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單身越久越怕愛?

如今,獨立的單身狀態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單身的男女人群已佔很大比例。不能說這就是不幸福的生活狀態,有些男女主動選擇了單身,也會把一個人的日子也打理的精彩紛呈,並不會因為單身而痛苦單身。但對於那些一直被動獨自生活的成年男女來說,單身的背後,則有著太多難言的寂寞傷感。

  我們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謎一樣的女人,她們很優秀,但是單身。在中國很多大都市,她們數以百萬計。她們是自己過高要求的犧牲品?還是創造出新型男女關係的先鋒?在獨立自由的單身生活背後,她們是否隱藏著對愛的恐懼?

  一方面,她們成為社會時髦的典型,她們覺得自己像是雜誌里提到的新型女探險;而另一方面,她們用盡各種方法去尋找生命中的另一半:用7分鐘在婚戀網站上尋覓,參加8分鐘約會,在度假時期盼邂逅,甚至在情人節的夜晚也不放棄努力!是過<六人行>式的生活還是<慾望都市>式的生活?如何面對這兩種生活之間永恆存在的差距?「我完全在矛盾中生活。」32歲的出版社編輯張曉說道:「我熱愛生活,熱愛工作,也熱愛我的朋友。然而我也可以整個周末把自己關在家裡,對自己說沒有人愛我。而之後的一周,我又會交替體驗極度興奮和非常沮喪的情緒。還得說的是,當有人對我的單身生活提出質疑的時候,我就會穿上女超人的衣服,牙尖嘴利地進行維護。事實上我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走出單身的境地。」

  被晾在沙灘上的精品魚

  這個願望的達成,是如此不易。上海知音心理諮詢機構總督導王裕如,接待了很多被單身生活折磨的精英女性。「她們是被晾在沙灘上的精品魚。」王裕如說:「信息社會讓女性比過去更容易成功,她們的社會和經濟地位迅速提高,但卻使她們進入親密關係更加困難,因為『男強女弱』還是我們這個社會兩性關係的潛規則。」

  在世界的單身大潮里,中國有不同的特色「歐美國家的單身潮男女比例是平衡的,單身是一種個人生活方式的自主選擇。」社會學家、零點研究集團董事長袁岳說:「我們的單身潮性別比例很不平衡,絕大多數單身者是女性。除了少數真心熱愛單身生活的,大多數女性是出於無奈。」

  幹什麼都是一個人

  單身生活需要太多的勇氣。39歲的Eva向我們說起剛剛單身時的不安:「我一個人睡。很害怕,把房間里所有的燈全打開才行。我學會了抽煙,越來越凶。然後,又是一個人起床,上班前沒有人說話,有時,我覺得我快要瘋了,我真想有個肩膀靠一靠……慢慢地,我習慣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機場,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裝修,生活中的一切都自己決定……」當一個人能獨自戰勝很多困難的時候,也會覺得,單身挺好的,這麼自由,可以更多地保持自我。但內心深處,還是經常渴望愛情的擁抱和愛撫。另一方面,即使社會已經變得更加開放和寬容,一個單身女人,還是需要承接社會及他人的評價和目光。33歲的寶兒數次接收到來自已婚、未婚男人的性暗示,她震驚,憤怒,卻只能忍受。中國單身女性網CEO陶思璇說,很多單身女人遭遇過性騷擾:「有些男人想當然地認為,既然你單身,你的性就會隨便,你一定性饑渴。」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媒體會稱她們為「單身公害」,而那些擁有親密關係的女性會像防賊一樣警惕她們。

  恐懼佔了上風

  渴望走進情感,卻難以走進去,但是在心理治療師看來,比外在的現實更需要面對的是心理製造的困境。「她們不斷在精神上折磨自己,就是為了看清感情路上曾遇到的挫折。但事實上如果我們聆聽她們對男人的看法、觀察她們的舉止和她們選擇伴侶的方式,我們就會了解,其實恐懼來自她們錯誤的態度。」問題的根本就是恐懼。「是的,我害怕。」35歲的總經理助理陸慧承認:「我害怕會一直這樣下去:我等的人永遠不會出現,而我會孤老一年。時光流逝,每天都一樣,而明天又會有什麼不同?」如果單身女子有這種恐懼,她們通常也會有其他更加隱蔽的恐懼。心理分析學家尼科爾認為:「這會使她們很難過。因為這些恐懼相互對立卻又相互影響。她們既害怕二人世界又害怕一直孤獨。害怕孤獨的背後隱藏的是對感情生活的恐懼。這種不知如何是好的焦慮會引起她們對自身和自身價值的懷疑。」

  從不覺得感情可能美好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種對愛情的擔心源自對男人以及感情生活的消極認識。這就像一切還沒發生,結局已經註定。「我會預先想到所有的悲慘結局,」28歲的博士生蕭雲說「當我開始對某個男人感受興趣的時候,我腦子裡的『粉碎機』就開始啟動了:『他不會給我打電話的;他會討厭我的朋友們;我媽媽不會喜歡他:他不喜歡孩子』……我甚至在嘗試之前就已經放棄了。」47歲的袁宏也印證了這點:「我對男人已經不再感興趣。我不想再為愛情作出任何努力。我無須去證明什麼。我對自己好就行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她下面的表述:「看看我周圍,哪對伴侶沒問題!」顯然,她們從未想像感情是可以美好而輕鬆的,是可以讓人歡笑的,可以很融洽,可以慷慨和充滿愛意的,總而言之感情是可以使人幸福的。對於感情的恐懼正是源於她們對此缺乏認識。

  白馬王子其實很多

  她們會下意識地設定一些條件,彷彿可以此作為幸福的保障。未開始愛,就在自己生制定的諸多限制中,將愛的種種可能性喪失掉:不能是軍人,不能來自農村,不能做銷售,不能太胖,不能沒錢,不能沒情調……關於愛,她們有太多的幻想,但在現實中,她們給自己大膽試一下的機會卻太少。而這些莫名的成見,緣自何處?

  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的第一形象是父親。與父親的關係親密,便會將這個形象理想化,以至於終其一生,都會尋找一位與父親類似的男人,一位能夠將她從多年的睡夢中喚醒的白馬王子。反之亦然.也許能夠等到王子騎著白馬呼嘯而來,也許等不到。「令人擔心的是,我們還是認為只有一個人是與我們相配的!實際上供我們選擇的人是那麼多!」法國社會學家讓——克勞德.高曼在《獨身女人和白馬王子》中揭示,白馬王子,這位存在於每個女性心中、形象千變萬化的幻想中的男人,常常阻止女性走入親密關係。

  父母婚姻的影響

  當然,父母二人相處是否融洽對子女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婚姻是我們一直追尋的理想還是一直逃避的痛苦畫面?尼科爾強調:「母親的榜樣作用很重要。正是透過這面多稜鏡,我們形成了對感情的認識。她的婚姻是否幸福?她痛苦的婚姻是否會註定我也不可能幸福?」「這些不敢走向男人的女性一直停留在小姑娘階段。對於她們來說,長大意味著讓自己處於危險境地。」心理治療學家賽義德分析道:「事實上長大意味著走出羞辱、恐懼以及童年時不被愛的陰影。我們該做自己的『好父母』,不應該期待另外一個人來填補空虛。男人應該滿足你要分享的慾望和需要,而不是修復你的感情創傷。」不該認定對方不會有回應,也不該將門檻抬得更高讓所有人都進不來。

  不認為感情是雙方的事

  我們訪問了很多單身的女子,問她們「感情中什麼最重要」?大多數情況下,她們回答的是:「我希望他人很好,經常送給我花,是個好父親……」她們只談起對對方的期望,卻從不涉及對兩人之間關係的期望。單身女子們真正應該捫心自問的是:「我是否懂得付出?我有什麼可以和他分享?」女人在一段關係中也應該主動,因為這是雙方走到一起的要素之一。

  單身女子選擇獨身,混雜著好多擔心:擔心自己無法畫清界限;無法得到尊重。其實無須與恐懼及其背後的根源做鬥爭。「所有女人都應該遵從自己的女性特質。我們應該激發和讚美自己的女性特質。當一個人擁有自信的時候,自然就會走出一個人的世界。」賽義德說。


推薦閱讀:

請你還是要相信愛情
單身女人不養狗單身男人不養貓,單身女人為什麼養狗,單身女人養狗為了什麼
情侶聊天記錄:「互見套路,愛更深」,單身狗出來吃狗糧了
為什麼單身的總是遇不到真愛,而已婚的卻很容易?
30歲,我們在害怕什麼?

TAG: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