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向割肉喂鷹的佛陀學習嗎?
文|尼洋
藏族人有天葬的習俗,這在今天的內地幾乎人盡皆知。
而且,今天的漢人普遍能以善意理解這一習俗,在旅遊論壇上,他們多對此冠以「驚險」「神秘」「虔誠」的讚歎,並由此發生對生死輪迴的深深感悟。
▍某旅遊論壇上一些感悟天葬游的帖子
但在一百多年前,內地對天葬絕沒有這樣的寬容。由於從儒家傳統看來,它是「有悖人倫」的行為,清朝就有不止一位駐藏大臣試圖幫助藏族人民「改良風俗」。
▍乾隆五十九年駐藏大臣、和珅的弟弟和琳在西藏立碑禁止天葬 / 來源:《衛藏通志》
他們的改革當然都失敗了,藏區的天葬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大清自有大清的國情在,藏區也有藏區的區情。
但藏族人為何要選擇天葬呢?
不止藏族人天葬
藏區並不是天葬的孤島,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曾存在過天葬的習俗,有些也保留至今。
從考古發現的資料來看,早在新石器時代,近東地區就已經存在和今天藏區天葬十分相似的喪葬方式。
▍上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學家在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上距今約 7000 年前的恰塔爾休於遺址的神廟中發現了反映天葬習俗的壁畫,圖為復原圖/來源:朱伯雄主編《世界美術史》
而歷史上最重要的天葬人群,要數公元前七世紀在古波斯創立的瑣羅亞斯德教(即中國歷史上所說的「祆教」或「拜火教」)教徒,他們的喪葬禮儀中就包含了嚴格的天葬習俗。
▍瑣羅亞斯德教的聖經《阿維斯塔》中以問答形式記載了瑣羅亞斯德教對於其信徒實行天葬的要求
公元八世紀到十世紀,一些波斯人遷徙到印度,他們的後裔至今仍堅持天葬。
▍聚居在印度孟買的帕西人的天葬台「寂靜塔」
此外,南亞的孟加拉、東非的肯亞南部及坦尚尼亞北部、蒙古高原等地區的一些族群,也存在以天葬的方式告別逝者的傳統。
中國宋代編輯而成的類書《太平御覽》也記載過東南亞古國頓遜國人的天葬習俗。
這類習俗的成因,其實不難推測。早期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將死者棄於野外任鳥獸為食的喪葬方式,即所謂「野葬」。這類原始葬俗就是很多地區天葬習俗的源頭。
進入文明時期,一些原始信仰或宗教教義為存留下來的「野葬」習俗賦予了宗教內涵,因此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看上去能夠與天界產生聯繫的鳥,作為相對固定的消解屍體者。
只不過,某些族群是直接為遠古的傳統賦予美好解釋的原創性天葬,另一些族群則是受外界宗教影響而學會了天葬。
藏族是哪種情況呢?
並非源於佛教
今天的藏區天葬,多有僧侶參與,伴以佛教儀式。這讓很多人認為,天葬無疑屬於佛教傳統,是隨著佛陀的教法從印度傳來。
考古發現似乎也能為這一說法提供支持。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直到佛教與西藏本土的苯教鬥爭不休的吐蕃王朝時期,如今在藏區鮮見的土葬,都曾廣為流行。
▍位於今拉薩市郊距今 4000 年左右的曲貢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的豎穴土坑石壙墓 /來源:《拉薩曲貢》考古發掘報告
▍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曲踏墓地發現的距今約 1800 年左右的豎穴洞室墓內部 /來源:《西藏阿里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考古發掘簡報
▍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的吐蕃藏王陵遺址/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中心編《藏王陵》
但是,這些考古發現只能說明土葬曾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喪葬方式之一,並不能證明在土葬之外不存在別的喪葬方式。尤其像天葬,幾乎不可能為考古學家留下任何證據。
而這類留不下考古證據的喪葬方式,在關於苯教儀軌的文獻里有著清楚的記載。
據記載,苯教針對 81 種不同的死因,有 40 種喪葬儀軌,360 種具體操作方法。與如今藏區天葬對屍體的處理方式類似的肢解過程,就多見於其中。
▍藏傳佛教寧瑪派典籍《五部遺教》中提到的苯教肢解葬儀(褚俊傑譯),敦煌吐蕃文書亦有對苯教「剖屍者」和「剖屍儀軌」的記載
而苯教這套儀軌,很可能也不是藏區原生的習俗。因為它在從原始信仰發展為成熟宗教的過程中,就明顯受過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苯教文獻中記載雍仲苯教的始祖辛饒彌沃就是來自西方的「大食」,這個地理概念當時就包括瑣羅亞斯德教盛行的波斯地區。
▍相傳始建於三千前的苯教寺院孜珠寺天葬台附近的兀鷲
因此,早在佛教傳入之前的苯教時期,藏區就很可能已經存在結合了本土原始習俗和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影響的天葬。
而這樣的習俗,與佛教「破除我執」「捨身行善」的思想天然契合,很容易被其吸收,並再度被賦予佛教解釋。後世常常認為天葬源於佛陀前生「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善舉,就是佛教再解釋的成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