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話真的需要強力保護嗎?
[摘要]有心的讀者或許會注意到,高喊保護方言的地方,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也只有這些地區保衛方言的舉動會成為全國關注的新聞。但是,方言真的需要特別保護嗎?保護方言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考量?
作者:走刀口
據《工人日報》報道,中國第一部地方語言狀況的調查報告《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發布,隨後,北京市還將打響「保衛北京話」戰役,將方言搬進課堂,讓方言成為一門課程。這篇文章認為,北京市語委辦的舉措,是「對文化的敬畏」,推廣普通話的時候,「沒必要將北京話趕盡殺絕」。
圖源網路
實際上,這不是第一次有地方喊出保衛方言的口號,在北京之前,上海有「保衛上海話」的喊聲,廣東有「保衛粵語」的喧嚷。有心的讀者或許會注意到,高喊保護方言的地方,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也只有這些地區保衛方言的舉動會成為全國關注的新聞。但是,方言真的需要特別保護嗎?保護方言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考量?
語言一體化方言式微的趨勢不可逆
方言是地方語言的簡稱,指一個特定地理區域中某種語言的變體,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中國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方言,在全國範圍內,大致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在這七大方言內部,又分出許多小方言,比如北方方言有北京話、東北話、四川話的區別,吳方言又有浙江話、上海話、蘇州話的區分。總之,方言之下還有方言,民間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說法,可見方言種類之多。
方言種類繁多,但其產生和發展大抵離不開地理分割原因和歷史原因,古代由於交通不便,社會缺乏有效的溝通體系,因此在小地理環境內,產生了有利於交往的語言,當地理範圍擴大後,這種語言也會進行交流融合,最後形成一個大地區的方言。
圖源網路
進入現代社會後,方言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一,政府推行普通話,強調普通話從娃娃抓起,方言在基礎人群上減少;其二,人口遷徙,使得人們得以在全國各地流動,這時普通話成了最好的交流工具,人們主動放棄方言;其三,經濟發展使得全國各區域聯繫越來越緊密,經濟活動需要一種便利的語言展開溝通,方言顯然不適合。
基於這些原因,語言被迫進行一體化,在中國的體現便是普通話(普通話在不同時代有所區別)推廣。其實,這項工作從清朝即已開始,1911年清政府通過《統一國語辦法案》,標誌著政府開始全面推行「普通話」。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這要求中國必須快速整合國內資源,以應對國際挑戰,漢語一體化進一步成為大勢所趨。
基於前述原因,方言式微變得不可避免。隨著全國各區域聯繫越來越緊密,人員流動越來越頻繁,方言衰弱甚至消失,成為擺在人們眼前的「問題」,於是有地區喊出了保衛方言的口號。
高喊保護方言本質上是地方保護
高喊保護方言的地區,大多數位於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如上海、北京、廣東,這些地區保護方言的口號或論述中,都有著相似的特點:如「保衛上海話」的文章中寫道:「上海話是上海人的名片,而上海人的形象也影響上海話的形象」(陶寰,《保護斷裂的上海話》);「保衛北京話」的文章中寫道:「不過能夠理解北京話、聽懂北京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以至於很多北京話成為老人腦海里的記憶。」(《從「保衛北京話」開始 重拾對方言的敬畏》)
「粵語保衛戰」中,廣州人(老廣)的表現更為激進。事件的起因是廣州市政協提案委提出「建議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改為普通話播出」,這便引發軒然大波,「粵語保衛戰」的「號角」吹響各大網站、微博、論壇,甚至上千人走上街頭,態度之激烈前所未見。
但不論這些文章所表述的觀點,還是廣東人走上街頭的行動,其核心都在於認同構建,即通過一種「標籤」來區分「你們」和「我們」:上海人當然講上海話,你講得正不正宗,是區分你我的標誌,這種區分作用對廣東話、北京話同樣成立。
通過語言對人群進行區分,隨後便會建立起「歧視鏈」:本地人歧視外地人,老上海人歧視新上海人。
一種方言,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巨大的作用?這源於語言認同。在語言學研究中,有著語言認同的說法,這種論點認為,個體融入群體及群體的協調維繫,都與語言認同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方言可以讓個體對所屬群體保持高度的認同,另一方面,語言也是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的體現。
外來人員進入一個新的城市後,必然會尋找身份認同,但這種認同與語言密不可分,而由於彼此之間說著不同的方言,外來者常常處於被排斥的狀態,導致他們在新城市生活的「合法性」不被承認,於是變成了「漂」。(參見盛柳柳,嚴建雯,《語言認同和城市歸屬感研究——基於寧波方言和城市歸屬感的調研分析》)
發達地區高喊保護方言,甚至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普及和強化方言認同,必將導致新進入者難以融入當地的語言環境,實際上這是變相的地方保護主義,只會製造越來越強的人群歧視和文化割裂,對全國經濟一體化和社會的穩定融合,並無任何益處。
四川畫家手繪中英文版成都話,圖源網路。
不禁止說方言其實是最好的保護
擔憂方言式微的人認為,語言一體化危及文化的多樣性,而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創作的源泉(這並不成立);方言是多種地方特色文化的載體,方言消失,這些文化形式也必將消失,所以,必須從保護方言開始,保護地方文化。
這種擔憂不能說沒有道理,保護方言確實存在一定價值,但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保護方言,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顯然,政府出台強力政策,本地居民高喊「保衛方言」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甚至是極度危險的。
其實不干預、不禁止,允許人們說各自的方言,不強行要求人們講一樣的話語,就是對方言最好的保護。
以粵語為例,粵語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擴大,源於香港與珠三角在經濟上的強勢地位,由此推動香港文化和娛樂事業北上(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的文化產業也很強盛),一時間學習粵語成為風潮,粵語也伴隨著華人移民,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締造了一個強大的粵語「經濟圈」,這決定粵語並不會消失,真正會消失的,是那些失去實用價值的語言,如滿語、壯語。
實際上,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越不應該喊出「保衛方言」的口號,正如語言學家周有光所言:大都會必然是用全國的各種語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種語言,大都會化這個現象在中國是越來越明顯,這是一個社會的進步,是這麼一個情況,了解了這麼一個情況,保衛方言的話就過去了。
結語:
保衛方言,在當下的中國大可不必,某些地區保衛方言的舉動,與其說是保衛語言,不如說是構建門檻,排斥新進入者。
推薦閱讀: