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多少名人墓葬留姑蘇

李根源墓

葉聖陶墓

蒯祥墓園

吳梅村墓

惠棟墓

顧雍墓鄧愚姑蘇大地湖山佳麗,風物清嘉,享有「人間天堂」之美譽。其西南山峰聯綿,蜿蜒起伏,蔚然深秀,自古以來便成為人們最終歸宿的理想之地,歷代曾有無數名宦達貴歸葬於此間。歲月變遷,世事滄桑,如今倖存的許多名人墓葬已經成為吳地文化的有機組織部分,成為人們訪古探幽、了解歷史、緬懷先賢的去處。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作一番巡禮式遙祭,共同緬懷先賢。因版面有限,恕不能一一詳盡。胥口——伍子胥墓伍子胥(前559-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著名軍事家、謀略家。名員,字子胥,楚國人。出身貴族,父親伍奢是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與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殺。伍子胥忍痛逃離楚國,來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身邊的重臣,幫助吳王築城練兵,發憤圖強,並向吳王推薦軍事家孫武。此後,伍子胥協同孫武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諸夷,使得吳王顯名諸侯,成為春秋霸主。吳王夫差即位後,胸無大志,驕逸奢靡,沉緬女色,並養虎成患。伍子胥多次苦苦勸諫。夫差反而聽信太宰伯嚭讒言,並賜劍令其自殺。伍子胥自刎後,被拋屍胥江,漂到了胥江出太湖口,當地老百姓見了撈起屍體堆土埋葬,並將地名稱為胥口,稱他為胥王,還建胥王廟,以示紀念。歷代對胥王廟都有修葺,「文革」廟裡還有一株數百年的古銀杏樹。2005年,胥口鎮政府與伍氏後裔在原址旁規劃重建胥王廟,佔地近40畝,立有伍子胥像、建有胥王殿、功德殿、濤神殿、薦賢堂、義勇堂、祭壇等建築。小王山——顧雍墓顧雍(168-243年),字元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黃武四年(225年)六月至赤烏六年(243年)十一月,擔任丞相長達近十九年,成為東吳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丞相。顧雍溫文儒雅,謙和溫厚,為人穩重,胸襟寬廣,慮事周密,辦事認真,至德忠賢,忠心耿耿,為東吳的崛起、三國鼎立局勢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貢獻,是「心膂股肱,社稷之臣」,深得孫權的器重。他雖然出身豪門貴族,但處世低調,清政廉潔,又能嚴格管好家人,品行道德,有口皆碑。吳景帝曾下詔稱讚他是「至德忠賢,輔國以禮」。顧雍的墓在蘇州城西穹窿山麓的小王山祖塋旁。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初冬,裔孫顧錫周、顧卿雲、顧尚耀、顧震雲等重修顧雍墓,並立碑紀念。1928年,李根源先生因葬母親其勘穴時發現了這塊碑碣,碑上刻有「漢馳義侯遷吳始祖貴、吳丞相封醴陵侯顧公雍、梁建安令贈侯爵顧烜之墓」。李根源先生當即手繪顧氏三賢墓地圖,並親手書寫「吳丞相顧公雍葬此」摩崖石刻。上方山——顧野王墓顧野王(519-581年),原名體倫,因仰慕漢代馮野王而改名野王,字希馮,吳縣(今蘇州市)人。梁、陳間官員、文字訓詁學家、史學家。出身吳地名門望族,從小聰明穎異博學宏才,天文地理、耆龜占候、蟲篆奇字,無所不通。梁大同四年(538年),拜太學博士,不久升為中將軍、臨賀王府記室參軍。節太建年間,遷國子監博士,領大著作,掌國史。後以才學顯著,遷黃門侍郎。卒後贈秘書監、右衛將軍。顧野王墓位於蘇州石湖南岸下舟村(現在蘇州市職業大學校園內),佔地約五十平方米,封土存高二米,直徑十米。墓東側有一塊重達數十噸的巨石,相傳為天上隕石,故俗稱「落星墳」。明盧襄《石湖志》載:「墓上有一巨石橫卧,楞二丈許。石上古松一株似蓋,湖上望見之,即知為野王墳。」北側有石約二米見方鐫刻清嘉慶八年(1803年)著名學者錢大昕書「陳黃門侍郎顧公之墓」字樣。墓前原有「顧公神道」牌坊及清乾隆七年(1742年)立《陳黃門侍郎顧公墓》碑、道具光九年(1829年)立《重修顧公墓記》碑,均毀於「文革」。195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改為市級文保單位。2011年重修,新增石像和生平碑刻。天平山——范仲淹祖墳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宋朝吳縣(今蘇州市)人。幼年喪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進士,歷任蘇州知府、陝西經略撫招討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他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品德高尚,有「北宋第一人」之譽。金朝元遺山稱他:「布衣時是名士,在州縣做官時是能吏,在邊境率兵抗敵是名將,在朝廷當宰相是名臣。」其子范純仁、范純禮先後官至宰相。據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銘》載:范仲淹四世祖范隋,官柱國、麗水府丞,遭亂奔二浙,「家於蘇之吳縣,自爾遂為吳人」。居住在蘇城靈芝坊,今普濟橋旁、雍熙佛寺之後。范仲淹曾祖范夢齡為吳越中吳軍節度使錢文奉(錢鏐之孫)幕僚,任蘇州糧料判官。父親范墉,「博學善屬文」,曾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北宋時,朝廷曾將木瀆天平山賜給范仲淹,范仲淹便將遷吳始祖、曾祖、祖父、父親之墓葬到天平山,人稱「范墳山」。曾祖、祖父、父親,因子孫顯貴追封太師徐國公、太師唐國公、太師周國公,故民間俗稱「三太師墳」、「范墳」。墓前尚存「范氏遷吳始祖、唐朝柱國、麗水府君神道」牌坊。坊下有1995年4月所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范墳」石碑。墓旁有祭祀范仲淹的「忠烈廟」。靈岩山——韓世忠墓韓世忠(1090-1151年),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陝西延安人。出身貧寒,身材魁梧。十八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轉戰大江南北,「平全閩,夷江西,剪湖湘,殲苗劉,摧兀朮,鏖大儀,拓東海,扦揚楚,震淮陽」,為宋朝抗擊西夏和金立下赫赫戰功,為平定各地叛亂作出了重大貢獻,與岳飛、張俊、劉光世並稱「中興四將」。他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檜,為岳飛遭陷鳴不平。建炎中,韓世忠宅第蘇州城南滄浪亭。紹興初,提兵過吳,將章氏獻園改為韓家園。此後,朝廷賜予木瀆靈岩禪寺,並改名顯親崇報禪院。韓世忠在靈岩山下修蓋道觀,賜額「希夷觀」。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八月卒於臨安,進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十月庚子,敕葬靈岩山西麓。韓世忠墓佔地約二畝,封土高約三米,為韓世忠與梁紅玉等四位夫人的合葬墓。宋孝宗即位(1163年)後,追封為蘄王,謚號忠武,重建陵墓、享堂。墓前立有巨碑,高四米多,宋孝宗書寫碑額「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碑文長達1.39萬餘字,趙雄撰文,周必大書寫。碑石旁尚有石龜一隻,高近一人,長約丈余。墓於1956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重修,以舊制恢復羅城、修整墓冢、甬道。修葺後的墓廣二十五米,深八十五米,石砌甬道拾級而上,望柱、欄板分列東西。墓地遍植松柏,莊嚴肅穆。香山——蒯祥墓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明代吳縣香山漁帆村(今屬太湖度假區)人。出身木匠世家。父親蒯福,洪武間曾參加南京明宮城營造,「能大營繕,永樂中為木工首」。蒯祥青年時就有「巧木匠」之稱。永樂十五年(1417年),徵召到北京,參加皇家宮城營建。後接替父親,擔任「營繕所丞」。其技藝高超,「永樂間,召建大內,凡殿閣樓榭,以至迴廊曲宇,(蒯)祥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精於尺度計算,能「目量意營,準確無誤;指揮操作,悉中規制」;「每宮中有修繕……祥略用尺準度,若不經意:既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釐。指揮群工,有違其教者,輒不稱旨」。朝廷為表彰其傑出貢獻,特地將他畫上《宮城圖》。正統年間,受命營建乾清宮、坤寧宮等建築和重建外朝三大殿工程。史志稱「正統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諸司,效勞尤多」。天順末,裕陵興建,又任總設計師。景泰七年(1456年),由太僕寺少卿升為工部侍郎。舊時,北京有「蒯侍郎衚衕」。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蒯祥病逝北京,歸葬家鄉。上世紀六十年代重修,八十年代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起規劃建造蒯祥墓園,佔地三萬多平方米,新建「蒯侍郎墓」牌坊、享堂,整修神道、墓冢、碑亭。神道兩邊有翁仲、石馬、石羊各一對,花崗石墓冢和羅城,墓前立有「明工部侍郎蒯祥之墓」碑,亭內有明代順天二年欽賜「奉天誥命」碑。相城——沈周墓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明長洲相城(今相城區陽澄湖鎮湘城沈周村)人。出生於書畫世家,天生聰慧,勤奮好學,於書無所不覽,「過目即能默識,凡經傳子史百家、山經地誌、醫方卜筮,至浮屠老子,亦皆涉其要,掇其英華」。終生不仕,潛心藝事。酷愛文藝,詩文書畫,無所不通。其詩才情風發,踔厲頓挫,沈鬱老蒼,明白通俗。時人以為其詩文成就在繪畫之上,畫名雖盛而不能掩其詩。其繪畫師法「元四家」,竭力摹擬,得山樵之力,得大痴之意,得雲林之神,得仲圭之韻,博取眾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一掃前明畫壇陳腐之氣,成為吳派畫壇領袖,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沈周逝世後,葬於相城西箋圩沈氏祖塋。墓佔地有五畝多,四周有小河環繞,墓冢封土高約三米,築有青石羅城。墓前有墓坊遺迹青石柱二根。1928年,後裔沈彥良重建敬山頂板碑亭一座,內有王鏊撰書的《沈隱士石田先生墓志銘》、張宣撰寫的《故沈良琛徐氏墓志銘》、文徵明撰沈維時(沈周長子)墓志銘,1921年吳蔭培題《明處士沈石田先生墓》、1928年施兆麟撰《沈氏原碑刻亭記》。1956年,沈周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993年、2004年分別重修。東山——王鏊墓王鏊(1450-1524年),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明代吳縣(今吳中區)東山人。自幼聰穎異常,八歲能讀經史,十二歲能作詩。成化十年(1474年),鄉試第一名解元;翌年,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因主考官妒嫉,屈居第三名探花。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學士、日講官、吏部侍郎、正德元年(1506年),廷薦入閣,拜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次年加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為人正直,因屢次勸諫無果,辭官歸鄉。王鏊博學有識鑒,經學通明,制行修謹。他是明代八股文的大家,史稱「少善制舉義,後數典鄉試,程文魁一代,取士尚經術,險詭者一切屏去。弘(治)、正(德)間,文體為一變。」所做八股文體制質樸,氣象闊大,書理純密,言辭淵雅整飭,命義正大弘遠,破題簡潔明了,議論平緩不迫,層層展開,結構緊湊,對偶工整,備受推崇。明清讀書人無不奉之為圭臬,家家必備《守溪文稿》。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十一日病逝家裡。詔工部派官營葬,加贈太傅,謚文恪。其墓葬在東山陸巷梁家山麓,背山面湖,氣勢雄偉。墓前原有翁仲、石獸、牌坊及碑亭,牌坊鐫刻唐伯虎手書「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輓聯,碑亭內有嘉靖皇帝御祭碑刻。「文革」中,均遭毀壞。墓現佔地約四百平方米,封土存高半米,旁有石羊、翁仲,現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元和——文徵明墓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自號衡山居士等,明代長洲(今蘇州市區)人。出生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學文於吳寬,學詩於李應禎,名聲日顯,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科舉則屢試不第,五十四歲授翰林院待詔,故世稱「文待詔」。其書法博取精華,楷行草篆隸諸體皆佳,尤擅長行書和小楷,人稱「明朝第一」。學畫於沈周,遠學唐、五代,兼有黃公望、王蒙、吳鎮、趙孟頫筆法,山水、花卉、人物俱佳,以山水成就最高,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繼沈周、唐寅之後,以清名長德主吳中風雅之盟三十餘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逝世,私謚貞憲先生。墓葬於原蘇州陸墓李家浜(今相城區元和街道文陵村),佔地約五畝,坐東朝西,封土高二點五米,直徑十四米。前面有一呈半月形照池,池邊建有高大的兩柱青石牌坊。坊下花崗石墓道長約四十米,兩旁分列著四尊石獸。墓前石坪居中豎立「明公文徵明之墓」墓碑,墓冢四周有青石羅城。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生物製品保護單位。2007年重新整修。整個墓區掩映在一片鬱鬱蔥蔥的香樟、松柏林中。橫塘——唐寅墓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六如居士,明代吳縣吳趨里(今蘇州市)人。出身小商人家,自幼聰慧,早年家中連遭不幸,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發奮讀書。二十九歲參加鄉試,考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會試,受科場舞弊案牽連而下獄。後謫往浙江為小吏,不恥就官,遂縱酒澆愁,放浪頹唐,傲世不羈。正德九年(1514年),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得以脫身而回。從後萬念俱滅,以賣畫為生。晚年生活貧困凄苦。唐寅才華橫溢,擅長詩文,與祝枝山、文徴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又擅書畫,畫名尤著,與沈周、文徴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唐寅墓在市郊橫塘王家村(現為解放西路186號)。明朝崇禎間,文人雷起劍、毛子晉見唐寅墓地荒蕪,牛羊踐踏,出資整修,「構數盈而祠之」。清朝嘉慶間,吳縣知縣唐仲冕重修,立「明唐解元之墓」碑,覆以石亭。上世紀五十年代重修,八十年代大修,建成唐寅園,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移建六如堂、夢墨堂、閑來草堂等,辟有唐寅紀念陳列室。整個墓園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成為參觀旅遊的好去處。吳山——申時行墓申時行(1535-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等,明朝長洲縣(今蘇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狀元,歷任翰林修撰、禮部與吏部侍郎。萬曆六年至十九年(1578-1591年),歷任東閣、文淵閣、建極殿、中極殿大學士,擔任宰相長達十三年。申時行「以柔道御天下」(明·沈德符語),被人譽為「蘇州柔性政治家的典型」。他熟諳政術,忍辱負重,溫和謙讓,委婉調劑,贏得「太平宰相」美譽。而他「未壯而仕,未艾而相,未耆而歸。勇退於急流,大隱於囂市」的傳奇經歷,更令人佩服、稱頌備至。申時行墓坐落在蘇州石湖吳山東麓周家橋西,佔地百餘畝封土高丈八。原來墓道兩邊列有墓表牌坊及石人、石獸,1966年前後相繼被毀;墓門正中為神道碑亭和享堂,神道碑亭內有「明太師申文定公神道碑」,享堂內立有「諭祭」豐碑八塊。吳中古墓宏大恢皇,完善無缺,此為第一;「置之全國,實罕其匹。」(李根源《吳郡西山訪古記》))2007年,石湖景區管理處對墓整修,增加墓冢設施,並在墓前新立墓碑。此墓為蘇州歷代陵墓中規模最大又保存較完整的墓葬,1995年重新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漁洋山——董其昌墓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等,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翰林講官,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卒後,謚號文敏。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鑒藏,工詩文,擅書法,精繪畫。其畫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溫敦淡盪,設色古樸典雅,成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其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以董書為宗法,風靡一時,出現滿朝皆學董書盛況。董其昌在太湖度假區漁洋山塢,規模較大,原有翁仲、石龜、石獅、石馬等設施。民國間,吳蔭培暨吳中保墓會曾倡修並立碑,碑上書「明董文敏公墓」,上款「已未冬吳中保墓會立」,下款「後學吳蔭培拜書」字樣。墓周圍是綠葉喬木林,墓前有寬敞花崗石坪台和1986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碑。青芝山——徐枋墓徐枋(1622-1694年),字昭法,號俟齋,自署秦餘山人,長洲(今蘇州市)人。早年好讀書,有文名,曾受申用懋獎詡。崇禎十五年(1642年)舉人。清順治二年(1645年)父親殉節後,遁跡不出,屢遷避地,杜門絕人。曾參與姐夫吳祖錫等人復明活動。移隱靈岩上沙村,土舍數間,布衣草履,讀書其中,終生不入城市。非力不食,賣畫自給,雖藜藿為繼,莫能強以一錢之饋。康熙間,川湖總督蔡毓榮慕其名,致書寄以藥物、厚幣,不受亦不答。巡撫湯斌曾屏騶從,兩赴山中訪問,閉門不納,終不得見。與崑山朱柏廬、吳縣楊無咎合稱「吳中三高士」;與宣城沈壽民、嘉興巢鳴盛並稱「海內三遺民」。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病逝,家貧不能葬。戴易鬻字,又得門人潘耒資助,歸葬光福青芝山真如塢祖塋。清同治二年(1863年),許鶴巢、汪芑、王有節等於荒叢中搜得墓碣,建築石亭,並豎牌坊。民國時,吳蔭培暨吳中保墓會重立墓碑、亭。墓現佔地約二分,墓碑鐫刻「明孝廉俟齋徐公之墓」篆文。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潭東——吳梅村墓吳梅村(1609-1672年),名偉業,字駿公,號梅村等,太倉人。從小聰穎異質,才思橫溢,「為文下筆,頃刻數千言」。與著名文學家張溥「相率為通經博古之學」。崇禎四年(1631年),中會試第一名會元,廷試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編修。歷任纂修官、東宮講讀官、南京國子監司業等,以「直聲動朝右」。甲申之變,「攀髯無從,號痛欲自縊」,被家人救下。入清後「抗辭再四」,最終由眾人交薦及「有司敦逼」下北上,授秘書院侍講,遷國子監祭酒。吳梅村以善詩著名,尤長七言歌行,人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清初「江左三大家」。吳梅村以明朝舊臣入仕清朝而遭人唾罵,自己亦悔恨不已。臨死時,自敘:「吾一生遭際,萬事憂危,無一刻不歷艱難,無一境不嘗辛苦,實為天下大苦人。吾死後,斂以僧裝,葬吾於鄧尉、靈岩相近。墓前立一圓石,題曰詩人吳梅村之墓。勿作祠堂,勿乞銘於人。」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72年1月23日)逝世後,家人將其墓安葬在光福潭東梅林叢中。民國時,吳中保墓會重立「詩人吳梅村墓」墓碣。上世紀五十年代,列為省級文保單位。「文革」中,羅城及翁仲、石獸等被毀。1983年,馮其庸兩次赴蘇尋訪。上世紀90年代,原吳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出資修復,墓現為縣(區)級文保單位。小王山——李根源墓李根源(1879-1965年),字印泉、雪生,號曲石等,雲南騰衝人。早年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回國後,任雲南講武堂監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總辦。武昌起義後,與蔡鍔等成立大漢軍政府,任軍政總長兼參議院院長,繼任雲南陸軍第二師師長兼國民軍總統。參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凱稱帝和「護法」鬥爭活動。後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署國務總理。1923年,因反對曹錕賄選總統而退出政壇,隱居蘇州。抗日戰爭爆發,呼籲全民抗日,任雲貴監察使、國策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65年7月在京病逝,骨灰歸葬蘇州小王山。李根源墓位於小王山母親闕氏夫人墓旁,是與夫人馬樹蘭的合葬墓。墓冢、墓碑、祭台均由花崗石製成,墓碑上刻有「騰衝李公根源、德配馬太夫人墓,丙寅重陽立」字樣,墓前兩側望柱上刻楚圖南先生撰「有為有守切時望,亦武亦文勝匹儔」輓聯,柱兩旁有夫婦倆人簡介。1986年列為縣(區)級文保單位。甪直——葉聖陶墓葉聖陶(1894-1988年),原名紹鈞,字秉臣、聖陶,吳縣(今蘇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1917年應聘到吳縣甪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並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先後出版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和長篇小說《倪煥之》。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當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館館長、民進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88年2月葉聖陶在京逝世,骨灰安葬於甪直保聖寺西院。墓坐西向東,佔地畝余,墓冢後為趙朴初先生題寫的「葉聖陶先生墓」碑,墓前有「未厭」亭。這裡曾是他執教和生活過的地方,墓旁現辟有葉聖陶紀念館。馬崗山——英雄冢1932年初,日本侵略者繼「九一八事變」侵佔我東三省之後,又妄圖侵佔我東南沿海地區,蓄謀在上海製造事端,並向國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一月二十八日,竟無理要求中國軍隊撤出上海閘北,悍然發起進攻。我守軍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第五軍與日軍浴血鏖戰。整個戰爭歷時一個多月,至三月一日國民黨援兵不至,日寇潛渡瀏河,我軍腹背受敵,於二日被迫退到崑山。此即舉世聞名的淞滬抗戰。是役,戰死將士萬餘人。退隱蘇州的李根源與蘇州名士張一麐等得知消息,奮起抗日,披掛上陣,支援前線。戰爭結束,李根源等將在淞滬抗戰中犧牲的王得勝等78名烈士安葬於蘇州善人橋馬崗山,命名為「英雄冢」。英雄冢坐西向東,封土高一點五米,佔地約二百平方米,松柏掩映。左右兩側各立一碑,左碑陽刻李根源書寫「英雄冢」及碑記,碑陰刻抗日陣亡戰士姓名。右碑陽刻張治中將軍題書「氣作山河」四個大字,陰刻「李印泉先生在蘇集前第十九路軍及我第五軍上海抗日一役殉國將士骸骨,凡七十八具,葬於馬崗山之麓,命名為英雄冢。以治中曾忝附其役屬題。自維當時制敵無術,書此不覺愧悲交集,淚下如綆矣。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前第五軍軍長張治中。」1986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德國名人歌德,卻也是個風流多情種!
【名人名言】生命與人生(之二)
再看兩頁就睡覺!丨10部名人推薦的枕邊書
80後復旦女神教師又火了,每一個人都能從她說的這10點日汲取力量!

TAG:名人 | 墓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