見性的人,你過去的業障沒辦法消。明心見性的人,一切業障畢竟空。
若見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見性人,猶如積草等須彌山,只用一星之火。業障如草,智慧似火。太陽一出來,那個雪,那個霜就全沒有了!太陽一照就都化了。一星之火就是那麼一點點的智慧。你的業障即使像如須彌山那麼高,一點點火星的智慧,一下子就全部消完。如同須彌山那麼高的草,一星之火,全部燒光。
曰:云何得知業障盡?要真正得大智慧,不要怕修行中的一切障礙。聖人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聖人從凡夫而來。大智慧是從凡夫開發出來的。沒有凡夫就沒有聖人。沒有煩惱就沒有智慧。煩惱一伏,智慧顯現。煩惱即菩提。煩惱菩提是一件事的兩種顯現。我們每個人都是凡夫,不用怕,聖人皆從凡夫而來。要成為聖人,一定要經過千錘百鍊。不經過千錘百鍊,不可能成就。所以不要怕煩惱,不要怕手痛腿痛,不要怕吃各種苦,也不要怕一切的逆緣過來,這些都是你成佛的資糧。也不要怕自己事情多,工作忙,都不用怕。你在一切事情當中,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當中,你能夠無心於萬物,萬物常圍繞你也無妨,那就是成道的資糧。所以聖人一定是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夠成就。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
師曰:見前心通,前後生事,猶如對見。前佛後佛,萬法同時。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這幾句話蠻難懂的。見前心通,見前這兩個字就是當下一念。當下現前一念心空,你就通了。如果能夠每個念頭起來,每個念頭畢竟空。見前就是眼前這一念,見前心就是眼前這一念的心。這一念的心,你如果能夠畢竟空,那麼每個念頭都是真如自性,那就通達了。你能夠畢竟空,通達畢竟空的道理,你就能夠暢通無障礙,無事了。
如果眼前當下這一念,這一念你不能空得了,那就是妄念。妄念你就不通,就煩惱,煩惱就把你障礙住。你要每個念頭起來,眼前這一念能空得了,念一空,就是真如自性,畢竟空。
前後生事,就是對今生,前世,後生三世的事情,猶如人面對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徹見自性的人,沒有隔閡。完全徹底明心見性的人。沒有說前佛和後佛,也就是說與佛沒有一點點的隔閡。為什麼?你就是佛,與佛還有什麼隔閡?當下一念就是佛,有什麼隔閡?所以萬法同時。萬法同時就是說都是畢竟空,所以同時,沒有前後。
所以一念知一切法,十方三世全在當下這一念。當下這一念包含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包括十方,十方就是東南西北中,東北,西北,西南,東南,上下。加起來共十方。十方無量無邊,過去未來現在這就是宇宙。什麼叫宇?宇就是時間。什麼叫宙?宙就是空間。時間和空間都無量無邊就是宇宙,十方三世都在當下這一念。這一念就是你的道場,這一念就是十方諸佛的道場。所以說你如果一念知一切法的話,那麼就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慧。這樣解釋就明白了。
你一念知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無量無邊,十方三世全在你一念之中。所以修行的人,你要很清楚的,把你當下這一念觀照住。讓你當下這一念,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符合明心見性的道理。你時時這麼觀照住,每個念頭起來都是真如自性,每個念頭都是佛,每個念頭都是三千大千世界,每個念頭都是十方三世,包括你的道場,你的國土,無量無邊。那你就是佛。
這段話沒有師父解釋,看不太懂。這段話很重要,前後生事,見前心通?什麼意思?就不明白了?今天有的人說:師父,我在家裡看經典看不明白,這次聽你一講就懂了。那幾年看的經典,有的懂有的不懂。許多道理有師父給你講,一講就明白了。
有行者問:云何得住正法?師曰:求住正法者是邪,何以故?法無邪正故。法無邪正,有所求就是邪!為什麼求住正法是邪呢?就是把你的意念加進去了。剛才師父已經講過,一切萬法,法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善,沒有惡,沒有好,沒有壞, 「是法住法位,世界相常住。」你把你的意思一加進去,那好壞就出來了。你知道?你的意思分別一加進去,這是好的,這是壞的,這是高的,這是低的。好了,分別就出來了。
你以什麼樣的心去做同一件事情,結果不同。換一句說,你做這件事情和他做這件事情,兩個人動機不同,功德不一樣。釋迦牟尼佛說:心法持心戒,計罪以心計罪。我們現在法律同樣。某人犯法了,斷案時要追究什麼心理主導下犯法?偏重從心地上計罪。要審察犯案動機。比如一個人開車,不小心把一個人刮傷。那是無心過失。有個人看見冤家對頭,開車追他撞他。同樣是撞人,論罪完全不同。如果懷著不好的心,去做好的事情,表面上看是好事,結果完全不同。
比如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名譽,去做一些慈善事業,那麼功德,福報還是罪過,就很值得推敲了!有些黑社會人物,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把搶來的錢拿去做慈善事業。有了名譽,獲得認同,以便進行更大的罪惡活動。有的人把自己汗水心血掙的錢,拿出來做慈善事業,那麼他的福報就會完全不一樣,是吧?同樣一件事情,本來都是慈善事業,你以不同的心去做,結果就有不同。一切從心計罪,從心地計罪。所以從法本身來看,一切萬法,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與人的心一搭上去,就有正邪之分,起分別心了嘛!
比如說你住心去求得正法,那你就是邪。為什麼?因為正法本來如此,不需要求。正法是什麼?正法就是你能夠時時觀照住當下一念,時時保持正念。什麼是正念?正念就是無念!不住著一切東西,不住著一切萬相,不住著一切萬法。那你就是正法。你不要去求,本來如此,你產生有求的心,起心即妄,那你就是邪了。
人家說:求佛,不如求自己自性清凈心。一念清凈心本來就是佛。你還要求諸佛。那你是大魔頭。本來是佛,加一個求佛幹什麼?用文字名詞是方便法,以方便故名佛。是佛,即非佛,是名佛,《金剛經》的闡述方式可以用。這麼用,你就不會著相了。
曰:云何得作佛去?師曰:不用舍眾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眾生心就是煩惱心。眾生起煩惱的那個心不用舍。沒那個眾生心,你煩惱起不來。那個心不用舍,把煩惱放下就是。莫污染自性,不用舍眾生心,但是你注意不要污染了你的自性。自性就是真心。這句話很重要!修行就是達妄本空,了達通達你的妄念本來就是空。不必要舍妄念,妄念本來是空,一歇即是菩提。歇就是不要污染他。如何不污染?一觀照一持咒,當下畢竟空,自性顯現,就是菩提。
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華嚴經》上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的心,諸佛的心,以及眾生的心,三者無差別。這三個心本來一樣,你見一切相畢竟空,徹底地離相。其實也不存在什麼離相不離相。意思就是說,見一切相不需要離開這個相,你知道一切相畢竟空,不粘著上去就是離相。放下就是。說放下也是多餘的,不過是方便說,有什麼好放下的?你拿起過什麼嗎?你得到過什麼嗎?歇下妄念就是,沒什麼好放的。
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脫否?師曰:本自無縛,不用求解。一切理論觀念,習氣,煩惱本來是空,沒有什麼東西捆住你,統統放下,一切畢竟空寂,心空無住,處處自在。還用求什麼解脫嗎?
法過語言文字,不用數句中求。法非過現未來,不可以因果中契。法是什麼?法就是畢竟空的真理。「法過」。過就是超越和不在語言文字上,不要住著語言文字相。數句就是數字文句。法就是真理,就是畢竟空。沒有時間相,不存在過去現在未來。什麼叫因果?因果就是生滅法。法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法與生滅法不相合,契就是契合,契入。也就是說因果法就是生滅法,生滅法與佛心,與佛的不生不滅心性不相吻合。不可以在因果生滅法中契合。
法過一切,不可比對。法身無相,應物現形,非離世間而求解脫。法是絕對空畢竟空,所以不可對比。絕對的東西沒辦法對比,所以超過一切。凡是語言,文字,數據這一切,都是有對比的,都是二元相對。而法的真理超越一切二元,無可對比。就是絕對空,絕對有的狀態。絕對的空同時就是絕對的有,沒有兩個。
這個很重要。法身無相,本性空而因緣生起萬法,應物現形。雖然法身無形無相畢竟空,但是應因緣而顯現萬象,應物現行就是大用現前。把非字改成不,不離世間而求解脫。離開世間法求解脫,無有是處。
僧問:何者是般若?師曰:汝疑不是者說說看!某僧問:什麼是般若?大珠和尚說:你懷疑哪個不是般若說說看
又問:云何得見性?師曰: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能見的「這個」就是性。見就是性,沒有性不能見,沒法見。
又問:如何是修行?師曰:但莫污染自性,即是修行。莫自欺誑,即是修行。大用現前,即是無等等法身。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是修行。莫自欺誑就是說不要著相修行。「著相修行千萬劫,無相修行剎那間。」這個很重要。但莫污染就是但莫著相,不要污染自性就是不要著相。不著相就是不污染,那就是修行,就這麼簡單。見一切相畢竟空那就是修行,每個念頭起來,每個念頭都是畢竟空,那就是修行。能夠畢竟空就是「外不隨境界轉,內不隨念牽。」那就是修行,是大修行!就這麼簡單。無念應萬法就是大用現前。無等等法身就是說,法身是最高的,無可比擬。絕對的,究竟的。
又問:性中有惡否?師曰:此中善亦不立。問:自性裡面有沒有惡?大珠和尚說:自性中善的概念也不成立。善亦不立哪有惡?因為有善才立惡。善和惡是相對立的,也是互相依存的。這邊沒有,那邊就沒有。因為你有這邊,他才有那邊。有老公在才有老婆。沒有老婆談不上老公?光棍漢就沒辦法稱老公。
曰:善惡俱不立,將心何處用?師曰:將心用心,是大顛倒。曰:作么生即是?師曰:無作么生,亦無可是。沒有善沒有惡,我的心怎麼用?將你的心去用你的心,是大顛倒。是頭上安頭。問者糊塗了,他又問:怎麼做才對?大珠和尚回答非常乾脆:根本沒有怎麼做這回事,也沒有什麼對不對!意思是說:萬法畢竟空,有什麼可做的?《金剛經》說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沒有是和不是,對和不對。那都是二元相對,都要放下。你不放下相對法,不空掉相對法,你整個意識理念世界都是相對的,你就捆住了,你就超脫不了。既現實還要超越。不超越你活得太累。超越還要不離開現實,是真超越,心和精神的超越。逃避和離開現實不是真超越,是空想。
人問:有人乘船船底刺殺螺蜆,為是人受罪,為復船當罪?師曰:人船兩無心,罪正在汝。船在運行中,船底把水裡的螺蜆一些小動物殺死了。是開船的人承受殺生之罪?還是船本身承當罪過?開船的人沒有殺心,船也無心殺生,兩個都無心,無心則無罪。那麼有罪的人是誰?問這個問題的人有罪。因為他起分別了。本來人船兩無罪,乾乾淨淨,啥事沒有。問的那個人,心中生起有罪之念,於是罪在心生罪念之人。
這裡面還有一層意思。眾生存在共業問題。表面上與此人不相干,實際上眾生皆有罪因。比如走路不知道,把螞蟻小蟲給踩死了,你是無心的。娑婆世界許多眾生都是無心殺生,最後形成了共業。佛在《楞嚴經》上講:有別業有共業。共業就是大家共同造的業,會產生一種果報,就是共業共報。共同的果報,大家都要受。所以說,問罪的人必定有一份共業罪報。
一個人走在路上,莫名其妙「啪」樓上掉下來一塊磚頭,把他砸死了。當時他也沒犯著誰。還有一些情況,莫名其妙地生病,莫名其妙地受罪,莫名其妙地就死了。這些就是所說的共業,共業所感。莫名其妙地就地震,你看死了那麼多人。莫名其妙就海嘯,那麼多人死掉。共業就是莫名其妙把這個業給造了,莫名其妙地受罪。莫名其妙就是無心造業。
譬如狂風折樹損命,無作者無受者。世界之中,無非眾生受苦處。大風吹斷了樹,樹倒砸死生命。造成這個事情的發生,並沒有人在這裡做,也沒有人受損害。這就是人有不測之禍。娑婆世界沒有一處不是眾生受苦的地方。加一句話:業力使然。眾生的共業和個業成就這個娑婆世界,乃是業力使然大家就在這裡莫名其妙遭罪受苦,沒有辦法。
僧問:未審托情勢,指境勢、語默勢,乃至揚眉動目等勢,如何得通會於一念間?未審就是說不知道怎麼領會,審核。托就是依靠。形勢就是依靠一些形勢。指境勢就是一切靜動。語默勢就是說話和默然的態勢。揚眉動目就是眼睛眨一眨,轉一轉,眉毛揚一揚等等,如何得通會於一念之間。你看看揚眉動目都是在說法,有情無情同圓佛心。
師曰:無有性外事。用妙者,動寂俱妙。心真者,語默總真。會道者,行住坐卧是道。為迷自性,萬惑滋生。這一段話非常重要!是說一切的事情都不離開你的自心。心之外沒有任何事。性就是你的真心,萬法都在真心之內,不在真心之外。能夠起妙用的人,動也好,寂靜也好,都是非常玄奧微妙。動也妙,靜也妙。
心真者。就是明白真心的人,說話和沉默都是真心的顯現。會道者。就是明白真理大道,契合這個道的人,行住坐卧都在道上,一切日常生活都符合宇宙規律,不會離開真理。他會時刻觀照當下一念,就是在道中。所以我們用功要這樣去用功。如果相反,自性一迷惑,一切都迷惑。各種各樣的迷惑就會相繼產生。
又問:如何是法有宗旨?師曰:隨其所立即有眾義,文殊於無住本,立一切法。一切因緣所生法,假立種種名字,故有一切種種義理。無住就是住無所住處。無所住處是什麼?就是畢竟空。萬法住在本位畢竟空上。立一切法前面加個而字,文殊於無住本,而立一切法。立一切法就是顯現萬相,建立一切法門。
曰:莫同太虛否?師曰:汝怕同太虛否?曰:怕。問者說:這樣畢竟空是不是和太虛一樣了?大珠和尚說:你害怕和太虛相同嗎?此人答:怕。我怕一切一切包括我自己,同太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
師曰:解怕者不同太虛。什麼是解怕者?就是知解你這個怕字的那個,就是自性本體。這句話就是,能知解解悟這個怕的,知道這個怕的那個自性,與太虛空不同。你剛才不是說怕嗎?能夠理解,解悟怕的那個主人翁,那個自性不同太虛。
又問:言方不及處,如何得解?師曰:汝今正說時,疑何處不及?言就是語言。語言所生的這個法,所生的這個假象,所不及處。也就是說,因緣所生的語言和假象所不能到達的地方。怎麼樣才能夠離一切相,得到解脫?
大珠和尚說:你現在正在說話的時候,你懷疑哪個地方你不能達到?就是說,即今當下這一念,你能說的這一念畢竟空,那麼你當下的每一個念,就是真如自性。你如果說,汝今正說時,正說時就是當下這一念。你當下這一念,如果畢竟空,你能夠體悟到畢竟空,那麼你當下的每個念頭,你說話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畢竟空的話呢,那麼當下每個念頭都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怎麼不能及?能說話的那個就是真如自性,沒有真如自性不能說話,你每個念頭,每說一句話,都畢竟空,都是真如自性,那你不可能不及,怎麼不能達到呢?
有宿德十餘人同問:經云:破滅佛法。未審佛法可破滅否?師曰:凡夫外道,謂佛法可破滅,二乘人謂不可破滅,我正法中無此二見。宿德就是高齡,有德望的人。十多個人一同來問大珠和尚:佛法可破可滅否?凡夫的見解,說佛法可破掉滅掉。二乘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知見是佛法不可破不可滅,這是常見。前面凡夫是斷見,後面二乘是常見。那麼我們明心見性的正法當中沒有這兩見。沒有什麼可斷可不斷,沒有什麼可滅可不滅。不可滅就是常,可滅就是斷。正法當中無此二見。
若論正法,非但凡夫外道,未至佛地者,二乘亦是惡人。未至佛地者,就是沒達到佛的境地的人。二乘的聲聞,緣覺,阿羅漢也還是惡人。為什麼說他是惡人?他未到究竟地,法執未了。所以說他是惡人,外道。
又問:真法幻法空法非空法,各有種性否?師曰:夫法雖無種性,應物俱現。這個種性不是指佛性,是指四大種性。一切法有四大種性,四大種性就是地水火風,加上空性,這五種性。種性畢竟空,感應萬物則全都顯現。因緣所起,萬象顯現。
心幻也,一切俱幻,若有一法不是幻者,幻即有定。心生則種種法生。心就是識心。唯識的識。識心都是幻化而有。六根對六塵,中間產生六識。六識皆幻化。你的心一動,生出種種法,心滅種種法滅。它是生滅的。生滅俱是幻化。若有一法不是幻者,那麼幻化成為恆定不變,無有是處。
心空也,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義不立。因幻化故,沒有定相,沒有常相。若有一法不空,就有阻礙。你說我有一個什麼法,這就不空了。不空,一定形成阻礙。有阻礙就更不能空,心空的意義不成立。一切法皆空,畢竟空,空義成立。一法不空,空義不成立。
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痴迷時,你跟著境界轉,一切境界你都粘上去,跟著跑。說你些好話,高興得不得了,人就飛起來。說你句不好聽的話,心裡難受,三天睡不著覺。聽說哪有個活佛,趕緊追上去求加持。為求法跑東跑西,跑遍全國。這就是迷時人逐法。悟的時候,法就由人掌握,隨機說法,法無定法。自如應對。一切畢竟空,一切法都由著你轉。怎麼說怎麼有理。說有理,不說也有理。
如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眾流,至海而極。一切賢聖,至佛而極。一切賢聖中佛最高。佛最偉大,最究竟,終極至聖最大覺者!佛的偉大,拿世間的語言沒辦法讚歎得盡。
十二分經,五部毗尼,五圍陀論,至心而極。毗尼就是律學。《圍陀論》就是《吠陀論》,是古印度宗教經典。《圍陀論》比《阿含經》要早。在佛成道之前印度就有這個《吠陀論》。此經主要是講因果業力,探討因果業力種種關係法則。像《本業經》一樣。《本業經》也是講因果的,比《阿含經》要早。《阿含經》是佛講的最早的一部經典。至心而極,就是一切法理,回歸心地才達到終極點。
心者是總持之妙本,萬法之洪源,亦名大智慧藏,無住涅槃,百千萬名,盡心之異號耳。真心自性有很多名號。是總持一切萬法之奧妙根本。除上面提到的,還有真如,本性,如來藏,摩尼寶珠等等等等,很多的名號。指的都是這個妙明真心。
又問:如何是幻?師曰:幻無定相,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機關木人,什麼是幻?幻就是無常變化沒有定相。比如旋火輪,就是眼睛的錯覺。你看著是一個火炬,如果快速掄成圓圈,看上去就成了一個火輪之相。火輪是幻覺。因為轉輪速度比較快,在我們眼中成為一個火輪在轉。一旦停下來,真相就是一點火。眾生看世界就是這樣,對這個世界始終是一個錯覺,好象旋火輪的假象。
乾闥婆城。就是在沙漠或者大海中,忽然從天邊老遠的地方,出現一個漂亮的城市,人物,風景等等,往前走突然就沒了。漢地通常叫海市蜃樓。其實是自然現象幻化出來的景象。
機關木人。你們小時候看過木偶戲嗎?上面木偶活蹦亂跳,下面有一個人拿著線在抽動控制,外面的人看不到下面有人。觀眾看得很起勁,其實是下面有人在搗騰。
如陽焰,如空華,俱無實法。陽焰就是大熱天太陽底下,在公路或沙漠遠處,經常能看到有大片水光閃爍。走近之後什麼也沒有,前邊遠處還是有水光。空花。空中啥也沒有,人眼睛有毛病,就看到空中有花。那是錯覺。都沒有實際東西。
又問:何名大幻師?師曰:心名大幻師,身為大幻城,名相為大幻衣食,河沙世界,無有幻外事。幻師就是魔術師。你的心就是大魔術師。為什麼?心是識心,一切萬法唯識所現,識心就是一切萬法形成之本源。所以識心就是大魔術師,他能千變萬化。你的身體是魔術所變化的大城。魔術師魔術城一切幻化之物由文字名相包裝供養。整個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點點在幻化之外。就是說,全都是幻化出來的假相。
凡夫不識幻,處處迷幻業。聲聞怕幻境,昧心而入寂。凡夫不認識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假象,痴迷於聲色名利,處處著相當真,造業受報。聲聞乘人怕這個幻境,怕這個世界。理上明明知道,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但他還是害怕世界中聲色犬馬,利慾男女,名聞利養的種種誘惑,害怕陷進去出不來。這個世間我不能去,一去就粘上。我在這裡打坐很清凈。一到超市,你喜歡的什麼東西都有,什麼好看的衣服都有。想要什麼東西隨便拿。貪心就控制不住了。拿了滿滿一推車,一結賬五百塊。拿回去放在那裡,吃不了都爛掉了。聲聞乘人怕粘上去,不敢接觸這個幻境。最好就是一個人隔離起來,不要和外境接觸,這個樣子就是二乘。
昧心。就是掩蓋埋沒這個心,而入寂靜處。自己是要壓制住妄心,事實上真妄不二,乃是一心。強制把這個心掩蓋埋沒起來,什麼都不想最好。讓自己寂靜之極,而入空境定境。這就是二乘。二乘人怕起一切知見,讓自己入定,一定八萬四千劫。他認為入定功夫做不上去,不能成佛。
唐朝玄奘大師的大徒弟窺基法師有一段公案。玄奘法師就是小說《西遊記》裡面的唐僧唐三藏的原型。玄奘大師西天取經的時候,走到昆崙山。見昆崙山頂紫雲結蓋。按照常規來說,這個地方一定有高人修行。他走到山上,看到一個山洞。把山洞口的土撥開,裡面埋著一個人。身上頭上都是泥土,泥土上面還長了草。人坐在那裡,入定很長時間了。玄奘法師摸摸他心口處,心臟還是熱的,第八識還沒走。說明這個人還活著。法師就拿引磬敲,當!當!當!這個人出定了。出定後第一個念頭就是:「釋迦牟尼佛,你來啦!我等你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
「我不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圓寂已久。」
「我在這裡等釋迦牟尼佛出世,他怎麼圓寂了?白等了!〞他哭了。
玄奘說:「你別哭,釋迦牟尼佛講的法還在。恰好我現在就到西天取經去。我取經回來,你可以如法修行。你這個身體壞了,沒用了。你現在把這個身體扔掉,到大唐國都西安,看那個琉璃瓦高樓大房。你到那裡投胎,等我回來,我再給你講法。」
「噢!那好那好。」 他的識心出來就去投胎轉世。大家看他入定入了多少年!就如同現在,彌勒佛要出世,我現在入定等彌勒佛出世一樣。他聽說釋迦牟尼佛要出世,就入定等釋迦牟尼佛出世,好聽佛講法開悟。釋迦牟尼佛走了,圓寂了一千多年,都唐朝了,他還在定中等著。如果沒碰到玄奘法師的話,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入那個寂靜空定根本無法控制機緣。
他到西安投胎到了尉遲恭家。尉遲恭是個封王的開國功臣大將。他長大了之後,習氣很重很重,誰也管不了他,一匹野馬一樣。非常好色。就是說要很多很多的女孩子陪著他。他把皇帝的祠堂給毀掉了。毀壞皇家祠堂要殺頭。但是如果出家可以不殺。他說:我不出家,你殺好哩。剛好玄奘法師取經回來。回來就問這個皇帝,恭喜皇帝得貴子。李世民說:我後宮沒得貴子啊!你走了這麼多年我也沒得貴子。查問了查問,按時間推算,是尉遲恭家那個孩子。
玄奘法師給他講了講他前世修行,此次轉世因緣。他同意出家,但是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我出家必須帶上我所有的女人一同走。第二個要把自己所有的書帶走。第三個要帶上好酒好肉。這些東西正好裝了三車,當時人都叫他:三車和尚。出家之後,到了寺院,大鐘一敲,噢!一下明白了。我原來是個修行人。就把帶來的人和東西都送回去了。自己在這裡安心修行,他就是唯識宗的第二代祖師窺基大師。
有個電影就是講他這段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得在事上磨練習氣。明心見性之後,一定要在事上,在大眾當中磨練你的習氣。把你的習氣磨練光了,你才是真成就。不然的話,你老卡在這習氣上,就永遠解脫不了。佛說二乘人是焦芽敗種。八萬大劫出定,還是沒有了生死,還在六道中輪迴。只求入寂靜處,不敢以體起用,不發度眾生之心,這樣就是二乘小果,難免退轉。
菩薩識幻法,達幻體,不拘一切名相。大乘菩薩已然認識萬法皆幻,了達幻體虛妄,性體本空,不生不滅。所以菩薩不著相,一切理念,名言文字,各種境界萬事萬相,都不可能束縛限制他。在眾生當中保任自性,消磨習氣。不怕一切相來,一切相畢竟空。菩薩要發大願,有此大願,萬事不懼。
佛是大幻師,轉大幻法輪,成大幻涅槃。轉幻生滅,得不生不滅。轉河沙穢土,成清凈法界。佛說法乃是遊戲人生,轉大幻法輪。佛就是大魔術師,弘揚佛法,度一切眾生,而無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而未曾說一句法,沒講一個字。說一切法而無一法可說,度一切眾生而無一眾生可度。轉生滅法之無常幻滅,而悟得不生不滅法之大智般若。轉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為佛國凈土。所以我們釋迦牟尼佛最偉大。凡夫看娑婆世界高高低低,污穢不堪,是眾生業力致使眼濁。在釋迦牟尼佛眼睛裡,娑婆世界就是清凈莊嚴的佛國凈土。
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有一個出家人問:為什麼不許人念誦經文?你迷了的人,叫你不許誦經。什麼叫客語?客語就是說,誦經是客。客就是客法,是輔助的法,不是主法。主法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後,再去誦經那你誦經就是主法。沒有明心見性,整天誦經,是客不是主,那就叫客語。所以見性為主,誦經為客。客語主語,客法主法是方便說。
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我們護持的是正法,從心地上用功,是明心見性的法門。讓自己每個念頭都是正念,每個念頭都無念,每個念頭都無住,你就是修正法。護持這樣的法,護持你自己的正念,就是護持正法。弘揚這樣的法,就叫弘法。
誦經,拜懺,度亡,敲敲打打,這些都是邊緣佛法。現在我們很多寺院都是在佛法邊緣。好多和尚自己沒有明心見性,甚至不誦經,辦個慈善機構,做慈善事業,然後去救治什麼貧困災區,去救治什麼孤兒殘疾。這不是佛法!是慈善事業。我們有人很熱心,很崇拜這樣的事業。講經說法沒人聽,建一個講經說法的道場,都很困難。邊緣佛法整天拜懺,非常熱鬧。有了錢拿出來扶貧。做慈善事業大眾歡喜。
不是說那樣做不好,眾善奉行沒有錯。如果說他是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他誦經做慈善事業全是正法。大家要知道:如果心地不明白,追求這些邊緣佛法,那你就不是正法,只能算善法。你如果明心見性,掌握宇宙人生的真理,你再去誦經,誦經也是正法。因為你明白經的真義。做利益大眾的事業,當然也是正法。辨別是否為正法,從心計,不從相算。明白這個道理,大家要護持正法,要弘揚正法。
曰:不可離文字言語別有意耶?師曰:汝如是說,亦是學語。曰:同是語言,何偏不許?你說:不可離文字語言別有意,你這樣說,也是學語。因為不能理解經文的意思。同是這麼說,為什麼你就不允許印證我為對呢?
師曰:汝今諦聽,經有明文,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得意者越於浮言,悟理者超於文字。法過語言文字,何向數句中求?是以發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亦猶得魚忘筌,得兔忘睇也。這一段話解釋一下。大珠和尚說:經論上是明明白白的文字。但是我所說的這個法理,其中內涵之義,在語言文字上與經論不盡相同。為什麼?我說的這些含義,是畢竟空的法理。畢竟空的道理非文字相所能圓滿表達。你要執著文字相,就不能理解畢竟空的含義,就無法理解第一聖諦的內涵。第一聖諦就是畢竟空啊!凡夫眾生引文說語,都不是佛法經論真義。眾生執著文字語言相,與佛法義理無關。義是什麼?義就是無生法忍之終極義理。
得意者越於浮言。掌握領會畢竟空第一聖諦的道理,得到佛法的真意,他就超越了浮泛不實在的語言。悟理者超於文字。你如果悟到無生法忍的道理,此佛家真正的無上大法,完全超越文字相。語言文字都是方便說,稱為文字般若,方便般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法真諦怎麼能在語言文字數句中求呢?
發菩提心的人,會得意而忘言。我們上師母音老人經常講:「你看經也好,聽師父講法也好,你把他的道理搞明白了,你不一定死記硬背他的語言。」道理明白了,放在心裡。你把他的意思倒行順行,顛來倒去,怎麼說都行,怎麼說都對。心不會起煩惱。如果把那個語言經文死記硬背下來,到實際當中,不一定能套得上。實際的境界變化非常快。我們語言文字很有限。三藏十二部經很有限。佛法的含義,文字是沒辦法完全表達出來。
對於佛法義理,應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遺就是放下扔掉的意思,放下文字的教相。真正悟到佛法真諦義理的人,完全可以忘記佛經論典的語言文字。禪宗有句話問:開悟的人,你還看經不?答:我看,實際上就是放在這裡遮遮人眼。開悟高僧大德那畢竟空的心裡包容宇宙,萬法具足,足足三藏十二部經典,何止三藏十二部!
亦猶得魚忘筌,筌就是捕魚的簍。魚抓到了,魚簍完全可以忘在腦後。同樣得兔忘睇。抓到兔子了,捕兔的那個網就扔到一邊不要再提著了。學佛的人也要這樣,懂得明心見性的道理,一定悟清楚了悟透徹了。之後你用這個道理指導你的言行。讓你每一個言行都符合這個道理。久而久之,不用提點,你的起心動念,你的言語,以及你做的一切事情,都習慣的符合佛法真理。這樣你就可以得意忘言了。千萬不要得意忘形噢!得意忘形就是貢高我慢嘍!
今天就講這麼多。 阿彌陀佛! 好!現在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
我們講法,今天是第四七的第三天,明天是第四天。第七天沒時間講法。要到第八天解七的時候,才能簡單講一下。法講完了,要安排一些活動。這三天的講法安排:準備明天晚上把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講完。後天一個晚上,用一個半小時講:證體起用。就是你證到本體要學會起用。如果明天能講完的話,最後那一天,星期六晚上,講一講我們心中心密法十大行願。十大行願能做到,你就是佛菩薩!
推薦閱讀:
※悟光法師著述(二)
※弘願念佛人直入【極樂報土】,不墮【九品胎生】|慧本法師
※天台宗月悟法師:天台山剃派高僧傳記
※凈空法師:為什麼李老師沒有依照他老人家的諾言提前走了?
※【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四一)——堪布佛陀觀之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