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的原罪:怠惰——「期待越低,失望越少。」
第九型嚮往和平者
背負的原罪:怠惰——「期待越低,失望越少。」
性格的慣性:傳統——「我已經習慣這個樣子了!」
第九號和平型人被「與世無爭」所詛咒,你相信安於現狀比汲汲營營地追求要好,既然萬事萬物都會消逝,那又何必努力?何必為了不能如願的事情煩惱?然而,在怡然自得的背後,隱藏的是你自我貶抑的心,你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重要,不值得期待更多美好的事物。
第九號和平型人一心想當個平凡人,最好不要有人注意到你,這樣你就可以悠然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寧願把力氣花在維持現狀,也不想努力去改善現況。在專業領域中,你會盡責地完成自己被賦予的任務;而在私人生活里,你覺得「你有出現」就是給了別人交代,只是別人常覺得你「心不在焉」。第九號和平型人在家裡通常有一個「個人專屬放鬆空間」,可能是一張舒服的老沙發、個人書房或家裡的某個角落,很容易滿足的你,常常一個人躲在那裡閱讀、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逃避不愉快的情緒。
不願意接受改變,這正是第九號和平型性格的問題所在。對於別人的要求,你傾向消極的抵抗;而對於自我內在的感受,你也不願意去探究,因為那很可能會挖掘出你不想面對的痛苦。
每個人都應該知足常樂,然而,第九號和平型人卻不斷地降低要求,以避免對現實情況的失望。因為失望帶來的挫折,讓你不得不為了扞衛內心的平靜而必須採取某些行動;所以,你寧願不堅持自己的需要,以免帶來更多的衝突。你習慣以不在意的態度輕描淡寫地略去你的失望,同時,你也想以輕鬆的態度去逃避你與別人的問題。
破解思維:獨立宣言——為自己而活。
等你尋回的美德:行動——「我很樂意為自己的成功貢獻一份力量!」
「行動」的涵義是「醒過來,為自己而活」。當我們活在性格中,很多時候是靠著習慣來運作;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什麼情況該有什麼反應……性格正是一種習慣的產物。第九號和平型人要學習的,就是實實在在地活著,確實地參與你周圍的生活,清楚你正在做些什麼事情,明白你做這些事情的原因;當你切切實實地掌握你的生活,你便能找到活著的意義。
此外,每位第九號和平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想要獲得讚美的孩子,只是,過去想要表現自己的慾望被斥責或被壓抑,讓第九號和平型人不寒而慄,從此不允許自己太出風頭,甚至不允許堅持己見。
因此,想要尋回心靈遺失多年的「行動」,首先就得先找回身體的活力,常常邀請內心那位想要獲得讚美的孩子回到你的生命當中。如此,你開始做自己,並且不再需要由順從別人中獲得安心,你的獨立將帶給你內心真正的平靜。要求自己專註於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並且不要避開別人或退回自己的想像世界裡,畢竟想要獲得長期的圓滿與滿足,必要時,會犧牲眼前短暫的安定與寧靜。
克服恐慌,用微笑面對新生活
伴隨「恐懼」而來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不適,更是阻礙我們看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的魔鬼,對我們心理上造成的消極影響絕對不容忽視。以下是專家經過總結得出的克服恐懼心魔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 擁抱恐懼,把關注點放在「過程」而非「結果」。
之所以會產生恐懼心理,是因為害怕不能滿足未來的期待值的表現形式。倘若只看重結果,不在意過程,那害怕的心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不敗將軍,做生意賺錢虧本很正常,學生成績高低起伏更是情理之中,就連一段白頭偕老的美滿婚姻也必然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洗禮。專家建議,越害怕什麼就得越鼓勵自己去面對,在抗爭的過程中逐漸客服恐懼心理,在過程中接受事情最終的成敗結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克服心魔。
第二 練習內心世界的剖析,別害怕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所謂「視而不見」「自欺欺人」的心態在一些方面或許可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然而在與恐懼心魔的較量的戰役上卻不可能僥倖成功。當我們害怕的時候,表面上我們是害怕外在客觀事物,然而實際上我們卻是和自己的內心世界做鬥爭。人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愈是恐懼心中的負面能量愈是膨脹。專家建議可以運用「冥想」的方法練習自己在意識上的控制力,時間控制在每天清晨5到10分鐘即可。
第三 允許害怕的情緒存在,但是要與其保持「距離」。
作為負面情緒的一種,恐懼是存在我們心中再正常不過的消極能量,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害怕」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並容許其在一定範圍和時間段內存在,其次我們要做的是要將其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盡量不要時時刻刻想著它,坦然面對,就好比打敗癌細胞的戰役一樣,人體內都有一定程度的癌細胞,但不可能人人都用化療手段對其進行全套消滅。要從心態上做好「並存」的準備。
第四 調整呼吸,與恐懼心魔做好拉鋸戰。
每當我們害怕的時候,我們的呼吸會不自覺地變得十分急促。專家建議,在與恐懼心態做好長期戰爭之前,我們不妨可以首先調整呼吸,讓自己的呼吸變得平緩一些。我們要意識到就個人而言,我們自己的身體和思維之間都會產生距離,有時候身體的變化跟不上思維的腳步,與其將自己沉浸在恐懼之中,還不如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鍛煉身體等等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因為生理上的調整必然會給心理上的變化產生一定的影響。
初到一個新環境,有很多新要求要去了解和熟悉,對一些沒有住校生活體驗的學生,或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無疑是很「大」的事情。翻越這座「山」的前提是克服恐慌心理,把一些常規的要求搞明白、記清楚、做到位。
「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同學,即便是不善言辭你也可以擁有笑臉,微笑會是你最好的表情,它會溶解你周圍的陌生感,讓你更容易被集體接納。即使不善言辭也可以擁有一顆樂於助人的熱心。」心理教育專家路教師在一次針對高中生的講座里強調,「讓周圍的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幸福」應該成為你的信條。即便是善於交際的同學也需要有內心真誠的陽光才能給集體以真正的溫暖。當你面帶微笑樂於助人,便沒有了恐慌,沒有了不自在。
不要奢望別人為你營造一個現成的溫馨的天堂,而要為天堂的營造盡自己的一份心,那樣的天堂才是自己的。
準確定位,要做最好的自己
大二學生金興至今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是:剛開始彼此不了解,也不清楚自己在班裡在學校里的位置,習慣了在考試的排位之下生活的自己一下子沒有了定位的參照,心裡沒著沒落。他的應對方法是:用自信支撐自己,少和別人比結果。要多和自己的懶惰較勁,多和自己的不足較真,用自己的今天與昨天比。
對自己的「位置」有合理的期待無疑是最理智的做法。但這種結果是建立在付出之上的。多關注過程的效果勝於關注結果的優劣。要時刻提醒自己,目標是什麼,理想是什麼。
金興說,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實現目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眼前一件件小事做好,別太把自己當一回事兒,但一定要把自己正在做的當成一回事兒。
迎挑接戰,用付出戰勝對手
在高三班主任李老師看來,新生產生心理失衡最主要的因素是「比自己優秀的大有人在」。這是正常心理,新生最應該做的是儘快進入克服不足、提升自我的學習狀態。
「尤其是開學第一次考試後的心理衝擊會來得更猛烈。」李老師結合10多年的班主任經驗說,這時的成績會成為學生評價自己的最重要參照,心中會有很大的失落感。比如忽然發現原來定的目標實現起來有太多的困難,以前的佼佼者不再佼佼了等。此時要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可以在分數上輸給對手,絕不能在求勝的信心和付出的心血上輸給對手。
培養愛好
改變自己的不良個性
「不良的個性會給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高中生的性格可塑性很強,可以積極改變不良個性特徵。」心理諮詢師彭鋒表示,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避免對自己過分苛求,要學會疏導內心的不滿和憤怒。善於與人合作,通過向老師和同學傾訴煩惱而取得諒解或理解。學習上要虛心,要有吃苦精神,要學會繞過生活的礁石,不鑽牛角尖,使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自信的、誠實的、活潑開朗的人。
另外,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以彌補自己的空閑,比如歌唱或彈奏可以轉換情緒;書法、下棋可以鍛煉耐性;打籃球、踢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動可以擴大交際,交朋友等。
遠離懶惰 懶惰會吞噬人的心靈,加速人的衰老。
心理透視
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極度影響健康的心態和行為,即使目前身體看上去處於健康狀態,也有可能在以後的日子裡變壞,例如懶惰。懶惰不光是行動上的懶惰,同時還有思想上的懶惰。
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憂鬱不決。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它主要表現為不能愉快地同親人或他人交談,儘管你很希望這樣做;不能從事自己喜愛做的事;不愛從事體育活動,心情也總是不愉快;整天苦思冥想而對周圍漠不關心;由於焦慮而不能入睡,睡眠不好;日常起居極無秩序,無要求,不講衛生。
面對惰性行為,有的人渾渾噩噩,意識不到這是懶惰;有的人寄希望於明日,總是幻想美好的未來;而更多的人雖極想克服這種行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日復一日,得過且過。
懶讓全身遭殃
「懶主要分為三種。」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沈政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一種是心理懶惰,表現為沒有目標、不思進取、;第二種是思維懶惰,懶得動腦思考,依賴別人的想法;第三種是行為懶惰,明知某件事應該做,卻遲遲不做,無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懶惰不僅讓人一事無成,還會使全身健康受拖累。北京朝陽醫院沈雁英教授指出,懶惰可間接或直接引起心腦血管病、骨質疏鬆症、癌症等多種疾病。國人容易在以下幾個方面犯懶,形式不同,後果也不一樣。
懶得運動,減壽。世衛組織2013年公布,懶得運動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據估算,全球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高達320萬人,且逐年增長。研究表明,缺乏鍛煉容易導致肥胖,中度肥胖減壽3年,重度肥胖減壽10年。
懶得做飯,易患慢性病。不少人懶得下廚就去下館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顯示,在外一餐攝入的脂肪和鈉,就超過全天推薦攝入量,久而久之容易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甚至是腫瘤。
懶得吃早餐,愛得心臟病。國內調查顯示,近四成人懶得吃早餐。然而,不吃早餐時,大腦會釋放需要高熱量的信號,導致攝取垃圾食品的幾率大增,容易使「三高」找上門來,導致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7%。
懶得動腦,容易變傻。研究表明,不愛用腦的人,容易過早出現記憶力衰退,老年時可能患上認知障礙。
懶得刷牙,嗓子發炎。很多人覺得「少刷一次問題不大」。殊不知,藏在口腔內的細菌還會轉移到咽喉部,引發咽炎、肺炎等呼吸系統炎症。
沈雁英還指出,懶得收拾屋子容易過敏,男士懶得刮鬍子加大患癌風險,女士懶得曬太陽容易缺鈣,生病懶得去醫院加快病情惡化等,都是懶惰的常見危害。
四步克服懶惰
沈政表示,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懶惰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但從健康生活的角度來說,懶惰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努力克服。
認識危害。行為的懶惰大多來自心理和思維的懶惰,要想不給懶惰留空子,首先應該明白它對健康的危害,還要明白克服懶惰的積極意義。只有嚮往健康、熱愛生活的人才有足夠動力克服懶惰。
制訂計劃。想要克服懶惰,一定要確定具體、可行的目標。可以把每天從早到晚的生活習慣記錄下來,對比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查找漏洞,並進行完善。比如針對懶得運動的人,可以看一天運動量是否足夠,考慮拿出一個固定時段進行鍛煉。
挑戰惰性。執行計划過程中,千萬不要跳過不喜歡的事,而應先做困難的事,再做稍困難的,這是一種對前面行動的強化,如此繼續,可摒棄惰性。
互相監督。最好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建立計劃,共同執行,相互鼓勵、監督,更利於持之以恆。
有汽車就懶得走路;能坐電梯就不爬樓梯;網上聯絡代替當面溝通……種種現代生活催生了很多「懶蟲」。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英國一項近萬人的調查顯示,86%的人出現了比其實際年齡大4歲才會出現的健康問題。究其原因,懶惰造成的缺乏運動和過度肥胖是罪魁禍首。
懶惰像瘟疫一樣傳播
懶惰就像一種隱形的瘟疫,在全球肆意傳播。今年,美國勞工部就懶惰問題向民眾敲響了警鐘,美國人平均工作時間已連續幾年呈減少趨勢,而睡覺和看電視時間卻與日俱增。義大利的一份居民健康報告指出,業餘時間既不參加體育鍛煉也不參加體力勞動的「懶蟲」已佔國民總數的40.2%,每年造成該國約2.8萬人死於懶惰相關疾病。英國人的懶惰程度更勝一籌,調查顯示,64%的父母因工作太忙懶得陪孩子玩,59%的上班族懶得走樓梯,哪怕辦公室就在二層……
中國人也在變懶,最典型的就是「懶得動」。北京18~79歲常住居民平均每日靜態行為時間為5.7小時。專家指出,靜態行為是指除睡覺外,以坐、靠或躺等姿勢進行工作、學習、娛樂等活動,只要每日超過4小時就會影響健康。這一問題在5~17歲青少年中更為突出。
怎樣克服中考「懦夫心理」
2014年11月24日14:30 新浪教育 微博 我有話說 收藏本文
教育盛典
教育APP哪家強? 搶票:移動時代教育再創業 教育盛典27日舉行 大咖雄辯在線教育濮存昕將現身盛典 論壇:奔跑吧在線教育牛文文「重度垂直」助傳統企業升級台民辦教育如何擁抱互聯網 韓國大咖4年掙8億. 如果一個人之生活在自己的驕傲中,無視自己的那些脆弱,這個人不是勇士而是懦夫。
無視自身弱點的人是善於逃避的,這並不等同於接受。
一個無法接受自己弱點的人,遲早會被弱點所擊敗。
對與每一個孩子,總有一些知識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寫題的過程中容易獲得成就感,滿足與喜悅,所以孩子們也願意去做這些題,願意與別人分享和討論。然而,對與那些自己學不太好的知識,有些孩子們不以為意,總是放任堆積。因為這會使他們自卑,所以眼不見為靜,「以後再說」便成了對待這些知識的常話。
我看過很多孩子的暑假作業,很多孩子都先把自己擅長的章節寫完,之後的,他們說:「看到就噁心,回頭跟同學們對一下就可以了」我汗顏。
又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的英語作業都寫完啦~我問:「數學呢?」「還沒有動」。這個孩子是一個在美國呆了3年的孩子,英語對於他來說完全不需要用語法去寫題,純憑語感就可以考到年級第一,然而數學是她的軟肋,她卻放棄了。我又蹙眉。
曾經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其中有言:"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足,兵法修列;……"其中,「倜儻非常之人」便是那些面對困難仍舊無畏向前之人。
古人尚如此,況明日棟樑?
且拋開大道理,我們細想一下,在考場上影響孩子發揮,考後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那些做起來順手的題目,而恰是那些並沒有很好掌握的軟肋。
鞏固100道已經掌握的題目,不如學明白2道不會的題目。
會的還是會,不會的仍舊不會,這是學生時代最大的悲哀。
朝陽區狀元溫科跟我說過,他當時語文作文是短腿,跑題的作文也寫過,但是一直「厚著臉皮」去粘著語文老師問題。最後的結果就是,語文在中考[微博]中考取了114的優秀成績,為他奪取狀元頭銜助了一把力。
變強,不是不斷強化自己的優勢,而是彌補自己的劣勢。木桶效應無須贅述,阿克琉斯之踵才是失敗的最大原因。
海淀區狀元柯子瑩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初二學物理力學的時候才考到70多分,但是她並沒有從此放棄自己的物理,反而開始督促自己進行補救。所以在大家學習電學的時候柯子瑩還在努力地補習力學。最終在子瑩的努力下,物理成績開始一路高歌。
有人說子瑩這次算是一匹黑馬,其實,黑馬或是白馬並不重要,關鍵看這匹馬是否有一顆千里馬的心。
這個世界的怯懦大都來源於懶惰或是過分關注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
哪些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是否認學習,還是不敢去學?
怯懦如雜草,你越懶得理他,他越遍野滿山。
勇氣如星火,你需不斷輸其氧氣,他才能烈烈燎原。
一個孩子是否成功,學法、學啥都是外因,最主要的是他學習任何一件技能的態度。
為什麼賞識教育是由優越性的,因為他們在培養孩子們的信心。
希望孩子們都敢於面對自己的軟肋,也希望家長們能夠不斷鼓勵孩子去正面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 不能有「差不多」心理
「這項工作完成得怎麼樣? 」「差不多」「還可以」,像這樣的話,無論是在機關還是基層我們時常都能聽得到。然而,有些工作往往就是因為某些人存在「差不多」心理,導致功虧一簣,影響全局。 「差不多」其實還「差得多」。
事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如果有一項工作或某個環節因為執行者存在「差不多」心理,不認真、不仔細、不謹慎,出現的小紕漏最終極有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出現大問題。 「差不多」心理,其實是一種僥倖心理,懶惰心理,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
這種心理直接導致工作標準低、缺少創造力、無生機、少活力。如此種種,對效能建設乃至個人發展都極為不利。事無巨細,每做一件事都認真儘力,力爭盡善盡美,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品格。
現在不少做事的「毛病」在於「不徹底」,總想著走捷徑,存在僥倖心理,他們對工作、事業不作盡善盡美的努力,卻想得到完美的結果,那結果自然是痴人說夢、痴心妄想。偶爾有個別投機獲利者,也往往是得在一時,不會長久。
消除「差不多」心理,就要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和大局意識。改革發展離不開人的聰明才智,政協工作離不開委員的努力和創造,利辛崛起,科學發展強烈呼喚一批緊跟時代、屹立潮頭,敢作敢為的開拓者,迫切需要一批善謀大事、敢幹大事、能幹大事的實幹家和帶頭人。
每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無論職務高低,都要「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高翔」,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飽滿激情,履職建功的工作熱情,用心做事、真心共事、盡心成事,克服「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維,克服不思進取的鬆懈思想,任何時候都不能有「差不多」的心理,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進一步振奮精神,改革創新,著力加強新形勢下工作研究,積極探索服務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切實做到進取不止步,履職不懈怠,不斷增強工作的蓬勃生機和活力,為加快發展展現新作為、樹立新形象。
心理拖延更可怕 有效克服拖延症
導讀:相比生理上的懶惰,拖延症像是心理上的無法控制,自小我們就懂得「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但為什麼無論工作還是學習,效率就是無法達到預想的水準呢?在這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發現自己患上了嚴重的拖延症。那麼,患上拖延症怎麼辦?
1、分清主次學會運用二八法則
分類: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性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成功者花時間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並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類,依次完成。你發每封電子郵件時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闆的計劃書就要周詳細密了。
分解: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
2、消除干擾
關掉QQ,關掉音樂,關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關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3、不要給自己太長時間
心理專家弗瓦爾發現,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放鬆、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寫論文的人幾乎每分鐘都在搜集資料和寫作。所以,有時候工作時間拖得越長,工作效率越低。
4、互相監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5、別美化壓力
不要相信像「壓力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錯誤說法。你可以列一個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的時間表,以避免把什麼事情都耽擱到最後一分鐘。6、設定更具體的目標
如果你的計劃是「我要減肥,保持好身段」,那麼這個計劃很可能流產。但如果你的計劃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點起床跑步」,那麼這個計劃很可能被堅 持下 來。所以,你不妨把任務劃分成一個個可以控制的小目標。當你的家裡看起來像一個垃圾站時,讓它立刻纖塵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現實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鐘把洗手間清潔一下卻也不算太難。
推薦閱讀:
※年俗里的「小」心理
※周小川留任央行行長 金改命題期待「亮劍」
※總有一種期待
※老同學期待著你的加入
※單身無罪:享受現在,期待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