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見皮膚病的防治
夏天天氣炎熱,氣候潮濕,便於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加之人們出汗多,皮膚表面濕度大,可以使上述病原微生物乘機而入,造成皮膚感染;夏季人們穿著單薄,皮膚暴露部位較多,但這時陽光直射,日照時間長,因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膚病也相應增多;另外,夏季也正是蚊蟲大量孳生的季節,來皮膚科門診就診的病人中由於蚊蟲叮咬以及因昆蟲引起皮炎者也非常多。那麼,在夏季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皮膚病呢?下面談談夏季常見皮膚病的防治問題。細菌感染性皮膚病 1.膿皰瘡(黃水瘡) 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引起,小兒常見。好發生於面部、頭皮和四肢,表現為米粒到黃豆大小的膿皰,皰壁薄,容易破潰,流出黃色膿液,乾燥後表面結黃或灰色痂。皮疹可因為自身傳播而向周圍蔓延。常有瘙癢感覺。嚴重者可伴高熱,出現敗血症,由鏈球菌感染者還可並發急性腎炎。 2.毛囊炎、癤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而引起的毛囊和毛囊周圍的炎症。毛囊炎表現為米粒大小毛囊性丘疹,逐漸形成膿皰,中心有毛貫穿,周圍有炎性紅暈,多分批出現,互不融合,自覺輕度癢痛。癤表現為圓錐形毛囊性炎性丘疹或結節,中央逐漸壞死變軟,頂部出現黃白色膿栓,自覺灼熱和疼痛。嚴重者可出現發熱及附近淋巴結腫大等。 3.丹毒 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為皮膚、皮下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症。開始時可有全身不適、發熱、畏寒、頭痛及噁心等前驅癥狀。皮損好發於小腿和面部,表現為境界明顯的鮮紅色水腫性斑片,表面緊張發亮,有時中央可出現水皰,有灼熱感。 4.紅癬 由微細棒狀桿菌引起,常見於男性成人。好發生於腋窩、腹股溝、臀縫、第四五指間等皺摺部位,表現為境界清楚、邊緣不規則的紅色至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或有糠秕樣鱗屑。一般沒有自覺癥狀。 5.腋毛癬 發生於氣溫濕熱季節,病原菌為纖細棒狀桿菌,僅感染腋毛或陰毛,而患部皮膚正常但多汗。表現為腋毛或陰毛毛幹上出現黃色、紅色或黑色集結物,使毛干變脆易於折斷。患者無自覺癥狀。 對於以上細菌感染性皮膚病的預防,應以平時注意個人衛生以保持皮膚清潔為主,如勤洗澡、勤換衣服。防止各種皮膚損傷,例如昆蟲叮咬後應避免搔抓,以防抓破皮膚繼發感染。因膿皰瘡有較強的傳染性,因此如果在學校、託兒所、幼兒園等場所發現患者,應及時隔離,並對患者的衣被等用具和居住環境進行消毒,以防疾病傳播。 一旦您不幸患了細菌感染性皮膚病應及時治療,治療時要根據皮損情況和有無全身癥狀選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全身治療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黴素、先鋒黴素以及磺胺類藥物等。如果對上述藥物過敏者,還可以用紅霉素或林可黴素等,其中治療紅癬應首選紅霉素。局部治療主要選用殺菌、消炎的藥物,如膿皰瘡膿皰完整時,可外搽5%硫磺爐甘石洗劑,如膿皰已破潰、結痂,可選用3%硼酸溶液、0.5%新黴素溶液或1∶5000~1∶10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或冷濕敷,而後再外搽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等。毛囊炎可外搽莫匹羅星軟膏、新黴素軟膏等。癤早期可外用魚石脂軟膏,如已化膿應及時到醫院切開引流,切忌自行擠捏,尤其是在鼻翼兩旁和上唇部者,更應嚴禁擠壓,以免導致細菌沿血行進入顱內引起感染。紅癬可選用紅霉素軟膏、癬藥膏或硫磺水楊酸軟膏。腋毛癬局部外用硫磺霜。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1.手足癬 往往夏季加重,秋季減輕。常表現為五種類型:⑴角化過度型 表現為皮膚粗糙,角化過度,無水皰及膿皰,皮損對位於足跟、足跖和足旁。⑵丘疹鱗屑型 為最常見的一型,表現為小片狀脫屑,呈弧形或環狀附於皮損邊緣,病情加重時出現紅斑、丘疹。⑶水皰型 常位於趾間、足跖及側緣,呈群集或散發的小水皰,壁厚發亮,皰干後脫屑。⑷浸漬糜爛型 常侵犯第三、第四趾間,表現為皮膚浸漬發白,剝脫露出紅色糜爛面,可有少許滲液。易繼發感染,常發出惡臭。⑸體癬型 表現為水皰、丘疹、紅斑,皮損邊界清楚,常呈環狀,伴劇烈瘙癢。手癬表現與足癬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癬明顯。 2.體癬和股癬 體癬好發於面、頸、腰腹及四肢等處,開始為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逐漸向周圍等距離擴展蔓延,形成環形或多環形,邊緣微隆起,狹窄而不連貫,中央炎症減退,伴脫屑或色素沉著。股癬發生於腹股溝,表現與體癬相似。 3.花斑癬(汗斑) 好發於胸背部,表現為黃豆至甲蓋大小的斑疹,鄰近損害可相互融合成不規則的大片狀,表面附有糠秕樣的鱗屑,呈灰色、褐色或黃棕色不等,時間較久的呈灰白色,狀如花斑。偶有輕度瘙癢。 4.念珠菌性間擦疹 多見於小兒和肥胖多汗者,皮疹好發生於腋窩、腹股溝、臀溝、乳房下等皺摺部位,表現為境界清楚的濕潤糜爛面,基底潮紅,外周常有散在紅色丘疹、皰疹或膿皰。 5.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豐富部位如上背部、胸前、雙肩等,皮疹為圓頂狀毛囊性紅色小丘疹,間有小膿皰,周圍有紅暈。呈瀰漫性或散在對稱分布。自覺不同程度瘙癢、灼熱或刺痛感,出汗後加重。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的預防關鍵在於注意個人、家庭和集體衛生,盡量避免與患癬病的患者密切接觸,更不要接觸有癬病的動物如狗、貓等;避免間接接觸患者用過的浴盆、毛巾、拖鞋等,對患者使用過的衣物、鞋襪等應高溫消毒。盡量避免濫用可能影響機體免疫力的藥物如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製劑等,以免因機體免疫力減弱而易致繼發感染。對原有的易致真菌感染的疾病如糖尿病等應積極治療。 淺部皮膚真菌感染的治療應根據患者及皮損的情況而選用藥物,如感染情況較重,皮損面積較大時,可選用一些口服抗真菌葯如伊曲康唑、特比奈芬、氟康唑等進行全身治療。大部分皮膚淺部真菌感染單純使用皮膚外用藥物就可以治癒,但應根據皮損的具體特點來進行藥物的選擇,以足癬為例,如趾間糜爛型可先用枯礬粉或腳氣粉,待皮損收干後再用克霉唑霜;水皰型可選用復方水楊酸酊、復方雷鎖鋅搽劑,也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丘疹鱗屑型或角化過度型宜選用克霉唑霜、咪康唑霜、酮康唑霜、聯苯苄唑霜及特比奈芬霜治療。
昆蟲及其它動物性皮膚病 1.蚊蟲叮咬:蚊蟲喙刺入皮膚可以出現刺痛感,刺傷處可出現水腫性紅斑、丘疹或風團,中央可有一針頭大暗紅色瘀點,在瘀點周圍出現特徵性蒼白色暈。皮疹反應因人而異,有人被叮咬後毫無癥狀,但對一些敏感者可出現明顯紅腫,伴劇烈瘙癢和燒灼感。預防蚊蟲叮咬應採取綜合措施:首先搞好環境衛生,消除蚊蟲的孳生場所,室內可噴洒一些對人畜無害的殺蟲劑或點燃蚊香;有條件者可安裝紗門紗窗或掛蚊帳;皮膚上塗驅蚊藥水或驅蚊油等也可防止蚊蟲叮咬。您的皮膚一旦被蚊蟲叮咬,局部可外塗各種止癢劑,如風油精、清涼油、薄荷水和爐甘石洗劑等,如瘙癢劇烈或皮疹嚴重時可酌情使用抗組織胺葯如撲爾敏、賽庚定等。此外應避免搔抓,以防抓破後繼發感染。 2.毛蟲皮炎:是由於毛蟲的毒毛刺傷皮膚後由毒毛釋出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炎。常見的致病毛蟲有桑毛蟲、松毛蟲和刺毛蟲。皮損常發生於暴露部位,桑毛蟲皮炎基本皮損以綠豆至黃豆大小的淡紅或鮮紅色斑丘疹和丘疹為主,可有少量丘皰疹,中央常有毒毛刺傷的痕迹,自覺劇癢,以夜間為甚。松毛蟲皮炎的表現與桑毛蟲相似,但可出現紅、腫、熱、痛、活動受限等癥狀。刺毛蟲皮炎臨床表現為水腫性紅斑、風團及大片水腫,間有水皰或大皰,自覺劇烈灼痛。毛蟲皮炎的預防重在滅蟲,採用農藥或生物滅蟲,加強個人防護,如夏天不要在有毛蟲的樹下及下風口納涼、晒衣服被褥等,遇到大風天氣,應關好門窗,以防毒毛進入室內。治療以止癢、消炎、預防繼發感染為主,可外搽爐甘石洗劑,可用橡皮膏反覆粘貼患處以拔除毒毛。 3.隱翅蟲皮炎:為接觸隱翅蟲的毒液而致的皮炎,好發於面頸等暴露部位,皮損常呈條狀或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有密集針頭大小的水皰或膿皰,周圍淋巴結常腫大。自覺明顯瘙癢和灼痛感。預防主要為避免接觸,如遇蟲落在皮膚上,切勿直接在皮膚上拍死或壓死。夜間睡眠時應息燈,紗窗應關好,蚊帳應放好。一旦發生了皮炎,應立即用清水、肥皂清洗患處,並進行對症處理,如外塗爐甘石洗劑等。如出現繼發感染應酌情選用抗生素治療。 4.蜂蟄傷:為蜜蜂、黃蜂、大黃蜂及土蜂尾部的毒刺刺傷皮膚並注入毒液所引起的急性反應。刺傷後局部立即有灼痛和瘙癢感,很快出現紅腫。如同時被多數蜂蟄傷,可出現大面積腫脹,並可出現發熱、噁心、乏力等全身癥狀。如被大黃蜂蟄傷,可出現休克、昏迷、抽搐、呼吸麻痹等,嚴重者可致死亡。治療首先應設法拔出毒刺。如為蜜蜂蟄傷,其毒液多為酸性,可外塗10%氨水或肥皂水,如為黃蜂蟄傷,其毒液多為鹼性,可外塗5%醋酸。如蟄傷處紅腫疼痛明顯,可局部注射2%鹽酸普魯卡因或皮下注射吐根鹼並口服抗組織胺葯和止痛藥。全身癥狀較重者可用皮質激素和蛇藥片治療。 5.刺胞皮炎:為水母、海葵及珊瑚等水生生物刺傷皮膚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常發生於夏季下海游泳者,表現為紅斑、丘疹或風團,重者可有瘀點、瘀斑和水皰,呈條索狀、點線狀或地圖狀分布,自覺刺癢、麻痛和燒灼感,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甚至出現休克。夏季海水浴者游泳時應選擇乾淨的水域,一旦被刺傷後應立即除去粘在皮膚上的觸手,以防未放射的刺胞進一步釋放而加重病情。可用海水沖洗或用干布搽干,也可用酒精或鹼性溶液噴洒患處。一旦患了皮炎可用明礬水冷濕敷,或外用爐甘石洗劑,內服抗組織胺藥物,病情嚴重者,可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
溫熱引起的皮膚病 1.痱子:為高溫濕熱環境下出汗過多不易蒸發引起的小水皰或丘皰疹。臨床上分為四型:⑴白痱(晶形粟粒疹)皮疹為針尖至針頭大的淺表性水皰,皰液清,壁極薄,易破裂,自覺癥狀輕微。⑵紅痱(紅色粟粒疹)最常見。損害表現為針帽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周圍有輕度紅暈,常成批發生於軀幹部。自覺輕度燒灼感及刺癢。⑶膿痱主要發生在皮膚皺摺處及小兒頭皮,表現為丘疹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⑷深在性痱子損害表現為多數炎症性丘疹,出汗後可增大,可伴有中暑癥狀。預防痱子的發生應注意加強室內通風降溫,衣著應寬大,及時更換汗濕衣服,常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勤洗澡,揩乾後撲痱子粉或爽身粉。痱子的治療主要以清涼、收斂、止癢的外用藥為主,局部可外用痱子粉或爐甘石洗劑,膿痱可用魚石脂爐甘石洗劑,必要時內服抗生素。 2.夏季皮炎:為炎熱引起的季節性炎症性皮膚病。皮疹好發於軀幹和四肢,尤其是小腿,為大片鮮紅色斑,其上有密集針頭至米粒大小的丘疹,久之,皮膚可增厚,伴劇烈瘙癢。天氣轉涼後可自然痊癒。為預防本病的發生,應使室內通風乾燥,衣服應寬大輕薄,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勤洗澡、換衣。治療本病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如地塞米鬆軟膏等。
日光引起的皮膚病 1.日晒傷:一般於日晒4~6小時出現皮損,至12~24小時達高峰,表現為皮膚暴露部位出現境界明顯的紅斑、水腫,嚴重時發生水皰、大皰,伴瘙癢和刺痛感。晒傷面積大且嚴重者可出現發熱、頭痛、噁心等全身癥狀。預防日晒傷主要是避免過度日光曝晒,外出時注意遮陽,如戴遮陽帽、穿淺色長袖衣褲、外塗防晒霜。處理以對症為主,如局部可用爐甘石洗劑或做冷濕敷等,對廣泛而嚴重的晒傷,可用小劑量類固醇激素和消炎痛內服。 2.多形性日光疹:為日晒後的變態反應,表現為皮膚露出部位出現紅斑、丘疹、風團或水皰等皮疹,以小丘疹和丘皰疹最為多見,但某一患者常以一種形態的皮疹為主。本病與日光照射有密切關係,日晒後皮損明顯加重,瘙癢也加劇。一般到秋季以後病情可明顯好轉。預防主要是盡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時可外塗防晒霜。治療可選用抗組織胺葯如撲爾敏內服,也可選用氯喹治療,外用藥物常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或霜劑。 3.外源性光感性皮炎:為皮膚直接接觸某些光敏物或光敏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再到達皮膚,受日光照射後發生的皮膚炎症反應。光敏物常見的有:藥物如四環素類、灰黃黴素、巴比妥類及某些草藥如補骨脂、龍膽草、防風、白芷等,動物如泥螺,植物如菠菜、油菜、小白菜、木耳、無花果等均可引起光感性皮炎。預防本病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應避免接觸光感物質,其次應防日晒。治療主要以對症處理為主,病情嚴重時可適當應用皮質激素。 夏季常見的皮膚病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以外,由於夏天氣候的影響,其它皮膚病如接觸性皮炎、濕疹等的發病率均可相應增高,但是只要您預防得當,治療及時,在炎熱的夏季就不會讓皮膚病增加您的煩惱。
推薦閱讀:
※今年吱吱覺得吼吼呲的冰淇淋!
※夏季殺到拉響皮膚警報
※陽氣若足千年壽,夏季養陽避開這4點
※夏季女人穿衣想要顯高顯瘦,一件衣服就能搞定! | 新鮮生活
※汽車幾乎每天都在太陽下暴晒會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